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崔健的精神
《蓝色骨头》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无论放在中国还是世界论域,这部电影都可圈可点,是部诚意之作。他的不足之处在于表现形式太过『文艺』,表现形式选择本来不是问题,但在华语电影中的文艺腔被王家卫专权后,其它如此运镜和叙事的电影。文艺就成了原罪。崔健大可避开这种形式,把故事讲的更丰满一点,人物也不要那么脸谱。或者他可以像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全部使用意像表达故事。但也没有,他安排了一把奇特的枪,可以发射子弹,可以拍照片(过去的权力,子弹。和现在的权力,艳照)于是夹在现实和抽象之间,使得这部电影令很多人产生了障碍,表示看不太明白。理解的人,到最后可能会哭。领会到导演的诚意以及努力的埋伏。
话说回来,崔健哪有不诚意的作品呢?我看不到。听不到,中国的明星里,崔健的才华影响力都是最大的,却也最低调。这一点,他和另一个惺惺相惜的大院子弟王朔很像。二人都是那个时代风头无两的人物,又都自愿选择消失在这个众生喧哗的网络时代。崔健和王朔,也是对我影响特别大的两个人。王朔在《无知者无畏》里有一篇谈中国现代文艺的文章,说崔健横空出世,『哑着嗓子一吼,就像天上下刀子,刀刀砍中人麻筋儿』。
时隔十几年,我又重新听崔健,还是这种感觉,热血沸腾,脑子发热,那种快感令我胳膊迅速起鸡皮疙瘩。这部电影整体给人种MV的感觉。还是个摇滚MV。他把曾经在歌词里出现的几个故事,意像,融合到这一部电影里。(《蓝色骨头》《迷失的季节》《超越那一天》《城市船夫》《飞鸟和鱼》等)
它讲述了一个跨越几十年的,两代人的故事。文革时期的父亲母亲的故事,以及『红旗下的蛋』---儿子的故事。但此处有个硬伤,就是这个儿子年纪太轻。另外,崔健在《锵锵三人行》上公开辟了一次谣:他其实不是和林立果住一个大院儿的。年纪也对不上。
据说最早出自他的经纪人酒后戏言,后来越传越真,说崔健小时候和林立果住一个大院儿的,林穿军装抱吉它,听Beatles,完成了崔健对西方音乐的启蒙。
这是不确的传言,崔健是61年生人,林立果45年生人,71年就死了,林立果死时,崔健才10岁。但林立果喜欢摇滚乐是确有其事,我在《Mao, the Unknown story》里看到,林立果不仅喜欢摇滚乐,还团结了一批当时同类的军二代,组织过好几次秘密暗杀毛的活动,这些有为青年大多因为事败而亡,张戎根据访谈和其它佐证材料生动得写出这批人一起听西方音乐看西方电影,举事前饮酒宣誓的场面,当时看的挺感动的。---我们都在感谢蛋炒饭,其实如果林立果成功了。中国可能又是一番景象。
这是题外话,虽然是误传。但崔健表示他小时候的确在大院里见过军装抱吉它听摇滚的大哥哥大姐姐,也在空政文工团见过同性恋。
其实没有时代背景不影响欣赏,那个时代是什么呢?就是强调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禁欲,禁美。一切美好的,个人的,都是罪大恶极。这部电影里用《蓝色骨头》作为反抗,显得更加个人,只是为童年的委屈,洗脱童年的阴影。其实在表现这个主题上,崔健有一部更宏大的《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给我点儿肉
给我点儿血
换掉我的志如钢意如铁
。。。
给我点儿刺激
大夫老爷
给我点儿爱
护士姐姐
快让我哭
快让我笑
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这简直是一代人的心声。其实崔健这半生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在表达着一个主题:脱赤。抹掉红色的记忆。用种种方法。
崔健在访谈中说起军队大院的生活,其实比大家的想象自由的多,摇滚乐,西方毒草书籍,内部参考影片,王朔也是一样,王朔曾说起那个时代偷听邓丽君,感觉太不同了,心慢慢融化。在一个不自由的年代里少有的可以享有部分自由的特权阶级。他们,还有姜文,都觉得童年少年生活挺幸福的。我们可以想象到那种真正的外部世界和一个疯狂中国之间的文化冲击。
这种冲击下,有了崔健的摇滚乐,王朔的『痞子文学』。在我们看来,压制越激烈,反抗就越有力。而直到今天我才忽然意识到,比之普通人的懵然无知,其实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压制的。他们表达的力量,来自对自身的困境,来自『天生骄傲』之后的失落与困惑。来自对那个时代的『呕吐』--因为早早醒觉却又无力反抗。
崔健说他一直在战胜自己(这一点我们在他作品里看得出),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崔健对网络的认识不像某些影评人说的那样低级。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做事而已。在访谈里他也重申,网络是什么?就是屁眼。Asshole,只要你受得了肮脏,你就知道这世界吃了什么和缺少什么。你不得不佩服崔健的理解力和概括力。
