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10 阅读报告

无论工具如何变迁,生活如何改变,习惯读书的人仍在读书。


2010年,于我而言是和以往生活不同的一年,因为每天固定的两个小时的上下班地铁,我在阅读器上读了不少书,先是手机,后来是iTouch,但也买了不少实体书,读了不少实体书。共读书68本,还不算重读的几本。比去年还多。


韩寒的《独唱团》第一期并不是一本内容足够优秀的刊物,我买了三本,读完写了读后感,《1988》出版后也买了一本看。后来又把《长安乱》找来看了,至此,韩寒的书全都读过了,我比较喜欢《他的国》《一座城池》也还不错,但他的小说其实也是一些段子组成的,只不过是原创段子,比较机灵,我觉得果然姜是老的辣,王蒙说,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到我们这一代,我们有『段子』,这个时代,无论好的作品还是坏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段子。


今年读过的最喜欢的书是陈存仁先生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以后肯定会再读,这本书材料翔实的记录了过去的上海,而且,八卦浓度极高,在他笔下看到的章太炎,吴稚晖是在我【d】历史和国民【d】史中所没见过的。这本书很厚,我在地铁上抱着看,看着看着地铁就走到了小南门,这正是他以前活动过的地方之一,我写了读后感。又买了他写的另外几本。后来,我重读阿城的《闲话闲说》,提到了这本书,对其赞赏有加。对了,我又重读了阿城的几本书《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威尼斯日记》《棋王》。


有段时间,我想读遍阿兰.德波顿,买齐了,读了大部分,最喜欢的是去年读的《爱情笔记》和07年读的《哲学的慰藉》,后来的不是很好看,尤其是今年出的一本《工作颂歌》,他果然有才尽之感啊,在TED上看了他的演讲,语速极快,迫不及待。他做的事,写的书,全为普及哲学,陶杰说他是英国余秋雨,但他不是大师,而且,饶是如此,也是余秋雨所不能比的。今年读了《拥抱逝水年华》《身份的焦虑》《亲吻与诉说》。


还有段时间,我觉得每天光阴虚度,很焦虑,于是又一次系统的重读那些时间管理有关的书,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格拉宁《奇特的一生》。还有一些我称之为救命书的一批书(书单就不好意思列了)总之,还是一句话:贵在坚持。这种焦虑几乎变成我人生节奏的一部分,只是发作时间间隔越来越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摆脱。


又有段时间,我读了一些大前研一的书,最喜欢的是《思考的技术》,这本书让我搞懂了所谓咨询业是怎么回事儿,大前是麦肯锡日本的头头,写的很不错,有理有据,接下来又看了《不爱上学》和《低智商社会》大前说,他刚从美国毕业回到日本,在日立上班,有自己的办公室,把脚搭在桌子上看文件,在办公室煮咖啡,一下班就走,以上行为,被领导说,领导说,主管不走,你不能走,不能在办公室这么随意。他觉得非常荒谬,就辞职了。看来,丫还真不是日本人那。


随笔和专栏结集是最适合边走边读的东西,读了不少,最喜欢的是《佛祖在一号线》,完整的读了两三遍,我盼望它出版很久了,写了读后感。《送你一颗子弹》我也很喜欢,断断续续读了两遍,《中国好人》也是比较喜欢的一本,比尔.布莱森的《人在故乡为异客》野夫的《尘世.挽歌》,蔡澜谈日本之《日本电影》也不错。《最好的女子》《虚拟书评》《西边书窗》则一般般,《西》是董鼎山的老书。


以下的书必须列在一起《我呸》、《俗话说》、《一个都不正经》、《我的奋斗》都是很好玩的书,《俗话说》和《一个都不正经》我买了两本。放在床头常常看。今年新出的《我爱问连岳》我也很喜欢。


史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村上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写的比较诚恳的作家书,尤其是史蒂芬金,我看了两遍,他用这本书当作实例,言传身教的告诉所有人:如何写出一本好小说,如何写的好,用他的话说,他的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多读多写。村上谈跑步,让我想起自己跑步的那些年,的确是很开心的运动,哪怕是一个人在孤独寒冷的深夜的操场里跑步。


