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 星期一

<一部塞尔维亚电影>的政治寓意


《一部塞尔维亚电影》的确是很黄很暴力,我倒没看出什么寓意,非要寓意呢,也很直白。想一想在百度工作的人就明白了。不管你懂不懂塞尔维亚历史,都挺容易理解的  


  你把天分和技术卖给某个企业,企业让你做的事突破底线,你不干了,企业一边说没事尊重你个人选择,一边给你打鸡血,你稀里糊涂继续协助作恶,最后你帮企业做的恶回报到老婆孩子头上,受不了全家自杀了还被头条系写成社会新闻消遣。


所以,这个故事其实不搞那么黄暴可以这么描述:


一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米洛斯,一路很顺利大学毕业,在联想,方正,中科院做过不少大项目,结婚生娃后带着老婆孩子移民海外过着半退休的生活。国外的生活挺悠闲的,老婆打点零工也能养家,但他还是耐不住寂寞,没事儿就半夜起来撸代码过瘾,有时候也翻出自己以前做过的项目研究,甚至有一天他孩子看到了,问他这是啥,他说,小孩子别问了,那是爸爸的工作。


这种生活没过多久他就有点儿无聊了,空有一身本领浪费,忽然有天,他以前项目组的一个女同事联系她,据说她也到了美国,他赴约后,这名女同事说,你别浪费自己才华了,回国创业吧,他:这靠谱吗?


她:这个人和别的老板不一样,他自己也懂技术的,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开的钱也不少。你想想吧。


第二天他收到电话到了一个豪宅,进去后有个人在会议室等他,握手之后说,我叫李燕鸿,久闻大名啊,他一看,果然一表人才,一开口也都是理想啊,情怀啊,报效祖国,回去开创我国互联网事业新时代这样让他热血沸腾的大词儿。接着递过来合同,李燕鸿说,你也不用细看,就看看钱吧。他一看,不能拒绝,就签了约。


回去后就带着老婆孩子飞回去和李燕鸿一起创业了。


一开始啥都挺好的,他都不用怎么发挥就把项目做完了,但他心里总觉得打鼓,不知道老板在搞啥,终于有一天老板给他个项目是用搜索结果做竞价排名,把一些医院排前面,还有一些吸引未成年人打游戏赚积分看黄片儿的骗子网站,打着儿童培训班的幌子骗钱的网站,字体加粗加大。他有点儿恼火说:我这人有个原则,骗女人孩子的事儿我不干。然后摔门走了。


开车走到半道等红绿灯时就晕倒了。


等他醒过来已经是三天后,这三天内他被李燕鸿安排的人打了兴奋剂加深度催眠,疯狂撸代码,那几个项目顺利上线,他还接到老婆电话说,回国真好,她妈妈身体不太好,现在去了莆田系的医院及时发现了癌症,马上就能治好了,孩子报了几个辅导班,每天去上完回来都很高兴。她自己也打算去莆田系医院整个容,变漂亮点儿。他崩溃了,这时发现当初介绍自己进组的同事已经被打针加班过劳死了。他用最后的力量把这真相都写进了代码后门里,跌跌撞撞跑回家发现老婆假鼻子掉下来了,孩子也打游戏看毛片看的半傻,老婆抱着他哭着说,妈妈没下手术台。他说,我们被骗了,最后仨人一块儿自杀了。


第二天新闻大标题:海归博士患抑郁杀妻子后自杀身亡。新闻内容详细描述了他在海外的悲惨生活以及国内各种机构对他的救助,最终没能救回来,非常惋惜。希望大家谨慎考虑移民海外。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兰心大剧院》 剧情解析

 



既然没人写,我来写写吧。没看过原著,只是从电影里解读。
娄烨好喜欢拍下雨,他的电影里好多大雨倾盆的戏,数不胜数,本片的镜头晃动也比其它娄烨电影更剧烈,但和王家卫比还是稳定多了。看重庆森林是你坐着一叶扁舟在十级台风的大海上,那么《兰心大剧院》充其量不过是天星小轮过尖沙咀的感觉。晃动的镜头,粗粝的画面,灰黑的色调是这部电影风格的要素,但是不是必须?我不确定,你看李安拍《色戒》,稳稳当当,色彩讲究到旗袍的底色和针脚,不也一样精彩绝伦?这风格的要素是娄烨风格的要素,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表达这部电影的。《色戒》里对当时气氛的把握我认为比《兰》好,甚至娄烨自己拍的《紫蝴蝶》都比《兰》好,我觉得这部片是风格压倒一切的作品,爱的人可能会爱的要命,但讨厌的人敬而远之。

对娄烨电影,我经历了从看不懂而不喜欢,到非常喜欢的转变,所以分了三次看完全片,就电影内容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于堇是被法国老头从孤儿院收养培养成间谍的知名女星,当时的上海,香港都差不多,华洋杂处,四通八达,是远东不可或缺的间谍基地和情报基地。赫伯特大隐于上海二手书店,利用于堇在东南亚成功的做了好几单成功的case (于堇对谭呐说,过去这些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有我喜欢的也有我不喜欢的,现在我只想做我喜欢的了),于堇有点儿厌倦了,加上年纪越来越大,阅尽繁华,她想和自己所爱过过平淡的生活到终老,所以她对赫伯特说:这是我最后一个角色了。老头问:啥意思?她:就是字面意思,我不再演了。老头掂量了一下也没办法,考虑到这个case非常重要而自己也年事已高,就此收手也罢。

这个case是接近小田切让演的日本密码技术专家,套出最近日本方改掉的加密方式。她成功的接近了小田切让,让他在药物的作用下深度催眠说出了电文(这里有点儿牵强,他应该只是知道加密解密,密电需要赫伯特用解密方式去破解,这样就不会出现差错了)内容:日本即将轰炸珍珠港 (就是片中说的夏威夷)因为声音很小,只有她才能听见,当时的录音设备也不行,所以出了密室后她撒了谎说下一个目标是新加坡,我不太明白她为啥撒谎。瞅了一眼原著,意思是她出于爱国爱上海的考量,这个...我不太相信。因为即便此处撒谎也不一定可以挽回上海孤岛命运,这里的逻辑太弱了。

在此任务中,华懋大酒店的老板Saul,是赫伯特从集中营救出来的犹太人,他奋不顾身的参与种种可以打击轴心国的任务,最后死于枪战。年轻演员白玫,身不由己的乱世飘萍,年轻,单纯,也在执行她的任务(协助杀死于堇的前夫--一个和汪精卫政权及国民党政权都有勾结的商人),她任务完成后未能成功脱身(主要是另一个为日本服务的制片人莫之因想泡她)死在华懋饭店。

最后日本兵找到了小田切让,他也明白自己是被深度催眠了,大批部队开向法租界的华懋大饭店,此时,一直都是抽烟喝酒说中英法日语做文戏的于堇突然上演全武行,小马哥上身,唯快不破,力不虚发打死了一堆日伪,成功冲出饭店,身中数枪但仍成功上了车,拿到自己的船票和护照。这时她做了最后的选择,明知道去船长酒吧找谭呐汇合后逃亡肯定会被日本干掉,她可以一个人跑路的,但不想自己再次不辞而别(而且不一定能活下来)毅然决定冒死赴约。(就像李慕白用最后一口气像俞秀莲表白,不愿再次错过了)

她最后死在船长酒吧,谭呐怀里,谭呐估计也被乱枪打死了。这对儿乱世儿女的故事到此终。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全面占领上海,功亏一篑的老间谍赫伯特黯然神伤,把他那本价值连城的歌德签名尼采收藏过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扔在了大街上的垃圾堆里,他曾和Saul说,不知道这个珍本怎么流落到上海的二手摊位的,这是个注脚,就是这么流离失所的,正如片中每个人一样,无法主宰自己飘零的命运。

至于戏里戏外的自然切换,色调,氛围,我不想做过多的解析,这都是技术,对普通观众而言看的是最终效果,本片的最终效果没有《紫蝴蝶》好。



不需要过度阐释的《浊水漂流》

 

《浊水漂流》令我想起差不多二十年前看的《癫佬正传》,《癫》这部戏让我开始认识香港的另一面,社工这个职业,《浊水漂流》里,社工组织拿政府的钱代表露宿者告政府(当然是不同部门)。《浊》这个电影的原型是真人真事,这则新闻我印象很深。电影里何姑娘说,其实你不一定非要道歉,庭外和解ok的,政府肯赔钱外面的人(新闻记者)都会当我们已经赢了。但辉哥坚持要一个公义。他自焚前说过三句话:政府做错事一定要道歉,不管我是吸毒者还是高尚人士,我不要和解,我要公义。这三句都是夹杂着特有的粗口以不同语调说出的,其它露宿者或明或暗怪他累街坊,不懂变通,钻牛角尖。说来也怪,香港人真的是世界上最懂得变通的人,但也是世界上最爱钻牛角尖的人--当政府触及人民底线时,坚持公义而不是和解和经济赔偿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基本修养。

我不能说电影工作者借辉哥之口浇胸中块垒,但这部电影反应的香港的确是非常真实的,其中出场的深水埗明哥,甘(浩旺)神父都是真实的,故事也是真实的。片中几名“道友”颇有代表性:辉哥辉煌的岁月是那个生机勃勃的八十年代香港,即便回归前几年也“马照跑舞照跳”,他正是这样结识李丽珍演的陈妹这个角色的,可以想象年轻时的陈妹是舞场的常客。老爷是越南政治危机时逃难香港的“船民”,寻求政治避难未果,妻子儿子成功申请到政治避难去了挪威,他因为曾经有案底不能去,被迫留在香港,没有身份,不能工作只能流落街头,所以他看到“黑仔”(另一个非洲青年在港寻求政治庇护)跟随黑社会出去打架时极力劝阻:你要是犯事(违法)了,以后到哪儿都申请不到政治庇护。大胜是做装修的,收入颇丰,染上毒瘾后什么都没有了。

我不想去拔高辉哥口中“和解”的意思,我理解就是字面意思,不和解,不是不和自己和解,就是不和政府和解。老爷自杀是因为终于找到失散多年的妻子孩子,而且看到他们过得很好,他年纪一把,半生飘零,又染着毒瘾,活着也没多大意思了。这并不是和解,只是一个自我了断式的解脱。道友的最终选择各不相同,只是这个真实故事的一部分罢了,没有特别的含义。

这部电影非常不错,但比起《癫佬正传》还是少了些香港电影更人间的一面,这里导演给了大量全景式的俯拍镜头,对准高楼大厦天桥,美学上非常成功的展现了香港的不同侧面,许多新闻一样的场景,但总觉得内容上不够充分,那些新闻式的镜头的确非常写实,但真正描摹人物,完成事件还是需要更为细节的生活,例如辉哥和陈妹的前世今生。哪怕是一闪而过的几个镜头,例如《麦路人》里对郭富城和杨千嬅身世的简单交代。以及杜琪峰电影里经常出现的熟悉的十字路口人潮涌动,交通灯提示音嘟嘟嘟嘟的声响,这些看似闲笔的镜头,迅速把人带入真实的香港,仿佛看到了无穷无尽的人生。

本片的表演无可挑剔,吴镇宇那总是惺忪浮肿的眼睛,李丽珍返璞归真平淡自然的流露,都让我们这些看过他们年轻时神采风流的人感叹。岁月荡尽浮华,锤炼了演技。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新一代香港影人的叙事风格了,无论我欣赏与否,逝去的时代一去不回了,而这已经是如今我可以期待的最好和最接近香港的部分了。

2021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信我者得永生

 

宗教是这个世界上神奇的东西之一,不管你信不信它都非常神奇。
《圣母》根据真人真事儿改编,但看了原著的介绍,改编挺大的。导演其实借用这个故事想表达的和原著已经大相径庭了,但我倒是挺喜欢电影里这种探索,发人深省。

《圣母》讲了一个从小就被送到修道院的小女孩儿,长大后突然产生幻觉自己是耶稣的妻子,像鬼附身一样,连声音都变了,在那个小地方,这种神迹被院长利用作为扩大修道院“生意”的手段,她也荣升圣母,原来的圣母退位,接下来她和一个对她也有意思的女孩儿发生了双方自愿的性关系,她感受到性的快乐后很快上瘾。而此时此刻,欧洲黑死病大流行正在蔓延,原来的圣母在她逼死一个指控她神迹造假的修女后,前往上级举报她,她和调查人员回程途中感染黑死病,后来事情调查清楚,调查人员在她女仆的指引下找出了她们用来取乐的性玩具--一个用圣母像雕刻成的阳具。

