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一>

在今年這個風云激蕩的時機,我第一次看完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相信是每個讀書人必備,我身邊很多人都看過....一部分,或者看完但已經不記得。

我說這個風云激蕩的時機,是指社會尤其需要獨立思考的時刻,是社會分裂每個人都要被逼表態非黑即白的時刻。

這本小說如此豐富,包含了政治,愛情,哲學,心理學種種信息,雖叫做生命之輕,讀來卻異常沉重,一句話反復讀,一個段落,一個章節,反復想,薄薄的一本書,讀了很久。

當然,我最喜歡最共鳴的,是生活在共產黨統治下的感受。這種獨一無二的體驗,只有全世界受過共產政權蹂躪的人,才最明白。拋開這些,昆德拉仍是偉大作家,拋開社會主義國家生活經驗和思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仍是本偉大作品---起碼,對于愛情的思辨是普世的。

托馬斯

托馬斯和你我一樣,是個普通的城市中產,他是生性風流的醫生。他的風流并非好色--其實有些情人并不漂亮。性愛,推倒一個又一個女人,是他挑戰未知,反抗常規的方式之一,托馬斯有段自白,他說女人99%都是一樣的,我未探索那1%的不同,有人反駁他,你可以通過其它方式,比如這個女人的愛好和別的女人不同,為何一定是做愛?他說,因為做愛時,人最真實。

就算如此,這個哲學意義上的『浪子』,孜孜不倦每年平均推倒200個女人,還是在身體老去的時候突然醒悟了自己『非如此不可』的荒謬,明白愛情的真諦。昆德拉安排的可真利索,在他回歸特麗莎(他的妻子,他唯一一個愛過的女人)身邊時,安排了一場車禍,讓他們一起死去了。

托馬斯自述,他推倒這么多女人,記得和這些女人做愛時她們的叫床方式,做愛的姿勢,甚至是她們身體的某個特征,歷歷在目,卻不記得當時的感覺,其中一個情人曾經和他談起他們一起做愛時窗外的狂風暴雨,他們從風暴開始,做到風暴結束,那一刻,他忽然感到悲哀,因為他完全不記得曾經有場風暴,他覺得那個女孩兒是幸福的,她感到了愛,在這場性愛中,他沒有那個女孩兒收獲的多。他忽然感到傷心--這種感覺大概和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里那個男人最后的震驚一樣。他想到沒有探索目的的做愛只有一次,就是他第二個妻子,小說另一個女主角,特麗莎。于是回到失望透頂的特麗莎身邊。


昆德拉的小說,作者常常忽然跳出來評論自己的作品,在這篇小說里,昆德拉說,小說里的人物和媽生的人不同。托馬斯這個虛構人物,的確不像哪個媽可以生出來。

拋開情愛和性愛不言,托馬斯作為一個虛構人物,最寶貴的在于他的獨立思考---這在社會主義國家尤其稀缺,也有其重要。因為托馬斯對自己獨立意志的堅持,他得罪了他所有的同胞,無論左派右派,好人壞人,他對獨立意識的珍惜,讓他變成一個遺世獨立的怪人。

很多人覺得這部小說寫的散漫,常常宕開筆墨,寫了很多思考,情節扯成了碎片,我覺得它情節挺完整的,就托馬斯而言,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件,從頭到尾都是『簽名表態』

托馬斯是個普通中產,熱衷泡妞,根本不關心政治,但政治卻總是找上他--事實上,每個人都離不開政治,他會麻煩每個人。

事情是這樣的,托馬斯下班后常去酒吧和朋友聚會,大家飲酒吹水,期間文藝青年托馬斯談到希臘悲劇俄狄浦斯和母親亂倫的故事,當時的背景時,布拉格之春失敗,捷克被蘇聯占領后,國內那些曾經臣服蘇聯的人,都表示自己是無辜的,自己的信仰(共產主義)是真摯的,很顯然這種辯解是出于人軟弱的本性,是虛偽的。

托馬斯和朋友們聊天時說,俄狄浦斯才是無辜的,天神安排了懲罰,他并不知道那是他生母。但他仍然刺瞎自己雙眼,覺得自己錯了。這些人居然有臉說自己無辜。

說了一次又一次這個話題,終于朋友建議他寫成文章發表了,他就把這個已經非常成熟的思考寫下來,交給一個地下進步刊物發表了---該刊物的編輯刪改了三分之一內容后發表,完全沒有通知他。他看到發表版,非常震驚,已經扭曲了自己的意思而為其它目的。你們文藝圈兒真流氓。但托馬斯覺得『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無所謂,由他去吧。

誰知道這篇小文居然成了他的罪狀,很快醫院領導找他談話,讓他簽一個聲明,聲明自己收回那番言論,并且這個聲明不會公開,會秘密保存在他的檔案里。(嗯,共產國家,人人都有份跟隨一輩子的檔案),他說,讓我考慮一下吧。

然后醫院的同事就分成兩個陣營,一個陣營的人暗地里說,媽的,這小子是想刺瞎我們的眼啊;另一陣營的人說,媽的,你寫的很不錯。但你要認慫簽了,你就是懦夫,沒骨氣,民族罪人。