小说还是读了不少的,没什么特别满意的小说,苗师傅的《除非灵魂拍手做歌》陈冠中的《盛【审查你M】世》写了读后感,我还看了两本《杜拉拉》。土的掉渣又让人心伤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好玩好笑的《星期一是礼拜几》,小资儿又热卖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我还尝试读了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这次读完了,还挺好看的,写了读后感。另一本另我感到不适的是苏童的《》,苏童总能把人性之恶,推到极致。我读了两次《山楂树之恋》,不喜欢。故事差,写的也差。重读了贾平凹的《废都》,一下子差点坏了读书的胃口。李敖写的《上山,上山,爱》也是本烂小说,发扬李敖不但骂人是王八蛋,还要证明之的精神,我写了读后感。


熟悉我的人一定会感到震惊,我还完整的,仔细的读了安妮宝贝的《莲花》,是的,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不仅读了,还写了读后感。


有一类书,今年读的比较少,只有《免费》和《网络狂欢》仍会重读的是《网络狂欢》,它是新时代的《娱乐至死》。


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我几乎是刻意的减少了自己的阅读量,人生短短,读书之外,有更多精彩的生活,而且渐渐的,更真切的感到生而有涯,知而无涯,很多书不愿再去尝试直接就放弃了。


新的一年,也许阅读量会继续减少,因为时间会越来越少,值得一看的书也越来越少。又要搬家才感到电子书是多么方便,从广东到上海搬家时,我寄了五大箱书,每箱都要超过一百五十斤,至今有一部分还呆在冰冷的车库,这些年断断续续买的书,天各一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聚一起。想来令人伤感,值得庆幸的是,想读的书,就算不在手边,也可以很方便的获得电子版了,所以以后也会减少买书。


祝大家阅读快乐,而且不要忘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都不能少!


附,书单: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2010年文津奖十大好书) 2010-12-31
俗话说 2010-12-31
佛祖在一号线 2010-12-31
中央公园西路 2010-12-07
我叫刘跃进 2010-11-30
一个都不正经 2010-11-30
蜗居 2010-11-30
低智商社会 2010-11-30
长安乱 2010-11-30
我爱问连岳Ⅳ 2010-11-30
废都 2010-11-19
虚拟书评 2010-11-19
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2010-11-01
米 2010-11-01
西边书窗 2010-10-29
年代剧 内心戏 2010-10-22
那些有伤的年轻人 2010-10-15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代表作,最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随笔录) 2010-10-12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2010-10-08
盛【被审查】世 2010-10-08
大前研一不爱上学 2010-09-28
绿林记 2010-09-15
挪威的森林 2010-09-07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2010-08-16
余震 2010-08-12
星期一是礼拜几 2010-07-24
寻找家园 2010-07-21
写作这回事 2010-07-21
免费 2010-07-21
“小不列颠”札记 2010-07-21
香港电影演义 2010-07-18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2010-07-18
思考的技术 2010-07-18
西藏一年(实景记录神秘圣地的藏地密码) 2010-07-18
阿甘正传 2010-07-18
五味 2010-07-14
独唱团 2010-07-08
莲花 2010-07-07
独唱团(第一辑) 2010-07-07
送你一颗子弹 2010-06-30
一個人住第5年 2010-06-29
爱上浪漫 2010-06-12
身份的焦虑 2010-06-12
拥抱逝水年华 2010-06-12
最好的女子 2010-06-10
相助 2010-06-07
过得去 2010-06-01
尘世·挽歌 2010-05-30
我呸 2010-05-24
我的奋斗 2010-05-19
奇特的一生 2010-05-11
把时间当作朋友 2010-05-07
俗世奇人(修订版) 2010-05-05
我的医务生涯 2010-04-28
银元时代生活史 2010-04-26
上山·上山·愛 2010-04-20
人在故乡为异客 2010-04-05
蔡澜谈日本:日本电影 2010-04-05
周作人传 2010-04-05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2010-04-05
中国男 2010-04-05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2010-04-01
中国好人 2010-03-11
除非灵魂拍手作歌 2010-03-08
中国导演访谈录 2010-03-04
读库0906 2010-03-04
山楂树之恋(张艺谋执导电影《山楂树》原著) 2010-02-24
麦田里的守望者 2010-02-03




