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而且热情不减

 毛姆是讲故事高手,但他的故事都是有硬伤的,这算美中不足吧,读毛姆的小说挺过瘾的,他非常善于观察,下笔如有神助,把各色人等描摹的个性鲜明又栩栩如生。《月亮与六便士》的硬伤是那种“艺术召唤”理论,这个立意可能骗骗十几二十岁小青年足够了,但稍微有点儿阅历的人都会一笑置之。一个人得到艺术的召唤,像着魔一样不管不顾的用某种艺术形式表达,这个内核非常通俗小说,但不够艺术,也不够高级。与之相比电影《立春》就很完备。《立春》也讲了一个自以为被艺术附身的普通人着魔的故事,但它高级之处在于一切源自小地方眼界狭窄和无知,终于彻悟和回归现实,这个故事真实又残酷,仅就立意而言,高过《月亮与六便士》太多。


本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斯特洛夫,一个经济上很成功的荷兰画家,他又高超的鉴赏力,但却安于画一些平庸的画作,乐此不疲,“我”质疑他的画“假”时,他说,我知道自己不是伟大的画家,我不是米开朗琪罗,但我有自己的东西,我卖画,我把浪漫带给各种各样的人,你知道吗?挪威瑞典丹麦的商人买我的画,你想象不到那些国家的冬天什么样子:阴沉寒冷,漫无尽头,他们喜欢看我画中的意大利景象,这就是他们想象中的意大利。

毛姆笔下的此君,热情有礼,知人善任,经常资助在艺术上一事无成但又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决不妥协的穷逼,这些穷逼艺术家一面拿他的钱花一面背地里嘲讽他的画,他也毫不介意,他对艺术有深刻的认知,是一流的鉴赏家,他说,你以为美是你随随便便像捡贝壳一样就能得到的吗?艺术家要想创造美必先经过灵魂的煎熬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美,而当美出现,他并非为了让每个人都认出他,你必须重复和艺术家一样的奇异之旅,这是一支唱给你的旋律,你要想欣赏需要智慧,感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毛姆对艺术的观念也写进这部小说了,他说他更爱这种传统的讲故事而不是什么现代派,可见他对艺术的理解仍是比较贴地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更接近本书中的斯特洛夫,他知道什么是高级什么是通俗,甚至他可能也能做高雅之作,但他选择面对大量的读者的艺术。本书主角斯特里克兰代表了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五百年出一个的艺术家,但在毛姆笔下,这种人其实像中邪了一样,是没什么乐趣可言的,他们拼命的表达自己被赋予的使命,已经不再是本人而是一个被艺术之神附体的空壳。捎带手他还写了个医生,年轻有为事业有成马上就能升职,前景看得到,赚大钱封爵位,但忽然中邪一样坐船跑到一个岛国留下来不走了,和本地女的生了一堆孩子,死的死残的残。他的一个水平不太如他的同事取而代之,走完了后面的光鲜大道。但他们都挺快活的。“我”评论道,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心灵故乡。这就是我觉得别扭的地方,它仿佛是种神秘的,解释不清的力量使然,毫无铺垫的降临了。

但毛姆小说的好处不在于此,小说传达了什么于他而言无关紧要,我觉得他既不是想拯救失足文艺青年也不是想探索艺术和金钱的关系,他就是想给你讲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写几个他见过经过的奇特人物。所以我读这本书最大的享受就是看毛姆嗖嗖嗖的射出各种冷箭,射中男人,女人,穷人,富人,贵族,俗人,雅人概莫能外。所以,我也没啥观后感,就是把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直白辛辣的句子摘录如下:

