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2013年阅读记录


弹指一挥间,2013年就要过完,过去两年,搬家,生女,忙忙碌碌,没时间读书,连续两年发了汗颜的阅读总结,今年仍然是忙,但我已经不再给自己找借口,好好反思了一下生活,动用了剃刀原理,终于再次验证关于时间的第一定律:时间就如××,挤一挤还是有的。

今年读了几本书,不能和从前的阅读量比,但起码不会汗颜。
年纪日增,生活变得更丰富和忙碌,人生的主题从单身寡佬变成人夫人父,时间不再是自己可以控制,于是要更珍惜属于自己的时间,我的阅读也变得更挑剔,可看可不看的,一律不看了。喜欢的书,则可以重读(重读了刘瑜的<余欢>和《送你一棵子弹》)。这倒是变相的解决了信息焦虑问题----因为我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信息,就更没资格焦虑。

去年中国文化界最惊天动地的莫过于莫言得诺贝尔奖,碰巧在宣布消息前,我读了《酒国》,这本书是07年我回母校在地摊上买的,看完感觉写的实在是差的惊人,和地摊文学分别不大。旋即听到他获得诺奖的消息,震惊难以言表,如果是十四年前,回到我的大学一年级的一个午后,我靠床上看完《红高粱家族》时宣布这个消息,我一定会觉得实至名归。现在我比那时读的书多,见识过更好的小说。他的获奖,以及获奖后的反应,和张艺谋的种种举措一样,只是让世界加深了对中国这个僵局的认知,并再次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知识界文学界的人,是什么样的货色。和张艺谋一样,他的变化也发生在对体制的依附和认同后。

去年最美好的阅读体验,是哈金带给我的,我本就喜欢哈金的作品,他写的《等待》,那种举重若轻的从容气度,不但写出了那个时期的扭曲和压抑,也把主题提升至哲学高度,今年我看到他的早期短篇小说集《小镇奇人异事》,从技术和风格上,已经非常成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宁可多读哈金,不读莫言。

另一个让我眼界大开的作者是徐皓峰,大概五年前我读过他的小说《道士下山》,觉得很特别,也很好看。后来的《大日坛城》却怎么也读不下去。今年读这本《刀与星辰》,让我觉得害怕,为自己的无知。Roger Ebert的影评我很喜欢,他的情怀,感受力,文笔,知识背景,都不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看过他的影评集《黑夜中醒来》觉得好看,但并无意外发生,我甚至觉得我坚持十年八年,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但徐皓峰的影评集则让我觉得自己知识不足。

另一套让我眼界大开的书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I,II》,这套书是我看到最好的文学史,木心本人的小说倒是一般。但他的评论他对文学史的观感,非常棒,人世间做到木心这样有天分,又肯终生献身艺术的人,绝无仅有。

断断续续看了扬之水写的《读书十年I,II》,80年代的知识分子,一天不读书都会觉得虚度光阴。那真是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时代,可惜如流星一闪就消逝了。

今年文化界还有一件大事是李安又得了奥斯卡奖,这个奖没人不服气,我也看了《少年Pi》,还重看了安叔的《断背山》,看了《制造伍德斯托克》。得知他获奖的消息,我又把他的传记翻出来重看了一遍,比第一次看,有了新发现和收获,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候他的《断背山》获奖,我没有恋爱,没有家庭。

苗师傅继续写小说,我继续读了《寡人有疾》,读的很开心。我觉得就中国小说这块儿,我的阅读指标,以后这几年就得指望苗师傅李海鹏总了,他俩要是写的慢,就去读外国书。

小说还读了一本《遥远的救世主》,好多年前,一个朋友推荐我读的,顺手买了一直没读,今年读了,整体不错,是传统的小说,我还down了电视剧看了两眼,王志文很适合这个角色,但其它的全都麻麻地。没时间看。

柴静的《看见》也是给我很多启发的书,值得花一周的时间仔仔细细的看完。《凯利帮真史》是澳洲报告文学,写的不错。中信出版社寄给我几本书看,书是我选的,但没有时间看完,陈冠中的《这一代香港人》堪称经典,他对HK的认识既有抽离的视角,又有投入的真实感受,很贴切。但他今年出的《裸命》就不如先前的《盛世中国2013》好看,但作为一本准黄书,绝对值得冯唐学习。冯唐的书是越写越麻麻。《与故土一拍两散》,在二女儿出生前,我在产房外面看完了。算是个意外惊喜,王昭阳提供了另外一种认知西方的经验和视角。而且写的很真诚,我最喜欢真诚的作者,像高的诺贝尔讲词:真实,是作家的伦理。这本书值得再看看。还有一本出版社寄给看的书《亲亲木朵》,是一个文艺青年画的女儿成长记录。因为时间有限,我在HK收件也不方便,推掉了一些赠书邀请,说句抱歉。

因为上书局就在公司附近,所以他们开仓时,我跑去买了一堆,港版书也只有开仓时才能10块钱一本,看了蔡东豪的《我不信中国模式》(专栏结集,站在诚品书店打书钉看完的)蔡子强的《新君王论》(这本是剖析曾荫权的)。港版书里看过的最有收获的是练乙铮写的《浮桴记》,香港有一组这样的老派文人,像练乙铮,林行止,李怡,他们大都学贯中西,既有新思想又有旧文人的风骨和文字修养,他们的文字是现存最好的中文,对世道人心怀抱极大的责任感和热情,练乙铮这部小书,是写他在董建华政府的中央政策组的情况,碍于保密制,很多是不能写,写出来的已经让人觉得还是陶杰说的对,港人治港是行不通的。练以前是信报主编,后来进入董建华团队做幕僚,因为03年参与7.1大游行而丢了中央政策组的工作,书名正是取自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后来果然『乘桴浮于海』,去英国学习帆船,并驾船环游世界,现在日本一所大学教授经济学,仍在信报写专栏,他的文字,我每篇必读。

自2000年次陈子善主持出了《无眠在世纪末》后十几年,今年又出了两本陶杰的书《杀鹌鹑的少女》《洗手间里的主权》,没看到什么反响,陶杰本人也没参与宣传,估计是他对简体字的一贯厌恶,以及编辑将他文章里的外文译名全都统一『中国化』令他不高兴吧。我觉得这是两本被严重低估的书,对于陶杰,估计国内大部分观众除了他神五发射时那句『无钱开饭有钱叫鸡』外,所知不多。在HK陶杰是家喻户晓的文化人,出入都有粉丝云集尖叫,电台电视到处都是有他的声,他的影,每年匀速出两三本散文随笔集,今年除了以高达7位数的润笔为杨受成写了自传《争气》外,还抽空执导拍了部三级片,年末就要上映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除了是民间连岳研究专家外,还是业余陶杰研究专家。这两个人写的东西,都伴随我成长,令我获益匪浅。尽管这两本书以简体面世,大家还是不妨找来一看你不会后悔的。

到香港后我较少去关心国内的事了,不看国内电视,不看国内报纸杂志,上网更自由后,所获得的资讯不同,对生活的观感也完全不同了,我至今还记得北风在牛博网时的签名档:关在玻璃瓶中的苍蝇,看到到外面却找不到出路。与在HK相比,我在国内的这么多年,都是这种感觉,总觉得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禁锢,无论阅读的视野,还是写东西时的感觉,都不自由却无限向往自由。

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我是很乐观的,也许是互联网的作用,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比我更年轻的一代80后90后的思想已经逐渐和文明世界接轨,当我看到傅真的游记看到阿花(李静睿)的作品传达出的生活,或者有时在一个上看到那些阳光乐观、特立独行的年轻人在过自己喜爱的生活,我就觉得很开心,我们这一代人终于有部分人摆脱中国传统糟粕的束缚,开始自我意识觉醒,他们尽管说他们的『没有国家你什么都不是』,我们照旧过我们的,不必为这个糟糕的当局做的荒唐事感到羞愧,也不必再背负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沉重的负担,自由自在去追求理想,去过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2013年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我二女儿出世了,我过的很忙碌,很充实也很开心,只要还有时间读书,还在读书,总会得到启发,得到知识,得到快乐。不会感到生活的空虚。

书单:
《浮桴记》
《十年一觉电影梦》
《凯利帮真史》
《文学回忆录》
《读书十年》(I,II)
《寡人有疾》
《看见》
《与故土一拍两散》
《酒国》
《我不信中国模式》
《新君王论》
《刀与星辰》
《杀鹌鹑的少女》
《洗手间里的主权》
《裸命》
《枕边书》
《小镇奇人异事》
三本蒙台梭利:
《童年的秘密》
《三岁决定孩子一生》
《有吸收力的心灵》

前几年的 阅读记录

蒙台梭利育儿法


有一次给女儿洗澡,原没打算给姗姗洗,所以就给娇娇洗了,擦干头发穿好睡衣,叶卡说给姗姗也洗洗吧,反正天不是太冷,结果娇娇一反常态的开始哭闹,让我抱,去给姗姗洗澡她就站在旁边哭,拉我的手不让我洗。我有点生气。后来她哭的不行,眼泪狂飙,只好起身去哄她,她就很乖坐在床上看书。当晚我挺生气,过了一夜突然想起,之前都是先给姗姗洗,然后给她洗,洗完带她去床上看书,给姗姗洗澡时她会在一边很开心的看着给妹妹洗澡,不会闹。她闹是因为顺序变了,儿童的世界就是这么敏感。

养孩子的乐趣与烦恼之一就是你会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儿童世界。

自己的童年已经不记得,就算记忆力最强的人,两岁前的时光也不记得,要深度催眠才有可能回忆起。所以完全无法感同身受,至于上一代的经验,因为时代的变迁,我觉得大部分是不适合下一代的。所以无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为此只好看了不少育儿书,带着各种疑问看书就看的很快。薛涌的《一岁就上常春藤》算是个案型的,讲了她女儿的培养过程。很不错,但不具普适性,众多理论研究中,最大众和普适的要数蒙台梭利。

翻几本蒙台梭利,你会意识到老太太在说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理论和例子(当然,这些理论是很不错的),其实一方面和蒙台梭利用不同的理论结构阐释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有关,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中国出版界在过度出版,改头换面又是一本。这样赚父母的钱,真是名副其实的『坑爹』。其实看上一两本已经足够,我看了《童年的秘密》和《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这个书名令人反感)《有吸收力的心灵--儿童的思维绝定他的一生》(这个书名也令人反感!!)

蒙台梭利理论最重要的基础是:童年是个谜。成人既然不能解开这个谜,最好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限制,一定要给ta自由,让ta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本能。也就是说,迄今为止,0-3岁的儿童的世界,大人未能充分理解,也不能用成人的看法去理解。而她穷其一生,只是试着理解了一部分并形成理论,当然,正确与否也不确定,不过起码在我观察到的女儿表现方面,是吻合的。

这是大部分人认识的误区,从孩子生下来,我们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强加大人的意志给ta,吃饭、睡觉、教育,都是如此,我们已经有了是非观,会不知不觉用这些去做出判断,比如孩子哭闹就是淘气不听话。孩子应该用积木搭着玩儿,而不是把它推到。

这是不对的。起码蒙台梭利这么认为---大人的判断往往是错的。

比如她举例子说,小孩子玩捉迷藏的乐趣,不是为了藏的找不到,也不是找的过程,孩子的乐趣恰恰是为了印证你总是藏在同一个地方--这个我亲身体验过,娇娇一岁多时就很喜欢和我玩捉迷藏,每次都到同一个地方找,后来,我暗示她一次,她才会去第二个地方找,每次都会找遍这两个地方,我再暗示一次,增加一个地方,她就会每次都找遍这三个地方。找不到她就会觉得无聊,找到了就很开心。哪怕每次都是在同一个地方找到,她也会开心的大叫大笑。

娇娇一岁多我就给她玩积木,这时积木于她,最大的乐趣是从盒子里倒到地板上那种哗啦哗啦的响声。倒出来后她就兴味索然了,又过了几个月,她开始喜欢搭高,一直搭上去,直到倒塌,听到倒塌在地板的声音,又会高兴的大笑,在大人看来,积木应该照着图纸搭出城堡才是正确的----但据我自身经验,要到五六岁才会开始喜欢搭成某个形状,有目的的去搭建一个目标。

蒙台梭利理论认为小孩儿天生会热爱秩序感,希望所有的东西都归于原位,这个理论也在我女儿身上得到验证,比如带着她逛商场,她拿着一个粉色的铅笔刀,很喜欢,但是暂时还用不着,想让她放下又不用逼的她满地打滚大哭大闹,我每次都是带她到最初拿铅笔刀那个位置,她看到一排整整齐齐的挂在那儿,就立刻把手上的也挂上了。如果她不愿意,就再带她逛一会儿,重复一次,百分百会成功。我参加幼儿园的开放日,看到小孩子玩完玩具都会主动收拾好。这个不用特别训练就能做到。

小孩子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喜欢模仿,所以,你骂孩子打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也许会骂人和打人,我和叶卡都从来没有打过孩子,尤其是正面打过去(或者比划着吓她),所以她在幼儿园也从不打人,有的小孩儿喜欢打人,估计是自己没少挨打(至少挨吓),有时我生气忍不住会扔东西,或者高声对她说话,娇娇很快就学会了。后来我没有再大声说过她,也没再扔东西,她也就忘记了。

小孩子有自己的性格,带娇娇在公园玩时,我观察过不少小孩儿,最明显的分别就是有的小孩儿谨小慎微,有的很大胆,比如从高处下来时,有的小孩儿不顾后果就跳下来了,摔的大哭也不介意,很快又跑去继续跳。有的小孩儿--像娇娇,就比较小心的试探试探,脚碰到地才会继续下。这部分就是共性之外,每个孩子的特性,没有对错,也没有好与不好,就好比长大后有点人外向有的人内向。父母要观察并熟悉这种不同,不能事事都以其它孩子能做到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比如我女儿说话比较晚,但是她很小就很有主见,喜欢自己选衣服,不喜欢别人帮她做事,一定要自己完成。

