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闲扯Alan De Pottom

我很喜欢看阿兰徳伯顿的《哲学的慰藉》和《爱情笔记》,这两本书,都完整深入的看过两遍,他后来出的书,中文版我也都买来翻了,但始终不及这两本印象深刻,《拥抱似水年华》我则完全无感(因为我没看过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啊)。亲吻与诉说,建筑,旅行,身份焦虑 劳动的快乐,这些草草看过,已经完全不记得。

在TED看过他的演讲,彼时他已经与书封上的英伦帅哥判若两人,出版爱情笔记和哲学的慰藉时,他不到三十岁,帅的一塌糊涂,眼神迷人,头发也还很多。后来他和大部分西人一样歇顶,眼神不再清澈,而且TED上他语速快的惊人,仿佛得了焦虑症一般,与我心中形象相去甚远矣。

阿兰的确有点过分介意他的名声,我最后一次听到他消息是一个美国书评人批评了他的新作,他跑去留言骂的人家狗血淋头(直接留言说,你知不知道你不负责任的书评会让我卖少几千本书?),风度尽失。后来又跑去道歉。陶杰像HK介绍阿兰.徳伯顿时说,你就当他是英国的余秋雨吧。让我颇为唏嘘。英国文化口红的水平也可以这么高。

后来阿兰将他在哲学慰藉里提出的理念付诸实施,做了不少电视节目,还办了所机构(大概是叫做幸福大学之类),教人幸福。
其实,不用怀疑,这个世界上所有教人幸福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心灵鸡汤。其实《哲学的慰藉》也算是一本高级心灵鸡汤。只是不是人人可以享用,没那么大众化。

所以,我不想多谈哲学的慰藉,虽然我曾经看他写苏格拉底看到激动落泪。
谈谈爱情吧,如果非要排序,爱情笔记当然在我心目中排第一。它大概是我看过的把爱情说的最透彻的一本书,等同于无数本《我爱问连岳》。

《爱情笔记》不像是小说,但远胜小说般好看,大意是我,谈了个女朋友,彼此兴趣相投,精神和肉体都很投契,幸福的要融化了,陶醉在热恋中一段时间后,彼此开始有了一些分歧,这分歧渐渐变大,没有那么亲密的时候,女友爱上了『我』的朋友,并和我分手了,我的朋友和前女友都坦白的面对这件事,而我无法接受这双重打击,一直抑郁寡欢,觉得此生不能再活的幸福了。这种状态下,我决定去散散心,在异国他乡的小旅馆,孤独的度过圣诞节,隔壁房间传来一对儿情侣热烈的做爱声,在别人的幸福中,我的痛苦到了极点,决定自杀。

但是,药吃的不够,没死成,整个赴死的过程,我发现自己的爱升华了,我开始变得豁然开朗,决定忘记前女友,觉得她根本配不上我这么爱她。我太纯情,太伟大了,她当不起这样的爱。

旅行结束后,我很快开始对另一个邂逅的美女产生爱意,开始了新的约会。
故事到此为止。

这个简单的夹叙夹议的故事,道尽了爱情的整个过程。他文笔优美,写的场景对白等也很真实,笔触敏感,写房间里的陈设,一草一木,睹物思人的痛苦,刻骨铭心。让我一度怀疑这是他真人真事儿改编,后来才知道,阿兰根本没有这么刻骨铭心过,他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写书了,经人介绍,和第一个约会的女友结了婚,婚姻美满幸福。( 这倒是和连岳挺像的,毕生谈过一次恋爱,指导大家恋爱)

因为这本书写的太好,以至于无法复述。其中滋味,每个恋爱过的人自有体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痛苦至极产生的基督情结。自怨自艾自恋。令人心有戚戚,也令人哑然失笑。但事实的确如此。

爱情是种惩罚,开场和散场(不分手未必就不是散场),低潮与高潮,真的是重在体验过程,看完这本书,自我审视,我开始理解为何有人愿意开始和结束一场又一场的爱情,每一次都轰轰烈烈,要生要死,而不愿维系稳定的关系,爱情的确像是吸毒,一旦上了瘾,真的可以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顾的。

爱情谈完,自然想谈谈婚姻,有非常Cynical看法是:人都是靠不住的,有机会谁都会出轨,如果没有背叛,那一定是诱惑的还不够。

这种说法颇有市场,以至于你出言反驳时,很多人会说:虚伪!何必装B!大大方方承认吧!
我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是我做人和写文的原则是:不基于未发生的事做论证,也不假设未发生的事。

所以,每当看到大家一起讨论女明星,我都远远跑开了,因为那对话内容有时候是:我讨厌周迅,她声音太难听了,范冰冰太难看了,我喜欢李冰冰,×××才是女神啊。等等。

这些谈话就是未发生的假设,我见过几个明星,见过比明星还漂亮的美女,当她走过来,像个普通人一样和我说话,我觉得很开心,我记得那种感觉。明星(或者美女)本身赏心悦目,当她在电视机里,当她只是个封面,她和你没有交集时,评论喜欢不喜欢是意淫。

关于背叛,出轨这件事,我不做假设,我的想法是:
1.如果你看过《Match Point》这部电影,你就知道真的有一生都不会被另一半发现的出轨。出轨了也可以对老婆没有任何伤害。(当然代价是把意外怀孕的小三一枪打死)。

2.如果一个男人,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他的事业里,和美女长期相处的机会很低,那他出轨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因为世间可以醉心其中的事情太多了,婚外情是其中一件刺激的事,但也是需要耗费精力的事,如果你真的热爱事业(热爱家庭),是无暇去搞一段婚外情的。此例子,请参考李安,我觉得李安是个非常热爱电影的人,他对艺术的爱超过了对异性的爱。也无暇去潜规则女演员或者男演员。