神职人员以渎神罪宣告了她的火刑,然而火刑架下,她故伎重演,耶稣附身,引发了围观群众的骚乱,最后调查员被当街刺死,混乱中她的女仆带她逃离现场,一夜欢好后,她决定回去修道院继续做院长,女仆则希望她们一起远走高飞。电影到此结束。

大家看后有不同的理解,倒底她是真信还是假信,倒底她的“上身”是表演还是疾病?我没有答案,但这种思考的过程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下面是我的理解。

她从小被送进修道院过着苦修的生活,每天读经,干活,唱圣歌,早晚祈祷,这是她生活的全部,形同枯木死灰,而大门外就是鲜活热烈的世俗生活,对一个二十多岁,在修道院生活十几年的女孩儿可以想见有多痛苦,很多压抑的潜意识可能促成了她的病症,我不确定她是计划好做圣母(可以有更大的权力)还是中间被女仆亲吻后决定要做(就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了),但她做到了--很痛苦的过程。她可能没能接触到神迹的记载,所以只做了手脚被钉出血,老院长说:头上没有荆冠的痕迹,她于是临时用玻璃片划了,她这个行为正合了院长的意愿,于是老圣母不得不交权。

这段最有意思的是高层对宗教的认知是一致的:都是假的,但可以方便统治,谋取利益。老圣母接收小女孩儿时收钱谈条件很像孙悟空在西天和阿儺谈判,阿诺说:要是人人都来白拿,我们不得喝北风啊,就收你们个成本,别逼逼了,快给钱。老圣母说的是:我们今年名额只有仨,这一千多都是候选人。贝尼蒂塔在修道院十几年这些肯定看了不少。她还会相信经上读来的东西吗?

她显然是不信的,她逼迫女仆(巴托洛梅亚)把手伸进滚水里捞纺锤后,老圣母(菲列希塔)训斥她,她说:你不是说痛苦是通向神明的渠道吗?菲列希塔说:对,但是你自己的痛苦,不是你制造给别人的痛苦。

我决定这个较量和她后来被罚去侍奉老修女时和老修女的对话是她的一种测试和确认--既然经文可以任意解释,我也能为所欲为。

这名老修女死前是绝望的,她说:都是谎言,并且死不瞑目。可见她信奉了一生的地狱天堂,以痛苦接近神,都是骗人的。她的死鼓励了克里斯蒂娜揭发贝尼蒂塔的假神迹。但她和老圣母都没有贝尼蒂塔狠,还抱有对正义或者教义的一丝丝希望,克里斯蒂娜像神父揭发了贝尼蒂塔,最后一刻,老院长没有站在她一方,贝尼蒂塔又当场上身,一场闹剧以克里斯蒂娜的自杀告终。

这一段比较有意思的是巴托洛梅亚对她的质疑,云雨之后她说现在就我们俩,而且我们俩刚做完爱,你刚高潮过,告诉我你那些装神弄鬼都是假的,贝尼蒂塔拒不承认,甚至忽然开始为自己的快感忏悔。巴托洛梅亚大为震惊,她这种震惊和那个前来调查的特使的震惊一样,特使被暴民插死,死前贝尼蒂塔上去说我会超度你不用下地狱,他说:你真的信这个?你死过一次(也是她制造的死亡-->复活-->永生的把戏),那你看到我在天堂还是地狱?她说:你在天堂。特使非常清楚按照教义自己根本不可能上天堂(他估计七罪俱全了),他冷笑道:我都要死了你都没句实话。

这两个人,情人巴托洛梅亚,将死的特使,天真的认为,即便一个大话精也不会在爱与死面前撒谎。人再虚伪,面对真爱时都是真实的,快感是真实的,需要是真实的,裸裎相见共赴巫山了,你在我的身体,我在你的身体,还有什么好隐瞒?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没必要再伪装。可是她们都没得到真实的贝尼蒂塔,她可以在爱与死前都继续伪装--以至于她自己可能真的相信自己不是在伪装。

经过一系列的起伏,她在演绎教义时变得更加从容,我认为这是她最后说服老圣母配合她计划的原因,老圣母也是长于此道的。她被审判时说我从性快感里感受到的也是基督的爱--你还能说啥?无可辩驳。圣经,或者任何经文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经文可以任意解释,这种任意解释对普通人是心灵的慰藉(可以慰藉一切烦恼痛苦),对宗教领袖就是实实在在的统治和牟利工具。

贯穿全片都是对宗教的思考:老圣母处于神性和世俗之间一个比较好的平衡,她有人性知道宗教只是工具,但欺骗也不能太过分,贝尼蒂塔烫伤巴托洛梅亚的手她惩罚她,克里斯蒂娜死后她决意除掉贝尼蒂塔。都是在维持人性和神性的平衡,她不得不借助她并不相信的神之手来解决问题。特使更不信神,他几乎是个地地道道的统治者,圆熟的运用统治者的手段(严刑逼供)维护宗教统治。克里斯蒂娜和老圣母的情况相似:她也不信什么神迹,但她觉得总要维持基本的公平正义,她甚至提出圣母要由全体修女普选产生,这就有点儿荒诞了。女仆巴托洛梅亚自始至终都是不信的(如果有神保佑为何她要经历那么多苦难,被父亲强奸),她是个单纯热烈的普通女孩儿,所以当贝尼蒂塔背叛她时,她也毫不犹豫的揭发了她。

贝尼蒂塔比较复杂,我觉得她是不信的,她搞的这一切都是装神弄鬼,她其实是因为从特使腿上拔下一个臭虫确认他感染了黑死病的,并不是她的诅咒。但是一路下来见招拆招,装着装着觉得太顺利了,自己都相信了,尝到甜头的她选择回到修道院继续做院长,巴托洛梅亚说那些暴民随时会像插死特使一样插死你的,她说:你不相信我是神的使者么?巴托洛梅亚说:我不信,然后拿出了她割伤自己手掌流血的碎瓦,她没有解释。在她看来,我之所以割伤自己扮演耶稣也是神的旨意,我所有的装神弄鬼都是神的旨意。此刻的她就像圣女贞德一样,直到她大无畏的攻城被一箭射落地下才恍然自己不是金刚不坏的圣女。

政教分离大概是人类做过最正确的事之一,人类需要精神的慰藉,更需要的是世俗的共识--也就是法律--才能和平共处下去。原始史料里的贝尼蒂塔没有这么顺利,她当了几年院长后就被揭发调查,最后在修道院囚禁了三十几年后病故,真实的贝尼蒂塔可能只是个被精神分裂症折磨被院长神父利用用完即弃的可怜女孩儿。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捐肾小说门


读这篇小说之前我一直在根据报道里的只言片语想象这小说啥样,比如,我想到的一个可能是,春桃是个像罗伯迪尼洛塑造的《出租车司机》一样愤世嫉俗的人,也许她是个性工作者,见过人性的阴暗,见过光鲜人物的另一面,因此看透人世,变得非常synical,结果,有个和她毫无关系的人在她将死时捐肾给她活命,令她新生--心灵上和肉体上的重生--令她意识到原来世上真有这样善良的人。然后,情节转折,Rose(捐赠者)要求和她会面,她变成她追求自我的一部分,于是她又变回原来的自己--继续愤世嫉俗,原来人人都一样,世界没有变,世界上也没有纯粹善良的人,于是她拒绝配合她的“表演”。如果这篇小说是这样,也算是一篇合格的小说。但并不是,这篇小说没有这些起承转合。


这篇小说大意是一个中产白人女性捐出自己一个肾给了一个车祸(车祸原因很可能是酒驾)病危的华裔女性春桃,写了封信给她请求见面,春桃觉得尴尬,家住城中村且家里破乱没法见人,但也不能拒绝,于是挣扎病体去买了礼物卡片,把家里稍微拾掇了一下迎客。故事的主要冲突就是两人的见面,故事对人物的发掘也停留于此,没有任何深入。 接下来的情节有些是不同心态和身份间的误解,有些是作者刻意的安排。春桃什么也不想说,后来她老公客套话说完了也不知道怎么继续了,就离开家说:你们俩好好交流交流吧。只有两人在场,她索性破罐破摔有啥说啥了,例如还开了个蹩脚的玩笑,Rose问她车祸的事,她说我还碎了根儿肋骨,你有没有多余的?Rose十分震惊,感到尴尬,但也不好发作,又哭又笑了一阵,春桃说,你倒底想要从我这儿得到啥?Rose扭捏了半天说,我就是想跟你合个影,然后就拉着她选好了角度自拍一张,又申请在春桃家那张她奶奶留下的极具中国风味的摇椅上拍一张合影,春桃努力的配合,希望拍完赶紧走。一开始进门时Rose甚至拍了春桃拿出来招待她的Riz饼干,所以最后故事的内核肤浅的停留在Rose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产生了圣母救世心态,但春桃认为她就是想发个朋友圈儿炫耀一下自己多么白莲花。故事到此结束了。


作者仅有的描写才华都用在营造一些误解和冲突上了,例如一进门握手时,春桃手心出汗了,握完手就在膝盖上擦了擦,给人感觉像觉得对方的手不干净一样,例如她一再描写这对立的两个人:一个白人中产不缺钱不缺爱寻找心灵的救赎,一个亚裔底层,每天面对的是不懂爱的华裔丈夫,以及我们都很熟悉的中国式父母的柯索,她的生活里没有真正关心过她,爱过她,所以她的思维方式就是凡是付出都是要求回报的,接受捐赠肾脏这个“恩情”太大了,她不知道怎么偿还,因为阶层差异产生的自卑强烈到了一定程度转化成了愤怒,嘲讽,愤世嫉俗。她无法和Rose沟通,她们站在不同的位置,无法感知对方,都不知道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Rose不知道春桃需要的是永远不要和捐赠者联系,春桃不知道Rose需要的只是确认她的付出拯救了一个人,只需要是个正常人即可,说些客气话,做个常常往来的朋友。在这种错位里,两败俱伤。


所以,这篇小说无论从技法还是题材发掘上都不成功,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捐赠肾脏是个善举,在任何时代都是善举,而这篇小说只有在当今这个时代才能成为文学。


当今是个什么时代呢?Sonya Larson 和Dawn Darland之间的诉讼,对道德,友谊,艺术操守的拷问,都非常典型的反应了我们生活这个时代的特征,主要是两点:一是每个人都习惯了在社交网络里表演;二是文学艺术都拼命的追求政治正确和进步。


正是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了在社交网络表演,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把Dawn捐赠肾脏这件事演绎理解成为了炫耀优越感,Dawn自己说过她做决定的过程,并且通过了心理测试,但大家把她的这种表达也当成了表演的一部分。Sonya正是这么想的,所以她才创作了那篇短篇小说,这是非常悲哀的。


Sonya Larson的小说表明,她不是那种可以精神分裂的作者,她还处于我手写我心阶段,后来Dawn的律师拿到的Larson和朋友私下的小群聊天记录也证明了这一点,她就是这么理解Dawn的行为的,她不仅这么理解Dawn的捐赠,还聪明的搭乘种族冲突的快车,亚裔VS白人,底层VS中产,可以说把这个肤浅时代的红利吃到尽。


所以,错的不是Dawn,也不是Larson,首先是给与Larson这篇不成熟作品褒扬的小说杂志,其次是举办读书节的波士顿文化机构。最近这些年我的确看了不少莫名其妙的获奖作品,例如李羿云的一些短篇小说,完全就是《知音》水平,但每次都登《纽约客》,例如去年的欧亨利短篇小说奖,那个作品也就是《故事会》级的吧。要知道以前纽约客的作者可是John Updike,塞林格,海明威。


我们这个时代有好作品吗?我相信是有的,但可能没那么容易看到,好的电影得不到投资,得到投资的勉强拍出来的也得不到足够的宣传,院线里充斥着肤浅的三流影视,杂志上充斥着浅薄的三流文学。大家嘴巴里津津乐道着这些肤浅不堪的东西,称之为艺术生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