以上这些是童年的部分秘密。还有很多秘密,我们能力未及,不能解开,孩子也就长大了。总而言之,小孩儿早点会说话会比较好,父母更容易了解ta--当然,前提是ta得有个愿意以最大耐心和诚意听ta说baby话的父母。娇娇说话晚,现在两岁多了,还说的很少,我尽量去猜测她想做什么,试着去理解她。

我觉得说话和戒尿片一样,是迟早会发生的,不用去逼她做到,我听说过有的小孩儿为了戒掉尿片被父母定时叫起来把尿。这又何苦,最迟三四岁小孩儿一定会戒掉的,可以自自然然发生的事,就不要逼迫ta。

按照蒙台梭利理论去养孩子,一定会被上一辈人说是惯坏小孩儿,为此我爸和我争论过好多次,我爸觉得我太宠溺女儿,对她不好,应该让她有所忌惮(这一点我爸爸做的很成功,至今我都怕他),不能事事都依着她。但自我检讨之后,我觉得我做的并不过分,我不想让女儿像我一样,从小到大见了父亲就如惊弓之鸟,我也不是事事都依着她,问了同事,他们比我,宠溺孩子有过之无不及。

我选择相信蒙氏的理论,在她三岁前,尽量多的给她自由,让她发挥自己的个性。尽量让她多接触大自然,少一些室内活动。

这样的指导原则下,女儿长到两岁多,我们也看到了回报。2岁开始读幼儿园,第一天我带她去,适应期有一星期,每天一个小时,很多小孩儿从头到尾都哭闹,娇娇却玩的很好,一星期过后,留她在教室她也很开心的和爷爷拜拜,一点儿没有哭闹。虽然她还不怎么说话,但我们也沟通的很好,可以有商量。这给我更大的信心,继续给她更多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她或者强制她去学这学那。

而且,还有个最大的收获---我们可以更加笃定的用同样的方法养育二女儿。

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HK Matrix



整个十一月的周末,我都是带着娇娇面试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的事,等面完所有,结果出来再详细说,总之,对我和娇娇而言,面试都是快乐有趣的事,毫无压力。我也不是怪兽家长,不是直升机家长。

因为很多相对较好的学校都在九龙塘,我去了几次九龙塘,以前都是路过,这几次有时打车,有时步行,去了不少街区,总体感觉,九龙塘好像是另一个香港,你看不到高层建筑,而是一栋一栋的独立别墅,就算有些微型的小区,也都是只四五层,零散的分布在一个大大的院子里,街道上行人零落,偶尔见一两个外佣打车买菜归来,路边停满了豪车。周围静悄悄的。

这是HK的富人区之一,另外的富人区在南区(赤柱,南港岛一带),离开九龙塘,只需坐一两站地铁,就能立刻投入沸腾的HK,到处是嘈杂的游客行人,红绿灯嘟嘟嘟的响声,车水马龙各种噪音,楼房高耸如云且茂密如森林---这是我第一次和叶卡同学到HK的感觉,那时我们俩在铜锣湾的天桥底下经过,边走边谈,俩人都是愁云惨雾----这样的生活,不过也罢,为何要过来HK?

后来,我们还是选择来到HK,两眼一抹黑,找工作,找到工作找房子租,竟然发现了现在我住的这个地方(西贡区),虽然也多人,高楼,但是有山有水,每天鸟语花香,仿若与世隔绝。这才笃定的住下来。租了400几尺的房子,租金近一万块港币。

在HK住了两年,我深切体会到尺土寸金这个词,今天早上,我提了几本书到办公室,以后这三五天,我准备这样蚂蚁搬家,陆续将我的书搬到办公室放,虽然我带的全是《西夏旅馆》《文学回忆录》《赖声川的创意学》《酉阳杂俎》之类和IT本专业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的书。我也只能这么着去做这个在我看来像行为艺术一样的无奈之举。

书放在家里,我没时间看,占着沙发的一角,全无用处。而我有一半时间是在办公室的,在办公室,我有个曲尺型工作台,足以摆我那几十本挑了又挑,跟着我跋山涉水从国内带到了HK的书。说HK人不读书,希望大家理解一下,实在是没地方放。曾经我心疼的很,现在我也看开了,这些身外之物,能散就散了吧,昨天买了ipad Mini Retina 看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占地方。

我能把书放在办公室还是因为我们公司把办公室搬到相对便宜的官塘区(旧工业区),如果是在以前的中银大厦,我也没有这么大的工作台,那时候,我的老板没有自己的办公室,老板的老板,和另一个同级别的人share一个办公间。搬了办公室后,就办公环境而言,有种鸟枪换炮的感觉,虽然办公室再也看不到维多利亚湾(现在对正旧启德机场),再也吃不到兰桂坊美味过瘾的汉堡包。

HK的居住环境,就我所见,是全球最差的,人生活在这样的小格子里,是谈不上什么居所尊严的。从03年到现在,十年间,我翻开苹果日报,每一天都有一两个跳楼烧炭死的,HK的自杀率高的惊人,去年统计数字是几乎每天都有,我不得不把这种对生命的毫无留恋和居住空间的压抑狭小拉上关系。

有时候走在大街,看到各色美女,高贵冷艳,挽着名牌手袋气质不凡,但想到她们晚上回到三四十平米的家中(有可能还要睡上下床)为如何存放自己的鞋子衣服发愁,我就觉得生活在HK,甘苦自知。

HK人是爱HK的,所以,人人都有个理想:我要住大房子。我也有这个理想。所以我有一半的空余时间在研究HK楼市,另一半时间想着如何借到首付,等着机会入市。

其实这个理想,如果离开HK,是很容易实现的,HK人像买玩具一样在广东省买了不少大房子,周末跑过去享受一下----在我看来,这和家里有个黄脸婆偶尔出去找高级小姐没什么分别。于是有些人索性住到深圳去了。

我没有选择住在深圳,本来这在很多亲戚朋友看来,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我一个人上班,跑来跑去也没什么。
但首先我不想我女儿做跨境学童,凌晨五点就起床去排队等过关上幼儿园,其次,我费了这么大劲移民到HK,结果一半的时间生活在国内,又是何苦。还有,看到薛蛮子这种拿了美国护照的都随时被按翻.......所以,尽管艰难,我还是选择留在HK,而且留在一个离深圳非常非常远的地方。

昨天我发微博说,中国是个没有尊严的地方,无论什么人,尊严随时都会被剥夺。我曾经见过警察抓疑似的小偷,三四个大汉上去把一个瘦小干僵的小伙按翻在地,皮鞋踩在脸上,他一边脸贴着地上的污水,另一边脸被一个彪形大汉的大头厚底的军警靴踩着,一动不动,目光恐惧而绝望。

曾经见过一些所谓土豪有钱人在官员面前拍低俗肉麻的马屁,我自己更是许多次有提枪扫射面前的派出所警察的冲动。尽管土豪一转脸上了自己的宝马,趾高气扬,到夜总会人人都叫他一声老板,人人都会向他拍肉麻低俗的马屁,尽管一个普通人低头耷脑的过一生可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发生。但中国今天的繁荣,人们兴奋莫名的背后,我看不到尊严。如果有,也是临时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践踏和剥夺。可以毫无理由,就是瞅你不顺眼。

尊严在我看来是人生的意义之一,如果活着而无尊严,活着真TMD没劲!我最近在看一本讲澳洲历史的书《凯利帮真史》,讲的也是这回事儿,我觉得《赛德克.巴莱》讲的也是这回事儿。我爸常说中国人太懦弱了,政权让你断子绝孙都无人反对,让你生一个你就只敢生一个。这样窝窝囊囊的活着,有什么意思!(没错,我爸觉得夏俊峰的一生很有意义)。

然而HK的无尊严是与此不同的,房子小大家都无隐私可言。这是HK丧失的尊严之一。
在上海时,叶卡同学教育我在餐馆儿吃完饭,要走时,如果要侧身路过邻桌,最好是面对着他们,不要给个屁股人家,这样比较有礼貌。到HK后,我才发现,在中环美国银行中心的大快活餐厅,每个人都屁股对着邻桌走出去,绝无一人觉得这不礼貌。HK的大众餐厅拥挤有序,少有争执,大概是大家都互相理解,生活在这个狭小的城市,各自包容体谅吧。

融入HK的生活,这是我唯一不能接受的事实,为此我天天带着女儿出去到公园到山坡上玩,下雨就去室内游乐场玩,因为我租住的房子里,无法开辟给她一个游乐的场所。为此我常怀愧疚。我的同事都住在这样的盒子里,过着这样的生活(有个同事自己买的房子,比我租的还要小),有人这样度过了一生,有人严谨计划节约,可能在四十五十岁终于住上了大房子----大概80平米的三房。可那时候孩子也大了,又觉得浪费。

HK 的房价可谓跌宕起伏,我研究了这么久想另文来写,总之,同一个地区,同一个房子03年卖180万,到如今可以去到600多万,大家都熟悉的淘大花园,爆发SARS后30多平米的单位卖80万且送10几万装修材料礼券。如今淘大最便宜的房子也不会低过300万。

当你们看到洗碗工月薪1万,大学刚毕业月薪1万起,迪士尼的跳舞公仔月薪两万,其实没什么好羡慕的。来过HK,知道HK的交通和住房吃饭情况,你就知道,大学生和国内大学生一样,也不得不月光。租房住的人月薪两万也没什么意义。HK的大学生还得还自己读书时的十几万贷款(父母很可能买了房子后就无力供读,学校提供低息贷款给学生)。

如果想对HK的刚进泥土森林有个直接的认知,可以到这里去看这个摄影师做的这组摄影:HongKong Matrix .他拍摄时角度稍微有选择性,但与真实非常接近了。其中有一张是我住的区,一张是我工作的区。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闲扯Alan De Pottom

我很喜欢看阿兰徳伯顿的《哲学的慰藉》和《爱情笔记》,这两本书,都完整深入的看过两遍,他后来出的书,中文版我也都买来翻了,但始终不及这两本印象深刻,《拥抱似水年华》我则完全无感(因为我没看过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啊)。亲吻与诉说,建筑,旅行,身份焦虑 劳动的快乐,这些草草看过,已经完全不记得。

在TED看过他的演讲,彼时他已经与书封上的英伦帅哥判若两人,出版爱情笔记和哲学的慰藉时,他不到三十岁,帅的一塌糊涂,眼神迷人,头发也还很多。后来他和大部分西人一样歇顶,眼神不再清澈,而且TED上他语速快的惊人,仿佛得了焦虑症一般,与我心中形象相去甚远矣。

阿兰的确有点过分介意他的名声,我最后一次听到他消息是一个美国书评人批评了他的新作,他跑去留言骂的人家狗血淋头(直接留言说,你知不知道你不负责任的书评会让我卖少几千本书?),风度尽失。后来又跑去道歉。陶杰像HK介绍阿兰.徳伯顿时说,你就当他是英国的余秋雨吧。让我颇为唏嘘。英国文化口红的水平也可以这么高。

后来阿兰将他在哲学慰藉里提出的理念付诸实施,做了不少电视节目,还办了所机构(大概是叫做幸福大学之类),教人幸福。
其实,不用怀疑,这个世界上所有教人幸福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心灵鸡汤。其实《哲学的慰藉》也算是一本高级心灵鸡汤。只是不是人人可以享用,没那么大众化。

所以,我不想多谈哲学的慰藉,虽然我曾经看他写苏格拉底看到激动落泪。
谈谈爱情吧,如果非要排序,爱情笔记当然在我心目中排第一。它大概是我看过的把爱情说的最透彻的一本书,等同于无数本《我爱问连岳》。

《爱情笔记》不像是小说,但远胜小说般好看,大意是我,谈了个女朋友,彼此兴趣相投,精神和肉体都很投契,幸福的要融化了,陶醉在热恋中一段时间后,彼此开始有了一些分歧,这分歧渐渐变大,没有那么亲密的时候,女友爱上了『我』的朋友,并和我分手了,我的朋友和前女友都坦白的面对这件事,而我无法接受这双重打击,一直抑郁寡欢,觉得此生不能再活的幸福了。这种状态下,我决定去散散心,在异国他乡的小旅馆,孤独的度过圣诞节,隔壁房间传来一对儿情侣热烈的做爱声,在别人的幸福中,我的痛苦到了极点,决定自杀。

但是,药吃的不够,没死成,整个赴死的过程,我发现自己的爱升华了,我开始变得豁然开朗,决定忘记前女友,觉得她根本配不上我这么爱她。我太纯情,太伟大了,她当不起这样的爱。

旅行结束后,我很快开始对另一个邂逅的美女产生爱意,开始了新的约会。
故事到此为止。

这个简单的夹叙夹议的故事,道尽了爱情的整个过程。他文笔优美,写的场景对白等也很真实,笔触敏感,写房间里的陈设,一草一木,睹物思人的痛苦,刻骨铭心。让我一度怀疑这是他真人真事儿改编,后来才知道,阿兰根本没有这么刻骨铭心过,他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写书了,经人介绍,和第一个约会的女友结了婚,婚姻美满幸福。( 这倒是和连岳挺像的,毕生谈过一次恋爱,指导大家恋爱)

因为这本书写的太好,以至于无法复述。其中滋味,每个恋爱过的人自有体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痛苦至极产生的基督情结。自怨自艾自恋。令人心有戚戚,也令人哑然失笑。但事实的确如此。

爱情是种惩罚,开场和散场(不分手未必就不是散场),低潮与高潮,真的是重在体验过程,看完这本书,自我审视,我开始理解为何有人愿意开始和结束一场又一场的爱情,每一次都轰轰烈烈,要生要死,而不愿维系稳定的关系,爱情的确像是吸毒,一旦上了瘾,真的可以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顾的。