3.这世界上有许多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男人或者女人,你尽可以Cynical的说ta们那是装的,那是没有足够的诱惑,不做不代表心里没想过。Ok,毕竟他们用一生证明了自己没有出轨,自己一直爱着另一半,就算是装,装一辈子和完全没想过有什么分别呢?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黎智英纪念林振强

一晃,林振強逝世十年了。不能忘懷,但不願提起,我本來不想在他逝世十周年寫些甚麼。友情是很私人的事,尤其是很好的友情,放在心底裏舒服,講出來總有點冒犯的感覺,不知被冒犯的是自己是別人還是其他,總是有這悚然的感覺。林振強太太Agnes打電話來說商台紀念林振強演唱會留了兩張票給我和Teresa。接電話那天我們在京都,之後我太太回香港我到曼谷,我在曼谷期間演唱會剛好舉行,我無法參加。幸好我無法參加,因為我真的不想參加,這不是我懷念好朋友的方式。我就是不想。今天收到Agnes送來林振強的紀念物,我拆開來看時哭了。
我最後見林振強是在紓緩護理病房,他精神還可以,我與他談話跟以前沒分別,但當時我們談了些甚麼我一點記憶都沒有了,只記得我們談到奇蹟,和相信奇蹟。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我心裏感覺不到他時日無多,但身在紓緩護理房間,知道這是醫藥最後退守的地方,意識上卻是知道的。我在他病床旁邊談了很久,護士來問了他三次是否累他都說ok,到後來Richard問我,「Jimmy,你介唔介意我喺度屙篤尿?」。護士來幫他小便後我們再談了一陣我見他真有點累了,我要走了。離開時我們都知道這是今生最後一次見面,我們都笑着說保重,我心裏一陣安慰,我相信我們會再見面。我離開時滿心相信,十多天後他便離開了人世。
離開時要經過隔離房,原來Agnes在等着進去。看見她眼眶紅紅我只握了握她的手,沒說話就走了。出到來Agnes淚光紅臉的影子還印在我腦海裏,我為她感到極大的悲痛,她才創傷大呢。反而林振強來日無多我卻有安然的感覺。真的,那刻我沒有為林振強悲傷,他到最後對生命的感恩只使我覺得他幸運。生前我未聽他埋怨過,到最後他盡是感恩。Richard從來不簡單。不要理他的天份,就是作為一個人,他已值得人欣賞,他就是不簡單。
丁雄泉老哥畫畫要我寫詩,我說我不懂,他說你就當在人前脫光褲子,夠膽脫你就夠膽寫。我聽了就跟着他畫給我的畫亂寫詩在《壹週刊》專欄刊出。林振強最初看了不喜歡,後來接受了,有天在我的房間門口遇到他,他對我說,「Jimmy,你這樣寫很足夠了。」我知道如果他認為不好他一定會跟我說,他說足夠是很大的鼓舞。當Richard讚賞你,他一定是真心,因為這人不懂得假,他也不屑。他知道我瘋子一樣甚麼都夠膽試,料子不夠就用人生經驗搭夠,但有天在他的房間喝咖啡他還是問我為甚麼要與丁雄泉合作寫詩,我告訴他丁說當是當眾脫光褲子的事,他笑着說,噢,也好,當不成詩人最少可當個行為藝術家。這一次他笑得最甜,他幽默起上來往往像個小孩。他童心未泯。
一天上他家,只有他在家,在他書房談了些創作的事情,他用電腦上的照片影像音響解釋他的概念,到完了,他笑笑口打開電腦裏另一file。嘩,是我喜歡的台灣女星早期拍攝的裸體相,而且有陳冠希的咁勁(當然那時候陳冠希恐怕還未識影相吧)。我們看了一輪我問他這些相片怎弄來的,他淡然地說是從網上收集來。我是電腦白癡,慶幸有公司電腦部同事幫忙,否則我的手機裏面很多東西肯定不知所謂。Richard卻是早就將電腦弄得純熟的那一批人,他很早就用電腦來畫他的洋葱頭。他說他不懂畫畫,是開始畫洋葱頭才學畫畫,洋葱頭漫畫沒甚麼畫功,但他傳神的表情卻觸動着你。這也是林振強的心在觸動着你。他不懂畫畫,但他懂得把心放到他的作品裏,他畫的是他的心,這便是洋葱頭感人的原因。我常常看不懂洋葱頭,Richard也叫我不要看,我看了他好像有點尷尬。我可能失去了那份童真,對洋葱頭舉動沒有了共鳴。但奇怪的是,有時行過書房看見小几上的洋葱頭肖像,我誤以為是Richard笑咪咪的肖像。洋葱頭神奇地像他,他將自己clone到洋葱頭裏去。將自己clone到自己的作品裏是個神秘的轉化,這神秘便是藝術的清泉嗎?
我離開醫院時隱約感覺有些甚麼事我忘了跟Richard說。一時想不起,到我坐在車裏看娛樂版才想起,啊,我忘了叫Richard將那輯女星照片的File傳到我電腦去。我不好意思為了這件事回到病房跟Richard說,而且Agnes也在,怎麼開口,我估亞寶也不會有Richard電腦裏面這些File的密碼,因而沒去問他。這事從此石沉大海。
Richard鹹濕但從來不搞女人,搞笑但從來不胡鬧,這要毫不造作的人才做得到。他年輕時想過當神父,我相信是因為他的真讓他特別敏感於上帝的存在。做不成神父他卻抱着神職般的真去尊重生命。到生命的最後幾天Richard仍寬容自若,沒顯出絲毫失落,也是因為這點真,讓他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他看見的是光,他毫無恐懼。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结婚三周年




你们还在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我们有了两个说生就生的孩子。

到HK第三年,我们有了两个女儿,就是HK人所谓的『三年抱两』,是很开心的事。
但是照顾小孩儿绝不轻松,这两年多,我们度过了很多精疲力尽的日子,耐心和毅力经历许多次考验,战战兢兢的学习做父母。