其实崔健的歌很多都是写给某一类人的励志歌曲--追求智慧和美的人。《蓝色骨头》里他把父亲安排成一个智慧的人,特工,发明间谍手枪,监控高手。把母亲安排成追求美的理想主义者。而在儿子的挣扎与妥协中,集成了母亲的艺术天分以及父亲的智慧(发明病毒)。《蓝色骨头》这首歌阐明了生活的三大要义:事业,健康,爱情。之后又申明了蓝色代表未来、理性和智慧,我觉得崔健是少有的认识到这一点的艺术家。大多艺术家太强调自己的天才和抑郁症了。崔健在很年轻就成名,但他一直都很清醒的分得清艺术成就和商业成就。这种尊重艺术和智慧的人才会老而弥坚。抑郁症们随着时代的流水逝去不见踪影了,留下来的是沙滩上这些坚硬、形状独特的石头。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把时间当作朋友 读后感 ,兼谈知乎上的装B犯
李笑来重写了《把时间当做朋友》(变成第三版)放在自己的平台知笔墨 供大家免费下载和阅读。这本书的第一版对我帮助很大。这个新版内容改动不少,看得出经过精简和重写,主题更为集中,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我建议如果可能最好是不间断的一气读完(大概需要一天),李笑来在前言里说,改掉了之前因为做教师而带来的说教口吻--其实我觉得这个完全没问题。传达一些经验和理念用I‘m your father 的口吻都没问题。只要这些经验是有价值的。
这个版本我读后的感觉像郝明义写的《越读者》,《越读者》也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想尽办法把一个原本要写成五百页以上巨著的书,努力写成了一本小册子。传达意思没变。这种做法是有信心又不在乎以字数或者书的厚薄计报酬才会做。
大概六七年前,我处在一个比较低潮的阶段,和家人分开,一个人留在一个不怎么喜欢的地方,面对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工作和迷惘的未来,没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喜欢的人,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但是知道自己喜欢女人^_^)
然后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版,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不间断的读完了。虽然我处在人生低潮,但我已经过了被鸡汤,被打鸡血的年纪,这本书对我更多是种提醒。让我重又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自我主宰命运的日子。一个人曾经探索控制过自己的心智,经历过自我控制完成目标的过程,这种经历就变成一种技能,像学会自行车,游泳,不会再忘记,只是这种技能会生疏,会沉睡,需要唤醒和再次训练。
李笑来曾经说,非小说类的书应该多读,小说多半是给人享受,而这种严肃书籍相当于升级你自己的操作系统,令整个人焕然一新。我部分同意这种说法,然而非小说类的书,其内容和价值不易判断,比如卡耐基,心灵鸡汤,成功学之类也是非小说。
我自己的判断标准是知行合一。看这本书的作者做了什么。我一直比较喜欢连岳,就是喜欢他的知行合一。他写的鸡汤也好,时评也好,情感专栏也好,传达的理念自己都相信,而且自己都做到了。有一年他在极高风险之下做了次公知。后来接受采访时他说,我当时也很害怕,但如果我不站出来,后半辈子就什么也别写了,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不愿践行。过不了这一关。
其实李笑来的这本书有百分之八十的内容连岳也论述过无数次了:相信时间,相信坚持的力量,每天改变一点点。关于这些我已经写过,不再重复。
在知乎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批评,刚好可以借此机会谈谈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和如何判断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些话,究竟是肺腑之言还是一腔牛屎。
其实标准还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人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或者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言之有物。有段话你看了之后觉得很花俏,高深,需要仰视,有点儿云山雾罩,那么停下来去掉那些你觉得高深和花俏的字眼,你就会发现,只要这人不是维根斯坦本人,大部分情况下他其实什么也没说,完全是废话掩盖自己的一知半解,比如以下这段:
+++++++++++++++++
『『大家以为韩寒是作家(韩寒自己也以为),但其实韩寒真正的长项是赛车。
大家以为李笑来是人生导师,但其实他真正的长项是编程,他只要一谈编程,大抵都靠谱。轮到谈心智、谈成长,他那种技术型的单向思维不容易把问题说圆,因为他看待复杂问题(比如看待人),还是喜欢用简单思维(比如看待机器)下结论。
一个更擅长写how的人,却勉为其难地着要去写why,没有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想看why的读者自然不容易满足。
相比之下,刘未鹏的优势才是写why。
问题是,大家总以为能写why 的人比会写how的人高明,整天“道”啊“术”啊地争个不停。
其实,理论和实践,道和术,难道不是硬币的两面?写why和写how难道不同样重要?
