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

2009 阅读报告

汗自己一下,去年读书虽然不多,可真够杂的........

感谢豆瓣网以及我本人养成随时更新阅读状况的好习惯,年末可以整理出自己阅读的书单,感觉挺恍惚,有些书仿佛是很早以前读的,看了记录是在今年,有些书觉得读了很久很久,看了记录不过就两个月而已。有阅读习惯的人,无需保持,就如有人爱喝酒总能找到机会,一年到头,总能读个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

今年读书很少,享受一气儿读完一本书快感的机会变少,一是因为时间变少,二是因为越来越少遇到这样的书,自认为爱读书,可以为好书放下睡眠以及手中最紧急的活儿,所以,我深信其二才是主因,今年一气儿读完的书是郝明义的《越读者》和《工作DNA》,《越读者》是难得的好书,可谓浓缩的精品,可谓书中之书,郝明义可谓读书人中的读书人,信息量大,结构和语言又非常好,不忍放手,不忍破坏读出来的气场,饿着肚子读了5个小时,读完做完笔记,大吃一顿。

爱情笔记》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前后读了一星期,读完感觉挺复杂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它作为随手拿起来放包里带在旅途中的一本书,很偶然的参与了我的生活,犹如武功里的人剑合一,短暂的时间里,读书和生活也合一了,恍恍惚惚,爱情的浪漫和现实,理智与情感,疯癫与克制,自伤自恋自虐,无奈糊涂清醒,犯贱装纯,瞬间永恒,被德波顿说透了,说尽了,连岳是情感专栏中的极品,但,如果投入、读懂,一本《爱情笔记》胜过十本《我爱问连岳》,这是我做标签最多的一本书,总之,窃以为,爱情这件事,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好。前天在福州路打折书店看到2000年的版本,才4.5元,忍不住又买一本,这样一来,这本书我就有三个版本啦。上海译文新版平装一本,精装一本,2000年版一本。阿兰.德波顿的这本书写得最早(93年),也写的最好,后来买了一套引进的阿兰德波顿文集系列,堪与之媲美的只有资中筠翻译的《哲学的慰藉》而已。

《爱情笔记》说是小说,胜似小说,虚构和现实分不清楚,就像今年读到的最好的小说--哈金的《等待》,如梦魇一般缠绕了我几乎半年,直到我受不了,将乱七八糟的读后感写出来,才稍稍放下,下载了哈金去年在香港书展上的演讲,正如他的小说一样,不瘟不火,慢言细语,真理总令人绝望,写的如同真实人生一般的小说亦如是。 最差的小说送给《婚姻》,我鼓起巨大的勇气才敢承认,我的确买了这本书,还傻乎乎的看完了,人有走眼,马有失蹄,在下一贯以不看广告看疗效为准则,以冷静理智购书读书著称,也被宣传了一回,上了一当。

次差的小说送给慕容雪村的《原谅我红尘颠倒》,我在手机上看完的,庆幸自己没买,这书也就是适合在网上读读,这些年来,慕容雪村的小说,我一本没落,全读了,深为佩服他的技艺,一些段子和文艺化的语言加上一些脸谱式的人物就能卖大价钱赚大量粉丝,他所有的书中的故事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少年贫苦的单纯无知青年,走入复杂的社会,变黑,变阔,又保有一点点人性,最后这点人性让他在善恶交锋的关键时刻死掉了。次要人物一个是坏透了的,一个是好透了的,坏透的总是被写的很猥琐令人不齿,好透的,总是很倒霉,穷死,庆幸的是,我只买过一本《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他的国》挺好看的,韩寒虽然是快手,但天才横溢,随便拾掇一下,一扭屁股就是几千字的情况下,也能写出好玩的东西,或者,这就是韩寒最适合的写作方式也未可知,一本正经的写出来的,未必好看,就像《三重门》。韩寒的作品也都看了,但只买过一本《一座城池》,其它的都是在手机上看完的。 今年有许多在书店等人的经历,有一本书,无论大小书店都可以轻易找到,这就是站在书店读完的《杜拉拉升职记》,也不算差,那些写工作计划和公司年终报告绩效考核的章节,可操作性很强,很实用,哈哈。

鲁迅的话,如今仍然管用: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今年读的一本外国小说拉赫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薄薄一本儿,却极震撼。 今年是我读禁书最多的一年,读完了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