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没有真相,只有头条

A1

《A1》 (头条新闻)是部不起眼的电影,要不是因为当时正在粉李心洁,估计就错过了,一看之下,是部不错的港片,海报上写着“人在做,天在看,没有真相,只有头条”

现在来想这句话,太贴切了,很多时候,真的是没有真相,只有头条,大部分真相,除了亲自参与之外,独立思考加广博的信息来源,可以无限接近。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有一条新闻说房东涨价十倍,广州的那家面店面临搬迁,网友排队去吃,以示支持。

这条新闻正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传统美食苦心经营,无良房东坐享其成,热心群众又一次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统美食无声的支持以及对房东的鄙视。

过了一星期,又一条新闻出来了《舆论压力这么大,我不敢不租》,讲述了一个忠厚老实的老业主,被误解与被侮辱的故事。并在文后给出了timeline ,这个很重要,几时开始提的加租,加了多少,是否合理,几时上的央视,究竟是面店故意炒作欺负房东,还是房东见钱眼开恶意涨租?

恐怕这个故事,人民群众没多大的兴趣好好去了解,更恐怖的是记者做了什么?第一篇报道是一篇合格的报道吗?
绝对不是!先不说好不好,起码连合格都要打个问号。

10年,我在上海,艾ww在上海的艺术工作室被强拆的那天,旺喜同学大老远跑到上海,并约我一起去现场,我们搭完地铁搭公交,摩的,又步行半个小时,终于到了现场,那真是人山人海,但也很无聊。逗留了几个小时,傍晚时分,我执意离开去机场接女友,旺喜同学无奈之下和我一起离开了,终于没有看到拆迁的那一刻,没有拿到瓜子。

第二天我看了著名的反动报纸生果,理所当然的,对这一草泥马公民行动进行了大肆报道,看完之后,我,啼笑皆非。倾向性太强了(虽然这种倾向性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甚至,多处失实,年代久远记不真切,仅举一例,当时有几个拿吉他的,的确弹唱了,不过唱的是崔健和一首粗口摇滚《罗马表》,根本无关政治,而报道中,记者热情的写道:他们一起高唱《草泥马》之歌,群情高涨......
为什么要这么写?
因为不明真相的群众需要这样的新闻,因为不明真相的群众根本不管你唱的是罗马表还是草泥马。

因为人民群众都是差不多先生,所以产生了“差不多”媒体。
这时候,千万不要cynical的认为,全世界都一样啦,媒体就是工具啦,宣传啦....去死!
你有没看过BBC,有没听过BBC world service,知不知道路透,纽约客,知不知道这些媒体,为了“真实,客观”这四个普普通通的字,做了哪些繁重工作,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陶杰曾在节目中说,大学毕业时,如果让我选择中两千万六合彩,还是第一份工作就是加入BBC,我仍然会选择后者,这些年BBC给我的,两亿都不止。
BBC的“客观,真实”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举例而言,对于独裁国家元首的讲话,绝不可用直接引语,例如那年夏天的事,报道时正确的方法是:共产党所声称的×××反革命暴乱,也就是举世皆知的××广场大屠杀。
这样就平衡了两面,一面代表当权者,让他发出自己的声音,一面代表普世价值的声音。如果只讲一面,如果直接引用,代表你认同他们的说法。

新闻业在别国是受人尊敬的行业,为民喉舌(我知道一切皆虚无的cynical们又要跑出来抬杠了,请闭嘴),出色的媒体更是公信力的代表和社会公正的基石。昨天菜头写了一篇长文剖析方舟子的历程,在中国,因为媒体失去了公信,媒体没有尽到责任去监察,反而花了不少时间和篇幅,捧红了这个邪教教主。

举目望望,现在中国媒体人,都是什么素质?在中国(包括HK,台湾)新闻业甚至快要沦为和王八戏子吹鼓手一样的贱业,自毁长城,与人何干。当国外记者们苦心孤诣去研究如何才能达致客观真实时,国内的记者们还在为拿不拿红包备受煎熬。
当然,中国仍有一批具备专业精神,勇敢敬业的媒体人,但他们的结局,不是出走,就是被边缘化,边缘就边缘吧,仍然有其坚持,令人敬佩。

对普通人而言,记住这句话“没有真相,只有头条”,不要听风就是雨,活在媒体的操控中。
这部电影中,梁家辉出演一个报社主编---真是牛B,即能演黑社会老大,又能演报社主编,而且演的相当传神。这部电影的故事颇为曲折,是个很好的新闻伦理学范本,电影结束时,李心洁演的时尚消费类记者,终于排除万难查到真相,出了头条,最后一个镜头里,

偌大的办公室,黄色的灯光,柔和又温暖,要闻部的老头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对她说:我看了你写的头条,第一次写吧?如果不怕累,过来要闻部吧,怎么样?

