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不明白为何大部分女孩都喜欢老男人,而不是同龄如我一样的青头仔,现在我明白了,青春期的男女都是虚荣的,开始有了自尊心和追求一点点物质的享受,而老男人们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两样。而她们很容易误以为这就是爱,这就是迟早要经历的现实生活。事实上,这远不是爱,现实生活有更多的起伏曲折,付出和回报,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真正的爱情。
年轻时,谁不曾有过被人横刀夺爱的经历?我大学时有个哥们,四年失恋三次,每一次女友都是被“社会人士”领走的。即便是在我毕业后若干年,去中大蹭MBA课,美丽的灯火阑珊的中大校园一角,停满了各种名车,眼见着一个个长腿长发的妹子钻进去,车子一溜烟开走了。不用说那都是些高帅富。当时,身无分文,怀抱天下的我,不免愤世嫉俗,不由得在中大湖边吟诗一首:一世流流长,难免见到美女爱SB,难免见到鲜花插牛粪,难免见到好白菜被猪拱....
当我渐渐的长大,才知道人世的苦,也才明了爱情是多么奢侈的事,所以,如果你还在高中时,还在大学时,或者刚刚工作时,有姑娘爱你,也就是说你们像倪震说周慧敏一样,“识于微时”,你要懂得珍惜,因为这种爱很无知,很单纯,无功利性。对于姑娘们而言,强烈建议你们都去观摩一下这部《少女失乐园》。
十几二十的男青年们,无论普通,二B,还是文艺,都是清一色的纯SB,扮相非主流,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愤世嫉俗加脑残,吃饭时,不懂得帮女孩儿拉椅子(当然,路边摊也没椅子可拉),行街时不会打遮阳伞,未经沉重现实的洗礼,不懂女孩儿心思,不会体谅人,必要时,不会低眉顺眼,不懂低声下气。好吧,也许并非人人如此,你们个个都是泡妞高手,我说的是我自己。
这时候,你被老男人横刀夺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自然现象,千万不要忧伤,也不要抱怨,读一读食指的诗:相信未来。未来你也会变成老男人。
老男人曾经沧海,万花丛中穿过,知书识礼,善解人意,往往还很多金,你不懂的这些他全都懂,你涉世未深,他老于江湖,那点儿少女心事,那点儿物质虚荣,他全都洞悉于心。自然句句都说到你心坎上,让人觉得安全,体贴,成熟,就像父亲。
《少女失乐园》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当电影结尾处,女孩儿的旁白:经过刻苦努力,我考入大学,并且有了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友,我们打工攒够路费,一起游了巴黎,我真喜欢巴黎,好像我第一次到来那样!
我心里热乎乎,眼神湿漉漉。这真是一部好电影。
一个豆蔻文艺少女,成长在阶层分明的大英帝国,父母都是普通人,拼命把她弄到知名女校,一心想她读大学,嫁个有钱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大多数女孩儿一样,青春期的她在学业压力下变得叛逆,觉得所学拉丁文数学神马的统统无用,而文学和艺术才应该是人生的主题,法语才是时间最好听的语言,巴黎则是梦想中的文艺天堂。
而就在这时,一名老男人出现了,自古老男人爱萝莉,面对这么一个诱人的大萝莉,这名老男人展开凌厉攻势,迅速捕获芳心。
这个老男人可不是那种有俩臭钱猥琐下流的麻甩佬,不是那种iPhone4S手机里装着《 爱情买卖》《香水有毒》,坐在奔驰车里听小芳的土肥圆。他有品位,有修养,风度翩翩,口甜舌滑,从事文化艺术事业,出入都是高级沙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女孩儿追求的也不是神马Prada,香奈儿之类俗物,人家是想欣赏世界名画,到处听音乐会,在巴黎街头买一本毛边本原版作者签名本旧书。
想想看吧,今天你还在课间附庸风雅和同学讨论马奈高更,明天你就能在拍卖会上亲口出价拍下它们,据为己有,这是种什么感觉?
同学们都还制服眼镜,背着沉重的书包日复一日时,她却提早实现了自己梦想中的生活。所以,她决定跟定这个男人。
这部电影最好看之处就是真实,少女和父母的对话,和校长老师的对话,正是那个年纪无知少女的心声:
她对妈妈说,你日复一日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不想过和你一样的人生。
她对老师说,就算我上了大学又能如何?毕业后还不是像你一样,教这无聊的课程,批改一堆无聊的作文。
她对校长说:人生应该是灿烂的,精彩的,不是像现在的校园生活这样刻板,枯燥,压抑人的自由。
最真实的场景是,当他的父母见过这个男人,被他捧的团团转之后,考较了他的家底儿之后,女儿提出退学不读大学的想法时,父母竟然欢欣的应允了。
父亲说,花这么多钱让你学小提琴,让你上名校,就是希望最后你能嫁个有钱人,现在你已经实现了,这个人又对你不错,还读牛津剑桥干嘛?
