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菲律宾的文艺片正处于努力装B初级阶段

如果不是拿去什么金棕榈评奖,估计是不会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的--它也仅仅是拿去评奖而已,最多就是入围,应该评不上。影评人总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电影少,而电影人也尽力了就颁发鼓励奖。


  这部电影表现菲律宾人生活的一个侧面,一家位于市中心的情色电影院,一个大家庭经营着,放映厅在三楼,一楼兼卖早餐、小吃、饮料,大家庭中有祖孙三代还有一堆七大姑八大姨,看到最后我也没搞清楚。总之,就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生活流作品,无始无终,令人绝望。
  估计字幕是用翻译机自动翻译的,滑稽可笑,也影响了对电影的理解。


  乍看片名,有点向《天堂影院》致敬的意思,但看下去却发现还挺重口味的,尤其是挤疮和扫厕所的场景,真是重口味,毫无美感,我觉得详细的拍这个过程也无意义。电影以一场官司始一场官司终,每个人都怀有心事,似乎都不太开心。


  我前段时间看过一个调查,菲律宾居然是亚洲人中幸福感最强的,分析认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开朗性格,让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报告还举例说明在首府马尼拉市中心有个垃圾山,每天很多人去扒垃圾,扒到能卖的或者有用的,他们就开心的又唱又跳。


  我对菲律宾人的理解从菲佣和几个同事得来,她们果然是很容易开心的,周日维多利亚公园里到处是唱唱跳跳大笑大闹的菲佣(我有个HK同事有些反感,觉得她们占据了维园)。通过我同事了解到菲律宾虽然是民主社会,但也贪污黑暗,正义不张--这个通过他们处理康泰旅行社团员被绑架事件可见一斑。


  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通常能得到对一个地区的初步认识,如果电影拍的好,就能传神的表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比如港片,比如美国电影,英国电影。这些成熟的电影人们,通过电影表现自己生活的地方,形形色色,林林种种,看得足够多,就算没去过,也能准确感应到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中国,是个博大精深的国家,有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历史,不是一两部电影能表现完整的,更无需说因为制度的原因,各种扭曲的表达,让人对中国有深深的误解,这种误解最后就变成了别人对中国人,对中国的理解。这真是悲哀,现在随便想想,比较真实反映中国的电影,都是地下电影,像《蓝风筝》《赵先生》《活着》一直到近几年的《颐和园》等等。


  这部电影可以看到菲律宾的一个侧面,中国人看了,心有戚戚焉--反正我是心有戚戚,混乱肮脏的街道,热气腾腾的生活,粪溺横流的厕所,营营役役追逐蝇头小利的市民。这种勾勒真实有力。可谓传神。

  但这部电影同时具备我讨厌的几个技术元素:
  一个毫无意义的、重复的镜头长达几十秒,这招是蔡明亮最喜欢的,我也在一个法国情色片里看到过20几秒拍摄驶过的列车,车厢一模一样,连车后面的风景都一模一样,除了浪费菲林浪费钱,考验观影者毅力,我实在想不出这种枯燥的重复有何意义。
  这部电影里,真的没必要一遍又一遍一个长镜头拍摄空无一人的楼梯,镜头跟着小孩儿的步伐将空空的楼梯爬一遍是情有可原的,爬第二遍就不知所谓,爬第三遍,对不起,我快进了。


  晃动的镜头也是令人生厌的,尤其是由头晃到尾--我喜欢的不多的几部王家卫电影,都是镜头不晃的,说句不好听的,这么晃有人看了会吐的,不管你内容是什么。
  看这部电影纯粹是填补一下空白,好奇心驱使,想看看菲律宾电影。仅以此片而言,菲律宾电影还算过得去,艺术片正处于努力装B初级阶段。

《高潮滿座》(Service)

2 則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