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社会成本

今天从马来西亚同事处获知,马来是有身份证的,那我就不知道为何还要脱裤子放屁,用染指甲的方法标识透过票,我观摩HK的投票过程是,核对身份证,投票,然后就完成了,一张身份证投一次。简单方便。

但是很多国家是连身份证都没有的。
昨天送爸爸回去,在深圳火车站,进站时,要出示身份证和车票,爸爸很愤怒--因为买票时是需要提供身份证的,为啥这时候又要再出示一次?送到候车室,我出去银行挂失一张卡,拿了号,排了一个半小时才办好,这还是在据说中国服务态度最好的银行了。

我观察了一下:1.做事真慢;2.很多对答。(我认为对答多主要因为银行还是有许多不合理的流程,比如我挂失卡之前,无法取出卡里的钱。)

来到HK,最大的改变就是HK的银行做事快很多,银行一定要安全第一,手续繁杂,我深表理解。HK这边一样要核对很多东西,要复印不少文件,但HK的银行做的就是快--哪怕是在HK的中国银行。有时候我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去银行,一看队伍排到路上,目测起码20几个人,我可以照排,最多半个小时一定可以办好。昨天在深圳我前面有19个号,最后还有四五个实在等不及走了的号,也就是说10几个号,排了半个小时。

这就是国内银行可以提供的最高效率了--当然你是VIP,金卡银卡另说。

我爸爸抱怨了一阵子说我哥去法国出差坐火车都不用检票的,说在HK的超市里,可以推着自己的车把东西随便放在自己车子里,肯定有人偷东西,过检也不会响。我说,超市已经预留了这个成本,一定会有人偷。

这就是社会成本的一种,包括身份证,检票员,这都是社会成本。一个高效的社会,秉持的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防御机制。为了大部分人的便利,真有效部分人钻空子也只能让他们占便宜了。

当然火车不检票效率是最高的,方便大家,也会有人因此逃票。
综援可以帮到一些贫困家庭,也会有人贪得无厌骗综援。
超市可以随意一点最方便快捷,会有人钻空子偷东西。

最近听《光明顶》,有一期说美国的大赦,众所周知,美国隔几年就会大赦天下一次,给非法移民合法身份。这是因为这些非法移民因为没有合法身份,怕被人查身份,很多时候,很危险。比如开车撞到人,多半就逃逸了。如果是合法身份,买了保险,就算不会协助救人,也不必逃跑,起码逃跑可以查到。

社会成本是种选择,和社会制度一样,民主制也有很多漏洞,很多不足。但最多的国家选择了它。最多的国家地区选择防君子不防小人的社会体系,是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相信自己的国民大部分都是君子(而且对不诚实的无形惩罚非常严重),至于那一撮钻空子的人,由他去吧,相信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终其一生也只能占点小便宜而发达不了。(如果发达了更好,对社会的贡献远远超出了所占的那点便宜)。

我相信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君子,但政府一直把我们当贼防。要办身份证,暂住证,还有户口本,牵一发动全身,买个车票要出示身份证(听说昆明买口罩都实名了),自己弄个bbs都要举牌拍照报上三围,办个手续动不动就要盖十几个章。

这种搞法大家都很烦,估计想钻漏洞的人都烦,懒得去钻了。国家拿我当贼防,我何必扮君子呢?

我能想到的这种制度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解决就业,多开几个职位增加公务员的数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公务员队伍:写证明是一个,盖章是另一个,杀人是一个职位,递刀是另一个。

我们需要继续把各种手续都繁琐化,等到我们大家都是公务员的时候,就个个都抱定铁饭碗啦。

昨天温习我最爱的港片《表姐,你好嘢》,HK警察梁家辉介绍HK的警队电脑系统时,现在我们资料都入了资料库,平时三天查的资料,现在半天就查好了。
表姐郑裕玲瞪大双眼厉声质问道:那剩下的两天半,你们干嘛?

我想这一声掷地有声的质问,至今都回荡在我国银行邮局工商局公安局等等公务员系统每一个角落里。

移民HK的优秀人才计划

62ea6299jw1e082k4iusxg

(HK入境处每年都会公布移民计划的概要总结,从这个统计图来看,我被批准那一年,是批准最多的一年,所以只能说是运气好啊。)

很多豆友邮件我问移民HK的事,今天详细写一下,放在首页,作为统一解答,知无不言,我知道的都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来了。如果看毕还有疑问,可以留言,我看能否回答。诸如入境处网站地址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恕不回答。

我是经『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申请移民HK的,这个计划2006年推出,大概是六月初,我当时在《南都》的一个角落里看到这个新闻,接着在TVB的六点半新闻再次看到详细介绍。当时有些心动,因为我早就想逃离而这个移民计划门槛不高。

入境处网站这个计划下,有评分系统,可以自己去评分,达到分数并不难,但达到不代表可以通过审批。移民永远都是移民局说了算,因为每个移民计划结尾都会有一句:入境处对此有唯一解释权。

这个评分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就计分制,有突出成就,但没有正规学历的可以选择这种:比如奥运冠军(李宁),金像奖演员(周迅,汤唯,章子怡),诺奖获得者或者其它自己觉得是成就的(朗朗),当然,他们有些是有正规学历的。

入境处推出这个计划后,第一批通过的是朗朗李云迪等(李云迪好像更早,用的是引进内地人才计划)用朗朗做为例子来宣传--这个宣传给很多人一种印象:这个计划是给名人明星准备的,于是就放弃。

我没什么特别的成就和特长,用的是学历计分制,主要得分点是:学历,工作经验,英语,家庭。我当时的分数不太好,学历只是普通本科,工作经验也只有三年(入境处硬是审批了两年,于是我工作经验变五年了,汗。。。。)英语虽然有四六级,但打过去问过了,入境处是不承认四六级的(奇耻大辱啊。。。。),他们只认国际上承认的英文考试,比如雅思/托福。家庭我更是没有任何加分因素。
结婚的加10分,有孩子的,每个小孩儿加五分。
我当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型。
我申请时分数刚过准入分数线,大概只超过了5分。

因为这个计划的目的是缓和HK人口老化问题,所以,入境处最理想的目标是:一个35-45岁的,有专业技能的,有不少股票存款和固定资产的,已经结婚并会带老婆孩子一起来HK并加入HK生活的人。所以,当时我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人选。(其实大部分移民计划都是这个目标吧:希望新移民可以为本国或者地区带来新血,解决本区本国人的就业,创造价值,养育后代等等)

申请一年后,我参加了雅思考试(当时是想申请大学去读书的),打给入境处说能不能更新一下我的申请材料,我已经有了雅思成绩,答复是:任何申请都以资料提交时为准做评核,不会再更新,如果你想更新,可以申请取消之前的申请,重新申请一次。我考虑了下,决定不再重新申请,爱咋咋地吧。

那时候我在东莞,毕业后工作了三年,人生和事业都是随心所欲但内心郁闷找不到出路,想逃离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和地点,但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正好当时在申请HK的大学,打算去读一年MA看看(结果没申请上)。

