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为人民服务的冯小刚

三十周年时,我看了钱纲写的《唐山大地震》,当时这本书被列为HK中学通识教育的指定读物。整体的感觉,这本书前半部分,很灵异,地震前兆以及某些幸存者对事发时的描述,像极了美国大片《The Core》《2012》《彗星撞地球》等等,后半部分,讲救灾,很复杂,人性在灾难中并没有像大家想像中表现的那么好---这一点如今我已经彻底明白,安享太平时尚不能为善,更无论在哪种特殊情形之下了。这本书是钱刚老师的成名作,考虑他成书年代的报告文学和通讯的整体水平,你就知道,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这本书是多么弥足珍贵,借此机会,沿着这部电影引发的好奇心,没看过的同学,找来看看吧。


在农村,大家都说,那一年,他老人家去世啦,天塌地陷。可见斜恶的人气场强大到了一定程度,死去的时候,的确会有不寻常的自然灾害发生,一人入地狱,要那么多人殉葬,说来也令人悲伤。


唐山大地震,和中国其它的天灾一样,本来是天灾,后来酿成人祸。北京忙着窝里斗,哪管黎民百姓死活。


我对这部电影是带有成见的,其一,你去影院看看,齐刷刷的《唐山大地震》,几乎占满了所有的厅,所有的场次。这叫耍流氓,因为投资人之一是中影集团。其二,这么耍流氓丫还耍的理直气壮。强调大家要感恩,要感动,要哭,哈哈,就我这倔强脾气,你不搭理我,指不定我还真就感动了,你越这样,我越扛着。冯小刚喜欢耍流氓,比之张艺谋流氓的彻底。不信你看,在他拍《甲方乙方》时,拼命的辩解说,不要给我讲崇高,讲道德,讲正气,讲精神文明建设,我只是个可怜的商业片导演,想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博大家一乐。这部片子通过了,他也因此成名。如今,名成利就的冯导,努力往主流靠,同样是一个人,二十多年后,拿着话筒义正词严的如钟轩部发言人一样指责记者:有些人,他从我电影里看不到感恩,看不到感动,就看到毛病,就喜欢挑毛病。


这就是命途多舛的中国观众所要面对的中国导演---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流氓。我欣赏真正牛B的导演,无论观众理解还是不理解,他都不甩观众,一副高高在上的『你丫没文化』式的霸气,或者,无论大家夸还是赞,他都小心翼翼的迎合观众,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


冯小刚拿自己跟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比,算了吧,实在没法比,论才华,倒是可以比一比,论电影制度,人家拔一根小腿毛儿下来都比咱腰粗。


虽然带着成见,这部电影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对白写的颇有人味儿,像陈道明演的王叔叔说:考不上咱就不上了,好多人没上大学不也一样能建功立业,大学里不也出了很多废物吗?此话一出口,电影院一片笑声。还有,杨立新演的老头儿像元妮示爱失败后,她送他出门,二人对话如下:
他:跟我一起过吧
她:没可能
他:那还像从前一样吧
她:也没可能了


这段对话太强大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从这些细节上看,你会觉得这是个爱情片,元妮对前夫的爱博大深沉,30多年不能平复,也许再过三十年,也许终其一生,仍然绵长遥远,不可断绝---想想看,在最甜蜜幸福的时刻以那样的方式失去爱人,谁又能平复得了?王叔叔的革命爱情,在纪律和党性之下,也深埋于心--以至于那么帅又有权势的老头儿,也不愿再娶。很多人说陈道明演的不好,可这却是我最喜欢的他演的一个角色--如果我党我军多一些这样的开明人士,恐怕中国也不会是如今这样。
另外,演王阿姨那个女的,声音特别像王莱。听着很舒服。


这些老一代人,在示范自己的爱情,一个是在非常情况下,一个是在正常情况下。


哭点的确很多,甫一开始一个母亲两难的选择,当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幼小的心灵所受的创伤,的确是一辈子也难平复的。还有后来小孩儿的奶奶姑姑来抢夺抚养权,乡村公路上的送行,真是感人至深,令人不忍卒看。总体而言,对于哭点的设置和处理手法还是挺不错的,没有流于粗糙的刻意的煽情。所以,如果不是之前冯导逼迫,说不定我还真就看哭了呢。
而实际上,我怀着忧伤又复杂的心情,心软了一下,又恢复了正常。


