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你从电影里看到什么

 我对徐皓峰的电影和影评都印象深刻,他的电影独树一帜,影评则是那种让我眼界大开的见解。

《光环中的论语》则是本混合了影评文化评论个人对童年生活的回望,观察体验的综合体。徐皓峰用儒的《论语》作为框架,通过几部建政初年到浩劫之后的老电影,讲了他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和儒家文化如何贯穿在中国那个承前启后的时期。完成对那个虽然不算黄金但如今回望竟然望尘莫及的时代的回眸。

这本书讲了八部电影,通过这八部电影论述了中共建政初年中国的社会风貌,那时的家庭观,爱情观,女性观。后面几篇则比较了中国电影和苏联电影,好莱坞电影的异同,这些差异同时也是文化的差异,即便天下的观众都期待电影大团圆结局,但这大团圆的方式也是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的大团圆。

我做了个简单的整理如下:

水华导演
革命家庭    1961                                                             
烈火中永生 1965    
林家铺子 1959
伤逝 1981

崔嵬导演
青春之歌 1959
小兵张嘎 1963

王平导演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孙瑜导演
武训传 1950 

谢铁骊导演
早春二月 1963

徐皓峰分析起这些电影和文化,对镜头和《论语》都是信手拈来,这些见解在他的论述里是有完备体系的。就像他分析《卧虎藏龙》一样。

《刀与星辰》这本影评集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卧虎藏龙》的评论(收入了两篇卧虎藏龙的分析,一篇讲武打设计,一篇讲叙事技巧里的显和隐),徐皓峰建立了一个道家和江湖的框架,把电影的细节安排,服装设计,甚至动作和对白都完美的嵌入这个框架之中。武打设计也是调情和前戏这个解释倒是和西方美学的解读是一样的。但那条隐蔽的故事线里,《卧虎藏龙》是李慕白下山找女人炼丹修道寻欢不成死于非命的故事。这篇影评对这条暗线的论证丝丝入扣,故事逻辑非常完备,有时我想李安究竟是不是这么设计的呢?他没有公开谈过。

徐皓峰被更多人知道是因为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他担任编剧和一些顾问工作,从这个旁证,我觉得可能李安是心照不宣的。

读《刀与星辰》你需要看过很多电影,商业片艺术片都有大量涉猎,他对金基德的阐述令我茅塞顿开,金基德的电影我全都看过,但他对金基德善用,喜欢用漂浮意向的解读非常精彩。

《光幻中的论语》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显隐技巧--<卧虎藏龙>的本事》的延申。本书提到的影片都是非常老的电影,相信我这个岁数的人也没看过几部,但这是徐皓峰的老师们年轻时代,风靡中国的电影。看《刀与星辰》需要电影知识和阅片经历。看《光幻》除了电影,你还要看过很多书。

这些老电影我看过两三部,印象深刻,《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林家铺子》是我小时候每年暑假都会播放的200部爱国教育电影中的,我看过好几次。和《伤逝》是因为语文课学习,老师播放的。这些电影出自旧派电影人之手,又融合或者被迫融合了“新”的“进步”思想,内容和形式都不错。虽然在看这本影评集之前我也只是看个情节,但好的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很强大,奠定了我对中文电影的欣赏品味,那200部爱国电影中还有《茶馆》和《龙须沟》,老舍+于是之的这个组合,是我欣赏中文艺术的起点。用那谁的话说,如果你小时候看过这些,长大后你就很难接受垃圾。

这些老电影比后来的大部分新电影要认真考究的多,即便你不懂论语,不懂光影理论,也能从中看出那个年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民风社情。如今回望,那个年代不算太差,上承民国余韵,下接新政权早期求新求变,人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欣欣向荣,但是很可惜,这个时期短暂到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进入“管的太具体,文艺没希望”阶段了。

像徐皓峰这样用一个自己理解建立的文化框架解读文艺作品的方式,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强烈共鸣,不喜欢的人(不懂,或者不认同)会觉得胡乱解读,同样的事发生在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上。尤其是《论语》的解读者非常多,例如前几年红极一时的,心灵鸡汤式的解读者于丹。