爱情谈完,自然想谈谈婚姻,有非常Cynical看法是:人都是靠不住的,有机会谁都会出轨,如果没有背叛,那一定是诱惑的还不够。

这种说法颇有市场,以至于你出言反驳时,很多人会说:虚伪!何必装B!大大方方承认吧!
我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是我做人和写文的原则是:不基于未发生的事做论证,也不假设未发生的事。

所以,每当看到大家一起讨论女明星,我都远远跑开了,因为那对话内容有时候是:我讨厌周迅,她声音太难听了,范冰冰太难看了,我喜欢李冰冰,×××才是女神啊。等等。

这些谈话就是未发生的假设,我见过几个明星,见过比明星还漂亮的美女,当她走过来,像个普通人一样和我说话,我觉得很开心,我记得那种感觉。明星(或者美女)本身赏心悦目,当她在电视机里,当她只是个封面,她和你没有交集时,评论喜欢不喜欢是意淫。

关于背叛,出轨这件事,我不做假设,我的想法是:
1.如果你看过《Match Point》这部电影,你就知道真的有一生都不会被另一半发现的出轨。出轨了也可以对老婆没有任何伤害。(当然代价是把意外怀孕的小三一枪打死)。

2.如果一个男人,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而他的事业里,和美女长期相处的机会很低,那他出轨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因为世间可以醉心其中的事情太多了,婚外情是其中一件刺激的事,但也是需要耗费精力的事,如果你真的热爱事业(热爱家庭),是无暇去搞一段婚外情的。此例子,请参考李安,我觉得李安是个非常热爱电影的人,他对艺术的爱超过了对异性的爱。也无暇去潜规则女演员或者男演员。

3.这世界上有许多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男人或者女人,你尽可以Cynical的说ta们那是装的,那是没有足够的诱惑,不做不代表心里没想过。Ok,毕竟他们用一生证明了自己没有出轨,自己一直爱着另一半,就算是装,装一辈子和完全没想过有什么分别呢?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黎智英纪念林振强

一晃,林振強逝世十年了。不能忘懷,但不願提起,我本來不想在他逝世十周年寫些甚麼。友情是很私人的事,尤其是很好的友情,放在心底裏舒服,講出來總有點冒犯的感覺,不知被冒犯的是自己是別人還是其他,總是有這悚然的感覺。林振強太太Agnes打電話來說商台紀念林振強演唱會留了兩張票給我和Teresa。接電話那天我們在京都,之後我太太回香港我到曼谷,我在曼谷期間演唱會剛好舉行,我無法參加。幸好我無法參加,因為我真的不想參加,這不是我懷念好朋友的方式。我就是不想。今天收到Agnes送來林振強的紀念物,我拆開來看時哭了。
我最後見林振強是在紓緩護理病房,他精神還可以,我與他談話跟以前沒分別,但當時我們談了些甚麼我一點記憶都沒有了,只記得我們談到奇蹟,和相信奇蹟。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我心裏感覺不到他時日無多,但身在紓緩護理房間,知道這是醫藥最後退守的地方,意識上卻是知道的。我在他病床旁邊談了很久,護士來問了他三次是否累他都說ok,到後來Richard問我,「Jimmy,你介唔介意我喺度屙篤尿?」。護士來幫他小便後我們再談了一陣我見他真有點累了,我要走了。離開時我們都知道這是今生最後一次見面,我們都笑着說保重,我心裏一陣安慰,我相信我們會再見面。我離開時滿心相信,十多天後他便離開了人世。
離開時要經過隔離房,原來Agnes在等着進去。看見她眼眶紅紅我只握了握她的手,沒說話就走了。出到來Agnes淚光紅臉的影子還印在我腦海裏,我為她感到極大的悲痛,她才創傷大呢。反而林振強來日無多我卻有安然的感覺。真的,那刻我沒有為林振強悲傷,他到最後對生命的感恩只使我覺得他幸運。生前我未聽他埋怨過,到最後他盡是感恩。Richard從來不簡單。不要理他的天份,就是作為一個人,他已值得人欣賞,他就是不簡單。
丁雄泉老哥畫畫要我寫詩,我說我不懂,他說你就當在人前脫光褲子,夠膽脫你就夠膽寫。我聽了就跟着他畫給我的畫亂寫詩在《壹週刊》專欄刊出。林振強最初看了不喜歡,後來接受了,有天在我的房間門口遇到他,他對我說,「Jimmy,你這樣寫很足夠了。」我知道如果他認為不好他一定會跟我說,他說足夠是很大的鼓舞。當Richard讚賞你,他一定是真心,因為這人不懂得假,他也不屑。他知道我瘋子一樣甚麼都夠膽試,料子不夠就用人生經驗搭夠,但有天在他的房間喝咖啡他還是問我為甚麼要與丁雄泉合作寫詩,我告訴他丁說當是當眾脫光褲子的事,他笑着說,噢,也好,當不成詩人最少可當個行為藝術家。這一次他笑得最甜,他幽默起上來往往像個小孩。他童心未泯。
一天上他家,只有他在家,在他書房談了些創作的事情,他用電腦上的照片影像音響解釋他的概念,到完了,他笑笑口打開電腦裏另一file。嘩,是我喜歡的台灣女星早期拍攝的裸體相,而且有陳冠希的咁勁(當然那時候陳冠希恐怕還未識影相吧)。我們看了一輪我問他這些相片怎弄來的,他淡然地說是從網上收集來。我是電腦白癡,慶幸有公司電腦部同事幫忙,否則我的手機裏面很多東西肯定不知所謂。Richard卻是早就將電腦弄得純熟的那一批人,他很早就用電腦來畫他的洋葱頭。他說他不懂畫畫,是開始畫洋葱頭才學畫畫,洋葱頭漫畫沒甚麼畫功,但他傳神的表情卻觸動着你。這也是林振強的心在觸動着你。他不懂畫畫,但他懂得把心放到他的作品裏,他畫的是他的心,這便是洋葱頭感人的原因。我常常看不懂洋葱頭,Richard也叫我不要看,我看了他好像有點尷尬。我可能失去了那份童真,對洋葱頭舉動沒有了共鳴。但奇怪的是,有時行過書房看見小几上的洋葱頭肖像,我誤以為是Richard笑咪咪的肖像。洋葱頭神奇地像他,他將自己clone到洋葱頭裏去。將自己clone到自己的作品裏是個神秘的轉化,這神秘便是藝術的清泉嗎?
我離開醫院時隱約感覺有些甚麼事我忘了跟Richard說。一時想不起,到我坐在車裏看娛樂版才想起,啊,我忘了叫Richard將那輯女星照片的File傳到我電腦去。我不好意思為了這件事回到病房跟Richard說,而且Agnes也在,怎麼開口,我估亞寶也不會有Richard電腦裏面這些File的密碼,因而沒去問他。這事從此石沉大海。
Richard鹹濕但從來不搞女人,搞笑但從來不胡鬧,這要毫不造作的人才做得到。他年輕時想過當神父,我相信是因為他的真讓他特別敏感於上帝的存在。做不成神父他卻抱着神職般的真去尊重生命。到生命的最後幾天Richard仍寬容自若,沒顯出絲毫失落,也是因為這點真,讓他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他看見的是光,他毫無恐懼。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结婚三周年




你们还在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我们有了两个说生就生的孩子。

到HK第三年,我们有了两个女儿,就是HK人所谓的『三年抱两』,是很开心的事。
但是照顾小孩儿绝不轻松,这两年多,我们度过了很多精疲力尽的日子,耐心和毅力经历许多次考验,战战兢兢的学习做父母。

以前看薛涌的《一岁就上常青藤》里说他们夫妇带孩子,练就一种随时都能睡着的本事,现在我也炼成了,而且我还练就梦中换尿片的本事,听见娇娇哭一声,立刻起身检查,需要换片了,就给她换上,然后躺到就睡着,整个过程,我怀疑自己可能眼睛都没睁开。有时醒来时,叶卡同学已经在帮她换,说句,你睡吧,我躺到就又睡着了,期间叶卡同学至少起身给姗姗喂了两次奶。我完全不知道。

一直想写篇东西,谈谈在HK带小孩儿的各种感受,想着想着,二女儿抓着狮子座的尾巴出世了,原来的题目要改成《两个人带两个孩子的可能性》。

姗姗出生时娇娇就快两岁,我入乡随俗,跟从HK的习惯在接姗姗出院那天,特意买了一堆玩具给娇娇,告诉她这是妹妹带给你的,据说这样她们就不会争宠,但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个仪式,娇娇看到妹妹第一眼,非常开心,虽然还不会说话表达,但跑出跑进的,很开心,一会儿不见就要去看看。可是到了晚上,看到妈妈抱妹妹,就开始委屈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打了几转,看看我,看看妈妈,终于哭出来,我赶快把她抱在怀里,她也紧紧抱住我,把头埋在我肩膀上,就这样,我们俩坐在床的两头,一人抱一个。两个孩子的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来港定居前,我想象的生活应该是上班之余吃吃喝喝,逛街散步,去海滩,去爬山,去艺术馆看展览,去电影资料馆看老电影,参加各种集会游行,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认认真真写本书,申请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读个学位。

可是实际上,现在的生活是:虽然影院就在门口却没机会去,虽然大山就在屋后却没时间爬,之前我几乎每年都会参加烛光会,可真的来港后每次只能写篇文章支持游行,做的最多的是:给两个女儿换尿片,洗澡,洗奶瓶水杯,想尽办法做各种吃的哄着吃下去,讲故事哄睡觉,带去公园商场游乐场玩,紧锣密鼓报各种幼儿园,带着去一家家幼儿园面试,一天天,就这样过去。她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变老。

每一天,下班回来就做饭吃饭,大概快八点带她出去玩,去商场玩一圈儿,到室外的山坡上转,到公园的各种儿童游乐场玩一圈,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回来后已经快十点,再喂一次饭,然后洗澡,抱上床看书、玩,一直要到12点后她才会睡觉。等她睡了,我们才有时间收拾一下房间自己洗澡睡觉。

周末则会带她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带她去看海,娇娇很喜欢坐地铁,喜欢逛商场,喜欢在空旷的地方吹泡泡玩。

之前我们俩带着她一个,往往是我回到家带她玩,叶卡同学做饭,或者我做饭,叶卡同学继续陪她玩,这样吃完饭已经8:30左右,我们俩一起带她出去玩,回来喂饭,洗澡,哄睡觉之后,我还要洗碗,收拾房间,有时候还要做未完的工作。

有段时间,我早上起来先去菜市场把一天的菜买了,把麦片米糊打上才去上班,这样她们醒了就有的吃。有时候早上会做三好三明治后才去上班。因为娇娇还小,在外面吃饭诸多不便,所以过去这两年,我们大部分时间是自己做饭吃的,我们俩想办法做各种适合小孩儿吃的东西,买各种新鲜水果。娇娇一岁多断奶,开始喝新鲜牛奶。半岁时已经开始吃很多辅食。因为叶卡同学的精心照顾,她一直身体很好,很少生病。她生病时真是对大人小孩都是考验,之前写过一二。

这种忙碌有时真的有点儿令人抓狂,日复一日的洗奶瓶(娇娇断奶后喝了几个月奶粉),洗澡(洗完两个孩子至少要一个小时),收拾她们搞的一团糟的房间,抱上床陪着看书,抱着哄睡觉.....王朔没有出席女儿的婚礼,据说害怕受不了会哭---虽然她们都还这么小,我已经明白嫁女儿时做父亲的万千滋味---要付出多少心血、汗水、耐心,才能把她们健康的养育成人。然后,嫁人了!!!

如此忙碌,但我还是不赞成孩子全权交给自己的父母带的(父母能够帮忙当然最好,但还是自己主导带孩子比较好),为此抵抗了许多来自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之前我写过《非常弗洛伊德》,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知行合一的人,所以写的东西,是自己相信正确的,也会身体力行。繁忙的日子里,累的筋疲力尽,我们也会想一想,干脆把她放父母家吧。但付诸行动时,我们俩就都舍不得了,生姗姗,叶卡同学才在医院呆了4天不到,就说想娇娇了。

和国内不同,在HK很少看到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平时在公共地方见到带着小孩儿玩的大都是年轻的父母,凑在一起大家各有欢乐,各有烦恼。孩子带给人的快乐是无可取代的,她们的一言一笑,一点小心思,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都让人每天都幸福满满,忘记了她们淘气任性的时刻,妈妈在这儿帮我时说她最喜欢带小孩儿,因为小孩儿一天天长大,很有成就感。

我曾经暗下决心,三岁前尽量不和她们分开太久,还好我的工作不需要出差,所以这700多天,我们一家人都是一起度过的,以后也会是--人生是各种选择,做了这样的选择,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

还好HK是个成熟的都市,各种基建都非常不错,出行也算方便,门口的超市,想吃什么都买得到,放小车在门口不用怕丢,小孩子跑来跑去不用担心安全。除了努力赚钱,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忧虑。而赚钱这事儿,你不去想它,也不会感到特别大的压力。

只是如今孩子占有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偶尔一两次,如果她们11点前都睡了,我们就开心的不得了,可以看部电影庆祝一下。平时我们不得不把所有电影都看成连续剧。分几次才能看完。旅行、约会,更是完全没有可能。偶尔有朋友来HK,除非是住在我家门口,否则见一面也难上加难。

曾经我们都有很多很大的理想,尤其自命不凡如我,虽然现在所有的理想都暂时搁置,我却不会考虑得失,很多人说孩子影响自己事业发展,可我觉得人生短短,加薪升职,自己公司的发展壮大,都算是事业,然而从人类整体而言,对于99.999%的人来说,是没什么事业可言的,都太微不足道了,有孩子后想的最多的反而是此生我做不到的事,也许女儿们可以做到。我也算没有白来。

这就是人生的阶段吧,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阶段,养育孩子是人生的主题,我曾开玩笑说,就当是坐监吧。刑期五年。

以此献给我们的结婚三周年。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Jack Dorsey大概是这个时代和乔布斯最像的时代先锋:小时候语言障碍,性格内向,没有正常去上学而是留在家里自学编程,后来断断续续完成高中和大学课程。Jack 少年时代就对调度感兴趣,特别着迷于大型地铁中转站,他还用无线电装置窃听了本镇911的实时通讯系统,求救人员与消防员、医务人员、警察之间的对话,他听的津津有味,并且发现,因为要高效,省时,他们说话都极其简短、意义明确:我在××处,我腿受伤了,××着火了,火焰有一米多高......

