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2013年阅读记录


弹指一挥间,2013年就要过完,过去两年,搬家,生女,忙忙碌碌,没时间读书,连续两年发了汗颜的阅读总结,今年仍然是忙,但我已经不再给自己找借口,好好反思了一下生活,动用了剃刀原理,终于再次验证关于时间的第一定律:时间就如××,挤一挤还是有的。

今年读了几本书,不能和从前的阅读量比,但起码不会汗颜。
年纪日增,生活变得更丰富和忙碌,人生的主题从单身寡佬变成人夫人父,时间不再是自己可以控制,于是要更珍惜属于自己的时间,我的阅读也变得更挑剔,可看可不看的,一律不看了。喜欢的书,则可以重读(重读了刘瑜的<余欢>和《送你一棵子弹》)。这倒是变相的解决了信息焦虑问题----因为我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信息,就更没资格焦虑。

去年中国文化界最惊天动地的莫过于莫言得诺贝尔奖,碰巧在宣布消息前,我读了《酒国》,这本书是07年我回母校在地摊上买的,看完感觉写的实在是差的惊人,和地摊文学分别不大。旋即听到他获得诺奖的消息,震惊难以言表,如果是十四年前,回到我的大学一年级的一个午后,我靠床上看完《红高粱家族》时宣布这个消息,我一定会觉得实至名归。现在我比那时读的书多,见识过更好的小说。他的获奖,以及获奖后的反应,和张艺谋的种种举措一样,只是让世界加深了对中国这个僵局的认知,并再次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界文学界的人,是什么样的货色。和张艺谋一样,他的变化也发生在对体制的依附和认同后。

去年最美好的阅读体验,是哈金带给我的,我本就喜欢哈金的作品,他写的《等待》,那种举重若轻的从容气度,不但写出了那个时期的扭曲和压抑,也把主题提升至哲学高度,今年我看到他的早期短篇小说集《小镇奇人异事》,从技术和风格上,已经非常成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宁可多读哈金,不读莫言。

另一个让我眼界大开的作者是徐皓峰,大概五年前我读过他的小说《道士下山》,觉得很特别,也很好看。后来的《大日坛城》却怎么也读不下去。今年读这本《刀与星辰》,让我觉得害怕,为自己的无知。Roger Ebert的影评我很喜欢,他的情怀,感受力,文笔,知识背景,都不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看过他的影评集《黑夜中醒来》觉得好看,但并无意外发生,我甚至觉得我坚持十年八年,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但徐皓峰的影评集则让我觉得自己知识不足。

另一套让我眼界大开的书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I,II》,这套书是我看到最好的文学史,木心本人的小说倒是一般。但他的评论他对文学史的观感,非常棒,人世间做到木心这样有天分,又肯终生献身艺术的人,绝无仅有。

断断续续看了扬之水写的《读书十年I,II》,80年代的知识分子,一天不读书都会觉得虚度光阴。那真是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时代,可惜如流星一闪就消逝了。

今年文化界还有一件大事是李安又得了奥斯卡奖,这个奖没人不服气,我也看了《少年Pi》,还重看了安叔的《断背山》,看了《制造伍德斯托克》。得知他获奖的消息,我又把他的传记翻出来重看了一遍,比第一次看,有了新发现和收获,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候他的《断背山》获奖,我没有恋爱,没有家庭。

苗师傅继续写小说,我继续读了《寡人有疾》,读的很开心。我觉得就中国小说这块儿,我的阅读指标,以后这几年就得指望苗师傅李海鹏总了,他俩要是写的慢,就去读外国书。

小说还读了一本《遥远的救世主》,好多年前,一个朋友推荐我读的,顺手买了一直没读,今年读了,整体不错,是传统的小说,我还down了电视剧看了两眼,王志文很适合这个角色,但其它的全都麻麻地。没时间看。

柴静的《看见》也是给我很多启发的书,值得花一周的时间仔仔细细的看完。《凯利帮真史》是澳洲报告文学,写的不错。中信出版社寄给我几本书看,书是我选的,但没有时间看完,陈冠中的《这一代香港人》堪称经典,他对HK的认识既有抽离的视角,又有投入的真实感受,很贴切。但他今年出的《裸命》就不如先前的《盛世中国2013》好看,但作为一本准黄书,绝对值得冯唐学习。冯唐的书是越写越麻麻。《与故土一拍两散》,在二女儿出生前,我在产房外面看完了。算是个意外惊喜,王昭阳提供了另外一种认知西方的经验和视角。而且写的很真诚,我最喜欢真诚的作者,像高的诺贝尔讲词:真实,是作家的伦理。这本书值得再看看。还有一本出版社寄给看的书《亲亲木朵》,是一个文艺青年画的女儿成长记录。因为时间有限,我在HK收件也不方便,推掉了一些赠书邀请,说句抱歉。