关于二人的官司,我觉得还有些值得商榷之处,我觉得Dawn其实没必要这么小题大做的,其实这是变相的帮Sonya宣传了,她用了她发在FB的信件,在法律上构不成抄袭(因为占篇幅太少了)。我觉得她更多是感到自己被时代误解的委屈而为自己不平,她被这个时代裹挟进“炫耀优越感”的动机论中,非常难接受这种误解,于是大兴诉讼。其实她不必如此,但不如此可能我们也看不到这背后的龌龊了。


这个诉讼展示出的双方,让人从头到尾看到Sonya是怎么创作这篇小说的,显而易见,她人品不怎么样(潜伏在群组里偷偷记录素材,写好了小说也不打招呼,被人告了辩解说和你没关系等等),但我是不太赞同对作家做道德审判的,当她是个作家身份面对众人时,判断标准只有作品好坏。作品好她是个好作家,作品不行她是个差的作家,至于人品,是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时的判断标准。我们知道很多艺术家是把她/他追求的艺术放在第一位的,抛妻弃子(抛夫弃子的也有,例如亦舒),欺世盗名的不少,作家对普通人负责的是他/她的作品而不是人品,当然Larson没到这种水平。


当然人人都有权因为人品否认作品。正如书法史上说颜真卿的字正直高尚,赵孟頫的字有媚骨。其实我更喜欢赵孟頫,看不出什么媚骨。但我会经常因为某个歌手忽然颂圣而不再喜欢她的歌。


看了这个诉讼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手机》这部电影里小崔和冯小刚,刘震云的故事。崔永元私底下说,冯小刚刘震云请他吃饭,到家包饺子,向他打听《实话实说》的制作情况,问了好多问题,后来就根据这个写了剧本和小说,电影出来后,许多不明真相的观众真的把严守一当成了崔永元,吕月当成了和晶(巧合吧,小崔离开实话实说后接班的的确是个女性,和晶,但他俩没啥关系),鸡贼如冯小刚,恨不能小崔告他一下,刚好可以炒作一下电影,但小崔没有配合,因为他知道在中国打官司的下场,试过了。(小崔的复仇在他们拍手机2时到来了。)


我看过电影和小说版的《手机》,我也看过崔永元的自传和他好多期节目,我觉得《手机》是个好小说,好电影,崔永元和严守一没啥关系。如果Larson这篇小说写的好,我也会认为她的小说和Dawn捐出自己的肾没啥关系。可惜,她的小说不行,变成了低级的诅咒文学,骂街文学,不管写的多高明,背后的动机都掩饰不住。这类作品往往都比较差,没多大文学价值。比如冰心骂街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李昂骂陈文茜的《北港香炉人人插》,这种骂街文学因为动机太强烈了,以至于艺术手法压不住的一股怨气,怒气,或者嘲讽的小聪明。


这一场论争中,我还看到了吴绮诗(Celeste Ng)的声音,她声援Larson(因为她们是同一个 club的)把议题拉到种族问题,大意是亚裔小说家本来就不容易出头云云。我不以为然。首先根据新闻报道明显是Dawn 挤不进她们的圈子,其次,压抑小说家出来出不来,原因很多,天时地利人和,例如现在亚裔这个种族就成了优势。


我记得哈金在访谈里说过他在大学教创意写作时和别的讲师全无来往,他说每个人都觉得可以踩我一下。那时他休息时就一个人出去散步,但哈金孜孜不倦的写,改,无论穷困潦倒的法拉盛时期还是地位稳定的波士顿大学时期,都拿出了过硬的作品,他没有加入什么圈子,也感到受排挤,但才华还是打压不了的,没有一个社会是完美的,圈子和歧视存在于每个有人的地方,但人总有机会证明自己(也许道路更曲折一些)的地方总归是更好的地方。李安说过电影界对亚裔的不公,哈金说过他的遭遇,但他们两个还是在电影和文学上奠定了自己在美国的地位。而且李安的电影和哈金的小说里,并没有什么白人主流社会对亚裔的傲慢与打压,他们都更倾向于剖析华人在美的心理更多于从种族不平等角度叙事。种族角度在如今已经变成了投机取巧的手段。当你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理解成种族问题,何其方便,但问题的本质你永远也发掘不出来了。


以上就是我乱七八糟想到的,记录一下。


小说原文: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mad.206189/gov.uscourts.mad.206189.1.3.pdf


报道原文:https://www.nytimes.com/2021/10/05/magazine/dorland-v-larson.html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父母决定儿女的命运,国家决定父母的命运

 

感谢中国一些电影导演,为我们记录下那些岁月,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都做了不少,有的是记录(像顾长卫《孔雀》贾樟柯的乡愁三部)有的是还原(田壮壮的《蓝风筝》等文革戏),王小帅的《青红》中,我第一次知道“支援三线”,在书上,在人们抒情的笔下,滔滔的口中,历史是多么宏大壮丽,而一个个普通人身上,历史又是多么具体而微。前年武汉肺炎时,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青红》讲了几个上海支援三线家庭在贵阳山区的故事,以技校里的广播体操始,以89之后的严打终,讲述了上一代人在历史洪流里的愤懑后悔,新一代在青春期的迷惘与哀愁。片中青红的父亲老吴每天跟着女儿去学校和放学,不准她和男生交往,如果把他当成一个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总想着控制孩子的不懂教育方法的中国家长,就太肤浅了。在一次和太太的争吵中,他近乎歇斯底里的对太太吼:你一句对不起就过去了?(当初是太太积极进步执意要到贵阳来支援三线的),十几年,好,好,好,我们是完了,后悔也来不及了,正因为这样,我才更要把我们的孩子送回上海,不能在这里继续重复我们的生活。




我也理解他的愤怒和焦虑,住在深山里的上海人老吴,每天都努力的调整波段收听广播--人已经在这儿了,再不听一下就更是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且,他根据听到的消息对外部的判断也是准确无误的--将来就是一个只讲钱的世界。

他对青红的吼叫无疑是爱之深责之切,也是对过去的后悔与对未来的担忧,事实上他给家庭的安排也没错,十八九岁的孩子的世界是什么呢?尤其是在这大山里,她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眼前的青春萌动就是生命中的一切,一双红色的高跟鞋就是她能理解的美丽与潮流的终极,情书就是她能感受的爱的终极。老吴明确的看到了未来,如果孩子就这样在这里结婚开始营营役役的生活,他就真的毁了她们的一生--因为当初一个热血的决定。但没人能理解他的预见,以至于最后他带着全家离开,奔向一个未知时,太太提出了离婚,女儿因为受刺激而精神失常,或许,他还是把儿子带到了上海,他儿子长大后回看,会感激他做的这一切。




幸福会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吗?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珍珍决定和吕军私奔前问青红。然后她大胆的(也是因为她的父母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她)和另一个支援三线二代吕军私奔了,她们去了外面的世界,过了一些日子又被追回来了,吕军继续他不幸的早婚(因为把女方肚子搞大不得不娶了一个当地农场主的女儿),珍珍初恋梦碎跟着父母继续她在大山深处的生活,不同的可能是她不再梦想外面的世界,不再梦想美好的将来。

影片最后小根在严打中因为强奸(可能都未遂)她被枪毙(导演好心的在大喇叭播放到小根的宣判时插了一声汽车的鸣镝,她们没有听到死刑宣判,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我觉得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塑造都是非常成功的,沉默寡言的青红,将所有青春的心事埋葬,以割腕自杀未遂完成对青春和这座小城最后的回眸。老吴对中国发展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离开三线建设的贵阳是正确的,尽管他太太会和他离婚,青红也留下了永远的心灵创痛,这是历史留给他们青春热血的烙印伤痕,老吴抓住机会做了人生又一个重要的选择,他们以后会过上更正常的生活。

留在小城里听邓丽君的珍珍也许也会回到上海,但娶了农场主女儿的吕军怕是回不去了(他父亲因公伤残),尽管在双卡录音机动感的美国流行曲的节奏里,他屁股扭的最灵活,抽烟的样子最酷,但他的青春结束了,人生的辉煌也结束了,三线建设像中国其它国家计划一样,拨乱了无数人的人生,像棋子一样将他们撒落在中国这个硕大的棋盘上,由他们自生自灭自求多福了。




大山深处的小镇上,朝雾初升的初春,细雨绵绵的晚秋,残雪消融的初冬,尽管闭塞但在少年男女眼中是充满诗意的。红色的高跟鞋踏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紧张,兴奋,甜蜜,嗒嗒嗒,正是青春的心跳,悠扬的口琴声是甜蜜而忧伤的,邓丽君替她们抒发着心声:

你曾经对我说过,
永远地爱我,
谁知道你的话儿,
都是在骗我,
你狠心抛弃我,
也不管我死活,
谁爱我谁爱我。

这歌曲抒发的正是青红和珍珍,知慕少艾的青春期心情,也是支援三线的上海老吴们和他们又爱又悔的共产政权的纠缠。老吴强硬的改变了青红的命运,正如十多年前,国家改变了老吴这代人的命运。片尾王小帅献给他支援三线的父母们,他父母把他从贵阳带回武汉,他考上了美院,父辈的命运终于没有在他身上轮回。



2021年10月14日 星期四

真实世界不是乌托邦

 

王小波曾经写过篇杂文谈左派,左派是乐观的,天真的,热情的,他们心地善良,觉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他们的理想里,有个天下大同的乌托邦,然而这种美好的想象停留在精神上可以发射正能量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旦下决心去落实,就会把一个好好的国家变成人间地狱。因为乌托邦的本质即是如此。这样完美的世界是无法在现实里存在的。

刚到香港的那年,我粤语说的很差,但总是努力开口说,因为我喜欢粤语也因为我工作和生活需要,我的主管,我身边的同事都努力的帮我纠正和提高,有时他们也会忍不住笑(例如当我总是发不准味精这个音时),但我知道那并无恶意,我不也曾经笑崔世安的“煲冬瓜”吗?

过了两年我说的越来越好了,我司又来了一个北方同事,他在另一个组,他也努力的说粤语,但他学的比较慢,办公室里于是常常有因为他说话而爆发的笑,例如他有次不知道怎么说“焗炉”,说成了“轱辘”。我们也常常拿香港明星说不准普通话当笑料,例如,古天乐有次代言汽车,主持人介绍完车问他现在什么感想,古天乐说:我好想现在就炸死他(我好想现在就驾驶它),这些笑是没有恶意的,我的香港同事纷纷表示,我说普通话肯定没你说粤语说的好。当然即便没有恶意,也许会令有些人不舒服,毕竟人人都不同。我是从来不怕别人嘲笑我口音的,但我不敢说人人如此,有人也许因为害怕嘲笑一直都不开口呢。

嘲笑口音这件事可大可小,在一个法制社会,你可以去HR投诉别人歧视你口音而那人很可能被叫去谈话甚至被开除,可是很少有人这么做,这么做的后果之一可能是同事(因为害怕被投诉)不再和你说话,哪个是更自在的工作环境,哪个环境能令你更快融入呢?显然从自己做起比要求别人或者依靠反歧视条例来保护自己更快一些。我写这个例子不是想和谁抬杠,所以,我必须列出另一种可能:你遭遇了恶意的歧视。我想正常人而言,这个不难判断吧。善意的笑,恶意的歧视,我觉得这些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可以判断的,这中间当然有灰色地带,但立法并不能解决这些灰色地带的问题,因为世界本来就是灰色的,立法并不能把它变成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我看过本日本侦探小说,里面有个细节说两个女的在一个公司工作,A女泡茶技术高,B女长得漂亮,于是老板总是让A女在茶水间把茶泡好,让B女端出去给客户。你说,这算工作场所歧视还是同事间协作无间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呢?当年林妙可假唱事件大家也没争出个所以然。