这就是Twitter的起因和雏形。
Twitter是我最喜欢的微博,她建基于Jack Dorsey最初的概念,做了种种限制,贯彻Jack提出的『简单有限精巧』的原则,令沟通简洁、高效,从而令碎片阅读提供了简短但有效的信息,是很好的传播工具,交流工具。

前段时间,它居然加了贴图功能,实在令我不能接受,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继续发展到可以留言回复,直至发展成第二个新浪微博?

关于Twitter与新浪微博的比较,霍炬,和菜头,老罗他们已经吵过一大轮,我无需多言。我赞同霍炬和菜头的观点,Twitter不应该提供贴图功能。

自从认识这条真理后,我就一直信奉: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慢慢学习运用这个原理,都令我受益匪浅。

我觉得奥卡姆剃刀对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有用。而真正伟大的产品大都贯彻这种理念,Jack Dorsey提出的简单有限精巧就是这个定理的另一种表述。乔布斯领导研发的产品也大都如此。

不想在杂乱的信息海洋淹死,一方面,使用者个人有这个意识,另一方面要有这样的产品协助--人终究是意志薄弱的动物,抗拒诱惑能力宇宙最低。

大概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电视机时代,有事儿没事儿都打开电视机随便看着,上网想找A,结果发现B,沿着B一路点连接到C,D,E,歧路亡羊,最后甚至不记得自己是为了想找A才上网的。而看来有意义的CDE,事后证明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

我自己是有过这样经历的,并且曾经有段时间信息焦虑症,现在已经好了。但有时去找电子书,找到了A,看到旁边有BCDE,还是手痒一并也下载了。其实BCDE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看,这和买书一样,人们会为了拼单买一批终生都以为自己会看但并没有看的书。这是浪费,浪费资源,浪费自己生命。

在新浪微博就会发生这样的事:你去看一条微博,结果看到留言挺有意思,接着把留言也看完了。其实留言并无意义--起码不是你最初的意义。

这就是诱惑,在这个歌舞升平的消费世代,人类面临的诱惑和基督面临的诱惑本质是一样的,都引诱你犯身上的七宗罪。佛家的贪嗔痴。


好的工具和应用就不会诱惑你,还会做你的奥卡姆剃刀。
我见过很多人买Kindle看书就是想用工具强迫自己只能看书和查字典,iPad就不行,看烦了就忍不住玩玩Apps,在你没选择时,往往是最能坚持做一件事的。这就是如今禅修班火热的原因,很多人觉得很神奇,其实只不过是停电停网停手机,让人可以专注思考罢了。想做到并不难,找个乡村也能制造这种条件。

我听过很多初次用Mac机或者初次用iPhone,iPad的人抱怨过iTunes Mac OS的难用,我一开始也是同感,不知骂了多少草泥马,但倘若我还有一点有点的话就是我并不抗拒新东西,心里想想,这比微软动不动就弹错误出来气人已经好很多了,起码它不是Error。不是Bug。

后来我习惯了苹果系统的思维逻辑,发现它的简洁,有限与高效,我见过有人说因为不太会玩Mac OS,所以登进去就是干活,上网,写稿。但就算从没接触过Windows 的人,打开电脑起码都有一件事可以做:玩空档接龙。它很好的填补了我公务员系统中人浮于事的大块时间,那些年政府机关一定除了不少扫雷高手和接龙高手。

对一个OS而言,任何非OS之外的功能都是多余的,游戏中心尤其多余--想玩游戏你可以自己安装,而不是被迫安装。

iPhone的革命性也在于此,乔布斯被大家怀念,在于他的产品传递了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你在用他产品的同时,也渐渐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twitter也一样。

大家现在都在推动这样的理念,我买衣服经常去MUJI,MUJI的衣服都很简单,很素,正是我这个年纪喜欢的类型。她的其它用品也都贯彻着这种简单的理念。

在《遥远的救世主》里,描写丁元英的居所时,作者总结道(大致意思):内心丰富的人,追求外物的简洁,只有内心空虚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住所塞的满当当。

对我而言,心有戚戚。年轻时我喜欢各种热烈鲜艳,旗帜鲜明的东西:衣服,用品,发型都是。现在不是了,我深信导演不一定要大胡子,最好的摇滚青年也可以穿的规规矩矩(崔健就是很好的例子)。当你内心足够丰富时,就会觉得外物越简单越好。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人生苦短,最宝贵的是时间,人类最渴望的是什么生活我不敢说,我自己最渴望的是过一种充实的生活,无论精神与肉体,过的有意义,满足自己,有助他人与社会就是我想过的生活。

过去二十几年,我生活在中国,过着一种被设置的生活,种种的设置,有形无形的影响根深蒂固,挣扎也是徒劳,打开电视你不得不看脑残的电视节目--否则第二天和同学同事朋友谈什么。看报纸看杂志上网,都是被设置的,物质不比说了,精神生活上,生于中国注定只能接受低能的文化消费。(我是指大众文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不是被设置的,但是一直是被诱惑的,我们被人民日报设置,资本主义被各种广告诱惑,这一点《搏击俱乐部》表达的很充分,过度消费的生活也是不自由的。在此引用王佩同学的推文:

『因为真实的需求(不异化的人生)太昂贵,昂贵到资本主义都无法提供,所以才创造出这么多虚假的需求,来刺激麻痹人们人们的神经』

『什么是真实的需求,什么是虚假的需求?真实的需求是:买的起的(或者是免费分配的)舒适的房子,清洁的空气,无毒害的食物,便捷畅通的公共交通,可以扎帐篷的公园,宽敞舒适、深入社区、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免费安全的儿童游乐场。虚假的需求是:iPhone5s, SUV, 大多数娱乐节目。』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那个时代看来过于前卫的概念:媒介即信息。
用在这个时代真是太确切了,twitter,微博就是信息,用什么样的工具就会取得什么样的信息,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又应了麦克卢汉的另一句名言:人是媒体的延伸。

当我感到时间越来越宝贵,就会不惜一切使用可以令我的生活简单,有限,高效的工具,用Mac OS不用windows,用twitter不用微博。twitter既然提供贴图功能,我不可能再有个干净整齐的timeline了,但毕竟她还没有留言、回复、长微博,凑合着继续用吧。

Jack Dorsey的新公司Square,是研发取代Pos机刷卡的新应用科技公司,他在公司里没有办公室,有空了就在办公室走走。他带领员工做team building时去看旧金山大桥,他说这是他见过的好产品:远远望去,很简单,很壮观,美丽,但近看就会看到行人,车辆来往穿梭,提供了很好的功能。他这样去看一个大桥从中领略做一个好的Apps的基础,的确是与众不同,令人折服,这样的人,和乔布斯一样,是时代的领袖和先知,如果你认同其理念,他们研发的产品,就算一时间不理解,也要去尝试用,最终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帮到你。助你成为你想变成的那种人。

做义工


 

昨天下午去中环做了半天义工,度过了今年以来最有意义的半天---起码自我感觉,比上班有意义。

香港已经有了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系统,每年都会评出”企业展关怀”的奖,这事儿通俗点说就是发财礼品,从经济角度出发,树立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品牌增值。做大了还可以避税--我们公司就专门成立了一个慈善公司,在全球开展的慈善活动,包括我们做义工的支出都纳入这家公司,相信可以避税。

我觉得这是个双赢的事,毕竟如果不幸遇上混蛋政府,与其交了税给他分配,还不如自己拿去做好事直接帮到人。

这次的活动是 Box Of Hope,圣诞节快要到了,这个机构组织HK的公司和学生,捐助了一个圣诞礼物盒,准备送给柬埔寨( 金边)的小朋友,我们公司也参加了,各自制作了盒子上交,今天我们是去整理分发礼物。

1:30到了交易广场,我没时间吃午饭了,匆匆买了个汉堡包上去,组织者已经在讲解规则,大致上我们需要做的是:分年龄段,分性别,浏览礼物盒,看是否需要再分配或者增减。

规则是:
不要二手礼物,不要衣物,不要和战争有关的礼物--刀子,武器玩具等,尽量齐全,不要偏重一种:牙膏香皂毛巾,文具,玩具。
然后就开始分了。
这间临时租用的房间堆的山头高,全是各种各样包装精美的盒子,中间放了几张大桌子就是我们的工作台了。

这个工作最有意思的是你等于是在拆礼物,每打开一个盒子,都有惊喜,我打开的大部分是幼儿园捐上来的,有Harrow,Victoria,还有一些国际幼稚园。

以Harrow的最好,Harrow是著名的寄宿学校(现在大家都知道她的一个著名校友薄瓜瓜),前年在HK开了分校,想入难于上青天。


果然他们的礼物盒看来是老师讲解过的,学生已经准备的齐全了,打开看看就可以直接打包。


有一些是公司捐助的,出现成盒的铅笔,圆珠笔,彩笔等,我们会把它拆散,以便分到不同的礼物盒----哪个小朋友也不会想一打开盒子,满满一盒圆珠笔的吧,人家又不是要开文具店。


最让我触动的是,小朋友都很慷慨(当然,应该说是父母很慷慨),买的都是比较好的品牌文具玩具---小时候对礼物的理解,仅仅是礼物而已,不管是给自己的还是给别人的。因为我也给女儿买文具玩具,目测这些盒子里的物品,价值会在2-300块港币。

还有一些小朋友除了礼物放了很多一次性小香皂,套装牙刷牙膏---看上去是酒店发的。但清洁用品是最缺乏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盒子,都很开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分享到其它没有清洁用品的盒子。看来这些小朋友的家长经常出差,而能积攒这么多,也很用心又环保。



(我们分出来的小香皂)


还是会有人捐了新的衣服和鞋子,这些东西因为有尺码限制,不宜做随机分发,分出来交给救世军去变卖筹款或者捐给合适用的人。

也有人放了武器类的玩具,但我分到一个星战的模型,问她这个可以吗?她笑了笑问我:what do you think ? 我说我觉得OK,她说OK放进去吧。星战不算是鼓励暴力的吧,哈哈。

有个同事在一个礼物盒里发现了卫生巾,其实这个原则上是OK的,有10+这个年龄段的嘛,但想象一下圣诞礼物有可能是当众拆开的,情形可能会有点尴尬。也拿出来了。

就这样不停手的开礼物,真是人生最开心的事,一点也不觉得忙累,手脚不停做了三个小时,期间上来了几个普通市民,都是老外,一个英国母亲带着她两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一个做了一个多小时和大家告别去处理自己的事。

4点半,她说我们可以收拾一下准备撤了,因为物流公司各种公司都会在五六点下班,分好也运不走了,明天再继续。

我们收拾了一下,合影留念,离开交易广场。
这也是我今年以来最有意义的一个下午,比坐在办公室写代码有意义。可以想象收到礼物的小朋友开心的笑,世界上这么多的NGO,每天每年都这么忙忙碌碌的做事,也许很多在此地看似不起眼的善举,会改变另一个世界的人对人生的观感,公司CSR的slogan是: Raise yourself to help others.听上去还是挺不错的。



分好组的礼物。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欲言又止的每个人

出于对李安的绝对信任,我重看了《断背山》,那些年,断背成为同性恋代名词时,我也跟风看了,结果完全是春风过驴耳,完全没看懂。让我再次相信,有些艺术作品,需要经历和年龄才能够懂得。 
   
  《断背山》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我这次的理解即是如此,它讲述了在经济萧条,民风保守的美国,一对同性恋人无尊严的生活和爱情,以及为了尊严做出的无奈抗争,最后抗争部分胜利了。埃尼斯最后的I swear 可以作证。 
   
  迄今,看过的同性题材电影,都很优秀,<蓝宇>曾令我落泪,《东宫西宫》曾令我背脊发凉,<基佬四十>曾令我感慨万千,而《断背山》的复杂和丰富,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李安继续细节大师风格,一草一木,一辆车,一间房,两件衬衫,一个微小的动作、表情,都饱含深意,这些细节辅以突然拨动的琴弦配乐,驱动整部电影的情绪,虽然阳光普照、绿水青山,却又说不出的寂寞、凄凉。让人为之心动。 
   
  片中没有坏人,只有一个又个的欲言又止的可怜人。她们同是经济萧条,习俗保守的受害者,影片传达出来的信息,除了同性爱情,还有这种普世的情感。 
   
  以我第二次看的理解,杰克和埃尼斯本身都是天生的同性恋者,但在那个年代里,出轨无疑自寻死路,命运的安排,他们相遇了,开幕的第一出戏,第一个场景,充满张力。普通的直男相遇,不会是那种气氛。从那一刻起,二人心中各自提防着对方,直到他们慢慢摸索观察,发觉了对方的倾向而第一次亲密。 
   
  然后,在强大的世俗观念压力下,即便已经彼此确认对方都是同性恋者,仍然不敢面对和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居然是打了一架,用疼痛来释放这种压力,完成这种彼此确认--直到四年之后,二人再次相逢,彼时,经历长久的苦苦思念,经历扭曲的人生(对同性恋者而言,和异性结婚生子就是扭曲的人生),二人才放开胸怀,热烈的表达,悲剧也从此开始。 
   
  人世艰难,比想象中更大。像普通面对世俗压力的恋人一样,二人由彼此包容珍惜,变成彼此抱怨,最终分手。杰克惨死,埃尼斯在爱与愧疚中了却残生。 
   
  我坚信杰克是被残酷的打死的---他的故事应该是,终于,他急切的想过真正的生活,和岳父协商,拿了一笔钱,离开妻子,和同性友人(很可能就是妻子同学的老公)到山上开牧场,同居了。然而,即便如此,岳父仍觉得丢脸和不能容忍,安排人将其残忍杀害。再捏造一个意外的故事公诸于众。 
   
  这一点,从那一闪而过的镜头,从杰克父母难掩忧伤与愤慨的表情,即可知道。 
  即便如此,杰克的妻子仍是个可怜的人,而愚昧才是最大的罪。 
   
  即便在今天,很多人不能理解同性恋者,并对此有种莫名其妙的厌恶感。我不能理解,亦不知道这种厌恶感因何而来,于我而言,从我知道世上有同性恋者起,就非常理解,甚至尊重同性恋者。 
   
  传统和世俗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代人受的教育受到的文化熏陶,挥之不去,莫名厌恶爱情的人,可能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加可能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我没有得到的,没有享受的,凭什么你可以自由拥有,你必须和我一样继续受罪!这同样能解释为何终日被人欺压的人,一旦拥有权力,便立刻欺压其它人。 
   
  这是一代人的原罪,强迫自己转变观念可能是徒劳之举,但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观念,闭上嘴巴,不要去冷嘲热讽莫名仇恨总是可以做到的。 
   
  李安的精神世界一定非常丰富,可以以己初心去理解不同角色,准确的捕捉,准确的用电影语言传递出来。这是做电影人的天赋,也是任何艺术工作者都应追求的目标,只要有这种能力,拍一辈子电影也不会重复自己。 

香港是怎样的自由市场

最近负责所谓奶粉压力测试项目的发言人在TVB『讲清讲楚』节目上又老调重弹的说:香港是个自由市场,政府干预的越少越好,奶粉商可以保证供货,但不排除价格会浮动- -因为是市场供求决定的嘛!

