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爱你妈的国!

警告:本文可能会引起部分人情绪不适,请谨慎围观。

每次提到身份问题,都会有人”炸型“,不管说什么,都有人骂。我不想每次都『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事实上,我天生是个性格极端,黑白对错极其分明的人,凡事都有明确立场,这么多年一直在增强自我修养,减少我的偏激,但我想说,不偏激,不代表没有立场,事事都和稀泥,相对主义,什么『要尊重个人选择啊』,『要尊重不同文化啊』这种论调,正确,无害但也意义不大。

这样的废话,我不会再说,再写,每次写东西,我都有清晰的观点要表达,清晰的观点背后,是毫不含糊的立场。

前几天RTHK做了期节目,在港出世的讲双非婴儿的,同一天TVB做了个短的新闻专题,采访了国内来港读书的大学生(这些年来已累计有十万)。

RTHK的节目相对客观(以至引起不少HK比较偏激的民众的攻击),选材也很不错,有代表性:一个富裕家庭来港生第一胎,一个广东不那么富裕家庭来港逃避计生,生第二胎,双非婴儿,不外这两类。

天津那个家庭,妈妈坚持要到HK生孩子,要让孩子在港接受教育,甚至不惜举家迁至深圳生活,但后来渐渐发现港府对双非儿童,管生不管养--没有安排足够的教育资源,而且近年来中港矛盾激化,导致孩子在学校感觉不自在,双非婴儿被另眼看待(虽然这可能只是感觉,HK有平机会去避免歧视)几经考量她带着孩子回到天津。放弃了HK。她现在开始学习德语,准备移民德国。

她代表着国内一类人,和我年纪差不多,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复式房子,用最新的苹果电脑,父母身体健康,有退休金养老,夫妻二人收入稳定,且相对较高),个人质素相对较高(积极参与和关注时事)这样的人自然会对社会和政府有更高的要求--不是高到要Democracy而是从自身开始,想自己下一代受好的教育,不用再学什么『思想品德』。不用再浪费时间学一些应试后要抛弃的东西。

得不到满足,就想办法离开。我想他们这么做情有可原。甚至自然而然。

结果对HK失望,但又不能放弃居留权(HK的居留权是无法放弃的,一旦拥有就是永久的),在港出世国内又无法办理户口等一系列的手续,造成两头不到岸的局面。

另一个类型,就简单的多,多半是广东省内人:逃避计划生育,想自己的孩子将来在HK生活、工作,找不到工作可以有综援,享受免费医疗。

这期节目里这两类『双非婴』结局都不太好。一个是主动放弃了。另一个则生活艰难又别无选择(交不起超生罚款)。

HK自今年初开始零双非政策,严格控制,这个节目算是对这件事划个句号。很多想来港产子的人,意兴阑珊,就此收手。

从这个节目我至少很具体的了解除我之外的人,对HK的看法,对自己生活的安排。

TVB的节目,采访了几个国内来港读书并在港够7年的大学生,想听听他们关于是否申请HK永久居民的想法,观点也很平衡:一个毫不犹豫申请的,一个毫不犹豫不申请的,一个犹犹豫豫申请的,一个犹犹豫豫不申请的。

我个人没有海外受教育的经历,读大学时没在大城市,压根不知道还能出国读书。从来也没想过,毕业后,就看到很多留学生的各种言论,有一部分挺傻B的,一度让我觉得悲凉--橘越淮为枳,枳越淮,怎么还是枳?

所以,我的偏激劲儿又上来,引用王小波说了句:书都读到下水里了。

回头想了想这些纠结无外乎一件事:我是中国人!国家强大了,我在国外才会受到尊重!

因为没有海外受教育的经历,所以我对这种观点实实在在是理解不能。
(假设一下,就算真的在国外读书,被人歧视了,我也不会赖在国家不够强大身上,实在不知道这种思维方式有什么逻辑性。)

后来我自己往前走了小半步,到了HK。如果套用上面这个理论,真是绝对成立,在广东道,在铜锣湾,我处处可见HK人对内地人五体投地的尊重--从他们蹩脚但真诚的普通话就能感觉到。从我强国人的趾高气扬,大声喧哗呵斥中也能强烈感受到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尿的更高,滋的更远。

部分留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我是通过T  i  b  e  t  Event(当时还谨慎的研读了大和尚的自传,后来发现面对这些情绪化的SB,你说什么也没用)申奥事件感受到的--那种毫无头脑的爱国主义劲头和国内的傻B并无区别。这种毫无逻辑、毫无常识的情感,让我对大学教育彻彻底底失望--无论哪里的学校,都无法教育和改造一个已经定型的傻B。所以教育要趁早,出国受教育也要趁早。

