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班的时候,她在Gtalk上对我说,闺女玩了一下午了,精神好的很,还不睡,她累坏了。其实那时我也累的不轻,整个下午都在和MS的人开会,我回复她,一下班就回去,晚上给你捶捶背。小家伙越来越大,花样也越来越多,非得抱着才肯睡,她又不愿由她哭,累的腰酸背痛。我知道也许只能是说说而已,这几天我感冒了,连拥抱也怕传染。
也不敢帮她按摩、捶背。
终于她们睡安稳了,我也洗漱完毕,可以安静的写写我们的女儿。
我记得之前连岳翻译过一篇纽约时报的结婚指南,列举了一些婚前俩人必须谈好的事,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孩子。我们之前并没有深入去谈过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如果两个人能够单纯的相爱,并决定结婚,那么在许多问题上,尤其是一些大的问题上,看法必然是一致的。正如一个五毛和异议人士无法共谐连理。
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有时候极其牛B的想着要有个自己的孩子,把我们俩的优秀基因传承下去,再努力把它养的身心健康,为人类做点贡献。有时又觉得两个人已经很快乐美满了,插不进去一个“第三者”。
我有一些朋友是坚定的丁克,也有一些朋友是狂热喜欢小孩儿的,至于我自己....我也不知道。
我还没有女友时,哥哥的大女儿,我的小侄女出世了,是我们家看到的第一个小孩儿,她活泼聪明,十分爱笑,那时我下了班就逗她玩儿,她会站立,是我教会的,大点儿之后,我就驮着她到处玩,陪她的时间比她爸妈都多,至今我都是她心目中爷爷奶奶之外最亲的人。这也让我十分期待可以有个女儿。
我记得有一次她病了,我带她去看医生,闻到医院的味她就大哭起来,极力挣扎,但是生病总要治,要打点滴,几个护士过来,按着她,扎了好多次才算搞定,她已经哭的挣扎的没有力气了。那时我心里很难受。后来她身体一直都很健壮,很少再去看医生了,然而仅有的几次看病经历,却对我影响甚深,并不是我阴谋论,现在有很多医院,明明可以一次治好的病,偏要分多几次,等到钱赚的差不多了,最后一次给足药,病就好了。那时我非常cynical,想到很多新闻:户口,大头奶粉,被闷死在校车里的幼儿园小孩儿,被关在家里饿死的小姑娘……忽然一下子了解了那些丁克的选择:这样一个操蛋的世界,带她来干嘛呢?有什么值得走一遭的?那时我暗下决心,将来不要孩子,除非我能让她开心快乐,让她能够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的孩子来临时,我却凭感觉就做了决定。
我会一直记得那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在医院的花园走廊里忐忑不安的等着化验结果。
其实我们没有想多久就决定了:如果化验结果,它来了,我们就把它生下来。这是种有点神奇的感觉--起码在我来说,从来没有纯粹依靠直觉去决定一件事。可当时,真的什么也没多想,就这么决定了。
决定了,我们俩都松了口气,结果要一个小时后才能拿,然而,那已不再重要,我们去吃了最爱的新疆菜。走过熟悉的街道,我却无心看旁逸斜出盛放的鲜花,脑子飞速运转着,当时的情况是,她已经辞了工作,我正在考虑辞职带她一起到HK谋生。这一切,也许都要因为有它的到来而打乱。我故作镇定,还是被她看出来了。
“我觉得你很紧张,你害怕吗?”
“没有,有什么好怕的,我们可以有个小孩儿,长得像你,又像我,挺好的~”
大约一个小时后,医生双重确认了怀孕的消息,我决定到HK,立刻提出了辞职。把大致的时间计划定了下来。手忙脚乱,买了怀孕指南类的书看,从那时开始,我们俩的生活不同了。
五月,我们一路辗转到了HK,找好房子,我开始一份新工作,强度比在上海大了几倍,每天早上吻别熟睡的她就匆匆去赶地铁了,回到家已经是8、9点,有时她会睡眼朦胧的起来,送我到门口,拥抱,吻别,再回去睡觉。下了班,吃过饭,无论多晚,我们都会在小区附近的山坡上散步,至少一个小时,除了睡觉,这一个多小时几乎就是我们全天相处最长的时光。也是快乐的时光,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这样平静幸福的生活中,她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的长大了。我们想象着它的样子,感受着它的活力,常常是我们俩的手都放在她肚子上就睡着了。
然后的种种,她已经写过了,我不再赘述。
到现在为止,我们俩,我们俩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孕育孩子,做母亲,也让我看到她另外一面--温柔、耐心、对女儿无私的怜爱,以前人们都说女人要生孩子后才会变得成熟,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现在我的答案,大概是因为怀孕,准妈妈开始就要注意很多方面,不能熬夜喝酒和咖啡,穿高跟鞋,连走路、行动都要变慢变稳重,不能再风风火火,如此十月怀胎,把人的脾气改变不少,所以展现出另一面。
我想我大概也变化了,只是这变化是逐渐逐渐进行的,以至于我自己没有察觉。
我们担心过孩子是否健康,担心过我们的生活,但我从来不怀疑,我们会把她教育成一个好孩子,让她不后悔来人间走一遭。
和小侄女一起生活时,我看了许多小孩儿教育的书,比如薛涌写的《一岁就上常春藤》,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育儿书,我赞同薛涌的育儿方法,并且部分的在小侄女身上得到了验证,其实都是些很简单的道理,但能够做到的父母,就我所见,并不算多。
比如多陪孩子,陪她成长。
大家可能还记得央视拍过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小姑娘,得了荣誉证书,回到家等着展示给爸妈看,一直想着爸妈打开门,冲上去给他们看,爸妈回来时,她已经睡着了,只好在梦里实现。小孩儿要的不是丰裕的物质,优厚的人生,她只想有人和她分享,有人陪她玩,哪怕是最简单的游戏。
