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香江第一才子的十全武功

陶杰因一篇专栏上了头条,细察之,无非是他一贯的风格,以前激怒本土人士,这次激怒了菲律宾人,无论激怒谁,都无需道歉,用陶杰的话说:是读者自己心魔作怪。况且陶杰的回应『英语博大精深,可能是读者有误解』也不算是道歉,陶杰本人也雇有印佣,而且,据他曾在节目中说起,还是打工的大学生,陶杰都赞赏和尊重有加,稍有常识的读者都不会拿一篇专栏大作文章,甚至将作者列入不受欢迎人士 名单,显然别有用心,且不去管,来谈谈陶杰。

我是越来越佩服陶杰了

昨晚网上看Now TV郑大班的脱口秀节目采访了陶杰,他很少在电视上公开谈自己谈这么长时间---当然即使这一次近一个小时的访谈,他也是闪烁其辞『笑骑骑』的打哈哈掠过了许多尖锐的个人问题。

这个节目类似 《大卫牙擦骚》,以璀璨的星空、高楼大厦为背景的演播厅,请来的都是城中名人,一段钢琴曲后,陶杰『官仔骨骨』的上场了,非常得体的休闲西服,打条斜纹的tie,头发已然花白,眼神犀利依旧,始终是似笑非笑的面容,举手投足还是那个『风流洒脱的遗老遗少』感觉,谈起任何话题都滔滔不绝,引经据典,还是那个学贯中西冷嘲热讽的香江第一才子,都说陶杰崇英媚外,唾弃祖国,但他自言只是『崇优』,中国古代的唐诗晋字、宋代和民国的绘画,都极为欣赏,所谓爱国乃是爱文化,我觉得他或许是这个时代是最有中国古典才子气质的文人之一,比如,做某报主编时,曾经试过戴黑框眼镜着长衫大摇大摆招摇过市去上班,也曾写下许多古雅风流文章,从眼角眉梢甚至烟花柳巷的细节追寻逝去的古典时代的优雅、温情和美好,颇有民国遗韵,对传统之爱,以至于此。当其蓄起一撇山羊胡戴着金丝眼镜西装革履时,又十足是个冷眼睥睨一切倨傲不逊的旧派英国绅士样,写一笔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英式散文,中英文人之精髓溶于一体,就是眼前这个年過半百的才子陶杰。

当然,谈来谈去都避不开那几个话题:你陶杰是才子亦是财子,城中以文章为稻粱谋者,除了查良镛林行止,你是第一人;当年厕纸裹面从九龙塘时钟酒店狼狈逃走的『木乃伊』,是不是『背妻搞女』的陶杰?大家都说你崇洋,恶意丑化中国人,你怎么看?大家都说你立场飘忽,『搵食第一』,算个『无行』文人,你又点目弟?

问题实在刁钻,但又怎能难倒八面玲珑机智勇敢的陶生?他都谈笑风生一一化解。

说到赚钱,郑大班说,我私下给你计过,你年收入有八位数咁多,陶杰就佯作不知的掰着指头细细计算,然后大摇其头:冇咁多啦,多谢老板俾面俾机会,多谢广大读者听众支持啦。虽然不知收入几何,但就我所知的陶杰的日程表,实在令人惊叹:早上9点钟前商台有一档『晨早陶杰』,大概5分钟,解读当日重大新闻事件,然后是『陶言无忌』算是声音专栏,日日都说。白天就在tom.com做正职,内容总监,晚上十一点商台一个小时的夜谈节目《光明顶》,一周还要写一篇长长的『黄金冒险号』专栏,一篇给南风窗的专栏(自今年始),以前更恐怖,每天还有一篇『陶杰短评』在PG 日报上出街,间或还会到ATV、RHK或者TVB录电视节目,在多间大学任兼职讲座教授,这次『专栏事件』最令我震惊的是,陶杰居然还在Hk Magazine上有英文专栏,端的是四面出击的第一健笔啊,虽然陶杰常常是一个话题通杀各个专栏广播节目,收集资料大同小异,属于变相的『一稿多投』,但也算是当得起香江第一才子,属于笔杆子届高产的神人了,况且陶属于老派文人,很少用搜索引擎(否则也不会那么多硬伤,哈哈),用钢笔稿纸竖排写稿、传真。我听了过去近三年的《光明顶》作为主持人,无论初一十五圣诞除夕,请来的嘉宾可以走马灯似的换,却从未试过他请假,有时明显听得出感冒声音变调或者轻微的咳嗽,都坚持返工,做完《光明顶》至少晚上十二点,遇上跑马日,还会延后一个小时播出。昨晚看的访谈节目中,大班和陶杰齐齐慨叹于年轻人不能接班,说到某报所谓『青年才俊』编辑撰文说这些老骨头霸住位置,不给年轻人上位,郑大班有些唏嘘,陶杰却不以为意,高声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但我有passion啊!你们有吗?我俾你位坐,你做得来吗?如今的年轻记者写篇稿件错别字连篇,文法错误离谱,英文不精,中文又不通,常识匮乏,眼光狭隘,凭乜上位啊?香港是个好公平竞争的地方,有才华不会被埋没。诸位后生仔读者至此,可以反躬自省一下,自己对生活和职业,可有陶杰大叔这样的passion?可否能够多年如一日凭一腔激情而如此勤力?