后来一些人大概也觉得这种情感有点儿傻B,和他们高智商不匹配,或者是,耳濡目染,长期浸淫,真的学到了一点点常识,他们修正了这个理论,变成:虽然政府不好,但国家没错,还是要爱国。我是炎黄子孙!甚至有人扯到了战争--要是发生战争,你不靠国家靠什么?TMD发生战争的时候国家在哪儿?难道是有个叫国家的巨无霸去打仗的吗?还不是一群群你我这样活生生的年轻人!

经过修饰的谬论,仍然是谬论。人一天不懂得独立思考,一天没学识逻辑思维,就始终是个动物是个机器是个类人孩,只是个字面意思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个话题我一说再说,说的自己也烦了。

最后再立场鲜明的说说:我从没有爱过国,我自小就没这个概念,不用人提醒,我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也改变不了,没想过要改,这东西和我生下来是黄种人一样,我对之无感。

中国人受侮辱时,我不觉得自己受侮辱,中国人光荣时,我也没觉得自己多光荣。

我对国籍没概念,如果有外国人觉得我在公共场合举止得体彬彬有礼又是个亚洲人而问我: Are you from Japan,我不会感到骄傲也不会感到愤怒。

以前我还觉得我很热烈的爱中国文化,山川河流,唐诗晋字汉文章,这几年也没那么强烈了,英国文化也挺好的,美国的也挺不错,与之相比,中国文化并没有多么特别之处,我之所以早年有那种想法,不过是因为母语的关系,我知道的中国文化比较多,了解的比较多。年纪越来越大之后,越想越觉得很多所谓中国文化其实真的是糟粕、即便观点部分正确,推论过程也毫无逻辑可言。

关于移民--其实,我根本算不上移民了,我爸在HK呆几个月后都笑话我,你这不过是从地上移到席上。
生活在HK的人能看到,能感到,香港正在一分一秒的回归祖国怀抱,这两年步伐还挺快。

这是我不想看到的,但也没办法,有机会我会继续走,这几年,我就是想到别的地方生活几年,以后不知道,可能会回去,也可能就永远的埋骨他乡。我不太会去考虑明天发生什么,今天的事儿已经够我考虑一整天。

我不明白为什么每次争论的人都会敏感的觉得生活在别的地方的人在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如果爱的那个国那么强大优越,你担心什么呢?谁能让你感到炫耀呢?你根本不屑一顾,别人怎么炫耀得了?你怎么会感到别人在炫耀,好比你开辆宝马被一辆三轮超车了你会觉得他是在炫耀他的车好吗?

对,他是在炫技。

你感到的炫耀,其实是软实力。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智商、情商、独立思考能力。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我们失去了真善美的童年

 

image

反应贫困社会的无奈与无助,《城南旧事》与《单车窃贼》同样魅力非凡。

不同的是《城南旧事》,沿袭原著者林海音『纯文学』理念,更多着墨于小女孩儿眼中,一个虽然凄苦辛酸,但真善美仍然存在的世界,保持着儿童世界的单纯,真挚。整部电影情感把握的很好,抒情节制,举重若轻。一点也不滥情,没有一处嚎啕大哭呼天抢地。小孩儿的愁绪,是淡淡的若有若无,大人的凄苦,隐忍麻木。这种情感控制,令人物真情流露,减低表演感,令观影的人心头热乎乎,眼睛湿润,又不至于难过到落泪。

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出发,宏大的历史与政治是不存在的,生活是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可能儿童对别离分外敏感,她们的伤心虽然持续时间短,但源自肺腑,分外惹人怜爱。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的离别直至最后的死别,永不能再见。伤别离,乃人生至苦之一,所以早早就开始训练。人也是在一次次的分离的情感教育中,走向成熟的。

看《千与千寻》时,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千寻闷闷不乐的在车后座,捧着班上同学送的花,久石让的音乐准确的传达小女孩的离愁别绪。而坐在前排的父母,兴高采烈的开着车,谈笑着,心情愉快的奔赴新家。没人会过分介意小孩的感受,小孩儿只是不得不跟着父母迁移一个又一个地方,可能更好,可能更差,可能是因为工作,可能是因为发财,可能是因为破产。但无论因为什么,小孩儿都不得不告别一批朋友,不得不重新开始结识另一批,频繁迁徙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一生情感,无处寄托,这么说并不夸张。好像小树不能频繁摇动,否则根基扎不深,难长成大树。