以前看薛涌的《一岁就上常青藤》里说他们夫妇带孩子,练就一种随时都能睡着的本事,现在我也炼成了,而且我还练就梦中换尿片的本事,听见娇娇哭一声,立刻起身检查,需要换片了,就给她换上,然后躺到就睡着,整个过程,我怀疑自己可能眼睛都没睁开。有时醒来时,叶卡同学已经在帮她换,说句,你睡吧,我躺到就又睡着了,期间叶卡同学至少起身给姗姗喂了两次奶。我完全不知道。

一直想写篇东西,谈谈在HK带小孩儿的各种感受,想着想着,二女儿抓着狮子座的尾巴出世了,原来的题目要改成《两个人带两个孩子的可能性》。

姗姗出生时娇娇就快两岁,我入乡随俗,跟从HK的习惯在接姗姗出院那天,特意买了一堆玩具给娇娇,告诉她这是妹妹带给你的,据说这样她们就不会争宠,但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个仪式,娇娇看到妹妹第一眼,非常开心,虽然还不会说话表达,但跑出跑进的,很开心,一会儿不见就要去看看。可是到了晚上,看到妈妈抱妹妹,就开始委屈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打了几转,看看我,看看妈妈,终于哭出来,我赶快把她抱在怀里,她也紧紧抱住我,把头埋在我肩膀上,就这样,我们俩坐在床的两头,一人抱一个。两个孩子的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来港定居前,我想象的生活应该是上班之余吃吃喝喝,逛街散步,去海滩,去爬山,去艺术馆看展览,去电影资料馆看老电影,参加各种集会游行,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认认真真写本书,申请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读个学位。

可是实际上,现在的生活是:虽然影院就在门口却没机会去,虽然大山就在屋后却没时间爬,之前我几乎每年都会参加烛光会,可真的来港后每次只能写篇文章支持游行,做的最多的是:给两个女儿换尿片,洗澡,洗奶瓶水杯,想尽办法做各种吃的哄着吃下去,讲故事哄睡觉,带去公园商场游乐场玩,紧锣密鼓报各种幼儿园,带着去一家家幼儿园面试,一天天,就这样过去。她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变老。

每一天,下班回来就做饭吃饭,大概快八点带她出去玩,去商场玩一圈儿,到室外的山坡上转,到公园的各种儿童游乐场玩一圈,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回来后已经快十点,再喂一次饭,然后洗澡,抱上床看书、玩,一直要到12点后她才会睡觉。等她睡了,我们才有时间收拾一下房间自己洗澡睡觉。

周末则会带她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带她去看海,娇娇很喜欢坐地铁,喜欢逛商场,喜欢在空旷的地方吹泡泡玩。

之前我们俩带着她一个,往往是我回到家带她玩,叶卡同学做饭,或者我做饭,叶卡同学继续陪她玩,这样吃完饭已经8:30左右,我们俩一起带她出去玩,回来喂饭,洗澡,哄睡觉之后,我还要洗碗,收拾房间,有时候还要做未完的工作。

有段时间,我早上起来先去菜市场把一天的菜买了,把麦片米糊打上才去上班,这样她们醒了就有的吃。有时候早上会做三好三明治后才去上班。因为娇娇还小,在外面吃饭诸多不便,所以过去这两年,我们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做饭吃的,我们俩想办法做各种适合小孩儿吃的东西,买各种新鲜水果。娇娇一岁多断奶,开始喝新鲜牛奶。半岁时已经开始吃很多辅食。因为叶卡同学的精心照顾,她一直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她生病时真是对大人小孩都是考验,之前写过一二。

这种忙碌有时真的有点儿令人抓狂,日复一日的洗奶瓶(娇娇断奶后喝了几个月奶粉),洗澡(洗完两个孩子至少要一个小时),收拾她们搞的一团糟的房间,抱上床陪着看书,抱着哄睡觉.....王朔没有出席女儿的婚礼,据说害怕受不了会哭---虽然她们都还这么小,我已经明白嫁女儿时做父亲的万千滋味---要付出多少心血、汗水、耐心,才能把她们健康的养育成人。然后,嫁人了!!!

如此忙碌,但我还是不赞成孩子全权交给自己的父母带的(父母能够帮忙当然最好,但还是自己主导带孩子比较好),为此抵抗了许多来自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之前我写过《非常弗洛伊德》,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知行合一的人,所以写的东西,是自己相信正确的,也会身体力行。繁忙的日子里,累的筋疲力尽,我们也会想一想,干脆把她放父母家吧。但付诸行动时,我们俩就都舍不得了,生姗姗,叶卡同学才在医院呆了4天不到,就说想娇娇了。

和国内不同,在HK很少看到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平时在公共地方见到带着小孩儿玩的大都是年轻的父母,凑在一起大家各有欢乐,各有烦恼。孩子带给人的快乐是无可取代的,她们的一言一笑,一点小心思,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都让人每天都幸福满满,忘记了她们淘气任性的时刻,妈妈在这儿帮我时说她最喜欢带小孩儿,因为小孩儿一天天长大,很有成就感。

我曾经暗下决心,三岁前尽量不和她们分开太久,还好我的工作不需要出差,所以这700多天,我们一家人都是一起度过的,以后也会是--人生是各种选择,做了这样的选择,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

还好HK是个成熟的都市,各种基建都非常不错,出行也算方便,门口的超市,想吃什么都买得到,放小车在门口不用怕丢,小孩子跑来跑去不用担心安全。除了努力赚钱,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忧虑。而赚钱这事儿,你不去想它,也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压力。

只是如今孩子占有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偶尔一两次,如果她们11点前都睡了,我们就开心的不得了,可以看部电影庆祝一下。平时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电影都看成连续剧。分几次才能看完。旅行、约会,更是完全没有可能。偶尔有朋友来HK,除非是住在我家门口,否则见一面也难上加难。

