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QUE SERA SERA, 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

 重看了一遍《boyhood》,重看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我过了三年多suburb的生活,虽然德州澳洲还是有差别,但大体上感觉是相似的,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每一天都在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涵养。


片中再婚多次的Olivia带着两个孩子换了许多地方,许多学校。我自己的童年是非常稳定的,虽然似乎一直生活在贫困中,但大部分时间都挺开心的,我几乎二十几年都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也因此希望我的孩子有同样的稳定环境度过童年。大学时读罗素的《幸福之路》里说童年就像一棵小树,不要总是移来移去才能扎根稳固。电影里孩子抱着自己心爱的布偶和旧居说拜拜的镜头令人心碎:他们只能带一个自己心爱的玩具,其它的都堆在街口扔掉了,女儿大哭大闹之后也不得不平静的面对失去童年好友,失去心爱的玩具。她上车前对旧居说”拜拜,其实我不想和你说拜拜。“


 我经常在英国电影里看到那些从小玩到大的小群体,那种友情的默契甚于亲情,比如《诺丁山》里那群每年都聚会的朋友,《yesterday》里那些在你车祸撞掉牙齿后送你假牙玩具和公交车模型的损友,我也因此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些从小不分开的玩伴,发展出这样的友情。可惜这太难了,即便我自己,算是二十岁前没离开过故土,但大学毕业后我甚少回去,也没有多少类似的玩伴,这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中国,几乎不可能了。



片中女儿长大了,妈妈又一次搬家(远离一个酒鬼丈夫),她非常生气,妈妈载她到新学校门口让她进去,她对妈妈发火说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就让我自己走去这个陌生的学校,你太过分了,妈妈说你快下车走过去左转就是办公室,老师在等你,会介绍你给班里同学认识,你十几岁了,这些事你要自己处理,女儿骂骂咧咧下了车,她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叫:我已经尽力了,请你多少有点儿感激之心。当然这话女儿听不见了,坐在后面的儿子则一言不发。


 这种场景我也经常面对,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孩子觉得很糟糕,这可以是一场生日会,一顿晚餐,或者任何你遇到的生活中的困难,许多时候我内心也和片中的Olivia一样崩溃,但我总会提醒自己,她只是个孩子,她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最重要的是,这些抱怨是源自她对你的期望很高。


 

《boyhood》是导演林克莱特用十年拍摄完成的电影,拍了一个小男孩儿从六岁到十六岁的岁月,它可以是boyhood,parenthood,也可以是一个女孩儿的成长岁月,他拍了很丰富的生活,但看完又觉得不是平淡的流水,重点非常突出。例如,他没有着墨于父母的生活,镜头对准的是一对儿女的喜悦与哀愁。Olivia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结婚,看错人,逃开,最后自己生活。梅森则继续他热爱的音乐事业,同时做着保险精算师的工作,最后和一个女孩儿在一起,又生了个孩子,他和新的伴侣之间还是求同存异的,他是民主党铁粉(带着孩子到处栽奥巴马拜登的牌子,偷偷拔掉麦凯恩的牌子),而女友一家显然是德州保守主义者家庭。但这时他已经成熟到能非常好处理这些差异。


看得出梅森和Olivia都在努力的做好父母,尽管她们因为相遇时机不对而分开了,后来小梅森的毕业party上,梅森说虽然我答应付他州内大学学费,他跑那么远去读大学,我还是会付学费的。之后他跑到厨房对收拾厨房的Olivia说,这个party很好,我不能让你自己破费,我也负担一些钱吧,Olivia想都没想说好啊。梅森翻开钱包说,哎呀,我没现金,我去找XX拿(他的新太太)。这些小小的细节,令人会心一笑。


电影基本都是由这些小故事组成的,梅森每两周和孩子们见面,带他们去过周末,有时看球,有时露营,问他们近况,让他的孩子们不会失去父爱。他坦诚的和女儿谈避孕,和儿子谈如何应对失恋。他带儿子去荒野露营,晨曦里起身,尿尿浇灭营火,他说这是古老的印第安传统。


这部电影打动人心的,正是这无边的,琐碎的成人生活(Oivia坐在餐桌前一遍遍的核对各种账单,最后不得不卖掉房子)和一派天真,毫不掩饰的童年,青少年生活的对比。大人有大人的烦恼,孩子的烦恼不遑多让。从这样的电影中,我想看到的是新一代不再重复上一代的不幸,这是人类唯一的进化和希望。儿子长大后是个沉默忧郁的文艺青年,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失恋。女儿则坚强而独立,远远的离开家庭过上了她向往的生活。


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反思,养育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她们长大后就会离开你,统计数字说,孩子高中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度过了80%。回望自己,的确如此,我初中就开始住校了,接下来高中,大学,毕业工作建立自己的家庭,真的每年可能就和父母度过十天半个月的时光。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也许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人生改造自己的性格,所以不必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片中的Olivia,在儿子高中毕业离开家时,她downsize了自己的房子,换成一个两房的公寓,女儿问,圣诞节我们回来了住哪儿?她非常伤感,这伤感用愠怒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她不仅伤感,还夹杂着对自己前半生回望的五味杂陈:早早的结婚生了一对儿女,做辛苦的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嫁了一个又一个不靠谱的男的,同时攻读自己喜欢的学位,并如愿成为大学教授(虽然是社区大学),最后她擦干眼泪说,你们走的远远的吧,接下来就是我自己的人生,我终于可以安心写点东西,发点儿论文。


电影在小梅森的大学第一天生活中结束了,他告别了中学的puppy love(其实也不算puppy love),和大学女生擦出火花,感到爱情正打算再次降临,眼前属于他的无边的成年生活,缓缓拉开了帷幕。


Will I be handsome? Will I be rich?