后来和爸爸商量这件事,他非常支持我移民HK,热情甚至超过了我,就这样读了详细要求,开始准备材料,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也颇多折磨--要密集的和各个国家部门打交道(学历证明,工作证明,存款证明,等等),能够坚持把材料准备完毕,需要毅力和恒心。像我这种提起国家机构恨不能拿B51一梭子扫死的人,回头想想,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项一项都办下来的。

历时三四个月,终于准备齐了,交了材料,过了两星期就收到入境处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确认收到材料的回执附有一个文件编号,每次咨询就报上这个号码,空欢喜一场。

然后就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记得第一个月我还打电话问了问,入境处说:收到了,在处理,有结果会通知你。

后来就没再打过电话,直到两年后,忽然收到通过通知时,我已经把这事忘的干干净净,感觉就像天上掉下个大馅饼。迅速办理剩下的手续,去入境处面试,领了身份证就算大功告成。

这个优才计划和之前HK的移民计划最大的不同是不需要提前在HK找到工作。之前的移民计划,都是针对已经在HK工作的人,或者在港读书的大学生(在港读书的大学生有个内地生留港计划,比这个还方便)。这几乎是我见过最宽松的移民计划了。审核通过后,你可以有2年的时间在HK找工作,如果两年后仍然没有工作---我不知道结果如何,可能将不获续签。

于是2008年,我正式成为HK居民(尚不是PR),拿到了身份证,可以在HK找工作了--但我对如何在HK找工作一无所知,而且2008年,金融海啸来了,HK一片萧条。投了几百份简历,如石沉大海,完全没反应。

我是在2011年5月来港定居的,可能是运气好吧,2011年辞职后,和叶卡一起在中山住着找工作,投出简历就有反应,然后面试,一个月时间面试了四五个,最后确定一家做到现在。

之前我确实想过实在找不到工作的话,要不去星巴克做起吧--因为有一天看到招聘日,星巴克招人,月薪大概1万起。这个移民计划是不限制专业范畴的,只有一句模糊的说明,大概是需要取得合理收入云云。估计打1w起的工,拿续签会有困难。

关于家庭
我是结婚前申请和通过的,和叶卡同学结婚后她可以直接获得HK居民身份。当然如果申请前就已经结婚,审批时除了可以加分外,如果通过,两人都能获得同样的HK居民身份。

关于来港后的生活

我陆续写过一些,已经说的差不多了,毕竟我也只来了两年。关于移民,我看到最多的说法是受歧视,不是自己的祖国,无法扎根等等。这些对我而言都不是问题,来HK这两年,我没感到过受歧视,有时打车和的士司机聊天说起我是经优才计划移民的,他们还会称赞几句。我来HK后才开始学说广东话,直到现在还是半生熟,对方不介意,我也不介意。想起在国内时和广东或者HK的同事交流,难道你会嘲笑他普通话不纯正吗?关于歧视,我的理论一直都是:如果我是一个正常人,有人歧视我,那他就不是正常人,我为何要和他一般见识呢?叶卡同学到现在也只说普通话,也没有被歧视过。

当你确定来到一个自己认同的国度(地区),融入当地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当初移民的目的,不正是过一种不同的生活吗?有人说HK是个经济城市,商业气息浓厚,没有人情味,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这些都是事实,过去我也写过一些文化差异带来的荒诞故事(这里,这里)。这又如何,加入一个新文化,正好可以取长补短,这种冲击也令一个人,一个组织,保持活力。总瞅着别人的短处,真的是很难融入也很难发展。

我觉得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接受移民都是好的。美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活力和竞争力,我觉得大量吸收移民是原因之一,人类社会和人差不多,混血儿有优良的基因,而一直近亲结婚后代会越来越弱。日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缺乏文化多元,现在就暮气沉沉。

移民是个人选择,尤其是移民到HK,实在没什么大不了,觉得不对劲可以马上掉头走,回去祖国的怀抱,实在没有抱怨的必要。最近爸爸过来HK帮我手,对我说HK狭小的居住空间,说HK人的短视和急功近利(尤其是最近的限奶令),但他一样不能否认受到的影响,去年他跑去参加7.1大游行,不懂用八达通在自动机买水时,有人买一瓶送给他,出来进去,总有人给他让座让路,吃的都是放心食品。

说到底,这只是个人选择,我愿意,我太太愿意,我们就过来了。在这这里好与不好都是我们的生活,和别人关系不大,我相信越是高度发达的地区,个人的生活整个社会整个集体,瓜葛越少--这正是我想过的生活。

为了更好照顾我们的女儿,叶卡同学不得不放弃工作做家庭主妇,这是她在少之又少的空余时间里做的童装代购店,在做六一促销。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看看。

你不知道的连岳

连岳的书,我最爱读,这些年搬了几次家,到哪儿都带着。现在有了电子版,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昨天在豆瓣阅读看完连岳的《小岛》和《走神.上》,十几年来,自己不断成长,读连岳的感觉一直没变。连岳是我持续追看最长的作者,从96年在《南方周末》上的专栏,到后来的blog,几本出版的纸本书,今天的微信、电子书,每一篇他写过的文章,每一粒出自他手的字,保守估计都看过3遍以上---用这样的方法读一个人的作品,除了王小波,迄今没有第二人。

看了这么多年,没给连岳写过信,说出去估计也没人信。连岳在msn写《第八大洲》blog时,我给连岳写过信,这封信『来函照登』后,我收到不少嘲讽,也交到一些朋友。如今又7年过去,我已经不是那时的我,连岳也不是那时的连岳,喜欢一个人的作品,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你可以和他一起成长(有时,是他和你一起成长),做一辈子的读者、甚至粉丝。这就好比青梅竹马的小学同学长大了仍是气质女神,归宿幸福。(而不是眼睁睁看着青梅竹马小学同学长大后做了鸡,这样的作者,我很不幸的也经历了很多像最近的刘小枫老师,唉,不说了,说多都是泪)。

连岳最近一篇颇引人争议的文章是关于自由主义的,发在微信,看了真是喜欢,觉得没粉错人,读到最好的文章,通常的感觉就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但我写不出来啊)。后来很多人加入了论战,这个论战斯文的多,像个真正论战的样子(不像以前的诛心论和人参公鸡),十几年了,这就是我能看到的进步。起码有一批人,懂得辩论了。诸多反对意见中,我惟觉得毛向辉(Issac Mao)的值得一读,值得思考。连岳这十年来,读过书,做过事,所以他说『做一个自由主义者,个人之上,再无其它』,比别人的空谈更有说服力。

我佩服甚至崇拜连岳,是因为他的知行合一,这是我判断公共知识分子判断好作者好人的唯一标准,这么多年来,连岳一直如此,他相信悠闲产生智慧,辞职会更自由,就辞职了(其实为天下先面临很大风险),他觉得春运回家是很荒唐的事,就选择过年不回去(参见《来去自由》之《革命者过年》),他决定做丁克,决定积极参加公共事务,决定淡出公共人物视野....一路以来不受任何理念或人物的绑架,哪怕这理念看上去很『道德』,哪怕这个人是父母。

