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QUE SERA SERA, 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

 重看了一遍《boyhood》,重看有了更深的理解,因为我过了三年多suburb的生活,虽然德州澳洲还是有差别,但大体上感觉是相似的,尤其是孩子一天天长大,每一天都在考验父母的耐心和涵养。


片中再婚多次的Olivia带着两个孩子换了许多地方,许多学校。我自己的童年是非常稳定的,虽然似乎一直生活在贫困中,但大部分时间都挺开心的,我几乎二十几年都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也因此希望我的孩子有同样的稳定环境度过童年。大学时读罗素的《幸福之路》里说童年就像一棵小树,不要总是移来移去才能扎根稳固。电影里孩子抱着自己心爱的布偶和旧居说拜拜的镜头令人心碎:他们只能带一个自己心爱的玩具,其它的都堆在街口扔掉了,女儿大哭大闹之后也不得不平静的面对失去童年好友,失去心爱的玩具。她上车前对旧居说”拜拜,其实我不想和你说拜拜。“


 我经常在英国电影里看到那些从小玩到大的小群体,那种友情的默契甚于亲情,比如《诺丁山》里那群每年都聚会的朋友,《yesterday》里那些在你车祸撞掉牙齿后送你假牙玩具和公交车模型的损友,我也因此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些从小不分开的玩伴,发展出这样的友情。可惜这太难了,即便我自己,算是二十岁前没离开过故土,但大学毕业后我甚少回去,也没有多少类似的玩伴,这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中国,几乎不可能了。



片中女儿长大了,妈妈又一次搬家(远离一个酒鬼丈夫),她非常生气,妈妈载她到新学校门口让她进去,她对妈妈发火说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就让我自己走去这个陌生的学校,你太过分了,妈妈说你快下车走过去左转就是办公室,老师在等你,会介绍你给班里同学认识,你十几岁了,这些事你要自己处理,女儿骂骂咧咧下了车,她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叫:我已经尽力了,请你多少有点儿感激之心。当然这话女儿听不见了,坐在后面的儿子则一言不发。


 这种场景我也经常面对,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孩子觉得很糟糕,这可以是一场生日会,一顿晚餐,或者任何你遇到的生活中的困难,许多时候我内心也和片中的Olivia一样崩溃,但我总会提醒自己,她只是个孩子,她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最重要的是,这些抱怨是源自她对你的期望很高。


 

《boyhood》是导演林克莱特用十年拍摄完成的电影,拍了一个小男孩儿从六岁到十六岁的岁月,它可以是boyhood,parenthood,也可以是一个女孩儿的成长岁月,他拍了很丰富的生活,但看完又觉得不是平淡的流水,重点非常突出。例如,他没有着墨于父母的生活,镜头对准的是一对儿女的喜悦与哀愁。Olivia只是一次又一次的结婚,看错人,逃开,最后自己生活。梅森则继续他热爱的音乐事业,同时做着保险精算师的工作,最后和一个女孩儿在一起,又生了个孩子,他和新的伴侣之间还是求同存异的,他是民主党铁粉(带着孩子到处栽奥巴马拜登的牌子,偷偷拔掉麦凯恩的牌子),而女友一家显然是德州保守主义者家庭。但这时他已经成熟到能非常好处理这些差异。


看得出梅森和Olivia都在努力的做好父母,尽管她们因为相遇时机不对而分开了,后来小梅森的毕业party上,梅森说虽然我答应付他州内大学学费,他跑那么远去读大学,我还是会付学费的。之后他跑到厨房对收拾厨房的Olivia说,这个party很好,我不能让你自己破费,我也负担一些钱吧,Olivia想都没想说好啊。梅森翻开钱包说,哎呀,我没现金,我去找XX拿(他的新太太)。这些小小的细节,令人会心一笑。


电影基本都是由这些小故事组成的,梅森每两周和孩子们见面,带他们去过周末,有时看球,有时露营,问他们近况,让他的孩子们不会失去父爱。他坦诚的和女儿谈避孕,和儿子谈如何应对失恋。他带儿子去荒野露营,晨曦里起身,尿尿浇灭营火,他说这是古老的印第安传统。


这部电影打动人心的,正是这无边的,琐碎的成人生活(Oivia坐在餐桌前一遍遍的核对各种账单,最后不得不卖掉房子)和一派天真,毫不掩饰的童年,青少年生活的对比。大人有大人的烦恼,孩子的烦恼不遑多让。从这样的电影中,我想看到的是新一代不再重复上一代的不幸,这是人类唯一的进化和希望。儿子长大后是个沉默忧郁的文艺青年,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失恋。女儿则坚强而独立,远远的离开家庭过上了她向往的生活。


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反思,养育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她们长大后就会离开你,统计数字说,孩子高中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度过了80%。回望自己,的确如此,我初中就开始住校了,接下来高中,大学,毕业工作建立自己的家庭,真的每年可能就和父母度过十天半个月的时光。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也许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人生改造自己的性格,所以不必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片中的Olivia,在儿子高中毕业离开家时,她downsize了自己的房子,换成一个两房的公寓,女儿问,圣诞节我们回来了住哪儿?她非常伤感,这伤感用愠怒的方式表达出来,因为她不仅伤感,还夹杂着对自己前半生回望的五味杂陈:早早的结婚生了一对儿女,做辛苦的单亲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嫁了一个又一个不靠谱的男的,同时攻读自己喜欢的学位,并如愿成为大学教授(虽然是社区大学),最后她擦干眼泪说,你们走的远远的吧,接下来就是我自己的人生,我终于可以安心写点东西,发点儿论文。


电影在小梅森的大学第一天生活中结束了,他告别了中学的puppy love(其实也不算puppy love),和大学女生擦出火花,感到爱情正打算再次降临,眼前属于他的无边的成年生活,缓缓拉开了帷幕。


Will I be handsome? Will I be rich?

Qué será, será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明天的明天你还会送我水晶之恋吗


 

在美国电影沉溺于宏大叙事,醉心于小人物在全球化之下的大命运时,英国电影更多让大人物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专注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在平凡生活中发掘人生的真谛。首先从取材和叙事上,后者已经领先,超尘脱俗,云淡风轻,跨过惊涛骇浪,曾经沧海桑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柯蒂斯的系列就是代表《诺丁山》《真爱至上》《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都是如此。最近的《yesterday》也是如此。《yesterday》是用流行音乐为主线的电影,有过去的beatles也有最近的Ed Sheeran,什么是英国的文化传承?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窥见一斑。

在美国电影里,小人物最后混成大人物,回头看看总有种居高临下之感,而昔日的朋友看他也总带着仰望视角:你如今不同了,你代表我们实现了梦想。英国电影则截然相反:你怎么这么像那个明星?我就是那个明星,哦,是吗?明星的生活很惨吧。小人物混成了大人物,最后还得回归到小人物。昔日的朋友不会因为他混成了大人物就仰望,而是提醒他,兄弟,人生就是如此,跟谁不是过,不就一哆嗦?小人物于是可以在金钱和名利的幻影中保持一点清醒。这种高贵与平凡之间,彼此关系的不卑不亢,即是英国的民族性格,这是日不落帝国留给人民最丰厚的遗产。
《yesterday》制造了一个突然间没有了The beatles的时空,世界停电几分钟后突然少了一些东西,可口可乐没了,the beatles以及风格类似的乐队没了,harry potter也没了。一个萨福郡的小伙子Jack突然发现自己可以利用beatles的歌成名成家,电影安排了他成名后(被美国流行音乐工业摧残)的寂寞和矛盾,最终安排了他在这个时空里和约翰列侬见面,在这个时空里,约翰列侬没死,也没有beatles,他隐居海边,活到了七十多岁,告诉Jack,人生其实没那么复杂,找到你爱的姑娘,告诉他,并且一直爱她,that's it。他从洛杉矶回归家乡,向世人坦白了一切,但世界仍然需要beatles,他继续重新发现the beatles的歌,和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在学校教小孩儿唱《ob-la-di ob-la da》,在这其乐融融中,全片结束了。
《Yesterday》的确是beatles歌里最丰富的一个,村上春树甚至以此为灵感写了篇小说,非常好看,和歌词很贴合,这部电影也暗合了歌词。这首歌是先有旋律才有歌词的,旋律是Paul在梦里得到的,睡醒后赶紧弹出来记下来,他担心是潜意识里听过的别人的歌,到处找人问了都说没听过这旋律,他才确信是自己写的,开始填词,他和约翰列侬一起填词一直填不出满意的,后来这歌几乎成了心病,成天惦记着,也是忽然的灵感,一天他在朋友家度假时忽然找到了韵律,迅速填好了。
我在墨尔本定居后才发现英语流行乐的传统多么强大以及为何强大,有一年孩子在学校有一个学期的音乐课都在学beatles,我也是那时才发现beatles有那么多题材各异的歌,老师教给小孩儿的像《ob-la-di,ob-la-da》,《Penny Lane》这样的歌,我也是在这里生活了几年,过了几年suburb生活后才发现这些歌的好。开车时扭开广播,有新的流行歌Ed Shreen,更多还是经典,我记得有半年我停在一个频道,几乎每周都能听一遍《wild world》,几首beatles的歌,Billy Joel,这构筑了几代人共同的音乐记忆,音乐传统就是这样形成的,中文歌曲就没这样的传统,以至于零零后会突然发现个“冷门歌手”孙燕姿。
理查柯蒂斯可谓英国小品专家,他的喜剧一度被评论者认为是政府的文宣(《Love actually》),当然,这种成天宣扬社会“正能量”的电影,的确和Ken Loach的批判现实主义(《I,Danniel blake》)是南辕北辙的,在社会主义者Ken Loach眼里,英国就是地狱,国家和社会都要完蛋。在理查柯蒂斯眼里则一切都那么美好,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过着尊严的平淡是真的生活。
虽然本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丹尼博伊尔,但处处都是编剧理查柯蒂斯的影子,小机灵抖的特别好,他的电影几乎都是这些小机灵组成的,在《about time》里,时光可以停止和重播,男主角父亲对他说我一次次回到过去,读了好几遍《罪与罚》,《yesterday》里,他把美国大牌经理人黑的体无完肤,同时让Ed Shreen把《Hey,Jude》改名《Hey,Dude》,充满英式的自嘲。更绝的是,他让Jack在一堆beatles的歌里插入了自己创作的一首,结果大部分人听了都说这首不行,还是拿掉吧,Jack非常沮丧的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怀才不遇,而是把创作冲动当成了创作才华。即便成名成家,别人仍然可以听出自己原创的歌的确不行。这算是拐着弯儿嘲讽一下许多自以为怀才不遇其实是资质平庸的“艺术家”吧。
回到生活本身,在美国电影里,一个终于走出小地方去大世界闯荡过的人,回到家乡怀旧,发现故乡仍是一个穷乡僻壤,小伙伴留在小地方,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她在家乡受到了更大的伤害,一场冲突后毅然离开再也不会回来(《Straw Dog》),而最后列侬对Jack说的那句:生活没那么复杂,找到你爱的人,告诉她,一直爱她,其实也不容易。


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大白鲨》人物性格解析

 前几天重看了《大白鲨》,我有种奇妙的感觉,这部电影我肯定是看过的,但现在翻看却像新的一样。《大白鲨》是史匹堡的代表作之一,是1975年的电影,那时史匹堡还不怎么煽情,但是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宿命已经非常成熟。在一九七五年,特效还没那么容易做时,创作者利用情节,音乐和侧面表现恐怖的功力得以充分发挥,今天看来这硬件和科技的不足恰好为艺术创作留下巨大空间,使之永恒。感官刺激是最肤浅最表面的,不会深入人心。


《大白鲨》里三个捕鲨的人,在后来美国电影里变得非常典型,成了脸谱,但即便如此,史匹堡塑造人物的能力可见一斑。警长是自己申请从大城市调到这个小岛的,他的童年阴影,仕途不得志,让他看上去郁郁寡欢但又颇为冷静,和本地人热情简单甚至有点儿粗鲁格格不入。

鲨鱼专家,我们看不到他太多过去,他爽朗热情,对鲨鱼研究充满孩童般的热情,直到最后一夜,三人在船舱喝酒,他和船长比赛晾伤疤,我们才知道他经历如此丰富(曾经参加横渡大西洋比赛拿奖,被一个女孩儿伤透了心),他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大概早已习惯被人低估,所以对船长的揶揄和嘲讽,他咬着牙一笑了之,只在暗中较劲。船长也是镇上的怪物,他带着战争创伤归来,以捕杀鲨鱼为业,经验丰富,骁勇凶悍,所以瞧不起其它捕鱼人,镇上的人对这样一个脾气古怪的鳏夫自然也是敬而远之。

最后这三个带着各自伤口和破碎心灵的人上了一条捕杀船,驶向未知的大白鲨,他们都有各自的怀抱,有各自的野心,都在寻找新的刺激,接受新的人生挑战。警长和太太一抱而别,而两个单身的人则各自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野兽拥有人类相当的智慧是最恐怖的恐怖元素,因此当大白鲨迂回攻击捕鲨船,虽然各位观众只是看到他绝大的黑色阴影,但那疯狂撞击的巨响足以每个观众心惊胆寒。史匹堡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在让你看到大白鲨之前,做足了功夫,千呼万唤,仍然“犹抱琵芭半遮面”。做足功夫后,开始呈现水下的大白鲨,浑浊的水里几下撞击把铁笼子撞的稀烂。水下之后才是冲上甲板的大白鲨,当然,我已经看太多宜家卖的鲨鱼,所以并不是很害怕,但以1975年的特技,效果满分了。

鲨鱼专家和捕鲨专家有段小插曲,一次误判后捕鲨专家对警长说,你的有钱科学家朋友没有学会怎么认错。而实际上鲨鱼专家是非常愿意认错并从错误中学习的,不会认错的是他,他自以为是硬汉,是宁肯站着死也不会认错的。

最后他是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被大白鲨生生咬死吞进肚子 ,捕鲨人最终死于鲨口---这是史匹堡对反智主义的嘲讽吗?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骄兵必败,生活中的经验智慧非常重要,课本上的知识智慧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面对智慧的态度,骄傲和盲目会令人犯下致命错误。捕鲨专家船长就是这样的人,中途数次,警长要求换一个更大更坚固的船,在看到大白鲨露头后他大惊失色,跑到船长室call空中支援,这是正常人的思维,空中支援来了或者换个更大更坚固的船能让捕鲨变得更安全高效。但就不足以彰显船长的一身英雄虎胆了,他不想错过独自搞定这个天下最大鲨鱼的机会。他砸碎了通讯设备,破釜沉舟。后来船开始漏,他无计可施,问科学家,你那些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能帮上什么忙?科学家并没有嘲讽他,而是平静的说,我可以给鲨鱼注射硝酸钾。而最后是警长冷静的瞄准,用最后的子弹打爆了大白鲨嘴里的氧气瓶。

这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典型命运的经典。警长和科学家抱着空桶划水回岸上,电影恰到好处的结束于此。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你从电影里看到什么

 我对徐皓峰的电影和影评都印象深刻,他的电影独树一帜,影评则是那种让我眼界大开的见解。

《光环中的论语》则是本混合了影评文化评论个人对童年生活的回望,观察体验的综合体。徐皓峰用儒的《论语》作为框架,通过几部建政初年到浩劫之后的老电影,讲了他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和儒家文化如何贯穿在中国那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完成对那个虽然不算黄金但如今回望竟然望尘莫及的时代的回眸。

这本书讲了八部电影,通过这八部电影论述了中共建政初年中国的社会风貌,那时的家庭观,爱情观,女性观。后面几篇则比较了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好莱坞电影的异同,这些差异同时也是文化的差异,即便天下的观众都期待电影大团圆结局,但这大团圆的方式也是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的大团圆。

我做了个简单的整理如下:

水华导演
革命家庭    1961                                                             
烈火中永生 1965    
林家铺子 1959
伤逝 1981

崔嵬导演
青春之歌 1959
小兵张嘎 1963

王平导演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孙瑜导演
武训传 1950 

谢铁骊导演
早春二月 1963

徐皓峰分析起这些电影和文化,对镜头和《论语》都是信手拈来,这些见解在他的论述里是有完备体系的。就像他分析《卧虎藏龙》一样。

《刀与星辰》这本影评集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卧虎藏龙》的评论(收入了两篇卧虎藏龙的分析,一篇讲武打设计,一篇讲叙事技巧里的显和隐),徐皓峰建立了一个道家和江湖的框架,把电影的细节安排,服装设计,甚至动作和对白都完美的嵌入这个框架之中。武打设计也是调情和前戏这个解释倒是和西方美学的解读是一样的。但那条隐蔽的故事线里,《卧虎藏龙》是李慕白下山找女人炼丹修道寻欢不成死于非命的故事。这篇影评对这条暗线的论证丝丝入扣,故事逻辑非常完备,有时我想李安究竟是不是这么设计的呢?他没有公开谈过。

徐皓峰被更多人知道是因为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他担任编剧和一些顾问工作,从这个旁证,我觉得可能李安是心照不宣的。

读《刀与星辰》你需要看过很多电影,商业片艺术片都有大量涉猎,他对金基德的阐述令我茅塞顿开,金基德的电影我全都看过,但他对金基德善用,喜欢用漂浮意向的解读非常精彩。

《光幻中的论语》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显隐技巧--<卧虎藏龙>的本事》的延申。本书提到的影片都是非常老的电影,相信我这个岁数的人也没看过几部,但这是徐皓峰的老师们年轻时代,风靡中国的电影。看《刀与星辰》需要电影知识和阅片经历。看《光幻》除了电影,你还要看过很多书。

这些老电影我看过两三部,印象深刻,《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林家铺子》是我小时候每年暑假都会播放的200部爱国教育电影中的,我看过好几次。和《伤逝》是因为语文课学习,老师播放的。这些电影出自旧派电影人之手,又融合或者被迫融合了“新”的“进步”思想,内容和形式都不错。虽然在看这本影评集之前我也只是看个情节,但好的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很强大,奠定了我对中文电影的欣赏品味,那200部爱国电影中还有《茶馆》和《龙须沟》,老舍+于是之的这个组合,是我欣赏中文艺术的起点。用那谁的话说,如果你小时候看过这些,长大后你就很难接受垃圾。