我还有一个现实世界不是乌托邦的例子,五六年后,我粤语已经比较流利,那时我每周一次坐公司车去数据中心做维护,我们的司机换了好几次,短短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们边走边聊,司机们性格各异,他们会和我聊曾经的辉煌(在香港做司机通常是一个曾经辉煌的人最后的尊严--方向盘自己控制,不受他人领导),有个司机是前警队的,他自言做的不错但因公关原因(个子不够高,英语不够好,对外发言时形象不太好)得不到升职,愤而辞职做了司机,有天也许是他心情不好,我们聊到移民的话题,他忽然愤怒的指责,就是因为我这种人,抢走了香港人的工作,中国人的资本搞乱了香港的市场等等。天地良心,我是技术移民来到香港,偏安一隅,过着辛苦麻木手停口停的生活,百分百的在职贫困一族,也许还不如他过的潇洒快活。我当时非常生气,但并没有多说,他质问我时我说:我不想和你说话。很快到了数据中心,我下车进机房,大约半个小时后出来上车,车一启动他就向我道歉,说刚才自己一时冲动对不住,我说没事的,我并不是你说那种(有钱的中国)人,我的处境也许比你更差。一路无话到了办公室。到下一次我们又谈笑风生,聊了很多他少年时香港的生活,经过这个风波我明显感到我们的同事关系更进一层,他甚至会和我谈他离婚的事和他在警队的所见所闻,我们成了每周一见的朋友,他后来离开我司去了另一个工作我们还在FB保持着联络。

我当时没有多说并不是因为他在开车我担心和他吵架影响他情绪导致危险驾驶,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也许他今天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很可能和中国的壕有关),我之所以这么想,基于我对他仅有的一点了解,他是个正直的人,可能多少有点粗枝大叶和莽撞(也许这才是他得不到升职的主因),他冷静下来向我道歉也许更多是不想我回去向HR投诉--我是五六年的老员工了,他才刚入职半年。我从没想过向HR投诉,这首先是因为我在一个没有规矩没有法制的国家长大,天然不相信这个,其次是因为我理解他的冒犯。我理解人会一时冲动失去理智。

关于种族问题和歧视问题的电影,最好的应该是《撞车》,今天的好莱坞拍不出这样的电影,这种探索在今天的好莱坞的文艺环境里是政治不正确的。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其实是慈悲。人应该慈悲为怀,多点儿耐心和换位思考能力,不要敏感的像刺猬一样处处紧张去刺伤人。彼此伤害的结果是误会越来越大,如果人人都有点儿慈悲之心,多点儿对他人的理解和体谅,世界完全可以是另一副模样。什么是和解,什么是更可行的方向?《撞车》里表达出来的就是:不要先入为主的判断人,多点慈悲。《撞车》有个温暖的结局:因为误解射出的仇恨一枪没有子弹,白人警察冒着生命危险救出车祸中他曾经粗暴对待过的黑人女性中产。他们对彼此的理解都更多了。这个世界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并不能把世界变成天堂,人人拿出一份真诚和耐心更有可能。左派朋友也许会质问:不抗争,哪有改变。我真心相信抗争才能带来改变,但是改变不一定都是进步。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写在人权宪章里的基本人权在很多国家已经是人人都有的常识。在此之上,甩着鞭子喷着口水喊进步更像是一种加速主义的变种罢了。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终于看了这部神剧

 

封城期间,用一个月时间看完了传说中的神剧《权力的游戏》,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名不虚传,《GOT》给了我久违的追剧的快乐,这一个月里,快点做完工作,哄睡孩子,接续前晚继续看剧成了我一天最大的企盼。

《GOT》是史诗级的连续剧,雄伟瑰丽,气势磅礴,人物众多,这是它最成功之处,许多年后即便你已不记得确切的情节发展,但每个人物仍然栩栩如生,令人振奋,令人钦敬,令人叹息。龙妈历尽艰辛,成长,成熟,东征西讨,却功败垂成。北境王一家以及整个北境一诺千金,德被天下。每个挣扎在正与邪之间的兰尼斯特家族。贵族,平民,巫师,骑士,这一个个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为自己的权力与荣耀,走过血肉横飞的战场,经历惊心动魄的阴谋,这些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纠缠在当时各路王公贵族列国诸侯的联姻与对抗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剧中主要人物身上充满了希腊悲剧色彩:人不服气自己终将悲剧的命运,与命运缠斗一生,起起落落,最终被命运征服。在这注定失败的斗争中,每个人都像西西弗斯,把这对抗作为人生的意义。旁观的人为一些人在命运转折点做出的选择或扼腕(Rob背弃婚约从此走向失败,Jon刺向龙妈的一刀注定他孤独的命运,以及犹犹豫豫终将悲哀的stannis)或钦敬(龙妈决定放弃以暴易暴,在奴隶湾练习统治的艺术,sam从一个无知少男成长为大学士),这悲欢离合的一生,最后归于“斯人也有斯疾也“的命运。

电视剧作为大众的消遣和文艺创作,《GOT》是人类今天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了,几场大战拍的各有特色,水上的火战,雪地上的总攻,赤日炎炎下的两军对垒,在斯坦尼斯进军波顿家族抢来的临冬城时,一个俯拍镜头,两军星星点点分布在白雪皑皑的临冬城外,斯坦尼斯的人被绝对优势的伯顿家族包围,消灭,接着一个近景,刀兵相见,马上马下血肉横飞。野人和黑衣人之间的长城攻防站,私生子之战,临冬城最后一战和最后拍烂尾的君临之战,这些战争场面无论是艺术性,观赏性,都代表了人类制作电视剧的最高水平。

战争当然是权力的游戏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战争之外的文戏也拍的很精彩,贵族之间的阴谋与爱情,诸侯国的合纵连横,以及对人类政治制度发展的演绎都相当深入,为这部剧增加消遣之外的思考价值。

龙妈是天生政治家,她本能上懂得宽以待离自己远的人(奴隶,平民)严待自己身边的人(首辅和将领),她是天生的领袖,吸引了识时务的人。和元凯城的奴隶主谈判时不管气势还是实力都足以震慑对方:我一个月前连这8000兵也没有,现在我有兵还有龙。利用奴隶主的轻敌,轻松的拿下城池后她解放所有奴隶,当众演讲:你们的自由不是我给的,我不能给你们自由,我也不能利用你们的自由,你们的自由需要自己争取。后来当她一路南征北战拿下君临后却烧光了君临里的平民,彼时更多的险恶经历,更多的失败和分离,让她变得冷血,当大臣劝阻和指责她时她说,奴隶国都是自己解放自己的,君临里的人被皇后做人肉盾却不反抗,我就屯兵城外支持,他们都不敢反抗,活该死。虽然情节上不太符合她性格发展逻辑(太快了),但让人想到《圣经》里的天火焚城,这座罪恶之城里,没有一个好人,都该死。

她很快也会面临每个征服者面临的政治问题:打破一个旧世界是容易的,建立一个新世界却非常难。攻陷Meereen后,谋士劝她对本地奴隶主仁慈,不要杀他们(留有后用),像感召奴隶一样感召他们,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说我要还奴隶以justice(因为一路上看到很多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奴隶),谋士知趣没有再谏,暴力和杀戮是奴隶国家的人民唯一能理解的语言。这对打仗与征服绝对是有利的,但坐江山时各种问题(法律和经济民生)迎面而来就不是光靠暴力可以解决的了。

后来她果然遇到她从没想过的困难:被解放的奴隶主动要求回领主家工作,她说,你们已经是自由人,自由意味着你可以自由选择回去,但你不能选择继续做奴隶了,领主必须和你签约。被怀柔的领主则要求继续举办血腥的角斗大赛--因为那是阶层向上流动最快的方式之一。龙妈坚决不愿重开这以底层互斗供高层取乐的游戏,领主说:你继续举办就是像邻国表示你支持我们的传统,他们更容易接受你。龙妈决定尝试一下,她的炮友--一个在奴隶国的角斗场成长起来的次子团领导--给她出了个主意:按照奴隶主的要求开放角斗场,第一天把所有领主聚起来全杀了。估计有杀错的但不会太多。她没听,但最后还是这么解决了。角斗场开放的第一天,领主们就密谋杀害她,她的龙过来喷了一圈儿了事。

解放一个奴隶国家不难,战斗结束了统治下去真是件难事,《出埃及记》里,上帝让摩西领着一帮从奴隶国恢复自由的奴隶在旷野兜了四十年等老人都死完才正式去迦南地。建国,立法,一切从头开始。在这四十年里,这些追随摩西的人不止一次抱怨摩西打破了他们(作为奴隶)平静安稳的生活,带他们在这旷野(作为一个自由人)忍饥挨饿,甚至几次哗变,令上帝大为震怒,要放火烧了这帮愚民,摩西处于中间对上求情,对下安抚,上帝也不得不偶尔下一阵面包雨,沙漠里凭空掘个井,给这些人信心。上帝召摩西上山制定法典(十诫)的两个月,这帮人居然有一半信了邪教,上帝震怒让另一半把信邪教的这一半杀掉了。

兜兜转转四十年,这些曾经做过奴隶的人一个个死去了,孩子一出生就是自由民,长大了,以自由之身,没有任何作为奴隶的历史包袱在上帝指挥下打下了迦南地,分封,立法,一个新世界从头开始。这应该是人类建立一个新世界唯一的方式了。清算历史遗留问题,花的时间太长,效果不张,旧恨未消新恨又起,无穷无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世界,看看美国种族问题的回响多么深长久远就知道了。

龙妈这才是艰难的探索,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最后功败垂成,死在对爱情的信任里,爱是人类唯一毕生都不能克服的弱点。正如Jamie历尽劫波,最后仍然回到暴君Cersi身边,和她死在一起。

我觉得这样的书和剧,正如东方的武侠小说,源于历史又加入了非常多的传奇,东方的武侠小说倾向历史,西方的这种Epic (史诗)倾向人物的心理和悲剧命运,整个看完后回顾发现这其实是个光之神战胜夜王的故事,其中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和这个大战紧密相连。它的文化基础是非常西方的,碰巧这两年我断断续续看完了《摩西五经》(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总能在剧中看到《圣经》无处不在的影响,例如解放奴隶湾的故事和君临城的故事,君临(kingslanding)应该是照着索多玛和厄莫拉写的,电视剧里的表现就是一群傻逼首都群众,Ned stark游街砍头时围观叫好,Cersei被脱光了游街时围观叫好扔垃圾菜叶荡妇羞辱,Jamie非常了解首都民众,他对Cersei说“这群人永远围观羞辱被擒的人,不管上面坐的是谁。”,的确这群人没有事非荣辱观念,永远拥立占领君临的人永远唾弃失去君临的人,所以这个罪恶之城里的人都该死。

《圣经》之外的另一个文化基础就是莎剧,莎剧又是从希腊悲剧承袭而来。大概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小恶魔受审时,面向君临的大臣和他亲爹的那段绝望又愤慨的独白,正是莎剧里常见的手法,连舞台布景都非常话剧。
记得以前读过小白写的《好色的哈姆雷特》还原了一下莎剧表演现场,不光是舞台简陋,而且穿插大量屎尿屁黄段子粗口以及“下流”形体表演,真的,即便是浪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伟大的《哈姆雷特》,也穿插着大量黄段子和插科打诨,观众在台下时哭时笑,有时还向台上扔个果皮石头啥的,看得相当投入,我们今天欣赏的莎剧和那时候的剧场版完全不是一回事,已经清洁过好几遍了。看到Aryar在Bravos做杀手,接任务去杀人,观看了一场以乔弗里国王杀北境王为故事原型的话剧,真实得还原了当年莎剧现场,演的是一出悲剧,但中间非常搞笑搞怪,观众最后哭了,演的非常不错。还原的也非常不错。就像曾经的京戏相声,也不是像今天这般干净无聊,食色性也,市井的快乐正在于屎尿屁黄段子下三路,低俗吗?最后你仍然会看哭。所以香港电影真正承袭了这伟大的世俗传统,才会“尽皆癫狂”,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深远的影响力。

《权力的游戏》,东方有东方的玩法,西方有西方的玩法,但归根倒底都是一个玩法,马基雅维利也好,厚黑学也好,都正如包龙星老爸对他说的:孩子,你想做清官,你必须要比赃官还坏,否则你怎么斗得过他们,斗不过你怎么做好官。过去的历史一次次的给人类启示:对流氓讲道理是愚蠢的,和流氓政权讲国际规则是愚蠢的。可这样的故事还在我们身边一遍又一遍的上演,直到今天,也许这正是人类不能摆脱的悲剧命运吧。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好好拍电影