后来她绮梦破碎,逐渐认识到老男人的虚伪,浅薄,但她已经退学,不知不觉中也习惯了锦衣玉食,决定包容他,直到她发现他居然已婚,而且已经用同样的手法,骗了不止一个萝莉,她才全面崩溃。
接下来的故事,足以彰显电影的名字《an Education》,这种education,不仅仅指她经历的情感教育,她所受的教育,让她能够冷静下来,认真思索自己的浮华一梦。退学时,她自信满满,趾高气扬,批判教育制度,批判学校规条,嘲讽校长。现在她放低身段,去请求原谅。
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敲开英文老师的家门,她看到一个单身中学女老师的家,一间小小的公寓针织地毯,书架,钢琴,墙上的明信片,质感强烈的木桌椅,简单得体,温馨简朴而格调高雅--这才是她所向往的文艺青年的家,而不是老男人那里的古堡高墙,别墅豪宅,挂满了半人高的深圳大芬村出品的世界名画。这时候她才知道,之前她对老师的指责多么浅薄无知。
艾玛.汤普森老师坐在桌前读书,看到她来还算是颇为欣慰的,这是她最喜欢的学生,总算教育之功没有白费。
后来的事,顺理成章来到了令我眼睛湿漉漉的一幕。
观看过程,最大的感触就是真实,伦敦那愁云惨雾的天气,人烟寥寥的街道和郊野,令这部电影色调和节奏都略显沉闷,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片中少女的疑问想必许多人也曾有过。喜欢她的男孩儿那种拘谨,生涩,对于爱情毫无头绪也令人想起初恋时光。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孩准备已久,十六岁生日时,在巴黎像老男人献出自己的初夜,完事儿后,坐在床边面对塞纳河风景慨叹:原来电影小说诗歌里唧唧歪歪了几百年的事,这么短暂,简单啊,没啥意思。这说明,少女爱的只是虚荣的浪漫,and,那个男人,真的老了,有点儿不行了。
《少女失乐园》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似乎要告诉我们,在爱情中,代沟这个东西还是存在的。最好去和自己的同龄人谈恋爱。它还告诉大家,爱情其实是试错的过程,人可能会迷失在一段虚幻的故事中,以为就是爱情本身。没关系,只要放得下,肯认错,可以重头再来,并最终获得真爱。
之所以强烈建议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尤其是女孩儿,是因为“女友不是处女 ”这种帖子已经是各大论坛月经贴的中国,试错的成本过高。
很可能到最后没有这么一个阳光明媚的结局。可以想象的结局,终于少女上了大学,有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友,二人存钱同游巴黎,一夜风流之后,男孩儿跑到窗边,狠狠抽一口烟,愁眉深锁的问床上的女孩儿:那个人是谁?对不起,我不能接受非处女.....
还有就是,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老男人,我可不想变成一个欺骗无知萝莉的金鱼佬,麻甩佬。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年轻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爱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阿爷帮你拣
观摩了HK特首选举的整个过程,一直想说点什么,但又说不出来,从开始的雀跃,到最后的作呕,到现在的一点点cynical,沮丧,就是我整体的感觉。
我喜欢看各种各样有竞争的选举,台湾的,美国的,HK立法会的。但并不是个有政治洁癖的人,不想看到所有领袖都像马英九一样,不粘锅,洁白无瑕,清正廉洁,但啥都做不成,啥都没有做,如果一个政客到死,唯一可以拿来吹嘘的是自己的品格,无疑是最失败的政客。
政治不是“好人”玩的游戏,不是诚实专一人的游戏,政治是权力与谋略,政治家是亦正亦邪的争议人物,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得博弈论的人,最懂得从鱼和熊掌中取舍的人,最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最能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巧舌如簧,演技高超的人,甚至是最果断(也可以说心狠手辣)的人。评判政治家的标准,不是道德不道德,诚实不诚实,而是看他在一套规则中,处处限制下,对于推动一个社会,推动世界,做了些什么。
在hk这个所谓选举中,看到了这些品格中的一些,但最多的还是看到滑稽可笑,看到幼稚(对,我说的就是所谓泛民派,幼稚到家,建议还是早点洗洗睡,别学人出来玩政治),最后因为第三只手的介入,让一切的角力都变得像个笑话,所以不如Think Positive,欢笑代替唏嘘吧,昨天还看到报纸上一家卖海味干货的商铺广告:阿爷帮你拣!创意真不错。
现在再回头看,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都恍然大悟了,从之前大家笃信唐一定会胜利,到最后梁扭转乾坤,风骚当选,一波好几折,第一场同台辩论时,何俊仁当场对其它两位说:你们别以为民望高就是市民拥戴,大家只不过像是在看跑马,特首跑马仔,民调说哪个会赢,是觉得你有实力跑赢。可谓一语中的,可是,大家都只猜到了前头,却没猜中结局。
这几天大部分人都表达着同样的想法,如果不是爆出23条立法和缩短商台牌照问题,梁振英当选,着实会令市民有种“change”的感觉,尽管他也是体制中人。然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人人都觉得:“MD,老子被耍了,原来,你是卧底“的感觉。反而希望猪一样的唐能当选,至少是个可以看透的自己人。所有的报纸,甚至包括那些所谓亲中报纸,都以负面的语言作为头版:惨胜,狼来了,低民望当选等等。怪异吧,新领袖产生,以一片人心惶惶,愁云惨雾作为贺礼。从当选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举手投足,穿衣戴帽,每一句话,见的每个人,谈的时间长短,都被人们向着地下工作者方向,无限制的过度诠释(当然也许并不过度)正如之前诠释温家宝的发言。
生活其中,你能感觉到,没人开心,没人去感同身受梁披荆斩棘险象环生而胜选后的喜悦。也无人沮丧,有的只是不安和对未知的恐惧,以及一种上当受骗后的愤怒。
刚宣布参选时,每天都愁眉紧锁,甚至随时连150张提名票都拿不够,提名前一周,他忽然去了趟北京,当天来回,记者追问是不是去面圣求票了?他说,不是,是去见一个朋友---这个完全符合政客最低要求。模棱两可,既没有撒谎,又没有讲真话,朋友是个暧昧的称呼。
他回来后,情况似乎好转,然而他还是心里没底,去中联办,车子停在中联办门口大半天,被记者追问,回答说:我呆了一会儿就走了,只不过是车子停在那儿罢了--看见了吧,他是个多么合格的政客。还没上台已经纯熟的玩游戏。
然后,还是有风险,于是突然”路过“民建联的庆祝什么周年集会,记者问,他说,不是刻意要来,而是路过这儿,顺便过来看看,民建联人出来说,木有和他谈什么,也没请他来,甚至语带揶揄,他这么热脸去凑凉屁股,向民建联这帮垃圾、投机分子求票,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民建联这帮垃圾,是我见过的政治人物里最无耻的一种,那时候他们一直等着中央发话然后就扑上去拥戴新主,但是,中央正在狗咬狗自顾不暇,虽然各自心有所属,但实在是自身难保,不便表态。投票前最后一天,厮杀结束,大局已定,这帮投机分子火速出来表态了。看到那帮人出来开记者会声明投票给梁时,我差点吐了。忍不住要用抱枕砸电视机--这绝对是我在整个选举过程中看到的最恶心的一幕。这样的流氓无赖型政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一定是我党的亲密战友。(其实,观其行,察其言,的确是根正苗红)
梁的转折点并非发生在唐的丑闻逐个引爆之日,而是中央钦点之时,这种钦点是不会昭告天下的。但这次和以往钦点董和曾大大不同,终于有一班多年来低眉顺眼耳提面命的商界代表受不了这种被人Fuck完不给钱还要再拍照的耻辱,公开对捍中央了。
如果故事是一个贫民子弟,努力读书赚钱,修身齐家,积极从政,苦心经营,不惜冒着被劝退的危险,胁民意以自强,争取某派支持,迫使中央放弃了对唐的钦点,险中求胜,也不失为美谈。而事实上故事远非如此,原来此公一早已经是我党的优秀地下工作者了,我党真的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最后一切浮出水面,大功告成。如果从参与深圳特区建设时算起,这算不算敌营十八年?