看上去这都是小事情吧?几个人能做到呢?反正我就不能完全做到,连岳在接受《时尚先生》访谈时说起自己的事情,他说自己是家中男丁,却决定丁克,算是伤透了父母的心。(但是自由意志高于一切),我的父母算是开明,但偶尔也会有一些荒谬的要求,我就没这么大的决心反抗。(我认为应该反抗,否则人类怎会进步)。

连岳曾写过他不写书评,不推荐书,但他的文章却有不少关于所读的书,也推荐过不少书,连岳大部分理念,基于几个他常提到的作者:罗素,王小波,卡尔.波普尔,当然还有最近连岳写的最多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代表人哈耶克--这些是理性,而文字的美,情怀的美,光读书思考是修炼不成的,理性来自勤奋学习、不断自我提升,而美、创造则来自悠闲,罗素曾在《幸福之路》的终章写了长长的一篇《悠闲颂》,我觉得连岳是我所见,中国唯一领会罗素这个精神的人。他在文章中零星透露他也许是中国看美剧最多的人(大概4000多集?),每天都要睡够八小时,午后小憩的销魂,傍晚中环岛的惬意,美妙的爱情与婚姻,开着甲壳虫载朋友去自己酒窖把酒畅谈(这个是张晓舟泄密的),大把大把坐着发呆无所事事的好时光......毫无疑问,不用央视认证,连岳是我所见目前中国,活得最幸福的人。连岳也是最自由的人,这种自由是解除了自我束缚后的真正自由(他也看破了生死,曾经说过:我经历过很多美好的事,就算现在突然死了,也无遗憾)

如同达摩面壁,佛祖坐禅,自由主义者也需要修行。我敢说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悠闲,都可以过这样的生活,哪怕有了经济自由。
我只见到很多人一开始兴致勃勃,但闲着闲着就发慌了,不能有所创造,有所享受,反而感到空虚害怕。

连岳说,『我有松弛的纪律感,可以长期坚持完成一件事』这看似轻松,实则是种非常难以炼成的至高武功。我敢说大部分人做不到,不信可以打赌,人头博芋头。连岳读了英文版《西方哲学史》,花三年时间读了一遍英文版《圣经》(用抄书日课的方法),后来又重读了几遍,还写了长达一本书的读后感《神了》。

如果你坚持完成过一件事,就会明白其中的难,种种诱惑,不下于《奥德赛》里的海妖,我理解这种感觉,因为我大学时曾经有两年风雨无阻的坚持每晚长跑,有时下着雪,有时下着雨,有时身体不舒服,有时有朋友来----可以给自己找到种种借口逃过一晚。但我坚持下来了,觉得整个人生都不同。所以,后来工作后,我可以忽然给自己断网闭门一个月复习研究生考试,雅思考试。我可以做到心无旁骛。所以,我理解『我有松散的纪律性,可以长期坚持完成一件事』背后的故事。因此当连岳有天说:『我真是疯了,买了架钢琴』时,我毫不怀疑他会请师傅教并坚持练习默默无闻的超过李云迪。

罗素写了《悠闲颂》,却没有写『松弛的纪律感』,大概他以为人人都应该有。可是以我所见,就只有连岳同时具备。拖延症患者,有热情无毅力者,把热情当实力者,大可借鉴。而诸多『成大事业就是要牺牲生活』,『不以非常手段不能成大事』,『好男儿有国无家』论者,大可去看看罗素的《悠闲颂》。

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城市画报》,因为连岳的专栏,居然也看了不少期(但还是不喜欢)。《走神》就是整理这个专栏(一个专栏写了十年!),我更喜欢《小岛》,因为《小岛》里,我又找到了《格列弗再游记》的感觉(至今这都是我最喜欢的连岳作品),没那么多理性,更多是想象力在飞翔,正是卡尔维诺预言的小说的未来--轻盈。我讲给叶卡同学《小岛》里的《爱情故事》说,连岳居然敢这么写,哈哈。连岳敢这么写爱情故事,也只有连岳能这么写。

连岳传达出的关于情感的常识,公民意识的常识,一个自由主义者应具备的常识,与其它几个公知大致相同,但我更多接受连岳并追随至今,其它的看着看着就厌了(看十年,二十年....),是因为连岳的知行合一,也因为连岳的趣味和简洁,有人曾在我写的东西后面留言夸我说:你写的很像连岳。这种鼓励我感激涕零,心领了,但活到这个岁数应该知道自己斤两,我距离连岳,还有很远的路,你看他写的文章寥寥几百字,而我每次都要写这么长。

最后,作为一个资深连粉,其实我特别想八一八,连岳钢琴弹的怎么样了?

给连岳的信

这是大概7年前,我发给连岳的信,那时候很多人留言,我也因此交了不少朋友,转在这儿,反思过去的自己。

========

连岳:
   你好!

   看了《我不是基督徒》那篇 blog才敢给你写这封信,心中也释然,因为我觉得你应该会比较能接受罗素的观点,果然在你的回复中看到了结果,对于中国信仰基督教的人不知道为啥总有点疙瘩。

   最早知道你是在某年的纪念王小波的《南方周末》专题上,当时我看了好多遍你的那篇文章名字叫做《王小波:一块儿智慧的多米诺骨牌》后来又在某年的纪念王小波的《南方周末》专题上看到了另一篇你的文章《予人慧命者》觉得很好推荐给了很多人,因为《南方周末》隔三差五还会纪念一下王小波,所以我一直都买它,哪怕它越办越烂的时候。因为你纪念了两次的王小波,所以我在网上找你所有的文字来看,于是找到了你的 Blog。 

我不想说我是王小波的拥趸,因为大概每个喜欢王小波的人都讨厌别人叫他王小波的 fans 或者门下走狗之类。大家就是这样同时喜欢王小波又互相瞧不起。王小波之于我作用已经被你说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给了我智慧生命。我们就不再说他了,说说我说说你吧。 

    一直追着你的 Blog看到现在,发现我想夸你的话都已经被别人说尽了,就不再夸了,免得再不小心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发现很多给你写信的人都把你当作人生指南和顾问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大概指导的结果不甚理想,你认认真真的回他认认真真的看,但是基于现实的种种原因还是选择了其他,要不然你喂了那么久的鸡汤怎么这个世界上傻 B还是越来越多呢?今天王小峰写了篇博开玩笑说三联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居然有人回复一本正经的指出"此三联非彼三联也"。不知道王小峰看到后会不会崩溃掉。既然大家都爱和您探讨人生,那我也别例外好了,谈人生是件多么高尚的事儿啊。虽然有人说这是倒垃圾,其实因为有问题而无法继续的人生不是比垃圾还可怕么? 