曾经我们都有很多很大的理想,尤其自命不凡如我,虽然现在所有的理想都暂时搁置,我却不会考虑得失,很多人说孩子影响自己事业发展,可我觉得人生短短,加薪升职,自己公司的发展壮大,都算是事业,然而从人类整体而言,对于99.999%的人来说,是没什么事业可言的,都太微不足道了,有孩子后想的最多的反而是此生我做不到的事,也许女儿们可以做到。我也算没有白来。

这就是人生的阶段吧,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阶段,养育孩子是人生的主题,我曾开玩笑说,就当是坐监吧。刑期五年。

以此献给我们的结婚三周年。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Jack Dorsey大概是这个时代和乔布斯最像的时代先锋:小时候语言障碍,性格内向,没有正常去上学而是留在家里自学编程,后来断断续续完成高中和大学课程。Jack 少年时代就对调度感兴趣,特别着迷于大型地铁中转站,他还用无线电装置窃听了本镇911的实时通讯系统,求救人员与消防员、医务人员、警察之间的对话,他听的津津有味,并且发现,因为要高效,省时,他们说话都极其简短、意义明确:我在××处,我腿受伤了,××着火了,火焰有一米多高......

这就是Twitter的起因和雏形。
Twitter是我最喜欢的微博,她建基于Jack Dorsey最初的概念,做了种种限制,贯彻Jack提出的『简单有限精巧』的原则,令沟通简洁、高效,从而令碎片阅读提供了简短但有效的信息,是很好的传播工具,交流工具。

前段时间,它居然加了贴图功能,实在令我不能接受,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继续发展到可以留言回复,直至发展成第二个新浪微博?

关于Twitter与新浪微博的比较,霍炬,和菜头,老罗他们已经吵过一大轮,我无需多言。我赞同霍炬和菜头的观点,Twitter不应该提供贴图功能。

自从认识这条真理后,我就一直信奉: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慢慢学习运用这个原理,都令我受益匪浅。

我觉得奥卡姆剃刀对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有用。而真正伟大的产品大都贯彻这种理念,Jack Dorsey提出的简单有限精巧就是这个定理的另一种表述。乔布斯领导研发的产品也大都如此。

不想在杂乱的信息海洋淹死,一方面,使用者个人有这个意识,另一方面要有这样的产品协助--人终究是意志薄弱的动物,抗拒诱惑能力宇宙最低。

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电视机时代,有事儿没事儿都打开电视机随便看着,上网想找A,结果发现B,沿着B一路点连接到C,D,E,歧路亡羊,最后甚至不记得自己是为了想找A才上网的。而看来有意义的CDE,事后证明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

我自己是有过这样经历的,并且曾经有段时间信息焦虑症,现在已经好了。但有时去找电子书,找到了A,看到旁边有BCDE,还是手痒一并也下载了。其实BCDE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看,这和买书一样,人们会为了拼单买一批终生都以为自己会看但并没有看的书。这是浪费,浪费资源,浪费自己生命。

在新浪微博就会发生这样的事:你去看一条微博,结果看到留言挺有意思,接着把留言也看完了。其实留言并无意义--起码不是你最初的意义。

这就是诱惑,在这个歌舞升平的消费世代,人类面临的诱惑和基督面临的诱惑本质是一样的,都引诱你犯身上的七宗罪。佛家的贪嗔痴。


好的工具和应用就不会诱惑你,还会做你的奥卡姆剃刀。
我见过很多人买Kindle看书就是想用工具强迫自己只能看书和查字典,iPad就不行,看烦了就忍不住玩玩Apps,在你没选择时,往往是最能坚持做一件事的。这就是如今禅修班火热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很神奇,其实只不过是停电停网停手机,让人可以专注思考罢了。想做到并不难,找个乡村也能制造这种条件。

我听过很多初次用Mac机或者初次用iPhone,iPad的人抱怨过iTunes Mac OS的难用,我一开始也是同感,不知骂了多少草泥马,但倘若我还有一点有点的话就是我并不抗拒新东西,心里想想,这比微软动不动就弹错误出来气人已经好很多了,起码它不是Error。不是Bug。

后来我习惯了苹果系统的思维逻辑,发现它的简洁,有限与高效,我见过有人说因为不太会玩Mac OS,所以登进去就是干活,上网,写稿。但就算从没接触过Windows 的人,打开电脑起码都有一件事可以做:玩空档接龙。它很好的填补了我公务员系统中人浮于事的大块时间,那些年政府机关一定除了不少扫雷高手和接龙高手。

对一个OS而言,任何非OS之外的功能都是多余的,游戏中心尤其多余--想玩游戏你可以自己安装,而不是被迫安装。

iPhone的革命性也在于此,乔布斯被大家怀念,在于他的产品传递了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你在用他产品的同时,也渐渐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twitter也一样。

大家现在都在推动这样的理念,我买衣服经常去MUJI,MUJI的衣服都很简单,很素,正是我这个年纪喜欢的类型。她的其它用品也都贯彻着这种简单的理念。

在《遥远的救世主》里,描写丁元英的居所时,作者总结道(大致意思):内心丰富的人,追求外物的简洁,只有内心空虚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住所塞的满当当。

对我而言,心有戚戚。年轻时我喜欢各种热烈鲜艳,旗帜鲜明的东西:衣服,用品,发型都是。现在不是了,我深信导演不一定要大胡子,最好的摇滚青年也可以穿的规规矩矩(崔健就是很好的例子)。当你内心足够丰富时,就会觉得外物越简单越好。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人生苦短,最宝贵的是时间,人类最渴望的是什么生活我不敢说,我自己最渴望的是过一种充实的生活,无论精神与肉体,过的有意义,满足自己,有助他人与社会就是我想过的生活。