以港人的短视,其实对民主的要求并不高,就这么半吊子小圈子不也过了三届了吗?HK是个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讲究自由市场,市场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凡事都要有个规则,并且不要强硬的破坏规则,或者中间改变规则。叫鸡要给钱,那么笑贫不笑娼。
这次选举大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因为我党的内斗,忽然间改了规则:开始时,规则就是选一个北京和HK商贾都认可的人,于是按部就班,大家推出唐,他无用,无能,丑闻缠身,但他老实,听话,萧规曹随,在HK和北京之间,是个最佳妥协人选。直到投票前一个月,民调都还认为他能顺利接任。然而,忽然之间,游戏规则变了,上面忽然开始强调民意。所谓“多数人认可”(而不是少数有钱佬认可),其实人人都知,上面转向,并不是因为民意,只是借民意推自己选好的人上去,强行改变游戏规则。正如沈旭晖博士的万言书所说:如果一早说要看民意,唐营可以推出黄仁龙(律政司长),如果论管制能力,唐营可以推出任志刚。
现在变成先用“北京认可”的规则骗人入局,然后又改规则为“民意认可”,上完就走,让唐搭上了贞操,不负任何责任。
正是这个乱局,让人应变不及,显露本性,唐在微博上说,整个过程让他认清真正的朋友。这个衔着金汤匙出世,红酒香车美女,一路顺风顺水的公子哥,倒是真正的经历了一次成人礼。
他的真朋友有,
李嘉诚,李嘉诚曾经说过自己发财经验,第一条就是诚信。这次诚哥真是够义气,够朋友,讲诚信,他是选委之一,也是唐的提名者之一,一直都很低调,不做任何评论,直到选举前一周,唐大势已去时,忽然在家门口上车前急匆匆答记者问,我还是会投给唐英年。投票当天,很多所谓醒目仔已经变节投了梁振英,他投完票出来还是对记者说:我投唐英年,我支持他。这就是真朋友,讲诚信。
同是地产商的新世界老板郑家纯(周大福最大股东郑裕彤的儿子),提名唐英年,不但临机应变投了梁的票,还在梁胜选后挤到台前帮他站台。好吧,HK人就是短视,第二天他的地产公司股票就升了。政治人物可以不要脸,商人这么势利,不是好事。风物长宜放眼量。
提名唐英年的李兆基投票出来说不记得自己投了谁,你是来搞笑的吗?老爷爷。1分钟前的事都不记得。
你们喜爱的周星驰,开始时高调开记者会支持唐英年,投票那天却不再回答记者问题,也不说自己投了谁。如果我猜的不错,刘长乐肯定也跳船投梁了。
当然,李嘉诚的投资85%都在海外,而且的确已经富可敌国,中央也需要他多做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所以可以这么无欲则刚。而其它那些,发达的过程,现在的情况,都与内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接到一通电话说:兄弟,投票时要小心,你还有生意在国内哦。还能怎么办?哪怕是坚持投唐,可能都不敢那么高调了。
还有坚持投了白票的自由党,这个富贵党是全部提名唐英年的,丑闻出台后表示两个都不认可,所以投白票,这也算种始终如一的态度。
如我前面所说,有道德洁癖的人看来,政治本就是肮脏和虚伪的,但这见不得人的玩意儿,有的人就可以玩的很好看,有的人就丑态百出。记得10几年前看《康熙大帝》,有个章节题目叫:天威震怒,鱼鳖惊慌。用来形容HK这些选委,最恰当不过。那些开始左右摇摆,最后出来表态,扑上去献媚的政党,个人。有没有想过,这种临时起义,以相互利用为基础的露水情缘,真的能够修成恩爱夫妻吗?你懂得逢场作戏,梁更懂得过河拆桥。所以,别指望就此站到了正确的一方,以后可以无忧兼捞一把,你们彼此眼中,不过是个用完即弃的tt。
选战结束,人散去,鱼虾龟鳖重新归位。未来会怎样,就看这位“伟大同志”搞什么新意思吧。中联办战胜了港澳办也好,敌营十八年潜伏也罢,100多年殖民的洗礼,HK人虽然在小恩小惠面前异常短视,骨子里有种“醒目仔”输打赢要性格,但大是大非上并不傻,HK的媒体是话语世界里质量最高,最为自由的一种。今年的六4,今年的七一,肯定有人上街,大家擦亮眼看着,梁是不是会如恐惧中一样,出动养了千日,用在一时的解放军。
或者可以更乐观一点想,他是卧底中的卧底,跪地餵豬乸,终于瞒天过海,骗到了我党的信任。现在终于等到这一天,可以翻脸,尽展抱负,大展拳脚。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永远生活在别处
我要说恶搞杜甫这样的事纯属无聊浪费时间,估计会有一堆人跑出来骂架,普通青年会说,上网本来就是打发时间嘛,文艺青年会说以有涯之生,做无聊之事,不亦快哉,二B青年会说,你老了,out了。
上个月,我又开始周期性反思自己的时间安排--虽然我可以安排的时间已经少之又少,但我仍然相信时间是很神奇的东西,哪怕一分一秒都能创造奇迹。最后我反思的结果是,戒掉微博。我说的戒掉,是不看。只发。
我曾经历过好几次时间管理危机,后果是直接导致心理空虚不安,觉得荒废时日,日复一日,白白浪费。也曾经历过好几次信息焦虑(好吧,装B一点说:过载),后来,经历过两年考研,两次考雅思,收获最大的不是成绩,而是对时间管理的体验,对恒心及毅力的宝贵证实经历。
备考雅思,我只有两个月时间,那时候我在一个论坛玩的非常开心,可以说是上网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间,一群天南地北人,聊起任何话题都兴致勃勃,热闹非凡。但因为要备考雅思,我休克式的停掉了刷BBS活动,每天除了几家英文报纸,不再看任何网站。也不参与任何所谓网络热话的论战,两个月过后,并没有像之前想象的那样,我错过了什么精彩。而那两个月的时间。我有沉甸甸的收获,关于阅读英文文章和英文的思考逻辑,这些收获足够我享用一生。
也正是那段时间,令我反思,深刻体会那句话:you are what you read!