 


看了文念中导演的讲许鞍华导演的纪录片《好好拍电影》,本片的剪辑林泽秋前年拍了部杜琪峰的纪录片《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如果你熟悉二人的电影,这俩纪录片都非常值得看。杜琪峰和许鞍华是众多香港导演里特别的两个,都出身TVB,前者创立了银河映像--一个自己的电影帝国。后者则大半生都是独立导演,没有公司也没有签约艺员。

许鞍华导演的大部分电影我都看过了,包括非常早期的《客途秋恨》比较冷门的《千言万语》,我最喜欢的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最没感觉的是《半生缘》,其它的都还不错,高水准。最近一个是《明月几时有》在家门口影院看的,我记得当时只有六七个人。这部电影是拿的中国投资(于冬)是讲香港人抗日的故事,拍的挺好的。许鞍华在访谈中说她以前拍电影没什么特别抱负,每一部都认真去做,当作最后一部去做,但今年她会把反应香港人的生活,为这城市拍片作为一个抱负。

许鞍华的确是很另类的导演,我记得当年看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非常震惊,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香港导演(和一个香港主演--周润发)的作品,如此鲜活生动,对中国和上海的认识非常贴地,可能因为这是李樯写的剧本吧,许鞍华读港大比较文学出身,文学造诣很深,但她她不愿意写剧本,也基本不改剧本,但从《姨妈》可见她对剧本的理解和表达多么精准。《黄金时代》也是如此,萧红的故事横跨了东北,上海和香港,编剧仍是李樯。《男人四十》和《女人四十》都得了不少奖项,前者更是直接开启了林嘉欣在香港的事业,但我觉得这两部的题材都比较讨巧,并没有太多深刻的东西,只是中规中矩之作。当然这两部电影都非常不错。

反应香港生活而言,近年来最好的应该是《天水围的日与夜》了。剧本也不是许鞍华写的,是一个在天水围长大的女孩儿写的,但许鞍华看景取镜非常好,电影的配乐也和画面水乳交融,是难得的佳作,《日与夜》反映了普通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和天水围已经没多大关系了,这部电影的监制是王晶,是王晶的公司投资发行的。据说拍《日与夜》的前提是必须拍《夜与雾》,后者是个伦常惨案为背景的商业片。我觉得两部都挺好看的,《日与夜》让人感觉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一面,《夜与雾》正是这温柔生活的B面--真人真事,中港家庭的悲剧多年来屡见不鲜。我当年写过《夜与雾》的评论,而《日与夜》是那种我写不出评论的好电影,只能感受不能言传。

这两部电影最能反应许鞍华的经济上的困境:她没有独立的公司,也不懂运作电影公司,不懂讲价,拍电影是她终身事业,有人肯投资找她拍她就觉得很感激。同样是文艺片导演的王家卫在公司运作上也是非常成功的,他旗下的泽东公司(Jet Tone,和毛泽东没关系,因为公司近启德机场,每天听发动机引擎声,所以叫Jet Tone)签约了梁朝伟张曼玉刘嘉玲等,在他们还没有大红大紫时就签了,电影公司同时也有版权和发行收入。许鞍华是做不来这些的,本片采访了徐克施南生夫妇,她们运作电影资本也很成功。所以,许鞍华至今仍和妈妈住在公屋,她的生活极其简单就是拍电影,看电影,看景。

许鞍华这代电影人正是殖民地时代香港文化的代表,学术上她们都接受英式教育,实践上也躬逢香港电影的盛世,那是北国影人南迁避红祸的时代(许鞍华自言她的师傅是胡金铨),是电影产业在香港最为蓬勃的东方好莱坞时代,是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的时代,许鞍华港大毕业拿了殖民政府的奖学金去英国学电影,回港后就进了胡金铨的工作室做副导演,接着是TVB,RTHK(香港电台,当时广播处长张敏仪)的历练。当时学院派有学院派的发挥,江湖派有江湖派的精彩。香港电影新浪潮里涌现的那些电影,大部分不是普通观众后来熟知的香港电影,这些电影人的知名度也比不上王晶王家卫周星驰杜琪峰,但这批影人大部分都没有出产多少影片,但这些电影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我看过大约十几部那个时期的电影,的确耳目一新。侯孝贤受访时也颇为感慨,他说如果拍的不好,香港观众会在影院直接站起来骂。这是真人真事,尔冬升拍的《色情男女》里有所反映,在市场和艺术的双重夹击下,香港电影人和其他专业人士一样,做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行业领先者。香港电影也成为世界电影里独一无二的奇景。

许鞍华在受访时说她习惯了在香港拍摄,忽然到内地取景,不知道怎么拍了,后来配合宣传时,主办方一再要求她说“回归后的好”,她终于受不了了,说:谈电影可以,不要让我说这些“祝福性”的话,看到此处觉得辛酸。其实许鞍华很早就到内地取景了(书剑恩仇录,拍了一年,从江南到大漠,都去到了)。电影的好坏和取景关系没那么大,不少好片是在清水湾邵氏片场搭景拍出来的,国际关系紧张那些年,邵氏电影远赴日韩取景拍中国武侠片,一样拍的很好。

天时地利人和,有了借来的几十年,中西文化的冲撞交合,有了香港这颗明珠,今年初看RTHK罗大佑早年的访谈,那时他从美国回到香港,在香港建立了自己的公司,罗大佑在香港写出了很多非常棒的歌,是他政治波普歌曲的代表作。(皇后大道中,亲亲表哥,爱人同志等等),他的粤语也从生到熟,帮他谱曲的叫花比傲,是个意大利人。他请的制作总监是当时三十不到的林夕。罗大佑在台湾开始自己的民歌生涯,但从美国回来后却扎根香港十几年,风生水起,他坐在尖沙咀办公室的窗台上望着维港不住的赞叹香港的中西合璧。在港大活动上对学生演讲:音乐和政治一样,要表达自己,如果大家都不敢讲话,那么只有一个人讲的最大声,这人就是专制者。

无论电影与音乐,当年香港都是亚洲的中心,世界的中心之一。亚洲只有日本和香港的音乐最为繁荣,因为当年亚洲只有这两个地方有自由。今天的“回归”,其实只是一个文化湮灭的过程,My little airport 唱道:”这香港已不是我的地头,就当我在宇宙漂流“。我相信文化的韧性,香港电影不会“人心回归”,香港的根在每个曾经感受过香港的自由与繁荣的香港人身上。那过去的辉煌,在地球上任何一个你流浪的国家里流淌。异国他乡的夜,你播放一部香港电影,那熟悉的街景,闪烁的霓虹招牌,一句句入肉的对白,一个曾经的香港就在眼前。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我已經有愛人,香港冇我嘅事--听MLA的十年

 



我最喜欢的三张专辑,也是最近期的三张

你快要四十岁,三十多年来表面上和大部分人一样,上学,上班,谈几场不太成功的恋爱,结婚生子,逐渐老去,泯然众人。但你内心一直有一块保留地,在那里,你体会着狂野,体会孤独,敏感,羞怯却又睥睨众生。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人生就这样了,完了,总是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是别人眼中的『废青』,有时候你又为了生活中别人不能体察的小事长久感动,满足,泪水充盈了眼眶,觉得不枉此生。


这些复杂感觉长久地留在你身上,变成一个看不见但又非常坚硬的存在,像个隐形的翅膀,必要时用来抵抗人间的一切。这种隐秘的感情属于你自己而你觉得自己如此孤独。My little airport的音乐就是如此。


其实我并不是个容易触目伤怀的文艺青年,过去三十多年,大部分时间我都活莫名其妙的活的兴高采烈,小时候日记里充满了『今天我很快乐』,『我度过了快乐的一天』这样的结尾,长大后我快乐的度过了很多个一个人的情人节。跌倒一百次仍然笑着爬起来相信希望在明天。


但是,我非常喜欢MLA的音乐,直到今天仍是。可能是他的音乐和歌词,正中我欣赏的波长吧。如果不是单纯的狂热的喜欢,谁能在一个月里持续听三十多遍一张专辑。


两年时间,从『我也是为了这一代人,我也无愧于心』到『我已经有爱人,香港冇我嘅事』。也颇让人感慨。




九张专辑

MLA平均两年发一次专辑,来港定居的这些年,每次MLA发碟都是我人生中的惊喜时刻,我会第一时间去CD warehouse买了碟转成High Quality的MP3放进手机,接下来的几个月属于MLA,我会把新专辑听三十遍先,然后再把过去的专辑全都听一遍。像是我的仪式。


今年的新专辑,没有惊喜,也没有失望,写这篇感想前,我仍然听了三十多遍,直到音乐响起的第三秒我已经知道是哪首歌,情感已迅速就绪,很快就会沉浸其中,泛滥开来。无论是在拥挤的地铁,还是开阔的海滨长廊,或者在我狭窄的厨房的洗碗池旁边。熟悉的音乐在耳边响起,带我到另一个时空。


新专辑《你说之后会找我》仍然质量稳定,风格稳定,终于在这张专辑里,情感和年纪同步起来了。快四十岁的你可能会发现曾经一起漂泊的朋友们的开始为自己人生做出了选择,而同时,你不得不悲哀的意识到,可能他或者她,无论内心和外表都不再叛逆,不再庞克,甚至不再善良。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走到人潮汹涌的另一条路,一闪就不见了,更加悲哀的,你发现你们的友谊成了他的选择的牺牲品,不得不割席断交,《再杀一个人》是一首文青割席宣言,快四十岁了,人生开始做减法,对此,你没有愤怒,没有伤感,只是不想再浪费时间,见到他,眼也不想一扫。


每一张专辑里都会有那么几首歌,怀念童年的美好(《京都民宿夜》),抒发希望永远不要长大的渴望,因为长大后单纯的乐趣再也没有了。《一六八》是这首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裕民中心就在我公司附近。


也许2011年专辑里阿P最为得意的《九龙公园游泳池》里:


一百年后这里什么也不是,

这世界有什么不是暂时?

...

就在那时我感到不再幼稚,

就在那时我想从新开始

有一点点矫情,那么今天唱起:


那时的太阳和今天一样,

令我恤衫都湿透,

那年我开始想知,

世界为何还没到尽头?

已经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那种简单的快乐如童年时光一起逝去,不可逆转了。


今年中我听了一期播客节目《大内密谈》讲香港的独立音乐,那期的嘉宾是微软工程师主管,Dr.Alan Yip (叶海顺),他经历了香港地下音乐(Indie)的出现,发展的全过程,谈起阿P时他的角度非常特别,他说阿P是个特别会使用流行文字的人,也特别懂网络趋势,例如他的side project 乐队『永远怀念塔科夫斯基』,其实他可能不了解塔可夫斯基,但觉得这个名字非常文艺。


这种文艺青年喜欢的矫情把戏我当然非常熟悉,Alan的角度也让我有了一个另外一个视角去理解早期的专辑。当然,如今我已经能分辨哪些是连自己也不清楚但觉得写出来挺好看的布尔乔亚,哪些是真正的情景交融,文艺、华丽,但恰到好处。


这张专辑里《冲绳流浪猫》是一首特别真诚的歌,旋律悠扬伤感,完美的配合歌词,讲了一个忧伤动人的故事,对我而言,这首歌是通感的,其抒情效果,抵得上一篇塞林格的短篇小说《献给爱斯美》或《逮香蕉鱼的好日子》,不知道阿P有没有读过塞林格,塞林格小说里很多这样善良,敏感,细腻的人物。


但你不會講出所想

令這悲傷一直生長

見我決心走的模樣

便轉身聞路邊花香

你不曾像人類那樣

習慣要解釋自己在網上

講出了抵消一切哀傷

。。。

除此之外,这本专辑可以说是大型秀恩爱和表白现场,众所周知,这两年阿P的生活中多了一个baby,这个baby不知道是不是《明天不要赖床baby》的baby,但应该不是《下亚厘毕道》里的女郎,也不是《电影中心》里像那套《Age of innocent》情节的女子。虽然一早唱过『你是浪子就别泊岸』,但还是很替他开心的,一个艺术家,热恋和失恋都像高烧和Weed一样刺激创作。