托馬斯面對這兩種態度感到無奈,但『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一星期后,他找到院長說,我不會簽這份文件,首先,這種逼人表態的感覺太不爽了,其次,這是我自己的獨立思考,是我的觀點,一個觀點一旦被表達出來,就不能再簽文件說收回,你覺得不對可以批駁我,一個觀點可以被駁倒,但不可以被收回

我就是看到這里熱血上涌的。甚至比當初看到《老人與海》里『你可以打敗我,但你不能征服我』還激動。

托馬斯就這樣輕松的做到了,領導看來很輕的東西,是他不能承受的。他拒絕屈服,于是下崗,做了小診所里的醫生,權力一方仍沒有罷手,他們繼續找人騷擾托馬斯,軟硬兼施,企圖讓他簽了那份聲明,他索性連醫生也不做,去做了擦窗清潔工--這份體力勞動令他感受到勞動的快樂。

出乎預料的是,他不簽聲明這個純粹的個人舉動,在整個壓抑的社會環境下發酵,暗地里人們敬仰他高風亮節,欽佩他不可折服,他成了地下民族英雄。好多文藝女青年打電話招他擦玻璃,免費讓他搞,于是情圣托馬斯,以每天兩個的速度,搞的不亦樂乎。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召擦玻璃的活,進去發現不是美女,是他分別多年的兒子,他兒子已經長大成人,而且成了一個有為青年,熱血憤青,決心為國家做點事,他祈求爸爸簽一個聲明,要求監獄改善政治犯待遇--托馬斯非常清楚,在這種國內形勢下,簽署這份聲明毫無意義,甚至會起到反作用,但是面對兒子殷切的目光,他覺得這么多年沒為兒子做過什么,決心簽了。

兒子以及旁邊另一個『進步人士』熱情的贊美他的善舉,作為一個『民族英雄』他的簽名一定會更有分量,就在這時,他忽然想起特麗莎,她因為拍一些蘇軍入城的照片給外國雜志,已經惹了不少麻煩,在酒吧做侍應,被人騷擾,如果他簽了這個聲明,既幫不到政治犯,又會給特麗莎帶來更多麻煩。最后一刻,他又一次感到被脅迫的不爽,于是拒絕簽署。

就這樣,托馬斯完全出于私人理由,拒絕簽署兩份文件,得罪了全捷克的人民。簡直成了人民公敵。

他的抉擇是如此正常--只不過是做一個有自決能力的人,一個徹徹底底自由的人。竟然如此之難--就這樣,這篇普通的愛情小說,政治小說,上升到哲學層次。

人究竟能不能獲得自由?究竟能不能拒絕那些命運中的『非如此不可』?為了自由,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托馬斯做得到,相信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做到。
這是我對托馬斯這個人物的理解,他代表了部分的昆德拉,捷克風云激蕩的歲月里,昆德拉參加過作協的聯合反蘇聲明,也做過旁觀者對一切對于錯保持中立的沉默。后來他像托馬斯一樣,得罪了捷克所有人,流亡法國,不再認為自己是捷克人。

他的好友,領導天鵝絨革命并最終成功劇作家哈維爾替老友辯護時說,為什么你們要批判昆德拉,他只是保持沉默,沒有出賣過朋友,我們這樣不顧一切的抗爭,不就是為了爭取一個人人都有權堅持自己選擇的權利么?

另外兩個人物的故事同樣精彩,尤其是薩賓娜,她發明并且生動的詮釋了『媚俗』這個詞。
『媚俗』差不多可以說是社會主義戕害下的另一個必然產物。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關于軍訓的回憶,軍訓是奴化教育一種

看到打軍訓教官的新闻,我第一感觉是喜大普奔,这种事我想了很久了,从高中军训到大学军训,我都有过冲动可惜没人和我一起冲动,于是我就是那个最不服从而被整的最惨的同学。军训本来就是奴化教育的一种,我参加过两次每次两周(还好不是重点大学,重点好像至少1-3个月)。每次都是噩梦的感觉。

我說軍訓是奴化教育,估計會有不少人反對,那我就結合親身經歷,好好談談。
有人考證軍訓是89風波之后開始的,其實不是,更早時已經有了。只是89之后,我黨覺得這些高中的佼佼者,入到大學成了大學生,他們知道的太多啦,而且思想太自由,覺得自己屌爆了,必須要給個下馬威,殺威棒,把軍訓搞得更嚴格更徹底而已。后來終于發生了軍訓訓死新生的事(高中拼搏考大學后那孱弱的身體....)于是有的學校改為大一下學期再軍訓,給你半年時間養好自己身體再領受折磨。

我的軍訓是大一一開學就開始的。為期2周,加上閱兵也就三周不到,算是幸運,我可以逃脫噩夢。我知道有的學校是1-3個月,軍校不用說了,半年。我校是請大兵住進校園訓練的(起碼我們有個主場),我知道有的學校是帶學生如軍營訓練。抽死你也沒人知道。

軍訓的主要內容是步操。站軍姿,踢正步。疊被子,絕對服從命令的理念等等。但吸引我們開始的卻是最后兩天可以實彈打靶--起碼男生如我是靠這個堅持到最后的。我從小就玩爸爸的氣槍,后來TMD被沒收了(全體農村的火槍氣槍全部上繳),一直想摸摸真槍,就堅持下來。