    我不知道该怎么谈我的人生,其实我也有很多困惑,先简单说说吧,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已经参加工作三年了,三年前我南下广州找工作时比孙志刚幸运了一点点,没被打死且找了份儿工作,接着因非典 5月被学校隔离, 6月又来到南方工作,一晃三年过去了,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爱上自己这个行当-- 软件开发,我只是用它来满足我的衣、食、住、行、书、碟以及被人称为小资生活的其他方面,然而,在这个行当久了我发觉自己不是这块料,发展空间相当有限,我觉得我的的优势在文科。至少心理优势是文科,计算机软件虽然也做得不错,但是感觉一直让我如履薄冰,见识了几个 New  B同事之后更是让我感到绝望,就像那个谁看了那个谁的书以后说的那样,我们大家都不要再写诗了,真正的诗人已经诞生,我们回去干点儿别的吧,我就是这样的感觉,真正的程序员已经诞生而且大把大把的,我趁早别凑这个热闹还是去干别的吧。干这个干到死也达不到我期望的水平。而我的信条就是要做就做最好,做不了最好干脆就歇菜吧。 

    于是我开始积极地准备干点儿别的,但是经济来源不能断,于是我更加忙碌,忙于工作忙于"别的事儿",我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些反思,终于发觉原来我对理科也是很热爱的,不过这热爱我只能用"叶公好龙"来解释,我爱的是理工科的理论完备无懈可击,其实我爱的只是科学的精神罢了,常常说到科学我总是很激动,比如今年出的那本《费尔玛大定理》曾经我也为这个定理付出过自己的努力,那是在大三的时候,像这样瞎浪漫的事儿我还做过很多,我们的离散数学和数理逻辑课上,我还兴致勃勃的尝试过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也许我是太把自己的热情当成实力了,于是高中错误的选择了理科,大学毕业又固执的拒绝了所有软件销售的工作声称自己要当真正的程序员。现在我才发现一切都是"叶公好龙"我其实不怎么爱写程序,只是喜欢程序员那种狂妄而疯癫的调调罢了,就像我其实并不真的喜欢数学,只是喜欢数学家那种沉迷其中目空一切的快乐感觉罢了。

在这两年的考研过程中,我的思想也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化",尤其是在考前我摇摆不定的时候看到你的那篇《王垠退学后怎么办》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终于坚持到底。现在对于考研我已经不那么在意了,反而是北广的种种黑幕漏题买试卷贩资料让我觉得不像考试倒像做生意。不像招研究生倒真像搞传销。 

  可以想见这一切让我很失望,后果也很严重,回想当初我考研是为了能够进入传媒界,以一个传媒研究生的资格我想大概比较容易入行也比较牛 B吧,然而一年的博客搜集和阅读改变了我的想法,我觉得当初我其实做了一个不那么高明的决定。除了考研还有更多金光闪闪的大道。条条大路通罗马,活人能叫尿憋死? 

  我心目中的最好的道路是什么呢?自由写作,练就真本事,凭本事而不是文凭吃饭!可以看出一个理科生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也只能这样思考,在我的世界里,技术才是硬指标,真正的本领才能给我安全感,从修自行车理发到写软件造原子弹,本质上是一样的,是一门儿手艺,文学艺术可以有意识形态,而技术就没有,哪朝哪代手艺人都有口饭吃(最后这一句是我爸的原话),一年来,我读了许多传媒人员的博客,他们或多或少的讲了他们的人生,三联的王小峰是讲的比较多的代表人物,经济观察报的飞猪是讲的比较少的代表人物,但是无论哪个代人物都没有说一定得是学传媒出身。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我很早就开始思考写作(现在改叫码字儿了)这件事儿,我觉得写作就是表达,表达又是一项技术工作,你有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世界的风云变幻,每个人都知道风云变幻,但是谁能把它表达出来呢?很少,谁能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呢 ?更少!谁能把它准确表达出来并且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呢?寥若晨星的少!我自己非常沉迷于文字的表达方式以及由这个表达方式引起的感官印象,诸如对情绪的感染是否够煽情和对事实的描述是否够准确。但是我做不到,至少目前我觉得自己都还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往往写着写着思想就被语言左右了,被语言牵着走到岔路上很远都绕不回来。但是至少,我可以开始锻炼,至少,我有许多范本可以参考例如《光荣与梦想》、《巴黎烧了吗?》、《第三帝国兴亡》这样的新闻体裁文本还有像王小波连岳老师这样的杂文高手提供的明辨是非的杂文样本。

  就这样我又开始了自己的幻想,在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许知远辞职事件中我又知道了经济观察报以及那群"青年思想家",看了这些"青年思想家"们书读到一半就急不可待的跑出来评头论足的劲头的确挺让人振奋的,不过,他们基本上是让我更没思想罢了。如果说有些好处就是我会把他们读到一半的书找来读完并且不做评论。 

   问题年年有,今年却并不多,先是为了人生的选择而伤脑筋,后来选定了传媒,后来又为考研选学校的事儿而冥思苦想,然后选了北广,现在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今年面临新的问题是:我要做怎样的媒体从业人员呢? 

   我很羡慕像王小峰找工作一样的浪漫情怀 --不想干就撤,换工作啊换工作,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可是我做不到,我更羡慕他和您现在的生活,和工作合而为一的生活,早上睁开眼就开始一天的生活同时也是一天的工作,苦辣酸甜但是乐在其中,充实而美好,充满了强烈的归属感。而我,早上睁开眼便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然后盼望着下班,下班后牺牲睡眠和饭局,开始自己想过的生活,读几本杂书,写几行字。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无法洒脱的面对生活,总是按照一个理科生的思路以严谨的态度严密的论证来完成我的每个选择。科学的涵义是穷尽一切可能才可以得出结论。于是我开始整理我已经搜集到并且有些了解的媒体从业人员,然后作出了如下的分类: 

   时政类:代表人物安替、张锐

   经济说空话类(也可以叫做观念写作):代表人物许知远。

   经济不说空话类:财经杂志,代表人物胡舒立以及财经杂志的记者们。

文化类:王小峰以及三联的记者们,王小山,南方是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的文化记者们。

    娱乐类:袁蕾、孟静

    社会新闻类:记者们大都到处跑,没时间写博客了。因此不了解我只知道王克勤李海鹏

    还有就是沈宏非傅国涌和您这样的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了。

    列举之后我开始反复的考量。

    看了安替介绍,我觉得他所谓的搞真正的时政新闻怎么跟搞女人差不多呀,光贴钱不说还麻烦大大地有,但是搞不是真正的时政新闻就容易一点儿。按照他的方法,要天天看外刊,要翻译外电文章,分析天下形势,跟外交官吃饭等等,这样就能做出真正的时政新闻并且把自己变得越来越无趣。一定是最后这条吓到我,我实在不想搞那么枯燥,然而真正的新闻是枯燥的,有用的信息总是枯燥的。客观信息也是枯燥的。安替如是说。 

   我的确相信他的说法,并且觉得这个方向很高尚很牛 B,有一天能像半仙一样预测天下大势闭着眼睛就能肯定萨达姆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石油价格是涨还是跌,当种种社团的顾问,指点江山与金钱;老了还能出书卖钱,到各处演讲,成为名誉教授。这一切都让我心想往之。但是我怕我再犯了叶公好龙的毛病,因为从小到大我最不关心的大概就是天下大势了。 