(张禹希,《适婚的年龄》及本次《你说之后会找我》封面女郎,阿P现女友)

所以在这张专辑里我震惊的听到了用《两只老虎》秀恩爱的《百分之一机会》(当然,这里用的是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节的交响乐版本)。《Hey Hey Baby》的歌词像天下所有秀恩爱一样了无新意,甚至有点肉麻,但陈辉阳那轻快的调子让人情不自禁觉得和这恩爱融为一体。


总而言之吧,MLA大概是我唯一可以接受的用新碟赤裸裸示爱和发誓的组合。


另外,这张专辑也让我发现Nicole对歌曲的演绎是MLA的音乐格外重要的部分,她独特的声线吐字和用气方法和歌词与旋律一起,水乳交融令人沉浸其中。过去的专辑也都有她的词曲作品,今年这张专辑里的《心》是她做的词曲,非常成熟。


多年来我一直习以为常,现在意识到Nicole的声音对MLA的意义和阿P的词作一样重大。




(演唱会现场的Nicole)

在早年的访谈中阿P提到他的偶像是法国歌手Serge Gainsbourg (《寂寞星期五》里有首歌的名字就叫《how can you fall in love with a guy who doesn’t know Gainsbourg?》你怎能爱上一个不懂Gainsbourg的人?),我去听了几张Gainsbourg的专辑,的确非常相像,尤其是Jane的声音与Gainsbourg音乐的组合,MLA有几首歌几乎是一个香港的翻版。




(Serge Gainsbourg 和 Jane Birkin)

这么多年来,一直追着在听反复听的乐队,大概只有MLA了,有时我会想为什么我会这么喜欢MLA,原因之一是喜欢他们的歌所表达出的真诚,善良和不愿意长大的纯真--我想这是每个文艺青年都热爱的想永远保有的品质吧,但又有几人能做到?



在MLA的歌里,热恋、失恋,暧昧,甚至一夜情,对意外怀孕的担忧,都表达的如此坦率,自然,真诚。所以正如《验孕的下昼》里唱的


『真诚才是最大本领』。


因为上一张专辑的『张力』,MLA不得不取消了在内地的所有演出(甚至广州也去不了),看着最近金马奖事件里国内甚嚣尘上的大一统概念,我非常失望和反感。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过,大部分盲从站队的普通人,根本没思索过统和独是个什么问题。和一个个人有什么关系。


香港和台湾是难得的还在呼吸着自由空气的华人社会了,香港是个仍然可以在专辑里唱『梁振英, 屌你,donald tsang, please die』,『我的烦恼不是不知选举投哪人,而是今天没有大麻在身』的地方,这些年来,香港和台湾的独立乐队像当年一片红色海洋里的邓丽君一样,穿越极权和雾霾,在一日益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一点点温柔的种子,抚慰年轻人的心灵,让人保有一点最基本的独立和人性,这有什么不好?


最后,无论阿P这个浪子是否泊岸,希望MLA继续出新碟。




(演唱会现场)


(返场唱了《九龙公园游泳池》,《再见,Puppy Love》,《土瓜湾情歌》,我最喜欢的几首)

其实今年的演唱会我没去,我只去过《适婚的年龄》发碟时那场演唱会,虽然在现场和众多粉丝一起看演唱会特别开心,但我已经过了对演唱会狂热的年纪,觉得听CD也一样的。后来CD也成了收藏,直接在Apple Music和 Spotify上听了。


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浪漫九龙塘》,我听第一首My little airport是


《我們在炎熱與抑鬱的夏天,無法停止抽煙》(2007年)里的《Japan 实瓜》,这是一个非常MLA的故事,当时我在准备雅思考试,准备申请中文大学的传播系MA,有一晚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一个女孩儿打来的,我刚好做题累了,就和她闲聊,我们先聊了半宿宫崎骏,发现大家所见略同,聊的很开心,她说,我给你唱首歌吧,我洗耳恭听,她拿起吉它弹唱了MLA的《Japan 实瓜》,我至今还记得,即便在手机听筒里,木吉他的声音也是那么简单,清纯,她唱的特别好听,口音有一点像台妹。然后,我们互道了晚安,我就继续闭关复习了。


考试完成后我找到了这首歌,这张专辑,但再也没有收到她的电话,我也不记得电话号码了。这是我人生中半梦半醒的神奇经历之一,那年好像是2008年初,到如今十年了。


以下是最近这两年来我写的另外两张专辑的评论:


My little airport 传递的香港精神--评《适婚的年龄》


香港最后的文艺青年--评《火炭丽淇》


感受今年的演唱会,可以点这里去看图集。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最后的文艺青年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最后的文艺青年

林愈静 林愈静 2016-10-12 18:57:45

2021年7月14日 星期三

梦幻泡影--《穆赫兰道》和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有个短篇小说《Kino》(收录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非常有意思,写一个非常传统的,善良的日本推销员,已婚,和太太感情不错,工作勤勉踏实,因为工作缘故经常要到全国各地出差推销运动品牌产品,有一次提前回家,想着给妻子一个惊喜,开门撞见妻子和同事偷情,他很震惊,二话不说收拾东西离家出走,接下来的故事就非常诡异了,他有个姨妈退休了把自己经营的一个在东京的咖啡馆租给他,这个咖啡馆闹中取静,生意一直一般,他花钱把咖啡馆改成酒吧,自己经营,天天在酒吧呆着,放自己喜欢的黑胶,观察往来的客人,没多久和一个经常来的女客发生了关系,他发现这个女客长期被男友性虐(烟头烫身体)。

起初他的酒吧里有个流浪猫常来,生意也不错。他妻子来和他办离婚手续,正式道歉,分财产。后来流浪猫不见了,酒吧附近的院子开始有很多蛇出没,他觉得晚上那些蛇包围了他的住所和酒吧,他不得不关闭门窗,仍能听到外面悉悉索索。一个长期的男客人突然出现,说他将有难,让他关了酒吧远行,最好上山去求法师,他莫名其妙,但还是关了酒吧远行,跑到一个小镇的简易旅馆里度日,百无聊赖之下叫了个妓女,做完觉得索然无味。从小旅馆的窗口,他看到附近办公楼里营营役役上班的社畜们,男男女女,说说笑笑,他很疑惑,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日复一日的在办公楼做无聊的工作有什么可开心的,躺在床上,外面秋雨连绵,滴滴答答打在屋瓦上,他睡不着,想着前妻和他道歉的画面,她说:对不起,伤了你的心。他说:没事,没事,我一点也不难过。

这时他想:我不难过吗?我真的不难过吗?



故事到此结束了,非常典型的村上春树,叙述的步步惊心,闹市里僻静的酒吧,雨夜,总是坐同一位置的神秘人,柳树,蛇(代表欲望),莫名的电话,姨妈神秘的对白(多看看电视,电视上的国家地理频道教你很多),最后却发现只是南柯一梦。当然,你也可以做别的理解。

想起这个故事是因为昨晚看了大卫林奇的神片《穆赫兰道》,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起码是十年前了吧,只记得莫名其妙的看了十几分钟就关了。这次看完竟然懂了。可能是因为之前看了《蓝丝绒》打底,我已经知道大卫林奇又要大山临盆了,最后果然是,但即便如此,看这部电影还是很享受的,即便是看每一帧画面已经足够享受,他的色调和构图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之前看《蓝丝绒》就印象深刻。




大卫林奇的电影和村上春树的小说异曲同工,他们都致力于将人类的潜意识呈现给观众,读者。那些压抑的欲望,求之而不可得的梦幻泡影,都用超现实的手法呈现出来,的确是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Kino》的故事,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年失婚失业的人对自己一直以来理想生活的幻象,他大概一直都想开个酒吧,幻想有神秘的女子喜欢自己,幻象一只能给酒吧带来生意的流浪猫,幻想太太给自己道歉。这种压抑的伤心和失望,在梦中呈现出来。《穆赫兰道》则更加明显,全片前三分之二颠倒的,杂乱的,看似错综复杂又毫不相干的人物和情节,正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梦境。梦是不合常理的,有甜蜜也有恐惧。

和《盗梦空间》不同的是大卫林奇连旋转的陀螺也没有放,没有告诉你任何线索证明这是梦境,直到她们两个消失在那个蓝色的盒子里。然后回想的确一切都是一个梦,例如,她希望导演是不为黑恶势力胁迫的人,于是在梦中导演是为艺术刚正不阿的,谈崩后出来用一个高球杆把黑社会大佬的座驾砸个稀烂,开着自己的小跑一溜烟闪了。同时,她也希望抢走自己女友的导演自己也被出轨,于是导演回到家看到妻子和清洁工在床上,黑社会打手去到导演家,导演妻子竟然爬到大块头打手头上赶他走,这如果不是做梦就真说不过去了。以及后来她俩去到一个叫silence的酒吧看表演,她坐在凳子上像中邪了一样高速震动,大卫林奇制造的这些梦境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震完忽然手边就有个包,拿了包回去忽然就找到了可以和钥匙配上的蓝色盒子。

我觉得梦境比精神分裂好看,爱德华诺顿演的几部精神分裂片(一级恐惧,搏击会)没有大卫林奇这些梦境精彩,我曾经做过很多离奇古怪的梦,多年来都在想如果有“录梦机”该多好,大卫林奇的电影就是录梦机,村上的小说是文字的录梦机,在另一篇《carnival》里他写了一个中学辍学生的神秘经历:他收到一封邀请函去神户海边参加一个在山上的嘉年华会,邀请人是曾经和他一起学钢琴的一个上流社会女孩儿,但他们多年没联系了,他辗转去到了,发现什么也没有,沿原路下山,中间在一个公园休息,吃了个雪糕,和一个陌生人聊了会天。最近的一篇《With the beatles》也是一个类似的故事。村上善于在他小说的叙述里营造亦幻亦真的情节,让人分不清是想像还是真实。

看《蓝丝绒》时,我是失望的,觉得大卫林奇故弄玄虚,大山临盆下了个耗子,但他拍摄的色调和构图实在是太赏心悦目了,古典又神秘,几乎每一帧都让人浮想联翩,无论是房间的装饰还是充满屏幕的演员的一张脸,所以对演员的要求也非常高,Naomi Watts在这部戏里的表演也极为精彩。这部电影不需要什么深度解析,情节也比较简单,如果你做过梦,恍然大悟前面三分之二都是一个人杂乱的梦境,就什么都明白了。

也许弗洛伊德的梦境理论在科学上还有诸多争议,但他这套理论,对潜意识的发掘,的确鼓舞影响了很多画家,作家和导演。对艺术而言,足够用来突破传统,制造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艺术了。

这几篇村上的小说都可以在纽约客网站免费阅读,分别收录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Men without women)和《第一人称单数》(First person singular)里。

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同理心和人生的取舍

 说说同理心。看似容易,其实同理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挺难的。

我自己经验,之前一直很难理解海外小粉红和海归--他们倒底是什么物种呢?国内挣扎的人拼命想出去,他们为何不珍惜在国外的好生活,还要再回到这个大监狱。后来我看了欧逸文写的《野心时代》和查建英写的《弄潮儿》才多少能够体会了,多少能换位思考小粉红和海归精英的心态。直到我搬到墨尔本生活我才算真的深刻理解了年轻人希望回去拥抱中国的心态。


几十年来我一直是唱衰中国的,在我看来中国带给世界,带给外人的一直是种幻象,只有你参与其中,生活其中,变成一颗螺丝钉你才能明白我多年来为何一直骂CCP,骂任何支持CCP这个政权的人,因为我也曾是颗螺丝钉,我身边都是螺丝钉。分别不过是大号小号,按在窨井盖还是按在面粉机而已。


近五年来我渐渐换位思考,理解了那些中国吹--特别注明,不是五毛党,也不是大部分看升国旗流眼泪的被长久蒙蔽的人民群众。我说的是真心实意的生活在国内的中国吹。一些既得利益者。以前我只是觉得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唱好,但他们大部分并不是权贵阶层,大多是白手起家踏踏实实迈向成功人生的人。


如今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的立场,我觉得理解了才谈得上对话,尊重,而不是互相谩骂。