HK人生活压力大过国内,于是就找菲佣看孩子,两夫妇都上班,这样从经济上是很划算的。但在我看来却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也不会把小孩儿扔给父母带。我们商议好总会有个人以小孩儿为重,会是她,也许会是我,这个我们并不觉得是很难选择的事。从知道她到来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们需要面对很多新的挑战,考验我们的爱情,我们的交流方式,我们的经济能力,但我对此很乐观。
我知道有些人是计划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才要孩子的,也有些人一直在计划,觉得大概是不太可能养得起一个孩子了,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在这个问题上,谁都有道理,我是个喜欢计划的人,但唯独这件事,并没有按照我计划的发生,让我相信缘分。
决定要孩子的人,就有责任把孩子养育成一个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人。而在此之前,父母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首先确保自己成长为一个身体健康精神健全的人。因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学校,不是社会,是父母。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挑战,比写论文什么的,困难的多,需要耐心,需要勇气,需要坚持的毅力。我想起南桥说过的话,如果父母自己都是脑残,把孩子移民到美国也是百搭。美国社会也正在进行着这样的筛选,父母受教育水平高(或者某种意义上,比较成功,人格健全),就会更注重子女教育,也会以身作则,教育出更好的子女。南桥,薛涌,都在书中举了不少例子。
我觉得其实这并不难,我们都是从小孩子长成现在模样的,父母对我们做了什么,正确的,继续去做,错误的,不要再在自己孩子身上执行,就是进步了,一代代人,就是这样进化,如果个个抱定“百年媳妇熬成婆“,”现在老子终于有个人可以教训“了的心,怎么能指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呢?
不分贫穷富有,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品质,公平对待每个人,是每个人都可以给予孩子的礼物。
孩子降生前,我们有着种种憧憬,对她的未来做了种种假设,但出生前的那个星期,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她是健康的就好了。
现在她健康快乐的来到人间一个多月了,我们又开始了憧憬之旅,像一首歌唱的,will you be pretty,will you be rich? 然后呢? Que Sera S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我坚信耐心和坚持的力量,一点点的给她爱和关怀,陪她成长,做她最信赖的朋友,让她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长大,让她感受威严感受慈爱,经历成长的磨练,她一定能长成一个健康的人,而到时候种种的憧憬和期望可能已经实现,可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有人说孩子是上帝送的礼物,也有人说小孩儿是移动的大便。
我觉得事业有成和是否有孩子之间,并没什么直接关系,如果大家在这儿列举,正例反例都举不完,就我所知而言,所谓为了事业而不要孩子或者忽视孩子的人,没见ta们做出多大的事业。事业有成,同时家庭照顾的很好的人,也有不少。
这本来就是个循环,人从家庭中的到爱与回报,并承担责任,会在事业上更加努力付出。而家庭处理不好的人,作别的事也会受影响,很难有什么建树。这时候,有人走出来说,有了孩子夫妻俩就再也不能肆无忌惮滚大床了,也许比影响事业更有说服力。
起码现在,我们并没感到孩子对我的事业有什么负面影响,和养育小孩儿一样,我相信坚持和耐心的力量,与结婚成家之前间歇性的绝望感相比,我觉得现在的每一步都是走在通往理想的路上,而且走的踏实,坚定。
看着女儿嘴角挂着浅浅笑意,在怀里安静的睡着,肉麻点儿说,整个世界都融化,所谓的霸业宏图,名成利就,都像浮云一样飘走了。这刻的安宁难道不是应该倍加珍惜的吗?就算人生就是如此,又能有多大的遗憾?更何况,还有以后更多的岁月,看着她一天天长大,经历属于自己的忧伤和欢乐,叛逆与成熟,拥有自己的人生,再也不必受我们这一代曾经受过的不必要的折磨,不必为那些无谓的事烦恼。
我也非常理解和尊重那些丁克朋友,甚至有时会羡慕他们一下,但这种羡慕正如他们有时也会羡慕我们有可爱的女儿。大家的生活都有着各自的精彩,只是选择不同罢了,都有各自的满足和遗憾,选择也意味着放弃。这是正常的人生。
孕育培养生命,是件大事,也是个人的选择,曾看到五月散人是这么解释自己不要孩子的:我不要任何不能退换的东西。话不糙,理也不糙,孩子的确是不能退换的。所以,无论做何种选择,最好都是出自自己本心,千万别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如果这孩子不是夫妻双方想生的,生的勉勉强强,不知所谓,那么我只能恭喜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你们后继有人,会越来越壮大。
PS:我也觉得生孩子会变影响智商,证据就是,以前她从不在网上晒照片,现在开始贴女儿的照片,以前她消费很理性,现在开始眼花缭乱的给闺女买一堆小衣服。
哈哈,很喜欢这篇文章,作你的女儿还真是幸福~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教育的确最为重要,教会孩子如何为人处世孩子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 :razz: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