这些老电影比后来的大部分新电影要认真考究的多,即便你不懂论语,不懂光影理论,也能从中看出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民风社情。如今回望,那个年代不算太差,上承民国余韵,下接新政权早期求新求变,人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欣欣向荣,但是很可惜,这个时期短暂到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进入“管的太具体,文艺没希望”阶段了。

像徐皓峰这样用一个自己理解建立的文化框架解读文艺作品的方式,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强烈共鸣,不喜欢的人(不懂,或者不认同)会觉得胡乱解读,同样的事发生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上。尤其是《论语》的解读者非常多,例如前几年红极一时的,心灵鸡汤式的解读者于丹。

不过徐皓峰的着眼点在于儒家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对于人心和习俗的有形无形影响,从而反映在电影对社会风貌的表达上,例如长幼有序下以前大家庭生活的规范,反应在革命电影里,就是革命者回来后不能先去自己家,要先把所有家庭都招呼到了,之后再去见自己太太和家人。当时导演这么拍只是反映了他们认识的生活,在今天看来可能是有些有悖常理的--今天的常理。《革命家庭》的分析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说家庭教育是母亲的事,父亲是负责鼓励,小孩儿被母亲和先生(现在的教培机构)逼急了,父亲赶来救场,带小孩儿出去玩,玩过了,功课一点没少,还是那一套,但小孩儿就能坚持了。

而《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颇有法国女子风范,在那个时期女性解放是先进的,所以林道静男友余永泽表示她是自己真爱,希望能结婚,她则说她要找个知音,说这段话时她趴在余永泽腿上,两人早有肌肤之亲,浓情蜜意时说自己还要再找别的男人,这很像侯麦电影里的女主。当当时这是非常自然的,后来她因为经济原因和余永泽结婚,婚后加入革命队伍,早出晚归散传单,余永泽怀疑她外遇,于是离婚。

在此处,徐皓峰写到:

国人讨论《娜拉出走》二三十年后,得出的答案是,女人真正的爱情,男人给不了,女人的爱情是改造社会。

除此之外,徐皓峰是电影学院教授,电影专家,在本书中还横向比较了同一时期美国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日本电影,有许多关于摄影技法的解析,让我这个外行受益匪浅,例如他说编剧手法时举例《魂断蓝桥》其实是美国那个时期的好莱坞流水线片儿,流传到中国成了经典,中国导演去和美国同行交流时一问都不知道这电影。

“《卡萨布兰卡》是爱情片经典,其实诋毁爱情。影片开头,为离开卡萨布兰卡,一位女士瞒着丈夫,准备跟警察局局长睡觉。酒吧老板里克拦下了这事,给她买通行证的钱,正规出境。
里克厌恶局长的行为,但随后,他做了同样的事。一位法国反抗运动的名人,携妻子来到卡萨布兰卡,也遇上出境难题。名人妻子跟里克度过一夜,里克搞到通行证将这对夫妇送走。编剧将同一件事写了两遍。第一次写,是赤裸裸交换,观众反感。第二次写,安装上爱情,观众感动。”

《末代皇帝》拍的逼真的虚假历史是为了保证票房。《追捕》里对一段裸露戏的删减歪打正着合了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因此红遍大江南北,日本没有删减票房不佳,因为日本观众长期观看高仓健的任侠形象,无法接受一个硬汉高仓健卷入色情因素不伦不类。

关于摄影,有一句话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徐皓峰说拍电影,拍照片,本质不是为了拍的像真的一样,因为你拍的再好,囿于技术限制,也没有人眼看到的真。电影和摄影给人的,是人的眼睛平时不会经历的感受,例如镜头缓缓扫过城市的楼层大街,最后聚焦到街道上的某个人,这是你的眼睛平时不会去做的动作,电影带给你的是不同寻常的感受。同时因为视觉暂留,看同一部电影,在大屏幕和电脑电视屏幕,也会产生非常不同的效果。这是我看到的对“艺术的真实”最好的解读。

这些于我而言都是新知,很有启发。

年纪越大越能感受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底色里的儒道释其实足以满足一个人对精神世界的全部需求。儒家的奋斗,兼济天下,实现理想,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等。只是对于这文化的理解有多深又另当别论了。从西方哲学里找到的,东方哲学里也不缺,只是西方更多的阐发论述而东方更多的被权力利用而扭曲解读。任何时代精神都是泥沙俱下的,只是有些时代沙子太多,最后变成了握不住的散沙堆成的沙漠。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而且热情不减

 毛姆是讲故事高手,但他的故事都是有硬伤的,这算美中不足吧,读毛姆的小说挺过瘾的,他非常善于观察,下笔如有神助,把各色人等描摹的个性鲜明又栩栩如生。《月亮与六便士》的硬伤是那种“艺术召唤”理论,这个立意可能骗骗十几二十岁小青年足够了,但稍微有点儿阅历的人都会一笑置之。一个人得到艺术的召唤,像着魔一样不管不顾的用某种艺术形式表达,这个内核非常通俗小说,但不够艺术,也不够高级。与之相比电影《立春》就很完备。《立春》也讲了一个自以为被艺术附身的普通人着魔的故事,但它高级之处在于一切源自小地方眼界狭窄和无知,终于彻悟和回归现实,这个故事真实又残酷,仅就立意而言,高过《月亮与六便士》太多。


本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斯特洛夫,一个经济上很成功的荷兰画家,他又高超的鉴赏力,但却安于画一些平庸的画作,乐此不疲,“我”质疑他的画“假”时,他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伟大的画家,我不是米开朗琪罗,但我有自己的东西,我卖画,我把浪漫带给各种各样的人,你知道吗?挪威瑞典丹麦的商人买我的画,你想象不到那些国家的冬天什么样子:阴沉寒冷,漫无尽头,他们喜欢看我画中的意大利景象,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意大利。

毛姆笔下的此君,热情有礼,知人善任,经常资助在艺术上一事无成但又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决不妥协的穷逼,这些穷逼艺术家一面拿他的钱花一面背地里嘲讽他的画,他也毫不介意,他对艺术有深刻的认知,是一流的鉴赏家,他说,你以为美是你随随便便像捡贝壳一样就能得到的吗?艺术家要想创造美必先经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美,而当美出现,他并非为了让每个人都认出他,你必须重复和艺术家一样的奇异之旅,这是一支唱给你的旋律,你要想欣赏需要智慧,感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毛姆对艺术的观念也写进这部小说了,他说他更爱这种传统的讲故事而不是什么现代派,可见他对艺术的理解仍是比较贴地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更接近本书中的斯特洛夫,他知道什么是高级什么是通俗,甚至他可能也能做高雅之作,但他选择面对大量的读者的艺术。本书主角斯特里克兰代表了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五百年出一个的艺术家,但在毛姆笔下,这种人其实像中邪了一样,是没什么乐趣可言的,他们拼命的表达自己被赋予的使命,已经不再是本人而是一个被艺术之神附体的空壳。捎带手他还写了个医生,年轻有为事业有成马上就能升职,前景看得到,赚大钱封爵位,但忽然中邪一样坐船跑到一个岛国留下来不走了,和本地女的生了一堆孩子,死的死残的残。他的一个水平不太如他的同事取而代之,走完了后面的光鲜大道。但他们都挺快活的。“我”评论道,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灵故乡。这就是我觉得别扭的地方,它仿佛是种神秘的,解释不清的力量使然,毫无铺垫的降临了。

但毛姆小说的好处不在于此,小说传达了什么于他而言无关紧要,我觉得他既不是想拯救失足文艺青年也不是想探索艺术和金钱的关系,他就是想给你讲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写几个他见过经过的奇特人物。所以我读这本书最大的享受就是看毛姆嗖嗖嗖的射出各种冷箭,射中男人,女人,穷人,富人,贵族,俗人,雅人概莫能外。所以,我也没啥观后感,就是把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直白辛辣的句子摘录如下:

斯特里克兰肯定四十了,这样的年纪却陷入情场,简直令人作呕。我那时血气方刚,是才放旷,认为一个男人陷入爱河而不是自己出丑,三十五岁是大限。
那时,我还不了解女人根深蒂固的恶习:与任何愿意倾听的人谈论自己的私事。
斯特里克兰夫人对流言蜚语这般在意,让我有些心寒,因为当时我还不明白,他人的意见,对女人的生活,关系如此重大。
女人的脑子真可怜!爱。就知道爱。她们以为,男人离她而去是因为有了别人。你觉得我是这样的傻瓜吗,把为一个女人做过的事再做一遍?
想让别人认可,这或许是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
那些告诉我,自己好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我决不相信。这只不过是无知,虚张声势。她们的意思仅仅是:他们不怕别人非议,因为他们确信没人会发现。
只有女人才会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而且热情不减。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他是为了女人离开你,你可以原谅,如果他是为了理想离开你你就不能。因为前者像是比赛,而后者你更无能为力对吧。
女人总喜欢在爱人临终前表现的大度不凡,这始终让我感到不安,有时候好像她们不情愿男人寿命太长,就怕没机会把这一幕好戏尽快上演。
常言说,痛苦使人高贵,但这不对,让人行为高尚的,有时是自满得意,而痛苦,往往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充满仇恨。
对于依然爱她而她已不爱的男人,女人往往比谁都残忍。
一个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对她所做的牺牲

这本书国内有很多译本,我看的是徐淳刚译本,翻译的非常棒。传情达意,节奏感也非常好。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不爱那么多

 


侯麦电影里的男女关系是我最羡慕的,同时我也觉得不真实,因为我从没在现实中见过,将来一定要去法国住住,了解一下法国人的风情。侯麦电影里这种发乎情止乎礼,怨而不诽的诚实每每让我震惊不已。


真实生活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珍重但凡能达到电影的十分之一,就能从爱情中获得更多的幸福。爱令人妒忌,它激发人类所有的善和所有的恶,爱而可得,是无可比拟的甜蜜幸福愉悦,得不到或者得而复失,令人愤怒,发昏,或者自怨自艾,但人毕竟是理性的动物,法国人尤其是理性的动物,我认为她们得到的爱更多。这是理所应当,毕竟坦诚的告诉对方你之前爱现在不爱了是很难的,接受对方之前很爱自己现在爱上了别人也是很艰难的。我们在现实中见了太多暧昧的分手,斩不断理还乱的纠缠,暴戾无情的争吵和野蛮,然而,最后时间还不是无情的洗去了所有的愤怒,愧疚和哀愁。那些愤恨和爱一样,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流而去,人到中年回头想想,终于平静接受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的事实。


我从没在法国电影里看过为爱痴狂的人,也没见过她们摔摔打打,吵个天翻地覆,最常见的情形是,其中一方在风头火势时,忽然拿起衣服说,我的心很乱,我想出去走走,然后就走掉了。但她们的爱是如此纯真,坦诚,令人羡慕,希望人类面对一段感情都能如此坦然,真的做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冬天的故事》里菲利西亚和她的露水男友路易(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哲学的知识分子)分手,他很难过,菲利西亚说,其实我比你更难过,但我对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没有多到能和你在一起的程度,希望我们不要吵架,和平分手,希望我们还能是朋友,路易说:分手就痛快一点吧,不要给我留任何希望。当晚菲利西亚留宿路易的家,睡在二楼卧室,路易睡一楼的沙发。菲利西亚和路易坦白分手后就跟他另一个露水男友马桑斯搬去一个小城继续开美发店了--带着她和真正男友查理生的女儿。女儿五岁了还没见过查理真人,她和查理一见钟情,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浪漫的夏天,查理是个厨师,接到个短期工作去美国,二人缠绵分手,菲利西亚留下地址给查理,但地址写错了,并且那个错误地址的房子也拆迁了,她再也没找到查理,查理也没找到她。但她怀了查理的孩子,她说我顺其自然,就生下来了。


菲利西亚坚信查理会回来找她,也坚信她最爱的是查理,路易和马桑斯代表了两种男人,路易彬彬有礼,饱读诗书,马桑斯精明干练,事业有成。二人对菲利西亚的爱都非常深,都希望和她结婚。她周旋于二人之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查理。后来她和马桑斯在一起,马桑斯说,查理也许不会回来了,他可能早就结婚生子,你不要等他了,菲利西亚说,对,那都是过去了,我现在爱的是你,我希望能好好爱你。


然而,当她真的搬去和马桑斯住的第一天就后悔自己的决定了,一个小小的风波,几句拌嘴后,她执意离开。马桑斯为了她搬到这里,重开生意,但他并没有大发脾气,只是万分小心的说,希望你先别走,冷静一下再做决定,可菲利西亚心意已决,星夜离开小城返回巴黎。


回到巴黎后她又去找路易,路易很开心她能回来,并再次真诚希望和她结婚,她们一起去看了话剧,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此处侯麦任由舞台剧表演了十几分钟,是莎翁《冬天的故事》的结尾,雕像复活变成真人,灯光昏暗的剧场观众席,菲利西亚看的极其投入,流下眼泪。回程路易和她谈论话剧,她说了一些诸如人真的能了解自我吗之类的话,路易接过去侃侃而谈,一会儿柏拉图,一会儿帕斯卡,回到家,还翻出自己的毕业论文给她看。她并无冒犯但极其认真的说:路易,我很感激自己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你让我爱上读书,受益匪浅(菲利西亚是个美容院的店员),路易再次央求她带自己见家长,他觉得她走失了查理,拒绝了马桑斯,应该回到自己的怀抱了。但菲利西亚坚持认为她会再次和查理相逢。路易非常沮丧,菲利西亚说,路易,对不起,我对你的爱只有这么多,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多了,你总在说书里的话,好像离开书本你就不会说话了。在此处,感谢侯麦的慈悲,他并没有把路易拍成一个口水多过浪花,对女人居高临下,对什么都能扯两句的肤浅之辈,这只是路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生活而已,他只是个正常的知识分子(也许是哲学教授),他只是不适合菲利西亚,并不惹人厌烦。



一个星期的时间,菲利西亚做了几个决定,失去了两个露水男友(但相信她们仍然是朋友),但她很坦然,在圣诞季节里,内心充满了喜悦平静和希望,看到这里我理解为何侯麦要播放十几分钟的莎剧情节,他大概是在告诉观众,菲利西亚连这样的奇迹都相信,感动落泪,她相信会再次和查理相逢是发自内心,而不只是种虚无的因为得不到而耿耿于怀的浅薄感情。


她拒绝带路易见家人(因为她们会把你当成我男友的),也拒绝和路易回去见他的家人(因为她们会把我当成你女友的),她甚至拒绝路易开车送她回家,她带着女儿上了公交车,奇迹一般,查理坐在她对面,音讯渺茫五年后她们再度相逢了,在这爱的季节里,查理先认出了她,她看到查理旁边坐了个女的,带着女儿下车跑走了,查理追出去,告诉她那只是他的朋友,不是女友,她们像彼此等待了很久而终于可以在一起的恋人一样,激动的拥抱,回去她的家,度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在温暖的壁炉前,她说,你肯定有过不少女友吧,这段时间,他说:是的,但都不太行,都分手了。你呢?也有男友吧?她说,是的,我刚刚和他们分手了。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正如她们的一见钟情。



这部电影真心让人觉得爱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即便是没有结局的爱情也那么美好,男女可以永远拥有的,不是婚姻,而是这真诚的爱情,哪怕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英雄割据虽已矣--《蒋经国传》读后

 看完了陶晗写的《蒋经国传》,这本书据说史料丰富考证严密,访谈了数百蒋经国身边人和历次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虽然没到隐恶扬善的程度,但也把蒋经国写的太好了,以至于我翻出来《李敖自传》重新看了李敖对小蒋时代的记录作为平衡。


在华人世界里,蒋经国的确是少有的有魄力的政治家,但我看到的《返校》,《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难道是台湾人虚无的幻想吗? 无论是《悲情城市》里从监狱里传出的血衣“你们要有尊严地活,父亲无罪”,还是《返校》里高大的僵尸一遍遍重复的那句恐怖的“检举匪谍,人人有责”都深深的留在我记忆里,每年228我都会想起梁朝伟带出来的那块血迹斑斑的布。《悲情城市》反映了本土精英的反抗(他们大多来自日据时代,受过好的教育,坚贞不屈,宁折不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返校》里,窥见的是舶迁来台的外省人,在白色恐怖下,不可摆脱的“匪谍”阴影。

这些历史,白色恐怖,争取自由的种种事件,在《蒋经国传》里太轻描淡写了,当然大家都理解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台湾面临的危机,书中也详细的交代了白色恐怖开启时的迫切性,但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蒋经国是充满人性的。1942年起就认识蒋经国的一个军官报告蒋经国妻儿都在大陆,他想回去,蒋经国说可以给你再找个太太,他说深爱家人,希望能回去,蒋经国说你退下,不要再说了。过了几天这名军官接到调令,调往香港,他于是从香港回中国了(但此君后来的经历大家应该能想象到,经历了一系列的肃反,反右清洗,文革浩劫,不过他命大,竟然活下来了,1996年陶晗在南京访问了他)。但这个特例说服力太弱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要拿蒋经国和中国这群二代比,这些二代差的太远了,像薄熙来还有包子,加一块儿也没法和蒋经国比。这可能和蒋经国早年的经历有关,他很早就离开中国去了苏联,年轻热情的小蒋那时是非常狂热的左翼托派分子,本书作者没有明确说蒋经国在苏联时的反老蒋行为是出于无奈还是发自真心,我相信二者都有,但蒋经国在苏联的经历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让他认清了共产党的真面目,热情天真幼稚的左翼青年,加入共产党后通常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尝到权力的滋味儿自己也变成魔王,一个是理想破灭后理智的退出并终身对共产主义病毒免疫(当然也有扭扭捏捏两头不到岸的悲剧人物)。蒋经国李登辉李光耀和奥威尔都属于后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认清共产党的恐怖,恐怖过任何黑社会组织,读读《红星照耀中国》《地球的红飘带》《摩托日记》,觉得自己天真热情,反抗资本主义,心忧天下受压迫阶级的年轻小傻逼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李光耀李登辉是人世间反共最彻底也反共反的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也都和他们年轻时的共产党经历有关,深入其中才知道七寸在哪儿,每次都可以防微杜渐,消灭于萌芽或者根本铲平它诞生的土壤。本书里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细节:台湾国民党开会提反攻大陆时,一个老国民党对蒋经国说必须得加速,一个年轻人一旦被共产党统治三年以上就基本废了,成傻逼了,再也救不回来了,蒋经国向他眨了眨眼,不无幽默的说,是吗?这么严重啊(他被共产党统治了十几年)。