最后,我觉得这样的电影,得到了社会上那么多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冯导还忍不住植入了那么多广告(尤其是宝马广告和中国人寿,中国人寿那句对白纯属多余。。。)实在是有点儿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意思。以至于大家酝酿好的情绪,被一瓶LOGO硕大的剑南春以及一辆又一辆英姿飒爽的不同型号的宝马车给破坏掉了不少。


这种天灾带来的苦痛,不是人类正常情感范围可处理的,那些幸运又不幸的人们,可能终生都要带着一些伤,一些债,走入新的轮回。


愿生者强大,逝者安息。

...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阿甘的奥卡姆剃刀

实用又著名的哲理:奥卡姆剃刀原理,只有一句话: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你看,这个原理真是贯彻的好,连表述自己都不愿多着一字。
  
  人类越来越进步,人生也就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这个原理,常常剃一剃。如果有则故事,有个人,有部电影,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个表述太过简单而显得高深的原理,那么就是 阿甘正传。
  
  阿甘是个弱智儿童,却无意中把剃刀原理用到了出神入化,刀人合一。
  他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有很多被动的选择,但也有很多主动选择,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深思熟虑,百计营谋后,又何尝不是这个结果呢?
  
  有人说,那不一样,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也想相信这个结论,像贝多芬所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问题是,命运是很飘忽的一股青烟,你抓不住,摸不着。所以,无论从过程到结果,阿甘的人生和我们的人生差别不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和白痴差别不大。
  
  但不是人人都能当白痴,你有一副正常发育的大脑,就真的不可避免的堕入营营役役的轮回,辗转反侧的失眠,踌躇满志的选择,沮丧,兴奋,斗志昂扬,垂头丧气。。。。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小说比电影更增加了荒谬和反讽的程度,内容也更丰富了一些,增加了阿甘和玛丽莲.梦露一同演戏,阿甘上太空,阿甘到原始部落食人族流浪的情节,没有约翰.列侬的故事。
  
  小说写于美国『反智时期』,关于这个时期,有许多人深深的误解了它,在此,以我的理解做个澄清,所谓反智运动,并不是反对智慧,而是反对BT的学校教育,比如马克吐温写于同时期的《哈克贝利分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都表达了这一思想:在学校里上过学的小孩儿,没有在大自然田间野地里长大的小孩儿聪明机智,有生存能力,儿童的天性被教育扼杀了。这种思潮虽然一晃而过,但自有它的道理,连中国孟子不也说过:人,不能失其本心么?本心,就是赤子之心,就是刚落地光屁股时的孩童之心。就是善良纯真,天然的明辨是非能力。
  
  阿甘的故事为人熟知,他一直在靠本能生活,虽然,进入某种生活都是被动的,但当他讨厌某种生活时,也会非常主动坚决的飞快的逃开。阿甘的幸运经历不可复制,但在这一点上,颇值得我们参考。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先生,受不了生活的压抑,也轻快的跑掉了,所不同的是,最后他又回来了,又回来,又跑掉,再回来再跑掉,看上去和阿甘差不多,但阿甘每次都跑到不同的地方,而他,每次都是跑回原地了。
  
  电影《阿甘正传》我不知看过多少遍了,每一次看,看到阿甘在珍妮.可兰墓前的喃喃自语,都还是会大哭。小说的结局却很不同,珍妮.柯兰嫁了人,生活幸福,有一个儿子,是阿甘的。阿甘做虾生意发达后,喜欢在街边吹口琴,自得其乐。
  
  与这样的结尾相比,电影的结尾是多么震撼,轻松的就把我击毁,大哭起来。
  
  PS:精彩段落节选。
  阿甘竞选议员时,协助他竞选的公司花钱请了不少托儿来听他演讲,也许是巧合吧,每个托儿5毛。
  
  阿甘在中国时,很开心的送给路边一个小孩一个乒乓球,大家玩的很开心,把球扔来扔去,但新华社的同学们只拍了一个镜头,小孩把球扔向阿甘的后脑,图片说明是:中国儿童表露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哈哈
  
