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

雄辩胜于事实的时代


好的导演都是超前时代的,尤其是知识分子型导演,他们总能先于普通人感触到时代的脉搏,并用镜头语言表现出来。去年看《Gone Girl》后,我写了篇观后感,标题是《人闲是非多》,大致就是说这根本不是一部关于婚姻和感情的电影,大卫.芬奇想表达的是他对一个娱乐至死时代的感觉。我当时写,你婚姻出轨是一件事,你是个普通人,你能想到的婚姻出轨导致的后果里,肯定不包括一群人在你家院子里点蜡烛,以及,卖薯片的忽然揽着你来了个自拍,以及你的狗血故事可以卖那么贵。


随着川普的当选,《Gone Girl》上映两年后,我们越来越清晰的看到这个时代的荒唐,春江水暖,李安这种敏感度极高的导演不可能感觉不到。《半场无战事》和《Gone Girl》异曲同工,反战,战后创伤,都是表面,和《Gone Girl》里的狗血爱情一样,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是你亲身经历的痛苦,成为大众消遣的狂欢。你变成了一个消费品。有些消费是直接的,让你穿的花花绿绿,上台和袒胸露大腿的拉拉队一起跳舞,有些消遣是隐蔽的---一个姑娘因为你是战争英雄而下意识的爱上了你。。。。头上的光环。对比利的俊美,单纯,魁梧健硕的身形,她没有任何表示,她爱的是一个勋章,一个假想的比利.林恩。很显然,她对林恩的爱,像她养猫自拍,喝咖啡自拍,在景点自拍,和明星自拍一样,只是个不切实际的心血来潮。社交网站上的一次炫耀。



这样的时代,明白人是痛苦的,比利.林恩很痛苦。


著名知识分子导演伍迪.艾伦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爱在罗马》里,他莫名其妙的塞进去一个荒诞的人物,一个荒唐的电视节目:大街上随机找到一个人,把他打造成明星,一时间,他成为城中热话,记者围着他问早上用什么牙膏,先刷牙还是先剃须?他说先剃须。然后记者们如获至宝,奔走相告:天哪,XXX原来是先剃须再刷牙的啊。他也飘飘然成了名人,告别了毫无光彩的生活,做了几周明星。节目组接着再随机找另一个人。著名导演贝尼尼担起这个角色。(当然对片中另一个每个明著都知道点儿,每个诗歌都能弄两句的绿茶婊的塑造也可称完美)



这个情节看着荒诞,其实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川普的当选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让媒体可以好好反思。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让雄辩胜于事实。前天晚上香港特首候选人第一场电视辩论,林郑月娥雄辩滔滔背了很多数字,显得她很专业,很懂管理一个地区。好像在气势上压过说话慢吞吞的曾俊华和有一点准备不足的胡国兴。事后,没有一家主流媒体去调查她说的那些数字,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涉嫌利用职权泄密。只有一家网媒做了Fact check。只Check了一个显著错误的事实(她是雇过政治助理的,只是辞职了而已)


这样的时代,原本的伦理全都被颠覆了,是一轮新的混乱。我记得看到李志的一篇访谈说,我其实没什么天分,但你们搞音乐的都太懒了。原本分内的事,没有人愿意再去做,做到了的,变成了奇迹。人们不在关心事实,不再关心头顶的星空和脚下的污泥。二十年过去,如今,经济学还是解释一切的唯一理论,主流理论。Don't argue success。罗振宇说别去管别人怎么黑你,市场才有资格论成败。多么振振有辞:我每年有一亿的营收,难道这还不是成功吗?


今天早上看到冯克利访谈里的一段话:


【马克思有一本书——他的别的书我觉得都不值得看,但这本书应该看——《波拿巴政变记》,这本书写得太好了。里面讲述拿破仑三世那个时代,法国人政治理想的丧失,老百姓像无头苍蝇一样,社会上存在各种投机倒把现象,因为到处都是体制里的机会,体制外的机会。和咱们中国今天的局面有很多相似处。】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用食品做比,体制外的咪蒙提供的是麦当劳,看上去很好吃,甚至很有营养,体制内的一批洗地党,是三聚氰胺,有害你还不能反驳。


然而,我已活到这个岁数,早已不再被这些浮云遮住眼睛,但满目都是网络热词的时代,总是令稍微见识过点儿汉语之美的人心生难过。


想起我的青春期第一次听到《国际歌》就是唐朝的摇滚版,而如今的年轻人却极有可能从《青春版红楼梦》开始对这部伟大小说的朝圣,觉得荒诞也觉得这种“七八年又来一次”的宿命的蹂躏令人哀伤绝望。


我现在生活在一个暂时自由的地方,客观上远离了各种喧嚣。有时我会想,如果还在中国,我会干什么?我大概会把这个时代当作另一场十年浩劫,切断我的网络,自绝于社会与人民,闭门读书。读那些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年前写就的,一直也没有时间去读的中外经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