看完这部电影,百感交集,在那离乱的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民贫穷困苦,但那个时代,却并不缺乏真善美,犹如《单车窃贼》中,战后的意大利,我们看到战后一片废墟,社会生活凋敝萧条,父子情深却令人温暖。《城南旧事》比《单车窃贼》更加明亮。

电影完整改编自原著的几个故事,惠安馆传奇,讲小英子无意中帮小伙伴找到生母,第一次别离。我们看海去,讲小英子和一个盗贼的交往,第二次别离(盗贼终于被抓),驴打滚,讲小英子家的佣人的故事,第三次别离,紧接着父亲去世。第一次永别。

这些故事令人感慨的是那个年代,生活对小孩儿的教育,耳濡目染,尤其是在“我们看海去”这个故事里,好人坏人,天和海,分不清。在小英子眼中,这个盗贼和蔼可亲,她们每天都会在那所『闹鬼的院子』里聊上一阵子,她亲眼看着『盗贼』的弟弟,从自己学校优秀毕业,彼时她坐在台下,和大伙一起唱着『长亭外,古道边』,她看到他们的开心与幸福。而在『盗贼』(张丰毅饰演)眼中,小英子:聪明,厚道。

『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小英子摇头

『我分不清好人,坏人,我分不清天和海』

这是我能看到对小孩最好的教育了。

小英子出身小康之家,从童年朋友『妞』的身上,她看到不是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两个孩子躲在养小鸡的房子里,一起聊天,分享各自的秘密,一起笑一起哭。从盗贼身上,从『出红差』(即:杀头)的学生身上,她学识人生并不是非黑即白。从家佣一家人的遭遇中看到人世的悲苦,生活教育她很多,但未泯灭她的善良纯真,与人为善,今天这样的大家庭的小孩儿,从生活中学到的却是,人不分好坏,但分穷人和富人,要多结交富人朋友,离穷人远远的。小孩儿自小就知道毛公仔是没有生命的,可以随意扔来扔去,小孩儿从小就觉得家佣是好吃懒做的,呼呼喝喝,指手画脚。

这种生活的教育爱的教育,不是一个家庭两个家庭可以单独提供,而是社会。

现代人离这样的社会越来越远,人性泯灭自小就已经开始。一生人再也看不到纯真的笑。

看旧书,看旧电影,可以看到中国社会沦陷的步伐,不看旧作,又有什么可看呢?

小英子的父亲去世了,一家人坐着马车离开墓园,家佣宋妈坐在毛驴背上渐行渐远,她们依依不舍的对视着消失在彼此的视线,一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里,是一个消逝了的民国背影。

image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你们真的看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了吗?

 

image

徐静蕾在这部电影中用了不少心思,简直是文艺片中的文艺片,整体上是流畅的,用了日本作曲家的音乐,对白少,旁白多,是普通文艺片的节奏,不是真正的文艺片,仍在初级阶段。

首先我想说,随着岁月流逝,我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了全新理解--同时,我觉得更加接近茨威格写这篇小说的目的。

2000年,我在大学辅修了一门『女性文学』,当时的老师浓墨重彩讲了这篇小说,导致图书馆各种版本被借阅一空(当时还没有所谓电子书电子版也还不能自由上网),我当然也第一时间当然也第一时间拜读了,感动了,女性视角了。

我犹记得瘦弱矮小的女性文学老师,深情朗读大段独白的投入,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镜后面,一双眼睛饱含深情和泪水。我那时候是个传统意义上的青春期傻B,正处在否定一切,鄙视一切,玩世不恭的人生叛逆期,妞儿,没有,脾气和傲气有很多。

那时候,我当然认为这种爱情很感人但很病态。

多年后,我仍然记得的,不是大段大段女性视角的心灵独白,而是记得全书最后一段,男人收到信后的诧异和怅然若失。

这就是我现在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它根本就不是一本爱情小说。

从女性角度,这个『陌生女人』追求的这个作家,是人类对梦想的追求的具象化。少年时期固化的梦想,一生都不会变,就算经历再多挫折与打击,被侮辱被损害,都不会背叛理想,都不应背叛理想,哪怕为了理想,苟且偷生向现实低头。最后,理想彻底破灭,以死殉之。仔细想想那些情节,是不是这样?有时候你和理想很近,甚至擦肩而过,但你心知,它不记得你,还有段距离。而人一生,总有一两次和理想发生肌肤之亲,亲近了,睡了。很幸福,可以回忆一辈子。

