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美国的铁达尼,中国的山楂树

在影院看了《山楂树之恋》,非常失望,小说不好,电影居然可以更差。
  
  之前我写下关于小说的观感,这是个很私密很动人的爱情故事,我绝对相信它的真实性,但看完之后的感觉非常别扭,既为之感动,又觉得不值。电影拼命的弱化时代背景和小说里原有的『冲突』情节,企图将它改写成一个纯爱柏拉图故事,我想编剧和导演根本就没搞清楚,这个故事的曲折之处,传奇之处,不同寻常之处,正在于那个特殊年代里,某个魔鬼制造的种种障碍,令二人的感情发展一波三折,终以悲剧结束。回避了这一点,这个故事就完全平淡无奇了,其结果就是不伦不类,文艺剧情都想靠,两边却都没靠住,终成一个平淡乏味略显生硬的平庸之作。
  
  它没有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与情节相关的镜头语言,更无可以感染人心的真诚对白。电影音乐也弱到极点,情节发展毫无节奏感可言,人物性格和形象模糊不清,总之一句话:相当失败,失败中的失败。
  
  首先,静秋和老三的感情发展太突兀了,因为故事本就是真实的,原书还是展开的很不错的,有诸多的细节描写,你可以看到感情一步步增进的过程,那种小儿女初恋的猜测,忧伤,怀疑,热烈又惴惴不安,表达的非常好,看得出,编剧和导演也是拼命想找一些这样的细节,用镜头语言来铺陈二人的感情发展,但还是很生硬,好像只是帮她换了灯泡,换了钢笔,然后一排字幕,就把爱情关系建立了。就算在如今,看上去也有些荒诞之感。原作中的一起吃饭时老三帮她盛饭,把菜埋在碗里(大概写了一页多)就是很好的细节,还有那些深情的对视,静秋情窦初开时,也不成眠的少女情怀,这些都可以很好的用电影音乐和镜头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个人认为电影世界里,最笨最笨,蠢笨至极的方式,就是用一行字来推动情节发展---你以为我们还处于默片时代么?第二笨蛋的是用画外音。如果电影需要用字用画外音来推动情节,那还要电影语言干嘛?我们去看书,去听广播得了。这是我对本片最失望的地方---这也不是张艺谋的一贯风格。
  
  其次,老三这个形象在电影里完全塑造失败了。远远的偏离了原著,从而削弱了这段爱情故事的感染力。在原著里,老三是个爱情理想主义者,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罕有的保存了一点人性,他热情,无私,乐观,还有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浪漫情怀。因为母亲的自杀,对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有所怀疑的。这些怀疑也是他和静秋交流的重要部分,静秋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本已脆弱的前程担惊受怕,因此收到老三表达这些疑惑的信件和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感到恐惧,矛盾,想要疏远他。每一次,静秋转动心思去试探揣测老三时,他都会很着急的辩解,急于表达自己的爱,从而面红耳赤,言不及义,手足无措,有时也会因为误解而忧伤,有种可爱的笨拙(这种感觉,想必经历过初恋的人,都不陌生),但电影里的老三,口甜舌滑,略显轻浮,除了和静秋的交流之外,他其它的戏份非常少,事实上静秋除了和老三之外,别的戏份也非常少,这样把两个人物剥离出来,干巴巴的,除了男女主角,其它的人甚至一句对白都没有(比如那些修操场的工人,老三的工友,大嫂,老二脱离了现实生活。人物塑造自然不可能成功。在原著里,除了二人交往之外,还有很多衬托二人交往的其它感情,在电影里,统统不见了,表现二人生活在二人世界,内心戏也严重匮乏,不是这样的搞法。
  