軍訓對人的摧殘包括:
1.集體主義至上。
班長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個人納入集體,靠集體的壓力讓個人無地自容,覺得一切懲罰都是自己應受的。常用的語句是:你走成這樣對得起大家嗎?大家在烈日下等你一個人進步。你就這么拖集體的后腿!
2.軟硬兼施的揉搓,摧毀個人意志。
當軍訓進行到一半時,每個人的自尊已經經過步驟一被摧毀的差不多。班長開始大打溫情主義,在某個節日(通常軍訓過程會貫穿中秋節)拉隊到樹蔭底下唱歌。唱的什么呢?
《軍營綠花》這種,我現在還記憶猶新,每個人都會哭的稀里嘩啦--包括我自己,哭到不能自已。歌詞請觀賞:
寒风飘飘落叶 
军队是一朵绿花 
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妈妈 
声声我日夜呼唤
多少句心里话 
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 
军营是咱温暖的家 
妈妈你不要牵挂 
孩儿我已经长大 
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 
风吹雨打都不怕 
衷心的祝福妈妈 
愿妈妈健康长寿 
待到庆功时再回家 
再来看望好妈妈 
故乡有位好姑娘 
我时常梦见她 
军中的男儿也有情 
也愿伴你走天涯 
只因为肩负重任 
只好把爱先放下 
白云飘飘带去我的爱 
军中绿花送给她

我观察到每个人都哭了,女生甚至哭的泣不成声。那种时刻是怎样的?心理学里有定义。大致相当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时所有的侮辱和体罚都忘记了。觉得当兵的真是『最可爱的人』。
我不反对这种煽情--顶多是有点儿恶心而已,但整个议程设置下,人的灵魂在这种时刻完全臣服。
3.絕對服從
我想這才是軍訓的真正目的。
每個班都有幾個刺兒頭,教官的工作重點就是改造這幾個刺兒頭,大部分人是愿意服從的,這幾個少數不服從的人,就會被要求單獨訓練,眾目睽睽下走正步,一直走到樹前,教官會強調,我口令不停,你腳步不能停,目的就是讓你撞樹上出洋相。然后,當你走到水坑面前時喊臥倒。目的同樣。但是總有幾個他改造不成功的,寧可撞樹上撲到在水坑里也不屌你。于是這些人就被排除在集體匯演之外,以防丟班級的人。如果這些人能夠明白日后的大學生活是多么精彩,就不會介意不參加閱兵這種破玩意兒,然而,大部分剛入大學的人,對于這個入學第一擊還是頗為介意的,覺得自己被孤立的感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承受。很多人就這樣臣服了。

更何況這種絕對服從之下,誰能說沒有夾帶私心?我親見另外的班長解下皮帶當場抽人,更有開到軍營訓練的大學生被罰跑圈兒整晚。這種懲罰對新兵是正常,對大學生就不太正常。就算是對新兵,也包含一種『百年媳婦熬成婆』后再對付小媳婦的復仇快感。

根據我村兒經驗,凡是最后去當兵的,一定是村子里的地痞無賴,并且家里有一定的關系,才能『光榮參軍』(這兩年不一樣了,因為沒什么好處,人們當兵熱情大減),而這種人一般就是早早輟學,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入了軍營,被訓成傻B,但本性未改。看到大學生,心生妒恨,發泄報復的成分,絕對有的。大學生當時全情投入,不會覺得時日漫長,但他們很清楚,過了這兩周(一個月)他們的生活如故,而大學生則迎來無限可能。

我說了這么多也許你覺得我純屬有病,我不反對守紀律,團隊合作。事實上這是任何一個社會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但守紀律不等于絕對服從;團隊協作更不等于集體主義精神。
軍訓的目的是要摧毀個人意志,把人通過紀律物化,使人喪失自我,只有集體。以便操縱。
不光是中國,任何國家的軍隊都會強調軍令如山,要絕對服從。這是為了打仗時統一領導,協作作戰,我不反對這種做法,雖然現在已經不用打仗。但軍人的確是物化最嚴重的一個職業,根本不能把自己當個肉人。

我至今仍記得軍訓結束后那種噩夢的感覺(打靶已經完全不記得),回到家,整個人都木了。腦子里只有遵從命令,爸爸說,喲,高了不少啊。這個的確是,天天那么直著站,的確是會把真正的身高保持住。度過了一整個7天的國慶假期,才從噩夢中醒來。

軍訓過程中,我們的連長(就是整個系的教官領導)是個讀過軍校的,集體休息時,忍不住說了很多軍中的事給我們(我們是受空降師軍訓的),他說一次去川藏邊境執行任務(具體是什么任務沒有說),剛落地就有兩個兄弟被長矛射死了。還說到抗洪救災的死亡真相(那年也是大洪水),更重要的是,說了一些軍營里的黑幕,比如:領導是可以帶家屬的,家屬就在軍營開小賣部,每個普通兵,一個月有幾百塊零花錢,買洗發水洗衣粉什么的,不能出去,全都得在領導家屬開的小賣部買,而家屬們就把洗發水拼命的摻水賣給大兵,于是,最后軍隊發給個人的幾百塊錢全都回收到家屬口袋了。至于每個探親回家的新兵,那都是領了任務的:二斤小磨油,家鄉土特產什么的,各自多少,給哪個首長等等。