是的,你每天看点儿碎片儿,你自己就变成个碎片儿。
过去几个月,我每天关注HK特首选举的进展,上下班地铁的时间全都用来看报纸,现在这个破事儿终于TMD告一段落了,我也不再去看那些“黄色小报”了--虽然,这是非常过瘾的。如果我用这些时间来看小说,起码也能啃掉一部大部头。所不同的是,报纸和微博让人每天都在沸腾,很累的。而过去的我的经历无数次的证明,和世事保持距离是平静又很开心的。过去这些时间我做了什么?跳入世事煮沸的肉汤,看了不少,写了一堆关于方韩之争的东西!
世间最难的事是坚持,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坚持去读完一本你心仪已久却一直没时间读的厚厚的书,对文艺青年来说,这是最简单的测试,可以去试试,保证你在这个过程中会体会到:坚持-->自励-->自我怀疑-->所谓自我修正-->结束。整个过程就是这样,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看到独特风景,而大部分人的心路历程大概是:
我这么喜欢这部小说,我一定能看完的;
哎呀,没时间了,还有好多更好的东西没看呢(多半是些垃圾),
算了等有一段长时间的休息再看吧,
唉。。这本书其实也没这么好看嘛,我为什么要浪费宝贵时间。
算了,我应该做一些更重要的事。
然后真正的结果只有一个:你并没有读完一本书。
而你自己却幻化出无数其它让你心安理得的结果。
这样的事,我可做过不少了。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做一件事哪怕是最简单的事,哪怕是自以为最爱的事,都是如此。
微博之后,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连一篇超过150字的blog都读不完了。相信如果图片更加发达的话,人们将不再读字--HK就是这样的,我同龄的同事们都是看漫画大的。很少去读大段大段的字。
好吧,最后一个问题,So what?我就是爱凑热闹了,就是喜欢碎片了。没什么,你过你的生活吧。
这段时间我常常会想起傅真和毛铭基夫妇,一年多过去了,他们一直在路上。不论心灵还是身体。偶尔跑到网上,发一篇长长长长的游记,然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知多快乐。
就算身体不能远游,也改收回我那四处飘荡,为一些不相干的事操碎了的心。这样就可以像昆德拉大爷说的一样:永远生活在别处。
想一想就心旷神怡,快乐似神仙了。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辱华影片观摩记
《龙年》是1985年拍的,据说是著名的辱华电影,看完颇有点《野战排》的感觉--略嫌沉闷,但又挺丰富精彩,果然,编剧是奥利佛.斯通,我看他是个风格感最强烈的电影人了,只要他一参与,就能闻到他的味儿,许多年前看《疤脸煞星》时,也是这种感觉。
我很喜欢这部以葬礼始以葬礼终的电影,而且它拒绝大团圆,结尾其实挺灰的,让人看不到希望--这难道不正是唐人街的缩影吗?无论港片里的“三藩市”,还是好莱坞电影里的唐人街,都是地下势力的天堂,潜藏着肮脏混乱义气和地下规则。讲述一个又一个正不胜邪的故事。
电影开始是一个长镜,长达数分钟的Wong Jack 葬礼,野心勃勃的第二代黑帮Joey Tai登场,更加野心勃勃的警察,前越战老兵,Stanely登场。Joey上来就是一副中国人以和为贵式的盛气凌人,Stanely上来就是美国佬手握正义感,嚣张跋扈的劲头:我要把你们全部送进监狱。结果呢?5分钟后,就在他眼前,中国黑帮小喽罗一言不合把美国杂货店老板爆头。
从此,两人的较量正式展开,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一个花瓶美女,华裔女主播(长得很像王菲),最后斗争没有输赢,Joey Tai走投无路,饮弹自尽,而Stanely可谓家破人亡,虽然Joey Tai因他而死,但他非但没有因此建立奇功,给个勋章戴戴,反而被开除出警队,和他合作过的人呢,非死即伤,Joey Tai是个中国雷锋,扮演教父帮助穷苦华人。Stanely是个美国唐吉珂的,妄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唐人街的积弊,结果他俩都没成功,我想导演想说的是:这俩人是一回事儿,但最后都失败了,传统复归,唐人街回到黑帮老人儿手上,警察局从如老警察手中。
电影的对白写的非常棒--这是我觉得奥列弗斯通最牛B的地方,对语言的采集,稳准狠,所以人物角色非常有血有肉,几乎每一句对白都政治不正确,充满了歧视,挑衅,偏见--这正是戏剧性的长处,看一场戏就是要看它的极端,它的偏见,它说出的那些压在每个人心底,毕生都没机会说的话,不过因此也让唐人觉得分外受辱,据说当时引发华人抗议,票房惨败---只能说导演生不逢时,如果生在现代,这正可作为炒作重点,大赚一笔。华人抗议,大家不要跟着YY,绝对可不是什么“中国可以说不”式的民族气节问题,都到美国了,谁还讲民族大义?主要是这个片子影响了唐人街旅游生意。
影片泰国取景后来几乎被尔冬升原原本本抄袭入《门徒》中(sorry,现在叫致敬,不叫抄袭了),Joey Tai的扮演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尊龙,这部电影时,尊龙尚不是巨星,但那种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似足张国荣,又比张国荣多了阳刚之气,他演《蝴蝶君》时,又比张国荣更阴柔,据说此位老帅哥是孤儿,在HK长大,到美国学戏,演技超群,获奖也不少,怎知后来沦落到演《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地步,难道晚景凄凉,不得不见钱就收?