那个男人,本就不是个具体的人。它是人类梦想的具象化。

对一段爱情而言,『我爱你,但与你无关』显然是病态的,但对理想,这是很正常的,一命二运三风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再自然不过。你去追梦,但与梦想无关。

从男性角度,小说结尾处,作者写到:望着空空的花瓶,他仿佛看到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

然后感到死亡,感到爱情,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这就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震撼--竟然有些事发生了,而完全不在我控制中。这不仅仅是一个419女人那么简单,而是暴露出男人很大的性格缺失,这缺失也许就是为何现在我仍如此的原因,而我竟然不知道。

他震惊并怅然若失的,90%不是这个陌生女人,而是感怀于自己不能掌控主宰全部人生。

徐静蕾这部电影花了不少心思,片尾看到民俗顾问之一是艾未未。那时的四合院还原的不错,和《城南旧事》虽然还有些差距。但整部电影的确把那时的色调、情绪那种时空感营造出来了。这就是很大的一步。

还有学生运动,坦白讲,我觉得是照着8964拍的。

老徐对镜头的运用,突出的一点就是经常截取一半屏幕,呈现角色,另一半是黑的,在洗手间,房间昏黄的灯光下,等等,这种风格嵌入这部电影,是策略性的。间接的表现出另一半黑色里,另一个角色隐隐存在。

另:管家是孙飞虎演的,他太抢戏了,虽然胖了,我完全没认出来,但还是感到这个角色的强大气场。焦晃也演了个角色,我没留意到。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我最喜欢的港片《表姐,你好嘢》

我最爱的港片系列之一是 张坚挺 拍的一系列《表姐,你好嘢》,真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放到现在这个中港关系来看,不得不承认,中港都一直在倒退。

第一部讲 大陆公安郑硕男小姐因为押送犯人到HK,出差到HK,犯人在HK逃跑,郑不得不留下来和梁家辉饰演的HK皇家警察合作完成案件。一系列中港台(梁父是国民党老兵)矛盾徐徐展开,政治喜剧最好看的就是这种主义冲突。

 

IMG_0201

(梁家辉不得不带郑警官回家保护,于是中港台同桌吃饭,互不相让,对白也很精彩)

biaojie1

(国民党家庭的开国诸君,一直到李登辉)

cehuangyi

 

(带回家前,梁家辉带领表姐参观HK警队的高科技测谎仪圆木二型,并解释说:就算再会说谎的人,在他面前也会感到惭愧)

TV show

(宾馆的电视在演三级片,从未看过三级片的张坚挺(即剧中有异能的阿胜)惊呆了。

yineng

(电视机传来咿呀啊啊的声音,表姐问什么节目,表哥,这么回答)

 

IMG_0203 IMG_0204 

(深入群众查案方面,HK警察还是不如表姐的)

IMG_0216

IMG_0218

合作结束,表姐对HK警察暗生情愫。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中文写作-我把金针度与人

李方在他主持的微信平台《大家》上发表了一番关于中文写作的看法, 顺便黑了一下豆瓣。和之前在中青时一样,李方仍然高屋建瓴,话题开的很大:提升中文专栏写作的整体水平。

早年我从李方的Blog中受益匪浅,这次我也非常同意李方的观点,现在中文写作环境下,垃圾多过 正常的文字。但这不是举办笔会探讨能够解决的问题,个人觉得,把奥威尔的《我为什么写作》抄十遍就知道什么是写作,也能更明白怎么才能写好,什么样的文字才值得阅读。
李方找到中文写作好作品少的原因,也不是个核心原因。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字的好坏,没有标准。但谈到专栏,谈到说理,确实有优劣之分的。李方佩服“日系”作家的态度。觉得他们够认真严谨。但严谨认真只是个基本的要求。

我对写作认识最深,感觉醍醐灌顶,是在备考雅思时,读了五年的剑桥真题,英文写作的规则,简单说只有一个:每段第一句指出本段的中心。每篇第一段指出本篇的中心。余下的则是逐步深入论证第一句第一段的论据。

这就是典范,这么去读雅思阅读才能有时间做题, 这么写文章的人简直堪称业界良心,第一段你一看,不对路,整片文章就不必再读,某一段数字很多,人名很多,但你看了第一句,知道了论点,你赞同论点,那么演绎过程不必再读,对观点有怀疑,不妨读一读后面的推论过程。