第一周結束后,我這個連長忽然被調回--官方說法是家里有事。
我至今記得這個連長,在他走之前,我給他寫了封信。
寫信這回事兒太普遍了,軍訓結束后,女生們哭做一團,難舍難分,我敢說如果給個機會,彼時情景下,她們愿意獻出一切,這種斯德哥爾摩癥候群通常會持續到大一結束,然后青年男女各自開始談戀愛,就把她們的『兵哥哥』忘光光。我也見過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持續不斷寫信的女生。但她們的信如石沉大海。這也實屬正常。軍隊是不可能有任何自由和隱私的,包括看自己信的隱私。當有需要時,你的一切都要獻給黨。這種光榮傳統,從《色戒》里也可以看出,庹宗華演的地下黨『老吳』,就當面拆看王佳芝的信,并且把她寫的回信燒掉了。

中國這樣的共產國家,黨政軍的要求是一致的,風格也是一致,軍訓表現好的,軍訓后可以做預備黨員,可以直接進入學生會,進入團總支等等---很多學生高中時就對此夢寐以求,或者他們的家長對此夢寐以求。在他們鋪好的道路上,該生入黨,入學生會,留校或者弄份好工作。

就是這樣,軍訓一方面摧殘有獨立思考能力,反叛性格的學生,另一方面引誘(因為那時大家都是十七八歲,完全白紙一張,可以說這種勾引是一種犯罪)懵懵懂懂為自己前途著想的學生。可能有些人的人生因此改變了。

還好,我參加的軍訓只有兩個星期,會操結束后,就是長長的國慶假期,和教官分別的時候,我完全沒有哭,我尊敬的教官已經被調回去了,在他離開前的傍晚,我鼓起勇氣找到他寫好的告別信。我的分別已經完成。形式主義的會操結束后,我像出籠的小鳥,深深的吸口氣,脫掉那身迷彩服仍在床底,一路唱著歌,歡天喜地回家了。

長假過后,我已經走出噩夢的感覺,燦爛的大學生活在我眼前展開,再也不必擔心夜晚的突然緊急集合,更不必費盡心機把被子疊的像豆腐塊(這是怎樣的一種變態心理?)我在日記里告訴自己,我對好男不當兵有了新的理解,對自由自在有了新的體驗。

最后我想說軍訓和服兵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一些國家,比如臺灣,服兵役是種義務,只要身體條件符合,我絕不會逃避這義務,如納稅一樣。是人人平等的去當兵兩年三年。雖然我百分百肯定我絕不會就此愛上當兵,愛上軍營。我會當成一種義務去完成。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真相往往迷失在涕泗橫流中---世上本無真相,只有羅生門。

對湖南產婦死在手術臺上一事的新聞報道手法及爭議,讓我想起柴靜的《看見》中的 一章:真相常流失于涕泗交加中。這個章節大致意思是,記者報道時自己要冷靜,要跳出來,不要情緒化,才能如實反映真相。自己感動的一塌糊涂,憤怒的火冒三丈,難過的泣不成聲。都無法完成一篇客觀公正的報道。

我同意柴靜的觀點,以前李海鵬在南周做記者,和大家交流經驗時也曾經表述過類似的理念,但這是一種理想,只能無限接近,永遠無法達到。記者也是人,就算見慣生死大場面,已經坦然淡然,但仍然會有自己的判斷。這個判斷來自知識背景,記者的文化素養。

我希望做記者的人,讀報紙雜志新聞的讀者,接受一個事實:每篇報道都是個綜合的產物,不可能給你還原真相,真相這種東西是還原不了的,就算你到了現場,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真相---這一點《羅生門》已經闡述的很清楚了。

這么多年的中外媒體閱讀,令我明白一件事,一篇報道完成的包含以下元素:
現場情況(事實)
記者的主觀判斷(對事實的判斷和描述方法)
讀者對文字、圖片、畫面的感受。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真實』這回事兒,那么這三種力量共同作用,變成了『真實』本身。

舉個例子吧。
好像是2009年,因為政治原因,艾未未上海工作室面臨拆遷,他在網上號召大家一起去觀摩,遇事大批網民熱熱鬧鬧的去了上海遠郊(出了嘉定還要走很遠,穿過幾片莊稼地)這個很不起眼的小地方,聚集在他的工作室。旺喜剛好路過上海,邀我同去,我們在上海站會合后一起去了,到下午5、6點,天擦黑時離開,可以說參與了大部分的過程。(雖然那天其實沒有拆)。

第二天我在HK的著名『反動』報紙《蘋果日報》上看到了關于此事的報道。可以說看得我啼笑皆非。以至于每次我夸蘋果日報時,都會拿這件事做反例,以求平衡。現在我想了一下,這篇報道并不適合做蘋果『造假新聞』『報道手法夸張』的例證。

事實上蘋果日報與其它『愛國報紙』相比,已經算是夠客觀公正了。我認為在不歪曲基本事實情況下,媒體應該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和傾向,蘋果是反共媒體,就是立場鮮明的反共,同樣反共的我,當然喜歡看,愛國的人可以去看旗幟鮮明的愛國報紙。