斯特里克兰肯定四十了,这样的年纪却陷入情场,简直令人作呕。我那时血气方刚,是才放旷,认为一个男人陷入爱河而不是自己出丑,三十五岁是大限。
那时,我还不了解女人根深蒂固的恶习:与任何愿意倾听的人谈论自己的私事。
斯特里克兰夫人对流言蜚语这般在意,让我有些心寒,因为当时我还不明白,他人的意见,对女人的生活,关系如此重大。
女人的脑子真可怜!爱。就知道爱。她们以为,男人离她而去是因为有了别人。你觉得我是这样的傻瓜吗,把为一个女人做过的事再做一遍?
想让别人认可,这或许是文明人最根深蒂固的本能。
那些告诉我,自己好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我决不相信。这只不过是无知,虚张声势。她们的意思仅仅是:他们不怕别人非议,因为他们确信没人会发现。
只有女人才会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而且热情不减。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他是为了女人离开你,你可以原谅,如果他是为了理想离开你你就不能。因为前者像是比赛,而后者你更无能为力对吧。
女人总喜欢在爱人临终前表现的大度不凡,这始终让我感到不安,有时候好像她们不情愿男人寿命太长,就怕没机会把这一幕好戏尽快上演。
常言说,痛苦使人高贵,但这不对,让人行为高尚的,有时是自满得意,而痛苦,往往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充满仇恨。
对于依然爱她而她已不爱的男人,女人往往比谁都残忍。
一个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对她所做的牺牲

这本书国内有很多译本,我看的是徐淳刚译本,翻译的非常棒。传情达意,节奏感也非常好。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不爱那么多

 


侯麦电影里的男女关系是我最羡慕的,同时我也觉得不真实,因为我从没在现实中见过,将来一定要去法国住住,了解一下法国人的风情。侯麦电影里这种发乎情止乎礼,怨而不诽的诚实每每让我震惊不已。


真实生活中的男女,对彼此的珍重但凡能达到电影的十分之一,就能从爱情中获得更多的幸福。爱令人妒忌,它激发人类所有的善和所有的恶,爱而可得,是无可比拟的甜蜜幸福愉悦,得不到或者得而复失,令人愤怒,发昏,或者自怨自艾,但人毕竟是理性的动物,法国人尤其是理性的动物,我认为她们得到的爱更多。这是理所应当,毕竟坦诚的告诉对方你之前爱现在不爱了是很难的,接受对方之前很爱自己现在爱上了别人也是很艰难的。我们在现实中见了太多暧昧的分手,斩不断理还乱的纠缠,暴戾无情的争吵和野蛮,然而,最后时间还不是无情的洗去了所有的愤怒,愧疚和哀愁。那些愤恨和爱一样,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流而去,人到中年回头想想,终于平静接受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的事实。


我从没在法国电影里看过为爱痴狂的人,也没见过她们摔摔打打,吵个天翻地覆,最常见的情形是,其中一方在风头火势时,忽然拿起衣服说,我的心很乱,我想出去走走,然后就走掉了。但她们的爱是如此纯真,坦诚,令人羡慕,希望人类面对一段感情都能如此坦然,真的做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冬天的故事》里菲利西亚和她的露水男友路易(一个饱读诗书精通哲学的知识分子)分手,他很难过,菲利西亚说,其实我比你更难过,但我对你的爱就只有这么多,没有多到能和你在一起的程度,希望我们不要吵架,和平分手,希望我们还能是朋友,路易说:分手就痛快一点吧,不要给我留任何希望。当晚菲利西亚留宿路易的家,睡在二楼卧室,路易睡一楼的沙发。菲利西亚和路易坦白分手后就跟他另一个露水男友马桑斯搬去一个小城继续开美发店了--带着她和真正男友查理生的女儿。女儿五岁了还没见过查理真人,她和查理一见钟情,度过了一个美好而浪漫的夏天,查理是个厨师,接到个短期工作去美国,二人缠绵分手,菲利西亚留下地址给查理,但地址写错了,并且那个错误地址的房子也拆迁了,她再也没找到查理,查理也没找到她。但她怀了查理的孩子,她说我顺其自然,就生下来了。