本书记录了几个蒋经国和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之间的事,其一是反托派运动时对他老师的迫害,他也要被迫划清界限,其二是他举家逃离苏联时已经上火车了,康生还跟着,让他发电报回去苏联揭发他一个党员朋友(算是交投名状),那是他最后一次听命于共产党。

但蒋经国身上始终有左派的印记,蒋介石派他去治理地方时他的作为其实非常共产党,劫富济贫,严刑峻法。和共产党不同的是他自己并不贪恋权力也不享用特权。这种做法在乱世当然是有用的,快刀斩断旧社会,之后再行公平公正。他禁鸦片时抓了个地主,此人家属星夜派人去找蒋介石求情,蒋经国知道后提前把他处决了,蒋介石的信到时人已经毙了。足见他的杀伐决断。后来在上海也用差不多手段。他对台湾的治理则要缓和的多,整个过程权衡各方利弊,做了不少妥协。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蒋经国在几个关键点上(越战,韩战,中美建交)做的决策都不错。乘着国际经济发展大势,台湾经济起飞,人民安居乐业,反攻大陆派逐渐老去,退出历史舞台。在国民党元老和本土精英势力(李登辉)之间,蒋经国也有很多难处,但他处理的小心翼翼基本算是圆满的。作者采用的评价体系我非常认可,国际风云真的离普通人太遥远了,普通人就是想在战争之后过几天太平日子,蒋经国的许多决策都是从此出发,甚至打压了不少鹰派军人旧部。作者在《经济起飞》一章结尾写到:1970年行将落幕,台湾多数人民根本不太介意世界局势,他们只顾快乐过日子,做生意。美台贸易已超过25亿美元,高雄加工出口区共有120家制造业,生产工厂整天忙碌。这一年,全台湾工业生产增加了17%。

而1970年的中国,诸位可以想想是什么光景。

蒋经国也时时处处警惕滥权和结党,这和他在蒋介石麾下时的经历有关。派系林立显然一点好处也没有。他解除追随他多年的王昇的权力时颇有杯酒释兵权意思,一降再降,最后派王昇去巴拉圭做大使--应该是可以放逐的最远的地方了。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打压王昇的势力(刘少康办公室),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追随他多年的人,免得卷入更深的漩涡到时候就更难赦免了。中国历代帝王都精通此术,在宫斗激烈时把一些股肱之才贬斥到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免得他们站错队,斗争结束,胜者自然会惩治一批站错队的人,他们可以回来拥立新主。

最后,独裁国家里,最考验一个政治人物的,是他选继承人的眼光。蒋经国选择李登辉有多种传闻(有种传闻说因素之一是李长得高大威武),但历史证明他选对了人,在中常会要通过李登辉做党主席前一天宋美龄(代表国民党元老体系)都还企图反对,但宋美龄发现自己已不能影响决策后果断退出政治舞台,离开台湾,很少再回来。宋美龄在思想上应该和李光耀接近,都觉得统治者需要统治人民而不是给人民民主,当年她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风靡全美的高光时刻,美国举国经历工人罢工,罗斯福夫人问她遇到这样的全国罢工,你们怎么处理,她非常轻松的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在这一点上,蒋经国跳脱了中国统治者的文化宿命,没觉得谁不配民主自由。而且,他向来不太介意别人骂他,1987年,他健康状况已经非常差,但还坚持要参加“行宪”纪念日大会,当日民进党鼓动群众抗争,形势紧张,他仍然参加了,并且心情不错,此后不久,时任新闻官的宋楚瑜给他看过一个杂志封面,该封面报道说蒋经国有意给自己兴建一个豪华的纪念堂,他看后笑笑说,我连给自己盖栋房子都没有,干嘛要盖个大坟墓啊。蒋经国和李光耀私交甚笃,李光耀甚至充当了几次蒋经国和邓小平的传话人。不难想象李光耀肯定不止一次和他讨论如何统治(华人)的问题,而他显然也没有采用李光耀开明独裁的方向,这一点,他的眼光的确是超过李光耀的。他把台湾交给李登辉,对自己子嗣也都有安排,虽然也难跳脱父亲的局限。

离蒋经国最近的人物他的发妻蒋方良拒绝接受采访,她真是个传奇人物,跟着蒋经国回中国学会了宁波话,在台湾时也常和宁沪的朋友打麻将,聚会,自始至终不参与政治。英雄割据虽已矣,国民党共产党及其遗产影响着同一片天空下的中国人,在蒋经国的选择下,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至少有一部分慢慢的和文明世界接轨了。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与其相信灵魂的不朽不如相信爱请的永恒

 



看了一本伊凡克里马的小说集《一日情人》,同为捷克作家,伊凡克里马简直是昆德拉的反面,昆德拉写了好多小说,大意是:人生如梦幻泡影,没什么会永垂不朽你只能努力紧紧抓住灵魂的自由,再无其他,爱请,政治,罗曼蒂克,忠诚背叛,我啥都看透了,我给你讲一下,但可能你看不懂,不如我用这个故事给你们讲解一下;伊凡克里的写作大概是:我非常脆弱,敏感,多情,一颗投入水面的小石子都可以让我澎湃,我像一个春天的花朵,碰巧长在了春天里,我愿意真诚的给你们讲讲我的内心世界。

即便不是先入为主,我仍会喜欢昆德拉多过伊凡克里马,二十多岁时我是看不懂昆德拉的,或者说,那种喜欢是种名言警句式的喜欢而不是真的理解,当我亲历过自由被破坏,人心撕裂,才真正理解昆德拉的智慧,我对智慧的感激远远多过刻骨铭心的抒情。但伊凡克里马的真诚的确打动人心,他这些小说写了青春萌动的男孩儿,热烈又不知所措的青年中年男士,以及神秘的成熟的女性,这种比较并非刻意,在法国电影里和这本小说里,就恋情而言,女性大胆热烈成熟,爱的轰轰烈烈,分的干净清爽。男的则总是充满了犹豫,不甘,矛盾。克里马笔下各种经历真挚而细腻,即便没有二战和战后东欧被共产主义荼毒的历史背景,仍然是动人的。融入这些背景则令同被共产流毒贻害过的人,发出苦涩但会心的微笑。

《米利亚姆》写一个在集中营生活的少年,因为派发牛奶给他的女工总是多派一些感受到了爱情(当然等待他的只是失望或许还有死亡),开篇写了男孩儿姑姑的婚礼,他写到父亲在婚礼上致辞:任何时代都不至于糟糕的一点儿好事都不会发生,比如这对新人的庆祝仪式。祝福的结尾,父亲引歌德的诗:悲惨的有爱的生活总好过孤独一人的快乐。而今天看这篇小说的我们知道,这个时期是后来那骇人苦难的开端,在这篇小说里,小男孩儿没有机会向女孩儿表白,而姑姑姑父被送进了集中营。

《我的故土》写的是一个雄心勃勃要成为伟大作家的男孩儿,用心观察身边的世界和人物,他读了好多经典名著(托尔斯泰高尔基肖洛霍夫莫泊桑),自以为已经成竹在胸,必将写出人类灵魂深处的爱与信仰,但当他真的参与成年人的生活,震惊与失落无以复加,事缘一位同住在一个旅馆的成熟美丽的魅力少妇,在和他一起看演出时偷偷拉他的手,后来她借口借书到他房间,他们接吻了,男孩脸热心跳,于连上身。但晚上他就听到少妇和医生丈夫在隔壁房间热烈的做爱。后来他陪少妇去看一个她丈夫的病人,他细心的观察到这位病人与少妇有染,后来病人肺结核死了,她们一起出席了葬礼,少妇伤心落泪,而此刻的少年愤怒震惊屈辱:他不能明白为何一个女人可以同时为情人落泪,和丈夫同床并且和他搞暧昧。而这其实是一个男孩成长的开始。

《真话游戏》和昆德拉的主题比较像,在大家都不得不撒谎的年代,人和人的信任是非常难建立的,即便有爱,那些彼此的试探也让人心碎。这篇小说里轻描淡写的介绍神秘女子的背景,爸爸被抓,祖宅没收,妈妈再嫁,后来穿戴整齐回到祖宅跳进湖中自尽。而对女子心生爱慕的文学系教授还在拿“诗人以他的阶级方法将民族分成了两个阶级,而无产阶级必胜”的《文学史概要》试探她。真话游戏里没有赢家,最后神秘女子消失在他的世界,他不清楚究竟她是被迫监视他还是他自己的受迫害幻想。

《走钢丝的人》写从小看走钢丝杂技时复杂的感觉既觉得钦佩又恐惧,那是你面对生活时的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向下望去如望向深渊一样恐惧眩晕,如果是村上春树,写到这里小说已经写完了,毕竟这个意向已经够翻来覆去的玩出花来了,但克里马毫不在意,他也没把这当作多了不起的隐喻,而是继续写了一个男人和朋友女友的恋情,她们彼此相爱但女方不想背叛男友而男方也不想对朋友横刀夺爱,但最后还是发生了,当女方终于下定决心,男方却开始犹豫,故事在女方病榻前结束了。这段三人关系,克里马写的细腻动人。

这个集子里还有几个短篇,没有中篇丰富。

2022年7月14日 星期四

性福之路

 


人们低估了性高潮对人生的影响。罗素写过一本给大众看的哲学书《幸福之路》,在这本书里他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宗教带来的消极影响:那时的生活观念受宗教影响很大,他说当自己开心时觉得是有罪的。在那种压抑之下,人很容易过分自我关注,因为你不能关注别的东西,而自我关注是一切不幸的源头。正如本部电影里艾玛汤普森演的南希小姐,她教宗教课,估计还是女校。她认为女孩儿穿短裙露大腿是罪恶呢,为什么呢?她说的原因是:会令男教师坐立不安,想入非非。性工作者里奥温和的告诉她,你知道吗,女孩儿穿短裙和那些男老师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们根本不是为了影响男老师。南希大为震惊。

罗素接着写,一根香肠不会过分关注自己是一根香肠,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是否好吃,被人吃掉。人如果能减少对自我的关注,多关注别人,从而培养开阔的心胸拥抱一个更大的世界,他肯定不会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也很少会对月伤怀下雨落泪,这种外向的生活是幸福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十九岁看到《幸福之路》,受益终生。十九岁的我,正是一根自我关注的香肠,我的自以为是伤害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的误解伤害。我天资鲁钝,真的学会倾听和观察已经是五六年之后了。我要说一句从此之后人生大不同了也不为过。

人们有时低估了性(跟谁不是过,不就一哆嗦?),有时又把性看的太重,把它作为征服的象征(处女情结)。弗洛伊德的理论颇有道理,他认为人类作来作去,百转千回,要死要活,要革命要阶级斗争,砸烂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都是性欲作怪。(虽然中国历史已经证明阉了一样会闹革命)。性未必有弗洛伊德分析的那么重,但性欲得不到满足和畅快淋漓的人生,总会有些不同。

我震惊于艾玛汤普森对南希这个角色的演绎,她以六十之年出演这样一个角色的确是才女本色,凭她的才华,把这部只有两个角色的室内性交易电影演的如行云流水,让人感到慈悲。南希是一个压抑自己感情和性爱三十多年的五十多岁女性,儿女都大了,丈夫也去世了,她觉得要探索一下人生的可能,首先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她五十多年来都没有过性高潮。电影没有明确交代她是不是得到了高潮,但我们从她温柔的笑靥,勇敢的对昔日学生道歉,可以明确感到的确如她所愿,她回到了十六岁,并且是十六岁她开心的时光(她原话是十六岁is awful,except that part),十六岁时她跟随父母去欧洲旅行在酒店看到一个年轻小帅哥服务生,一见倾心,晚上睡不着在公园又碰见他,他的手指触碰她裙下,而她春情荡漾,这是她前五十年人生里最接近高潮的一刻,一辆车发动,车灯照到她们,他们逃走了。这是她的心结。后来她结婚,教学,养育儿女,度过三十年平凡的婚姻生活直到丈夫去世。

从第一次叫鸭时的紧张,兴奋,欲言又止到最后翻云覆雨三十六式,观众看到一个人从心灵到肉体的重新怒放,最后她对里奥说,再见,感谢你的优质服务,我不会再约你了,她应该不需要再约里奥,因为她的人生开始绽放,会有更多不需要付费的性生活了。
没有性高潮只是个隐喻,弗洛伊德觉得一切行为都是性的隐喻。但文艺作品里,性经常作为其它行为的隐喻。没有性高潮的南希不仅没有性高潮,也没有对造成她困扰的生活的反思,她从未尝试从别人(比如自己子女)角度思考过问题,比如,她从里奥这里得到了五星服务,不光是活儿好,他的善解人意,总能说出恰到好处的恭维,南希感到由衷的开心,但她遮遮掩掩的总想指出从事性工作是低贱的工作,你这么优秀为什么要做这个?( “嫖客”都喜欢劝人从良,无论男女)
里奥说,你快乐吗?
南希:我很快乐,你简直一流
里奥:我也很快乐,这不是挺好吗?
南希:是吗?你不嫌弃我老?你遇到过最老的多少岁?
里奥:82岁。
里奥遇到过各种人,有人要他陪着看电视,有人要他陪洗澡。他说,我的服务是满足你的范特西(fantasy)

同样的,当她遇到自己昔日的学生在酒店做服务生,女生认出她,她下意识的说:看来我教的不怎么样,不然你怎会在这儿工作。(其实她是教宗教课的,对女孩儿的未来职业可说影响甚微)。
正如买春也要列表一样,她的人生被太多规范约束,思想从未打开,在里奥嘴巴的帮助下,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得到了一场洗礼,获得了新生。她对里奥说你真是性工作者中的圣人,绝不是浮夸的赞美.

什么是圣人?朝闻道夕死可矣。





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雄辩胜于事实的时代


好的导演都是超前时代的,尤其是知识分子型导演,他们总能先于普通人感触到时代的脉搏,并用镜头语言表现出来。去年看《Gone Girl》后,我写了篇观后感,标题是《人闲是非多》,大致就是说这根本不是一部关于婚姻和感情的电影,大卫.芬奇想表达的是他对一个娱乐至死时代的感觉。我当时写,你婚姻出轨是一件事,你是个普通人,你能想到的婚姻出轨导致的后果里,肯定不包括一群人在你家院子里点蜡烛,以及,卖薯片的忽然揽着你来了个自拍,以及你的狗血故事可以卖那么贵。


随着川普的当选,《Gone Girl》上映两年后,我们越来越清晰的看到这个时代的荒唐,春江水暖,李安这种敏感度极高的导演不可能感觉不到。《半场无战事》和《Gone Girl》异曲同工,反战,战后创伤,都是表面,和《Gone Girl》里的狗血爱情一样,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是你亲身经历的痛苦,成为大众消遣的狂欢。你变成了一个消费品。有些消费是直接的,让你穿的花花绿绿,上台和袒胸露大腿的拉拉队一起跳舞,有些消遣是隐蔽的---一个姑娘因为你是战争英雄而下意识的爱上了你。。。。头上的光环。对比利的俊美,单纯,魁梧健硕的身形,她没有任何表示,她爱的是一个勋章,一个假想的比利.林恩。很显然,她对林恩的爱,像她养猫自拍,喝咖啡自拍,在景点自拍,和明星自拍一样,只是个不切实际的心血来潮。社交网站上的一次炫耀。



这样的时代,明白人是痛苦的,比利.林恩很痛苦。


著名知识分子导演伍迪.艾伦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爱在罗马》里,他莫名其妙的塞进去一个荒诞的人物,一个荒唐的电视节目:大街上随机找到一个人,把他打造成明星,一时间,他成为城中热话,记者围着他问早上用什么牙膏,先刷牙还是先剃须?他说先剃须。然后记者们如获至宝,奔走相告:天哪,XXX原来是先剃须再刷牙的啊。他也飘飘然成了名人,告别了毫无光彩的生活,做了几周明星。节目组接着再随机找另一个人。著名导演贝尼尼担起这个角色。(当然对片中另一个每个明著都知道点儿,每个诗歌都能弄两句的绿茶婊的塑造也可称完美)



这个情节看着荒诞,其实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川普的当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让媒体可以好好反思。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让雄辩胜于事实。前天晚上香港特首候选人第一场电视辩论,林郑月娥雄辩滔滔背了很多数字,显得她很专业,很懂管理一个地区。好像在气势上压过说话慢吞吞的曾俊华和有一点准备不足的胡国兴。事后,没有一家主流媒体去调查她说的那些数字,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涉嫌利用职权泄密。只有一家网媒做了Fact check。只Check了一个显著错误的事实(她是雇过政治助理的,只是辞职了而已)


这样的时代,原本的伦理全都被颠覆了,是一轮新的混乱。我记得看到李志的一篇访谈说,我其实没什么天分,但你们搞音乐的都太懒了。原本分内的事,没有人愿意再去做,做到了的,变成了奇迹。人们不在关心事实,不再关心头顶的星空和脚下的污泥。二十年过去,如今,经济学还是解释一切的唯一理论,主流理论。Don't argue success。罗振宇说别去管别人怎么黑你,市场才有资格论成败。多么振振有辞:我每年有一亿的营收,难道这还不是成功吗?