在這篇報道中,記者有兩句讓我啼笑皆非的話,大致意思是,人民群眾情緒高漲,高唱反抗政府的草泥馬之歌。云云。

而那天的確是有人唱歌了,因為大家呆了大半天,一直也沒人來拆,覺得無聊,聚在一起,有個北京來的小伙兒,抱著吉他說,我給大家唱首歌吧,并且簡單的介紹了他們的樂隊,然后就唱了首《羅馬表》,歌詞大意是:

我的女朋友 ,她的条件高,她要一块罗马表
我是个穷光蛋,我怎能买的起,买的起。
我去偷钱包,被人抓住了,她在一旁哈哈笑。
我笑你妈丨个逼,還不是為了你,为了你。


我的男朋友 ,他的条件高,他要胸大屁股翘。
我的小平胸,我怎能满足他,满足他。
我去做隆胸,手术失败了,他在一旁哈哈笑。
我笑你妈丨个逼,還不是為了你,为了你。

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覺得真好聽,但要說這是 草泥馬 之歌,還是比較牽強的。后來有人唱了崔健的 《一無所有》。

而且當天我的感受和這個記者大相徑庭,我覺得大家純粹是在湊熱鬧,一點兒緊張氣氛也沒有,聚在一起曬太陽隨意的聊天,看美女,吃螃蟹,在我看來這種感覺更接近嘉年華而不是一場抗議活動(因為被抗議的一方完全沒出現,而這種抗議也毫無風險)。

但我是否可以就此認為這篇報道失實呢?
假如蘋果日報的記者也在場(其實這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蘋果記者是被中國嚴令禁止入境的)他會怎么理解整件事?

在HK生活三年后,我終于想明白當時記者為何這么寫。
他的對中國是陌生的(起碼沒有我熟悉),在HK發生這種聚集事件,肯定是一種抗議,就算抗議對象沒出現也無所謂--這是一切的基礎,一個HK人對聚集事件是熟悉的。但一個中國人(比如我)對聚集事件的第一理解不是游行示威(因為我們沒有這種權利)。

一個以粵語和英語為母語的記者,他可能聽不懂《羅馬表》這種典型的北方粗口歌詞,體會不到意思,看到大家這么哄堂大笑,氣氛高漲,聯系這件事的背景,就這么寫了。

這一切都無可厚非。這是一個HK記者的觀感。他第一時間表達出來了。這篇報道有一些事實:

聚集的人群
氣氛高漲
一起唱歌

其它的是合理的補充和表述,我說的合理,是合于他的知識背景,生活背景。
HK的讀者看到圖片,看到報道,就會這么去理解事實---這種理解其實也不算全錯,在HK人看來,這件事就是這樣的。這個記者傳達到了。但對于一個在現場的中國人我,這篇報道有失偏頗--這其實就是羅生門。

回到湖南這個產婦死在手術臺事件。
記者第一時間得到的信息,全都表達出來了。但是這種表達,加入了他合理的判斷。
他是個中國人,對于中國醫患矛盾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這種事過去發生的太多了。醫生切開肚子要紅包的事,醫療事故后推卸責任的事,見的太多,這就形成了他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形成了第一認知。而一個普通記者(如果這個記者再未婚未育),對羊水栓塞是毫無概念的,也沒有醫生或者醫院的發言人對他解釋這些。

于是他就這么寫出來了。這一切有問題嗎?
我認為沒有問題,他要求快,傳播速度就是媒體的生命。他的報道不準確,但不能說是刻意為之。

醫生醫院們要怪,就怪同行吧,這是你們的『共業』,是你們同行讓生在中國的記者,有了這樣的一個背景認知和判斷。

然后更詳細的報道出來了,各方的發言出來了。『真相』漸漸完整。
那已經出來的這些算不算就是真相的全部呢?恐怕家屬和醫院有不同的理解。這事兒,又是一個羅生門。

新聞就是羅生門,記者只能表述某種意義上的『事實全貌』。好的記者,專業精神強的記者,知識背景強,見過大場面,比較克制冷靜,能夠更微妙的把自己的判斷溶解在對事實的描述中。普通的記者,會涕泗橫流,會怒火萬丈,也許有的還會拍馬屁。

既然記者無法還原真相,我們還看報紙看新聞做什么?
看的同時,我們也是記者本人,唯一讓我們接近真相的方式就是新聞自由,報道自由,這樣你會看到更多不同背景的記者,對同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描述。看得多了,加上你自己那一份兒,你離真相也就越來越近,不會判斷失誤。

作為讀者,不要以為自己讀了幾篇深度報道就掌握了整件事,了解了某個人,其實你第一個了解到的都是一個叫做『刻板印象』的東西。要想真了解一個人,了解一件事,真需要時間。需要經歷,需要親臨其境。

我原以為HK是這樣的,結果住了幾年后發現,原來是那樣的。我原以為蘋果的記者是這樣的,現在重新思考,其實是那樣的。我在開篇就說『因為政治原因,艾未未上海工作室面臨拆遷』,這是我的判斷,也許是事實,也許不是事實。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时间是唯一的答案


今天娇娇幼儿园(K1)第一天,我让她在原校直升了,上周六是家长会,9:30开,她还在睡,我自己去参加了,新一年教学目标还是比较轻松的,用Oxford Reading Tree的教材,只会教三本,The Barbecue,The Carnival,和The Cold Day。普通话还是用学校自编教材,会开始教拼音。我另外帮她报了每天半小时的粤语学习,在分组学习时,会有专门的粤语老师粤语教材。教学目标很简单,就是多学点儿新单词,学学声母韵母。K2开始学写字。