菲利西亚坚信查理会回来找她,也坚信她最爱的是查理,路易和马桑斯代表了两种男人,路易彬彬有礼,饱读诗书,马桑斯精明干练,事业有成。二人对菲利西亚的爱都非常深,都希望和她结婚。她周旋于二人之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查理。后来她和马桑斯在一起,马桑斯说,查理也许不会回来了,他可能早就结婚生子,你不要等他了,菲利西亚说,对,那都是过去了,我现在爱的是你,我希望能好好爱你。


然而,当她真的搬去和马桑斯住的第一天就后悔自己的决定了,一个小小的风波,几句拌嘴后,她执意离开。马桑斯为了她搬到这里,重开生意,但他并没有大发脾气,只是万分小心的说,希望你先别走,冷静一下再做决定,可菲利西亚心意已决,星夜离开小城返回巴黎。


回到巴黎后她又去找路易,路易很开心她能回来,并再次真诚希望和她结婚,她们一起去看了话剧,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此处侯麦任由舞台剧表演了十几分钟,是莎翁《冬天的故事》的结尾,雕像复活变成真人,灯光昏暗的剧场观众席,菲利西亚看的极其投入,流下眼泪。回程路易和她谈论话剧,她说了一些诸如人真的能了解自我吗之类的话,路易接过去侃侃而谈,一会儿柏拉图,一会儿帕斯卡,回到家,还翻出自己的毕业论文给她看。她并无冒犯但极其认真的说:路易,我很感激自己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你让我爱上读书,受益匪浅(菲利西亚是个美容院的店员),路易再次央求她带自己见家长,他觉得她走失了查理,拒绝了马桑斯,应该回到自己的怀抱了。但菲利西亚坚持认为她会再次和查理相逢。路易非常沮丧,菲利西亚说,路易,对不起,我对你的爱只有这么多,你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多了,你总在说书里的话,好像离开书本你就不会说话了。在此处,感谢侯麦的慈悲,他并没有把路易拍成一个口水多过浪花,对女人居高临下,对什么都能扯两句的肤浅之辈,这只是路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生活而已,他只是个正常的知识分子(也许是哲学教授),他只是不适合菲利西亚,并不惹人厌烦。



一个星期的时间,菲利西亚做了几个决定,失去了两个露水男友(但相信她们仍然是朋友),但她很坦然,在圣诞季节里,内心充满了喜悦平静和希望,看到这里我理解为何侯麦要播放十几分钟的莎剧情节,他大概是在告诉观众,菲利西亚连这样的奇迹都相信,感动落泪,她相信会再次和查理相逢是发自内心,而不只是种虚无的因为得不到而耿耿于怀的浅薄感情。


她拒绝带路易见家人(因为她们会把你当成我男友的),也拒绝和路易回去见他的家人(因为她们会把我当成你女友的),她甚至拒绝路易开车送她回家,她带着女儿上了公交车,奇迹一般,查理坐在她对面,音讯渺茫五年后她们再度相逢了,在这爱的季节里,查理先认出了她,她看到查理旁边坐了个女的,带着女儿下车跑走了,查理追出去,告诉她那只是他的朋友,不是女友,她们像彼此等待了很久而终于可以在一起的恋人一样,激动的拥抱,回去她的家,度过一个难忘的圣诞节。在温暖的壁炉前,她说,你肯定有过不少女友吧,这段时间,他说:是的,但都不太行,都分手了。你呢?也有男友吧?她说,是的,我刚刚和他们分手了。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正如她们的一见钟情。



这部电影真心让人觉得爱是人间最美好的事,即便是没有结局的爱情也那么美好,男女可以永远拥有的,不是婚姻,而是这真诚的爱情,哪怕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英雄割据虽已矣--《蒋经国传》读后

 看完了陶晗写的《蒋经国传》,这本书据说史料丰富考证严密,访谈了数百蒋经国身边人和历次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虽然没到隐恶扬善的程度,但也把蒋经国写的太好了,以至于我翻出来《李敖自传》重新看了李敖对小蒋时代的记录作为平衡。