    从小到大我第二个不关心的就是财经因此排除了财经记者,再说了真想干也干不了啊。

    文化记者,说实在话,想到这个类别最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几个字:游戏笔墨,备人消闲,的确文化在我脑海中一直以这种状态呈现,自从我读杂书被老师和家长喝问那有什么用时我就开始觉得文化是最没有用的东西了,不能像三个代表毛主席语录一样让人立刻变得高大高尚也不能像牛顿运动定律家庭用电手册一样让人立刻明白了科学掌握了技术,那只是在你无聊得时候备你消闲,在你空虚的时候给你抚慰的一种奢侈品,一种在马桶上阅读的文字,一种充满了布尔乔亚情怀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的文字。这样固有的一种认同,让我在选择文化记者这个目标的时候踌躇不前,犹豫不定。仿佛选择它就选择了小资情调选择了吟风弄月选择了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对于文化,我有浓厚的兴趣和一种从小就建立起的自信心,虽然这自信心来得盲目,但是盲目总是让人很乐观,初中高中我一直都在偏僻的农村度过,我读了我手边能够得到的一切杂书,到了大学,我激动坏了,因为我们学校的藏书乃是河南第一,于是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阅读中度过的,在没有大规模上网之前,读书是我最喜欢的事儿,那时我自己很自觉的按照中国文学史几乎把每个思潮里面提到的书都翻了一遍。我还四处奔波着听了许多杂七杂八的演讲讲座,大三之前我都没有谈恋爱,因为实在是腾不出时间来。看书看的我神魂颠倒。 

    大三的时候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儿,一是我加入了话剧社并认识了后来又分手的女友,二是我读到了王小波。加入剧社后让我看到了学校生活的另一面,腐朽肮脏的一面,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大学生都是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就像我一样,到了剧社后我才发现我是一厢情愿的推己及人;读到王小波是我大学读书生活的一个总结,从此,被别人的思想在脑海中跑了 20多年马之后,我开始自己思考并且尝试建立自己的思想。那年的暑假,我带了一套王小波全集回去,待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安静的农村小屋里,我仔细的研究了王小波全集参考手边的鲁迅选集、小说集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直到现在,无论遇到何种"思想的盛宴"我都能在我的思想厨房中中找到合适的碗碟来盛。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被颠覆了。动不动就被一本书折腾得神魂颠倒觉得自己白活一场,觉得以前读的书全是发昏的事儿再也没有发生过,而我的思想大厦建立这件事儿和文化有关,文化就这样影响了思想并且影响了一个人。如此说来做个文化记者干一份儿文化工作有何不妥呢?社会分工不同一样为人民服务啊!唉。。。。

如果说文化记者让我踌躇不前倍感迷茫的话,那娱乐记者简直叫我"抽搐"了。按照从前的想法,我是誓死都不会做一名娱记的,哦!娱记啊,你的名字叫狗仔队。但是袁蕾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她让我知道了娱乐新闻也有大手笔,袁蕾就是这样的大手笔,我告诉了我的一个哥们儿袁蕾的Blog,他立刻奉为偶像、教主,并且从此立志做个大手笔的娱记。看到袁蕾描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血案,那种笔法更是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啥叫专业,啥叫用词准确,啥叫新闻的现场感,人家短短的一篇博客就说明一切了。我哥们儿已经准备辞职开始寻觅他的娱记之门开始娱记之旅,然而我却觉得自己没那天分,干这个有心理阴影,还是排除吧。 

自由撰稿人我更是想都不敢想,现在自由撰稿人这么多,而且人家都是流血流汗拼出来的品牌,现在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了。 

    我已经工作了将近三年,在这三年中除了躲在房间读书上网,我不可避免的开始从办公室政治开始了解了一些所谓社会政治,从办公室文化开始了解了一些社会文化,从办公室规则开始了解了一些社会潜规则,虽然我们都是程序员,都是一群单纯的人,但是沾染时代精神社会流弊同样不能免俗。我也在这些狗 P文化和规则中彻底告别了冲动偏激的单纯的理想主义时期而变得成熟、谨慎和畏缩。 

    回忆我的简单经历,和文科相关的理想是这样的:曾经想自己写一本文学史(为了那些被埋没的作家比如王小波),曾经想抄一遍红楼梦(为了练字)做个书法家,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书法史上,曾经想做个历史学家,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曾经想做个诗人,砍柴,喂马,周游世界,甚至想做个哲学家疯掉或者饿死。当过愤青,摇滚青年,在话剧《茶馆》里跑过龙套,出演了比茶壶茶碗稍微重要一点的角色 ---茶客甲,也一度因此热爱话剧想去写话剧,但是,后来我成了一个程序员,一个大公司里的螺丝钉,一个规规矩矩的白领,一个不折不扣的恶心的小资(天哪!),想想这一切也挺滑稽挺可笑的。 

   我之所以报考理工科除了自己的单纯幼稚的热情之外主要还是爸妈的建议,经历了文革的恐怖经历后,爸妈一直希望我们家的人能够通过一技之长赢得社会的尊重,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也这样想,到现在都是这样,无论做何种工作我都会努力做到出类拔萃掌握一技之长。在我眼中文字工作也一样,比较之中就能发现,第一个写出北京混子生活的是王朔,第二个这样写的没人记得他,他也讨不到生活。同样是写杂文写出来效果就大不同有人能一针见血的明辨是非而有人就玩了若干花样却扎不到正地方,而同是写娱乐新闻大家的功力比较之中也是立刻就见了分晓。凡此种种并非偶然,这便是我理解的技术含量,用时兴的话说我这大概应该叫做"泛技术主义者"。 

互联网时代,收集和比较成了容易做的事儿,而选择变得越来越难。世界变得越来越方便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在这众多的浮躁当中,我感到你是少数清醒的人,字里行间,让人觉得既有趣又是非分明,这正是现在众多的文字中最缺乏的品质,三年前我最喜欢的文字和风格是王小山那一种嬉笑怒骂,刻薄入骨的,现在我更希望看到一些能明白无误的说明问题表达思想的文字而不仅仅是"无意义写作",大多读者来信对你的赞美中大概都少不了睿智这个词。我也这样想,智慧是一切的基础。 

    过了两年一心二用的生活,我感觉很累,因此这半年中我准备一心一意的把工作做好,然后余下的时间再不用复习考试也不要焦急的思考人生了,好好休息一下再谋将来吧,在这段调整期给你发了这封信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建议想法。 

    本来是想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给你看,希望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点儿建议给我,不小心就又天马行空乱跑题写了这么多,而且写得兴致盎然,其实跟你分享我的一些荒唐故事和荒诞想法这种感觉也挺好玩儿的。反正有人都说你是全中国最大的垃圾桶了,也不多我这一砣,我也就无所顾忌了。 

    关于你我知道的大概也就开始提到的那么多,我只能用内外兼修文武皆备这样的话来表达我对你的文章敬佩之情。对于你想开 恶心专栏和"繁殖恐惧"这两件事儿其实我也挺不理解的,同样小小八卦一下想知道你笔名的来源和真名,不过不想象某个博友一样跟你争论几天,一定要在这些事儿上争出个错对我觉得很无聊。 

    不知道是否给你的信都会被照登,我就姑且当真,因此开始写的时候就有点怕怕,有点压力,最后一想也挺好的,到时候我万一找工作时候被人问到是否发过稿,我就告诉他发过,发在连岳的 Blog上:)

    看其他人的 Blog我很少会看跟贴,但是你的"来函必登"是我一定要看的,不知道是给你写信的人都很有趣还是因为你很有趣点石成金了来函也跟着有趣,我觉得好多来函照登都很好玩儿,至今想起都记忆犹新,比如说你是垃圾桶的,管您问如何起胎记的,关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六个字还是八个字的建议的想想都要笑出声来。不知道我这封来函是否也会让别人觉得挺好玩儿,我希望是。哪怕人生问题不能一时解决,能在这贫乏恐怖的时代给大家提供点乐趣我也挺高兴的。

最后告诉你我最新的 Blog地址,虽然很不好意思,因为写得比较少,但是这年头要是没一个Blog ,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

 

祝:

心情好!吃饭好!睡觉好!

