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东宫.西宫

有些电影,恐怕我一生都不会再看第二遍,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是我独自一人,深夜在电脑上看的,大概三个小时,看得我异常难过、压抑、绝望,哪怕最后那温暖动人的场景也无法洗去阴冷。这种电影,和《红太阳的陨落》这本书一样,用陶杰的话说,看完这本书,要特意到北海道去看看美景美女、浸下温泉才能逃出那种恐惧和阴影。

Sinderler list

(整部黑白电影里的唯一色彩,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也被活埋了)

还有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尽管90%的内容灿烂无比,一派乐观,但也是令我伤感的不想看第二次。
这两部电影是同类型---打碎美丽的东西给人看,揭露人类灵魂中最阴暗的方面,令人感到世界是灰色的,用现在时兴的话说,散播负能量。

Beautiful life

还有一类电影,是所谓文艺片,我深知有生之年,自己不会看第二遍,是因为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忍受那种缓慢、沉闷,再也不会有那种耐心去尝试理解导演和摄像的种种可能,李海鹏在一篇文章中说,他读过的最沉闷的书是《天象馆》,那种感觉“就像驾驶一辆每20米就熄一次火的老爷车。我拼了小命,竟把这辆车开到了世界尽头。”
年轻就是这样的,无所事事,世界是新的,我才刚刚开始认识它,不相信任何随时拿出来做判断的价值标准,没有成见,什么都愿意试试。那时无目的或者有目的的,看了很多这辈子都不会再看第二次的文艺片。

528031

(在这部电影中,尚未出道的赵薇演一个人人都能上的不良女学生“公共汽车”)
比如王小波编剧的《东宫.西宫》。
相信我如今再也忍受不了那种沉闷,但那天中午,我明确的感到,我理解了王小波想要在这部电影中表达的所有的意义,我们宿舍为了晚上偷电,特意买了深红色的窗帘,把窗子遮的严严实实。


那是个秋日的下午,很好的阳光,外面是天高气爽,阳光透过窗帘把宿舍映的一片枣红,温暖而明亮,萧瑟秋风时时掀起窗帘的一角,阳光在凌乱不堪的桌面上摇曳,照着我们的15寸CRT显示器,全宿舍的人都出去了,有的去学习,有的去踢球,有的去泡妞,我独自一人呆呆的在电脑前,看着这部几经周折下载的电影。


之前我看了王小波为写剧本而写的故事《似水柔情》,看了王小波写的剧本,以王小波的野心,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想表达同性恋,其实更深一层,他想说的是SM的形成,是强权对弱势的合理欺凌,异见者的孤独感,一切的一切,在那个午后,我深深的刻在脑海里,这是我成长的印记。


东宫,西宫是北京两个同性恋聚集公园的厕所的代号,民工也好,教授也好,想搞基,就会到这地方寻找同类,那时不像现在,还没有更高级的Gay吧,片儿警们从心眼儿里看不起同性恋者,觉得他们比地底泥还要下贱,胡军出演的警察小史分管这个辖区,需要时时出警驱散或者抓捕同性恋者,有一次他抓到了阿兰(司汗出演),第一个令人震惊的镜头是,押送途中,阿兰突然亲吻了对他们骂骂咧咧的小史。


电影就此展开,夜班闲的无聊,小史把阿兰抓来聊天解闷儿,直到最后,小史收到阿兰的来信,在同事异样的眼光中,他将信锁进抽屉,走出办公室,抬头看着北京冬天的天空,苍凉遥远的天空下,他深深的理解了阿兰,理解了那种被视为“异端”的孤独感。他并没有变成同性恋者,但体会到了同性恋者的孤独,或者说,他艰难的完成了换位思考,卸下自己那点点儿特权,体会到弱者的无助和无处诉说。电影在此处结束了。


当然张元那时还很年轻,基于王小波这部野心勃勃的剧本,张元也做了不少尝试,穿插了不少朦朦胧胧的意识流镜头:女死囚爱刽子手,罪犯爱警察,强权专制下的人民爱上独裁政府的SM--不可理喻,不可理解,宛若宿命。


那天午后,我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迈进了巨大的一步,回想起网络龟速的大学时代,我不知该庆幸还是惋惜,没有汹涌的网络潮流,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尽管满脑子改变世界的梦想,我却并没有机会创业,和大部分人一样,老老实实南下,艰难的找一份薪资微薄的工作。没有泛滥而来的信息垃圾,我才能把日子过得那么悠闲,每一个白天和夜晚都拉的那么漫长,看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电影和小说。


几番冲击后,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受信息焦虑症的困扰,当我阅读的越多,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也越多越深,也越来越明白那许许多多的资讯,其实都可以视而不见。

2 則留言:

  1. Hey there, are you sustaining issues with your hosting? I essential had to refresh the page about trillion times to get the page to load. Just saying

    回覆刪除
  2. Excellent facts right here. This intriguing publish made me smile. Maybe in case you throw inside a couple of photos itll make the whole factor far more fascinating. Anyhow, in my language, you will discover not much great supply similar to this.

    回覆刪除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