在华人世界里,蒋经国的确是少有的有魄力的政治家,但我看到的《返校》,《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难道是台湾人虚无的幻想吗? 无论是《悲情城市》里从监狱里传出的血衣“你们要有尊严地活,父亲无罪”,还是《返校》里高大的僵尸一遍遍重复的那句恐怖的“检举匪谍,人人有责”都深深的留在我记忆里,每年228我都会想起梁朝伟带出来的那块血迹斑斑的布。《悲情城市》反映了本土精英的反抗(他们大多来自日据时代,受过好的教育,坚贞不屈,宁折不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返校》里,窥见的是舶迁来台的外省人,在白色恐怖下,不可摆脱的“匪谍”阴影。

这些历史,白色恐怖,争取自由的种种事件,在《蒋经国传》里太轻描淡写了,当然大家都理解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台湾面临的危机,书中也详细的交代了白色恐怖开启时的迫切性,但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蒋经国是充满人性的。1942年起就认识蒋经国的一个军官报告蒋经国妻儿都在大陆,他想回去,蒋经国说可以给你再找个太太,他说深爱家人,希望能回去,蒋经国说你退下,不要再说了。过了几天这名军官接到调令,调往香港,他于是从香港回中国了(但此君后来的经历大家应该能想象到,经历了一系列的肃反,反右清洗,文革浩劫,不过他命大,竟然活下来了,1996年陶晗在南京访问了他)。但这个特例说服力太弱了。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要拿蒋经国和中国这群二代比,这些二代差的太远了,像薄熙来还有包子,加一块儿也没法和蒋经国比。这可能和蒋经国早年的经历有关,他很早就离开中国去了苏联,年轻热情的小蒋那时是非常狂热的左翼托派分子,本书作者没有明确说蒋经国在苏联时的反老蒋行为是出于无奈还是发自真心,我相信二者都有,但蒋经国在苏联的经历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让他认清了共产党的真面目,热情天真幼稚的左翼青年,加入共产党后通常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是尝到权力的滋味儿自己也变成魔王,一个是理想破灭后理智的退出并终身对共产主义病毒免疫(当然也有扭扭捏捏两头不到岸的悲剧人物)。蒋经国李登辉李光耀和奥威尔都属于后者,只有深入其中才能认清共产党的恐怖,恐怖过任何黑社会组织,读读《红星照耀中国》《地球的红飘带》《摩托日记》,觉得自己天真热情,反抗资本主义,心忧天下受压迫阶级的年轻小傻逼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李光耀李登辉是人世间反共最彻底也反共反的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也都和他们年轻时的共产党经历有关,深入其中才知道七寸在哪儿,每次都可以防微杜渐,消灭于萌芽或者根本铲平它诞生的土壤。本书里有一个非常好玩的细节:台湾国民党开会提反攻大陆时,一个老国民党对蒋经国说必须得加速,一个年轻人一旦被共产党统治三年以上就基本废了,成傻逼了,再也救不回来了,蒋经国向他眨了眨眼,不无幽默的说,是吗?这么严重啊(他被共产党统治了十几年)。

本书记录了几个蒋经国和苏共和国际共产主义之间的事,其一是反托派运动时对他老师的迫害,他也要被迫划清界限,其二是他举家逃离苏联时已经上火车了,康生还跟着,让他发电报回去苏联揭发他一个党员朋友(算是交投名状),那是他最后一次听命于共产党。