                              林愈静(网络ID并非真名)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寿司之神和日本民族精神

201207061122410795887

看了纪录片《寿司之神》,我第一个感受就是:TMD,老子过去吃的,那都不叫寿司。观看小野二郎做寿司的过程,方才觉悟,回转寿司之于小野二郎寿司,基本上相当于方便面对非常考究的山西面片儿汤。

据说好的面食,要用指定地区的某一块儿地出产的麦子,在某个特定天气收割、处理,磨出来的面要有几成粗几成细,比例不能错,和面用的水一定是天然矿泉水,当然去年下的雪水更佳,温度是恒常的23度。和好面要醒二十五分钟。一定要用樟木擀杖手擀而成。面汤的配料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细表。一定不能用电或者天然气煮面,要用传统的锅灶,柴火一定得是用行走了几百里路而坏掉的车轱辘劈的。大师掌握着火候下面,下各种配料,热腾腾的端出来,每人只能吃一碗,并喝光汤底。

哈哈,别急着挑剔,上面这种面,是我虚构的。面食是中国最古老的食物,可几千年来,并没有什么精致的面食保留至今。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不仅是吃货对待食物的严肃态度,更是一种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是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就行了,翻开食谱你会看到,加盐少许,糖少许,慢火煲一袋烟的时间。至于什么是“少许”,一袋烟的时间,一炷香的时间又是多久,自己揣摩吧。

我妈是南方人,刚开始学蒸馒头时,真是费尽心机,看了许多次表,蒸了三四锅不良品后才将各种时间(发面的时间,烧开水后蒸的时间等等)一一确定,小心的写在本上,小心保存。到如今我妈都蒸不出完美的馒头--尽管她总是把馒头做的白白的圆圆的,很精致好看。但吃上去有时还不如邻居家风格粗犷,颜色黄中透黑的四不像。

我喜欢并继承了妈妈的做事方法,看上去有点古板,但正合我的性格,我最不喜欢暧昧不清的说明书,让我揣摩一句平常话后的含义,更是如临大敌。

看完这部电影,在网上看到中国人穿和服照的结婚相,真是有种违和感。说不上哪儿不对劲儿,但就是觉得不合趁,没有日本人那种严肃古板的像SB一样的气质,穿和服还真是有点儿戏。就像老外穿着中国元宝花的对襟大褂也很滑稽一样。这种大褂只有我大中华小地主才最合适。看上去才会那么的天衣无缝,人衣交融。同理,踢死兔这种东西,欧洲人穿最和谐。牛仔裤自然是美国的国裤。

二郎寿司并不是很贵,我算了一下大约240RMB起价,但要提前一个月订位置,去东京的同学们可以去试试。

小野二郎做寿司做了差不多六十年,不知道一双手捏了多少个寿司,但他说他无法停止,他喜欢这个职业,他做法传统,但不乏创新--寿司餐的上餐顺序,是他确立的。食评家说:一餐寿司,像交响乐,谁先谁后,谁浓谁淡,感觉自然不同。他对细节的追求,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病态程度:他会观察客人,如果是左撇子,上的碟子就会搁在左边。一桌客人有男有女,女客的寿司会略微小一点点,以便于大家都是一口吃下,不会破坏用餐节奏。

这些讲究有人觉得已经是太过分,但不好意思,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因循下来的某种仪式和讲究,这是个很柔弱但很宝贵的体验,能传承下来,并非易事。所以中国的文化已行将破坏殆尽,不信问问九零后小朋友,有几个人还知道年节是怎么过的?

你可以说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未来你会发现,人们永远会更加珍视文化和传统,因为人在这种仪式和讲究中得到生活的意义,这种意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

片中小野的一个学徒,光是煎蛋,就煎了十年,二郎寿司的煎蛋是用新鲜怀山磨成泥混合鸡蛋后慢火煎出来的。这个煎蛋学徒说,他煎到第三年的时候,小野说你的煎蛋可以见客了,他激动的哭出来---这就是现在行销大师,管理大师,各种演讲大师经常挂嘴边的:怎样才能成功?practice,practice,Practice!

本记录片记录了一块寿司的旅程:从筑地鱼市场开始,买鱼,买米,蒸米饭,处理各种鱼,不厌其烦。小野二郎有两个儿子,二儿子自己开了寿司店,大儿子一直跟在身边,将来会继承二郎寿司。他现在的工作是烤紫菜。如果想看日本人的民族性,民族气质,这部电影再恰当不过,这里的人,不是演员,都是活生生的鱼贩,面粉贩,寿司店老板,学徒。他们有一个共同气质就是看上去敦厚到甚至有点木讷。完全没有我们印象中鱼贩面贩应有的商人气质--日本是个缺乏商人气质的国度,如果商人气质是我们大部分人所共识的那种。

我曾短暂在一家颇具规模的日企工作过一年,但见大部分员工勤勤恳恳起早贪黑做着无用功,对其企业文化不以为然,如今日本经济和这家标志性企业一样,面临衰退举步维艰,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但和以往一样,也许经历困难,经历战乱,日本人会顽强的保留他们的国民气质,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创新看上去是艰难的,但并非绝无可能。与创新相比,在某些领域,保持传统更加难能可贵,有一天,中国人会集体怀念过去的美好岁月并慨叹日本文明的世代相传。

日本的这种气质,间接影响了乔布斯(乔布斯的禅修师傅,是日本和尚),把简单做到极致的美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严谨,加上乔布斯的创新力,诞下独一无二的苹果。

反思文革的正常视角

 

A2840199

昨天看了戴思杰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电影),差不多十年前,还在收集周迅时,就打算看了,阴差阳错,直到今年。

这部电影让人想起许多文革背景的电影,《牧马人》,《活着》,《蓝风筝》,《芙蓉镇》,《天浴》等等,当然还有狗血青春的连续剧《孽债》这种。

从年轻时开始读所谓“伤痕文学”,有人斥责伤痕文学哭哭啼啼,伤痕作家们苦大仇深,早已失去平常心。面对苦难,最好的消解方法,不是咬牙切齿的悲愤,不是自我麻痹的漠视,而是平常对待,该记得的记得,不想记着的就忘记,这是时代的苦难,命运落在一代人头上,谁又能逃脱?找谁说理去?