此言不虚,陶杰的确是个有passion的媒体人,看他日日保持高产(有时亦能高质)日日保持着『理智的愤怒』便知他是有立场有抱负的媒体人,这个后面再讲,除了这些正职收入之外,陶杰还做广告代言,我在珠三角地区的城际长途汽车上,屡次见到其代言的『马世良保胃丹』广告片,HK街头则有他巨幅画像广告,代言某燕窝补品,这些收入也都不是小数目。据说,陶杰还曾替人撰写讣辞墓志(这可太像古典文人了^_^),也是价格不菲,但他否认了曾替政府某高官捉刀写发言稿的事,这样加起来算一年没有八位数也差不多了。

关于知识分子是否该靠双手勤劳致富以及如何致富,黎智英有番论述,他说:传媒于他首先是一份生意,首先是赚到钱,这样才能持续下去,才会产生影响力,生意成功,影响力也会更大,发声才有人听见,你自以为办报办的好,写的好,但生意做的很失败,没人买,根本持续不下去谈何影响力?我想作为个体,陶杰的想法与此相近,如富兰克林所言:口袋空空的人,腰板站不直,知识分子尤其如此,在当今之时,经济不能独立,谈何人格独立?在无条件尊重有钱人的HK社会,陶杰『搵食』成功,不仅使生活有良好保障,也因此扩大了影响力,言论的分量因此也会更重,我觉得有相当正面的教育意义。

有人称陶杰为『搵食分子』,他对此称谓并不以为忤,就像流传已久的『乩童论』一样,付之一笑,其实最初,搵食分子是他的自嘲,乩童亦是自嘲,自信之人才懂自嘲,才敢自嘲,他曾在左报写社论,立场爱国爱港到偏激,亦曾在右报写稿,日日骂『土共』,讥讽中国社会是『小农社会』中国人摆脱不掉小农DNA,辛辣批评内地自由行游客毫无文明习惯可言,还有一段时间,左右都写,双手互搏,能做到如此精神分裂,又做如此成功的,陶杰是第一人,对此他解释道:『我手写我心』是文人对自己的束缚,精神分裂是至高之境;但他也坦然指出:凡属名陶杰及我真名曹捷者,皆是我心声,其余则是稻粱谋啦。他还说,一张报纸的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必需代表老板立场,不是任你驰骋的地方,老板俾工作你,你得拿出他需要的东西。讲到揭露批判中国社会本质,他说自己比不上柏杨,都是贩卖二手观点,鲁迅、林语堂曾说过的,他再说一次而已,讲到偏激,又比不上那位《来生不做中国人》的作者。

在我看来,说陶杰精神分裂及立场飘忽,言行不一,大都如陶杰所说,属于讀者自己有心魔,被说中,感到难堪,因此反驳他的多数站不住脚,例如有人说,他曾替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拍摄宣传广告,又在《光明顶》节目中贬斥教院办的是浮夸教育,如果这算是言行不一,我不以为然,代言一个学校时,并不能预言到学校后来会办成那样,如果后来变成那样时为避嫌疑不说不提,才是猥琐无行。

陶杰的许多言论,就我所看到听到而言,的确有前后有不一致的情况,但每次陶杰都能自圆其说,都是基于事实的就事论事,我不觉得是立场飘忽,实在是读者听众理解力问题,例如,他2003年写的那篇引致特首办亲自回应的社论《董建华,你为何还不下台》,时隔多年后,董已经脚痛辞职许久,某段时间,追寻所谓『集体回忆』,报纸一片骂董之声时,他又撰文深情写『一个敦厚老人的背影』,这不算是立场飘忽,只是寻找不同角度,永远在一片大同小异闹嚷嚷的声音中『鹤立鸡群』,就我所听所见,嘲讽董建华,陶杰比任何一个媒体人做的都多都犀利(也许尊子除外),但包括后来这一篇颇为感性的『挺董』文章在内,或者反映当时大众的声音或者反对大部分人的声音,他都是以事实为根据,就事论事,逻辑严密,用词也不过分夸张。我觉得这算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姿态和担当。

虽然诸多业内人士,专业造诣和媒体经验,鲜有能和陶杰比肩者,但陶杰却从不以知识分子自居,他十几岁负笈英国,修读英国文学,曾在世界一流的媒体机构BBC任职八年,期间又在伦敦政经学院修读政治学,精通中、英、法文,且勤于阅读,博闻强识,可谓学贯中西,但评论、专栏大多以最基层人士为读者群,一笔到底,用反讽手法,讲出大众的声音,他勤于观察生活所以语言生动形象、个性鲜明,文体结构又深得英国散文要领,短小精悍,要言不烦,因此自成一家,可以历十年而长盛不衰,可以任人骂之赞之,但无法忽略其持续的影响力,他最近又被评为最佳节目主持人--要知道他的节目可是夜晚11点才播出的啊。《光明顶》是我听过的质素最高的广播节目,很好笑亦很有教益。