看到此处,内心千万草泥马奔过---这不正合了奶粉商的心意吗?自由买卖,并且加价!

之前有所谓『奶粉荒』时,就有阴谋论认为是奶粉商故意囤积居奇,想提高零售价。结果玩的太过,玩出来个限奶令,打回原形。一番曲折之后,还是达成目标:你看,奶粉供不应求,香港是自由市场,所以,价格必须上调以反映供求。所以,取消限奶令,并且提高零售价格--因为有需求嘛。

这个理论,看来合理,但总觉得不甚合情,令人思考,香港究竟是怎样的自由经济?
所谓自由经济,以兄弟粗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就是由看不见的手操控,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但这个定义中,市场究竟有没有范围要求?香港这个自由经济体是对自己九龙新界香港岛而言,还是面向全球,尤其是面向整个大中华?

香港是旅游城市,而且是以购物旅游为主的城市,还是免税港,但又是无法独立于中国之外的特别行政区--这几个因素令香港的自由经济与普通的自由市场不同,有好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这个自由市场上的商品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本区市民的必须品(奶粉,住房,学校的学位等),一种是纯粹以消费为目的的用品(珠宝钟表名牌包包之类奢侈品)。目前香港人对前一种商品的价格非常紧张,非常的不想加入香港地区之外的“自由市场”,而后一种就特别希望自由市场,卖的越贵越好,买的人越多越好。这种又想卖贵点儿赚钱又怕自己买着贵的情形有没有可能在自由市场下发生?

前段时间香港电台做过一期节目,关于水货客的。说到因为水货客猖獗,上水的一条街上开十几家药房,菜贩,杂货铺文具店等因租金飞涨而被赶绝。本地居民不得不走几条街去买菜和日用品。于是苦不堪言,大感水货客可恶。

可是,当时 我就想,那些店面也是上水居民的呀,那些把店铺租给药房租金翻了三四翻的业主,是不是日日开心到笑呢?他们也是上水人。他们从这个『自由市场』里赚到大钱。

同理,今天北区家长苦于日夜排队为仔女争一个幼稚园学额怨声载道时,私家医院过去这些年从双非家长处也赚了不少。
广东道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名店街,茶铺酒馆赶绝?难道是PRADATiffany逼着要强租铺面吗?不是,一切都是自由交易,他们给的租金高过茶餐厅杂货铺,如此而已。

欢迎旅客来香港消费奢侈品,越多越好,因为香港人不是日日都要买包包和名表的,正如荷兰人也不用担心全球的人都去合法吸大麻而把大麻价格抢贵。但是千万别动我的奶粉、学额、粮油米面。两下比较,是不是说明香港人短视,兼有点输打赢要?

我觉得如果是一两个人如此,那是短视,一大群人如此,就要想深一层。不应该把这么多人的短视行为仅仅归咎为个人目光短浅,香港人是自由经济的动物,短视和目光长远完全取决于他们对市场判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政府政策朝令夕改,香港人不得不短视,因为谁也无法从一个不顾市场规律的畸形的政体的决策中看得长远。因为这个无能且非民选的政府,香港人只好盲打误撞的过日子。过多一天算一天,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表面看来的输打赢要背后,也不是不可饶恕的贪得无厌而是对基本生活质量的诉求。现在HK的房子也是自由市场,不知道国内多少贪官污吏,无良老板千万上亿的钱流过来买HK的房产保值。买到和其他旅游消费品一样,本地大部分人再也消费不起。

我觉得,这种纠结都是因为香港有个与经济基础并不匹配的上层建筑。

我们从中学到大学,都不得不读马克思主义,一路读马克思主义长大,自由市场概念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我还学到马克思的政治学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如果不变,长期阻碍生产力发展,就会爆发革命,产生新的上层建筑去匹配生产力发展。

如果香港真的如回归前谈好的那样,主权换治权,在一个独立民选的政体下运作,一个全部民选的政府和立法会,除了国防外交,其它都独立于中央政府决策之外,会是什么情形?比较一下别国就知道,英国法国也是中国人的消费市场,不见英法一条街变药房。不见英国的教育部大臣出来说排队拿表是好正常的。

以前听过一则新闻是法国一个地区,有中国温州暴发户要收购一条街来起工厂,赶走面包铺咖啡店,给出天价仍是买不到,理由是起工厂不符合该区需求,『城规会』通不过---政府这个时候出手,是不是干预市场呢?并非如此,自由市场最关键是要有个与之匹配的政治体制配合,搜集公众意见,厘定一套大多数人认同的规则,在这套规则下『自由』,比如这件事,长远来看,保留那些铺位,服务本地街坊一样有生意做,虽然不是立刻赚到大钱,但是永续经营细水长流。开了工厂看上去短期内利润高人人有钱分,但长久下去,势必影响本区居民生活,破坏了环境,减少了游客,而且工厂不是可以一直运作的,最终会损害本地经济而且这种损害几乎不可恢复。

一流政府国民感觉不到它存在,末流政府则无处不在。

因为政府最终掌握着最多的市场信息,聪明的政府会用很多手段不易察觉的干预市场,宏观上调控一个地区经济,令其在自由市场的道路上良性发展,而愚蠢的政府则会不当干预市场,干预的乱七八糟之后,又扔在一边,去宣扬小政府理念用自由市场的弊端掩饰自己的愚蠢。

试想如果政府由普选产生,制定政策时会不会如此一意孤行? 『限奶令』、『楼市印花税双辣招』推出之前,民间都有不少可以双赢的建议,根本无需搞出『限奶令』这么笨拙离谱、违背市场规律的烂政策,如果是普选的政府,这些民间智库或者有才能之士,便会加入政府决策,根本不会出台一些显而易见的愚蠢决策。

港英时期没有双普选,但港英时期的上层建筑和当时的经济基础是匹配的---当时的殖民地政府目光长远,施政稳健高效,而人民的生产力发展尚处于求温饱阶段。如今已经大不同了。一句话,香港一日不实现双普选,这种畸形就会继续存在,会有更多离奇古怪的政策出台,阻碍生产力发展,令香港走向未知的将来。

我不知道普选是不是万灵丹,但起码,目前香港的经济基础,对这个上层建筑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争到双普选,民选出来的政府和议会,如果仍不能解决问题,香港仍是现在的情形,市民也不会再有抱怨,会为自己的短视接受教训,并用选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像台湾那样。

现在没有合适政治制度的自由经济的香港,是一小部分人的天堂,大部分人的地狱。有了民主制度双普选的自由经济香港,则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也会是大部分人的天堂。

香江第一才子



我又要来吹捧陶杰了,不喜勿进。之前的吹捧在http://my1510.cn/article.php?id=14788

人类虽是灵长类,却有灵长类的悲哀,其它动物毕生掌握谋生和繁殖的本领就够了,其中大部分技术来自遗传,其后稍加训练就可驾轻就熟,猫儿几个月大老猫开始捉老鼠咬到半死给它练习,只需要半天时间,练习个几次,就可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自己的生活:谋生,求偶,交配,养家,然后默默的死去。

人类则不同,人类几乎无法仅靠遗传本能生存下去,从小就要学习,学到老,只是掌握了上一代的知识,偶尔闪现的几个天才,辅以术业专攻,才可以半生学会某些领域已有知识,再开疆辟土,将整个人类的知识推进一点点,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所以,人的一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人的精力有限,际遇各异,成长速度和进度也不会相同。

儿子超过父辈才是正常的进化路径,所以,千万不要依赖父亲,不要迷信父辈,所有的争吵争论,更大可能是你的选择正确。因为很多老人已经停止了成长,很多你曾喜欢过的作家艺术家亦然,因为他们会老,会累,会停。

十年来,伴随我成长帮助我成长的作家有很多,但他们也会老,会累,会停。不要再回头,不要再留恋,继续朝前走。

群英之中,一直没有停止的,我一直喜爱的,现在只剩陶杰了,陶杰是个写时评的人,有时候不停重复,我归咎于世上没有什么事可以激发他,于是求其交稿。当真的新闻事件发生时,陶杰的精彩是城中第一,绝对当得起『香江第一才子』称号。隔空看了七八年陶杰的文字,听了七八年陶杰的广播节目,来到香港,来感受他笔下的城市,他口中的中国。

不理解陶杰的人觉得他立场飘忽,是无行文人,那是看不懂。像我这种读懂陶杰的人知道他的立场一直没变过,他一直都只有一个立场,一个非常明确的立场,只是这立场,有时直抒胸臆(用陶杰的话说:一笔插到底!)有时用英式反讽来表达。当他插到底时,被人骂偏激,当他反讽时,被人骂立场飘忽---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写作者的最高境界:喜欢的人追看,不喜欢的人为了骂他也追着看。我觉得一个没有立场的写作者,是不会长久的。

陶杰自己说过,他的功力一大半在BBC炼成,他从不吝分享经验,在节目里说过做传媒想做的好其实原则很简单:深的主题像浅处说,浅的主题像深处说。像吃喝玩乐,人人都识,想做成节目有人看,就要往深处做,从文化着手。像科技,宇宙理论这种深奥的知识,就要像浅处做,尽量解释到人人能看懂。

其实这个法则知易行难,否则也不会全城只有陶杰独家做到。
我也喜欢林行止李怡练乙铮这些老派时评人的文字,他们的文字都是最好的中文,文字好,有智慧,又有各有怀抱,一腔热诚。读来真是享受中受益匪浅。但他们的文字,不是人人都可以亲近。

陶杰与他们最大的不同是表达同样意思,但采用尽量通俗浅白的文字,他喜欢用比喻,很多比喻是粗俗的,但非常『入肉』,很准确。他会经常转换角色(不懂的人以为是转换立场),绘影绘声,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到某个场景,某种语气语调,让人轻松愉快的明白他想说什么,就算被嘲讽到也不会生气。反而会因为知音。

昨晚陶杰去了政府总部外支持HKTV留守员工,并发言,这是他比较罕有的对新闻事件的极为明确的表态,其实这些天,他写了不少,也说了不少。但昨晚的发言的确有代表性,可以看到陶杰的各种才华,光芒四射。

他做了个很好的比喻:
『某個有牌的免費電視台天天「活著」播節目,其實已經「執咗」;但是一個電視台被捉去墮胎「未足月就死去」,但那電視台仍然活著。』
被捉去堕胎,这是个通俗又贴切的比喻。
接着继续揭露政府决策的虚伪,这正是陶杰的拿手好戏:

『政府竟然擔心電視台倒閉後員工會失業,這種關心是前所未見的。
政府推出雙辣招,搞到好多地產經紀冇得撈,政府你又有冇關心過佢哋?』

这番话一出口,不仅揭露了政府的虚伪,同时也会让地产代理群体的观众听众感动莫名,心有戚戚。不做粉丝才怪。

其实从政的人大半虚伪,而真正的意见领袖总能看出这种虚伪,陶杰历年来,都是在做同样一件事,用缜密的逻辑思维方式揭露种种虚伪,比如最近单程证议题,陶杰的看法是:

首先,HK有班人天天说祖国好,祖国强大,机会多。HK已经过气,已经衰落,死梗。要背靠祖国,拥抱祖国。那为何家庭团聚不能去中国团聚,非要挤来已经衰落,已经死梗的HK。

这是个非常完美的Parodox,这样揭发出来很过瘾,其实,有很多政府政党通过种种手段设置的议程,看似合理合情,想多一层都有个Parodox。自己不识得想,就多看看陶杰的文章吧。

然后他又举了米雪做例子说艺人不会失业:
『香港演藝人係永遠有得撈,唔似得你梁班子落咗台就會冇得撈!』
这是句感性说话,可以说不够客观。但代表很多人的心声。传媒人需要揭发Parodox,也需要讲出大多数人的心声--哪怕这心声是希望『见人仆街』式的主观,感性。

接着,他又旧事重提九龙塘时钟酒店厕纸包头事件,这件发生在他本人身上的『桃色新闻』已经不止一次被他自己在节目中提起,这种态度真的很豁达,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他已经运用的出神入化:

『我今日企在政總立法會門口,希望裡面的60(70)個議員用良心投票,而唔係用「狼心」投票。你投了你良心的一票,以後就可以堂堂正正昂首挺胸,由立法會大門出入;而唔係由今晚開始用廁紙包頭,由立法會後門出入!』

