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还没老,但前几年就开始怀旧,那时常觉得现在的东西不好吃,没味道,常怀念小时候吃过的饭菜,哪怕是简简单单的蛋炒饭,都觉得童年时的分外香,更无须说吃过的猪肉了。妈妈说那是因为小时候吃的少,所以觉得特别香。
我从不这么认为,我觉得香就是香,不是相对概念。好吧,肉吃的少,粥总喝的多吧,面汤总喝的多吧,为何现在粥也不好喝了,只是寡淡,没有粮食的香味。去年回老家了一趟,又喝到家里的粥,的确香甜。那种香是自然的米的香味。
而且我也知道了原因:因为家里的粥是大锅烧柴火熬出来的。美食家的常识:粥要大锅的香,烧柴火更好。
农村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烧柴火改烧气了,甚至有些年轻夫妻已经不再自己蒸馒头而是用粮食换机器蒸的吃。煮粥则用电饭煲,炒菜用炒锅。
这就是科技进步造成的后果,再加上我党英明的“城市化”政策,很快蒸馒头的技艺,煮粥的技艺,都会逐渐消失,人们也会告别精致的生活,过上高科技主导的快餐生活。
这就是我对图书业未来悲观的想法。
过去读书人少,书更少,大家敬惜字纸,一本书传看很多人,人人求知若渴,编辑认真负责(张立宪曾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捡到一本老编辑留下的《毛主席诗词选》的编订底稿,密密麻麻很多建议和修改)。关于编辑的工作,张立宪也写过一篇,即便电子书时代,编辑仍是重要的角色。
感怀Good old days,部分是因为旧时的匮乏,大部分是因为旧时的东西,的确好过今日--这是事实不可抹杀。
书多而烂,是这几年的主要感觉,我是说纸本书,和其它行业一样,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在大跃进,从业者都在疯狂的利用这个混乱时期赚钱,很少有人会安安静静,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职业--把它作为事业,作为理想去做。全中国的事业就剩俩字儿:赚钱。赚钱就是成功,否则就是无能,理想主义则更是早就沦为笑话。
不光图书行业如此,各行各业都如此,大学刚毕业,你还怀揣理想,一两年后就变得成熟,忽然觉得自己过去,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这种人生存下来,而怀揣理想的,郁郁不得志,不见容于时代而被大浪淘沙。他们是一群时代的loser,和那些真正的loser(真正的loser,在任何时代都是loser)一起被冲刷而去,淹没不可闻。
书变成大众商品之一种,和其它消耗品再无分别,书商眼里只有市场,在电商的低价优势下,实体书店一间间倒闭。快餐的世界,容不下精雕细琢的饭馆。这是种逆向淘汰,做的越好倒的越快。这个产业链的最上游,是作者。我敢大胆说一句,在中国现在这个时代里,赚到大钱的作者90%以上是快餐作者。他们的作品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将会是微不足道的一句话,连代表作都不会出现。人们会忽略这个文化荒芜的时代(尤其是近20年),一笔就写到百年之后。王蒙在锵锵三人行上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我们这个时代呢?段子。
姜还是老的辣,他总结的太对了,我们这个时代,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段子、糗百。
在我看来,电子书是种无奈的选择,如果我生活优越,有足够大的书房,有足够多的时间,有风景优美冬暖夏凉的花园或者阳台,当然会选择买实体书,买很多,落落大满,汗牛充栋。看书都是摊开在桌上,摊开在床头。夹着雅致的书签,手边放着惯用的笔记本、钢笔。
电子书看来是很高端,其实是时间金钱匮乏的选择,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法以读书为业(像艾柯这样的,就可以完全以读书为业),大部分人都没有足够大的房子(或者一点点拿来买书的钱),电子书出现,解决的是读书成本问题。就好比你没柴火可烧,没时间慢慢的熬粥,只能采用自动定时的电饭煲。
以前的选择是,少买几本,多挤出点时间。现在的选择多了。
科技越发达,电子书越发达,普通人可以读到的好书反而会变少,可以享受到的阅读乐趣也减低。这正如以前普通人起码可以喝到柴火熬的米粥。现在则不得不选择电饭煲--因为科技推动大家向前,你再蹲那儿烧火熬粥就失去了竞争力。你原来用于享受精致生活的时间,用在和这个世界同步上了。
再崇洋媚外说一句:英美的情况没这么糟糕。这一点,你统计一下地铁里读书的人在读什么书就知道了。
科技的发展,中国社会盲目的步伐加快,就是这么一个后果。开始你会抵制电子书,慢慢的,你必须去适应它,就像适应用电脑写稿,适应互联网的世界。最终人们跟着世界潮流去感受应该有的感受而未必是真实的感受,就像《黑客帝国》里,那批活着的人吃的饭菜,味觉是程序决定的,不再是真实的。
搬到HK后我的居住条件急剧下降(这也会是促使我离开的最主要原因)自己的藏书天各一方,分散在不同的居所。生活忙忙碌碌,没有完整的读书时间。我不得不选择电子书,在各种终端上读书读报(我永远都会觉得报纸摊开了就着早茶读是最舒服的),但我还是明白哪些书我需要弄个纸本读一读,在电子设备上读完全没意义。
而且我会努力守住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