而另一边,主编梁家辉在自己小格子里,堆积如山的书堆纸堆里,就着台灯,埋头写着本日社论。

电影选景是《明报》集团,组版,讨论,争执,下印场,出报.....种种情形曾令我热血沸腾,而如今的《明报》可真对不住这部电影。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人为什么工作

人为什么工作

2012-06-25 15:48:57

分了三次,终于看完了老罗最近的演讲,一如既往的励志。
生活在中国久了,有些基因是注定的,比如:枪打出头鸟,这小子这么得瑟,总有栽的时候,
比如你别看他吹的那么牛,其实内部根本不是这样的。。。。
我花了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使劲的洗脑,有段时间几乎是每日三省吾身的提醒自己,才戒掉了这个毛病。
老罗这次演讲打假占了一大部分,结果如何,看最后采访那些销售员就知道了,老罗没说什么态度,我想多半是表示理解的,我们都要表示理解---生在中国,谋生不易,我卖西门子,你把西门子说成这样,谁还敢买?你不是砸我饭碗么?除了这部分被砸饭碗的人----坦白说,我也不觉得被砸饭碗,不卖西门子还可以卖别的嘛,一个好的销售应该是不会痴迷于某个品牌的。
除了这部分人,还有大量大量大量大量大量的,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尤其是在北京,这种指点江山的人尤其多,每天看看新闻标题,看看环球时报,就觉得自己已经天上的事知一半,地上的全知道了,然后就用自己一套理论去走遍天下,去臆测所有,在这些大量大量大量大量的不明真相的群众眼中这个世界好简单的。
在他们不知道明星有时候会靠绯闻炒作来宣传新电影时,会这么高谈阔论:
哎呀,那些个明星啊,私生活很混乱的,自古以来嘛,戏子×××婊子××......
后来,他们知道了原来有时候这些是炒作的手段呀,于是无论看到什么,都会这么高谈阔论:
哎呀,这都是炒作,为了出名嘛。。。。
恕我直言,这样的浅薄之辈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多,本来,少做判断,少做诛心之论,对自己了解的事慎重判断,不了解的事,最好沉默。这应该是常识,连中国古语都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可是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大量“知少少,扮代表”的人,人们拿自己不了解的,略知皮毛的东西滔滔不绝的当谈资,还不如谈谈天气。
当得知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这个现实情况时,我是没有老罗乐观的。
老罗这次演讲,给出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如果一个人足够优秀,那么他去创业,就会吸引到优秀的人或者更优秀的人,反之,如果一个喜欢“擦鞋仔”的老板,注定只能吸引烂货,最后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公司足够大,撑多几年,如果不大,很快就死翘翘。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人以群分的道理。简单说,这个世界是光明的,唯独中国在黑暗中罢了,世界上成功的企业,是优秀的人创建并发展壮大的,不是垃圾,只是中国太多所谓“成功”的垃圾公司罢了,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可骄傲的?靠山寨,靠忽悠,靠政府,赚到了钱,但是为人类做了点儿什么呢?
看了苹果公司员工的一则报道,《低薪而又忠诚的苹果销售大军》,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个收入不算特别高,工作内容也无特别多提升自我空间的工作,如何吸引了那么多人,而且维持90%的留职率---人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虽然去不到马克思所说的“纯粹为了个人情感需要”的高度,但人生而为人总是追求那么一点点人生意义的,一旦无冻馁之患,不再为下一餐担忧,人就会考虑自己活着的意义。 有些优秀的公司,就是有这种魔力,能给人这种归属感,归属感不仅仅是靠高新维系的,有些人就是有这种魅力,可以吸引到行业里的优秀人才,世界上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人类生活就越来越方便,越美好。
反之,这个世界就会走向溃烂。还好,前者是人性的方向。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生活所迫去做五毛党,去加入百度,360这样的流氓公司时候,或者是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社会病了。
老罗每次演讲透露出的信息都是振奋人心的,我不想去臆测“其实内部根本不是这样,这只是中营销策略罢了”,根据目前所知,用我自己智商判断,这的确是一家不错的公司,老罗也是个令人尊敬的人。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凄凉的时光,日日都有

image

 