虽然我没去现场,多能感受到现场大家的欢乐气氛,讲这个例子,不仅讥讽了那些立法会议员,还搞的气氛很欢乐,算是给大家减压吧。

当然这只是陶杰花开N朵中的一瓣,有陶杰这样的才子是香港的福分。当初激发我移民来HK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陶杰,另一个,是黄子华。还没看到他在政总现身,希望他也能来。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Wealthy but not stuffy

几乎每个文艺青年的理想生活和《Match point》中的Chris说的差不多:Wealthy but not StuffyEnjoying his fortune,having a grand time, supporting the arts (富有而不庸俗,享受财富,钟爱艺术),只是没他帅,没遇到白富美而已。
  Chris是个来自英国小镇的伦敦漂,教人打网球,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可以选择打明星赛,巡回比赛拿奖,做网球明星,但他觉得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是个文艺青年,喜欢听歌剧,读小说。性格沉静内敛,谈吐优雅,虽然从小地方来,但不卑不亢,颇有主见,更重要的是,长得帅,擅泡妞。
  他打网球,读书,听歌剧,全都学以致用,他不相信努力而更相信命运中的运气。跑到伦敦教网球不是他的理想,他只是想碰碰运气。
  他碰到运气,结识上流社会的一家人,并迅速的攀上白富美,加入这个大家族从此平步青云,但人总是贪婪的,得陇望蜀,梦想永远没有完成的那一天,目标达成,新的梦想会立刻出现,人的贪心是世界进步的动力。
  家庭聚会上,他结识了和她背景类似的诺拉,这个惹火尤物点亮他理性之下的野性,他对她一见钟情,两人大雨中一番激情之后,他再也提不起兴趣和自己的白富美太太做爱了。
  后来的故事跌宕起伏,完全是一出希区柯克式的惊悚剧(这部电影也被划分为thriller),他享受着自己的好运气,东食西宿,享受着太太家族的财富,并利用工作时间和诺拉狂野偷情。
  诺拉怀孕了,并且二人『日』久生情,要说他对诺拉才是真爱,但他这样的人,始终是理性的动物,被诺拉逼婚之下,动了杀心。他冷静的策划了一起漏洞百出的谋杀,又是靠运气逃过了审判。观众应该相信他不会为自己的罪孽负疚(他对老妇和诺拉的鬼魂说,有时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牺牲一些无辜的人),并会过完一生富足的生活,他还会出轨寻找激情,但会更加小心。
  上帝对他的惩罚是什么?也可以说完全没有惩罚。
  也可以说,让他亲手杀死一个他爱的要生要死,做的淋漓尽致的胸大屁股翘的尤物,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天地间的良知正义在哪里?天地间根本就没有良知和正义。
  过50而知天命,70几的伍迪.艾伦拍了这部嘲弄常识的电影--立意大概是这部电影唯一印着伍迪.艾伦风格的地方。
  人老精,鬼老灵,伍迪艾伦通过这部电影告诉观众,人的努力在运气(天命)面前何其渺小,然而这些偶然的运气中又有不少必然的成分:
  Chris选择做富人的教练是有计划和目标的。
  Chris没有犯罪记录,给人彬彬有礼,诚实可信的印象,所以,老实人说谎能骗到所有人。再加上警察的定式思维,让他最终脱罪。
  虽然这是部没那么强烈的伍迪艾伦风格的电影,但出自老头之手的对白依然犀利而耐人寻味,既有无敌艾伦式的黑色幽默,又增加了几分英式幽默的冷和硬。几场Chris和Nora调情的戏尤其精彩。斯嘉丽约翰逊性感的双唇和声音,挑逗的眼神和这个角色真是天作之合。伍迪艾伦也加了一些小细节让电影更丰富,比如Chris的岳父和家人说起他时说:他和我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
  后来Chris就重演了《罪与罚》的剧情,枪杀了老太太。估计他也是从这本小说得到灵感(文艺青年们,看看你们的书都读到哪儿去了?)
  这部电影,伍迪艾伦在美国拉不到投资,而英方有意向,但希望故事发生在英国背景下,老头立马修改了剧本,把纽约改成了伦敦,最终由BBC和另外几家公司联合出品。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我记得很早以前,大家都传过一个故事,关于天文学家第谷的,邻居笑话他说,你天天看书观星,一点用也没有,于是他夜观天象发现了下年豆子会丰收,种豆得豆发了财,这是个相当浪漫的故事,年代久远不知道真假,和古典小说里那些意淫一样,读书人总是想意淫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意淫自己无所不能,上马能杀贼,下马能做文。而事实上,大部分情况下,百无一用是书生才是真理,大部分书生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迂腐可笑的SB,而读书本也没有实际效用,不能立刻变现。发财的永远是土豪-对就是世俗标准下又土又俗那种。
  这部长篇小说试图塑造一个超凡脱俗的有文化的商业人物,该人无所不能,掌握着宇宙先机却又看破红尘。可以富有而不庸俗。书中谈了不少佛法和音乐---需知这本小说写于93年,花和尚满街走的如今,谈禅说佛几乎成了庸俗第一。
  这种古典主义小说很久没看了,已经记不起什么缘由,我买了这本书,封面是电视剧的剧照,包装的像是盗版书(好像现在出了新版)。
  小说人物不多,事件也比较单一,是本不错的小说,但绝对称不上好,更没有封底推荐写的那么厉害。
  这个故事中的丁元英倒是让我想起陈年,想起中国人做生意的风格--也就是小说中的人物丁元英所说的文化属性,这个概念可能93年提出颇为新颖,现在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讲文化基因,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农业大国练就的小农DNA。
  丁元英是个出国留学,天赋加学识,让他可以跳出来看到中国的小农DNA(现在这样的人大把),面对强大传统,他的选择是赚一笔,然后离群索居,归隐田园,享受宁静的个人生活,然而树欲静风不止,爱情终于找上门,因为爱情他不得不再次出手,完成了一次中国式商业风格和中国人小农DNA的完美展示,最终女主角意外自杀,爱情梦碎,他一手策划的这招你死我活的生意,几乎变成零和游戏。
  而他本人,在众人的误解中,在至爱自杀的忧伤中黯然离国,去法兰克福继续他的隐居。
  我倒是挺佩服这一点,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先知和独特的人终究是不被理解,应该懂得品尝这些误解学会享受寂寞。
  现在我们来反思一下中国式的商业竞争。小时候看《北京人在纽约》,演到王启明和David的竞争,不觉为美国人击节叫好。王启明利用自己已经离异的妻子,窃取了David(后来他老婆嫁给了David)的商业机密,抢得先机,打败了David的公司,David知道真相后,非常伤心,和妻子分手。这是美国人不能接受的背叛。然后宣布破产,加入王启明的公司,做搬运工。后来王启明被钱烧的不知道东南西北,家嘈屋闭,浮躁而空虚,David默默的东山再起了。
  这个故事是个很好的中美比较,中国人什么德行,美国人信奉的商业逻辑,一目了然。
  中国人从来不会去想双赢---中国生意人眼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成功就成仁。这就是本书中林雨阳自杀的原因,丁元英看到了这个规则和结局,在中国扶贫就只有劫富济贫一条路,不可能有双赢的第二条。或者你去革命,打土豪,分田地,重新洗牌,或者就在商业战场上整合工农兵力量,干掉已经成功的资产阶级。
  每个人都自有其命运,这事儿是造物主决定的,外力的帮助他改变命运只能引他走向疯狂然后灭亡--这是刘江的故事,在这个人物身上,丁元英更像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爱你变成害死你。
  丁元英的愿望是美好的,他说希望大家不要依靠什么救世主,要靠自己,命运在自己手上。(另一层意思就是:救世主其实会害了你们的),但是中国人的文化属性里是没有个人个性可言的,营营役役,甘做奴隶,不愿思考,不愿尝试,从不主动且逻辑混乱不清,一面唱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面又唱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这样的一群人,怎会有得救?

百分百政治不正确

大独裁者 是个 集各种政治不正确于大成的笑片,看这种电影和看人骂粗口,看毛片,看暴力电影一样,可以宣泄人们的情绪。非常过瘾。
  佛洛伊德总结过,世间一切欲望,说到底都是性欲。这样看来,这种电影就是政治毛片啊。--和看毛片一样,你别以为你也可以做那么久,别以为叫的欢腾就很享受--那不过是导演的要求,演员的敬业。
  同理,人们也只能在电影里宣泄一下自己被理智压力的非理性---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些狂野的想法,如果人人都可以做真正的自己,那是非常可怕的事。还好,片中只有独裁者一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你会发现吊诡之处,随心所欲做自己并不是最快乐的,人这种动物只有在规则下才感到满足快乐。所以理性的压抑,几乎可以算成本性之一部分。)
  影片纯为搞笑,对民主与独裁的演绎颇能命中一些人--比如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读者群---的智商范围。
  首当其冲黑掉的,是女权主义者和新左知识分子。女主角就是个女权主义者,同时是个绿色联盟(NGO)的主事,政治正确绝对拥护者SB新左份子。同时,新左和年轻的女权主义者很容易冲动,热情过度,走进形式主义温床,她说:
  我大学后交的男朋友全都是有色人种 !(以此证明自己不歧视有色人种,实在是种形式主义和用力过猛)
  阿拉丁将军答:因为有色人种都不怎么挑挑拣拣的 (意思是,你这样的也只有他们能接受了)
  她在警察局骂警察,滔滔不绝一大套女权主义,尊重少数族裔,尊重弱势群体理论之后,说,我不是空口无凭,我是有理论根据的,我大学修过女性文学!
  这一通下来,看得独裁者阿拉丁目瞪口呆--这样也行啊!!爽。
  其实盲目同情弱势群体,盲目推动所谓平权,是对正常人的一种反向歧视,而坚持政治正确的左派知识分子和女权主义分子,在此议题上,的确有点过分。
  影片特意滑稽的反讽民主和独裁的管理风格,在管理店铺上做了比较,可见独裁多么的高效率低成本。而民主如何的把店弄的一塌糊涂,频临倒闭。
  阿拉丁最后在联合国的那段演讲则是迈克.摩尔和环球时报上身,一副美国最万恶,民主不是万灵丹的语气。最后的场面尤其搞笑,独裁者继续保持着独裁本色,开着坦克驱赶投票的人去他的票箱因此是得票率98%,而嚷嚷民主女权主义的女主角则嫁入豪门,过起独裁国家的幸福生活。
  这部电影仍是《波拉特》的制作班底,但却没有前者纯粹和彻底,上面列出的几处硬伤,令这部本来可以很欢乐的政治戏剧多少显得有点做作。
  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只政治不正确的魔鬼,都压抑了不少政治不正确的想法,拍这样的电影,相当于帮大家打飞机,是绝对安全的,不用像帕索里尼一样被人拍死。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越饿越长命