演Stanely的那个演员则和杰克.尼科尔森外表和气质都相当,不如换Jack演。
至于片中的所谓辱华,表达出的所谓“东方主义” (倒是和尊龙演的蝴蝶君一脉相承),各有所见吧,反正我是没看到什么辱华,没看到什么“东方主义”,所以,虽然不得不分四次看完,但仍看的十分过瘾,是一种久违了的欣赏电影时的航畅淋漓。
PS:这片子是我在购买的HBO频道里点播的,让人气愤的是,居然是个“洁版”所有传说中的露点镜头都给cut了,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居然在开头播放了几乎五分钟各国语言版本的PG指引:本片含有暴力色情元素,十八岁以下不宜云云....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你看不透我!
HK特首选举竞赛进入高潮阶段,选委们的主流意见大都是:看不透梁振英,所以不敢提名他,不敢投他票;看得透唐英年--因为他根本就是只猪嘛!还是猪八戒的猪,见了美女就走不动。
所以,还是选个傻的,有弱点的好控制,控制的意思不是挟天子令猪猴,HK还没到那个地步,而是可以估计到他的决策,他做一件事说一句话,可以分析出背后的玄机,因此就可以把握时机和政府合作或者对抗政府和政府谈判--资本主义是金钱和权力共治的社会,自有一套平衡法则。HK享有经济上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半吊子的政治三权分立,只是多了一个北京的角色加入角力。
他们所谓的看不透,其实是算计不到,梁振英30几岁就涉入政坛,没从政之前,也是中环精英代表人物,这些有钱有势的选委们(比如周星驰,李泽钜,陈永琪,刘长乐等)有很多和梁振英交手交往的经验,经验告诉他们,自以为和梁很熟了,觉得他会如何如何,结果他没有如何如何。李泽钜甚至公开说,他和唐英年交往几十年,很了解这个人,而不了解梁振英,其实,画外之音:他和梁振英也交往好多年了,但不了解他。有选委以泳池为喻,说梁振英这个池,有点浑,看不清,当然要挑一个清一点的跳水。
这个人,”懵查查“,看不透,他的眼神,他的笑容,他的每句话,他做亲民秀时的真诚,对抹黑他的媒体忽然的宽容,宽容中若隐若现的强硬,搞的大家一头雾水。但在他内心,则是深谋远虑,步步为营,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这个小圈子的特首选举,可以竞赛的议题本就不多,房屋,福利,经济这些议题,谁上去都没得选择,要盖房子,要派福利。剩下可以竞赛的就只剩政治:颇具争议的第23条立法,对64事件的态度,双普选时间表路线图。如今的情形,竞逐特首这个上有北京下有市民的夹心职位,这些议题,简直就是一个个的炸弹,稍不留神就会被炸到魂飞魄散,不但特首没得做,可能此生政治前途毁于一旦。除了1200个不得不站队投票的选委,大家都是看戏的人,反正没 份投票,戏码当然越精彩越好。
对这些议题的回答梁振英也不敢冒险,8九我党屠城之日,他曾在报纸登广告痛加谴责,昨天竞选论坛上还有人问他看到屠城时的感受,他说,我想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提问者高喊,我和你不同!他接着笑说,我想我和你看的是同一个频道。
记者专访时当场展示当年他的登报声明,问他如今有无后悔,如果再来一次会不会仍然这么做,他回答说:我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都是出于对国家的爱。这样的回答虽有圆滑之嫌,但可谓早有准备的聪明之举,也曲折的表达了他的立场。如果这也算看不透,那HK人未免太无政治常识了。
再看看专访和选举论坛上大家问唐英年的问题吧:你究竟有无私生子,你究竟“滚”(也就是泡妞,搞)过几个女人?这说明媒体已经完全放弃他,不再问他真正的竞选问题。而语录大帝唐英年的回答也十足搞笑,他是HK人民的活宝,制造过不少金句,比如六四问题,他的回答是:我想大家看到打死人,都会有感受的,立刻笑场。他又严肃的说,关乎生命的事,我觉得大家应该严肃点,不应该笑。
不仅是这一次,历数过去多次大是大非的站队时刻,每一次,梁振英都站对了,政治履历堪称完美。如今的选举竞赛中,也可以看出他政治嗅觉灵敏,公关手段高超,就算偶有疏失也会尽快“补镬”(粤语:亡羊补牢之意),还都补的不错,先前他情急之下批评过《星岛日报》针对他报道失实,有抹黑之嫌,后来星岛老板(同时也是选委之一)何柱国开记者会,字句铿锵,有理有据把他骂的颜面扫地。但很快他就修复了和媒体的关系,高喊捍卫新闻自由,从此媒体上出现的全是唐的负面新闻(当然他负面新闻多也是原因之一),追打梁振英西九文娱区规划竞标,投票时涉嫌利益冲突的报道,几乎绝迹。负面新闻从媒体消失后,不消几日,善忘的HK人就已忘光光。
这样的人,如古语所云,澄之不清,扰之不浊,是曹操一般人物,乃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英雄。看HK媒体对梁振英的评价:既狼且辣(广东话,心狠手辣的意思)还真有点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意思,不过HK如今是乱世还是治世,反而难讲了。
梁不是个简单的专业人士,好像HK其它从政的人一样,学而优则仕,草根出身的他不仅从英国学到专业知识,白手起家跻身精英之列,更加深明中国统治阶层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天威难测,不能被你看透。