Qué será, será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


 

在美国电影沉溺于宏大叙事,醉心于小人物在全球化之下的大命运时,英国电影更多让大人物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专注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在平凡生活中发掘人生的真谛。首先从取材和叙事上,后者已经领先,超尘脱俗,云淡风轻,跨过惊涛骇浪,曾经沧海桑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柯蒂斯的系列就是代表《诺丁山》《真爱至上》《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都是如此。最近的《yesterday》也是如此。《yesterday》是用流行音乐为主线的电影,有过去的beatles也有最近的Ed Sheeran,什么是英国的文化传承?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窥见一斑。

在美国电影里,小人物最后混成大人物,回头看看总有种居高临下之感,而昔日的朋友看他也总带着仰望视角:你如今不同了,你代表我们实现了梦想。英国电影则截然相反:你怎么这么像那个明星?我就是那个明星,哦,是吗?明星的生活很惨吧。小人物混成了大人物,最后还得回归到小人物。昔日的朋友不会因为他混成了大人物就仰望,而是提醒他,兄弟,人生就是如此,跟谁不是过,不就一哆嗦?小人物于是可以在金钱和名利的幻影中保持一点清醒。这种高贵与平凡之间,彼此关系的不卑不亢,即是英国的民族性格,这是日不落帝国留给人民最丰厚的遗产。
《yesterday》制造了一个突然间没有了The beatles的时空,世界停电几分钟后突然少了一些东西,可口可乐没了,the beatles以及风格类似的乐队没了,harry potter也没了。一个萨福郡的小伙子Jack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利用beatles的歌成名成家,电影安排了他成名后(被美国流行音乐工业摧残)的寂寞和矛盾,最终安排了他在这个时空里和约翰列侬见面,在这个时空里,约翰列侬没死,也没有beatles,他隐居海边,活到了七十多岁,告诉Jack,人生其实没那么复杂,找到你爱的姑娘,告诉他,并且一直爱她,that's it。他从洛杉矶回归家乡,向世人坦白了一切,但世界仍然需要beatles,他继续重新发现the beatles的歌,和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在学校教小孩儿唱《ob-la-di ob-la da》,在这其乐融融中,全片结束了。
《Yesterday》的确是beatles歌里最丰富的一个,村上春树甚至以此为灵感写了篇小说,非常好看,和歌词很贴合,这部电影也暗合了歌词。这首歌是先有旋律才有歌词的,旋律是Paul在梦里得到的,睡醒后赶紧弹出来记下来,他担心是潜意识里听过的别人的歌,到处找人问了都说没听过这旋律,他才确信是自己写的,开始填词,他和约翰列侬一起填词一直填不出满意的,后来这歌几乎成了心病,成天惦记着,也是忽然的灵感,一天他在朋友家度假时忽然找到了韵律,迅速填好了。
我在墨尔本定居后才发现英语流行乐的传统多么强大以及为何强大,有一年孩子在学校有一个学期的音乐课都在学beatles,我也是那时才发现beatles有那么多题材各异的歌,老师教给小孩儿的像《ob-la-di,ob-la-da》,《Penny Lane》这样的歌,我也是在这里生活了几年,过了几年suburb生活后才发现这些歌的好。开车时扭开广播,有新的流行歌Ed Shreen,更多还是经典,我记得有半年我停在一个频道,几乎每周都能听一遍《wild world》,几首beatles的歌,Billy Joel,这构筑了几代人共同的音乐记忆,音乐传统就是这样形成的,中文歌曲就没这样的传统,以至于零零后会突然发现个“冷门歌手”孙燕姿。
理查柯蒂斯可谓英国小品专家,他的喜剧一度被评论者认为是政府的文宣(《Love actually》),当然,这种成天宣扬社会“正能量”的电影,的确和Ken Loach的批判现实主义(《I,Danniel blake》)是南辕北辙的,在社会主义者Ken Loach眼里,英国就是地狱,国家和社会都要完蛋。在理查柯蒂斯眼里则一切都那么美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过着尊严的平淡是真的生活。
虽然本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丹尼博伊尔,但处处都是编剧理查柯蒂斯的影子,小机灵抖的特别好,他的电影几乎都是这些小机灵组成的,在《about time》里,时光可以停止和重播,男主角父亲对他说我一次次回到过去,读了好几遍《罪与罚》,《yesterday》里,他把美国大牌经理人黑的体无完肤,同时让Ed Shreen把《Hey,Jude》改名《Hey,Dude》,充满英式的自嘲。更绝的是,他让Jack在一堆beatles的歌里插入了自己创作的一首,结果大部分人听了都说这首不行,还是拿掉吧,Jack非常沮丧的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把创作冲动当成了创作才华。即便成名成家,别人仍然可以听出自己原创的歌的确不行。这算是拐着弯儿嘲讽一下许多自以为怀才不遇其实是资质平庸的“艺术家”吧。
回到生活本身,在美国电影里,一个终于走出小地方去大世界闯荡过的人,回到家乡怀旧,发现故乡仍是一个穷乡僻壤,小伙伴留在小地方,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她在家乡受到了更大的伤害,一场冲突后毅然离开再也不会回来(《Straw Dog》),而最后列侬对Jack说的那句:生活没那么复杂,找到你爱的人,告诉她,一直爱她,其实也不容易。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