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通常是不看电视的,通常只会看计划中要看的节目。昨天如期看了预告了几天的BBC纪录片,地平线单元的纪录片素来都是短而精,不容错过。昨天这一集,预告了几天了,我很有兴趣,夜晚9:30播出,已经带女儿遛弯儿回来了,女儿在房间跑来跑去自己玩了,我难得的看了个完整版。
这一集叫《越饿越长命》 (Eat, Fast and Live Longer)
主持Michael本人既是主持又是主角,他50 出头,看上去40岁左右的样子,身形偏瘦但略有肚腩,首先做了个简单的测试,闭上眼睛单脚站立,20岁的小伙子可以站35秒上下,50多岁的,20秒已经不错,这个平衡事关耳朵,无论外形多年轻,一试立刻可分辨。年纪大,机器坏,果然没有年轻人好。
当然,更科学的方法是用数字说话,做了各项检测后,他一脸沮丧:血糖血脂高,癌症指数高,加上他父亲曾患前列腺癌,他属于癌症高发人群--虽然看上去那么健康有活力。
医生说,如果你不从现在开始改善,很快你就会像一个普通欧洲人一样,65岁左右,一身慢性病(糖尿病,心脏病)每天要吃8种以上的药。
当然这和他做电视工作者饮食结构不健康有关系。
他很郁闷的,也很担心,和摄制组一起驾车赴美,开始了寻找方法的旅程。
其中一个研究生命及营养的大学教授告诉他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饿三天。饿上三天,你的各项指标都会下降,三天,每天只能喝水,红茶,味增汤一碗(125卡路里),为了健康,Michael展开了三天的饥饿试验。
”我并没有想象中坚强“,断食第二天,晚上,摄制组的人吃韩国烤肉,Michael 眼巴巴的看着,闻着,“我不介意你给我烤一片儿”,他咽着口水,真诚的对同伴说。但是大家都没给他。他沮丧的回到酒店房间,冲了杯味增汤,非常美味的喝掉了-他选择睡觉前喝,他说饿着肚子我睡不着啊,昨晚梦见吃三明治,非常真实,醒来后我在床上狂找掉的渣。
第三天,有点头晕,其它一切都好,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
断食结束,他终于吃上早餐。等待检查结果。
结果出来了,果然,一如所料,他的各项指标已经跌到正常水平。
但是,这个方法太痛苦了,我可坚持不了啊!
我也做不到,意大利裔美籍大学教授说,“你知道的,我们意大利人最爱美食”
所以,这个极端的方法并不可行。
他去找了另一个研究脑退化症的教授,教授高高瘦瘦,充满活力,带他去实验室,两个小老鼠,一个胖的,一个瘦小的。
这两只老鼠注定患脑退化症(当然是教授给他们用药破坏脑神经)。放在一个迷宫里,总是吃不饱的那只(瘦小那只)会慢慢的生长出新的神经元,更快的记住每次放食物的地方(在迷宫里)。
”这是符合进化论的,因为饥饿会迫使生物生长新的神经元,以便记住找到食物的路径“
这一段只是过渡,很快他找到一个从事饮食疗法的女教授,推荐了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方案:一天禁食,一天进食。禁食日,只能吃蔬菜水果等没有热量的食物,且只能吃一餐。进食日则随便,想吃什么吃什么。他很高兴的接受了。禁食日,他把那餐全素的放在早上吃,然后就不再吃东西,第二天照样汉堡包腊肠薯条的吃。这个方案还有种模式:5+2.5天正常吃,周末断食两日。
后来他选择了5+2,坚持了7周。再去做了检测。他的各项指标已经与健康人无疑,不再是高危癌症人群。
当然秉持BBC一贯的严谨作风,最后看到结果笑逐颜开的主持人,不断强调:并非适用所有人,本身就比较瘦的,或者患病的人,就不宜用这种方法,请在尝试前先咨询医生等等。
其实,各种方法的原理,是同一个,当人吃高热食物并且每天都吃饱时,人体分泌一种激素,令细胞加速分裂,人体处于战斗状态,细胞分裂的快,来不及修复受损细胞,受损细胞发生异变,比较容易变成癌细胞。这就像一辆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没时间保养容易坏一样。
饥饿令细胞分裂变慢,有时间修复受损细胞,并且饥饿的人,身体燃烧完体内的糖分后,就开始烧脂,35天下来,他轻了7磅,肚腩也没了。
我觉得这是有科学道理的,等我年纪大了,也这么试试。
中国近几年兴起的很多”禅修班“,各种壕们参加了都说好。也是这个原理,他们被叫进深山,手机等电器不准带,每天早睡早起,扫地煮粥,听佛经。每天都不给吃饱,梁文道同学参加的那种,每天好像只能喝碗粥,吃一小碗白饭,于是梁兄感叹道:我第一次尝到了米粒的香味,那种粮食自然的香味。
是啊,让你饿三天,给碗米饭,你也能尝到米粒的香味。
很多壕都表示,禅修俩月觉得神清气爽,各种病痛都好了。这种研习班收费很高,这个费用,是购买意志的费用,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意志力,不能大隐于市,平时也做到,只能在那种极端环境下,外力强迫中达成结果。
像连岳这种意志力比较强大的人,自己就能做到定期禁食,减食,所以发现了放诸四海皆准的伟大的减肥第一定理:不吃就会瘦。
其实看完这个片,我就一直有个疑问,过去几年,男女平均寿命最长纪录,都是日本在保持。这很好解释,我就没见日本人吃饱过,就那个分量,也就是半饱吧。但这两年,第一的名头居然落在HK人头上了。我真是对暴饮暴食,奶茶烧腊的HK人可以长寿这件事儿,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早上到办公室和主管说昨天这个节目,他显然很感兴趣,听完我的复述,他说,嗯,有道理,从明天开始,我决定只吃一份儿早餐,不再叫双份儿了。
========
我是在TVB的Peal台看的,这是
节目的简介,大家想看自己搜了download吧。
http://programme.tvb.com/foodandtravel/eatfastandlivelonger
In this programme, Michael Mosley discovers the powerful new science behind the old idea of fasting. And he thinks he’s found a way of doing it that still allows him to enjoy his food.
It sounds too good to be true. So Michael decides to take a road trip across the US to investigate how a little hunger can make you younger – and of course, to try out some of this new science for himself.
First up he samples the scientifically well-established regime of calorie restriction. Michael meets Joe, who’s been following this hardcore diet for a decade, eating 25% less than normal every single day. After a health test face-off, Michael has some arresting news – his risk of heart disease and cancer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Joe’s. But Michael can’t bear the thought of such a strict diet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One scientist decides that what Michael’s body might need is a short, sharp shock – a 4 day, 50 calorie fast. His theory is that periodic extreme fasting like this lowers levels of a hormone strongly linked to general ageing, diabetes and several cancers. Michael finds out his levels are high – the hormone is accelerating his ageing. The diet brings some truly amazing results for Michael, drastically reducing his risk of disease. But it’s too tough a regime to do regularly.
Michael’s next stop,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s a revelation. Here, one scientist is trialling a whole new way of looking at fasting. It’s called Alternate Day Fasting and it is everything Michael’s been searching for – a way to fast yourself younger but with a free pass, every other day to eat exactly what you want.
This mixture of feast and famine has powerful results on the body, rolling back the decades. It packs all the anti-ageing clout of daily calorie restriction but still allows you a taste of the good life. And it’s not just good for the body, it’s also great for the brain.
The last stop is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eing, where Michael hears from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neuroscientists on how this pattern of intermittent feeding and fasting can actually grow new brain cells and reduce your risk of Alzheimer’s, Parkinson’s and dementia.
Back on his home turf, Michael decides to spend six weeks trying this diet, mixing up two fast days and five feed days each week. But will it work? Has he managed to fast his way to a longer, healthier and younger self? The results are genuinely life changing.

黑水镇里无好人

straw-dogs-pic09

Straw Dog 击中我有两点,一是恶人现世报死光光的过瘾,二是对反智主义的嘲讽,文弱书生终究以智慧和临危不乱的素养,以体质弱胜了野蛮的强。看一看,谁才是真男人,大丈夫,不是大块头空有一身肌肉的野蛮之辈,而是胆大心细,平时文质彬彬,危机来临以一当十的哈佛生。对反智主义的嘲讽非常彻底,甚至在大块头强奸前女友时,导演安排他刚进去就交枪。嘴上逞强,心强命不强。


  原片原著没看过,这部翻拍电影非常棒,短小精悍,但该表达的都有了,一路上的田园风光和森林景象,让人想起美国小说中常见的不厌其烦的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男主角有几分像纽约客的格拉德维尔,气质和演技都符合角色。人物出场不多,但个个都很鲜明,对白也写的不错。影片开头的小酒馆一出,对白和气氛烘托的非常恰当,虽不是穷山恶水,当仍然泼妇刁民此时此刻已经暗示:黑水镇上无好人,残酷的斗争即将打响。


  这类电影让人看着大呼过瘾,通常前半部分重点突出恶人的穷凶极恶,像《我唾弃你的坟墓》<杀人不分左右>(HK山寨过一个《山狗》),一名女子遭轮奸致死,好友或者父母帮她报仇的故事,前半部分观众累积了足够的仇恨,后半部分,看着凶徒一个个以不同的方式遭折磨致死,那种快感,很好的舒缓现实生活中的暴戾情绪,让人跟着主角做痛快的复仇,实在爽快。(发射钉枪时,两瓢滚油泼出窗时,爽翻天了~~)


  美国反智主义流派有几年颇为盛行,大致意思是读书是无用的,人应该向大自然学习,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代表作,受过教育的小孩儿放进大自然,放进社会,一点儿用也没有,反而是野生的小孩儿见机行事,游刃有余,智慧和动手能力都在受教育的人之上。


  这种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大自然不一定都教会人好的东西,黑水镇上这批人,整日无所事事,无追求,无能力,生活单调乏味如一潭死水--连球赛都那么低级。渐渐衍生出愚昧野蛮,憎人发达笑人无,靠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生活风格,宗教对他们而言更形同虚设。喝醉酒后打孩子揍老婆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女主角Amy一心离开,并永远也不想回来。


  最后的半段,一个与这批泼妇刁民格格不入的看上去柔弱哈佛书生(职业编剧),以自己的冷静和智慧,干掉了这帮持枪拿棍的大块儿头,这是智慧对野蛮的胜利。对反智主义的反思和嘲讽。


  这故事发生在美国南部小镇,也可以发生在许许多多封闭落后的地区,田园风光之下,并不一定都民风淳朴,闭塞、缺乏工作机会、物质缺乏、精神生活缺乏,一旦陷入负向循环,就会产生黑水镇这样全村儿每一个好东西的封闭罪恶岛。


  陌生人到来完全不是入乡随俗那么简单,打破一种Norm需要付出代价,不是人人都那么幸运。这种电影给人带来观影的快感,可真实生活中往往是前半段和后半段同一个节奏。凶恶残忍的人继续活得志得意满,所有的恶都能得逞,而善良的人一个个的被害却没有复仇机会,这几天中国发生的事,不就是如此吗?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孔雀》,一家人中国梦的幻灭

U105P28T3D604839F326DT20041220151305

最后五分钟,终于出现了孔雀,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动物园里,低头耷脑,萎靡不振,又过了两分钟,孔雀开屏了,他们一家人,全都错过了这禽鸟界最虚荣的一刻。正如这一家人各自的命运,都是在机会错失中度过的。
  本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兄妹几个人各自『中国梦』的一一幻灭,这种幻灭不会让人慨叹命运无常而是让人慨叹社会不公。这是看似安阳这家普通人家的命运,其实也是千千万万被错失机会的中国人的命运。正如片中这家人一样,大部分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在当权者的文治武功下,如鲁迅所说,辛苦而麻木的生活,辛苦而恣睢的生活,电影没有给人任何希望,希望看过的人深思,希望从我辈起,努力挣脱,告别这种可怕的宿命。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最后五分钟才点题,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样,熬到两个半小时过去才杀了人。《孔雀》是顾长卫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却有着《牯岭街》和《一一》一样从细碎中见宏大的史诗气象,可以说不声不响拍的大气磅礴。
  2005年,第一次看《孔雀》,少年不识愁滋味,看了一点点就停掉了。如今重看,这部电影真是平民的史诗,国内导演作品中,只有田壮壮的《蓝风筝》差可比拟。
  电影讲的故事似乎是故意将时空错乱化、虚拟化,从电视机里放的《追捕》来看,是70年代末(我妈曾许多次和我说起《追捕的》情节和看《追捕》的震撼。),中国刚告别一场漫长的全民癫狂的噩梦,精神正在自我治疗中复苏,尤其是年轻人,导演在处理《追捕》画面时,也颇用心,晃过的画面里,杜秋(高仓健)一遍遍的追问:你为什么要救我?热情烂漫的真由美头也不回的说:因为我喜欢你!
  全家人都沉浸在这部电影里,沉浸在对这种大胆的爱恨羡慕里。而整部电影里,真爱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如果理解没错,老大对陶美玲的爱,张果子对老二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但都无疾而终并得不到应有的珍视。
  虚拟化的时空里,广播体操,荷塘月色,自由经营的小摊档,同时出现在刚刚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尚未完全展开的70年代末,同样,在70年代末,老二张静初也不可能奢侈到拿那么多布去做自己的降落伞(这一点,看看她们兄妹身上总是宽大,并且只有蓝裤子白衬衣的妆扮就知道了)这和顾长卫后来导演的《最爱》一样,这种虚拟时空,成为顾长卫的一种风格。
  在这个虚拟时空里,历史背景变得更加突出---整部电影的压抑气氛,灰暗色调,麻木绝望的情绪,全都和这个大背景有关:文革,电影发生在文革刚结束的头几年。
  全民癫狂的十年,儿子斗老子,学生杀校长,妻子举报丈夫,这些变态的生活持续的太久,几乎改变了中国人的基因,对中国人造成巨大的伤害,需要几代人才能慢慢治愈,治愈的年代里生活的人,成为被历史错过的一代,成为历史车轮碾压下,时代的牺牲品,本片中父亲母亲爱孩子的变态方式,至今都在中国不少地区延续着。而影片里大雨中,中学生集体围殴疑似“耍流氓”的胖子,集体捉弄、孤立同班同学的行为,和做红卫兵的父辈毫无二致。
  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酷,互相幸灾乐祸,成为文革后中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色调,编剧没有一棍子打死,片中也有厚道人,胖子的冻肉厂同事,就是难得的良心尚存的一个普通人,除此之外,这部电影里再也找不到一个没有人格扭曲的人。
  作为第五代导演一员,顾长卫因为起步较晚,洗脱了同班同学张艺谋陈凯歌身上那种做作与哗众取宠,他没有像张艺谋一样动不动就活剥人皮弄个满屏红,也没有像陈凯歌那样大冬天的剁掉个手指给大家看,以此来展示中国的某些方面,展示民族的不幸与苦难,是中下表现。顾长卫这种平静之下,一句话不多说的激流暗涌才是举重若轻的大手笔。顾长卫的电影几乎是刻意避开了残酷画面,如本片中最残忍也不过是胖子在大雨里被人围殴滚成个泥猪,亲弟弟刺向他的伞柄在一声嚎叫中画面戛然而止没有让人看鲜血淋漓,尽管那可能更富表现力,但在我看来,留白更加耐人寻味。
  顾长卫尚未褪尽的第五代色彩,也喜欢用『表现主义』的技法,比如立春里的菠萝,本片中的向日葵,自己缝制的降落伞,但比起其它第五代,已经克制很多,几乎不着痕迹。这是自信的表现。
  <孔雀>是如此完美的史诗,以至于后面两部顾长卫的作品与之相比只能算是小品了。顾长卫的每部电影都被审查的七零八落,这部电影据说审掉了弟弟作为同性恋的身份(如果照原剧本,就真完美了),而《最爱》已经被剪的变成另一部电影了。导演保留着原片,希望我们大家都有看到原片的那一天。

images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转个八卦

 

按:

我挺喜欢高的作品,尤其是《一个人的圣经》,在这个长篇里,主人公是被前妻举报的,将自己的手稿东躲西藏,最后不得不烧掉,这也许不是他的经历,不是他的故事,但是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

不知道最初是哪个不靠谱记者把小说情节当成他的履历写在报道里的。

从高的小说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而且审美也很不错(小说里他写主人公自小就无意中偷看到妈妈洗澡,从而有了很好的审美,没有被革命时代的审美观洗脑)。他前妻也是名门之后,相信不会乱写乱说。高现在好像没有妻子,只有女友。他拿诺奖的雄心我觉得非常不错,我看到他最早的文章就是《有只鸽子叫红唇》,我是在1981年的《收获》杂志上看到的。这篇小说非常令我震动,我反复看了两三遍,那是1999年,当时我觉得他有获诺奖的潜质,然后2000年他获奖。不是想说我有预见力,基本上那时我看到好的作品都会这么想。