  阿甘在中国时,不会用筷子,吃东西吃的一身都是,然后引发他哲学式的思考:难怪中国人都这么瘦,都到了这个时代了,他们应该用叉子才是。
  
  阿甘一共有两句名言:狗屎的战争,我想尿尿。
...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令人愉悦的忧伤

男人挑战世界,女人战胜男人的世界观,为了挑战自己,我颇费心机读了《莲花》,像年轻时看三毛一样,因为大部分都是在地铁上读的,为此我羞愧难当,几乎想要给它包个书皮,但我还是读完了,感觉还不赖。但不合我。
  
  因为吃苦比较多,又是男性,于是我变成那种善于苦中作乐的乐天派性格,长得不够帅(这一点也是有女友后才发现的),但足够阳光、快乐。我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比如情人节时,有人发短信说:唉。。。。情人节又是一个人过。我回:我更惨,要和男人一起过。在我的确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现在改成一年俩了)时,说这样的笑话,我内心其实是酸楚的,但说出来的同时,就开心起来了。
  
  仅举此一例,就知道,我是多么的不适合读安妮宝贝,我无法和作者对话,无法和作者笔下的人物(通常是作者的裂变体)对话,无法理解她,无法走进作者或者人物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故事吸引,无法被感染,因此,只剩下一项:文笔。但诸位看我写的东西就知道,我不会喜欢这样的文笔的。我自认细腻,但不是那种细腻,偶尔我也特别的小华丽一把玩玩,但也不是那种华丽。一开始,我想把『矫揉造作』这样的词加诸其上,但我已经三十岁,这样不好。用安妮宝贝的语气:我亦不喜欢如此的文笔。
  
  我也有过属于一个人的忧伤,但我已经越过,并且不愿回头,诸多经历都在电影《昨天》里了,那时我为这部电影热泪盈眶,五内俱焚,而旁边一起看的人却一个劲儿的说:傻B,傻B,傻B。我想,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就是旁边坐的那个人。但我不讲脏话的。这是题外话,不多谈。
  
  现在,我来谈谈自己完全站在作品之外(没办法,如前所述,我实在是进不去,只能站在外面)谈谈这部作品,我会努力做到客观,否则,我还挑战自己的成见干嘛呢?
  
  听过老罗语录的人也许还记得一个叫做《令人愉悦的忧伤》的段子,我读《莲花》的初步感受就是如此,人生苦短,人人都难免忧伤,有人选择积极正面的去应对--哪怕是种黑色幽默的精神,有人选择呆在忧伤里面,并且自怨自怜,把忧伤放大,放大,放大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最好,后面这种情形只在作品里发生,不要投射到真正的人生,否则,真不划算。
  
  因为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往往是呆在自己的忧伤里--很久,(经验告诉我们,呆在自己的快乐里,并不会很久)就会无限留恋,不愿出来,眼前的世界发生了改变,高楼大厦也改变了它的形状,如老罗所言,这种忧伤毕竟比平庸的生活好了那么一点点,看上去似乎也颇值得留恋,但是,用某大师的话说:这是负能量。会令人逐渐枯萎下去的。
  
  《莲花》这部作品,近乎完美的诠释了一句话:他人即地狱。因此,我觉得这种作品,更应该作为抽屉文学,写下自己的喃喃自语,放进抽屉,不是很好吗?写出来,释放了若干负能量,令看到的人觉得,世界很灰,人生很灰,充满了一种绝望、濒死的怪异华丽的气息。连我这样强大阳光的人,看完也觉得不舒服。也许有人会说,你懂个p啊,这是病友之间的交流,你别跟着瞎掺和了。那么我就闭嘴,不再掺和,挑战成见,不过是想丰富一下阅读的种类罢了,让你得知世界上的小说有此一种。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列出了不幸福的种种因素,其一,也是最大的一种,就是自我专注,我花了很多时间、阅历,才懂得了拥有一副宽广的胸怀会很幸福,罗素举例说:一根香肠最开心的是口味不错,被人吃掉。而专注于自己生产过程的香肠是不开心的香肠。
  
