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自己一下,去年读书虽然不多,可真够杂的........
感谢豆瓣网以及我本人养成随时更新阅读状况的好习惯,年末可以整理出自己阅读的书单,感觉挺恍惚,有些书仿佛是很早以前读的,看了记录是在今年,有些书觉得读了很久很久,看了记录不过就两个月而已。有阅读习惯的人,无需保持,就如有人爱喝酒总能找到机会,一年到头,总能读个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
今年读书很少,享受一气儿读完一本书快感的机会变少,一是因为时间变少,二是因为越来越少遇到这样的书,自认为爱读书,可以为好书放下睡眠以及手中最紧急的活儿,所以,我深信其二才是主因,今年一气儿读完的书是郝明义的《越读者》和《工作DNA》,《越读者》是难得的好书,可谓浓缩的精品,可谓书中之书,郝明义可谓读书人中的读书人,信息量大,结构和语言又非常好,不忍放手,不忍破坏读出来的气场,饿着肚子读了5个小时,读完做完笔记,大吃一顿。
《爱情笔记》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前后读了一星期,读完感觉挺复杂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它作为随手拿起来放包里带在旅途中的一本书,很偶然的参与了我的生活,犹如武功里的人剑合一,短暂的时间里,读书和生活也合一了,恍恍惚惚,爱情的浪漫和现实,理智与情感,疯癫与克制,自伤自恋自虐,无奈糊涂清醒,犯贱装纯,瞬间永恒,被德波顿说透了,说尽了,连岳是情感专栏中的极品,但,如果投入、读懂,一本《爱情笔记》胜过十本《我爱问连岳》,这是我做标签最多的一本书,总之,窃以为,爱情这件事,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好。前天在福州路打折书店看到2000年的版本,才4.5元,忍不住又买一本,这样一来,这本书我就有三个版本啦。上海译文新版平装一本,精装一本,2000年版一本。阿兰.德波顿的这本书写得最早(93年),也写的最好,后来买了一套引进的阿兰德波顿文集系列,堪与之媲美的只有资中筠翻译的《哲学的慰藉》而已。
《爱情笔记》说是小说,胜似小说,虚构和现实分不清楚,就像今年读到的最好的小说--哈金的《等待》,如梦魇一般缠绕了我几乎半年,直到我受不了,将乱七八糟的读后感写出来,才稍稍放下,下载了哈金去年在香港书展上的演讲,正如他的小说一样,不瘟不火,慢言细语,真理总令人绝望,写的如同真实人生一般的小说亦如是。 最差的小说送给《婚姻》,我鼓起巨大的勇气才敢承认,我的确买了这本书,还傻乎乎的看完了,人有走眼,马有失蹄,在下一贯以不看广告看疗效为准则,以冷静理智购书读书著称,也被宣传了一回,上了一当。
次差的小说送给慕容雪村的《原谅我红尘颠倒》,我在手机上看完的,庆幸自己没买,这书也就是适合在网上读读,这些年来,慕容雪村的小说,我一本没落,全读了,深为佩服他的技艺,一些段子和文艺化的语言加上一些脸谱式的人物就能卖大价钱赚大量粉丝,他所有的书中的故事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少年贫苦的单纯无知青年,走入复杂的社会,变黑,变阔,又保有一点点人性,最后这点人性让他在善恶交锋的关键时刻死掉了。次要人物一个是坏透了的,一个是好透了的,坏透的总是被写的很猥琐令人不齿,好透的,总是很倒霉,穷死,庆幸的是,我只买过一本《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他的国》挺好看的,韩寒虽然是快手,但天才横溢,随便拾掇一下,一扭屁股就是几千字的情况下,也能写出好玩的东西,或者,这就是韩寒最适合的写作方式也未可知,一本正经的写出来的,未必好看,就像《三重门》。韩寒的作品也都看了,但只买过一本《一座城池》,其它的都是在手机上看完的。 今年有许多在书店等人的经历,有一本书,无论大小书店都可以轻易找到,这就是站在书店读完的《杜拉拉升职记》,也不算差,那些写工作计划和公司年终报告绩效考核的章节,可操作性很强,很实用,哈哈。
鲁迅的话,如今仍然管用: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今年读的一本外国小说拉赫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薄薄一本儿,却极震撼。 今年是我读禁书最多的一年,读完了王
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2009 阅读报告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拜拜,国产片
我一直觉得,创造性最强的艺术行业里,应该满满的都是热爱它们的人,相较科学而言,艺术品的收获感是比较『虚无』的,不像科学那么看得见摸得着,若能从虚无中获得满足,非得对它十分热爱而有万分激情才行。