不过徐皓峰的着眼点在于儒家对世俗生活的影响,对于人心和习俗的有形无形影响,从而反映在电影对社会风貌的表达上,例如长幼有序下以前大家庭生活的规范,反应在革命电影里,就是革命者回来后不能先去自己家,要先把所有家庭都招呼到了,之后再去见自己太太和家人。当时导演这么拍只是反映了他们认识的生活,在今天看来可能是有些有悖常理的--今天的常理。《革命家庭》的分析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说家庭教育是母亲的事,父亲是负责鼓励,小孩儿被母亲和先生(现在的教培机构)逼急了,父亲赶来救场,带小孩儿出去玩,玩过了,功课一点没少,还是那一套,但小孩儿就能坚持了。

而《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颇有法国女子风范,在那个时期女性解放是先进的,所以林道静男友余永泽表示她是自己真爱,希望能结婚,她则说她要找个知音,说这段话时她趴在余永泽腿上,两人早有肌肤之亲,浓情蜜意时说自己还要再找别的男人,这很像侯麦电影里的女主。当当时这是非常自然的,后来她因为经济原因和余永泽结婚,婚后加入革命队伍,早出晚归散传单,余永泽怀疑她外遇,于是离婚。

在此处,徐皓峰写到:

国人讨论《娜拉出走》二三十年后,得出的答案是,女人真正的爱情,男人给不了,女人的爱情是改造社会。

除此之外,徐皓峰是电影学院教授,电影专家,在本书中还横向比较了同一时期美国好莱坞电影,苏联电影,日本电影,有许多关于摄影技法的解析,让我这个外行受益匪浅,例如他说编剧手法时举例《魂断蓝桥》其实是美国那个时期的好莱坞流水线片儿,流传到中国成了经典,中国导演去和美国同行交流时一问都不知道这电影。

“《卡萨布兰卡》是爱情片经典,其实诋毁爱情。影片开头,为离开卡萨布兰卡,一位女士瞒着丈夫,准备跟警察局局长睡觉。酒吧老板里克拦下了这事,给她买通行证的钱,正规出境。
里克厌恶局长的行为,但随后,他做了同样的事。一位法国反抗运动的名人,携妻子来到卡萨布兰卡,也遇上出境难题。名人妻子跟里克度过一夜,里克搞到通行证将这对夫妇送走。编剧将同一件事写了两遍。第一次写,是赤裸裸交换,观众反感。第二次写,安装上爱情,观众感动。”

《末代皇帝》拍的逼真的虚假历史是为了保证票房。《追捕》里对一段裸露戏的删减歪打正着合了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因此红遍大江南北,日本没有删减票房不佳,因为日本观众长期观看高仓健的任侠形象,无法接受一个硬汉高仓健卷入色情因素不伦不类。

关于摄影,有一句话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徐皓峰说拍电影,拍照片,本质不是为了拍的像真的一样,因为你拍的再好,囿于技术限制,也没有人眼看到的真。电影和摄影给人的,是人的眼睛平时不会经历的感受,例如镜头缓缓扫过城市的楼层大街,最后聚焦到街道上的某个人,这是你的眼睛平时不会去做的动作,电影带给你的是不同寻常的感受。同时因为视觉暂留,看同一部电影,在大屏幕和电脑电视屏幕,也会产生非常不同的效果。这是我看到的对“艺术的真实”最好的解读。

这些于我而言都是新知,很有启发。

年纪越大越能感受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底色里的儒道释其实足以满足一个人对精神世界的全部需求。儒家的奋斗,兼济天下,实现理想,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等。只是对于这文化的理解有多深又另当别论了。从西方哲学里找到的,东方哲学里也不缺,只是西方更多的阐发论述而东方更多的被权力利用而扭曲解读。任何时代精神都是泥沙俱下的,只是有些时代沙子太多,最后变成了握不住的散沙堆成的沙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