  然而,人不可能不关注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人人必经的阶段,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懂得,在某个地点,停下来,再钻研下去会变成一根不幸的香肠。幸福的人生是外向的,关注世界和外物,热情、友谊、爱情、家庭、专注于技术性的工作,都能令人幸福。而它们的反面:自恋,自我专注,负罪感,对舆论和世界的恐惧,只会导致不幸。而且,这个方向是走向狭窄的,是无源之水,也无越来越开阔的空间。如果一直如此,相信很快她就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
  
  关于结构和人物,我觉得和菜头分析的很充分,我的阅读观很简单:小说尽量模拟生活,尽量逼近真实,我才会喜欢。或者,就走向另一面,充满了基于现实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去创造生活,但是让人觉得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是种智慧的享受,就算是大量的抒情,基于以上两个奠基,也更能动人,不信,去看看鲁迅写的抒情小说《伤逝》,那种不同于他的杂文和别的小说的缓慢节奏,长句,不乏华丽的场景及情绪流露的描写,虽然成于30年代,至今仍能引人共鸣。
  
  《莲花》里的人物,性格单薄如纸片儿般不真实,是最大的败笔,结构上对现代小说技巧的使用也因此而显得蹩脚----话说,我从没喜欢过偏要这样副线主线同时并进的搞法。人物的语言因为脱离现实而做作不堪,我相信《独唱团》里那篇250文,就是这种风格的,里面甚至用到了『记得来看桃花』^_^,尤其喜欢用『这样的男子,那样的女子』,姓名喜欢用一个字来称。这样的写法,我真的很反感。
  
  其实我有点沮丧,我想我应该摒弃成见去读这个长篇小说的,但事实证明,摒弃成见是多么的困难,之所以写下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自己:摒弃成见多么的难。打开胸怀去接受一种自己一直抵制的东西,多么的难。不可不时时警惕。让我们记住乔布斯大爷的话: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独唱团 读后---一本正常的文艺杂志


想象中,一本正常的文艺杂志就应该是这样的:包装朴素,纸质色泽凝重有质感,质量很轻便于携带,然后密密匝匝的都是字---优秀的文字,无论是杂文散文小说诗歌。有图,也是好玩的图,新奇的图,富有创造性的图。


只是,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这样的杂志,是常态,大家不会经历如此心路去迎接它的好消息,坏消息,没消息,直到诞生。


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也有轻微的失落感,拿到手里,翻开,读完一篇一篇又一篇,并不是都喜欢,但没有特别讨厌的(这样不好,据说应该有一篇奇烂无比的文字的呀)。


整个过程,就像当初老罗放出话要办一个网站一样,很快网站开张了,媒体很是追了一阵子,然后就沉寂了。鉴于生出来就已经这么难,估计关于它畅销的新闻,关于这本杂志的报道,还没生出来,就已经死了吧。


但是又能如何呢?没有媒体一样有网络的狂欢。
初识印象,这就是一本毫不做作,不装深沉,不在外表华丽,让你能读下去,可能会喜欢读的杂志,本来,这样的杂志应该有很多,应该分类很细致,应该有各自的精彩,此起彼伏的精彩。比如某些人读《纽约客》,某些人读《纽约时报周刊》。


也许,我们忘了一个现代社会正常人类应有的正常生活应该是什么,或者,我们根本不曾这样生活过,甚至,不曾见识过。我们是这样可怜的人类。可以因为小小的收获而欢欣雀跃,心满意足。


当年,阿城的父亲钟惦斐获瓶饭,获得了自油和名分,拿到了补偿,阿城对他说,如果你因此欣喜若狂,这三十年就白过了。每当有一些开心的事,念及此,就冷静下来。抬头看看四方的天空。低头想着翻蔷的事儿。比如买到春运火车票,比如看到某些罪有应德恶观满盈的人终于被枪决。


它的内容,就是我平时喜欢的内容,就是我平时到处找着阅读的内容,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新,有什么特别。就是我自己如常的生活而已。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它,希望喜欢它的人不必被贴上另类、孤单的标签、不必总是显得那么又穷又傻呵呵。


所谓殊途同归就是,当你懂得什么是美好的东西--哪怕是被众人认为生活中最不重要的:文艺--你就会触类旁通,你就知道什么是虚假丑陋空洞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高型舰在《一个人的圣经》中写到,有性别意识后,第一次看到的裸体女性,是自己的母亲,是那么的美艳,因此长大后无法像全国人民一样接受绿军装或者白头巾式的『半边天』。不能欣赏那种不爱红妆爱武装的美。建立了最初的审美观。