因为上书局就在公司附近,所以他们开仓时,我跑去买了一堆,港版书也只有开仓时才能10块钱一本,看了蔡东豪的《我不信中国模式》(专栏结集,站在诚品书店打书钉看完的)蔡子强的《新君王论》(这本是剖析曾荫权的)。港版书里看过的最有收获的是练乙铮写的《浮桴记》,香港有一组这样的老派文人,像练乙铮,林行止,李怡,他们大都学贯中西,既有新思想又有旧文人的风骨和文字修养,他们的文字是现存最好的中文,对世道人心怀抱极大的责任感和热情,练乙铮这部小书,是写他在董建华政府的中央政策组的情况,碍于保密制,很多是不能写,写出来的已经让人觉得还是陶杰说的对,港人治港是行不通的。练以前是信报主编,后来进入董建华团队做幕僚,因为03年参与7.1大游行而丢了中央政策组的工作,书名正是取自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后来果然『乘桴浮于海』,去英国学习帆船,并驾船环游世界,现在日本一所大学教授经济学,仍在信报写专栏,他的文字,我每篇必读。

自2000年次陈子善主持出了《无眠在世纪末》后十几年,今年又出了两本陶杰的书《杀鹌鹑的少女》《洗手间里的主权》,没看到什么反响,陶杰本人也没参与宣传,估计是他对简体字的一贯厌恶,以及编辑将他文章里的外文译名全都统一『中国化』令他不高兴吧。我觉得这是两本被严重低估的书,对于陶杰,估计国内大部分观众除了他神五发射时那句『无钱开饭有钱叫鸡』外,所知不多。在HK陶杰是家喻户晓的文化人,出入都有粉丝云集尖叫,电台电视到处都是有他的声,他的影,每年匀速出两三本散文随笔集,今年除了以高达7位数的润笔为杨受成写了自传《争气》外,还抽空执导拍了部三级片,年末就要上映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除了是民间连岳研究专家外,还是业余陶杰研究专家。这两个人写的东西,都伴随我成长,令我获益匪浅。尽管这两本书以简体面世,大家还是不妨找来一看你不会后悔的。

到香港后我较少去关心国内的事了,不看国内电视,不看国内报纸杂志,上网更自由后,所获得的资讯不同,对生活的观感也完全不同了,我至今还记得北风在牛博网时的签名档:关在玻璃瓶中的苍蝇,看到到外面却找不到出路。与在HK相比,我在国内的这么多年,都是这种感觉,总觉得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禁锢,无论阅读的视野,还是写东西时的感觉,都不自由却无限向往自由。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我是很乐观的,也许是互联网的作用,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比我更年轻的一代80后90后的思想已经逐渐和文明世界接轨,当我看到傅真的游记看到阿花(李静睿)的作品传达出的生活,或者有时在一个上看到那些阳光乐观、特立独行的年轻人在过自己喜爱的生活,我就觉得很开心,我们这一代人终于有部分人摆脱中国传统糟粕的束缚,开始自我意识觉醒,他们尽管说他们的『没有国家你什么都不是』,我们照旧过我们的,不必为这个糟糕的当局做的荒唐事感到羞愧,也不必再背负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沉重的负担,自由自在去追求理想,去过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2013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我二女儿出世了,我过的很忙碌,很充实也很开心,只要还有时间读书,还在读书,总会得到启发,得到知识,得到快乐。不会感到生活的空虚。

书单:
《浮桴记》
《十年一觉电影梦》
《凯利帮真史》
《文学回忆录》
《读书十年》(I,II)
《寡人有疾》
《看见》
《与故土一拍两散》
《酒国》
《我不信中国模式》
《新君王论》
《刀与星辰》
《杀鹌鹑的少女》
《洗手间里的主权》
《裸命》
《枕边书》
《小镇奇人异事》
三本蒙台梭利:
《童年的秘密》
《三岁决定孩子一生》
《有吸收力的心灵》

前几年的 阅读记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