...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怒放摇滚音乐会

十年后,明灭闪烁的打火机换成了五颜六色的荧光棒,摇滚歌手和乐队们一个个老去,二十年了,他们仍唱着过去的歌曲,挥洒着往日的激情,也许是心魔作怪,我总觉得一切都不如往昔---哪怕往昔我看的是一张VCD摇滚音乐会。十年后,物是人非。
那天,去万体馆看了怒放摇滚音乐会,托Olivia的福,是内场的位置,但基本上没人坐,大家站了四个小时,腿都直了,却兴奋的忘记了疲累。
四个小时,我努力的克制,还是哑了嗓子,除了崔健和窦唯,基本上是中国火的阵容,多了许巍罗大佑。
基本常识是,他们都老了吧,在中国,摇滚属于年轻人,六十多岁还Rock的,大概也只有Rock乐队,虽然做好了思想准备,我还是被惊吓的不轻,心中黯然,感到自己和他们一样老掉了。
十年后,我再没有那种喜欢什么就想变成什么的冲动,也不在对台上的摇滚明星生出无限的向往,这冲动属于青春。如今我知道那不为人知的一面,毁掉了他们的生活以及中国的摇滚音乐。
何勇出场,努力的鼓动激情,却真的激情不再,最后他有气无力的唱道:有没有希望,有没有希望。。。。二十年了,没有新的音乐出来,出来的新的音乐比过去更差,赶都赶不上,谈何超越,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有没有希望?一点也没有。
我第一次在现场看摇滚演唱会,而且如此的明星云集,都是十年前令我神魂颠倒,气焰嚣张的主儿,饶是努力克制,心里仍然激越澎湃。不知不觉跟着喊了个天昏地暗,这时候我想起小崔采访罗大佑时说的一个小故事,他说,我问我那些朋友,罗大佑演唱会怎么样?好看吗?唱的好吗?他们回答说:他唱的怎么样不知道,我们都是自己唱的。
赶去的人,不是去听歌,是去怀旧,也许是好多人的集体回忆之一吧。所以,乐队就拼命的唱老歌,于是黄立行上来唱时,大家纷纷起身上厕所。
看得很过瘾,唱的很过瘾,晃的很过瘾,但今昔对比还是有种由盛而衰的感觉,想当年,顶风能尿八百米,到如今,顺风尿尿滴湿鞋。丁武老师直接放弃了《梦回唐朝》,一首《飞翔鸟》到念白之处,发出的声音不是狂野,听着更像太监。唱《国际歌》时,我从洗手间出来,竟然比张炬唱的低八度。大家凑凑合合的合唱完毕,他们就走掉了。众所周知,丁武现在是个画家,不怎么唱歌了。
最令我神伤的是何勇,从声音到形体,他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何勇,他目光那么诚恳,声音那么浑厚,已经完全是一个慈祥落魄的大叔。最后,结结巴巴的说,希望中国摇滚永远怒放。这也是别的歌手都没有说的话。我爱摇滚歌星爱他们的张狂叛逆,啥都不屌,我无法形容,当我从一个摇滚歌手目光中读到诚恳时的复杂感觉,虎落平阳,英雄落魄,美人迟暮。。。。。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最令我觉得温暖的是许巍,据说,某些极富人格魅力的人会有种强大的气场,可以令方圆百里之内的生物感到他强大的磁场,眨眼放电可以穿过大气层,波及正常人视野之外。那天晚上,许巍就给我这样的感觉,我虽然在内场,但也看不清舞台上的真人,大屏幕上看去,他站在话筒前,微笑满面,尚未开口唱歌,就觉得心一下软下来了。音乐缓缓升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他始终是笑容满溢,不是甜腻的笑,不是做作的笑,不是虚伪的笑。非常自然,这时候忽略了小眼睛,深深的皱纹,觉得他是天下最美的男人,他没说什么话,从从容容的唱了三首歌。
我就那么安静的听完了。
许巍带来的这种温暖让我心变得柔软,平静下来,好像摇滚精神带给我的一切坚固的极端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我第一次觉得一个人的目光可以那么亲切平和温暖。他在台上看下来,仿佛看清了每个人。我们前面,有人举起一块简易的牌子,上面写着『许许巍风』,这显然不是事先安排的粉丝托儿,而那时我也不觉得做作。
王三表在广州举办新书发表会时,有女粉丝为许巍鸣不平,王坏笑说,许巍的歌有什么好听的呀,就是陕西普通话。当然,这是开个玩笑,我听的第一首许巍是《我的秋天》,然后是《水妖》专辑,后来就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听过许巍,到《礼物》和《蓝莲花》时,才又开始断断续续的听。我想他的经历最能证明一万小时定理。
郁郁不得志的时期,他也没放弃,后来他的抑郁症好了,有稳定的家庭和平和的生活,但这些并未构成创作的障碍,他重又火起来的这些歌,都是在正常生活中创作的,而剪去长发留起胡须的汪峰,却只能写出《飞得更高》这样的主旋律摇滚。。。
不过,最难忘的仍是汪峰和刘阳王旭一起唱的《春天里》,汪峰应该去弹吉他,让他们俩单独唱完这首歌的。这首歌正是中国摇滚的写照,如今他们大都生活在明媚的春天里,不知道是否岁月带来了更深的迷惘。
郑钧已经改行当老板,但雄风仍在,还有黑豹,仍是八十年代的蛤蟆镜和发型,胖了点儿,《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歌词写的很棒,窦唯写的。
罗大佑应该属于上一代人,所以最后登场的他并未收到如期的支持,他一连唱了四首歌,以至于台下有人大叫张楚的名字让他下台,后来张楚终于没有出现,而罗大佑以一首《光阴的故事》结束了整场演唱会。
可我最爱的,仍是他上来唱的第一首《爱人同志》。
摇滚精神是什么?现在我已经不再问这个问题,摇滚乐对我而言,只是在相对贫乏的时期,我偶然撞见了,痴迷了一阵子,但我知道摇滚精神的真谛。就算现在我不再像当初那样奇装异服,倨傲不逊,不再沉醉于震耳欲聋的音乐中,我仍希望我以及所有热爱摇滚乐和摇滚精神的人,将这颗种子种在心里,永远记得,摇滚的嘲讽与叛逆一切的精神令人富有激情和活力,令人永远保持斗志和清醒。
成熟并不意味着忘掉这些应该伴随一生的精神气质,而是努力使他们更强大更持久!
散场后已经11:30了,音乐还在耳边回荡,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而令人悲哀的是,只能听着老歌度过以后每一个新的一天。
...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沙龙和往事