而且,文艺可能是人心最薄弱的那一块儿吧,一只小小的雕刻锤,就可以击穿它,可以让那些貌似强大固若金汤的城墙轰然倒塌吧。就像第一期扉页那个用文字镶嵌出来的,安迪.杜弗伦用来逃出肖申克的精致的小锤子。


最后,希望可以正正常常的看到第二期。

...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其实,我爱的是语文课本

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
我至今随身携带着从初中到高中毕业的所有语文课本,上面有我的涂涂画画,有我的汗水和口水,如果不是年代久远,我甚至希望把小学语文课本也带在身边。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这是我记忆中的小学课本,还有著名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我有这个怪癖是因为我的记忆附着在第一次上,我第一次,从某处学到某个东西---无论有多难,只要我又回到当时的介质,我就可以立刻穿越回去,例如英语语法我都是在初中和高中学会的。某些单词第一时间出现在某一课。。。。。只要我拿到课本,所有的记忆就都回来了。这一特质同样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课目。

告诉你吧,在那些只能皓首穷经读课本的年代,我喜欢的游戏是从语文课文的注释里找到许多的蛛丝马迹,仅凭记忆,我就可以告诉你,在鲁迅的某一篇文章里(也可能是纪念鲁迅的谋篇文章里),课后注释有一个《神异经》,终南山中产异兽,食之,言不真矣。。。。
我最喜欢的游戏是找一个人,随口读一篇课文,十个字即可,无论是读课文本身,还是读注释,甚至读课后习题,我就可以马上说出,出自某一课,作者是谁,选自哪里。当然,这是很BT的搞法,不推荐大家使用和学习,但我真的从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填补了我枯燥的青春。

仅凭记忆,我认为不该存在于语文课本里的篇目应该是:《金杯之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毛的老三篇,以及什么秦牧杨朔的狗P散文们。而所有的古文都应该保留。

他们拿掉了鲁迅的文章,实不应该,年轻人需要有点叛逆之气,激愤之气,甚至乖张暴虐之气,鲁迅是最好的样板,冷嘲热讽高手。如果一个人,年轻时都不愤怒,还有什么时候会愤怒?

他们拿掉《背影》实不应该(拿掉《荷塘月色》我绝不反对,要嘛换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我曾用《背影》骂过人,有人问我最近如何,我就调皮的说:唉,最近还好,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而我真正懂得《背影》是在许多年后了,这是一篇不坏的文章。虽然也谈不上多好。至于《荷塘月 色》,我觉得删掉也不错,毕竟那篇文章太做作了。

后来,我看过新版语文课本,一点也不好看,但是它有一个阅读材料作为副本,就非常牛B了---但牛B有什么用?高考不考的,高考考的是课本。我记得课本选了贾平凹的美文,甚至,选了余秋雨的文章,其实选余含泪大师的文章也不错,我不无羞愧的说,高中时,我还挺迷恋《文化苦旅》这样的调调呢,用这样的调调写作文,总能得高分。保持了很久才甩掉。

语文是教什么呢?我觉得,教鉴赏力,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美好的母语,汉语可以写的好到什么程度,至于那些意识形态强烈的垃圾,是中文之毒,只会让中文慢慢中毒,让大家变得越来越不会说母语,写母语。这也是阶级统治的方式之一。这一点,敏感尖锐一针见血如奥威尔者,早在一九三几年就写出了《政治和语言》这样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的雄文。

所以,珍爱母语,远离语文课本中的垃圾。初中到高中,一个人见识自己的母语用于书面可以达到的高度。用高考这样的杠杆,强行让人认为老三篇是好,《背影》 应该拿掉,真是丧尽天良,愧对列祖列宗,生孩子没JJ没PY。

败笔

贾樟柯同学,你想干嘛?
  我,是一名资深贾樟柯迷,由此上溯到十年前,我在学校一个充满大学小资儿味儿的书吧---好好的图书馆不用,用书吧,是因为书吧里的书比较集中,比较好找---看别人观看了一部充满后现代主义写实气息的电影《小武》,然后,我在北大FTP上搞到它,看之,震撼ing.那时我正在梳理一大堆浓的化不开的中国地下电影,《小武》堪称上品,而且我尤喜欢王宏伟的河南话。为此,我考证了影片开始时,城际巴士上的黄色二人转,歌词如下:
  