开完会班主任带家长去教室,家长可以和班主任交谈,她们的名字和照片一早写好贴在桌子上,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娇娇这个班有28个学生,有两个是白人小孩儿(一个女孩儿一个啊男孩儿),一个混血,其它是本地小朋友。英文老师是班主任,高高胖胖的英国女人,很Nice。普通话老师我听上去像是东北的,有一点口音。广东话老师看上去很利索,语速也快。

娇娇还有两个月满三岁,淘气起来把我气得半死,好几次忍不住打她。乖的时候觉得比天使还要可爱。上周五,她一直要在电脑上看动画片,已经看了快一个小时,我强硬的停掉了,她就开始大哭大闹。我忍不住打了她,拿一本杂志卷起来,打在纸尿裤上,其实一点儿也不痛。而且,一边打她,我还一边把她抱在怀里,任由她哭。

看过很多育儿理论育儿书,都说打孩子是不对的,我也屡次下定决心不会打她,但这种时刻还是忍不住,没有打痛她,纯粹是发泄我的愤怒,我的情绪,后来叶卡同学说,你这样不对,没有效果。于是她再大哭大闹,我就离开,去另一个房间,或者出去走廊平复自己。而每次叶卡同学都可以把她教的很乖。小孩的情绪真的是飘忽不定的,这一秒还在大哭,下一秒就可以笑起来。这一点没有带过孩子的,永远都不会明白。

今天早上,我起来买好早餐,准备好东西,抱她起来上学,她睡的正香,又哭又闹的,嘴里嘟囔着,不要穿衣服,不要上学,不要扎头发,我们俩像打仗一样,穿戴停当,我抱着她去学校,路上看到天上飞过飞机,她就开心起来,指给我看:airplane. 一路上的绿树小鸟,也让她心情渐渐平复。到了学校就开心起来,自己换了鞋子,还跑去她原来的教室,我说,你升班了,带着她去了新教室,好多小朋友在哭,但都没有我要离开时,娇娇哭的凶。只好叫叶卡上来陪她,我匆匆赶来上班。

娇娇不是个听话的乖宝宝,这两年多来,我们已经渐渐理解她的脾性,带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分开始每次她都会大哭,而在一起玩时,她也常常和小朋友争玩具,最后两个都哭收场,但她是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很多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如果我帮手了她就不高兴,会哭。连载图书馆自助借书,她都要自己完成,我唯有从旁协助。

二女儿姗姗就很不一样,她是个特别乖的宝宝,从不大哭大闹,就算大哭大闹时,只要抱过来哄哄,马上就不哭了,姐姐抢了她的玩具,她最多也就吼叫一两声转头就去找别的玩具玩,她这个月底才满一岁,但已经会走路,会自己吃东西喝水了。我的两个女儿,脾性不同,两个我都爱。

娇娇两岁才开始学说话,两岁时,我送她去PN班,参加家长会,参加学校的活动,看到K1的小朋友对着话筒唱 Incy Wincy Spider儿歌,我当时抱着还不会说话的娇娇想,要是娇娇一年后也能唱这样就好了。现在还没有一年,娇娇已经唱的很好,会很多首中英文儿歌,发音比那时候我听到的还要标准。一开始学说话,就进步很快,现在已经可以说完整的长句子。我只要教她一次,她就能跟着说。

她不会说话时,爸爸一直对我冷嘲热讽,觉得我太早让她听英文歌,搞的她混乱了。结果什么也没学会,可是现在娇娇能说英文,普通话,还有一两句和小伙伴学来的粤语。相信K1结束,这种两文三语能力会更好。因为管教娇娇的意见分歧,我和爸爸吵过很多次。最终我坚持要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结果就是我们俩每天都被孩子们累的精疲力尽。

以前她不喜欢看书,别人的孩子,一岁多就听着枕边故事睡觉了,我借了一堆很好的童书给她,她好像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整天想着看电视,看手机,看Youtube,现在手机已经快戒掉了,每天晚上都自己坐床上看书,我有时间陪她看就更开心。

时间是唯一的答案。相信她会越来越懂事,发脾气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上周五我去面试了个新工作,各方面都挺满意的,但面试官暗示我,这个公司可能加班比较多,每天要7、8点才能走。回来的路上我想,这三年来,我和娇娇没有分开过一天,她已经在我们身上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她就要三岁了,我们是时候考虑一下自己的事业考虑一下我们的收入。即便如此,周末还是可以全天陪她们的呀。

有一天闲聊时和叶卡说,当她们读中学开始,如果中学是住校的,在一起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到大学她们就有自己的生活,然后是恋爱、结婚、建立自己的家庭,回想我们自己,那时候,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少到一年只有几次了。想一想难免伤感。叶卡安慰我说,也不一定啊 ,说不定她们有一个会做自由职业,可以和我们住在一起,天天陪着我们啊。我说,还是不要了,我们有自己的生活,到时候有你陪我就好了。

做父亲的感觉就是这样,尤其是当你有两个女儿,你既希望她们快点儿长大,自立,有自己的精彩的人生(这也是当初带她们来这个世界的目的啊),想到她们终将离你而去,又会莫名的伤感。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文艺青年