过去二十几年,我生活在中国,过着一种被设置的生活,种种的设置,有形无形的影响根深蒂固,挣扎也是徒劳,打开电视你不得不看脑残的电视节目--否则第二天和同学同事朋友谈什么。看报纸看杂志上网,都是被设置的,物质不比说了,精神生活上,生于中国注定只能接受低能的文化消费。(我是指大众文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不是被设置的,但是一直是被诱惑的,我们被人民日报设置,资本主义被各种广告诱惑,这一点《搏击俱乐部》表达的很充分,过度消费的生活也是不自由的。在此引用王佩同学的推文:

『因为真实的需求(不异化的人生)太昂贵,昂贵到资本主义都无法提供,所以才创造出这么多虚假的需求,来刺激麻痹人们人们的神经』

『什么是真实的需求,什么是虚假的需求?真实的需求是:买的起的(或者是免费分配的)舒适的房子,清洁的空气,无毒害的食物,便捷畅通的公共交通,可以扎帐篷的公园,宽敞舒适、深入社区、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免费安全的儿童游乐场。虚假的需求是:iPhone5s, SUV, 大多数娱乐节目。』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那个时代看来过于前卫的概念:媒介即信息。
用在这个时代真是太确切了,twitter,微博就是信息,用什么样的工具就会取得什么样的信息,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又应了麦克卢汉的另一句名言:人是媒体的延伸。

当我感到时间越来越宝贵,就会不惜一切使用可以令我的生活简单,有限,高效的工具,用Mac OS不用windows,用twitter不用微博。twitter既然提供贴图功能,我不可能再有个干净整齐的timeline了,但毕竟她还没有留言、回复、长微博,凑合着继续用吧。

Jack Dorsey的新公司Square,是研发取代Pos机刷卡的新应用科技公司,他在公司里没有办公室,有空了就在办公室走走。他带领员工做team building时去看旧金山大桥,他说这是他见过的好产品:远远望去,很简单,很壮观,美丽,但近看就会看到行人,车辆来往穿梭,提供了很好的功能。他这样去看一个大桥从中领略做一个好的Apps的基础,的确是与众不同,令人折服,这样的人,和乔布斯一样,是时代的领袖和先知,如果你认同其理念,他们研发的产品,就算一时间不理解,也要去尝试用,最终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帮到你。助你成为你想变成的那种人。

做义工


 

昨天下午去中环做了半天义工,度过了今年以来最有意义的半天---起码自我感觉,比上班有意义。

香港已经有了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系统,每年都会评出”企业展关怀”的奖,这事儿通俗点说就是发财礼品,从经济角度出发,树立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品牌增值。做大了还可以避税--我们公司就专门成立了一个慈善公司,在全球开展的慈善活动,包括我们做义工的支出都纳入这家公司,相信可以避税。

我觉得这是个双赢的事,毕竟如果不幸遇上混蛋政府,与其交了税给他分配,还不如自己拿去做好事直接帮到人。

这次的活动是 Box Of Hope,圣诞节快要到了,这个机构组织HK的公司和学生,捐助了一个圣诞礼物盒,准备送给柬埔寨( 金边)的小朋友,我们公司也参加了,各自制作了盒子上交,今天我们是去整理分发礼物。

1:30到了交易广场,我没时间吃午饭了,匆匆买了个汉堡包上去,组织者已经在讲解规则,大致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分年龄段,分性别,浏览礼物盒,看是否需要再分配或者增减。

规则是:
不要二手礼物,不要衣物,不要和战争有关的礼物--刀子,武器玩具等,尽量齐全,不要偏重一种:牙膏香皂毛巾,文具,玩具。
然后就开始分了。
这间临时租用的房间堆的山头高,全是各种各样包装精美的盒子,中间放了几张大桌子就是我们的工作台了。

这个工作最有意思的是你等于是在拆礼物,每打开一个盒子,都有惊喜,我打开的大部分是幼儿园捐上来的,有Harrow,Victoria,还有一些国际幼稚园。

以Harrow的最好,Harrow是著名的寄宿学校(现在大家都知道她的一个著名校友薄瓜瓜),前年在HK开了分校,想入难于上青天。


果然他们的礼物盒看来是老师讲解过的,学生已经准备的齐全了,打开看看就可以直接打包。


有一些是公司捐助的,出现成盒的铅笔,圆珠笔,彩笔等,我们会把它拆散,以便分到不同的礼物盒----哪个小朋友也不会想一打开盒子,满满一盒圆珠笔的吧,人家又不是要开文具店。


最让我触动的是,小朋友都很慷慨(当然,应该说是父母很慷慨),买的都是比较好的品牌文具玩具---小时候对礼物的理解,仅仅是礼物而已,不管是给自己的还是给别人的。因为我也给女儿买文具玩具,目测这些盒子里的物品,价值会在2-300块港币。

还有一些小朋友除了礼物放了很多一次性小香皂,套装牙刷牙膏---看上去是酒店发的。但清洁用品是最缺乏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盒子,都很开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分享到其它没有清洁用品的盒子。看来这些小朋友的家长经常出差,而能积攒这么多,也很用心又环保。



(我们分出来的小香皂)


还是会有人捐了新的衣服和鞋子,这些东西因为有尺码限制,不宜做随机分发,分出来交给救世军去变卖筹款或者捐给合适用的人。

也有人放了武器类的玩具,但我分到一个星战的模型,问她这个可以吗?她笑了笑问我:what do you think ? 我说我觉得OK,她说OK放进去吧。星战不算是鼓励暴力的吧,哈哈。

有个同事在一个礼物盒里发现了卫生巾,其实这个原则上是OK的,有10+这个年龄段的嘛,但想象一下圣诞礼物有可能是当众拆开的,情形可能会有点尴尬。也拿出来了。

就这样不停手的开礼物,真是人生最开心的事,一点也不觉得忙累,手脚不停做了三个小时,期间上来了几个普通市民,都是老外,一个英国母亲带着她两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个做了一个多小时和大家告别去处理自己的事。