  俩眼儿王八瞅(cou)绿豆啊
  双手按你滴腚后头啊。。。。
  
  
  若干年后,我看了三遍片长几乎达4小时的《站台》,它几乎就是我所知道的生活本身,几乎就是我所看到的同龄人的生活本身。
  
  到《三峡好人》和《》时,我忽然看不懂贾樟柯了,但《三峡好人》所弥漫的独有的中国人的麻木,迷惘,绝望感仍令人念念不忘。他的捕捉是很准确的。也因此我看到日本影人对它的推崇,以及看到《三峡好人》后的激动之情。
  
  侯孝贤的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叫『长镜头』,我不止一次在所谓专业影评人的文字中看到他们对此名词的误解。贾樟柯的电影,我最喜爱的还是真实和叙事。
  
  我带着《银元时代生活史》的背景,一大堆民国时期野史信史的背景仍然对《海上风云》感到失望,更无须说对个中人物毫无所知的观众,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有人中途退场。本来上座就不多,还有人中途退场。GF在旁边投以幽怨的眼神---是滴,我错了,我应该订《决战刹马镇》的票,再不济也应该订《功夫梦》呀。而我,怀着对小贾同学的一贯支持和仰慕,怀着『在大屏幕上看看文艺片』的实验心理,入场了。
  
  也许影片结束后,唯一让人觉得不虚此行的,仅仅是最后五分钟,韩寒讲的那个冷笑话吧。对杜美如,韦伟,潘迪华的访问,还没有一个三流小报做得好。而镜头选景几乎是《三峡好人》的翻版,我特别想告诉小贾,工地,无论哪里的工地都差不多。别这么折腾了。
  
  中间用到了《苏州河》的镜头,模拟了周迅站在苏州河桥上跳河的镜头。而苏州河就是我看过的娄烨电影里最不喜欢的一部,有致敬的必要么?
  
  总之,一句话,我没有发现它的好,它的价值,它存在的理由,更加离谱的是,赵涛在戏里是干嘛的?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三峡好人》里,她还拿着矿泉水瓶子,到处找水喝,这里就直接是什么也不干,就是走啊,走啊,走啊,愁眉苦脸的走啊,走啊,走啊,请问,是何用意,是何居心?收了她多少钱才植入这么大块个儿一个广告?
  
  另外,那个生活困顿,辞了工作炒股发了才的杨怀定,究竟怎么搞到了2W块现金,跑去买了2W块的国库券?
  
  也许,他的意义,仅仅是记录吧,若干年后,官方记录缺席的情况下,民间记录变得弥足珍贵。但是这价值,要在百年之后才得体现了。
  
  作为一个贾樟柯迷,诸多疑问,希望看懂的人行行好,给兄弟讲讲。不胜感激。
...

论 非诚勿扰 的死法


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非诚勿扰将会以自杀的方式告别舞台。

自从裆员大妈入驻以后,乐嘉和孟非就如霜打的茄子,再也提不起精神了。孟非同学,只有在报出那一大套:如果您想联系女嘉宾,可以到我们的首页。。。。时,才略略提高了声音。其它的时间,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再也没有了往期的犀利和幽默。乐嘉,则只能努力的见缝插一针,插完之后,看看旁边的党员大妈,别提多别扭啦。

昨天,我没看完就关了电视机--再次证明,但凡是劳动人民喜欢的,就是他们要封杀的。这个节目,既没有像超级女声一样,被一群貌似知识分子的人YY成民主制度在中国的试验场,也没像某些娱乐节目一样屎尿屁一起来的恶俗。它只是一档普普通通的再正常不过的娱乐节目而已,表现一点现实的荒谬感,不是以强硬逼人的方式,让大家笑笑而已。

我看过几期,很快乐。有时候这快乐是幸灾乐祸的,比如看好多自以为是的富二代被打的满地找牙,比如一些自认为搞怪幽默生活有品的雷人男嘉宾,在此刻,我允许自己幸灾乐祸,憎人富贵笑人无,这样很放松,人性之恶爆发的时候,往往都很快乐,我允许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偷偷的爆发这样的快乐。也许它真的促成了许多美满姻缘,但我并不是因此才喜欢它,我喜欢的是娱乐,正正常常的娱乐,发笑的权利,就像地球上其它人一样,发笑。放松。而不是被逼迫去看姜昆的相声黄宏的小品发笑。仅此而已。