但蒋经国身上始终有左派的印记,蒋介石派他去治理地方时他的作为其实非常共产党,劫富济贫,严刑峻法。和共产党不同的是他自己并不贪恋权力也不享用特权。这种做法在乱世当然是有用的,快刀斩断旧社会,之后再行公平公正。他禁鸦片时抓了个地主,此人家属星夜派人去找蒋介石求情,蒋经国知道后提前把他处决了,蒋介石的信到时人已经毙了。足见他的杀伐决断。后来在上海也用差不多手段。他对台湾的治理则要缓和的多,整个过程权衡各方利弊,做了不少妥协。国际形势瞬息万变,蒋经国在几个关键点上(越战,韩战,中美建交)做的决策都不错。乘着国际经济发展大势,台湾经济起飞,人民安居乐业,反攻大陆派逐渐老去,退出历史舞台。在国民党元老和本土精英势力(李登辉)之间,蒋经国也有很多难处,但他处理的小心翼翼基本算是圆满的。作者采用的评价体系我非常认可,国际风云真的离普通人太遥远了,普通人就是想在战争之后过几天太平日子,蒋经国的许多决策都是从此出发,甚至打压了不少鹰派军人旧部。作者在《经济起飞》一章结尾写到:1970年行将落幕,台湾多数人民根本不太介意世界局势,他们只顾快乐过日子,做生意。美台贸易已超过25亿美元,高雄加工出口区共有120家制造业,生产工厂整天忙碌。这一年,全台湾工业生产增加了17%。

而1970年的中国,诸位可以想想是什么光景。

蒋经国也时时处处警惕滥权和结党,这和他在蒋介石麾下时的经历有关。派系林立显然一点好处也没有。他解除追随他多年的王昇的权力时颇有杯酒释兵权意思,一降再降,最后派王昇去巴拉圭做大使--应该是可以放逐的最远的地方了。他这么做一方面是打压王昇的势力(刘少康办公室),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追随他多年的人,免得卷入更深的漩涡到时候就更难赦免了。中国历代帝王都精通此术,在宫斗激烈时把一些股肱之才贬斥到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免得他们站错队,斗争结束,胜者自然会惩治一批站错队的人,他们可以回来拥立新主。

最后,独裁国家里,最考验一个政治人物的,是他选继承人的眼光。蒋经国选择李登辉有多种传闻(有种传闻说因素之一是李长得高大威武),但历史证明他选对了人,在中常会要通过李登辉做党主席前一天宋美龄(代表国民党元老体系)都还企图反对,但宋美龄发现自己已不能影响决策后果断退出政治舞台,离开台湾,很少再回来。宋美龄在思想上应该和李光耀接近,都觉得统治者需要统治人民而不是给人民民主,当年她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风靡全美的高光时刻,美国举国经历工人罢工,罗斯福夫人问她遇到这样的全国罢工,你们怎么处理,她非常轻松的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在这一点上,蒋经国跳脱了中国统治者的文化宿命,没觉得谁不配民主自由。而且,他向来不太介意别人骂他,1987年,他健康状况已经非常差,但还坚持要参加“行宪”纪念日大会,当日民进党鼓动群众抗争,形势紧张,他仍然参加了,并且心情不错,此后不久,时任新闻官的宋楚瑜给他看过一个杂志封面,该封面报道说蒋经国有意给自己兴建一个豪华的纪念堂,他看后笑笑说,我连给自己盖栋房子都没有,干嘛要盖个大坟墓啊。蒋经国和李光耀私交甚笃,李光耀甚至充当了几次蒋经国和邓小平的传话人。不难想象李光耀肯定不止一次和他讨论如何统治(华人)的问题,而他显然也没有采用李光耀开明独裁的方向,这一点,他的眼光的确是超过李光耀的。他把台湾交给李登辉,对自己子嗣也都有安排,虽然也难跳脱父亲的局限。

离蒋经国最近的人物他的发妻蒋方良拒绝接受采访,她真是个传奇人物,跟着蒋经国回中国学会了宁波话,在台湾时也常和宁沪的朋友打麻将,聚会,自始至终不参与政治。英雄割据虽已矣,国民党共产党及其遗产影响着同一片天空下的中国人,在蒋经国的选择下,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至少有一部分慢慢的和文明世界接轨了。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