昨天上班,一出地铁口,就有大喇叭吆喝号召签名,促内地彻查李旺阳死因。
看过那段新闻的人,看过那张遗照的人,必然印象深刻,到现在,我想到那张窗边的遗照,想到李掷地有声百折不回的声音,仍然心灵震颤,有一日光复了,这些人才应该写入教科书,建立纪念馆,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人类中的英雄。

如果我仍在中环上班,一定回去参加遮打花园的悼念仪式,现在我工作繁忙,回去要照顾妻女,唯一能做的,就是就近签名联署,签上真名。
Cynical的人处处有,HK更加多,我们看到万计的人参加了祭奠仪式,万计的人大热天的举着遗照出来游行,然而,有百万计的人是这么想的:
不要和我谈政治,我现在过的挺好,上班辛勤工作,下班照顾妻儿老小,我只求一个平稳的生活,做人最紧要开心,你别拿这些政治事件来搞我啦~~那是内地的事,我是HK人,我在HK。我不关心政治,我只想多赚点钱,只想国家繁荣稳定,起码HK繁荣稳定,我的楼不要跌价。。。。。
恐怕这才是HK的主流。
一个人拿出这样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还有什么好说?
重庆大唱红歌时,全国人民都笑了,觉得和自己无关,连岳说:重庆人和你我一样,并不傻,别以为自己比重庆人聪明。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人。
现在做这些事,不是所谓“搞政治”,而是人类良知。最基本的良知,如果连这个也没有,除了直立行走,基本上已经不再具备人类特征。
周末游行上,一个父亲抱着大概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带她来参加,是教给她最基本的是非黑白。
是的,不过是最基本的是非黑白,不是什么统战、维稳、革命,不是什么“搞政治”,只不过走出来告诉其它同类:我还是一个人。
HK人一定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长大别听党的话。

HK有个荒唐的政党,叫做民主党,DAB是一群擦鞋舔P毫无政治操守可言的保皇党,民主党则是一群除了清高什么也没有的孱头。
昨天民主党一个中常委的老党员冯伟光参加政府副局长招聘的面试,然后一帮党友,包括党主席走出来说他加入政府是卖党求荣,他辩驳说:没什么好卖的。
他退党了,党友又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会阻人发达;但加入民主党就不要求荣华富贵。

这是什么逻辑?
虽然,政府工作的确是个美差--起码在薪资上是。虽然,这个冯伟光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民主党的逻辑还是令人震惊的,包括公民党这群所谓泛民主派,不懂政治游戏规则就回家洗洗睡,闷声大发财,出来学人组党干嘛?
他们的逻辑是:不要加入政府,因为加入政府会被边缘化,被“花瓶”,被拿来做统战工具。。。。
难怪特首选举时,大家开玩笑说,万一何俊仁不小心当选,估计他自己都会惊慌,不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他们认定了加入现在的政府是妥协,是被我党收买,在他们的想象中,一套完整成熟的民主制度建立了,才可以参加游戏,而他们就是一帮坐等这个完美制度从天而降的人。
我觉得最不可原谅的,就是这种预设思维,不如你让他加入政府,他真的卖党求荣了,真的被统战了,再出来批评也不迟吧。再说妥协有什么不好?为何就不能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由妥协开始,逐渐让别人妥协?