中国统治者历来都是靠“天威”统治愚民的,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小民百姓知道的越少,就越觉得皇权神秘,越敬畏统治者,偶尔的“亲民”,就算露半个脸,都会举国欢庆几天,因为无知产生的恐惧,是最大的恐惧,最无理由的恐惧,从而也导致最为愚昧毫无理智的臣服。
而在庙堂之高,在皇帝身边的人,所谓伴君如伴虎,也一样猜不透帝王心思,和皇上下棋,今天你赢了他,他夸你坦率诚实,明天也许就治你个僭越之罪,乱棍打死。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岁恶不罚,有心无心,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昨天高调赞扬某某是个好同志,今天就发动群众揪出党内走资派。于是自称奴才臣子者,永远对帝王的喜怒无常战战兢兢,而国民永远对皇帝神威唯唯诺诺,千年下来,已经形成民族心理疾病DNA,皇上一高兴,真有人喜极而泣;皇上一发怒,真有人当场尿裤子。这是中国人的恐惧心理驾驭术,像奥巴马这样击毙拉登就喜形于色,总统提案被驳回就踹门,直来直去的美国大叔,永远不会了解。
历数每一个中国帝王,直到如今,最成功者,就是这一手玩的最精通的人,以至于世界上(尤其是HK)研究中国政治的人,发明了领导座次排名学,文献文本分析学,从出场顺序,报纸版面大小,一堆不着边际的空话的字里行间,去揣测“天威”。而经验丰富的人,真的就是从这些细节里,读通了帝王心术。梁振英(及其团队)就有这样的本领,因为他自己也在玩这样的游戏。所以,他明白什么时候要和中联办保持距离,什么时候要去吃顿饭,他明白暂时的混战有利于没有过硬后台的他,和前两任特首一样,这一届特首,也经历了非同寻常的握手---港澳办主任,习近平副主席到港澳小组参加讨论时,先和第二排梁振英的铁杆支持者(媒体称为:金牌打手)刘梦熊握手,而第一排是支持唐英年的代表。
与梁振英的看不透相比,唐英年就像个简单易懂的笑话,大家听完笑笑就散场了,他无需韬光养晦,因为他资质平庸,本就是个没有光的人,但选举初开时,因为据说后台过硬,几乎人人都认定他是不二的钦点之选,民调高开。他自己也以“能力不足,但懂得用人,有个精英团队“为竞选宣传主打方向。但随着大宅僭建,感情缺失绯闻,私生子,一桩桩丑闻的连续引爆,他本就不高的民望跌至谷底,因为害怕民意太低的人当选造成混乱,北京似乎也放弃了这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他似乎也破罐破摔,放下矜持态度,忘了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的“君子之争”,放开手,开始点名批评对手梁振英。
熟知民主制度并曾亲历其中的梁振英,就算玩天威难测这一手,也要在一个小范围的三权分立之下玩。不小心就会玩出火,最近的“黑社会饭局”风波,就是他的“马仔”刘梦熊玩出火,唐英年已经赔了夫人又赔钱,是个失尽民望官望的双失候选人,已经死的硬邦邦,他还不放心,还要拖出来再鞭尸,利用一个黑道人物,再爆点唐英年的“黑材料”,弄出一场参与者都说不知道谁埋单,不知道谁参加,不知道谁邀请的“罗生门”饭局,有点过火,以至于被对方将议题引向选举涉黑方向,还不知道他如何收场。不过既然又走一步险棋,相信他还是有准备的。看戏的人,拭目以待吧。
3.25日投票出结果,如不“流选”,相信梁振英已经胜券在握,从当初的民望高,但大家都不看好,到如今的几乎内定。在官在民,他似乎都已经打完了这场艰难的战役。
如果HK的选举真的是外界盛传的所谓“密室政治”,我党钦点的产物,那么密室之中,也会上演电影《黑金》里两个黑社会头目争选立委的一幕:
大老板问,为什么要派你去啊?
头目甲:(激动的说)因为我爱台湾啊!。
头目乙:(冷静的说)因为派我去,我会赢!
让一个这样看不透的人上台,是中国人的宿命吗?所幸英国历任总督多年营谋,在HK建立的一套殖民地特色体制,媒体自由,司法独立的基础还未动摇,而多年的殖民统治,也令民智开启,有独立媒体和并不那么愚蠢的人民,是玩不了天威难测那一套了,不过无论是何整体,政治始终是复杂的,有道德洁癖的人,太过简单真诚的人,蠢人,难以驾驭政治的丑恶与美好,“你看不透我”这把双刃剑耍的好,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和财团保持距离,让地产商大财团“看不透”,于民众而言,未必是坏事。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关于爱情的SM
SM的简易描述就是,当你无法改变某种现状,不得不从中寻找快乐,以便可以继续忍受。
唐英年决定参加第三届行政长官参选前,主动引爆一个公关炸弹,第一次拖着太太的手面对公众,当时他说:我承认我感情有缺失......然后自爆曾经出轨。(当然,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他不但出轨,而且还很多次,简直就是个花花公子西门庆)
当时这句公关辞令听得我一头雾水,什么叫“感情有缺失”?是说自己的感情得不到满足,所以到外面找补吗?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个金句,原来感情有缺失,即是指“对老婆感情有缺失”,这句措辞真可谓字斟句酌,还真是想混淆视听,降低杀伤力啊。
后来,号称男人要有膊头,从政要有腰骨的唐英年,话音未落,就爆出了僭建丑闻,在自己的豪宅深挖洞,建了酒窖,日式沐浴间,投影厅,几乎搞了个豪华地下会所。无可奈何出来见记者时,居然说:全都是我太太的主意,我全不知情,当时我们二人有感情问题.......
再后来,艳照出来了,私生子女疑云出来了....