4点半,她说我们可以收拾一下准备撤了,因为物流公司各种公司都会在五六点下班,分好也运不走了,明天再继续。

我们收拾了一下,合影留念,离开交易广场。
这也是我今年以来最有意义的一个下午,比坐在办公室写代码有意义。可以想象收到礼物的小朋友开心的笑,世界上这么多的NGO,每天每年都这么忙忙碌碌的做事,也许很多在此地看似不起眼的善举,会改变另一个世界的人对人生的观感,公司CSR的slogan是: Raise yourself to help others.听上去还是挺不错的。



分好组的礼物。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欲言又止的每个人

出于对李安的绝对信任,我重看了《断背山》,那些年,断背成为同性恋代名词时,我也跟风看了,结果完全是春风过驴耳,完全没看懂。让我再次相信,有些艺术作品,需要经历和年龄才能够懂得。 
   
  《断背山》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我这次的理解即是如此,它讲述了在经济萧条,民风保守的美国,一对同性恋人无尊严的生活和爱情,以及为了尊严做出的无奈抗争,最后抗争部分胜利了。埃尼斯最后的I swear 可以作证。 
   
  迄今,看过的同性题材电影,都很优秀,<蓝宇>曾令我落泪,《东宫西宫》曾令我背脊发凉,<基佬四十>曾令我感慨万千,而《断背山》的复杂和丰富,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李安继续细节大师风格,一草一木,一辆车,一间房,两件衬衫,一个微小的动作、表情,都饱含深意,这些细节辅以突然拨动的琴弦配乐,驱动整部电影的情绪,虽然阳光普照、绿水青山,却又说不出的寂寞、凄凉。让人为之心动。 
   
  片中没有坏人,只有一个又个的欲言又止的可怜人。她们同是经济萧条,习俗保守的受害者,影片传达出来的信息,除了同性爱情,还有这种普世的情感。 
   
  以我第二次看的理解,杰克和埃尼斯本身都是天生的同性恋者,但在那个年代里,出轨无疑自寻死路,命运的安排,他们相遇了,开幕的第一出戏,第一个场景,充满张力。普通的直男相遇,不会是那种气氛。从那一刻起,二人心中各自提防着对方,直到他们慢慢摸索观察,发觉了对方的倾向而第一次亲密。 
   
  然后,在强大的世俗观念压力下,即便已经彼此确认对方都是同性恋者,仍然不敢面对和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居然是打了一架,用疼痛来释放这种压力,完成这种彼此确认--直到四年之后,二人再次相逢,彼时,经历长久的苦苦思念,经历扭曲的人生(对同性恋者而言,和异性结婚生子就是扭曲的人生),二人才放开胸怀,热烈的表达,悲剧也从此开始。 
   
  人世艰难,比想象中更大。像普通面对世俗压力的恋人一样,二人由彼此包容珍惜,变成彼此抱怨,最终分手。杰克惨死,埃尼斯在爱与愧疚中了却残生。 
   
  我坚信杰克是被残酷的打死的---他的故事应该是,终于,他急切的想过真正的生活,和岳父协商,拿了一笔钱,离开妻子,和同性友人(很可能就是妻子同学的老公)到山上开牧场,同居了。然而,即便如此,岳父仍觉得丢脸和不能容忍,安排人将其残忍杀害。再捏造一个意外的故事公诸于众。 
   
  这一点,从那一闪而过的镜头,从杰克父母难掩忧伤与愤慨的表情,即可知道。 
  即便如此,杰克的妻子仍是个可怜的人,而愚昧才是最大的罪。 
   
  即便在今天,很多人不能理解同性恋者,并对此有种莫名其妙的厌恶感。我不能理解,亦不知道这种厌恶感因何而来,于我而言,从我知道世上有同性恋者起,就非常理解,甚至尊重同性恋者。 
   
  传统和世俗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代人受的教育受到的文化熏陶,挥之不去,莫名厌恶爱情的人,可能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加可能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我没有得到的,没有享受的,凭什么你可以自由拥有,你必须和我一样继续受罪!这同样能解释为何终日被人欺压的人,一旦拥有权力,便立刻欺压其它人。 
   
  这是一代人的原罪,强迫自己转变观念可能是徒劳之举,但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观念,闭上嘴巴,不要去冷嘲热讽莫名仇恨总是可以做到的。 
   
  李安的精神世界一定非常丰富,可以以己初心去理解不同角色,准确的捕捉,准确的用电影语言传递出来。这是做电影人的天赋,也是任何艺术工作者都应追求的目标,只要有这种能力,拍一辈子电影也不会重复自己。 

香港是怎样的自由市场

最近负责所谓奶粉压力测试项目的发言人在TVB『讲清讲楚』节目上又老调重弹的说:香港是个自由市场,政府干预的越少越好,奶粉商可以保证供货,但不排除价格会浮动- -因为是市场供求决定的嘛!

看到此处,内心千万草泥马奔过---这不正合了奶粉商的心意吗?自由买卖,并且加价!

之前有所谓『奶粉荒』时,就有阴谋论认为是奶粉商故意囤积居奇,想提高零售价。结果玩的太过,玩出来个限奶令,打回原形。一番曲折之后,还是达成目标:你看,奶粉供不应求,香港是自由市场,所以,价格必须上调以反映供求。所以,取消限奶令,并且提高零售价格--因为有需求嘛。

这个理论,看来合理,但总觉得不甚合情,令人思考,香港究竟是怎样的自由经济?
所谓自由经济,以兄弟粗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就是由看不见的手操控,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但这个定义中,市场究竟有没有范围要求?香港这个自由经济体是对自己九龙新界香港岛而言,还是面向全球,尤其是面向整个大中华?