MIT的校训是Mind&Hand,并重的。
so,我不过是有感而发,貌似并未回答楼主的问题,抱歉。』
』
++++++++++++++++++++++++++++++
乍看觉得作者好牛B,Think again,他说了什么呢?他其实什么也没说。其实他既不懂赛车也不懂文学,更不懂影响力的判断标准,所以才会扔出一句韩寒的长项是赛车来哗众取宠。至于编程,他就更是一窍不通了,所以弄出『技术型单向思维』这样的词来糊弄人。事实上他既说不清楚单向型思维更说不清编程。这样的半桶水就最喜欢用这种大词,因为但凡稍微知道多一点编程,就不会贸然说这种空话。至于后面的how啊,why啊,就更是大忽悠惯用的手法了。
现在网上的公知,大抵如此。说的很漂亮,但完全不知所谓,而且整天叫嚷的理念自己完全做不到;
知乎上的装逼犯则最擅长一知半解之下用这种华丽文风哗众取宠。看这种东西,绝对是浪费时间,如果不是为了用来举例子,我不会读完这种废话。知乎上有很多这样的答案,这就是整体上知乎给人一种装逼犯云集之地的原因---喜爱发表意见的人往往是对所谈事务一知半解的人,这是真理。
同样是在知乎,我看到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更为阴险批评,作者匿名,先是褒扬了几大段(恕我直言,这些褒扬也完全没夸对地方,作者显然是没有读懂这本简单易懂的书或者没有过类似体验的人),然后自以为很重磅的扔出一个缺点:作者太自以为是了!这些理论太狭隘了,因为这些理念来自自我体验居多。
我擦,真的,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批评一本书。
我只想问一句:
如果不是自以为是,我TMD出书干嘛?
如果不是自以为是,我TMD出书干嘛?
如果不是自以为是,我TMD出书干嘛?
一个作者写一本书,当然是有一些『自以为是』要表达要传达。除此之外,我想不到第二种理由。
倒是有一种书号称是为人民服务才出版的,比如毛邓江胡习的各种著作。都声称是为了大家活得更幸福,为了社会更和谐发展才出版的。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作者真的想为人民服务,充满了热心爱心,这本书就不该收钱,更加不该逼人去读去买。
读下去就发现这个批评和现在公知的套路是一样的,都声称自己站在大众立场。(我自己其实是看得懂做得到的,但您也要体谅一下普通人,让大家都能看懂能做到啊!)
李笑来自己做了个平台--知笔墨,把自己的书放在这里免费给人下载阅读,我不知道出版业的未来在哪儿,但起码这是种不错的探索,而且做的挺酷,我不了解李笑来的编程水平,但看得出他自己不光在这本书里写了自己坚信的一些理念,而且他的确用这种方法首先做出了榜样。这些年做比特币,创业,教书,都做的很好。当一个人知行不一时,他知行合一时的光环就会开始褪色。
同样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揭开伪公知的画皮。可以用来判断一本方法论的书是否值得读。可以过滤掉很多网络信息中的渣滓。减低信息焦虑。
我列举这两条知乎对这本书的批评,不是想和评论者论战。年轻时有好多年,我喜欢网上和人吵架,浪费不少口水键盘时间之后,我整理出自己的战术,我认为网络论战不要超过三个回合,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第一回合,各自列出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二回合,互相指出对方事实中的不实;
第三回合互骂一声SB,就此江湖别过,是非留给他人评说。
我针对这两条批评列出自己的理据,前两个回合已经完成。
訂閱:
文章 (Atom)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
-
ISBN: 9570805218 毛茸茸 @ 2009-03-13 22:38 π 我找到它的ISBN,欲在豆瓣上建立它的条目,输入之后返回『deleted』---原来,以前有人建立过的,这个国际通行的ISBN在豆瓣上对应到一本叫做『 Deleted』的书,哈哈~~神奇吧,就...
-
我最喜欢的三张专辑,也是最近期的三张 你快要四十岁,三十多年来表面上和大部分人一样,上学,上班,谈几场不太成功的恋爱,结婚生子,逐渐老去,泯然众人。但你内心一直有一块保留地,在那里,你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敏感,羞怯却又睥睨众生。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人生就这样了,完了,总是和主...
-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最后的文艺青年 林愈静 2016-10-12 18:57:45 今年,我日渐贫乏的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MLA(My Little Airport)又出了新碟,虽然,我没时间去看发布演唱会,没抢到票去一连三日的演唱会,但我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