从他的小说里(所有我看过的三部长篇)完全看不到他的文字有污染。所以,年轻时这些事如果是真的,我只能说精神分裂很牛B。

=======

今日瀏覽網絡,無意中看到香港《蘋果日報》去年十二月刊登的一篇文章〈高行健的元配夫人〉,作者是我老友高皋的丈夫嚴家祺先生,自從搬過一次家後,我和他們夫婦好多年沒聯繫了,看到文章,講的都是過去熟悉的事情,勾起了我很多回憶。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我的家住在南京大鐘新村,當時那裏住的大多是專家學者、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把列夫.托爾斯泰巨著《戰爭與和平》介紹給中國讀者的翻譯家高植先生,也就是高皋的父親。我們兩家是通家之好,高植先生是我父親的老友,他的太太是我母親的中學同學,而我和高皋又一同在一所小學念書,成為了很要好的朋友。現在還能回憶起我們住的院子裏常常舉辦文藝晚會,有一次,我們的媽媽和其他媽媽們一起身着俄羅斯服裝跳舞,爸爸們則把在院子裏掛上五顏六色的電燈泡,童年的記憶十分純潔、美好。

我於一九五五年九月就讀南京第十中學(現在的金陵中學),與高行健認識是在一九五七年一月學校舉辦的一次舞會上,高行健通過一位跟他同班的男同學來找我,說希望我教他跳交誼舞。此後,放學路上經常會和他「巧遇」,和他比較熟悉以後,我憋不住好奇,問他學跳舞為甚麼不自己來找我,他說怕被我拒絕,並說很早就注意我了,因為經常在學校體育場看到我的身影,也去觀看過我參加朗誦比賽,在跟我接觸之前,他已經通過好幾位同學瞭解了我的家世。一九五七年暑假開始後,我收到一封信,此前,除了收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和比賽的獲獎通知之外,沒有人單獨給我寫過信,打開一看,竟然是高寫來的,欣喜地告訴我他被北京外國語學院錄取了。後來我考上了南京大學中文系,我們地分南北,主要是通過書信相互瞭解對方。文革爆發後,我的家庭也像許多教授家庭一樣受到衝擊,高那時已經大學畢業留在北京工作,利用出差機會回南京來看我,勸我跟他到北京避避風頭,我們於一九六七年十月在北京結婚。

高在中學時就表現了對文學的愛好,只要嘗試寫一點東西,就會拿來聽取我的看法,結婚以後仍然如此。從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六年,我看到的作品有十篇,短的有兩頁,最長的有十頁紙,每一篇的內容情節至今還歷歷在目,不是醜化揭批右派分子,就是謳歌文革,其中有一篇他特別滿意,署上筆名「紅飈」,寄給了江青。

自二○○○年高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有一種關於我們離婚原因的傳聞大為流行起來。據該傳聞稱,高的第一個妻子反感他一天到晚不停地寫作,抱怨他直寫得家徒四壁,連孩子也養不活。傳聞還說,高在文革期間繼續暗中寫作,而妻子威脅他要向組織告發手稿裏有見不得人的東西,高怕因文獲罪,一邊掉淚,一邊把一整箱手稿燒個乾淨。關於這件事,我在這裏不妨多說幾句。

首先,傳聞的「作者」似乎沒有在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生活過,高和我當時都有固定工作,拿固定工資,他愛不愛寫作、寫多寫少,都不影響家庭的經濟狀况,「寫的家徒四壁」不知從何說起。我們僅有的一個兒子出世後,從小到大一直寄養在南京我父母家裏,高沒給過一分錢生活費,直到離婚後才根據法院判決支付了三年的撫養費。文革中我父親工資被扣,母親沒有收入,我曾與高商量寄點錢回家,他卻說:「你爸爸養不起我兒子,我找你做老婆幹嘛?」

第二,這位傳聞的「作者」與我素昧平生,不知根據甚麼說我迫使高燒掉手稿?又是根據甚麼認定高當時有「一整箱的手稿」可燒?實際情況是,高在文革時期作為造反派頭目、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分子,多次對別人進行抄家、批鬥,還催逼我和哥哥燒掉了家藏的所謂「反動」書籍和海外親友的照片。

一九七五年,高以我父親女婿的身份找我父親的學生南楚珍推薦,從安徽農村調到北京的中國旅行社,之後又經過我母親的親戚龔普生(喬冠華太太龔彭的大姐)推薦擔任了《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一九七九年,高陪同作家協會主席巴金到法國、意大利訪問,回國後首次跟我提到他對諾貝爾文學獎志在必得,說「巴金老兒不敢拿,我敢拿!」我當時很納悶:你手頭沒有甚麼作品,靠甚麼去拿這個獎呢?他也曾對我說,魯迅之所以拿不到諾獎,就在於作品太少,都是短篇的。不過就是從那以後,他的確把重心放到了寫作和加強與知名文化人的交往上來。

他最早提出跟我分手是在一九八○年,他說:過去想方設法調我到北京解決兩地分居,現在終於搞清楚老是調不成的原因了,因為我的檔案裏給我父親的結論是「特嫌」(「特務嫌疑」的簡稱)。他還說:特嫌是永遠翻不了身的,即使表面上給平反了,實際上仍然受到嚴密監控,根據內部規定,特嫌的子女是不能嫁軍人,不能嫁黨員,不能嫁幹部的。「你怎麼偏偏就嫁了我,你是個完蛋了的人,可我還要發展,你幹甚麼揪着我這根稻草不放呢?」我反問他:「當初你山盟海誓地追求我,怎麼這個時候變成了我偏偏要嫁給你?你利用我們家關係調回北京的時候,怎麼沒有嫌棄我們這個特嫌家庭?」

此前,已經有親朋好友告訴我他在北京有外遇,並說我精神有問題,夜裏磨刀要殺他,我還不太相信,看到他這幅嘴臉,我難忍心頭怒火:你有了別的女人提出要跟我分手,光明正大說出來不行嗎?何必要給我扣一頂「特嫌子女」的大帽子?聯想到他把許多歷史人物的成功經驗總結為兩條:一是「婚姻就是政治、愛情就是性」;二是「一切功勞歸於自己、一切錯誤歸於別人」,現在竟把這兩條經驗全用到了我身上,作為有自尊的女人,我感到受了極大的侮辱。

在跟高離婚多年後,我曾努力忘掉這一段極不愉快的經歷,沒想到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這段經歷竟然換了如此一副扭曲變形的面貌來回訪我,令我啼笑皆非。這麼多年來,我也曾試圖還自己一個清白,在友人們的幫助下發表文章,據說有的媒體根本拒絕刊登,有的網站登載了兩天又拿掉了,或者把涉及到離婚這部份的內容删除不用,理由很簡單:這是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沒有辦法說清楚真偽,不能刊登一面之辭。

我很理解這些媒體的態度。第一,高是諾獎得主,我是平民百姓,話語權不在我手裏,有人對我說:「捏死你就像捏死隻螞蟻」,生動地表達了這個意思;第二,高作為法籍華人獲得大獎,華人社會視為驕傲,重提舊事有傷驕傲,實屬自討沒趣;三是少數人可能覺得「妻子告丈夫」最能體現共產制度的邪惡性,寧可信其有。理解了這些,以後再有人找我詢問高從前的事,我一概採取「沉默是金」的態度。

雖然如此,我還是很感謝〈高行健的元配夫人〉的作者還原了當時的一些實際情況,並祝老友夫婦身體健康,生活快樂!

======

高行健是一九八八年開始定居巴黎的,一九八九年「六四」後,我與我老婆高皋從北京經香港來到巴黎。我們與高行健早就認識。法國文化部授予高行健「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那天,我與高皋到巴黎第九區「作家與作曲家協會」參加了高行健的授獎儀式。在巴黎期間,我們與高行健有多次往來,發現高行健的女友,與他的元配夫人王學筠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可以說是一個「類型」。這樣就引起我老婆對王學筠的許多回憶。王學筠家和高皋家是世交,她們是小時的玩伴、小學同班同學。早在七十年代,王學筠就曾對高皋說,高行健自命不凡,他認為自己將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看來,世上無難事,「為者必成,行者必至」。目標明確、堅定不移、專心致志,是成功的要素。

在高行健出國前,在一九七四年,高行健就到北京工作,而王學筠在南京。一九八一年初冬季節,當時我家住在社科院乾面胡同宿舍。晚飯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我打開房門,看見站在門口的王學筠。我叫着高皋,說「王學筠來了」。高皋有點吃驚的嘟囔着「她怎麼突然從南京來了」,立馬迎上來,看見只有王學筠一人,一面說,「怎麼就你一個人,高行健呢?!」,一面趕緊把她讓進屋來。只見王學筠穿着厚厚的大衣,呆呆地站着,面色煞白,手裏攥着一張紙,眼淚止不住刷刷地往外淌。高皋上前樓住她,問到,「怎麼啦?……」忍了半天,王學筠才舉起手中的紙,蹦出一句話「他突然寫信來,要和我離婚。」高皋說,「找他去!找他去!」,拽着王學筠,抄起外衣就衝衝出去了。

我焦急地等着,直到晚上十一點多鐘,高皋回來了,樣子平平和和,歇了口氣,開口道:「你猜高行健住在哪裏,就在東總布胡同文化部宿舍,原來的傳達室,一張單人床、一張書桌、一個取暖用的蜂窩煤爐就把屋子佔得滿滿騰騰。高行健坐在書桌後邊,我和王學筠緊貼着門擠坐在凳子上,隔着爐子和他面對面。他們倆面無表情都不開腔,我只好東拉西扯,看見床上一大鐵桶餅乾,就問怎麼這麼多餅乾,高行健則面無表情喃喃回道,有時幾天不出門,就吃點餅乾……反正是勸『和』不勸『分』。我自覺沒趣,時間也太晚了,說了聲那我就先回去了。沒等我開門,王學筠站起身說要跟我一起走。我趕忙攔着她說,這是你自己的家,怎麼能跟我走,把她往回推,徑自開門,就回來了。」

後來聽王學筠講,那天晚上,他們兩人溜溜地坐了一夜,一句話都沒說。看來,高行健是鐵了心,一定要離婚。

高行健和王學筠的相識,還算是浪漫的。

王學筠祖籍安徽,父親王氣鐘是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典散文學家。她和高行健都就讀於南京金陵中學,相差四屆。高行健高三時,希望在跨進大學前能找到一個女友,看中了身材高䠷、眉目清秀、文靜穩重、出身於教授家庭的學妹王學筠,利用上學放學同路的機會,有意與她接近,逐漸確立了戀愛關係。

高行健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外文局工作。

一九六七年,王學筠還是南京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利用文化革命大串連的機會到北京與高行健會面。王學筠說,當時大學生是不准結婚的,但是,在高行健執意堅持下,還是把婚結了。不久,王學筠的父親被打成「特嫌」、關進牛棚。

一九六八年,王學筠被分配到山西省介休市陶瓷廠當工人,工廠在大山裏,全是農民工,連報紙都看不到,沒紙、沒筆,王學筠誇張地形容,離開時連字都快不會寫了。其間,高行健欲將妻子調至幹校團聚,因王父問題尚未解決,沒有調成。一九七○年,他們的兒子王成至(小名毛毛)出生。為解決分居問題,高行健設法和妻子一同到安徽省皖南寧國縣港口中學,王學筠教書,高行健擔任政工組組長、革委會委員,被評為「學毛選積極分子」並加入了共產黨。寧國縣非常偏僻,傳說連日本人都沒去。當時正值備戰時期,情勢緊張,他們就想找一個能躲避戰事,又有柴、有米、有水的地方,先解決夫妻兩地分居問題。王學筠教學工作繁重,把兒子寄養在父母家中,生活環境和經濟條件都優於他們,不要高行健負擔養兒費用。高行健心裏明白,曾對王學筠戲言,「你爸爸養不起我兒子,我找你當老婆做甚麼?」

寧國縣不是久居之地。一九七四年,高行健以王氣鐘女婿的身份找到北京的南楚珍,他是王氣鐘的老朋友,剛剛被解放的官員。當時,外文局正需要一位法語人才,有法語專長的高行健在南楚珍的幫助下,被調進外文局國際書店《中國建設》雜誌社,王學筠仍留在安徽。

高行健一直想方設法要把妻子調回北京,還曾親自跑回寧國縣辦理,卻屢屢失敗。

七十年代末,高行健調入中國作家協會外聯部工作。此時,王學筠的父親已被解放,因身邊無子女,於一九七九年將女兒調回南京大學留學生部任教。高行健夫妻雖然都離開了窮鄉僻壤的寧國縣,卻仍然分居兩地。王學筠每年暑假到北京和丈夫團聚,她父母也有時隨行,順便看望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工作的長子王學莊,高行健經常跑前跑後幫忙照應。高皋當時在北京一個小醫院工作,高行健為了讓王學筠在北京多待幾天,就以生病為由要高皋幫王學筠開「病假條」。高行健則一有時間就回南京看望妻兒。

好景不長。從高行健正式提出離婚起,夫妻之間便形同陌路,而王學筠堅持不離,一直拖到一九八四年法院判決。高行健負擔兒子每月十六元撫養費。一九八七年,高行健去國後,他們之間的經濟聯繫就中斷了。離婚對王學筠的打擊很大,提起來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像變了個人似的。

二○○○年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高皋與王學筠通電話,得知王學筠以副教授的身份已從南京大學退休,大部份時間住在上海,幫忙照顧兒子。王學筠談了高行健的家史,又談了毛毛的情況。毛毛取名「成至」,是「為者必成,行者必至」的意思。毛毛有一些高行健的性格特徵,從小喜歡臨摹名畫,功底頗深,足以亂真,因為沒被美院錄取而就此封筆。毛毛一心向學、外語極好,在得到博士學位後,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係所工作。高皋說,從電話中可以感覺到,毛毛忠厚老實,懂事孝順,性格更像媽媽。

嚴家祺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