韩寒在《他的国》里写了个以路金波为原型的暴发户,这个暴发户说过一句话:不要嘲笑征服过世界的人。西谚里有类似的话,大致意思差不多:不要嘲笑白手起家发财了的人。虽然放在西方自由经济下这句谚语更有说服力,但在中国白手起家发财的也就是比西方资本家多少无耻了一点儿而已。


一些做“实业”的人抱怨“键政”的人空谈误国,耽误国家发展而且耽误你自己发展,失败者才成天键政。“失败者”对中国的抱怨比较多是个事实,但这抱怨并不是来自自己没有发达--现在在中国发达的,有几个敢说自己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儿,尽管不是像李彦宏那样赤裸裸的人血染红顶戴也都直接或者间接攫取了民脂民膏--这不需要辩解,是中国的体制决定的。


做“实业”的人不能理解键政的人,但作为唱衰中国派,我非常理解这些实业家的心理。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自己的努力固然不可或缺的,但历史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客观的说,他们只是一群暂时的幸运儿罢了,和他们一样努力奋斗的,阴差阳错因为中国政策不可预测的布朗运动被毁于一旦的人更多,只是他们的声音没人愿意倾听罢了。


假如你是其中一员,你会不爱中国吗?我相信我也会爱的,中国固然充满种种弊端,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尊严,但有钱还是方便很多的,你生活中的烦恼也非常多(高贵楼盘建筑质量差,手机销号手续繁琐,干啥都要索取个人资料,etc),但首先这些烦恼用钱可以解决一大半,其次,剩下的那些烦恼(有钱人多半是被有权的蹂躏)和你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赚到的钱和感受到的风光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你直接忽略不计了,正如对我而言,自由的空气更重要,相比之下没有外卖吃,快递非常贵,晚上八点以后大街小巷黑漆漆一片,也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说到底,还是取舍。

你所“取”的,肯定是你珍视的东西,你热爱的东西,但人需要承受的是自己的“舍”。


在我看来,唱好中国的人,无论中外,舍掉的往往是一些非常基本的东西:自由,人权,尊严。这些东西在当今中国是一种负担,如果你甩掉这些负担大步往前跑,不能大富大贵至少也可以小富即安,做个岁月静好的中产(婊子)。


食得咸鱼抵得渴,马云十几年前还在西方媒体上侃侃而谈,大意是共产党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坏,我只要老老实实做生意,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言犹在耳,现在马老师挨了一顿之后还要大叫打得好,打得好,爷爷保重别打疼了您的手。不过十年而已,他以前舍掉的东西像一个回力镖打回来。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取舍享受成功付出代价,只是在地球上大部分地方,人们面对的取舍,人生的烦恼,大部分是精神和肉体的交战,而中国人首先要面对的是是否要肉体翻墙。





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

北朝鲜为什么还存在

 《handmaid tale》第四季看完了,还好最后不是个绝望的结尾,没有弄什么亲痛仇快的彻底悲剧,反而是手刃仇人,畅快淋漓。孔子和耶稣都说要善待仇敌,以德报怨,打了左脸给右脸。这难免太虚伪。对好人太苛刻而对坏人太宽容。我对仇恨的态度一贯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因为最先挑起仇恨的一方恶贯满盈必须如此下场,而被迫报仇的人并不会导致冤冤相报何时了。


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就视美国为灯塔了,等我再大点儿,难免要问一个简单直接的问题:朝鲜人民这么悲惨,美国这么强大,为啥美国不去把朝鲜金家政权扑灭,把朝鲜交给韩国,像东西德一样和谐统一?那时我爸会和我扯一堆国际政治的东西,后来就说朝鲜是人类社会的标本,留着有用等等,总之不外下一盘大棋这种玄之又玄的理论。


这事儿过去几十年了,如今朝鲜经历了三代独裁,依然稳固坚挺,朝鲜人民依然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太阳之下,当你看到脱北者的表述,作为中国人,是没理由怀疑那惨绝人寰的真实性的,因为那是中国五十年前的延申。我记得看到无国界医生在朝鲜治好一个人的白内障,此人重见光明之后激动的热泪盈眶,转身对着医院里金日成挂像咣咣磕头,流着泪说:伟大领袖啊,我终于又能看见你了。旁边带着口罩手套的无国界医生拿着手术钳目瞪口呆(当然我看不见他表情)。什么是杀掉一个人呢?并不仅仅是一枪打死他,而是给他洗脑,用恐惧扭曲他的灵魂,把他变成这样的野兽不如的物体。


美国的卫星连金正恩的厕所都能看到吧,美国的军事之强,估计不用出人都能把朝鲜“解放”。可是美国,和地球上任何正常的国家,个人,任由这样的政权存在了三代,蹂躏其人民,朝鲜人民辛苦而麻木的活了一代又一代。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看待地球上任何一个大国领袖什么人权啊,自由民主,勇气责任的发言,都觉得和放狗屁差不多,再也没有感动过。


我这是成熟了还是世故了?变成一个Cynical?


《handmaid tale》第四季我最心有戚戚的是几个微不足道的情节:一个加拿大人道组织NGO,到基列国发放食品给难民并医治在政府军轰炸中受伤的平民(也许还有反抗军),她们只有48小时可以做这些事,她们建立的有难民营,每次去就是把人接到那儿治疗,食物发放。忽然这个难民营要被轰炸了,她们匆忙撤离,撤离时头头说把食物和药品也带走,留下来难民们会哄抢互相残杀的。一个成员说,我们就把她们留这儿等死吗?头头说,我们也没办法,如果我们带人走,下回就来不了了。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导致不能救更多人啊。于是她们就这么开船走了。


这是个非常好的故事,正是我们的今天,这个NGO组织可真有代表性:首先,她们从没把难民当正常人(为啥留下食物和药品难民们会哄抢而不是互相照应?)其次,她们和基列国这种流氓政权合作,不惜牺牲这批人而以为可以救更多人。而她们所谓的救人就是基列国自己轰炸自己的国民,她们跑去治疗包扎,发放食品药物。这样,基列国站了道德高地:你看,我们和反抗军打内战,允许国际NGO进来帮助他们(这是他们在内阁会议上说的原话); NGO 则更高尚了,定期过来救人,把人治好了放下就可以再接基列国的轰炸了。他们不能带走任何一个人,这是和基列国谈的条件。这个故事,就是今天西方进步势力和中国之间上演的故事。


最后几集,被加拿大诱捕的大主教夫妇居然有了加国粉丝(这些粉丝可能是基列国逃到加拿大的,也可能是加拿大本地人),在他们出庭时举牌,叫口号支持他们,还往牢里给他们寄礼物。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故事:正邪之间已经没有分解而和气一团,多么邪恶的思想都有信众这不奇怪,信众能公然热烈的表达才是今天的特色。你看今天在美加澳新,有那么多归化的中国人为中国叫好,每天传播着中国赢麻了的消息。但恨奇怪他们并不回去拥抱中国,甚至也不会让他们孩子回去。除了这批被中国洗成傻逼才出来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在文明社会长大的人,开始思索中国为啥会这么成功。


这真是叫人绝望的时代。这就是我的所见所知。基列国固然令人绝望,不寒而栗,但那已经是上世纪人间地狱的模样,我们今天已经亲手建造了新的地狱。和这个地狱大大的不同了,新装修,新体验,高级多了,卫生多了。基列国是极权的一个阶段,朝鲜是极权的一个阶段,中国也是,这一切我们都再熟悉不过,问题是伴随人类突飞猛进的发展,地球上拥有自由的人类和这些极权之下的人类,差别已经越来越小了。


《使女的故事》又让我想到这个盘桓在脑海几十年的问题:朝鲜为什么还存在?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要国际政治,历史沿革,民族性之类的上天入地的扯一通。当然答案并不简单,但也不复杂。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每个人真正的良知。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无论自由与爱,人人死而平等--三看《颐和园》

 最近又重看了一次《颐和园》,前两次分别在2008年和2015年,08年写的评论已经被豆瓣清除了,跑到邮箱看了看,幸亏清除了。我为那时的肤浅理解羞愧。那时的我是多么大胆又多么无知。我不能理解这部电影大部分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如今回看,阅尽千山,才知道它的好。


根据幕后纪录片《颐和园》是部非常有野心的制作,是投资最高的文艺电影,辗转多个国家拍摄,它也是娄烨电影里比较大制作的一部,在这部电影里,娄烨讲述了一代人共同的回忆,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在历史的裹挟下的爱与哀愁。


虽然这是六四第一次在电影中出现(并且占了相当的篇幅),但它不是作为政治意义上的背景资料出现的,六四事件只是男女主角人生经历的一场历史,我没看出太多的隐喻和引申,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个文革背景融入一个少年的青春期一样,最打动我们的还是青春期萌动的虚荣心和少年的成长。《颐和园》打动人心之处也是在于他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特立独行的余虹,浪漫又绝望的李缇,隐忍理性的若谷和一个普普通通的文科男周伟。这些人物和其它副线人物一起为我们映照出那逝去的时代,逝去的青春,以及宿命一样再次被命运捉弄的中国国运。和第一次看时截然不同,这次再看我理解了每一句的画外音,许多年后想起《颐和园》我会想起这些生动灿烂的人,她们的面容,她们静静抽烟的样子,笑语欢歌,寂寞与眼泪。这些人无论主角配角,都是真诚的,真诚热烈是那个时代的底色,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在中国看到。


余虹来自边陲小城,和父亲一起生活,她过着小城里相对自由没有规训的生活,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离开家去读书,她有个小城男友(当地的邮差),在大学里她面对各种年龄的,来自各种城市的同学,她保持自己独立坚强的性格,特立独行,结识李缇(欣赏她)从而结识周伟,和普通女孩儿一样,被他帅气忧郁的面容打动和他恋爱,周伟是那种大学里因为长得帅,又有几分忧郁气质而备受女生欢迎的文科生。他们往往因为太多女生倾慕而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爱他的女生。余虹热烈的爱令他窒息,令他害怕,所以余虹和他分手时他爽快的答应了。后来他和好友若谷的女友李缇上床(尽管是李缇主动的)也是这种来者不拒的自以为是。余虹后来没有在大学里发展新的恋爱,形势突变,她退学了。和其它同学比,她似乎是个置身事外的人,然而因为她的天然去雕饰和抽离,这场事件在她身上的投射是最纯粹的,她代表着这场事件对普通人的影响:不参与,不合作,不忘记。


李缇是北京人,她和若谷是北京相对上流的家庭,若谷那时已经开车了,并拿了公派留学去了德国。她深度参与了六四事件,后来在若谷的安排下,带着广场屠城的PTSD离开北京去了德国和前男友若谷共同生活,她是个非常波西米亚的女孩儿,应该受不了机枪坦克的打击,那夜的场景深深刺激了她,她情感上也面临困境:若谷爱她,也非常成熟,理性。她爱她和周伟之间的暧昧和不确定性。但周伟是那种在别人家参加个party都能用并不太熟练的德语约会东德女孩儿的人。大约十年后,周伟要走了,他们三个在一个游行上遇到,游行触发了她的PTSD,加上爱人要分开的伤感,一念之间,她跳楼自杀了。周伟离开德国时,若谷坚持要去送机,其实就是想在路上说那几句话,他问,你爱过李缇吗?周伟惭愧嗫嚅不能言,他说,李缇不愿意别人爱她,心里结了疤。没有爱情。这是他对李缇的理解和定论。周伟没有说话。他其实既不懂余虹也不懂李缇。若谷这是对牛弹琴了。


周伟回中国后过得顺风顺水,开了公司,做的不错。余虹则一路坎坷,辗转深圳,武汉,后来到了四川在一个高速收费站工作,她的一系列人生经历再次回应她的性格和六四对她的影响,放在男人身上就是那种一切都结束了,崩塌了,得过且过,醉生梦死过完一辈子拉到。余虹一如既往的横冲直撞,非常热烈的度过了离开学校的十年,生活不会在她身上归于平淡,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希望活得热烈一点。