香港是旅游城市,而且是以购物旅游为主的城市,还是免税港,但又是无法独立于中国之外的特别行政区--这几个因素令香港的自由经济与普通的自由市场不同,有好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这个自由市场上的商品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本区市民的必须品(奶粉,住房,学校的学位等),一种是纯粹以消费为目的的用品(珠宝钟表名牌包包之类奢侈品)。目前香港人对前一种商品的价格非常紧张,非常的不想加入香港地区之外的“自由市场”,而后一种就特别希望自由市场,卖的越贵越好,买的人越多越好。这种又想卖贵点儿赚钱又怕自己买着贵的情形有没有可能在自由市场下发生?

前段时间香港电台做过一期节目,关于水货客的。说到因为水货客猖獗,上水的一条街上开十几家药房,菜贩,杂货铺文具店等因租金飞涨而被赶绝。本地居民不得不走几条街去买菜和日用品。于是苦不堪言,大感水货客可恶。

可是,当时 我就想,那些店面也是上水居民的呀,那些把店铺租给药房租金翻了三四翻的业主,是不是日日开心到笑呢?他们也是上水人。他们从这个『自由市场』里赚到大钱。

同理,今天北区家长苦于日夜排队为仔女争一个幼稚园学额怨声载道时,私家医院过去这些年从双非家长处也赚了不少。
广东道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名店街,茶铺酒馆赶绝?难道是PRADATiffany逼着要强租铺面吗?不是,一切都是自由交易,他们给的租金高过茶餐厅杂货铺,如此而已。

欢迎旅客来香港消费奢侈品,越多越好,因为香港人不是日日都要买包包和名表的,正如荷兰人也不用担心全球的人都去合法吸大麻而把大麻价格抢贵。但是千万别动我的奶粉、学额、粮油米面。两下比较,是不是说明香港人短视,兼有点输打赢要?

我觉得如果是一两个人如此,那是短视,一大群人如此,就要想深一层。不应该把这么多人的短视行为仅仅归咎为个人目光短浅,香港人是自由经济的动物,短视和目光长远完全取决于他们对市场判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政府政策朝令夕改,香港人不得不短视,因为谁也无法从一个不顾市场规律的畸形的政体的决策中看得长远。因为这个无能且非民选的政府,香港人只好盲打误撞的过日子。过多一天算一天,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表面看来的输打赢要背后,也不是不可饶恕的贪得无厌而是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诉求。现在HK的房子也是自由市场,不知道国内多少贪官污吏,无良老板千万上亿的钱流过来买HK的房产保值。买到和其他旅游消费品一样,本地大部分人再也消费不起。

我觉得,这种纠结都是因为香港有个与经济基础并不匹配的上层建筑。

我们从中学到大学,都不得不读马克思主义,一路读马克思主义长大,自由市场概念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我还学到马克思的政治学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如果不变,长期阻碍生产力发展,就会爆发革命,产生新的上层建筑去匹配生产力发展。

如果香港真的如回归前谈好的那样,主权换治权,在一个独立民选的政体下运作,一个全部民选的政府和立法会,除了国防外交,其它都独立于中央政府决策之外,会是什么情形?比较一下别国就知道,英国法国也是中国人的消费市场,不见英法一条街变药房。不见英国的教育部大臣出来说排队拿表是好正常的。

以前听过一则新闻是法国一个地区,有中国温州暴发户要收购一条街来起工厂,赶走面包铺咖啡店,给出天价仍是买不到,理由是起工厂不符合该区需求,『城规会』通不过---政府这个时候出手,是不是干预市场呢?并非如此,自由市场最关键是要有个与之匹配的政治体制配合,搜集公众意见,厘定一套大多数人认同的规则,在这套规则下『自由』,比如这件事,长远来看,保留那些铺位,服务本地街坊一样有生意做,虽然不是立刻赚到大钱,但是永续经营细水长流。开了工厂看上去短期内利润高人人有钱分,但长久下去,势必影响本区居民生活,破坏了环境,减少了游客,而且工厂不是可以一直运作的,最终会损害本地经济而且这种损害几乎不可恢复。

一流政府国民感觉不到它存在,末流政府则无处不在。

因为政府最终掌握着最多的市场信息,聪明的政府会用很多手段不易察觉的干预市场,宏观上调控一个地区经济,令其在自由市场的道路上良性发展,而愚蠢的政府则会不当干预市场,干预的乱七八糟之后,又扔在一边,去宣扬小政府理念用自由市场的弊端掩饰自己的愚蠢。

试想如果政府由普选产生,制定政策时会不会如此一意孤行? 『限奶令』、『楼市印花税双辣招』推出之前,民间都有不少可以双赢的建议,根本无需搞出『限奶令』这么笨拙离谱、违背市场规律的烂政策,如果是普选的政府,这些民间智库或者有才能之士,便会加入政府决策,根本不会出台一些显而易见的愚蠢决策。

港英时期没有双普选,但港英时期的上层建筑和当时的经济基础是匹配的---当时的殖民地政府目光长远,施政稳健高效,而人民的生产力发展尚处于求温饱阶段。如今已经大不同了。一句话,香港一日不实现双普选,这种畸形就会继续存在,会有更多离奇古怪的政策出台,阻碍生产力发展,令香港走向未知的将来。

我不知道普选是不是万灵丹,但起码,目前香港的经济基础,对这个上层建筑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争到双普选,民选出来的政府和议会,如果仍不能解决问题,香港仍是现在的情形,市民也不会再有抱怨,会为自己的短视接受教训,并用选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像台湾那样。

现在没有合适政治制度的自由经济的香港,是一小部分人的天堂,大部分人的地狱。有了民主制度双普选的自由经济香港,则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也会是大部分人的天堂。

香江第一才子



我又要来吹捧陶杰了,不喜勿进。之前的吹捧在http://my1510.cn/article.php?id=14788

人类虽是灵长类,却有灵长类的悲哀,其它动物毕生掌握谋生和繁殖的本领就够了,其中大部分技术来自遗传,其后稍加训练就可驾轻就熟,猫儿几个月大老猫开始捉老鼠咬到半死给它练习,只需要半天时间,练习个几次,就可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自己的生活:谋生,求偶,交配,养家,然后默默的死去。