这是连基本的逻辑也没有的一群自命清高者,从政的魅力在于最大限度的改变社会,以此为目的,加入政府是最好的方法,组党而不从政,实在滑稽可笑,既然为了高风格,光明磊落,清风两袖,去做宗教领袖好了,别学人组党,政治必然有看不见的秘密,别想光明磊落,政治必然要运用权术(甚至阴谋)达到目标,有时要牺牲,有时要妥协。放诸天下皆如此,不论民主社会还是独裁社会。

刚来HK时,遇到区议员选举,同事说,以前我都是闭着眼睛投民主党的,现在我不投票了。
一句口号叫了二十三年,什么都没做成的党,还不如解散的好。

昨天曾荫权参加了最后一次立法会答问大会,标题就是他的发言,他说,最近几个月,凄凉的时光,日日都有。因为宗教关系,我每天都反省自己,这三个月来,反省的更多,他甚至说他不再吹口哨了----这可是曾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标志。

这几个月他是够凄凉的,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一个打着“贪婪”标签的句号,虽然他不过是个熬了几十年终于做到大老板的小职员,终于吐气扬眉,可以挥霍权力,虽然他每次住宿机票都有发票和批文。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另一个台湾 (评论: 这些人,那些事)

 

另一个台湾 (评论: 这些人,那些事)

 

我曾在一家台资公司工作了六年,和不少台湾同事有过交流或者交往,有工作上的,也有私下的。
  这种经验让我在读这本书时倍感亲切,任何一个地方,你不去扎扎实实的投入生活个几年,是无法真的了解的,不过,世界上大部分人是靠标签,刻板印象来概括自己以及他人的人生,而每个人也都难免被标签,被刻板印象,台湾人,HK人,河南人,上海人......
  吴念真这本书,起码又完成了一部分台湾人的拼贴,看这本书时我总是想起两部电影,一部《海角七号》一部《墙之魇》,后者我写了观感(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17410/)。海角七号 里老村长总在感叹:TMD,这里这么好,这些年轻人都TMD跑到台北去干嘛?这本书里吴念真写了不少台北之外的台湾,写了不少迥异于大部分人刻板印象的台湾人,台湾事。
  从技术上讲,吴念真的叙事完全符合6C标准 (简约,清晰,完整一致,正确生动),而且篇篇都是好故事,看完后,我细细的想了一下---其实,这本书好看更多是因为故事都很真实,精彩,耐人寻味。
  文章本天成,似乎作者只是妙手偶得之,问题是,为何别人写不出这样的故事,为何别人无法妙手偶得?
  作家的天分在于观察和感受能力,有了这两样,文笔都是次要的。吴念真是很善于感受生活的,经历也够丰富,仔细想想,大凡是好的作家,感受力和观察力都是一流,也许芸芸众生,有相同际遇,但好的作家眼中,一件小事,如佛家讲的一滴水,映出了人生的全部,作家将瞬间化为永恒,平凡化为奇迹。这就是这本小书的全部意义。
  有人说这些故事有点儿煽情,你如果看过杨德昌的电影,就不会这么认为(再说一次,杨德昌是我最喜欢的华语导演,没有之一),比如《一一》(吴念真主演,并参与编剧),有些部分是令人落泪的,但并不是煽情,是真情实感的力量,其实,杨德昌的电影和吴念真的这本书,已经花了不少力气来克制煽情,但因为故事本身太过惨烈或者动人,人无法不为之触动。第一次看完《一一》,我是很绝望的,心情很灰,觉得人生无非如此,后来又看了几遍,感觉到导演的慈悲,看透人生的苍凉无望,也看到虽然不多但足以鼓舞人心的美好。
  这本书里的故事大都如此,也不乏幽默,比如《情书》一篇,开始很凝重,让你做好接受一个鸡汤小品的结局,然后结局出来了,原来这个政棍到死都没有真诚过,同一封情书送给不同的女孩儿,看到所谓“他将大爱留给了台湾,剩余的一点点爱留给我这个幸运的女子”,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如果你对台湾政客略知一二,就能体会这里的幽默和嘲讽。
  还有一些篇章隐约写到了228事件,这个大事件下的台湾原住民,《告别式》,《头家返乡》等,吴念真是台湾文学的另一个分支,不是白先勇,梁实秋分支,梁白代表的是近几年叫嚷很凶的民国范儿,没落贵族,花果飘零的中华文化什么的,吴念真是没有的,他不会写出像白先勇“有的天平开了顶,有的两鬓染了霜” (《永远的伊雪艳》)一样的句子,但他的语言有更强的电影感,远景,近景,人物素描都写的很到位(不再一一举例,大家去看就知道),在这个分支上还有黄春明,钟理和等“原乡人”。
  台湾至今都是对男性强制服兵役的,小国家都是如此,新加坡更是要服兵役到40多岁(集中三年,以后每年2周),想想看,十七八岁高中毕业考完大学,先不去上,先到军队里摸爬滚打三年,或者毕业后不能工作而是去参军,这种安排,必定造成不少离合际遇(比如你和女友一起毕业,然后你去了军队,她参加工作,三年后,她已经做到主管,你还得从头开始.....),军队这种特殊地方也有不少故事发生,本书有一部分是写军队生活的,和我那些同事描述的差不多,除了李敖大家都避而不谈军妓(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无论在任何地方,当兵都不是件愉快的事,但大部分台湾男的,是以当过兵为荣的,而在我看来,当过兵的人,或者增加了粗鲁野蛮或者变得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服从第一,无论何种结果,实在是对人性的扼杀,大学时两周的军训已经让我深刻的认识这一点。
  台湾很小,据我前同事说,最远的车程也就8个小时,我们也许永远无法体会出生长大于一个小国家的人,对于祖国的概念如何,因为小,彼此之间就更易相见,更易擦肩而过,台湾的媒体氛围热热闹闹,有些时间政治气氛很浓厚,而大部分时间又都充满了低俗又好玩的娱乐,在这些大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性格,台湾原居民的基因,交错纵横每天上演着一幕幕或温暖或惨烈的人间悲喜剧,吴念真采撷了其中的部分,呈现给大家。
  到HK后,买书可没那么方便,我买书也大大减少,每次到罗湖我就在火车站那个书店匆匆挑几本带回来,这本书定价28,原价买的,算是对年少时读盗版书的赎罪吧,它绝对值得拥有。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遗书》,据说根据真实经历写的小说,兄弟姐妹间的不平衡,是多么让人难过。
  我现在最想找四个小时,再看一次《一一》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大学生们