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最成功的就是塑造人物,千百年后这些人物仍然栩栩如生。我想这就是娄烨这部《颐和园》最成功之处,在拍摄纪录片里他说他让演员自己去发挥,理解这些人物,变成这些人物,这个手法是非常成功的,郝蕾是演的最好的,她其后的角色都没有超过余虹的,这绝对是她的代表作。娄烨的电影是我看过的最接近法国影片的观影感受的,杨德昌说他也是学习法国电影(楚浮),他的《海滩的一天》的确有法国长片的影子。《颐和园》最法国之处在于对人物的关注,因此和《海滩的一天》一样,那些超尘脱俗的画外音,传递出的是真诚而不会显得造作。驾驭不好就会令人作呕的做作。


“无论爱与自由,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影片的结尾是李缇墓碑的碑文,这碑文完成了整部电影的定调。片中颇为文艺的画外音写的如此文艺而热烈,和片中那些气氛活跃的沙龙与酒吧一样,让我们嗅到八十年代那纯真的理想主义,自由充满朝气的灵魂。我想这些大概来自创作人员的亲身经历。

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刀俎鱼肉 韭菜镰刀

 


看完了哈金的《疯狂》(Crazed)和哈金的其它小说一样,这是部渐至佳境的长篇。哈金总是吭哧吭哧事无巨细的写很久,你觉得都是生活琐事,没有冲突也没有故事性,平淡如水,突然,笔锋一转一个吊诡的人生困境出现了,你大吃一惊然后又觉得非常自然,觉得前面细针密线的铺垫正如我们平淡如流水的日常生活,一点一滴的塑造了我们每个人,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做出戏剧性的选择。《等待》也是如此,其中的矛盾和《疯狂》里的这个都非常真实,自然,是真实的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人生困境。这是哈金小说的魅力所在。

《疯狂》讲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学文科教授(古诗词研究)忽然中风入院,在病床上时而清醒时而陷入谵妄的度过了人生最后几个月,陷入谵妄时他胡言乱语,痛哭,呐喊,愤怒,深情,表露了他这代人这辈子从来没有直接表露过的爱恨情仇。Wan Jian作为他带的研究生和未来女婿和护士轮班陪床(因为级别不够高干病房),在陪床的日子里,他从老师疯狂的胡言乱语中渐渐拼接出作为知识分子的杨教授悲苦的一生:反右风波中被下放劳动,和妻女分开,平反后又必须面对大学里复杂的人事关系,不能好好做学问,老了还被党支书利用和要挟。

病床上他不止一次歇斯底里的对Jian说,你要出国,带着Mei Mei出国去生活,在中国每个学者都是颗螺丝钉,没有独立学者,每个学者都是体制里的一个文员而已,如果不能出国也不要读博士,不要像我这样度过你的人生。Jian对他的这些”疯言疯语“从震惊到感悟和接受,最终做出了一个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大胆的选择。

这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是在陪床的这短短几个月完成的,几个月里,中国发生了巨变(六四事件前夕),Jian周围的同学朋友也做出了各自的选择:有蝇营狗苟,设计害他的党支书,有一腔热血最后死在坦克之下的同学,热情支持学运被警察抓捕的老师。他未婚妻,杨教授唯一的女儿一心想他考入北京,在高校谋个职位,他们可以一起在北京生活,当他决定掌握自己人生,进入体制改变不合理的现状时,Mei Mei和他分手并立刻和他副校长的公子在一起了。失恋的打击,教授之死的冲击令他一夜之间变成另一个人。Mei Mei和他分手前的谈话里问他倒底要什么样的生活。他说,我也不知道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直到我不愿再做别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我也不想做刀俎去宰割别人。Mei Mei说想不到你这么Cynical(愤世嫉俗)。这段对话在今天看仍然有意义,距离大屠杀三十多年了,而中共建政七十多年了,中国人大概还是只有刀俎鱼肉,镰刀韭菜,强和弱这两个选项。没人能够独善其身的与世无争。

哈金小说里还有一个常见的主题是对集体裹挟个人的厌恶,这个表达在《自由生活》里淋漓尽致,在这部《疯狂》里已露端倪,例如最后Jian被定为反革命,警察正在前来抓捕他,他反思自己去北京的原因,其实主要原因是向前女友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不是害怕面对北京的竞争,头脑一热就去了,但同时他觉得自己自决于学术生涯,光明的前程,决定做个人格独立的人,其实已经是”反革命“了。Jian接着想到,古往今来多少人出于个人原因做了选择,这选择后来成为被歌颂和书写的历史,个人的因素往往在书写中被刻意忽略了,例如多少参加红军的人是为了有口饭吃而不是革命。

Jian的流亡是被迫的,在大屠杀发生前,他决定不再读博士像老教授一样一辈子困于虚无迎合的诗歌研究,决定进入体制去做公务员改变穷苦人的生活。做这个决定的一个动因是他被派下乡调查同学背景时见到乡村人疾苦的生活,这种贫穷是他无法想象的(全村人为了每天一块钱去做群众演员被导演百般羞辱),他为这种疾苦震撼,回到大学后,他去学校旁边的民营饭馆吃饭。比起国营食堂,这里味道好吃,服务也好一些,但当天他目睹了饭馆儿老板如何欺负一个贫穷农民(骗他的五分钱,不但不找钱还揍了一顿),他起身抱打不平也差点儿被打了,离开饭馆前他对打人者说:我马上要去省委办公厅工作了,我去了之后就关掉你的饭馆,老板以为自己有眼无珠,吓得追出来求情,说高抬贵手,以后你来吃免费。那是Jian初尝权力的滋味。他甚至还没有递交职位申请,只是提了提省委办公厅就有这么大的威力。但同时他也想到当他因为帮穷苦农民出声而身处险境(被老板娘弟弟用刀威胁)时,贫苦农民却自顾自逃跑了。他多少觉得不值。后来他从宿舍逃到乡郊开始流亡生涯时,把自行车卖给一个卖杏的村民,他压价,Jian说可以,但你送我一些杏子吃吧,老人爽快的答应了,包了一些杏子给他,他逃到车站吃杏子时候才发现,全是些青的坏的根本卖不掉的杏子。这些描写都非常真实,这也是”知识分子“常常面对的困境,正如当年柴玲那句:为中国人奋斗不值得,他们不配。其实这种想法仍是中国儒家思想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变种。老教授的”疯话“里有一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大屠杀的前夜,Jian和同宿舍的Man tao一起动身去了北京,亲眼目睹了屠杀现场,最后两章哈金像写新闻报道一样写了北京屠城,目睹了北京屠城的Jian,几乎精神失常,仓皇逃回学校,在得知警察马上要以反革命罪逮捕他后,他逃到乡郊,烧了身份证,卖掉凤凰自行车,剪了头发准备南下广州,取道偷渡香港,从香港再去另外的国家,在异邦开始新生活,故事到此结束了,可同样的悲剧仍在中国延续,而这代流亡异邦者,大部分陷在历史的泥淖里,迟迟没能开始新的生活。



2021年2月18日 星期四

Google和FB该不该对新闻机构付费

 

澳洲政府委托公平贸易委员会起草了一个大型科技公司平台(例如Google和FB)和媒体之间议价能力不对等的解决方法的立法。这个法案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大的数字平台例如Google和FB与新闻媒体机构之间的不对等议价能力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简单描述一下,如今这个数字时代,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基本被大平台瓜分光了,每100块的在线广告投入,53块去了Google,28 去了FB,剩下19大家分(个人网站,新闻媒体等)。今天这个时代,广告投入大部分都流入数字媒体了,而流入数字媒体的钱,大部分都去了Google和FB。

在香港时我大概了解了一点如今餐厅是如何做广告的:她们会找全世界的网红(主要是ins),发打卡照片给她们(照片各不相同),网红们自己传到ins上配上一些好像自己去吃过一样的文字。这种投入可以非常精准的衡量,一波投放活动后,生意会非常火爆。

为何ins可以有这么好的广告效果?因为数据,平台掌握着用户精准的数据:去过哪儿,和谁去的,爱吃啥,经常逛什么区,消费能力如何,消费习惯如何,等等,有了这么精准的信息,辅以算法估计,广告可以精准的投放给目标人群,效果自然立竿见影。这种广告生态另市场营销人员趋之若鹜--毕竟成效看得见。

在这种新兴的市场营销模式下,新闻媒体,电视媒介变得老土,过时,效果不张,收入大跌,我们都知道以前媒体都是靠广告收入支撑的,新闻机构的人力物力投入绝对不是几块钱一张的报纸可以支撑而是靠报纸上的广告投放。如今只有很少的广告投放会在传统媒体例如电视,报纸杂志了,新闻业收入骤减。

然而Google,FB这种提供搜索引擎(算法,技术工具)和平台的公司,靠什么获得收入呢?靠内容。内容提供者主要是普通人和媒体机构。普通人可以说享受免费的搜索服务,平台服务,觉得自己没付出什么(但现在我们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付出的是你的数据,你的注意力),但媒体机构作为主要有价值内容的提供者,付出太多了,付出和回报太不相称了。

Google一直强调:因为有了我们”免费“的搜索引擎,帮你们的新闻扩大了影响力。这个没错。但这个扩大了的影响力并没有帮新闻媒体赚钱而是帮Google赚了钱。媒体的影响力本来可以通过广告投放和出售有 价值的内容变现才有意义。否则,公信力,有价值的新闻,仅仅是个道德光环罢了,道德光环不能养活员工和器材。

这就是推动这一立法的根本原因。还有特别提到的一点:长此下去,新闻业被摧毁,而新闻业是民主制度的根基。新闻业被资本破坏了,民主制度也岌岌可危。这一点我们从去年的美国大选已经可以窥见端倪,当主流媒体被几个主要的财团控制时,他们就可以在背后操弄议程,令他们不喜欢的声音消失,影响主流民意,从而影响整个民主制度的执行。

澳洲政府推动的这项立法,要求Google和FB等大公司和本地新闻机构洽谈付费,如果三个月仍然洽谈不成功,政府会派仲裁机构介入仲裁。

这种要求你把赚的钱分一些出来给别的机构的做法,看上去这是不是有点儿伤害自由市场?可是自由市场最大的敌人就是垄断,有垄断就没有自由。垄断对自由市场的破坏比政府干预大的多,这一点毋庸置疑。垄断肯定会把钱赚到尽,垄断会令除了垄断方的其它方失去了议价能力。

在今天这个网络生态下,媒体机构是没有议价能力的,你无法抵制Google,就算自己建了网站平台也无法防止别人把链接发到FB,帮FB引流。更何况你的平台还要靠搜索引擎来引流。
本来Google提供搜索引擎,赚取一部分广告费用,新闻机构赚一些广告费用是共赢的。现在这种共赢因为议价能力不对等打破了。

Google搜索功能越来越多,例如,你搜索附近餐厅,排名点评地图都出来了,这么方便谁还会专门跑去用美食网站?对用户来说这是提供方便,但对做美食点评的商家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了。垄断就这么产生了。和当初微软IE垄断案类似,如果人类相信参差多态,多种选择才是健康,可持续的,那么所有的垄断都应该受到遏制,哪怕这垄断短期内给你带来了巨大便利,长期肯定是会害人的(短期已经害了一些企业)。

所以Google在欧洲经历了好多反垄断的指控并且付了大量罚款。这次澳洲政府推动的这个立法,其实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Google挣扎了一番之后(还是那老一套:冤枉啊,我免费提供搜索引擎,免费给大家提供便利,免费帮你们引流,为啥要付钱啊)还是同意了,已经有几家媒体机构和google达成了付费协议,其它的也在洽谈中。FB则一夜之间封了好多澳洲政府和NGO的page,这算是谈判过程中的警告么?效果并不好,twitter上出现了 deleteFacebook的tag,澳洲从政府到民间也都齐声声讨。说实在的FB这些年做的恶心事可太多了,FB和Google还不一样,他甚至允许大量的假新闻工厂存在,制造假新闻并鼓励转发,用算法到处瞎鸡巴推荐。其恶心程度和今日头条不分伯仲了。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Google初生时我们歌颂平等,共享,突破信息壁垒的互联网精神,今天这个进步力量成了达科技公司操弄普通人生活的代表之一。一个自由繁荣的新闻界是民主的基石,也是自由社会的主要力量。媒体业衰落了民主自由都会变质。我觉得澳洲这个立法挺好的,也非常具有前瞻性,估计其它国家也会跟进立法。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