人类则不同,人类几乎无法仅靠遗传本能生存下去,从小就要学习,学到老,只是掌握了上一代的知识,偶尔闪现的几个天才,辅以术业专攻,才可以半生学会某些领域已有知识,再开疆辟土,将整个人类的知识推进一点点,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所以,人的一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人的精力有限,际遇各异,成长速度和进度也不会相同。

儿子超过父辈才是正常的进化路径,所以,千万不要依赖父亲,不要迷信父辈,所有的争吵争论,更大可能是你的选择正确。因为很多老人已经停止了成长,很多你曾喜欢过的作家艺术家亦然,因为他们会老,会累,会停。

十年来,伴随我成长帮助我成长的作家有很多,但他们也会老,会累,会停。不要再回头,不要再留恋,继续朝前走。

群英之中,一直没有停止的,我一直喜爱的,现在只剩陶杰了,陶杰是个写时评的人,有时候不停重复,我归咎于世上没有什么事可以激发他,于是求其交稿。当真的新闻事件发生时,陶杰的精彩是城中第一,绝对当得起『香江第一才子』称号。隔空看了七八年陶杰的文字,听了七八年陶杰的广播节目,来到香港,来感受他笔下的城市,他口中的中国。

不理解陶杰的人觉得他立场飘忽,是无行文人,那是看不懂。像我这种读懂陶杰的人知道他的立场一直没变过,他一直都只有一个立场,一个非常明确的立场,只是这立场,有时直抒胸臆(用陶杰的话说:一笔插到底!)有时用英式反讽来表达。当他插到底时,被人骂偏激,当他反讽时,被人骂立场飘忽---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写作者的最高境界:喜欢的人追看,不喜欢的人为了骂他也追着看。我觉得一个没有立场的写作者,是不会长久的。

陶杰自己说过,他的功力一大半在BBC炼成,他从不吝分享经验,在节目里说过做传媒想做的好其实原则很简单:深的主题像浅处说,浅的主题像深处说。像吃喝玩乐,人人都识,想做成节目有人看,就要往深处做,从文化着手。像科技,宇宙理论这种深奥的知识,就要像浅处做,尽量解释到人人能看懂。

其实这个法则知易行难,否则也不会全城只有陶杰独家做到。
我也喜欢林行止李怡练乙铮这些老派时评人的文字,他们的文字都是最好的中文,文字好,有智慧,又有各有怀抱,一腔热诚。读来真是享受中受益匪浅。但他们的文字,不是人人都可以亲近。

陶杰与他们最大的不同是表达同样意思,但采用尽量通俗浅白的文字,他喜欢用比喻,很多比喻是粗俗的,但非常『入肉』,很准确。他会经常转换角色(不懂的人以为是转换立场),绘影绘声,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到某个场景,某种语气语调,让人轻松愉快的明白他想说什么,就算被嘲讽到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因为知音。

昨晚陶杰去了政府总部外支持HKTV留守员工,并发言,这是他比较罕有的对新闻事件的极为明确的表态,其实这些天,他写了不少,也说了不少。但昨晚的发言的确有代表性,可以看到陶杰的各种才华,光芒四射。

他做了个很好的比喻:
『某個有牌的免費電視台天天「活著」播節目,其實已經「執咗」;但是一個電視台被捉去墮胎「未足月就死去」,但那電視台仍然活著。』
被捉去堕胎,这是个通俗又贴切的比喻。
接着继续揭露政府决策的虚伪,这正是陶杰的拿手好戏:

『政府竟然擔心電視台倒閉後員工會失業,這種關心是前所未見的。
政府推出雙辣招,搞到好多地產經紀冇得撈,政府你又有冇關心過佢哋?』

这番话一出口,不仅揭露了政府的虚伪,同时也会让地产代理群体的观众听众感动莫名,心有戚戚。不做粉丝才怪。

其实从政的人大半虚伪,而真正的意见领袖总能看出这种虚伪,陶杰历年来,都是在做同样一件事,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揭露种种虚伪,比如最近单程证议题,陶杰的看法是:

首先,HK有班人天天说祖国好,祖国强大,机会多。HK已经过气,已经衰落,死梗。要背靠祖国,拥抱祖国。那为何家庭团聚不能去中国团聚,非要挤来已经衰落,已经死梗的HK。

这是个非常完美的Parodox,这样揭发出来很过瘾,其实,有很多政府政党通过种种手段设置的议程,看似合理合情,想多一层都有个Parodox。自己不识得想,就多看看陶杰的文章吧。

然后他又举了米雪做例子说艺人不会失业:
『香港演藝人係永遠有得撈,唔似得你梁班子落咗台就會冇得撈!』
这是句感性说话,可以说不够客观。但代表很多人的心声。传媒人需要揭发Parodox,也需要讲出大多数人的心声--哪怕这心声是希望『见人仆街』式的主观,感性。

接着,他又旧事重提九龙塘时钟酒店厕纸包头事件,这件发生在他本人身上的『桃色新闻』已经不止一次被他自己在节目中提起,这种态度真的很豁达,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他已经运用的出神入化:

『我今日企在政總立法會門口,希望裡面的60(70)個議員用良心投票,而唔係用「狼心」投票。你投了你良心的一票,以後就可以堂堂正正昂首挺胸,由立法會大門出入;而唔係由今晚開始用廁紙包頭,由立法會後門出入!』

虽然我没去现场,多能感受到现场大家的欢乐气氛,讲这个例子,不仅讥讽了那些立法会议员,还搞的气氛很欢乐,算是给大家减压吧。

当然这只是陶杰花开N朵中的一瓣,有陶杰这样的才子是香港的福分。当初激发我移民来HK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陶杰,另一个,是黄子华。还没看到他在政总现身,希望他也能来。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