王小波就是用黑色幽默去抚平青春期“被蹉跎的岁月”造成的伤害。

这些文革电影里,《巴尔扎克和小裁缝》和《牧马人》有点像:一个知识分子和一个农村(山区)青年的纯洁爱情,看着电影,我立刻想起王小波写的《地久天长》也是两个只是青年和一个女孩儿(不过这个女孩儿也是个知青)之间的柏拉图爱情,以悲剧收场,完全没有肉欲,干净明亮,凄美动人。我至今都记得那短促有力的结尾,这个结尾把《地久天长》从简单的言情小说中提升,结尾王小波写道:

『我们把小红留下的书分开,一人拿了—半,然后收拾好行装,反锁上房门。我们离开那里,走向新的生活。』

《小裁缝》不是想表达一段柏拉图的爱情,他们的三人行关系终于在禁毁小说的影响下,由精神走向肉体,他们在美丽的大山上,幽静清澈的山涧里做爱了。并且神奇的以女性的觉醒作为结尾,以至于很多观众觉得突兀不合逻辑。

戴思杰曾是知青,在四川雅安插队,这部电影多少会有他当年生活的影子,其实戴想表达的也许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深,他只不过想说,在那个思想贫乏,精神食粮贫乏的年代里,文学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如何的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小裁缝,两个知青,医院的大夫)。在他的电影里,文革时代没有那么的不堪和丑陋,没有那么多正邪对立。从一个文艺青年眼睛看去,不过也就是没那么顺利的文学朝圣之旅而已--和现在的文艺青年分别不大。

文学,小说,有多大的作用,我想引用最近在风口浪尖上的刘小枫早期作品《沉重的肉身》里的一段话(这也是我对刘小枫唯一的印象):

『这个大孩子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

他坐在破旧的窗台上,讲起了福尔摩斯的故事,故事中的惊险覆盖了我们心中的恐惧。接着,他讲了凡尔纳讲的奇妙的故事、雨果讲的令人感伤的故事、梅里美讲的让人痴想的故事。他叙述的时候,我们不再惊恐地四处张望,不再慌张地想要寻找蜡烛,甚至不再期待电灯重新亮起来。这个大孩子讲的前人讲的故事,像温暖的手臂搂抱着我们,陪伴我们被遗弃的、支离破碎的长夜。时间,若有若无的时间被叙事填满了。

从那以后,我们不再玩分成两个阵营厮杀的游戏,而是要这大孩子讲故事。直到有一天夜里,大街上的革命斗争已经动枪了,院子没有停电但必须关灯,我们围坐在大孩子脚下,他仍旧坐在破旧的窗台上讲故事——讲雨果讲的《笑面人》,大家都忘记了关灯,一颗半自动步枪子弹不知从何处飞来,横穿过大孩子的脸颊,崩掉了他三颗大牙……

据说,人类开始讲第一个故事时,与我们院子停电时的处境差不多:原始穴居人在夜色降临后,感到时间的支离破碎和空间的若有若无,有一天——故事总是从这暧昧的有一天开始,一个年长的穴居人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听过故事以后,穴居人心里暖和起来,明天的艰辛和困苦变得可以承受了。』

这段话可以完美的诠释这部电影。

戴思杰后来去了法国--文革后出走的青年,能在国外的,心理一定健康过仍留在国内的。而那段雅安插队的人生经历,成了戴思杰文艺创作的主要生活经验,他如片中刘烨演的那个文艺青年一样安稳平静的生活着,持续创作建基于那段经验之上的文艺作品--毕竟这种毫无征兆的被雷劈一样低概率的上山下乡的经历,也是举世皆无,独一无二的。

所以戴思杰的电影没有怨恨,没有控诉,也没有刻意的美化和合理化,电影里的生产队长是个傻×,他愚昧无知,但仍然直率善良。像《牧马人》和《活着》里的那些生产队干部,天真又傻B。

王小波说,好的文艺作品都是举重若轻的,文革已经足够悲惨,不需要任何的渲染和控诉,白描出来就可以了。导演不愧是入了法国籍,不想让丑陋残酷的画面出现在电影中,所以,这部电影里连知青们背的大粪都比较稀,不会令人作呕,有流血事件却回避了所有流血镜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同时也告诉所有人,在任何时代,文学是不灭的。

2012102310125477607696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菲律宾的文艺片正处于努力装B初级阶段

如果不是拿去什么金棕榈评奖,估计是不会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它也仅仅是拿去评奖而已,最多就是入围,应该评不上。影评人总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电影少,而电影人也尽力了就颁发鼓励奖。


  这部电影表现菲律宾人生活的一个侧面,一家位于市中心的情色电影院,一个大家庭经营着,放映厅在三楼,一楼兼卖早餐、小吃、饮料,大家庭中有祖孙三代还有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看到最后我也没搞清楚。总之,就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生活流作品,无始无终,令人绝望。
  估计字幕是用翻译机自动翻译的,滑稽可笑,也影响了对电影的理解。


  乍看片名,有点向《天堂影院》致敬的意思,但看下去却发现还挺重口味的,尤其是挤疮和扫厕所的场景,真是重口味,毫无美感,我觉得详细的拍这个过程也无意义。电影以一场官司始一场官司终,每个人都怀有心事,似乎都不太开心。


  我前段时间看过一个调查,菲律宾居然是亚洲人中幸福感最强的,分析认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开朗性格,让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报告还举例说明在首府马尼拉市中心有个垃圾山,每天很多人去扒垃圾,扒到能卖的或者有用的,他们就开心的又唱又跳。


  我对菲律宾人的理解从菲佣和几个同事得来,她们果然是很容易开心的,周日维多利亚公园里到处是唱唱跳跳大笑大闹的菲佣(我有个HK同事有些反感,觉得她们占据了维园)。通过我同事了解到菲律宾虽然是民主社会,但也贪污黑暗,正义不张--这个通过他们处理康泰旅行社团员被绑架事件可见一斑。


  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通常能得到对一个地区的初步认识,如果电影拍的好,就能传神的表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比如港片,比如美国电影,英国电影。这些成熟的电影人们,通过电影表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形形色色,林林种种,看得足够多,就算没去过,也能准确感应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中国,是个博大精深的国家,有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历史,不是一两部电影能表现完整的,更无需说因为制度的原因,各种扭曲的表达,让人对中国有深深的误解,这种误解最后就变成了别人对中国人,对中国的理解。这真是悲哀,现在随便想想,比较真实反映中国的电影,都是地下电影,像《蓝风筝》《赵先生》《活着》一直到近几年的《颐和园》等等。


  这部电影可以看到菲律宾的一个侧面,中国人看了,心有戚戚焉--反正我是心有戚戚,混乱肮脏的街道,热气腾腾的生活,粪溺横流的厕所,营营役役追逐蝇头小利的市民。这种勾勒真实有力。可谓传神。