今天早上看到冯克利访谈里的一段话:


【马克思有一本书——他的别的书我觉得都不值得看,但这本书应该看——《波拿巴政变记》,这本书写得太好了。里面讲述拿破仑三世那个时代,法国人政治理想的丧失,老百姓像无头苍蝇一样,社会上存在各种投机倒把现象,因为到处都是体制里的机会,体制外的机会。和咱们中国今天的局面有很多相似处。】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用食品做比,体制外的咪蒙提供的是麦当劳,看上去很好吃,甚至很有营养,体制内的一批洗地党,是三聚氰胺,有害你还不能反驳。


然而,我已活到这个岁数,早已不再被这些浮云遮住眼睛,但满目都是网络热词的时代,总是令稍微见识过点儿汉语之美的人心生难过。


想起我的青春期第一次听到《国际歌》就是唐朝的摇滚版,而如今的年轻人却极有可能从《青春版红楼梦》开始对这部伟大小说的朝圣,觉得荒诞也觉得这种“七八年又来一次”的宿命的蹂躏令人哀伤绝望。


我现在生活在一个暂时自由的地方,客观上远离了各种喧嚣。有时我会想,如果还在中国,我会干什么?我大概会把这个时代当作另一场十年浩劫,切断我的网络,自绝于社会与人民,闭门读书。读那些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年前写就的,一直也没有时间去读的中外经典。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死寂之城--武肺采访录

 


看完了慕容雪村的新书《Deadly quiet city》,本书主要内容是慕容在武汉解封后潜入武汉做的一系列采访,他采访了很多人,八个章节写了八种人:武肺爆发时的医生,医院的清洁工,封城期间的黑摩的司机,疫情封城期间去武汉的义工志愿者,异议人士(张展)和黎学文,亲历武肺并康复的两个人,武肺时失去女儿而变成上访者的母亲。这些记录真实再现了整个世界为之剧变的一刻,短短半年里的混乱,惊慌,无助,绝望以及每个人的选择,从而透视出中国共产党这套充满矛盾的巨大的官僚机器,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里,紧急事件中如何进退失据,顾此失彼,事后又粗暴的镇压,无耻的粉饰。

本书的采样非常全面(甚至某些章节里采访了管理阶层,只是最终他出于安全考虑不同意放在书里),在自媒体喧嚣,主流媒体失声的今日,这些记录尤为重要。把这众生相记录成书以备后来者参考,这是有头无尾,半真半假的短视频,贴图对话,无法做到的。

同时,这平静冷酷的文字呈现出的是真实的中国人,和大家的刻板印象不同,在中共治下的中国人,尽管在多年文治武功之下,盲目的爱国,失去自我的岁月静好,在混乱时手足无措丢了性命。但另一面,你会看到中国人和其它国家的人没有太大分别,即便在危难时也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热爱父母孩子,有为公义挺身而出的人,也有不顾危险去做帮助人的志愿者,即便沦为黑摩的司机的曾经风光过的赌徒,每天靠开黑摩的维生,仍能在危急时刻不收分文帮一个聋哑人回去参加妈妈的葬礼,这位聋哑人因为出入证明陷入卡夫卡《城堡》式的荒诞中,他于是先载他离开火车站去找到另一个黑车司机(因为他的电动摩托开不了那么远),但这时聋哑人身上只有一百多块了,最后他和黑车司机都没收钱。他没看过卡夫卡,不懂得城堡的哲学悖论,但他听完慕容雪村复述这个故事,挠挠头说,K需要一个黑摩的。

写这些人物时,慕容雪村都简单的勾勒了她/他们的过去,这些人年纪从七十到二十都有,每个人的一生或者半生,都见证着中国的一段历史,他们大部分来自武汉周边,有体制内医护也有农民工,有黑摩的司机这样抓住机会发大财(后来烂赌输光了)的,也有被时代抛弃老了还要离乡背井去医院做清洁工的,每个中国人都被烙上“党性”的同时,也都没失去人性的一面,几乎书中写到的每个人都是如此,在《A man who wants to pursue the light》,这一章里,慕容雪村写了两个志愿者,其中一个写了好多口水诗(歌颂毛泽东),胸怀大志但怀才不遇,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滑稽可笑。<The darkest moment>写了两个从武肺中康复的人--一个企业家,一个普通中产。即便亲历一系列的恐惧,绝望,荒唐,死里逃生,但这些人仍然忠党爱国,毕竟他们活下来了,还得活下去。各个章节中,慕容雪村还穿插了不少“网上舆情”,例如众人对李文亮的悼念,他的微博帐号如何成了中国的“哭墙”。也是从这本书我才知道中国一线医护的工资这么低。

张展这章(My Soul Is Singing--我的灵魂在歌唱)是相对独立的,也是最令我难过的一章,在中国,选择做异议人士意味着众叛亲离,注定要尝尽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无助,最近这些年共产党政府倾向于把这些异议人士描绘成精神病患者,从岁月静好的思维出发,某种程度上,张展们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执着于对极权的反抗,的确看上去像神经病,因为高墙太高,一个鸡蛋的无畏行为就成了神经病,连自己的家人也不能理解,张展现在系狱生死未卜,读者不应忘记她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异议者和她做过的一切。不要忘记已经是大部分中国人能做的唯一的事。

慕容雪村是小说家出身,二十年前在网上看他写《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后来出版成书风靡一时)时已经非常赞叹他展开情节抓住读者的能力,在这本非虚构作品里,他同样展现了高超的写作技艺,例如他多次写到武汉的樱花静静的开放,在兵荒马乱的时刻,在天地同悲的时刻。樱花凋谢时漫天飞舞,武汉解禁后的第一个清明节,街道上纸钱漫天飞舞,凋谢的樱花,凋谢的生命,樱花会再开,生命却不再。还有一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写一对老年清洁工夫妇因为不知情而被感染,相互扶持在陷入混乱的医院绝望的等待治疗,此时此刻,在城市的另一端,李文亮和另外八名医生造谣传谣被警方训诫,签下悔过书。




阅读过程也是回忆过去两年种种匪夷所思的过程,本书里的清洁工Jin Feng (金凤)失去了相濡以沫的老伴儿(她先感染,传染给老伴儿,她康复了,老头去世),Yang Min失去了她唯一的女儿Tian Yuxin,从感染到病亡的过程写的非常详细,如何奔波于医院之间被拒绝,被延误。采访时受访者边说边哭,读这两章时仍能感受那种绝望无助和巨大的不可弥补悲伤。如今同样的荒诞不经在上海继续上演,卡夫卡的《城堡》已不足以描摹这荒诞,世界上任何的荒诞小说家都要为之汗颜的真实世界,正在上海上演着。在前言里慕容雪村写他前往武汉完成这些采访的过程,惊心动魄,每天都活在被抓走的恐惧中,而如今中国甚至已经没有人可以去到上海做这样的记录。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来如春梦不多时

 

首先追求电影情节的观众一定会生气的,本片最后也没有解决凶手是谁这个问题,但中间有段时间的确拍出了侦破悬疑片的感觉,令观众怀疑这些俊男美女中,有个多情种子外表下是冷血变态的杀手,其实并不是,蔡琴演的赵淑玲就是被入室抢劫的贼人杀死的,那个居所在百德新街(铜锣湾)凌晨一两点,瘾君子毒瘾发作或者贼人踩点打劫并不突兀。并且她堕胎的对象也不是梁朝伟演的米店太子爷,病榻前梁朝伟向病榻上不久人世的周润发吐露心声时说伤害了三个女人指的应该是金燕玲,温碧霞和米店里他爸爸非常倚重也暗恋他的女同事。

关锦鹏的电影非常鲜明的特点是可以酝酿营造情绪,他喜欢这种感觉但又比王家卫家常,就像听音乐的起伏,自然而回味悠长,这部电影里男女关系几乎全是透过细节表达的,梁朝伟初见温碧霞时正在自己的生日party,准女友安排了友人和蛋糕,他却忍不住多次偷看温碧霞这桌的这三个女人,最后借醉乱发名片。蔡琴在家里做猪肚鸡为金燕玲庆生,梁朝伟和她在香港局促的厨房里有几处暧昧的眼神交接,表明她们二人都知道一些对方的秘密,眼神发生了化学反应。

类似的细节还有去了巴黎两周闯荡失败的模特儿碧莉(温碧霞)回港后呆在酒店不回家,男性友人上来给她送钱,拿了本本港杂志(姿采)给她,是她的特辑,问她感觉如何,她说我还没看,你觉得怎么样,男友人说我觉得很好,把钱拿给她(大约两千),她说,我以后还你,他说,不用了。起身离开酒店房间,碧莉拉开包拿出钱包放钱,钱包旁边是一本《姿采》杂志,她肯定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的买了看了,却要装大牌。

这些细节拍的非常好,还有一些听床和偷窥的戏也拍的很有特色,他们仨人送赵淑玲骨灰回台湾,夜晚住在她家,她深爱的前男友(正雄)已经另娶,白天她们才听过赵淑玲生前最后一晚录给他的磁带,晚上就在隔壁房间热烈的做爱,咿呀声不绝于耳,而这边梁朝伟和温碧霞并排躺着各怀心事,温碧霞听到金燕玲干呕的声音(已经怀了梁朝伟的孩子)。她直接的问赵淑玲:你有没有堕胎,和她直接问梁朝伟:你和她搞过了应该都是凭直觉。

关锦鹏谈起这部电影时(这部是他成名作)讲了很多少年往事,包括他家对面是戏院厕所,他经常看到两名明显是男人的做爱,到中学他存钱买了豪华座去这家戏院,特别去豪华区的厕所,拨开百叶窗,看到对面自己家,妈妈在阳台晾衫。其实整部电影都是从关锦鹏一个朋友的经历发展出来的,他朋友住尖沙咀,朋友的朋友住在附近,邻居被人入室盗窃杀掉了,他听到救命但以为是做梦,早上发现不是。他这位朋友很胆小,总是想起这命案,夜夜失眠,便邀关锦鹏同住一段时间,他们住在一张床,共用一个洗手间,大约两周。关锦鹏说我们关系发生了变化,变糟了。但很快他们都意识到于是很快分开,保住了友情,这段自述非常有意思。他还提到他的性觉醒,以及对周润发梁朝伟的爱意,周梁也经常开玩笑撩他(他那时已经出柜)他说表面上当然开开玩笑,但内心还是波澜壮阔,受不了的。

关锦鹏的电影我看的不算多,但都印象深刻(越快乐越堕落,胭脂扣,蓝宇),这部电影又是部香港电影里的例外之作(票房是惨败的,只有五百多万,当时随便一部港片都能弄个一两千万票房),当时陈冠中岑建勋是德宝的创作总监,看了剧本立刻拍板同意,而同时送上来的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竟然被拒了,俞铮极力争取才通过。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秋天的童话 大卖。

1980年代是港片的黄金时代,也是创作人的黄金时代,影片开始时的咖啡厅是编剧导演词人聚集的地方,这部电影的雏形也是在那里谈成的,关锦鹏非常谦虚的说这部戏可以说是邱刚健的戏,我当年29岁,能有什么人生感悟? 那时周润发还没有梁朝伟红,温碧霞的职业生涯刚上路,香港稍微文艺点儿的导演和编剧,都对台湾杨德昌侯孝贤掀起的电影运动仰慕又羡慕。因缘际会有了这部例外电影。


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

亚裔社区的门神

 奇连伊士活(clint eastwood)应该是最近十年我目力所见,唯一还敢在电影里用尼格的影人。他最近这几部电影的共同主题都是对战前一代人的歌咏,对正在逝去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尽力挽留,甚至固执的坚持,同时以一个老人的眼光充满义愤的看着越来越“进步”的当今美国社会。在《骡子》里,他演一个因为坚持不用电子商务生意失败而穷途末路的白人老人走向贩毒之路,他一路上都有惊无险,虽然世风日下,但白人和老人这两个身份仍让他避过了许多麻烦,在荒无人烟的跨境高速上他遇到一对儿坏车的黑人精英夫妇,正在焦急的寻找手机讯号,他停车帮他们换了备胎,嘴里嘟囔着你们这些尼格啊。。。


和《骡子》相比,《Gran Torino》对亚裔的“歧视”可谓集政治不正确之大成了。明里暗里俯拾即是,随便拉出一条都能被进步人士批判个五千字的。但这些批判的进步人士大部分是一群只懂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傻逼而根本不懂艺术。无论是《骡子》还是《经典老爷车》这些所谓“歧视”的话语都是艺术的真实,曾经互相开这种玩笑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老头儿走进理发室就开始种族歧视犹太人,而理发店老板也不甘示弱骂回对他波兰裔的鄙视,这种生活方式持续了很久,直到有某个族群表示自己受伤了,真的受伤了。


而且《Gran Tarino》里也一直恶心天主教,上过战场的老人看不惯布道者。“你不过是个只上过神学院的二十出头的小处男,你懂什么生死,懂什么救赎?“,神父一直追着他要求他忏悔,因为这是他老伴儿--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要求的。他一直都是恶语相向,出言讥讽。但最后老头儿决定去死之前还是立好遗嘱,把房子捐给了教会(逝去老伴儿的意思),还去忏悔了,他一共忏悔了三件事:公司酒会上吻了女同事(不是工作之吻,心里有想法了),卖设备时收了900块现金块回扣且没交税,和子女关系不好,不懂怎么关心孩子。神父听了很震惊:就这?他说就这,我为此烦恼了半生。


《骡子》里破坏老头平静生活的是电子商务和网络时代,而《经典老爷车》里是移民,美国是个移民国家,除了印第安人,所有人都是移民,这种冲突没那么尖锐,外在表现就是生活方式的冲突,老头看着邻居华裔(字幕说是苗族,老挝人)在家搞各种法事,活活砍掉鸡头,不打理草坪导致前院杂草丛生。越来越多的苗族迁入,把这个原本的白人社区变成了一个下沉的亚裔社区,黑帮横行(还是亚裔自己的黑帮)其它的亚裔忍气吞声,自扫门前雪。而他们的反面,老头儿有积攒了五十年整齐排列的各种工具,有长枪短枪,每周推着割草机把草坪修整的一丝不苟。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传统美式生活方式一种是亚洲生活方式。


当然,生活方式是有高下之分的。后来在老头的帮助下,他的邻居的小伙走上正途,去做了建筑工地而没有沦入黑帮--那几乎是他们不可更改的命运,男的沦入黑帮,女的如果有能力读书离开这社区可以远走高飞,如果不行也会跟着沉沦。只是非常简单的一瓶啤酒的破冰,两类人对彼此的认识都加深了,当人和人真正互相了解时想不成为朋友都难。每个人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都是他的过去铸就的,很难更改了,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柔软的一面,战场的经历让老头儿无法放低自己硬汉的身段,从地下室搬运冰箱时他坚持要在后面推,邻居小伙让他在前面拉,更轻松一些,他发脾气不愿意,小伙说你要不去前面我就不帮你了。这就是逐渐摸索出的交流方式,虽然有点儿奇葩,但二人彼此心里都清楚对方的友善。如果小伙内心充满了被种族歧视的仇恨,就不可能和他有进一步的交往,他们也不会成为朋友,后面的事都不会发生。


《骡子》里关于新与旧的线索没有这部多,《老爷车》从一开始的葬礼上,老头气愤的盯着打鼻环穿露脐装的孙女,这名毫不顾忌着装礼仪的大学新生,新时代的青年,在葬礼上刷手机,他的长孙在奶奶葬礼上,对遗体告别时说宗教的玩笑,在老头眼里,这是废物的一代,我作为观众可以原谅年轻人的玩世不恭,但不能理解在葬礼上还要刷手机说下流笑话,更不能理解孙女直接向爷爷开口要东西。这代人真的废了,除了”进步“,什么也没有。


说到此处,以前我看电影没有种族和政治正确的意识,不会特别留意到这些,被进步人士教育几次后不自觉的开始多了这个视角,其实这个视角挺扯淡的,但总也挥之不去,《老爷车》本来就是一部拍的非常好的电影,但加上种族和政治正确的视角就是政治不正确之集大成,同时也多了寓意:一个白人老头儿的死拯救了一个无望的亚裔社区。老人第一次解救邻居于黑帮侵犯后,天真的神父质问他:你为啥不报警?可是,报警要是有用这些黑帮还能如此横行吗?这件事之后,老头成了这个下沉的亚裔社区的”门神“,他们默默的把食物鲜花放在老人门前,赶也赶不走。


也许怀念旧时代是老去的标志,但抛开这些制造出来的种族议题,政治正确议题不谈,老头儿本质上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人有义务上战场保卫国家和国家的价值观,维护社区平安,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小到有一整套工具可以修水管,修房顶,悉心打理草坪。当他冲口而出你们这些尼格,你们这些小鱼头,你们这些野蛮人时和他拔枪救出邻居女孩儿,帮男孩儿介绍工作,慷慨的借他工具时,他是同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有时我禁不住想,许多的仇恨都源自自卑,奇连伊士活表达的这些生活方式没有多么高尚,但这种生活是真诚的,真实的,给人真实的喜悦欢欣,真实的罪疚失落。现代的美国人过不了这样的生活了,在浮躁虚伪的大环境下,对一种明知道它是好的但过不上的生活,有些人选择回望,而有些人选择激烈的批判以掩盖自卑--这其实和中国五六十年代发起的运动非常相似了。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我又移了一次


2018-10-29,周一,一个平常的秋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早上我对叶卡说,根据民间自发统计进度预估,我们这周内应该就能分到CO (case officer)了,然后和平时一样送两个孩子去学校,季候风已经有点微凉。


回到办公室,手机弹出新邮件通知,一看正如所料,是移民局的,心想赶紧打印出来午饭时间拿去湾仔警察总部开无罪记录,谁知接着叮叮叮又连着来了三封,我随便打开了一封,简直不敢相信,居然直接下签了,一家四口,四封Visa granted的邮件,telegram叶卡的时候我都还不敢相信,觉得是做梦,不敢相信这样的好运气,可能最近几年年会没中奖,没买六合彩,考试没遇到熟悉的机经,累积的运气都集中在这里用了吧。过了一天才消化了这个结果,这个这两年来追求的目标,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




一家四口的PR签,以及EOI移除通知



我们俩的tele对话

整个移民的过程好像打游戏冲关,每一步都是在努力打怪和惴惴不安的等着下一个大怪到来中度过的:


考英语成绩凑分-->获邀-->提交资料/体检-->等待分签证官-->补料-->下签。


每个过程都会担心,会不会有什么新政出台缩减或者突然停止(毕竟真的发生过突然取消某一类移民类型的事),会不会被要求提供一些我根本提供不了的证明,直到今天想起还有后怕,背景调查,资料证明中的任何一项,都够人烦恼一阵子的了。我所有的资料都是自己准备的,也没有任何虚假,但中国不同于他国,任何一个材料证明都能让人心力交瘁,这种心力交瘁我在移民香港时已经非常彻底的体会过一次了(那时候还只需要准备我一个人的材料,现在是一家四口)。


看到香港人准备材料那么简单,只有羡慕的份儿:出生证明,中英双语的,不用翻译,不用找任何机构开具;工作证明,本身就是英文的公司也有明确的流程可以依照着合法合理的开出来,税单,网上交个申请给税局,很快就能收到,即便以前是中文的,也可以要一个英文版本,不需要翻译。


2015年末,我们决定再移一次。当时我要是知道直到这一刻我才最后成功可能会没有勇气开始。毕竟我已经在香港了而我又那么喜欢香港。所以,人生很多事都是这样,决定之前想清楚,确定了就去做,确定不做就不要再想。不要总是前怕狼后怕虎,又想东食又想西宿。成功也许会早也许会迟,但不开始什么也没有--这是我收获的最重要的经验,想清楚了就坚定的执行,遇到什么困难都努力去克服,直到达到目标。


在香港这些年渐渐明白无论生活在哪儿,生活都是自己决定的,哪里都有令人钦敬的人和行为,哪里都有不喜欢的人和行为。这次想走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还有就是我们有一点喘不过气,想换个地方生活几年。


下定决心后就开始研究各国的技术移民的政策(别问我为啥只研究技术移民,人艰不拆),同时开足马力开始了各种准备,考英语试满足基本要求和凑分,准备各种材料,认证公证和职业评估。当初真的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多困难,现在回头看当年移民香港(那时我还是一个人)时准备的材料,简直是不值一提。下面是大致的时间线:




两年半

我2008年经“优才计划”移民香港(我也在豆瓣写过DIY的过程),到现在正好十年,这是第二次移,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两次都是DIY,过程非常繁琐,除了各种官僚的荒唐的流程,也充满了种种需要思考和做决定的时刻,有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首先说一下我怎么凑分的。


基本所有的技术移民的模式都是根据移民局的框架,取得各项分数,


年龄是死的,多少分都没法改变了,

学历也基本固定了,改变学历是一个长久的工程,也无可更改。因为本科和硕士分数一样,改变只能去读博了,如果都去读到博士了,移民就有另一个通道了。

工作经验也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努力拿到应得的分数就好,

婚姻关系,也是无法快速拿到分的项目。已婚且想配偶也来加分的话,配偶必须也要在职业列表,并且申请职业认证;

唯一灵活可以加分的就是语言,像澳洲英语最多可以加25分(IELTS,TOFEL,PTE 随便哪个考四项8分,可以加20;NAATI的翻译可以加5分)。

我知道一些会计审计的考友加足了这25分拿到了85分。我用这个项目拿了20分,最后分数是75;新财年的门槛分数(入池)已经从60变成了65。虽然IT现在也越来越难了,但和会计审计85才能移相比,我们已经没什么好抱怨了。


第二,说一下我做了哪些选择,以及我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个关键选择是从雅思考试转到PTE考试,这个我在这篇PTE满分经验贴里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第一次雅思考试,标志整个工程开始


十三次PTE 考试,实际考了11次,一次取消,一次no show





我PTE 考试最后结果,几乎全部满分


第二就是职业评估,我是IT专业,职业评估机构是ACS,工作了十几年,一直没什么规划,上面安排做什么就去做,IT类的乱七八糟什么都做过。决定移民后先评估了个DBA职业(我最近几年做的职位),评估出来才发现这个职业已经从189(独立技术移民)列表移除了,只能州担保。一头冷汗,马上用已有资料评了个软件工程师(software engineer),用这个递交了申请。这里要特别感谢所有帮我签名工作证明的前同事们。


到了今年初,邀请的人数越来越少(从新财年开始的1500/次,减到了200个/次),我忽然在移民局发布的职业列表更新的新闻里发现IT Security Specialist重新上了189列表,这个在IT专业里稍微冷门一点点,可能申请的人少,不在PRO RATA之列,名额也宽裕,当时在群里和大家讨论,我比较了一下工作描述和课程要求,觉得我处在可能评估到和评估不到的边缘,当时正在复习冲击八炸,如果八炸了,Software Engineer也能邀请了,而且也比较担心职业背景调查,毕竟我现在的工作和Security相关的并不是很多。


最终,思来想去我决定一试。没什么好犹豫的,其实简单讲就是500AUD买个希望,评估到了就又多一个机会,评估不到就算了,死了这条心,努力八炸,排Software Engineer的队。资料都是现成的,也不可能改了(故意改了去接近IT Security Specialist反而会令人生疑),就在线提交了一下,不到半个小时时间。这是等得最久的一次,三个多月,居然评估到了,于是赶紧又交了一个申请(EOI)。现在知道,正是这个决定让我获邀时间提前了两个月,在6月26看到8炸成绩后,我迅速更新了EOI,7月11日,新财年的第一次邀请,我就以这个专业获邀了,关键一步达成。后来根据官网数据,Software Engineer要到10月才邀请到75分。


ACS评估,我相信我踩过了所有的坑(扣减年限4年还是2年,中间中断如何计算,超过十年工作经验如何计算等等),来回和ACS通了很多信,直到搞清楚,最终我出乎预料的成功评估到了三个职业认证。


这只是我做出的决定之一。为了能早点走,我把所有自己计划的组合都提交了,我们打算去墨尔本,第二选择还有:昆士兰州(布里斯班),新南威尔士州(悉尼)。所以最后我提交了以下申请:


独立技术移民(189)-Software Engineer;

独立技术移民(189)-IT Security Specialist;

维州州担保(190)-Software Engineer; (一点点希望)

维州州担保(190)-IT Security Specialist;(希望颇大)

维州州担保 (190)-DBA (希望颇大)

新州州担保(190)-IT Security Specialist;(一点点希望)

新州州担保(190)-software Engineer (希望最渺茫)

新州州担保 (190)-DBA(希望渺茫)

昆士兰州州担保(190)-Software Engineer (希望颇大)

最多时候,我同时管理这么多个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


简单总结就是我穷尽了所有可能性,全都去排队了。毕竟资料都是现成的,就是在线填表,提交。平均俩小时提交一个。后来我分数凑到75时,因为知道一定会获邀了,我只更新了两个189独立技术移民的PTE分数。


IT Security Specialist获邀后我withdraw了software engineer的申请,而且我的ACS评估已经超过两年,过期了。后来withdraw了其它所有EOI,把名额留给后面排队的人。


我括号后面的『希望很大』,『希望渺茫』这些是怎么决定的呢?其实也就是根据网上的资料加自己的分析来确定的,总体上我觉得我分析的还算靠谱(可以去做中介了^_^)。


我拿到7炸时(听说读写4项超过65),分数到了65后,提交的第一个州担保就是维州的DBA,我是这么分析的,DBA刚从独立技术移民列表拿下来,自然名额会回到州担保里,而Software Engineer的希望就没那么大,因为有很多独立技术移民(189)的也可以选择维州。果然,我提交后的第一周就收到了维州的州担保初步邀请,而Software Engineer我也交了,却没有收到初步邀请。虽然后来证明是个“虚假希望”,但至少我这一步判断是正确的。后来因为更多高分的DBA也转向了维州的州担保,我的分数只有70(65+5)没有竞争力,三个月后,维州收回了州担保的初步邀请(遗憾通知)。




这封维州担保的拒信不用分析了,一看就是个模板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整个申请过程中,除了努力复习英语考到满分来加20分之外,我还做了很多类似的分析,帮助自己决策。例如,昆州的州担保,我提交后迅速收到初步邀请,但我仔细阅读他们的条款,发现IT类的必须要有工作Offer他们才肯提供州担保,我觉得很吊诡:你们不担保我我就无法申请移民签证,没有移民签证就不可以合法工作,不可以合法工作就不可能有Offer,没有offer你们就不会州担保我.....


于是我写了封邮件给昆州移民局询问,几乎收到了秒回:是的。我们需要你有工作Offer才会邀请你。于是我没有继续下去,省了200AUD的行政费用,如果不清不楚就欢天喜地的交了申请,最后提供不了Offer,肯定是被退回而且损失200AUD。


昆州这个逻辑至今我仍然很疑惑,如果有Offer,大可走雇主担保申请,又何必州担保呢,可能是给那些已经在昆州有工作的人准备的吧(否则就有点变相鼓励买卖Offer了)。


总之整个过程下来,我读了很多遍澳洲移民局的各种指引,各州移民局(或者发展局)的种种说明,ACS评估要求的种种指示,可以说是半个专家了。但这些都没有那么难,有点耐心,花点时间都能做到。


之所以没有找移民中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想把决策权拿在自己手里,自己操作,像我上面那么多EOI,除了自己谁会花那么多心思一个个去看去试去分析可能性呢?


当然,移民中介也有不少非常专业的,我们的考友群里有位同学,还在复习考试,她的移民中介就帮她抢到了昆州的州担保(比我提早一年拿到邀请),之所以说抢是因为这个专业只开放了两天,第三天就邀够关闭了。州担保就是这样的,除了新州维州这样的人口大州,其它的大部分都像闪电一样,开放申请一天就迅速的收到成千的申请而随即关闭了。备考过的,等待过的人都明白那煎熬的感觉,政策瞬息万变,要移民的人群不断增长,考出英语分数的人不断增加,早点确定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花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这两年来的申请过程也让我做好了去国外生活的准备:去异国生活的心态,语言能力(参见我关于英语学习的经验贴),做决策的经验。


下面是大致的费用,我只列出了比较大宗的花费,供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总共大概11万不到而且英语学习占了不少

我已经是第二次移民,所以深知移民解决不了个人问题,只是一个当下觉得比较好的选择。每一个地方都有它好和不好之处,生活还是要自己经营打理的。过去几年,我从一些书里慢慢的理解了为何有些已经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人(不少还是精英)千方百计要从国外回来中国定居,这曾经是我的一个困惑,绝不是『围城』理论那么简单,也许这次出走之后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最后我想说,移民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有决心,耐心和一点坚持就能做到,我毕业于普通的大学,也没什么耀眼的工作经历,移民香港时只有五年工作经验。类似的分享我也看过不少了,我听过一个记者因为女儿没有北京户口不能上学,辞职去接受职业培训做了电气工程师,两年后用这个专业移民。多少人曾动过离开的念头,两年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可能在思虑风险高(万一没有移成功呢),可能在犹豫是否放弃现有的工作,地位,成就。我觉得思虑是正常的,犹豫也正常,但不要花太多时间,早做决定。决定走了就不要后悔,坚定走下去,决定留下也不要后悔,最耗人的是犹豫不决。


这些年来移民形势并不乐观,各国都在收紧,政策瞬息万变,像澳洲,我开始准备时65分可以很快获邀获批,到我开始凑分,分数一直升到了75。虽然如此,移民的方法还是很多的,例如去读书,留下找工作,新西兰,加拿大和澳洲,用这个方法都不难,分数也比较容易凑够。决定了就抓紧行动吧,我就错过了年龄分最高的年纪。


我们计划明年三月初离开香港,去墨尔本生活,剩下的时间开始倒计,整理东西,辞职,办理各种手续。和朋友们道别,虽然伤感,但也应该是心态上最轻松的几个月吧:现在的生活、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新的生活挑战尚未到来。


叶卡补充:


开始决心移民到今年收到澳洲移民局的PR(永久居民)签证,历时2年多,顾家男全程一个人负责,甚至没有影响他平时晚上辅导Ella写作业、周末下午带孩子,有好几个月,周末上午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关于移民,我们两个人想法一致。


我和身边以及网络上的朋友聊起移民,不少家庭里的情况是,考虑到孩子读书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妈妈们想移民,但爸爸们不想,觉得换个地方从零开始是个巨大的挑战,心理落差在所难免,这样的情况蛮多的,也很容易理解。所以,一家人意见统一很重要。


我们也都算是无知无畏的人,喜欢新鲜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又没有所谓的基于本土的事业可言,出走对我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如果能收获两个孩子的快乐求学生涯以及新鲜空气、优美环境,倒是值得一试。而且,我曾经的梦想就是到不同地方生活体验,这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吧?