有天晚上偶然和GF说起从前事,说起大学时我很想去北京,我搞不懂有些人对巴黎的情意结来自何处。我努力的回忆,我对北京的这种情意结,大概是因为初中时看了《茶馆》(电视上看的,是电影版)高中时看了《王朔全集》。
后来,我就去了北京。。。。几天。名义是去上考研辅导班(不是新东方,就是专业辅导班,简单说就是漏题班),去过之后再回来,情意结就此解开,一毕业,我就奔了南方,呆了六年。
后来我问过许多喜欢北京的朋友,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就是大家经常看到的:那里是中心呀,文化中心,政治中心,权力中心,甚至金融中心。这些中心都很虚无,我常常纳闷,怎么没人给出一个实际一点的答案呢?比如:它也是北方沙尘暴的中心。
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它的确是中心,尤其对年轻人而言,它至少可以让你见见世面。
我大学时期,电脑没普及,网络更没普及,我们偶尔也跑出去玩个通宵,但大部分的剩余精力还是打发在篮球场,图书馆,以及宿舍的床铺上(不要YY,只是卧谈会而已)
我记得那时自己精力充沛,每天晚上风雨无阻的跑去锻炼身体,先跑5000米,然后再俯卧撑,再跳高,跳远.....两年内练出整齐坚硬的腹肌,粗壮的胳膊、腿。然后,我就去听了一个又一个的讲座,无论文理科,只要看到有人在讲,有人在听,我就挤进去听。
那时多傻啊,不知道看什么书,不知道学什么知识,心虚又茫然,那时我读到王小波写自己的知青岁月,每天看着太阳落山,而光阴飞度,感到内心凄凉。虽然我有自由,但我深感年华虚度。我跑着去听讲座,因为没人告诉我我该用这大好年华去做点什么,去读什么书学什么东西,或者去培养自己健康完整的人格。
我希望某次讲座能够给我启发,能够推荐书给我看,能够让我找到生活的目的和希望。
大部分情况下,我失望而归,所以整个大学里大概就是自己盲目的读了不少书,锻炼了几块儿腹肌。
我想在北京,会好很多吧。
但如今不知道大学里是什么景象了,估计人手一台笔记本,网络便宜的要命,信息(视频、图片)多的要命。大概他们有新的迷惘:这么多,让我怎么选?什么时候睡觉?
昨天和今天的地铁上,我听了刘瑜在单向街图书馆的沙龙讲座,感受到气氛的热烈,虽然我一如既往的渴望得到,但对如今的我而言,无论是讲者还是问者,能带给我启发和提示的,越来越少了。而我自己也在过去这些年月,一步步的从杂乱走向秩序,一点点的完成自我的人格训练和教育,是岁月使然,也是宿命使然吧。
人生就像一场一直在进行着的世界上最复杂的化学反应,时间地点,加入的反应物,外在的温度湿度,影响着反应的结果,人生不能假设,不能重来,就如这个化学反应不可以重新做过一次。
刘瑜在讲演中说了一句话,活着活着就知道,有些事情是自己无法改变的。她举例子是爱情,你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人。我想,无法改变的事情还有很多,但也不必对如此宿命的注定过于悲观,就算是宿命,在佛家看来,也是有因果的。有前因才有后果,就连宿命都逃不出因果。
不管怎么说,我想人在年轻时,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多接触一些杰出的人,多去接触一些可能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是好事。正如俗话所说:少年去游荡,中年掘宝藏。这也是佛家所谓的因果吧。
...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参与翻译了一本书,出版了(挥刀自宫版。。。。)