就在这时,唐太太郭倩浅女予主动去电台做节目,说了一番感天动地的话:我先生是一个好人,他为人善良,有些软弱,不忍心拒绝,所以.....过去的事,都已经过去,他还是回到我身边,我不会和他离婚。我29岁决定嫁给他,没看错人也从未后悔过。爱最伟大之处在于宽容。然后大谈宽容的爱。有听众烽烟(Phone in)和她争论时,她并不生气,反而问对方:你结婚了吗?生活开心吗? 言外之意,认真你就会有烦恼。
此语一出,全城皆惊,立刻对唐太惊为天人---这何尝不是每个HK男人的梦想,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
我总觉得很诡异,也许世间真有这样的爱情,为我所不理解,据我所知真实案例,这不是第一个,以前的港姐蒋丽莉,现在在上海开高级餐厅,晚年接受陶杰专访也说,男人在外面有几个女人,好正常的,只要不破坏家庭,不带回家里面,无伤大雅,都没什么。这是些名流显贵,即便是平民百姓,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连温饱阶层的货柜车司机都爱这一口,否则深圳东莞不会有那么多二奶村。
HK女人对男人的要求真低,在外面多花都行,只要别带到家,别分家产,有了私生子,如果教养的好可以带回来,其它都没什么。好像老公出轨是人生之一个阶段。40多岁,颜色不再,一心相夫教子做“师奶”。平时看看韩剧,看看八卦周刊,做做SPA,约另外的师奶逛逛街,便是人生的一个固定阶段了。
任何不合常识的东西,只要取得社会共识,就自有种强大的力量,成为一种范式,让人困在其中却浑然不觉,专制制度如此,变态的爱情婚姻观亦如此,当唐英年的“感情缺失”自爆时,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市民,不少女性市民都表示理解,觉得可以接受。
当这种事变得像到岁数就长牙,年纪大了掉头发一样,大家熟视无睹,一种强大的传统就成形了。人人习以为常,以为这便是生活。把没有发生同类事件的人,反当作异类。SM就是这么个原理。而如果一个“大滚友”,西门庆忽然出来道歉说对不起老婆,过去都是自己的错,老婆会立刻感动的痛哭流涕,一把揽过来当宝贝--,而社会上也会大赞“浪子回头金不换那,这样的男人难找呀”,这就是SM的后期症状,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如果看了我这篇牢骚,你觉得我在这儿得瑟,装B,还没到出轨年纪,未曾经历不理解。那么很可能你已经入了这个范式,成为其中一员。
我承认爱情与婚姻的复杂与多样,但绝不认为此种行为即是常态,更不会用这种范式来求心安理得。
PS:今天下午刚看到的花边新闻,唐生甚至有可能和你们的女神舒淇有一腿哦。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我唱红歌的经历
哄孩子睡觉最考验人的童谣能力,终于从小鸭子,种瓜歌,到《西风的话》唱完一遍,终于听到均匀的呼吸后,和她聊起我唱红歌的经历。
我小学时候学校是没有正规的音乐老师的,找了一个以前唱样板戏时的红伶教我们音乐,她倒是依足了音乐课本教,并没有教我们唱“八年前大祸从天降”之类,《种瓜歌》,《卖报歌》,《喂猪歌》《喂羊歌》就是那时候学的,当然还有一首拍老师马屁的“今天不种桂花树,我们来种小白杨....”
小学三年级时,该红伶退休了,来了一个和校长有几分关系,又有几分姿色的大姑娘教我们音乐,该名美女大姐姐,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虽然我们一群小兔崽子不懂得欣赏,但在农村有个长得白白净净,穿的又入时的美女,大家还是很有亲切感的。遗憾的是,该美女不识简谱,字也认的七七八八,于是我的第一首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里,“爱憎分明不忘本”,因为她不认识“憎”字,就擅自改成“爱中分明”--这同时也说明,她是先跟着收音机学会,然后教我们的。
到了初中开始有了每年一度的歌咏比赛,集体大合唱时代,我初次认识到音乐的美,曾经有次我们选了《黄河大合唱》种的保卫黄河一段,做二部轮唱,排练的很辛苦,老师走岔,数十次后,我终于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没有任何伴奏,仅凭借人声二部轮唱出来的紧凑和节奏,相信大家都很震撼。而其它的班级选的歌出不了《团结就是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瀑布汗....我们是初中生耶),有一年我们选的比较晚,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唱《地道战》,结果,每一次排练时都要笑场....
初中的音乐老师已经可以扛着电子琴到班上上课了,这位老师是个怀才不遇的小镇音乐人,教课完全不按教材,上来就问我们,你们想学什么?我们只要说,她就能教,于是,紧贴电视剧和中学生阅读后面那些《同一首歌》《渴望》《好人一生平安》《山不转水转》,红罗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儿,小妹妹情哥哥一对对儿...都是那时候学的。我是不知道梦回唐朝那么好听,如果听过,肯定要点播老师教我们了,那时《唐朝.演义》也出现在中学生阅读的封底。
不过这个老师有时也不能免俗,要完成指标,教了我们几首红歌,我记得的有《毛主席的光辉》,照在了雪上上神马的,哎,血流成河啊,血流成河。
高中以后再没干过这种傻B事儿再也没有音乐课。
小侄女小时后,她奶奶,也就是我妈教她儿歌都是小燕子,种瓜歌,这样的,(我靠,我小时候,中国和南斯拉夫关系不错,我妈还教过我一首,美丽的哈瓦那...)我给她买了传统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之类,她很喜欢,听,学,很开心。偶尔有一次我放个长假回去,她忽然给我唱了个<我爱北京天安门>,小燕子穿花衣,也给整出个第二段“小燕子告诉你,我们建起了大工厂......”我就告诉她,以后这种破歌不要学,也不要唱给我听了,本来她也不怎么喜欢,我说了几次之后,她就全忘记了。到学校也不学这样的歌了。
最令我崩溃的是我在东莞的时候,有一次路过一个路边中英文幼儿园,老师带着一群小孩儿们又唱又跳,煞是欢乐,我听着音乐非常熟悉,驻足细听原来是: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看着这帮小屁孩儿们那开心劲儿,当时我就石化了。
我小时候,上学以前是极喜欢唱歌的,据说从早唱到晚,不知疲倦,在家唱,妈妈带着我到地里干活,把我放在地头,我就在那儿对着绿油油密集的望不到边际的玉米地唱歌,妈妈只要还听得到我唱歌,就知道我没跑远,那时唱的都是真正的童谣,劳动最光荣什么的,那时候我妈判断我生病的唯一标准就是:我不唱歌了。那肯定就是生病了。
等我女儿会说话了,会唱歌了,我会让她学真正的童谣,《捉泥鳅》《小羊羔》《西风的话》《送别》这样的歌,广东也有很多很好听的童谣《洗白白》《落雨大》什么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样毫无逻辑又无美感的歌,再也不会让她听让她唱了。
我读书少,你莫呃我--李小龙电影周
虽然我买了不少李小龙电影,但都没有随身携带,这次李小龙周,我是down的蓝光版,用MAC Pro接电视看的。
李小龙和苗可秀
=======================
毫无疑问,李小龙是全体黄皮肤人种的骄傲--包括那些已经晒的灰不溜秋的马华,国语都说不流利的坡仔,谈到影响力,华人之中,无人能及,远道埃塞俄比亚,或者你叫不上名字的非洲国家,提起Bruce Lee,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它的中国人,别自以为是名人,名垂青史抑或遗臭万年,简直就是奢望了,其实,稍微走的远点儿,没人知道你是谁。我记得以前杨锦麟做过一期节目,在HK街头随机采访老外,拿着大大的胡锦涛的照片问是否知道是谁:很多老外都摇摇头说不认识,问他们中国的主席是谁,他们也不知道---别以为人人都关心你大国崛起,其实没人会有兴趣去了解一个暴发户,只不过是一点点人人都知的恶名在外。
在YouTube上看过一段李小龙在美国受访的视频,讲了下面这番话:
if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will be a cup shape; the water into the bottle, it is a shape of the bottle; into the pot, that is, the shape of the pot. Water is my friend.