生活不光有苟且,还有远方。


~~~~~~~~~~~~~~~~~~~~~~~~~~~~~~~~~~~


店主要走,国内的现货要清掉,趁双11可以跨店满减,第一波清货先开始。我在另外一篇详细介绍本次清货的活动内容。


如感兴趣请手机淘宝搜:艾拉海外代购

2022年3月29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陷阱

 看完《张医生和王医生》挺感慨的,伊险峰做了多年的主编,主要是看版,自己很少写,但他写的《第一财经周刊》的主编的话我每期都会看,甚至比刊物里的部分专栏还要好看,现在回想其实也没什么,他就是写写这期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做这些选题,我在思考什么,希望给你带来什么资讯。之所以好看就是没一句空话。我能感觉到真诚,后来伊险峰去做好奇心日报也做的非常真诚。这是在我看来媒体人最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舆论环境,在我们假大空的语文教育环境下,这种品质多么不易。


这本书也写的非常真诚,他和杨樱(杨樱也是伊险峰第一财经时期的同事)选了沈阳这个城市里两家人这四十年的变迁,具体而微讲了中国这四十年的风起云涌,上面的一个政策如何影响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两家普通中国人如何应对滚滚而来的历史洪流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选择的契机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今天回看,这样的选择的利与弊。


写作过程中还比较了平行时空里英国的工人阶级的价值观和社会伦理,这部分点到为止,让读者管窥一下社会组织方式的不同有些部分会是相通的(例如对技能的尊重对空泛的不实用的知识的轻视等),人类社会都是从熟人社会进化到有组织的陌生人社会,因为有组织的陌生人社会是比熟人社会更高效的社会,但这个转向没那么简单。中国今天良好的平衡的熟人社会已经没了,但陌生人社会里的组织性并不太好。


近几年我们从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张猛的电影(钢的琴,耳朵大有福)里看到过共和国长子凋敝破落的生活,尤其是《耳朵大有福》非常典型,这本书里也准确的描述了东北,沈阳人这种心态的失衡--忽然失去了国家眷顾,又对新的市场无所适从。从云端跌落地下还要滑落到井底。无法接受失落,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其实真的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在时代洪流中掉进了社会主义的陷阱)而变得愤世嫉俗。这不是每个普通人的错,香港以前有句话叫:有几多风流就有几多折堕。爬的高跌的痛。沈阳只是共和国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移动的过程,一粒尘落下来就是一座山,改写了百万人的人生。


本书的主人公张医生王医生的家庭做出了选择并且看上去比较成功,他们都成为社会的中坚和中产,但其中的艰难困苦也很惊心(十几平方的房子住了十几年)伟大的母亲仿佛驾驶着一叶扁舟在时代的大浪中左右冲杀终于驾驶到了彼岸,沿途都是被大浪打碎的船的残骸。如今回看,过去这段历史比较清晰了,国企改制,下岗潮,贱卖国有资产给外资等等,但当时身在局中的人不知道历史的快车开向何方。正如我们现在身在这个盛世,大家仍然手足无措,没想到金饭碗IT行业会迎来一场大裁员。


有时候我们叫做命运的东西其实是背后一个无形的大手,这本书令我想起我经历的几个社会主义陷阱的故事,姑且讲一讲好让大家明白,不光是东北,我们都是这只大手指挥下的棋子,大手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就告诉我一句话:父母决定子女的命运,国家决定父母的命运。我来讲几个命运的故事。


我生于1980年代,农村户口,我读完中学时继续考高中读高中,也可以考中专读几年就出来工作。读高中需要三年,然后考大学,大学需要四年才能工作。大学和中专都可以把我们的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所以当时学习最好的农村的学生都去考了中专,这样可以早一点把户口变成城市户口,享受“商品粮”。


这是父母给读书的学生的选择。我爸妈坚持让我们读高中上大学,哪怕我的同学纷纷开始工作赚钱并且享受商品粮待遇了而他们还在持续给我交高中学费,积攒大学学费,而我除了学习并不能给家里带来任何收入。


我考上大学那年(出于对父母的体谅,我读了师范专业,学费不高,还有补贴)一个初中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已经中专毕业并分配了工作--计生办。他是个羞怯内向的人,但不得不跟着计生办的人走村串户去罚款,牵牛,拉倒超生户的房子,我碰见过他一次,他沉默的躲在其它耀武扬威的执法人员身后,这些事他做不来,但他仍然是他家的骄傲--第一个摆脱农村户口的人。我大学毕业时听说他在单位混的不好(怎么可能混得好呢?)而那时所谓的商品粮和城市户口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不值一提了。


这是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命运,中学就辍学的学生同样不能逃脱罗网。有一晚一个同门来向我爸借钱说要给他女儿弄个城市户口,流程时这样的:有个人来我县开纺纱厂,招工,中学程度就可以,带资进厂,一个人五千就能成为这个厂的工人,户口迁往这个工厂(集体户口),变成非农户口。当时的五千约等于一户农民两年的收入。我爸表示匪夷所思,你为啥这么傻,他这是空手套白狼啊。拿个公章批块地就变成工厂老板了,你工作几年发的工资都没五千。同门表示你不想借就算了,多少人想进还没指标呢。后来他筹到了钱让女儿带资进厂了,大约三年不到老板不知道跑哪儿了,工厂倒闭,她们的户口不知所终,能转回农村的都尽量转回了(还能有块地),她的确没把带进去的五千赚回来。


不管你读书还是辍学,最后都不免掉进社会主义的陷阱,户口带来的农村城镇剪刀差害了农村也害了城市,因为陷阱是无处不在的。


我高中时饭堂有个从市里来的卖菜的中年女人,她做的菜很香,因为是小锅炒好放进大盆里卖的,而不是大锅煮一下就拿来卖了。她的总是最先卖完,但大约不到一个月,她的摊位就消失了,消失前一周我看到她神色紧张的去副校长家送礼,显然送礼也没能挽回这个摊位,这就是一个城市下岗工人在一个小镇上的熟人社会里的普通失败案例之一。我不敢想她接下来的路:孩子也许和我一样在读中学,丈夫也下岗了,在市区充斥着这样的人群,任何可见的生意--摆摊卖小商品,夜市卖吃的等等--都有大量的人涌入,而大部分人都无钱消费。和远在东北的沈阳境况差不多。


我相信这样的故事,每个今天四十岁的人回望都能找到几个。正如每个六七十岁的人都不敢回想她们年轻时那疯狂的岁月。


人们在政治运动中茫然失措,在经济改革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都是因为这些“运动”不是透明的,是不可知,不可测的。今年初看了几部黄建新的电影《站直了,别趴下》《黑炮事件》《背靠背脸对脸》都是非常精彩的社会记录,文革那些年,谁胆子大谁就被枪毙了,改革开放初期谁胆子大谁就发财了,大部分人都是左右踯躅,拿不定主意的,被卷进时代的洪流,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这是中外最大的不同,甚至是共产主义中国和以前的中国最大的不同。


资本主义社会即便有经济危机大萧条,仍是可以预测可以学习和适应的,以前中国有士农工商,虽然落后但每个家庭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为后代定制一个阶级身份,士农工商,总有个适合你的,而那些适合你的,都不会把你引向未知。“耕读传家”--这是白鹿原里描述的传统农村的价值核心。现在是什么呢?耕读可以传家吗?不行了,那什么是稳定持续的价值观呢?没有。


以前的人多少可以和命运搏斗一番,现在这社会主义的不可测,神仙也测不准了,资本家以为来中国可以靠大胆和灰色地带发笔横财的,的确也发了,但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收手是合适的。中国人则更惨。例子不多说了。这样的制度对谁好呢?不可说,但对于可说的众人--农村户口,城市户口,崛起的中产,风口上发财的富豪--都不好,但它就这么跑了几十年,还要继续跑下去。普通人能作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跑,跑开,离开这深不可测的,对谁都没好处的社会。


伊险峰和杨樱在本书里引用了不少关于城市化进城,各国工人阶级历史的理论和范例,写到医生这个职业也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例如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来源),看上去可能有些杂乱,但我非常喜欢,首先是趣味性,其次是这些材料的引入对于理解中国和世界非常有帮助。你会明白哪些是中国的特色的,那些是世界的,以及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类有哪些异同。例如波西米亚精神和克里斯马人格,这个古今中外都一样。可在这两种精神导引下的人的处境分别就大了。


最后我想再重复一次,政府决定父母的命运,父母决定子女的命运,但在本书里,王医生夫妇想让女儿去国外留学,可女儿非常爱国,觉得出去留学就是不爱国。中国挺好的,她从网上看到很多别国(尤其是美国)不好的信息,王医生说,其实不是你想的那样,但她就真的信了。这让我悲哀的觉得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已经超过家庭影响力,这对我是截然不同的认知,我小时候第一信任的肯定是父母,然后才是老师和课本,父母告诉我饥荒的真相,镇反的经历,我是不会相信课本上的解读的。一代又一代人,仍然在社会主义的陷阱笼罩下。

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身份的提醒,身体的服务

 韩国拍的《为人民服务》几乎100%的忠实原著,再现了原著中大部分的对话和情节。拍的还是很不错的。唯一稍显弱的地方是后半部份剪辑的不够,有点儿拖沓,如果都像剪辑的那几段性爱戏一样紧凑有力,就更好了。

大约十年前我看到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觉得写的太好了,喷薄而出的革命话语努力掩盖也挡不住的不住排山倒海的性欲,政治与性这两个当时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最深的禁忌在这篇小说里如此水乳交融的纠缠在一起,演了一出荒诞不经又无比真实的时代大戏。

字里行间我能感觉阎连科写这篇小说时的小心翼翼,毕竟这是一桩领导年轻的妻子和勤务兵之间的性丑闻。小说讲勤务兵吴大旺在首长家做勤务兵,首长年轻的妻子引诱他并和他通奸,他以提干为目的,她以满足性爱为目的,后来二人日久生情,云散雨歇,革命战士也有性爱后的空虚。首长妻子刘莲无意中发现权力的颠倒能带来别样的性快感,从破坏一个毛象开始,后来二人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的情意和忠贞,上演了一场破坏革命圣物大赛,把家里的毛象毛语录砸碎撕烂尿上一泡,在这革命圣物的遗骸中疯狂的做爱。后来刘莲怀孕了(其实是吴大旺的孩子),连队响应精兵简政号召就地解散,在刘莲安排下,吴大旺获得了最圆满的结局:复员提干。

电影再现了所有情节,并把它设定在朝鲜,其实那个时期的中国和朝鲜实在是非常接近,所以这篇小说在两地是相通的。也许是力有不逮也许是聪明的考虑发表环境,阎连科写的时候好多本可以更精彩之处却浮皮潦草的一带而过了,但这点到为止已经可以让中国读者心领神会,比如权力和性爱的关系,肤白貌美气质佳的刘莲色诱吴大旺竟然不成功,此刻吴大旺内心戏是:

“身上有女人桂白的肌香也没啥了不得,我媳妇身上有时也有那味儿,只是没有你洗澡勤,才少了那味了。真的没啥儿了不得,凭着你的白皮肤,润脸儿,条身材,细腰儿,挺乳儿、白牙儿,大眼儿、细腿儿和边走边扭的丰臀子,难道就能让我一个革命战士上勾吗?师长你也是,身经百战的革命家,老英雄,高级干部,咋就找这么一个女人呢?”

这段细致的心理描写简直绝了,后来她不得不拿出革命的话语“为人民服务”来逼迫吴大旺捅破那层窗户纸,提供性服务。而尝到甜头的吴大旺忽然就身份觉醒了,感到了阶级压迫,政治权力上刘莲是他的上级权力,但肉体凡尘中,他是男的,需要女的臣服,这种错位果然在后来导致了一场近乎SM的性爱(吴大旺把刘莲扔到床上,奋勇抽插,发泄他的阶级仇恨,刘莲则感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快感并叫他打她),这种权力和性欲的交织变成了她们不断追求新鲜性爱的源头活水。在《苦月亮》里我们看到资本主义世界里,对性爱厌倦的中产阶级夫妇寻找别样的刺激(把牛奶泼洒对方身体,SM,甚至交换伴侣),在《为人民服务》这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里,吴大旺和刘莲一样对日复一日的性爱产生了厌倦,需要寻找新的刺激,这种情与性的化学,中外古今一也。

这个转接阎连科写的非常好,吴大旺买菜回来,对刘莲说:喂,把我衣服洗了。此时此刻的他混淆了自己作为男人的身份和作为勤务兵的身份,虽然肉体上他把刘莲压在身下让她臣服,但权力上他仍然在她身下。刘莲楞了一下旋即恢复了身份。接下来上演了那场带着阶级仇恨的酣畅淋漓的床上大战。这里阎连科写道:本来事对他的一个身份的提醒,却带来了身体的服务。

这个错位使得后来破坏革命物品大赛来的自然而真诚。“在那批判斗争的世界里,我们都要好好保护自己,让我明白你的忠贞,爱人同志。”吴大旺和刘莲之间的爱纯粹是因为性产生的,这在中国文学作品里非常稀有,前卫,可以说这是一篇包装成解放军文艺的探讨性与爱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这种立体的感受,电影是无法表现了。但电影自有它的长处,这部电影的画面拍的非常棒,无论是几场标志性的性爱大戏还是二人之间的感情戏,电影特别安排了一场勤务兵偷偷带首长夫人溜出大院去感受自然生活的戏,是原著小说没有的,只是最后安排刘莲离家出走有点儿狗尾续貂了。

为人民服务这篇小说非常不错,没看过的人应该去看看,这里有个比较方便阅读的版本:

https://projects.zo.uni-heidelberg.de/archive2/DACHS_Leiden/archive/leiden/topical/banned/20050321/www.huanghuagang.org/library/wei_renmin_fuwu.htm




2022年1月13日 星期四

Steve Jobs 感想与摘录:苹果初创(二)


施乐(Xerox)研发中心和苹果之间的故事,最能说明科技创新和商品化的关系。施乐公司的风投部想投苹果(B轮),乔帮主开了个条件:我可以让你们投一百万如果你们可以让我看研发中心的成果。这一轮儿融资以10刀一股的价格投了十万股。苹果上市后,这一百万变成了一千七百多万,是非常值得的。乔帮主也从研发中心得到了下一代电脑的启示。可谓双赢。


但施乐研发部的人都很气愤总部把自己就这么卖了,其实他们大部分人不明白在创新和实用之间有条非常非常广的鸿沟,很少有人能有乔帮主的能力把他们连接起来,乔帮主看了GUI,面向对象编程和鼠标后,激动的睡不着,回去和主程序员Atkinson没日没夜的在此基础上重塑苹果的GUI(Lisa),在苹果发布Lisa前大约一年施乐迫不及待发布了自己的电脑Xerox Star(for公司,商业用途),卖16,595美金,乔帮主大为紧张,带队去店里看了,一看之下就放心了,他们本来还打算买个回去研究一下,看完之后说,不用买了,这就是一坨儿狗屎啊。看完产品回去后他打给Xerox研发部Xerox Star的硬件工程师Bob Belleville说,你在那儿只能做这种狗屎玩意儿,为啥不来跟着我干呢?就这样挖了俩人(另一个是Larry Tesler)。


乔帮主对Xerox的成果改进包括鼠标--要一个在我牛仔裤上都能用的鼠标(必须把横竖轮儿改成球儿),滚动显示,视窗层叠,拖拽文件,双击打开文件和图标,总之,目标是像搅拌器一样,一个普通家庭主妇都能操作的机器。当Atkinson和一个工程师谈这个鼠标的构想时,这个工程师说这种东西商业实现不了。Atkinson吃饭时和乔帮主提了一下,乔帮主回去就把这个工程师炒了,招了另一个,新人一到就说,这个鼠标可以造出来的。Atkinson和乔布斯紧锣密鼓的实现鼠标在屏幕上任意游移(需要大量的编码和性能调试)以至于Atkinson每天恍恍惚惚,有天开车撞了辆卡车差点儿挂了,乔帮主闻讯飞奔到医院,Atkinson刚醒过来,一睁眼看见乔帮主,说,没事,没事,我还记得Regions。


最后Atkinson成功做到了,他们演示时连Xerox研发部的人都震惊不已,Atkinson也很震惊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背后的动力之一是他记得他在Xerox研发部看到过这个功能,所以觉得肯定能做到。这也是他自己的现实扭曲立场之一吧。


这时,办公室政治自然而然的发生了,HP派的人看不惯乔帮主,Makkula和Scott想减少乔帮主对公司运作的非正常干扰,秘密开了个会把他变成主管研发的副总,不能再参与产品。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对Lisa的定位上,乔帮主想造个大众电脑,公司想做的是商用电脑。所以,最后Lisa是个失败的产品,四不像,每个人都参与了一点儿,都没实现自己的愿景。


Isaacson写这本传记时很微妙的加入自己的观点,比如谈到苹果和Xerox这个Deal时,他说Xerox研发部的人觉得自己的成果被乔布斯“窃取”了,实则不然,Xerox公司其实投了一大笔钱把他们GUI这个理念商业化,Xerox Star就是他们重金推出的产品。这件事说明Good Execution is as important as good ideas. 这是我第一次看乔布斯传时印象最深的一点,我是个技术人员,自然的认为技术比管理重要,可能以前我并没发现管理的价值,到香港公司后才体会到管理也是生产力(其实到香港后也才体会到金融行业也创造价值)。乔帮主不是个技术派,虽然他第一份工作是技术工作,也亲自参与过电路板设计,他对技术的理解有时是超越工程级别的,这就是沃兹愿意和他合伙的原因之一,Atkinson也体会到了这点,在第一代GUI操作系统上,他和乔帮主合作无间,感到了一个程序员巨大的成就感。后面Jonny Ive也说过类似的话,machitosh是我设计的,但乔帮主把它实现了,这是很难的过程,他说是他的产品也不为过,我不介意。


乔帮主公司上市后立刻billionaire了,他自述过对财富的态度,大意是:小时候家里中产,没经历过匮乏,对钱没什么执着,青春期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这种贫穷是自愿的),到庙里蹭饭吃,赤脚去印度修行,对物质的追求极低。那时我不需要操心钱的事儿,然后一下就变得很有钱,也不用操心钱的事儿了。


乔布斯对金钱和财富的态度扑朔迷离,终其一生他都没过过任何其它富豪那样的生活(例如雇司机,豪车,换老婆,各地都买个大房子,出门带保镖)可能唯一共通的是私人飞机(主要为了赶时间),他喜欢保时捷,奔驰,但坚持自己开车,喜欢设计精良的家用电器,但他一生都在过简单的生活。吃穿住用都非常简朴(以富豪来讲)。


苹果上市后制造了三百多个百万富翁,乔帮主说有的同事到处买房子,雇人打理,他得花时间管理这些管家。有同事买了豪车开着出车祸了,有的老婆拿钱去整容整到认不出,他说,我很早就下定决心,决不让金钱搞乱我的生活。他倒是没买多少房,除了湾区豪宅,只在中央公园旁边买了两层贝聿铭设计的公寓。


