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我唱红歌的经历

哄孩子睡觉最考验人的童谣能力,终于从小鸭子,种瓜歌,到《西风的话》唱完一遍,终于听到均匀的呼吸后,和她聊起我唱红歌的经历。

我小学时候学校是没有正规的音乐老师的,找了一个以前唱样板戏时的红伶教我们音乐,她倒是依足了音乐课本教,并没有教我们唱“八年前大祸从天降”之类,《种瓜歌》,《卖报歌》,《喂猪歌》《喂羊歌》就是那时候学的,当然还有一首拍老师马屁的“今天不种桂花树,我们来种小白杨....”
小学三年级时,该红伶退休了,来了一个和校长有几分关系,又有几分姿色的大姑娘教我们音乐,该名美女大姐姐,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虽然我们一群小兔崽子不懂得欣赏,但在农村有个长得白白净净,穿的又入时的美女,大家还是很有亲切感的。遗憾的是,该美女不识简谱,字也认的七七八八,于是我的第一首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里,“爱憎分明不忘本”,因为她不认识“憎”字,就擅自改成“爱中分明”--这同时也说明,她是先跟着收音机学会,然后教我们的。

到了初中开始有了每年一度的歌咏比赛,集体大合唱时代,我初次认识到音乐的美,曾经有次我们选了《黄河大合唱》种的保卫黄河一段,做二部轮唱,排练的很辛苦,老师走岔,数十次后,我终于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没有任何伴奏,仅凭借人声二部轮唱出来的紧凑和节奏,相信大家都很震撼。而其它的班级选的歌出不了《团结就是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瀑布汗....我们是初中生耶),有一年我们选的比较晚,为了避免重复,我们唱《地道战》,结果,每一次排练时都要笑场....

初中的音乐老师已经可以扛着电子琴到班上上课了,这位老师是个怀才不遇的小镇音乐人,教课完全不按教材,上来就问我们,你们想学什么?我们只要说,她就能教,于是,紧贴电视剧和中学生阅读后面那些《同一首歌》《渴望》《好人一生平安》《山不转水转》,红罗卜的胳膊白萝卜的腿儿,小妹妹情哥哥一对对儿...都是那时候学的。我是不知道梦回唐朝那么好听,如果听过,肯定要点播老师教我们了,那时《唐朝.演义》也出现在中学生阅读的封底。

不过这个老师有时也不能免俗,要完成指标,教了我们几首红歌,我记得的有《毛主席的光辉》,照在了雪上上神马的,哎,血流成河啊,血流成河。

高中以后再没干过这种傻B事儿再也没有音乐课。
小侄女小时后,她奶奶,也就是我妈教她儿歌都是小燕子,种瓜歌,这样的,(我靠,我小时候,中国和南斯拉夫关系不错,我妈还教过我一首,美丽的哈瓦那...)我给她买了传统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之类,她很喜欢,听,学,很开心。偶尔有一次我放个长假回去,她忽然给我唱了个<我爱北京天安门>,小燕子穿花衣,也给整出个第二段“小燕子告诉你,我们建起了大工厂......”我就告诉她,以后这种破歌不要学,也不要唱给我听了,本来她也不怎么喜欢,我说了几次之后,她就全忘记了。到学校也不学这样的歌了。

最令我崩溃的是我在东莞的时候,有一次路过一个路边中英文幼儿园,老师带着一群小孩儿们又唱又跳,煞是欢乐,我听着音乐非常熟悉,驻足细听原来是: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看着这帮小屁孩儿们那开心劲儿,当时我就石化了。

我小时候,上学以前是极喜欢唱歌的,据说从早唱到晚,不知疲倦,在家唱,妈妈带着我到地里干活,把我放在地头,我就在那儿对着绿油油密集的望不到边际的玉米地唱歌,妈妈只要还听得到我唱歌,就知道我没跑远,那时唱的都是真正的童谣,劳动最光荣什么的,那时候我妈判断我生病的唯一标准就是:我不唱歌了。那肯定就是生病了。

等我女儿会说话了,会唱歌了,我会让她学真正的童谣,《捉泥鳅》《小羊羔》《西风的话》《送别》这样的歌,广东也有很多很好听的童谣《洗白白》《落雨大》什么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样毫无逻辑又无美感的歌,再也不会让她听让她唱了。

1 則留言:

  1. 《唐朝演义》?你是说电视剧吗, 我印象中是《隋唐演义》

    回覆刪除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