  但这部电影同时具备我讨厌的几个技术元素:
  一个毫无意义的、重复的镜头长达几十秒,这招是蔡明亮最喜欢的,我也在一个法国情色片里看到过20几秒拍摄驶过的列车,车厢一模一样,连车后面的风景都一模一样,除了浪费菲林浪费钱,考验观影者毅力,我实在想不出这种枯燥的重复有何意义。
  这部电影里,真的没必要一遍又一遍一个长镜头拍摄空无一人的楼梯,镜头跟着小孩儿的步伐将空空的楼梯爬一遍是情有可原的,爬第二遍就不知所谓,爬第三遍,对不起,我快进了。


  晃动的镜头也是令人生厌的,尤其是由头晃到尾--我喜欢的不多的几部王家卫电影,都是镜头不晃的,说句不好听的,这么晃有人看了会吐的,不管你内容是什么。
  看这部电影纯粹是填补一下空白,好奇心驱使,想看看菲律宾电影。仅以此片而言,菲律宾电影还算过得去,艺术片正处于努力装B初级阶段。

《高潮滿座》(Service)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沦陷中的HK媒体

发在 主场新闻 的第一篇稿。

媒體圈傳來TVB新聞透視製作人憤然離職的消息,因為碼頭工潮風起雲湧時做的深度新聞節目《新聞透視》不能播出。

新聞部發言人一直說:等工潮結束,把節目做的完完整整再播出(現在工潮已經結束了,不知道這週末會不會播出),看上去貌似很有道理,其實狗屁不通。如果這個理由也能成立,那就不必有新聞人亦不必有新聞。

在東莞時看TVB新聞和ATV新聞,漸漸覺得ATV開始變紅,因為太易比較,一個六點鐘,一個六點半,同一個新聞,很容易就看得出取捨,很容易就分得清立場,後來不再看ATV,ATV的新聞差不多也斷氣了。來到香港,覺得TVB還可以的,一直看,看著看著它就紅了,被人CCTBV,被人笑事事旦旦。

終於現在連TVB也淪陷了,香港淪陷還有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媒體淪陷了,一個城市就離淪陷不遠了。一年年香港新聞自由度排名持續倒退,連RTHK也要被整倒。

香港傳媒的淪陷,全在揣摩上意的自我審查,香港並沒有一個中宣部,沒有一個電檢局。完全是因為新聞主管的自我審查自閹做了太監,可能是錢逼的,可能是權逼的。但希望HK的新聞主管人事醒醒,既然是做傳媒做到主管,不會傻到這種程度吧?難道看不到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難道還想在這個時候投機中國?

舉幾個例子吧,免得這樣太誅心。

比如今天早上的社評摘要--關於佔領中環,這應該是各大報紙的社評熱點,CCTVB選了一份蘋果日報的,當然眾所周知這個報紙的社評一定是支持占中的。然後,選了商報,文匯報。全是反對占中的。在形式上二對一,已經不夠平衡。其次,從內容上,商報和文匯報據我所知是我黨在HK的統戰報紙根本就無人問津,這代表報紙辦的爛,沒人看,根本沒價值沒必要在電視上再讀一次他們狗屁不通的社評。

以前TVB這種平衡,做的比ATV好很多,我以前比較過的(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4b05994ec3ac4d00)。

新聞內容的選擇也越來越軟化 — 你軟到像臺灣的新聞那樣全是街巷奇聞倒也可以滿足一類觀眾,但它的軟,軟在選擇內地新聞上,如果港媒想關心內地,內地的新聞真的有很多,與香港人息息相關的也很多,不去報導,拿一些「鄭州公車上湧現老人讓位給年輕人的佳話」來報導,拿一些有人在銀行取錢不記得拿走卡,好心人送還來報導 — 說實話,有一刹那,我真的以為我在看粵語版《新聞聯播》。這些新聞和HK人有一毛錢關係嗎?

希望新聞機構永遠記得,傳媒最重要的功能是監察,不是歌頌,不是好人好事,更不需要給社會提供什麼狗屁的正能量 — 這不是你們要做的事,況且好人好事根本不是什麼正能量。

估計這是相應政府號召做的。政務司長林正月娥公開說希望新聞多做一些正面報導,給社會增加點兒正能量。她這麼說,首先暴露自己的愚蠢,其次暴露自己的無知。果然是屁股決定嘴巴,做了高官就不想再被媒體罵。我再強調一遍:正面報導不會增加社會的正能量,你拼命告訴觀眾,有的人過得很好品格很高,並不能讓觀眾感到幸福。不如用最簡單的方法,報導高管貪污瀆職,最後被判刑拉去坐監通櫃,這就是社會的正能量,香港人很簡單,喜歡看像麥兜媽媽講的故事:有個小朋友不聽話,後來死左。

2002年,在網路上看到那段著名的視頻,『你們那, 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一點都不誇張,當時我們宿舍八個人,除了下載這段視頻的我本人,另外七個全都不相信這是那個誰本人,都說是演戲,都說是假的。而我則牢牢記住了翡翠台的台標。

那時候的TVB,播出著廣州火車站飛車黨搶劫的新聞 — 這是負面新聞,不好看,但與港人生活息息相關,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現在呢?穿梭港深的東鐵上,有線新聞網一遍又一遍滾動播出著李旺陽出獄的採訪,播出著李旺陽莫名死亡的新聞,你得慶幸,TVB佔領了香港的大街小巷,茶餐廳,酒店。但地鐵沒有被TVB佔領。現在看新聞節目要靠收費的有線電視和now新聞,我也因此對那些從CCTVB離職加入Now新聞有線新聞的新聞人們說一聲欽佩,CCTVB一台獨大的香港,還是有人選擇理想。離開這個淪陷之地,讓它腐朽,死亡。

CCTVB的新聞高層和香港那些愛國派一樣,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以為世界是向著他們的,是向著中國發展的。

可以想像,世界上每天發生著各種事情,記者捕捉到了,認為是新聞的,拍了交上去,高層看了,覺得不妥 — 不是因為這事兒還不夠『人咬狗』,而是覺得某些人看了這單新聞會不高興,於是斃掉。記者白忙活,記者要生存,就要拍一些能通過主管審核播出的新聞,慢慢的,主管揣摩了上意,記者揣摩了主管的意思,於是大家就這樣,自覺自願的把自己閹掉了。不著痕跡。甚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即便錯了,自己也是最無辜的那個。

這就是老大哥的可怕,《1984》中老大哥展示了洗腦的最高境界:讓你自己痛哭流涕,一遍遍反省自己,他從不開口講對錯,只是笑眯眯的看著你,任由你去揣摩,去小心翼翼迎合。香港的媒體高層也這麼做,這是多麼愚蠢又多麼悲哀。共產黨最擅長的就是洗腦,而且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高明方法,一點一滴,邪惡不可怕,可怕的是比善良還有耐心的邪惡。

還好香港還有一些收費新聞台,還有RTHK,還有逢中必反的兩報一刊。RTHK正經歷著政府不懷好意的圍剿。兩報一刊集團也有點步履蹣跚,還好申請免費電視牌照的鬥爭仍在繼續,而老大哥並沒有投機者想像中那麼長命。

(作者簡介:經優才計畫來港的新移民)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