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令人愉悦的忧伤

男人挑战世界,女人战胜男人的世界观,为了挑战自己,我颇费心机读了《莲花》,像年轻时看三毛一样,因为大部分都是在地铁上读的,为此我羞愧难当,几乎想要给它包个书皮,但我还是读完了,感觉还不赖。但不合我。
  
  因为吃苦比较多,又是男性,于是我变成那种善于苦中作乐的乐天派性格,长得不够帅(这一点也是有女友后才发现的),但足够阳光、快乐。我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比如情人节时,有人发短信说:唉。。。。情人节又是一个人过。我回:我更惨,要和男人一起过。在我的确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现在改成一年俩了)时,说这样的笑话,我内心其实是酸楚的,但说出来的同时,就开心起来了。
  
  仅举此一例,就知道,我是多么的不适合读安妮宝贝,我无法和作者对话,无法和作者笔下的人物(通常是作者的裂变体)对话,无法理解她,无法走进作者或者人物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故事吸引,无法被感染,因此,只剩下一项:文笔。但诸位看我写的东西就知道,我不会喜欢这样的文笔的。我自认细腻,但不是那种细腻,偶尔我也特别的小华丽一把玩玩,但也不是那种华丽。一开始,我想把『矫揉造作』这样的词加诸其上,但我已经三十岁,这样不好。用安妮宝贝的语气:我亦不喜欢如此的文笔。
  
  我也有过属于一个人的忧伤,但我已经越过,并且不愿回头,诸多经历都在电影《昨天》里了,那时我为这部电影热泪盈眶,五内俱焚,而旁边一起看的人却一个劲儿的说:傻B,傻B,傻B。我想,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就是旁边坐的那个人。但我不讲脏话的。这是题外话,不多谈。
  
  现在,我来谈谈自己完全站在作品之外(没办法,如前所述,我实在是进不去,只能站在外面)谈谈这部作品,我会努力做到客观,否则,我还挑战自己的成见干嘛呢?
  
  听过老罗语录的人也许还记得一个叫做《令人愉悦的忧伤》的段子,我读《莲花》的初步感受就是如此,人生苦短,人人都难免忧伤,有人选择积极正面的去应对--哪怕是种黑色幽默的精神,有人选择呆在忧伤里面,并且自怨自怜,把忧伤放大,放大,放大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最好,后面这种情形只在作品里发生,不要投射到真正的人生,否则,真不划算。
  
  因为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往往是呆在自己的忧伤里--很久,(经验告诉我们,呆在自己的快乐里,并不会很久)就会无限留恋,不愿出来,眼前的世界发生了改变,高楼大厦也改变了它的形状,如老罗所言,这种忧伤毕竟比平庸的生活好了那么一点点,看上去似乎也颇值得留恋,但是,用某大师的话说:这是负能量。会令人逐渐枯萎下去的。
  
  《莲花》这部作品,近乎完美的诠释了一句话:他人即地狱。因此,我觉得这种作品,更应该作为抽屉文学,写下自己的喃喃自语,放进抽屉,不是很好吗?写出来,释放了若干负能量,令看到的人觉得,世界很灰,人生很灰,充满了一种绝望、濒死的怪异华丽的气息。连我这样强大阳光的人,看完也觉得不舒服。也许有人会说,你懂个p啊,这是病友之间的交流,你别跟着瞎掺和了。那么我就闭嘴,不再掺和,挑战成见,不过是想丰富一下阅读的种类罢了,让你得知世界上的小说有此一种。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列出了不幸福的种种因素,其一,也是最大的一种,就是自我专注,我花了很多时间、阅历,才懂得了拥有一副宽广的胸怀会很幸福,罗素举例说:一根香肠最开心的是口味不错,被人吃掉。而专注于自己生产过程的香肠是不开心的香肠。
  
  然而,人不可能不关注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人人必经的阶段,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懂得,在某个地点,停下来,再钻研下去会变成一根不幸的香肠。幸福的人生是外向的,关注世界和外物,热情、友谊、爱情、家庭、专注于技术性的工作,都能令人幸福。而它们的反面:自恋,自我专注,负罪感,对舆论和世界的恐惧,只会导致不幸。而且,这个方向是走向狭窄的,是无源之水,也无越来越开阔的空间。如果一直如此,相信很快她就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
  
  关于结构和人物,我觉得和菜头分析的很充分,我的阅读观很简单:小说尽量模拟生活,尽量逼近真实,我才会喜欢。或者,就走向另一面,充满了基于现实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去创造生活,但是让人觉得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是种智慧的享受,就算是大量的抒情,基于以上两个奠基,也更能动人,不信,去看看鲁迅写的抒情小说《伤逝》,那种不同于他的杂文和别的小说的缓慢节奏,长句,不乏华丽的场景及情绪流露的描写,虽然成于30年代,至今仍能引人共鸣。
  
  《莲花》里的人物,性格单薄如纸片儿般不真实,是最大的败笔,结构上对现代小说技巧的使用也因此而显得蹩脚----话说,我从没喜欢过偏要这样副线主线同时并进的搞法。人物的语言因为脱离现实而做作不堪,我相信《独唱团》里那篇250文,就是这种风格的,里面甚至用到了『记得来看桃花』^_^,尤其喜欢用『这样的男子,那样的女子』,姓名喜欢用一个字来称。这样的写法,我真的很反感。
  
  其实我有点沮丧,我想我应该摒弃成见去读这个长篇小说的,但事实证明,摒弃成见是多么的困难,之所以写下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自己:摒弃成见多么的难。打开胸怀去接受一种自己一直抵制的东西,多么的难。不可不时时警惕。让我们记住乔布斯大爷的话: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