乔帮主给他父母了价值七十多万的股票,他爸第一件事是把房贷还清了。沃兹则把自己的股票分给没有原始股的中层程序员(上市前就分的,够这些人买套房的),买房结婚了,婚后很快老婆就和他离婚把房子占了,他也无所谓,即便拿了沃兹好处的人也觉得他孩子气,天真,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被乔帮主称为空想家的肯定是空想家无疑了,Jef Raskin,Atkinson的老师,计算机专业毕业,教Visiual Art,辅修哲学和音乐,最初乔帮主雇佣他写说明书,此人和乔帮主很象,充满了各种跨界的想象力和创意,他和乔帮主之间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彼时乔帮主已经被开除出Lisa Project,魔抓伸向了Raskin的Macintosh Project--一个即将改变人类历史的产品。Raskin当然不愿意,矛盾愈演愈烈,闹到董事会(那时还不算是董事会就是Makkula,Scott等几个founder和高管)结果董事会站在乔帮主这边,让他去搞Macintosh了,其实决策的主因是mac的team在另一个office,离总部比较远,这样乔帮主就不会成天出现在总部烦人了。


Raskin不忿辞职,他后来去了佳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结果的确是个失败的产品。乔帮主评价他想得太多,能实现的太少。2005年Raskin因为胰腺癌去世,同年乔帮主诊断出胰腺癌。


Raskin和乔帮主关于Mac的矛盾主要还是硬件,他想造一个便宜实用的低端机,乔帮主意思是便宜不一定低端,精益求精。他已经看到mac的未来--电脑不再是普通的家用电器。


印象中创业初期乔帮主挺爱哭的,管理层叫他和Raskin对质,调解时,他直接开哭。会议记录不可考,但Raskin写了封措辞严厉的memo给管理层,大意是乔帮主喜怒无常经常爽约,对人打击远多于鼓励等等。


即便当时欣赏乔布斯的工程师也表示他的确很牛逼,但太喜怒无常了,和他一块儿工作没有安全感,没有成就感。(动不动就开人)如果别人做的东西不好就是一通骂,做的好马上拿去吹是他的。这就是初期工程师们对乔帮主的印象。


他去Lisa team挖Andy时,直接说别搞了,Lisa不会成功的,你来我team吧(从Raskin那儿枪的第一代mac),Andy说行,等我把这个写完交接好,乔帮主大怒:何必浪费时间?直接拔线,把他电脑抱车上,连人带机拉去Mac team了。


原来沃兹曾经开直升机降落时出事差点儿挂了,虽然恢复了但有点儿失意,乔帮主想邀他加入mac team,他拒绝了,出院后去伯克利完成他十年前没完成的学业了。乔帮主说的拿了原始股的兄弟们,出事儿的出事儿离婚的离婚,都没过上消停的幸福生活。


isaacson花了一章写乔布斯的现实扭曲立场,和他合作的同事。最后能留下来的,都挺感激的,觉得值得。Mac team的头Atkinson对员工说,你们只要把他那句你做的狗屎不如自动翻译成“告诉我为啥这么做是最好的”就行了。这一招的确奏效,乔帮主尊重有真正本事的工程师,他天然有辨别能力,哪些是瞎吹,那些是有真本事但说不出来。他尊重后者。


他的team甚至私下搞了个奖:年度顶撞乔布斯奖。他本人也知道,还挺开心。工程师们对乔帮主的感激其中之一是他让我明白我们不光可以做一个东西,还可以把它做得很美。他是艺术家,他让我们觉得自己也要更加追求完美,乔帮主邀请他的工程师去参观蒂凡尼玻璃展,让他们明白普通之物也可以很美,很有艺术性。其次,他鼓舞了工程师们,突破自己瓶颈做到了连自己都震惊的成绩。


                                         乔布斯和蒂凡尼台灯,他一直非常喜欢这个玻璃

Isaacson研究了mac机的出品过程后评论道,macintosh是个伟大的产品,但乔帮主不必如此(虐自己的team),他的鼓舞和对team的领导力固然重要,但他的坏脾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拖慢了进度。


搬出车库后,苹果第一个办公室和Sony同一层,乔帮主经常去人家办公室扒垃圾,参考索尼的工业设计和广告单设计,获益匪浅,扒拉了一年把其中一个工业设计师挖走了。后来参加完意大利的一个设计展会后,他就对sony这种黑灰工业风失去了兴趣,开始拥抱包豪斯。


首先电子产品的设计在当时是不当回事的,能用看上去不丑就行了,乔帮主是第一个把工业设计看的这么重的老板,包豪斯风格和他的佛教思想不谋而合,追求大道至简,less is more,简单到极致就是复杂的美。但是他不是光嘴上吹吹牛,是真的理解大道至简的,比如他认为电脑系统应该做的简单,让人拿起来就会,但人不是小牛犊,始终需要学习,所以电脑系统的桌面模拟人类真实的桌面,人人都有办公桌,桌面就不用再学习了。


在一个小型设计交流会上,乔帮主遇到林瓔(Maya Lin,林徽因外甥女)二人的设计理念非常合拍,乔帮主带她参观了苹果,她当时就说电脑为啥非要造的像电视一样难看?不能扁平一点儿,颜色好看点儿吗?乔帮主一听非常激动说,我就是这么想的,等工业上能实现了,我肯定造这样的电脑。


乔帮主以一己之坚持,在苹果创业初期就提出工业设计理念,打造了苹果的设计语言。他对字体的强调,视窗边框粗细明暗的坚持非常严格,Atkinson用一个简易算法画出了圆形和长方形,非常开心,跑去演示,大家也都开心,唯独乔帮主说我们需要圆角长方形,Atkinson不服气,他就开着车带他溜达,到处看路标,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十多种圆角长方形。


连Makkula都对字体什么的不感兴趣,觉得乔帮主难免小题大做,但他对字体的坚持让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也有了平时印刷工人才有的选字特权,他从Makkula身上学到了包装,人根据书籍的封面决定买不买书,所以包装非常重要,苹果电脑的包装箱子他采用了彩色印刷,当时没人为一个买回来拆了就扔掉的箱子下这功夫,花这成本。


一个程序员开发了计算器,演示后大家都挺满意,乔帮主一如既往的对字体粗细,按钮大小,背景颜色不满意,设计了十来次后这个程序员崩溃了,但他想到了个绝妙的办法,把这几个功能全部做成可以自己选择,把乔布斯叫过来说,你自己选吧。乔帮主一看,气笑了,但非常开心坐下滚动鼠标选了他喜欢的字体,按钮大小,背景颜色。这个选项固定下来,这个计算器设计用了十五年。我想如果普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功能挺好的,让用户自己选吧,但乔帮主的理念是一贯是用户懂个鸡巴,让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最高贵典雅的计算器。其实好的设计师,艺术家,作家真得有用户懂个鸡巴的劲头。


为了找到苹果的设计语言,乔帮主举办了一届设计大赛,最终获胜的是个德国设计师Hartmut Esslinger,他帮索尼设计过一款电视。乔帮主去德国会他,一见之下,非常谈得来,请他来加州,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和苹果长期签约做工业设计,这个公司就是frogdesign。也就是我们在苹果产品上看到的:Designed in California,frog 不光是取青蛙从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之意,还是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的首字母。真是个爱国设计师,人在加州心系祖国。


第一代麦金塔的包装盒,设计了五十次,全彩印刷。大部分人都不以为然,这是个拆了就会扔垃圾桶的玩意儿费那么大劲干啥,尤其是程序员们特别不了解:我们那么努力优化程序,只为省点儿内存,有这钱加个内存条不是更好吗?


乔帮主觉得艺术家都是要在作品上签名的,所以最后设计定稿时,他搞了个party,让每个人签名(共46个人),逐个叫名字签在一张纸上,他最后一个签。每个参与的人的名字都刻在麦金塔机器里了,虽然用户们看不到。Atkinson说这种时刻,他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成品是艺术品。非常难忘。


Lisa team的人非常愤怒,因为Mac的直接竞品其实是Lisa,Raskin的构想其实是第一代笔记本电脑,他打算设计个折叠式个人电脑,便携,便宜,好用。乔帮主企图抢回来自己搞但被管理层流放,他去弄了Mac第一代,台式机,有一次Mac的人去给Lisa的人交流功能设计,Present到一半,Lisa的硬件主管Rich Page,也是个火爆脾气,冲进来骂,Mac会毁了Lisa的,Jobs想毁了Lisa,因为我们不让他插手,没人会买Lisa的,因为大家知道Mac快出来了。骂完摔门而去,大家目瞪口呆,一分钟后,他又回来对Present的人(Hertzfeld和Smith)说,我知道这不是你们的错,回去给你们老板(steve)说,他会毁了Apple的。


Mac和Lisa完全不兼容,乔帮主当然不是故意为了和Lisa竞争才做的不兼容的,因为Mac是他设计哲学的践行,他必须保证软件硬件的统一性,和别的硬件/软件兼容会破坏这种统一性,他认为好的产品是自成一体的,不要考虑和自己公司别的产品兼容。


Despite his arrogance, he could be self-aware(尽管目空一切,但他非常有自知之明).这就是乔帮主和大部分学习乔帮主的人最大的分别,Makkula无心做总裁,他早就财务自由了,而且对事业没啥野心,热衷造自己的房子到处去玩儿,而且媳妇下了命令,赶紧辞职回来玩儿,乔帮主虽然非常非常想当总裁,但他很清楚自己没有管理经验,做不好。所以他俩开始一起物色苹果总裁。


他俩先去找了IBM的PC部创始人Don Estridge,对他非常敬仰,开了一百万年薪和一百万等值股票,Don很礼貌的拒绝了,他不是那种为高新厚职或者所谓开创时代的机会,背叛本公司跳去对手企业的人,他非常传统,痛恨乔帮主所谓的海盗精神。乔布斯那时不会想到最后找到了斯卡利这个白眼儿狼。


乔帮主一心想做自己的软驱(不用Sony已经非常成熟的软驱),带着工程师飞到日本拜访了好几个企业(之前的代工厂),都不满意,脾气暴躁,日本的老板和工程师列队欢迎,点头鞠躬,他爱答不理,人家送他伴手礼,他也从不回礼,甚至都不拿走。一部分日本老板觉得这傻逼太过分的,但也有些早闻乔帮主大名的人,被虐了一回之后有种亲自试了一下感觉真爽的SM快感。


其实索尼那时的软驱已经非常成熟,他参观了索尼工厂后非常不满意,回去取消了别的和索尼的订单找了个小厂做自己的软驱,手下觉得不妥,偷偷请索尼派了个驻场工程师到苹果一起研发适合mac的软驱,后来果然这个小厂交不了货,乔帮主在大会上被几个管理层煮,这时这个属下说我们有个替代方案,乔帮主愣了一下马上恍然大悟,骂了声you son of bitch,但是很开心那种骂,他收起自己的骄傲,感谢Hertzfeld做了对的选择。


这个可怜的Sony驻场工程师必须躲开乔布斯偷偷工作,有时候正上着班,忽然乔帮主来办公室了他必须马上消失,有一次躲在传达室十几分钟,乔帮主走了才出来,Herzfeld向他道歉,他说:no problem, but american business practices, they are very strange, very strange.(没事,没事,但是你们美国人好奇怪啊) 哈哈哈

2022年1月11日 星期二

Steve Jobs 感想与摘录:苹果初创(一)

 乔帮主第一份儿工作可以说是耍赖找到的,Atari离家近,他就光脚去应聘,进门就要见CEO,说,不给工作不走了,保安问需不需要扔出去,CEO碰巧也是个怪才,瞅了一眼说给他个工作吧,因为长期不洗澡(他以为吃水果和胡罗卜就不用洗澡)体味儿熏死人,没人愿意和他一块儿工作。

老板还没开他,给他弄了个夜班,晚上就他一个人上班,主要是修机器(游戏机),从这家公司他学到了不少,首先他发现游戏设计的挺好的,不用说明书,拿起来就能会(iOS的设计理念),其次他遇见一个说得来的同事,这位同事自己创业事败又回Atari工作了,这位同事劝他别轻易创业,他俩很谈得来。

有天这位同事忽然严肃的对他说,我跟你说个事儿啊,乔帮主接话说:我知道,你是基佬,你喜欢男人。该同事非常震惊,因为他只跟非常少的几个人出柜,一只手都能数清,乔帮主竟然一眼就看出来了。(哎,其实这不奇怪啊,我差不多也能看个大差不差)。

追随时代风潮,乔帮主打算去印度寻找佛法真谛(personal enlightment),Atari公司再次慷慨提供了便利派他去欧洲出差(修理游戏机)离印度近一些,他在欧洲兜了一圈儿(柏林,洛加诺等)飞到了印度,一下飞机就震惊了(热死了),在宾馆喝了tap water(虽然提前问了能不能喝,印度人当然能喝啊)差点儿挂了,得了严重得痢疾瘦了十几磅(本来就清瘦得小身板儿啊),在欧洲时当地发行商打给Atari总部说你们派来这工程师怎么这么味儿?老板说:修好没?修好就别逼逼了。下回有问题还派他去,发行商说,别,下回你发芯片过来,我自己搞。乔帮主也看不起对方,并且他找不到素食,不得不吃荤。

在印度起码他可以吃到不错的素食(主要是咖喱,更味儿了)痢疾后,他换了家民居住下,里面有以前的住客留下的一本“九阴真经”(Autobiography Of a Yogi)闲着养病没啥可看,就看了好多遍。后来去到喜马拉雅山下一个村落,据说有个高僧在此授徒,他去混饭吃被高僧选中,剃度了。

乔布斯觉得大部分高僧都是装神弄鬼,兴尽而返,在机场打了电话给他爸妈让去接他,Paul夫妇真是模范父母,想想看,你养大一儿子,十几岁,抽大麻用毒品,非要辍学和女友同居,交最贵的学费去了里德学院又退学自己跑去印度,忽然又回来了打电话让去机场接人。Paul夫妇去到机场时,乔帮主和丐帮帮主还真有点而像了,剃光了长发,晒的黑红,瘦了一圈儿,穿着僧袍(红色那种)坐在抵达大厅,他父母在他前面反复观摩了五次,才确人这就是自己儿子,犹犹豫豫叫了声Steve是你吗?接回家后他继续去Atari上班了,这时沃兹尼亚克也去了HP,就在附近。

乔帮主青年时代,时代的大潮令许多年轻人寻找精神自我,但和大部分古往今来的潮流一样,大部分参与者只是赶时髦出风头咸与维新罢了,乔帮主却从其中获益匪浅,他少年时代就摒弃了基督教,天然倾向佛教,印度之行其实让他学到很多。他观察到印度偏远乡村,人们没有什么知识,也不懂什么思维方式,以西方知识就是力量来看他们是毫无知识的,但他们靠直觉生活,当你完全没有文明文化的洗礼时,直觉就变得非常强大,他学习到这一点,进入冥想状态,抽离自我之后,直觉就开始发生作用。乔帮主是一个可以出入自如的人。

他后来的设计理念,iOS那种划时代的用户体验,其来有自,iOS是不需要说明书,每个人凭直觉就能上手的电子设备上的系统。这就是佛法和印度之行给他的启示。回到Atari后,他开始参与到产品开发中,他和沃兹尼亚克的第一次钱银纠葛也开始了。这件事的真相已不可考,但两边的说法大家自有分辨。

乔帮主继续在Atari上夜班,沃兹在HP,下班后就跑来找他玩,他接到一个新游戏设计,老板说如果可以节省5个芯片就给他一大笔bounce,老板知道他肯定搞不定,因为他动手能力比较弱,电子设计也差,但老板也知道沃兹很强,他肯定会去找他的。果然他找到沃兹,沃兹很开心能有东西做还有外快收。

乔帮主说这个产品五天就要开发出来(通常这种产品需要几个月),他这么说是因为五天后他就要去苹果园干活了。沃兹觉得不可能,他说没问题的(现实扭曲力场),沃兹白天在HP摸鱼画图,晚上带到Atari乔帮主组装插线,结果他俩五天真搞定了,收了一笔钱,乔帮主分了一半儿给他,隐瞒了5000 bonus。将近十年后沃兹才知道这事儿,因为Atari自己发了产品设计的文章,他俩这个设计非常详细的记录了。他非常生气。倒不是为钱,他说他知道我当时不缺钱,如果他告诉我他需要钱我肯定不会要这个bonus的,但他这么不诚实我很生气。当然这事儿过去就过去了,我不纠结了。乔帮主的说辞是:我不记得了。

我倾向于认为乔布斯拿了这笔钱,不一定因为他缺钱,而是因为他觉得他接的单,他应该拿这个。但他不承认,他说不记得了,应该是没有bonus,有我不会不记得啊。接着就说,你看沃兹十年没工作了,但他从苹果分的股票和我一样多。这么说就扯淡了,一码归一码,他这么说让我更相信他黑了这笔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可能是人的本性之一,乔帮主成立苹果时因为担心和沃兹发生决策冲突时不能定夺,拉了他在atari的同事Ron(就是对乔帮主出柜那个人)加入,这样三人更容易决策,Ron自己开过公司失败了,乔帮主对这经历充满好奇和热情,Ron却说尽量别开自己的公司,那是赔钱最快的方法。

乔帮主对开自己公司非常热情,说动了沃兹,卖了他的一个产品,他自己卖了那辆大众,凑了一千多,拉来Ron又凑了一部分,股权结构:45%,45%,10%(Ron),后来Ron还是怕井绳,一年后把自己资金撤回退出,根据比例分到了800美金,如果他不撤回,十年后他会有2.3 billion。

沃兹和乔帮主各擅胜场。沃兹工程能力强,乔帮主marketing能力强,他愿意和人打交道,总能做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例如让intel免费寄芯片给他的初创公司),沃兹是典型的geek,他们做出苹果电脑主板后沃兹首先拿去HP给主管看,他觉得这个产品是他在HP做出来的,必须先让他们生产,乔帮主非常不爽 。

结果主管看了后“十动然拒”:你这个产品挺好的,很有想法但不适合HP。这生意太小了。乔帮主后来和Ron说服他彻底退出HP。真是目光长远。沃兹从未想过把自己研发出的主板商业化,他觉得应该共享给俱乐部的爱好者们,乔帮主当然非常反对,当时还有个俱乐部成员也非常反对,他就是不到二十的比尔盖茨。

苹果电脑的公司名(Apple Computer)和当时乔帮主一直热情参与的苹果园有关,他提出来的,对Ron和沃兹说如果想不出更好的就用它吧,简单易记而且排名在Atari前面。后来他们没想出更好的,就注册了苹果电脑。所以后来咬一口苹果的图标是不是和图灵有关系不知道,这个名字和图灵是一毛钱关系也木有 

Apple I 最初打算是卖给club里的爱好者,因此只有几块电路板(cpu,内存等)插好后接电视当monitor用。在club展示后,有个老板走过来说如果你组装一下完成度高点儿我可以放我店里(电器铺)里卖,留了名片,乔帮主立马打给他,去店里看了。谈了价钱,这是他公司成立后接到的第一个单 。

这个老板也是个颇具眼光的人,普通老板也不会没事儿去一群Geek的club里晃荡,乔帮主面临资金问题,老板预支了货款,但买零件都不够,一开始他想找Atari代工,跑去谈,光脚和CEO谈,把脚放在会议桌上,老板非常生气说我不会和你做这个生意以及把你臭脚拿下来。

去银行贷款也是这样,银行毫无意外的拒了,最后他去赊芯片时不得不让芯片公司打给电器铺老板确认他的确接到单了才拿到芯片。这是第一代硅谷人的故事,乔帮主为了拿投资四处碰壁不改风格,而到了扎克伯格到处忽悠投资时,他的顾问甚至故意让他穿着睡衣拖鞋去和投资人谈,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第一单其实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他的父母和以前的朋友全都参与了,做账的,做流水线的,一个小型的工厂在他家车库诞生。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那时起乔帮主就对产线和产品要求严格,像个真正的IE。分钱后乔帮主经过沃兹家,他父亲Jerry对他说你根本不值那么多钱,东西都是沃兹做的,乔帮主气哭了。

哭完回去对沃兹说你要是觉得我不值我就退出,全部股份给你了,我另起炉灶。沃兹非常清楚乔帮主的价值,他只是个电子发烧友而已,根本不可能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也是在这前后,Ron见好就收退回了自己10%的股份,分到了一千五。如今他在内华达乡下一个小房子里养老靠政府福利维生。

他说我做了当时看来最佳的决定,两个年轻人太猛了,我消受不了。所以我并不后悔(你后悔也晚了啊,如果不抽回10%的股份,十年后就几个亿了)。很快沃兹研发出了Apple II, 他俩已经有钱买机票去参加电子产品展销会。

飞机上坐满了同类的年轻人,他们和如今硅谷的年轻人一样满口都是商业大词儿令沃兹自惭形秽,乔帮主则非常自信,觉得这些小混混的产品都是垃圾。展销会上乔帮主拿着Apple I到处推销,又搞定了几单,沃兹则一直躲在宾馆测试Apple II,乔帮主见识了别的个人电脑样机,回来后就说,我们必须弄个机箱 。