终于看完了《颐和园》140多分钟,分了三次。
  一开始感觉挺好的,觉得可以把娄烨同学请出黑名单了,但是看着看着一股强烈的『娄烨味儿』就窜出来了,终于到最后,完全的拧成了娄烨一贯的风格:不知道所云,屡屡处在『放空』状态。
  快十年了,没觉得娄烨有什么进步,估计这正是丫骄傲之处,也是我的痛恨之处,以前看电影时,喜欢有画外音的,觉得特别牛B,特别文艺,现在,阅尽千帆...我真诚的认为,一部电影,如果要靠画外音来交待情节,推动故事,抒发感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导演无能!电影有其自身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结构方式以及推动情节的方式,尤其自身优越的强大的抒情方式,如果靠画外音,不如去听广播剧听评书。还拍什么电影?
  娄烨恰恰就喜欢这个调调,而且,他还喜欢用文艺腔浓的化不开的画外音---简言之,不说人话,尤其是《苏州河》的画外音,特别肉麻,直逼琼瑶阿姨。
  《颐和园》 的进步之处在于,娄烨的画外音减少了许多,大部分的情节是真正的故事在推动,大部分的感情是靠床戏和音乐在宣泄,不管怎么说吧,算是进步了一点点。
  《颐和园》里的床戏,只有几处是符合常理的,发乎情止乎性的有余虹和小邮差公园那场,收到通知很高兴,将要离别很伤心,这种矛盾又复杂的小情感一时间无法宣泄,跑到公园暗处献身,余虹周伟第一次在宿舍那场,爱情之感,知己之感以及八十年代思想解放和人性解放的大环境下,因爱而起,甜蜜无比,其它的.......好奇怪好别扭啊,完全是法国情色片附体。虽然床戏设计大胆,姿势也换了很多,但许多处,毫无前戏的不明不白大大的削弱了表达力度(前戏,一定要有前戏!),虽然导演企图赋予这些床戏不可告人的极其高深的思想内涵,但在我看来,就是为了床戏而床戏,想要赋予床戏除了淫荡、野性、色情之外的意义也不难,《色戒》就做得很好,看完整版后,傻子都知道,第一出男上女下,第二出女上男下,第三出,女上位加蒙上了男方的眼睛,层次分明的表现了王佳芝逐渐成熟、掌握主动权的过程。
  我觉得《色戒》的这种把握非常好,太露骨就沦为娱乐三级商业片,再高深一点点就太装相啦。
  抛开床戏不谈,《颐和园》 值得一提的是娄烨采用了一个人映射一段历史的影片模式,这个模式,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模式之一,好像《阳光灿烂的日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金鸡》《老港正传》《阿甘正传》都是如此,以上这些电影反映的历史完全是小人物视角,鲜活、真实、细节完备,犹如新闻作品之《光荣与梦想》,从正史中只看到年代,大人物,事件,历史意义,而在这类个人书写的历史里却可以看到历史的细节,小人物在大历史里的命运,我觉得只要阅读足够多的此类书籍,观看足够多的此类电影,就能把细碎的历史拼接起来,逝去的年代,就活生生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不是干巴巴的留在史书里。