个人认为苗炜师傅写那篇别再糟蹋文艺青年的文章是非常靠谱的。该文并不是说某些人无权过『文艺』一点的生活,而是说,过文艺生活,不是人人能持续,不是人人能过得有意义。像出天花一样,忽然文艺,无可厚非,就算是装B也是天赋人权。好比炫富,炫完装完继续正常生活。问题是就此认为这就是文艺生活,难免滑稽可笑。

换一个角度,我觉得文艺青年的生活,无论贫穷还是富足,都没关系,你的器量衬得起你的生活就不会有违和感。是什么人玩什么鸟,美国国鸟是老鹰,中国国鸟是麻雀,就很协调。

在《康熙大帝》里,二月河写周培公出场,写的特别棒,好像是在河边,冬天,一条破船上下来一个冻的瑟瑟发抖的青年,穿着旧棉袍,腰里系着草绳,棉袍露出的棉絮随风飘扬。但这人气宇轩昂,脚步镇定,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天冷就缩头缩脑,后来微服私访的康熙请他吃饭,他并不拘束,坐定饮酒吃饭,侃侃而谈天下大势,纵横捭阖,意见一流,康熙于是就招他入幕最终成一代将才。

正如罗永浩曾经这么说过韩寒,我觉得就算他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成长,有一天你经过松江,偶然遇见这个青年,坐下和他聊两句,你也会觉得他是个特别的人。


因为胸中有料,所以可以不卑不亢。不会进退失据。
举个简单的例子,更容易理解,我记得我大学一年级时,走到我大学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站在街口,我没有信心走进去,自然而然的绕去了旁边的地摊街。----因为我兜里没钱,就没有信心去摸人家的衣服。但是泡妞时我就没这种担心,不会因为自己不够帅就不敢去泡女神,因为如果仅仅靠有钱和帅就能泡到的妞,泡来也没什么意思(注:专指大学时期)同样,没文化的人,面对文化也会有这种心虚,只是我诚实的表现了没钱的心虚,而没文化的人往往通过故作炫耀来掩饰自己没文化。

还记得高三那年,我们学校突然来了个卖文的青年,此人颇似文艺青年,身形瘦弱,头发长长,不修边幅,戴着黑框眼镜,一副忧郁的面容,蹲在地上一言不发,前面放着几张白纸,是他用粗笔写的小说手稿和一段话,那段话大致意思是,他怀才不遇,写了好东西没人出版才走这条路,觉得好看就买他的小说,他有手抄本,多少钱一本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认真的看了他前面的那几张纸,小说的某几段,十七岁的我,真心想走上去拍拍他的肩告诉他:大哥,您去找点儿别的事儿做吧,别写了,写的太差了,您没天分。

当然那时我觉得不对劲却没这种勇气,我有些同学看了那些文章很感动(大家品味不同,无褒贬之分),有人甚至出手买了。那位大哥当然是感激涕零。(看得出他不是骗钱的,是真的『怀才不遇』)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十几年后我看《立春》时,才完整的表达出来。很多人骂我那篇影评写的刻薄,但这是我十七岁时就已经确立的想法。

穷和富,去旅行和呆在家里,这些都是表象,根本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文艺青年,也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苗师傅的意思是穷就别装文艺青年了,因为看上去不好看。

的确看上去不好看,不好看的主因不是穷,而是本人气质衬不起那种穷。曹雪芹说自己『举家食粥酒常赊』。谁敢说他不是文艺青年呐。那些富的流油的文艺青年,就不再举例子了。人们并没有因为他们有钱就觉得他们庸俗不堪。

我记得看过最中肯的评价许知远离开经济观察报的言论是:许知远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因为独立思考与主编意见不合而离去的异议人士,但是,对不起,一个飞到美国去采访老外却问人家什么是三个代表的人,怎么会当得起这个名头。一个人的行为,言论,有自己身后的一片灿烂事业作为映衬。才显出个性与精神,否则就是做作。多年来,我读许老师的文章,这种感觉始终挥之不去。

所以如果你被苗师傅的文章刺痛(比如毛利),反思一下,为啥会痛。去问问你们最喜欢的米兰.昆德拉。什么是媚俗,什么是媚雅。而这两种,都不是正常的反应。


新媒体


在一篇矫揉造作的开篇词之下,澎湃新闻上线了,国内开始有人说新媒体,果然是在GFW封闭下的中国,抄袭都赶不上潮流,看了几篇,说的乱七八糟,既然如此,请容小僧也伸伸脚吧。

网络兴起时这十几二十年的事,眼见传统媒体不保,有远见的一帮媒体人成立了网媒---以专业精神做网络媒体,最成功的是赫芬顿邮报,该网络媒体甚至超越传统媒体拿到了2012年的普利策奖。

后来HK复制了赫芬顿邮报的形式,于2012年,主场新闻开站。
新媒体超越就媒体最大就在于快,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新闻把关,重写。这一点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为重要。我很佩服HK前记协主席谭志强,每次谈论时事,他都能谈的有广度有深度,他说他购买了剪报服务,每天有人专门帮他把各种中外媒体的媒体新闻帮他做好剪报。