这就是为何英文高效而准确。整个英文语境下,大家交流非常有效率。阅读也有效率,更有享受。

科学的理论文章,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写就,不再举例了。其它文章,以政治报道为例,中文的报道永远都是“九月的北京,风和日丽,在一片欢腾中,我们迎来了××大会的召开”,而英文报道,第一句就是一闷棍“××党在本次选举中失利”。

这就是差距。
是思维方式的差距,写作不过是思维的整理,中国人永远都不懂得讲道理,因为中国不是一个讲道理的社会,你讲道理,他耍流氓. 在讲究人际关系,伦理第一,道德第一的思维框架下,中国人永远写不出主次分明,逻辑清晰的文章。能够心平气和的捣浆糊已经进步很多了(连岳关于自由主义,在大家展开的一系列论战,算是稍微好一点的论战,起码没有人身攻击)

再说写作技巧,也没什么好谈的,BBC概括了一句话,作为立台之本:简单的事,往复杂里说,复杂的事,往简单里说。这个道理,王小波也说过:举重若轻,举轻若重。BBC的纪录片成为经典,就是贯彻这个理论:霍金的物理理论,是复杂的,往简单里说,说的普通人能懂,就是能耐。吃喝玩乐,人人都会,是简单的,搞的复杂一些,吃出文化,吃出精神,吃的与众不同,才有价值。而且写作技巧和问题有没有思考的深入,其实关系不大,《大家》10万签约的莫之许,我个人觉得问题认识的很深入,每次写的几乎都是断根儿的道理。但文采的确很差,文章干巴巴的全是硬货,将很多没耐心,光想读文采风流文章的读者拒之门外。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根本不用开什么研讨会。或者,奥威尔从另一个角度总结的:为了历史,为了政治,为了美,人们才写作。如果不是这些目的,写出来的也是垃圾。

李方顺手黑了一下豆瓣,说豆瓣上的写作,不够严谨,往往是灵感乍现记录下来,敷衍成文而已,没有深入思索,没有足够的资料和证据。所以,好多心灵鸡汤,不值得读。我觉得是李方fo错人。不是豆瓣的错。

而且这种批评也是荒唐的,写作从来不是理论完备的结束点。写作只是个开始,无论多大的大家,也不敢说自己写完这个论题就断根儿了。写出来,放在那儿,肯定有人反驳,有人赞同,这时候,一切才刚开始。

灵感来了写下来,在争论中完成,一切论题都是这样的路径。永远没有一切就绪的写作。

中文写作越来越垃圾,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全民不读书,欣赏水平自然下降。大部分人都在读微博,读微信,这些平台本身注定了只有心灵鸡汤成功学才能传播的远.因为这两种东西不会暴露传播者的真实内心。然后读书的人呢?年轻人在读郭敬明,白领在读安妮宝贝,剩下一部份严于律己的人,读读书、制造一下心灵鸡汤。这种大环境下,怎会有好东西存在,大众阅读素质怎会不普遍下降?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原因:审查!
我觉得中文越来越差的罪魁祸首是审查,在摧毁一切优秀文化方面,没有什么比内容审查更强大更有力,更邪恶.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内容审查对思想的摧残,比大家想像中要严重的多。

我认为这就是中文写作衰败的主要根源。最值得谈论的,不能谈论,想谈论的只能给自己的文字化上浓妆。化的自己也恶心了,干脆犬儒一点,把才华发挥到能谈的问题上,转去写畅销文章。

捷克光复后米兰昆德拉说,共G产C主Z义Y 对整个国家最严重的伤害是污染了捷克的语言。他通过小说告诉大家,共G产C主Z义Y,不仅仅是个政权,它是一 种很可怕的文化,腐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品味等种种方面,比病毒还毒。

这就是中文写作垃圾化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李方说的对,思想走多远,写作才能走多远。思想被污染了,被洗脑了,写作当然不可能幸免。

前几天,很遗憾的看到连岳停了公众微信,他很平静的说,写了篇很普通的文章,实在猜不出触到了哪个G点,所以,不玩了。

连岳是我觉得目前中国最好的中文写作者,但他写的东西--也算心灵鸡汤一种,走地鸡。---发不出来。所以,我觉得中文写作需要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发出来。

既然腾讯是”一家对产品要求近乎变态的公司”(说实话看到这儿,我替李方脸红了),应该多想想办法,让好的作品和读者见面。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