自93年从BBC辞职回到HK媒体江湖,陶杰摸爬滚打凡十余年,期间除了一些文艺型的专栏文章外,无论是撰文还是广播以时评政论类居多,极尽嘲讽之能事,几乎骂遍全城达官显贵和所谓各界名流,却从未得罪过一个人,这是坚持『始终保持理性批判,以事实为依归』的回报,陶杰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话到嘴边留半句 理从是处让三分』,也不可谓不厚道,事实上他的文章和言论,从未超越这一底线,始终保持知识分子本色,而不是骂街泼妇毫无底线的情绪化宣泄之水准。而访谈陶杰的郑大班,98年还曾在商台门口被斩到浑身是血,事后封咪,当然,和当时阴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政治局势有关,但亦不能不说,和媒体人本身的操守、立场及表达方式有重大关联,当时陶杰也在江湖飘啊。

今年起,陶杰以《南风窗》专栏为阵地,杀入内地,以前提起陶杰,为内地所熟知的,无非是那句震惊内地的对神五发射的谈笑评论『无钱开饭,有钱叫鸡』,如今常有人将他和梁文道做比较,梁文道自商台去职风波后转入凤凰,便为内地所熟知,近年更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开有专栏,又在各地文化论坛频繁演讲,结集出版《常识》影响力非同一般,梁深感HK之寂寞,说HK是不读书的社会,他写的文章提及的问题,无人愿意理会,而在内地常可引起诸多共鸣和反响,因此将重心转移到内地,抛却『左右』之分不提,仅从为文态度上,两人便有分歧,梁文道提起陶杰时曾说他文笔好,有识见,但只识得一味的批判、讽刺,动辄以一句『小农DNA』做为立论基础一棒子打死,有什么用呢?言外之意,知识分子当对祖国有所担当,要有建设性,我欣赏梁文道的文章和情怀,但对此言颇有异议,所谓知识分子,难道不是以批评为业的吗?建设难道不是当政者的应做的分内事吗?而且,我逐渐发现,夏虫不可语冰,就当下的启蒙方式而言,耐心性讲道理收效甚弱,反而是陶杰的辛辣讥讽,一笔插到底,更为直接有效,简言之,当头棒喝一针见血好过长篇大论的絮絮叨叨,直指灵魂,令人感到不安甚至感到受辱,更易催人自省发现症结所在。所以,我渐渐觉得『陶杰式』的启蒙更为有效,况且他也能写长篇大论的口水文章,不过是在文艺领域写罢了。话说,陶杰对所谓祖国及香港的爱也挺深沉的,看十年回归特辑《想一想香港之陶杰》就能体会他对HK未来的关怀和忧思。

令陶杰在广播界扬名立万,持续至今仍带给他丰厚的收入及荣耀的仍是商台的《光明顶》节目,而这个节目正是梁文道任职商台一台台长时亲手所创,04年梁文道意外离开商台,这个节目却始终风格不倒,持续至今仍广受欢迎,也算二人一段愉快的合作吧。

下面又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八卦时间啦,去年末出的港片《内衣少女》中,有个角色叫『刁杰』,报纸杂志广播出版样样涉足,言必摇头晃脑、引经据典,还在书展上勾引女粉丝,摆明暗讽陶杰,相当搞笑。谈到私生活,陶杰并无太多交代,对当年东周刊封面上的『木乃伊』事件,陶杰仍矢口否认,当年被狗仔队在九龙塘时钟酒店影到,疑似陶杰者用厕纸缠住面孔只露双眼木乃伊一般从后门仓皇离去,一名疑似文艺女青年则推开镜头说:都是同行,俾面少少~~,郑大班当然不会放过此一火爆的疑似『背妻搞女』事件,陶杰曾撰写多篇专栏谈婚姻和爱情,甚至连上床时男女的『bed manner』 都有一番高论,问及私人生活,他却总是插科打诨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言谈玄远不得要领,这次的问答也颇为有趣,总之就是打死也不承认,据传,曹夫人也十分了得,甚至有人怀疑,陶杰有些吟风弄月的专栏文章乃是夫人捉刀,至于真伪就不可考了。如今曹夫人在家相夫教子(想想看要打理年入8位数的财务,也不轻松呀),也许甘做陶杰背后默默无闻的幸福女人吧。陶杰还谈了教育小孩儿,他说如今他的孩子也是温室花朵,生下来就有优越的环境,但十几岁了,一定要让他告别童话时代,认识到人间万象,因此每周都会让菲佣安排一两个小时给他们抹窗拖地。

陶杰对才子的定义是,饱览群书、博闻强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大班说,古代对才子的定义,乃十六字真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嫖赌饮吹』,陶杰能写会画(还相当专业呢),诗词歌赋也十分了得,他还说最近在研究梅花易数,但笑言从未试过找性工作者,说是有好友约他,他也始终做不到,始终对于无爱的行为有心理障碍,哈哈,这样看来,就没有才子黄霑才子倪匡那么洒脱啦。

(注:郑大班,花名煲太针的郑经翰)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