苹果从注册到壮大的过程真是太精彩了,如今回看有人真的懂得投资,vision这种东西也的确是存在的。乔帮主接到Apple II的单后去拉投资,硅谷一个风投人开奔驰去他车库看他的”公司“,乔帮主当时今天不洗澡,光脚,胡子头发都很长,黑瘦,他回忆说:像胡志明。沃兹也差不多,他屏住呼吸去看了产品 .

Apple II在车库的工作台上,此风投家西装笔挺,扣子扣到了领口,看完后出来离俩人三尺远说了几点意见:我可以投钱但你需要一个做marketing和供应链的人;你要写个商业计划书;你这个产品很值钱,你们站在时代的开端。乔帮主平时听年纪比自己大的人逼逼自己时基本是立马轰走的,但那天他非常冷静。

他对此人说,你给我几个人选吧。(他肯定连去哪儿找人都不知道),此人给了他三个候选人,他一一打过去谈了,面了,最后定了Mike Makula。马库拉是什么人呢?一个三十二岁就退休了的人,他在intel工作时拿了原始股,一上市就退休了。在湖边造了大房子,这样一个人,开着跑车去看了乔帮主的公司。这就是为何一个时代无法复制,今天回看那个时代很多事情的发生都非常神奇。

马库拉后来成了乔帮主精神上的父亲,他的市场营销原则和乔帮主一拍即合,两人合力(主要是马库拉)写了商业计划书,制定了苹果的营销原则(沿用到现在),重新设计了logo(找了一个非常贵的设计师),乔帮主对产品的要求不是逐渐习得的,他这种”吹毛求疵“,从一穷二白时就开始了。到快死时要上手术台还在嫌弃医疗器械设计的不够美,不太intuition。这些原则开始的很早,

比如他专门找人研发了电源(此人也是个神人),可以在供电时减少发热从而不用风扇--不用风扇这个原则从第一代苹果就定了,因为这不够”禅(Zen)“,让人分心。比如他只愿意留两个插槽:一个插打印机一个modem。但沃兹要留八个给用户自己插扩展功能,不过这次他妥协了。

苹果的股权变更,一开始他和沃兹和Ron,45%,45%,10%,期间Ron抽走了自己的投资(前后拿走了两三千块),他拿着Apple II去找Atari的老板借钱说你借我五十万,我给你三分一股权,他当然拒绝了(现在直言非常后悔,因为他有这底气,Ron就表示不后悔,因为他老了,且靠救济维生)但他推荐了投资人。

投资人并没有参股,但表示愿意投(后来此人成了硅谷知名投资人)让他找marketing人选,并推荐了markkula,马库拉和乔帮主一起写了商业计划书并参股三分之一,现在股权是他,乔帮主,沃兹三三制。虽然沃兹一直还保持着HP的工作。乔帮主劝他辞职全职创业。

沃兹不愿辞职,其一是安全感,这只占很小比重,尤其是苹果已经赚了第一桶金后。他主要是不想做老板。但大家一开始都没明白,马库拉没有再尝试说服他,但乔帮主发动了身边所有力量说服他辞职,甚至去找了他爸,他爸这时已经明白苹果的潜力,力劝儿子辞职并告诉他即便在自己公司也不一定需要做老板 

沃兹和乔帮主的因为性格导致的裂痕一直都在,在他看来沃兹永远长不大,爱好太广泛缺乏重点,比如让他改进BASIC的浮点算法他一直没做,凭兴趣东搞西搞,最后乔帮主不得不买了微软的浮点算法。沃兹不愿做老板,只想做个永远热情分享的一线工程师。他敬佩乔帮主的营销和设计,但同时也讨厌这个。

乔帮主接下来要证明,你沃兹做到的我也做得到,因为Apple I,II都是沃兹一个人设计完成的,他要做一台自己的电脑产品。但沃兹早早承认自己做不到乔帮主做的(marketing,design)。

感想与摘录:《嬉皮青春》

 

乔帮主是资优生,学校测试后安排他跳两级,他爸慎重考虑后跳了一级直接高一,结果中学部太强了,他去上学第一天警察抓走八个(轮奸),每天都看到砍人打架,他年纪小被bully,回去对他爸说转学,不转不上了,Paul一咬牙买了个学区房(其实离原来的只有3 miles),新学校非常棒(就是cupertino high)

乔帮主从小就有怀疑精神,父母带他每周去教堂,有一次他看到生活杂志登了一群饥饿儿童的封面,问牧师上帝是不是无所不知?牧师:是的。乔帮主拿出那个杂志说这些孩子他知道吗?牧师说,你年纪小可能不理解,但上帝知道的。他没说啥走了,当即决定绝不和这样的上帝发生任何联系。后来他信了佛教。

乔布斯爸爸搬到山景城是妈妈的主意,她还是喜欢加州。那是一片正在发展的新市镇,Paul也很快找到工作,业余买破老爷车改装后卖掉赚钱,乔布斯说五十块买,改装修理好后卖250,还可以避税。后来paul看到邻居做地产经纪挺赚钱,觉得自己不比他差应该也能赚钱,考了牌去做地产经纪,结果入不敷支

乔布斯妈妈以前是不用上班的,Paul做地产经纪失败后不得不二按房产应付每日花费,她只好出来上班,做bookkeeper。乔布斯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为他爸开脱说,做地产经纪你得会忽悠,我爸爸不是那种销售员,他太诚实了。(但他本人可是非常会忽悠)

乔帮主父母很早就告诉他是领养的,他也一直觉得没啥,直到六岁时隔壁小女孩儿说,那就是说你的亲生父母不想要你了?他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过,哭着跑回去了,但养父母非常平静的安抚他说,不是他们不要你了,是我们特意选了你。养父母在乔布斯心中地位崇高直到他表现出资优天分,发现自己比爸爸还聪明。

乔帮主爸爸那一代,汽车是geek的,他爸爸经常便宜收购破车拆零件卖或者组装后高价出售,乔布斯则精于芯片,他这一代是电子业的黄金时代,他也经常低价买集成电路拆芯片高价卖,和他爸精通汽车一样他精通电路。有次他缺一个电路板,直接打给HP老板(那时候电话都在黄页上)要了一个。

老板赏识他让他去工作--其实就是流水线上组装电路板,但他兴奋异常,别的工人对这个野心勃勃并且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工作的小屁孩儿都不太爽,天真的乔布斯有次兴奋的对他主管说我好喜欢这个(电子版)好喜欢这个,你最喜欢啥?他主管模仿他的语调说:我好喜欢操逼,我好喜欢操逼。( I love this stuff, I love this stuff, and then I asked him what he liked to do best. And he said, "To fuck, to fuck.")这是因为流水线上都是产业工人大老粗,所以很快乔布斯就在休息时间跑二楼和工程师混了,工程师喜欢他。

十五岁时,他爸发挥所长给他组装了人生的第一部车:Nash Metropolitan 加MG的引擎,现在回看这车酷毙了,但当时他不喜欢,先开着,自己攒钱换了辆红色Fiat850,他爸帮他inspect的。那是他第一次体会到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的喜悦。

乔帮主十五岁开始抽大麻,LSD,Acid变成生活日常,他爸发现了非常愤怒,让他承诺不再抽,他拒绝。那时风起云涌的嬉皮士运动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乔布斯也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除了他热爱的电子,他开始大量听音乐,看文学作品(最喜欢莎翁的李尔王和那部令人头痛的梅尔维尔的白鲸记,迪兰托马斯)

原來blue box并没有赚多少钱,造价40,打算卖150,乔布斯在一家pizza店吃饭时,热情的向邻座推销,邻座大哥看他演示完之后说,不错,跟我去车上拿钱吧,乔帮主跟出去这哥们直接拿了把枪指着他打劫了。非常好玩的是这哥们儿还留了电话,说管用就给钱,后来乔帮主还真打回去了,哥们儿说不会用。乔帮主热情的约人家在公园见再给演示一遍,后来想了想放弃了。赔了40块。这次合作奠定了woziniak和乔帮主未来的合作方式和方向。其实blue box还是挺有技术含量的,沃兹尼亚克设计了电路,乔帮主设计了计数器,但marketing和sales,主要是乔帮主做了。

个人奋斗固然重要,历史的选择也很重要,乔布斯成长的时代真是黄金时代。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都是黄金时代,我生活这个时代,真垃圾,科学和艺术都垃圾。后面写苹果的初创到成功有非常详细的资料,可见那时的工程师,投资人都满腔热情,满脑子改变世界的真诚想法,而不是像现在投资人和扎投资的人都TMD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大忽悠。(像 bad blood这样的少女乔布斯)

沃兹尼亚克的爸爸给他的身教是诚实而低调,因此他从小就讨厌比较强势,高调的人,这是他后来和乔帮主分道扬镳的性格因素之一(被骗,加上看着对方太串不爽),乔帮主是那种非常喜欢拉风感觉的人。

乔帮主和所有青春期男孩一样叛逆,先因为吸大麻和父亲争吵,之后中学毕业向家人宣布和布伦南同居搬出去住,老父亲快被气死了(over my dead body)但他啥也没说收拾衣服扭头走了。Paul想起曾经对他生母的承诺要把他送进大学。乔布斯选择了里德学院--当时最贵的艺术学校。虽然斯坦福就在他家门口,乔布斯除了里德学院哪儿也不去,Paul只好咬牙给他报了。送他去学校时他不让父母进校园。后来他罕有的感到内疚,这件事是其中之一:他们付出了那么多,我却连校园都不让他们进。 当时关于越战的运动已近尾声,校园里也没有前几年那么风起云涌,大学生的兴趣重新转向对个人(而不是大时代)的关注。

校园里弥漫着冥想的风气,这个时期乔布斯逐渐向佛教靠拢,同时还疯狂实验了节食素食和各种奇特的饮食(曾经连吃了一周胡萝卜整个人都橙色了)乔帮主后来回忆这段时间对他影响非常大,冥想修行彻底改变了他,影响和发展了他关于intuiation 的设想。他的确是有慧根的人。那时他们抽麻烟用药,冥想。

乔帮主也不是完全任性的叛逆青年,他发现里德学院非常神奇:它是一所深具波西米亚气质和嬉皮气质(自由奔放追求自然)的学院,但同时对学业的要求非常严格。沃兹尼亚克来看他时,他指着课表说,你看,我得上这么多课,太操蛋了。沃兹尼亚克说,正常啊,这课安排都是有道理的(他那时在斯坦福)。

然而当时正在找寻生活目标人生意义的乔帮主一点儿也不想上这些课,但又心疼爸妈交这么高的学费,于是决定退学,教导主任同意了,不用交钱,但也没把他赶出校园,于是他开始到处混课上--比如去上舞蹈课,有美女看,课程也很有意思,旁听书法课--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改变了个人电脑字体设计的时刻。

乔帮主过着清教徒的生活(不一定是因为没钱,主要是为了修炼),周末照样去庙里混斋饭吃,平时缺钱了就随便打打工,就这样在里德学院又混了一年半才回家。

乔帮主自认他的性格塑造主要靠LSD和大麻等药物,这些药物令他发现人生的另一面。中间也有不少领路人。其中之一是Robert Friedland,此人也是个传奇。乔帮主认识他的机缘非常奇特:他卖IBM打印机给Robert,送去时他正在宿舍和女友做爱,乔帮主一看不方便,扭头出去了,他起身叫他回来坐等他完事儿。

乔帮主当时一起修炼的室友认为他的现实扭曲力场就是和Friedland学的,Friedland带他去附近一个庙宇混斋饭吃,晚上在那儿尝试各种药物又唱又跳,释放自我,寻找成佛的机缘,乔帮主那时还是个nurd,害羞腼腆,他大部分后来的金牌销售以及说服人的特质,学习自Friedland。

Friedland当时还帮一个富翁打理苹果园,把苹果园改造成一个公社,欢迎各路禅修爱好者嬉皮波西米亚人士来无偿劳动,乔帮主主要负责剪枝,后来他睡在厨房时发现这个社会主义公社里的人竟然半夜起来互相偷对方冰箱里的食物,觉得讽刺又搞笑,于是离开了农场

Friedland后来成了矿主(世界各地都有矿)千万富翁,艾萨克森采访他时给乔帮主打了个电话,乔帮主说“你要提防他哦,他的矿被人告污染环境,去年打给我让我去克林顿那儿帮他斡旋一下,我没答应。” 总之,此人是个特别有魅力的精神领袖型人物,我觉得不是精神领袖是断不可能做到一边谈事儿一边做爱的。

“最后你发现你精神导师变成了个名副其实的掘金者,这事儿挺讽刺的”乔帮主后来回忆说。在苹果园时,乔帮主实验了吃吃吐吐大法,友人还以为他厌食症,其实只是fasting的试验,他说饿一星期光喝水和吃绿叶菜人非常精神,能光脚走回加州。

重读

 


去年花了半年时间重读了一次《Steve Jobs》,这真是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才刚开始读英文书,记得很清楚读了一年两个月才读完,还有一些部分是囫囵吞枣。这次我力图把每个句子都读懂,花了更多的时间理解长句子,但仍然只用了半年时间。可能因为这些年读多了英文书,能力提升了。

四十岁后读书和看电影都是奢侈的,所以选择非常谨慎,宁可重读好书也不敢贸然开始读一些时下热门的书了。去年仅有的几个月自由窗口期,我去过不同的书店,发现没有任何一家书店可以找到《Steve Jobs》了,这本书是他过世那年(2011年)出的,十年过去了。我手上有三本,两本精装一本平装,都是在二手书店买的。但读的这两遍都是电子书。

迄今为止我读过和乔布斯有关的书有:《becoming Steve Jobs》一个商业记者写的,略微有点儿粉丝视角。这本Issaccson写的,稍显商业经管视角,还有他女儿写的《Small Fry》,个人生活写的最多。综合这三本书,我可以得到一个更立体的乔布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教主级的人物,乔布斯的人生非常值得了解,但大家都对那些哗众取宠的事件,报道一拥而上,一知半解的贴了标签,流传成为江湖传奇一样的小故事,人们对乔布斯的印象充满了传奇,误解,刻板印象。当他高高在上,活在这些误解和传奇中时,他的人生对普通人的启迪也就无从谈起了。我建议有时间大家都可以读读这本厚实的传记,把乔帮主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对每个人认识自己的人生也不无裨益。

Issaccson的这本书偏重于商业角度,写个人生活着墨不多(也可能是他的访谈没有得到足够多的个人生活信息),大致写了他的童年,高中,历次创业和企业管理的详细经过。正如全书最后总结的,乔布斯以一人之力革新了数个行业:手机,音乐,动画,零售商铺。写了他的成长,他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源头--美国的嬉皮运动,禅宗等东方宗教,极简主义。努力理清了几次重大变故里的人物关系和商业背景(被逐出苹果,收购皮克斯以及皮克斯的发展,重回苹果,配股权问题,和Google的诉讼与和解,和微软的诉讼与和解,与各大唱片公司的谈判等等)这些故事都非常精彩,既有乔布斯的魄力也有各个行业发展的大潮涌动。

乔布斯不是每次都成功,事实上他看错形势,执行失败也很多(NeXT即是其中一个),乔布斯不是不做市场调研,他可能比任何人做的都仔细,只是他不一定采用调研结果。

他身上既有liberal的精神内核又有中产保守家庭教育的烙印(例如苹果关于色情内容的审查)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黑白二分。乔布斯是嬉皮运动背景下长大的,意识形态内核是liberal,但他又和大部分liberal不太一样,言行到身体都比较一致的不太尊重人(更遑论肤色了),喜欢金色长发白人美女,超级不爱做慈善公益。他对待民主共和党的总统没有太大分别,奥巴马当选后他有次问过手下:为啥奥巴马还没打电话给我?奥巴马有次请了几个科技大佬去白宫提意见,他也是非常不客气和骂自己员工一样发言。批评奥巴马团队,尖锐的批评教师工会以及整个工会系统。

这次重读我特别留意乔布斯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电视听过的音乐,试图从他的知识结构去理解他的思想和行为,但可惜关于这些的内容太少了,提到过的书也只有《禅者的初心》《Autobiography of Yogi》(他在印度感染痢疾差点儿挂了时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影印版,死前在飞机上又读它的电子版)寥寥几本,但他和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都读过不少英语经典。音乐基本是beatles和bob Dylan为主,乔布斯最喜欢的音乐是Bob Dylan的,他是幸福的,到他去世,他的偶像歌手还在创作和发新专辑。这些是他的精神食粮,他也引用Bob Dylan从不插电到插电的变化来解释自己对产品的直觉。不忘初心,初心即是创新,必须一直改变。

乔帮主最后的岁月和他生病到过世的过程,非常令人感慨,他对东方宗教的迷恋成就了他人生的事业,但他的反智主义(相信直觉),对“自然疗法”和现实扭曲力场的迷信,都拖延了治疗,因此导致病情恶化,终于无力回天。我记得看过《六十分》访谈他的朋友和前同事,其实晚期他是有些后悔的,所以劝朋友不要尝试那些乱七八糟的疗法了。体检时发现胰腺肿瘤,是良性的,医疗团队建议手术切除以绝后患,他拒绝打开自己身体,开始尝试食料和各种草药疗法,劳伦说服他动手术时肿瘤已经变恶性并且开始扩散,最后经历了换肝,放疗化疗以及最新标靶药物治疗还是回天乏力,他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最后的访谈里他清楚的谈到他不相信上帝也不太相信佛教的轮回,人死了就是死了,就像开关关上了,这就是我为何不在iPhone上设置关机按钮。

乔布斯去世超过十年了而苹果也早已不是他的苹果,尽管他生前宏愿之一是打造一个永续的优秀公司(另一个是做出伟大产品)千百年而屹立不倒。我不会假设乔布斯还在生苹果会如何发展,经他手的产品让人触摸到人类可以达到的科技上的,美学上的,工艺上的顶峰。上个月朋友送我一个日本的铸铁水壶,精巧简约易用,从这些生活中的产品上,我们看到人类对完美和谐的追求。乔布斯在复杂如操作系统这样的产品上,集多人智慧,做到了简约和谐,接近完美,仅此一点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读传记理解这些商业的科技的决策过程不难,难的是理解他的家事,他对子女的态度,以及江湖流传的怪脾气,对这个问题,他生前最后的访谈里做了自我解释,大意是想达到一个目标总得有人做丑人,没人愿意做我就做。沟通简单粗暴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人生时间有限,直来直去最省时间(your idea sucks!)而且我出身于一个中产之家,不懂那么多的委婉修辞。这样的解释不足够理解他怎么都不愿分原始股给其中一个创始人,不足够理解他对待Lisa的态度(Lisa在《Small Fry》里有更详细的描写),不足够理解他开着跑车带当时的女友Joan Baze去YSL试衣服,试完之后自己买了几件走人。他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到现在为止无人能理解的行为。世人常说能力越大脾气越大,其实乔布斯的性格是比较一贯的,有几个和他相处不错的核心人物(例如劳伦, Jonny Ive,他另一个硬件部的头儿,皮克斯的负责人拉塞特等等),也有和他水火不容的人物,但大部分人都是不喜欢但觉得可以接受或者不得不接受他。而对大部分以乔布斯为榜样的人而言,那点儿芝麻绿豆大的本领,实在不配颐指气使,乱发脾气。本领和脾气没有必然关系,和推动项目也未必直接相关,只不过碰巧乔布斯性格如此罢了。

另外,Issacson是一流的作者,所以整本书里英语句式千变万化,表达巧妙而准确,好多词我都是第一次见,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就惊叹于词汇量与大部分我读过的浅显英文著作或者新闻报道大相径庭,有时是非同寻常的词,有时是寻常词汇的不常见用法,翻了字典四五页后发现这个意思,恰如其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如果你从《Animal Farm》《Shallote's web>这种小书开始阅读英文原版,那这本是英语阅读升堂入室之作。

接下来几天我会把阅读过程中的摘录和感想陆续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希望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潜心读读这本书,最好可以读原文。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