其实,主场新闻这个新媒体可以说是普通人的剪报服务,它有个固定的栏目:各大报章头条;HK的所有报纸无论左中右中文外文收费免费报纸的头条都列出来,既方便比较,又能让人迅速做出决定,是否去详细的看。

除此之外,还会对重磅的评论(例如练乙铮的评论)做摘要式改写,将他的论点提炼出来,用一个网络媒体经典有效的做法图+文字展示(如下图)。



对一些大家关心的政府简报,政策白皮书,电视节目等,也会做提纲挈领式的报道。帮你迅速了解冗长文书的要领。




Re-write 南周李嘉诚专访


而且,它没有八卦新闻--众所周知,八卦新闻是信息时代的海洛因,直击人性弱点,你明知这些东西无聊无用,甚至下流贱格,但却乐此不疲,主场新闻过滤了娱乐新闻,唯一有娱乐性的,要算是『情色主场』这个栏目,好多人在上面匿名写情色小故事,颇值得一看。

据说,没有八卦内容并不是老板蔡东豪的意思,蔡是希望有八卦骗点击,早点儿做大的,但编辑坚持不用这部分内容吸引读者,这种坚持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尊重和认可。也得到了读者的拥戴--在HK想看八卦,可以去的地方太多了。何必在这儿看。

这种看门狗的工作,简直是信息爆炸时代的活雷锋,这样的网站不火才怪。

满足完人的获取,就开始满足人的表达--主场新闻社有强大的博客阵容,接受读者投稿,投稿几次,觉得该读者术业有专攻,质素较高,就邀请开博客,定期更新。这部分完全没有稿费,你想表达,我给你平台,益了读者,可谓多赢。

了解以上几点,大致能对新媒体有个初步印象。
还有就是传播方法,这个天朝比较陌生,主场新闻主要是靠FB传播的,其实HK的新媒体,网络媒体都是靠FB传播的,HK如果只剩一个新闻平台,一定会是FB。评论转发,指定人转发,都靠它,这一点国内的微博,豆瓣,微信什么的反而分散了注意力。

其实在HK,主场新闻之前,传统媒体早就意识到危机,纷纷开办了自己的网络媒体,壹传媒的东新闻,明报即时新闻,东网即时,这时候的传统媒体网站,已经不仅仅是把自己媒体内容放上网那么简单,而是自己生产新闻,独立运作了。与之相比,主场新闻其实是从各个巨头中杀出条血路。靠的就是上面这几个传统媒体的网络新闻不会做,也未必能做好的事。

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立场,媒体要有自己的立场,越鲜明越好,赶快放弃那些狗屁的客观公平理论,媒体不可能是客观的,不可能是公平的,一定有所倾向才会好看,才值得看,我再强调一次新闻的求实公正平等客观,靠的是整个新闻界,不是某一家媒体,你看看左派,看看右派,看看给政府添菊的,看看操政府老母的,再自己想想,就客观公正了。

主场新闻立场鲜明:我城,我主场。这是情怀立场。另外,从报道选择,论点选择上,主场是个泛民主派媒体,旗帜鲜明的支持占领中环运动(老板蔡东豪是签了名的占中死士之一),不惜一切代价揭批政府里的假恶丑。

专注立场才能吸引到一批固定读者。
有了立场作为灵魂,再加上如前所述,性感诱人的肉体,这样的尤物,就算被抄袭,抄得走肉体,也抄不走灵魂。看看澎湃新闻的发刊词就知道这个灵魂多么幼稚矫情。


不太想说国内的新媒体,新媒体这玩意儿,其实一点儿也不新,大概十年前,我看Slate.com (石板书)就有点儿新媒体的意思 ,国内有个山寨版(mindmeters.com--思维的乐趣),许知远当初也曾浪漫主义的自怜说:我们把Mindmeters办成石板书吧。slate其实还是帮人做报章摘要,自己产生的内容也靠blog。那时候就挺火,我每天都看,现在再去反而觉得味道变了。mindmeters没有变成新媒体,同一拨人在经济观察报旗下做的观察家,却是有几分气象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周六,主场新闻突然消失了。就在它两周岁生日前一天。老板蔡东豪称迫于恐惧关站。连旧档也一并清除干净。白茫茫厚地高天,正如蔡东豪在告别信所说,这不再是我熟悉的香港,这是个陌生的香港。我恐惧。

一星期的悼念之后,日子照旧过下去。经过五个多月的治疗,2月突然被砍,一度情况危殆的明报前总编辑刘进图上周可以正式上班了,在医院苏醒后的刘寄语新闻工作者: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即自由。

其实我想说的是,因为大国崛起,竟然连HK也不能独善其身的享有基本的新闻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如今我看到只有刘进图这种不怕砍不怕死的人,黎智英这种有钱有心和我党死磕到底的人,才能享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蔡东豪都恐惧,你我又有多大胆,有有多大能力可以与之抗衡。主场新新闻关站,HK还有许多类似澎湃新闻的官方背景红色背景新媒体(像巴士底报这种),这种新媒体是有个新的形式,新的运作方法,然而缺少一颗新的灵魂,不过是个光鲜的躯壳而已。没有新闻自由,人迟早会变成一只只圈养的猪,只知道吃喝玩乐,变成一具无灵魂的躯壳,想要获得资讯自由,不被蒙蔽,还是学好英文去英文世界里获取信息吧。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