  然后,戏里忠字舞和游泳两节,拍的有种安迪.沃霍的波普感觉,而不是那个年代灰头土脸的感觉,《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对那个年代最好的还原,王朔曾说,以为那时自己很帅很英武呢,后来找来照片一看,原来那么灰头土脸啊,穿的衣服皱巴巴脏兮兮的,人也没什么神采。然后,姜文就千方百计还原了当时的情形,而那一幕忠字舞,拍的简直像是现代社会酒吧里的制服主题表演(估计是尹丽川同学设计的吧),游泳戏也拍的太过麻辣,遮住臀部的白衬衫,光洁的大腿---你以为这是在拍安吉丽娜.朱莉的《Mrs.史密斯》吗?另外,公共汽车也太新了。张艺谋的电影,抛开其它不论,仅就保留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活着》里大段的皮影戏演出,《我的父亲母亲》里锔粗瓷大碗的整个过程等,这些玩意儿,弥足珍贵,如果没有正式的纪录片去记录,电影里的片段就值得珍惜。
  
  当然,这电影也有其可取之处,我觉得女主角的演出可圈可点,一颦一笑,依稀仍可看出章子怡的影子,那几个老演员也都很出彩,对于儿童惧怕父母威权的刻画都不错,然而,坦白说,如今新一代人,真的无法理解这些小细节,以至电影院里传来一阵阵的笑声(还好,张艺谋没像冯小刚一样说看这片子笑场的不懂爱情),我拼命想它的好,也就只能想起这么多了。还是有人为真情所动而至于泪下,这个人就做在我身边,和我十指紧扣,泪点低的人大都善良、重感情,我会好好珍惜。但是,于我而言,这样的失败之作,我真的很难受到感染,我没有不合时宜的笑场,也无法入戏,无法感动。
  
  同等题材的《我的父亲母亲》要成功的多,也好看的多,我记得当年看的时候,颇为动容。话说回来,这种因受到非人体制无情的影响而产生的畸变的爱情悲剧令人深深的叹息,回来的路上,我想到《泰坦尼克号》,同样时屈从于社会阶层的限制,同样时地位悬殊的两个人展开的爱恋,那么热烈,那么迅速的就裸裎相见了,那么迅速就做爱了。同样,一方死去了,死前他们说了同样的话:你要好好活下去,你会有幸福家庭,儿孙满堂。前者就真的实现了。而后者却始终不能再开始另一段感情。如果说这部电影真对如今的爱情观念有所启示,也应该是负面教材,如我在本书读后感里所说,障碍产生美,产生思念,产生不同于寻常的激烈的感情,但任何时代,热烈大胆的爱,为爱犯禁,为爱痴狂,就算铸成悲剧也总是浪漫的,令人向往和钦佩。而如《山楂树》里所做的牺牲,真的不值得,令人感到压抑,无法同情,亦无法被感动。这样的情感在哈金的《等待》一书中,有了更好的表达和升华,看完这两本书,我的感觉都很坏,不是故事不好,也不是写的差,而是为过去中国人背负的枷锁深深的慨叹。这,不会是中国人的宿命吧?
  
  一点题外话,我写这些观感,并不代表我系统的了解电影理论,镜头语言种种,只是看的多了一点小小的个人意见而已,根据格拉德维尔在《异类》里阐述的1万小时理论,我想我在电影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万小时了,虽不说是专家,也多少有点经验了。每当评论者批评一部电影时,就有人跳出来说:你丫有本事,自己去拍一部呀。光在这儿得色逞什么能?
  
  以前我不屑这样的态度,因为说出狗屎臭的人,不一定要亲尝。但我在编剧里分明看到了顾小白的名字,依稀记得,他就是当年几乎是唯一的自费看《无极》并给出公允评价的影评人。如今,影评人参与到电影事业中,交出的作业,真的不比自己曾经批评过的好。实在是很令人无语呀。当然我相信,他只是编剧之一,种种荒谬的安排和毫不特色的对白,应该也不都是出自他手。倘若以后有机会,除非是自己可以是主宰,否则还是站在旁边冷眼旁观的好。
...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