笑,是犯法的。是犯禁的。丫们怎能容你如此开心?
超级女声被YY成民主试验场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惊恐万状的老大哥,站在高高的云端,脸色铁青的说:你,知道的太多了!然后下令,封杀。

到非常勿扰,除了它是个健康的娱乐节目外,丫找不到任何理由了。于是,丫打算让它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把自己掐死。

昨晚,女嘉宾们和评委裆元大妈,不顾屏幕前的劳动人民,一身一身的起鸡皮疙瘩,以肉麻到令人发指的口吻,齐齐的对一位广州警察表达了无限的敬意。(此处不针对该男选手)

前面若干期,你已经可以感到,它,渐渐的改变了味道。开始上来一些男嘉宾,无论贵贱高低,都齐齐声明:我的理想是做中国最大的慈善事业。。。。

到了现在,变得更加赤裸。我只能愤怒的关掉电视机,和一个还看得过去的娱乐节目说bye bye
你夸警察可以,但不能夸广州的警察---据我所知,大概广州的警察,是全国打死人最多的警察吧。

你夸一个广州的警察也可以,但你不能以这么赤裸裸的睁眼说瞎话的方式(你当我们都和你一样是傻B啊,脑残啊?),兄弟愿意在此征集一下,有谁见过这样的派出所和警察: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小偷抢了钱包,民警同志一下子就按翻了小偷和我,我跟着他们到警察局录口供,我看到他们的办公环境很差,很小的空间,没有空调,只有风扇,他们都在忙碌的工作着。。。。。』
天哪,我以为我到了HK(HK公务员的办公环境的确很局促,公务员都在忙碌的工作着,一般也开空调,但辅以风扇,本人亲眼所见,如假包换),我以为我到了英国。(英国的110,可以耐心的帮一位老奶奶掉进马路边下水道的一分硬币拣出来,如假包换)

有人在中国(不含HK澳门)见到过这样的派出所,请和我联络,我愿意输给你一百块钱。
我见过的派出所往往是:房间很大,修建的无比牛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吸烟


吸烟是什么呢?有此习惯的人,鲜有人能够说清,它不仅仅是种口腔依赖,于我而言,有时,它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分开了两段独立的时间,比如,吸烟之前,我在乱七八糟的看东西,把脑袋看的乱七八糟,到吸烟室吸根烟,看看窗外的雨,手里的烟,进行一通乱七八糟的情绪整理。一脸肃穆,一身正气的回来,开始干正事儿。也可能是,干完了正事儿,去抽根烟,做个了结,一身轻松的回来,开始看乱七八糟的东西。

很多时候,这项行为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分野,分开了两件互不相干的事----当然,一件持续很长的任务之中,如果能抽着烟,那就TMD更好,至今一些难忘的幸福场景之一就是抽着烟打超级马里奥,一坐一个上午,烟灰撒落在键盘上,烟屁聚集在一个废弃的茶缸里。或者,蜡烛下,排出十根烟,拿出一本上了封皮的冯尔康著《雍正传》,心里默默的说,抽完它们,看完它。然后,打了无数呵欠,天就蒙蒙亮了,这是一个人的Romantic。

烟,是时间最好的填充物。我一直觉得Ashes Of time(《东邪西毒》的英文译名)最好的诠释,就是一根搭在长剑上的烟蒂,有长长的将断未断的烟灰。

毕业之后,我就斩钉截铁的戒了一切电脑游戏,也不再有秉『』夜读这样的装B事件发生。脏乱充满活力的居处再也不会有了,整齐干净的书架,宽敞的书桌,柔和的金属色的台灯和考究的烟缸。然而,还是会看书会写字会抽烟,这是一个人的Romantic。

有时候,抽烟是种自虐---绝望之际,对自己说,就这样抽死吧,或者就这样一步步的向死亡再迈进一步再迈进一步。但又有何用?有人说吸烟有害健康,立刻就有人举出无数的反例,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