  碰巧,娄烨无意中表达的这段历史,从未有人试图用电影表达过(至少未曾如此浓墨重彩的表达过),他用余虹等几个大学生的人生中的那十几年经历作为线索,再现了那个至今仍讳莫如深的历史事件的前前后后,穿起了整个八十年思想解放市场开放的过程,坦白讲,我看到黄昏阴影里若隐若现的那个持枪的解放军以及惊慌失措迷失方向的女大学生时,那种真实感,比看《天安门》这个纪录片还强烈。这正是文艺作品的长处所在---它会感染你而不是仅仅告诉你事实真相。
  后面的八十多分钟,粗糙杂乱,娄烨忙着安排余虹更多的性爱和哭泣,频繁的转换场景和人物,将许多本应多给些篇幅的场面一笔带过,非常可惜的把一个大时代的格局生生的破坏了,在访谈中娄烨说他要表达的仅仅是爱情,和时代无关,只是碰巧发生了那些事情,但是,如何解释前一个小时戏份中大量篇幅所表达的八十年代杂拌的服装和发型、沙龙、贴面舞、诗歌朗诵和追求崇高的时代精神呢?
  那一段持DV拍摄的天安门事件拍的不错,从出发到集会到慌乱的逃走,零星的枪声,似乎没有安排学生中枪死亡的场景,我觉得如果有个这样的特写,或者干脆安排剧中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被流弹击中死去,效果会好很多,枪声过后,哲学、科学、爱情、理想,十多年的寒窗苦读顷刻就化作一堆死掉的肉体,而未死的人仍然前仆后继,将是多么壮烈震撼的情景,可惜娄烨的镜头匆匆离去,没吃到鱼照样惹了一身腥,真替他不值。
  其后的情节和情感,乏善可陈,非正常人类所能理解,余虹后来的生活以及她那句『通过做爱让人理解她的善良和仁慈』,别扭死了,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中国,显然严重脱离生活,余虹顶多是个过客,她没有参与任何的动荡,是大小事件的旁观者,只是像个普通的小女生一样,在大学谈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而已,赋予她那么复杂的情感和性格特征,令人觉得非常突兀,李缇的死也莫名其妙,倒是周伟这个角色,相当真实,如果说他投射了导演的部分经历,我也没啥怀疑的,在任何时期,这样又无能又窝囊的男生都他妈的莫名其妙的获得美女垂青,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但的确是事实,大学里年轻幼稚的美女们总是喜欢这样有一副忧郁又帅气面容的窝囊废。
  唉。。。。长叹一声,浪费了140分钟看了这个破片,只能努力的寻找一点点的感触,拿来安慰那逝去的时间,娄烨同学,以后你还在我的黑名单里继续呆着长蘑菇吧。
  最后说点和电影无关的话,新一代对历史越来越漠然的大学生们,也许你们也像他们一样上学的时候在宿舍拉上床围乱搞,但是毕业时,你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贞操,还有向往崇高的精神面貌以及一颗本不该如此早就蒙上商业之尘的赤子之心。还有,也许你们永远都无法想象,那个轰轰烈烈的转瞬即逝的八零年代是何等的自由、开放、美好。
  如果你看《立春》产生共鸣,说明你多少都做过几天艺术梦,有过一段同艺术无比接近,缪斯附体的感觉,你要是看《颐和园》产生共鸣就好玩了,至少说明你在大学也像他们一样大胆、开放,热热闹闹的在宿舍乱搞过几场。

PS:女主角郝蕾演大学生余虹时虽然长久的不换衣服,但是挺漂漂的,换了发型就变得很糟糕很糟糕了。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