那眼神儿,那种自信,把老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李小龙师从叶问,中国习武的人最讲师承和门户,李小龙的行为,如果用国人的眼光去看,叫做欺师灭祖--他综合了各家所长,自创截拳道(这个词也收录英文词典了),广收天下门徒,把拳脚功夫包装成哲学,貌似很高深,但稳,准,狠,快,搏击时又非常实用。真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李小龙在美国的电影事业发展的并不好,才一气之下回到HK,因缘际会和当时刚刚起步的嘉禾公司(邹文怀)合作,拍了几部流传至今的经典。据说第一部《唐山大兄》上映时,他偷偷去影院看,看到大家看完之后没什么反应,失望至极,沉默几秒钟后,忽然掌声雷动,原来观众都还沉浸其中,没回过神。
上周我把经典的几部全部重温了一遍,《精武门》应该是第一次看,其它几部《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猛龙过江,看过很多次了。
李小龙的电影,看着特别过瘾,特别励志--当然,不是那种以身为中国人为荣的励志。
这些电影大都拍摄于70年代,但意识颇为大胆,每一部都有色情情节和镜头,相当香艳,唐山大兄 中郑朝安被骗到妓院,泰国妓女全裸出演,猛龙过江中的唐龙在意大利罗马街头被流莺兜搭,跟到凤楼;龙争虎斗中石坚的大花园里更是上演着不同肤色和国籍的应召女郎服务。连精武门这样的爱国电影,都有日本歌姬(但跳的真不是日本舞)晃乳摆臀,也是露三点。这些故事情节都比较简单,大都是些善恶有报并且当场报应的故事。主要是为李小龙使用功夫搭出一些场景,端的是各个不同,有开阔场地,有密室,有游戏式的闯关。看李小龙的武打,真是种感官享受。看他踢腿,看他打拳,看他耍双截棍霍霍生风,听他咿呀鬼叫,相当过瘾。
李小龙电影毫无疑问是男人戏,但唯一女主角,真正的“龙女郎”苗可秀,清雅可人,气质不俗,演村姑和ABC假洋鬼子都演的非常到位,真是不可多得的绿叶配红花。与之相比,现在所谓的谋女郎,星女郎什么的,都浮云了。
李小龙的影响力,最大限度的投射在周星驰身上--周是世界李小龙粉丝会的会长,也是个真正的粉丝,我想,真正的粉丝,不会到处去喊自己是李小龙粉丝,而是去模仿去践行偶像的路,拼搏多年后的周星驰,终于以《少林足球》而丰收金像奖时,他上台结结巴巴的说,我要感谢三个人,第一个是李小龙,因为看了他的电影,我才决意去当演员。
喜剧之王中的精武门,雷雨场景,都是对李小龙的致意,到少林足球和功夫,更无须说,连《千王之王2000》里都有不少搞笑镜头是戏仿李小龙,而且仿的很像。
李小龙本人不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且根本也不爱国,他的事业在HK起步,在美国锤炼,再在英属HK辉煌。所谓爱国主义者不要跟着YY了。否则龙哥会从坟里坐起来竖起中指,一字一顿的警告你们:我读的书少,你莫呃我!
李小龙的电影在日本也很受欢迎,这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气度和自信,中国人动不动就说别人的电影辱华,不让播放,拍点上海街头晾内衣内裤是辱华,拍中国人带着狗链是辱华,拍白眉老道被穿耐克鞋的外国人打败是辱华......这种自尊心脆弱的民族,你还能指望它能有什么创意和建树吗?注定是被世界人民踩在脚下的人种。现在还有几分骂别人辱华的力气,再过几年,那点儿优秀传统遗失殆尽,喊人来辱也没人理了。
而李小龙的《精武门》把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把日本人描绘的不堪入目,人家照样爱看不误。像中国,韩国这样自尊心脆弱的国家,动不动就觉得人家嘲讽自己了,看不起自己了,才会处处被人看不起。
被人看不起之后,中国的反应是:封禁!而韩国则会宣布:其实,经研究,李小龙是韩国人,然后YY一番,骄傲自大一番。
李小龙的死至今都是未解之谜,今天去翻查,可能是因为做过死因研讯,所以坊间才有种种阴谋论,马上风论等等,其实在HK死因研讯是很平常的活动,比如有人在家烧炭自杀了,如果没写遗书,都要做一番死因研讯,确认是自杀还是他杀之后被伪装成自杀。
据HK知名的文艺大妈,黄霑前女友,林燕妮口述历史回忆,在美国,李小龙,是喜欢过她,追求过她的,她还爆料说,拥有不少红颜知己的李小龙告诉她,自己只有一颗睾丸,有一颗没落下来,是不会令女人怀孕的,后来她嫁给李小龙的大哥。李小龙在世的最后一天,夜晚十点,死在红颜知己丁佩的家中。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
-
ISBN: 9570805218 毛茸茸 @ 2009-03-13 22:38 π 我找到它的ISBN,欲在豆瓣上建立它的条目,输入之后返回『deleted』---原来,以前有人建立过的,这个国际通行的ISBN在豆瓣上对应到一本叫做『 Deleted』的书,哈哈~~神奇吧,就...
-
我最喜欢的三张专辑,也是最近期的三张 你快要四十岁,三十多年来表面上和大部分人一样,上学,上班,谈几场不太成功的恋爱,结婚生子,逐渐老去,泯然众人。但你内心一直有一块保留地,在那里,你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敏感,羞怯却又睥睨众生。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人生就这样了,完了,总是和主...
-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最后的文艺青年 林愈静 2016-10-12 18:57:45 今年,我日渐贫乏的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MLA(My Little Airport)又出了新碟,虽然,我没时间去看发布演唱会,没抢到票去一连三日的演唱会,但我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