大学的某一年,头脑一热,进了校园剧社去参与一部年度大戏<茶馆>的排练和制作,完成后我就离开了,也没掺乎多少,但断断续续总有半年多吧,那几个月我见了好多人,有些人是真正热爱话剧的,怀有一种严肃认真到虔诚的态度,有些则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还有些更龌龊的,我就不提了。
渐渐长大看了一些书一些电影一些美术展的作品,只是一个普通群众的眼光,并未刻意去琢磨什么,但总能从作品中看出作品背后某个团队或者某个个人的态度甚至可以想见他们的工作状态。
我喜欢写一些读书心得和观影心得,总的来说,批评居多,偶尔有的一些赞美也总是夸张的过度---这就是我的态度,看到有人敷衍油滑,把观众读者当作大傻逼总觉得十分不爽,哪些有诚意有热心的创作者当然应该获得至高的赞誉。用胡舒立女士的话说:我们就是一只啄木鸟,不停的敲打树木,其目的是让它长得更直更高。
我至今坚持,电影应该是热爱电影的人制作的,非常的热爱以至于作为毕生的事业,把自己的作品看的很重,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墓志铭去制作。
这样的作品我是见识过的,比如你能在李安的电影里找到许多匠心独运的小细节--甚至某些电影几乎全部的镜头和画面都充满了细节和耐人寻味的深意,《色戒》里麻将牌的摆放和演员的和牌完全是真实的,《卧虎藏龙》里江南水乡的街道上一张卖膏药的广告与那个时代也贴合无比,与之相对应的,我曾在某部国产电影里看到演员用dos命令的dir/w 来模拟电脑病毒追踪--做的再真实一点会累死吗?我坚信这不是我吹毛求疵,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管理学大师们常说魔鬼在细节中,我无法忍受不考究细节的作品,我会怀有恶意的猜测,导演把我当傻B来蒙,而不是诚心诚意的把自己的作品打造完美。
这些年看国产电影越来越少了,过去我看了许多港产烂片,被朋友们耻笑也不觉得难堪,尽管港片有许多已经纯熟到僵化的模式,但似乎并不妨碍它们的专业性,即便在模式中,也做到足够的专业,而国产片就做不到,每次举烂片的例子我都不可避免的想到《英雄》里令人作呕的对白--李冯王斌显然不是这么说话的,但却武断的认为我只配看到这么恶心的对白。我觉得被深深的侮辱了。
中港紧密关系协议(好像叫CEPA)签署后,许多香港影人进军内地捞钱,拍了大量的烂片,颇有种『人傻钱多速来』的感叹,就算是认真拍的电影(比如陈可辛的《投名状》)也要剪接一个内地版一个香港版,这样的电影我再也不愿看了,我宁可去看坚持拍摄风格和题材,不愿打入内地市场的尔冬升导演的《新宿事件》。
因为某种制度,我们成了智力上被人歧视的人群,我们看不到好东西,在怀品味的影响下变成庸俗不堪的观众。犹如吃快餐吃坏胃口的人,再也无法款款享用一餐真正的美食。我在豆瓣上的电影观感留言里看到许多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的留言,我宁可相信是五毛所为也拒绝接受普通观众的品位的确如此这一可怕事实。
以我浅见,电影工业是需要巨额资本投入的产业,做出一部电影的确是很麻烦的,需要许多环节的配合,我可以从一部电影中看出制作团队的用心或是敷衍,做的多了有几部烂片是情有可原的--谁都有转型期,谁都有厌倦而寻找突破的关头--但部部都烂就太可怕了,因为这时也许制作人也假戏真做,把自己都欺骗,忘记了当初的理想激情执着信念,而转入一场吸金游戏之中无法自拔。
有朝一日,有了巨额金钱投入,没有了变态的审查制度,也许犹如泡沫破碎的振奋之后,我们还是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世界性的电影作品---因为作为一项事业核心力量的人,心死掉了。
...
訂閱:
文章 (Atom)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
-
ISBN: 9570805218 毛茸茸 @ 2009-03-13 22:38 π 我找到它的ISBN,欲在豆瓣上建立它的条目,输入之后返回『deleted』---原来,以前有人建立过的,这个国际通行的ISBN在豆瓣上对应到一本叫做『 Deleted』的书,哈哈~~神奇吧,就...
-
我最喜欢的三张专辑,也是最近期的三张 你快要四十岁,三十多年来表面上和大部分人一样,上学,上班,谈几场不太成功的恋爱,结婚生子,逐渐老去,泯然众人。但你内心一直有一块保留地,在那里,你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敏感,羞怯却又睥睨众生。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人生就这样了,完了,总是和主...
-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最后的文艺青年 林愈静 2016-10-12 18:57:45 今年,我日渐贫乏的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MLA(My Little Airport)又出了新碟,虽然,我没时间去看发布演唱会,没抢到票去一连三日的演唱会,但我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