话说今年初参与翻译了一本书,很有意思,忙的鸡毛鸭血,那一个多月时间,戒掉了豆瓣,ttwwiitter以及其它常常去逛的网站,埋头翻译,日赶夜赶,本来不为金银事,只是打发时间。


整个经过让我真正明白,把爱好搞成任务是多么的不明智,它和爱情有很大的不同,把所爱弄成太太也许是好上加好,更幸福的事,把爱一件事弄成工作或者任务,是颇有些不智的。


其实关于这本书,我有很多话要说,但我知道在豆瓣说了也白说,关进小黑屋。
这是我挥刀自宫后发给策划方的文字,可能大家读来也没啥快感,聊胜于无,挠个痒痒吧。
=========================
9月我和GF一起在HK呆了一星期,原想让她一起感受一下,回来好做决定究竟是不是离开上海到HK生活。


很快GF就发现HK的很多不便:酒店房间上网要收昂贵的费用,星巴克的WIFI也只开放15分钟,其它地方大言不惭的表明WIFI开放,却需要登记注册才能使用。。。。当然,还有食物不好吃,人多地少,狭窄拥挤等。


对此,我也感同身受,更加犹豫起来。然而,如果想HK的好,却也有很多,比如连上网络后,可以自由的上Ttwwiitter Ffaacceebbook yyoouuttuubbee,这是如今世界上点击率最高的三个网站,而在网民最多的中国,居然全部不能正常访问。在HK,我注册了我的yyoouuttuubbee 和Ffaacceebbook帐号。


我听过看过太多关于Ffaacceebbook的消息,马克扎克伯格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领袖(财富领袖?技术领袖?)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封面,前几天还爆出他女友是华裔的大新闻,人人都说,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孩儿。


她幸福不幸福,过着才知道,反正我们是最不幸的网民,因为这个全球网民最热爱的网站,我们访问不了,我们只能在科技频道看到关于它的种种新闻,就像在玻璃瓶子里看透明的风景,很好,很美,可是我们伸手却不可触。


今年初,我换了工作,新工作相对轻松,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丁卡邀我一起翻译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两三年前,打算去读一个自己感兴趣的Master,参加了雅思考试,备考的时候,就天天定期阅读外刊,出于兴趣,也会动手做点翻译,我很喜欢翻译,在中文里找到最合适的字去表达是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我觉得这和音乐、数学一样是锻炼智力,开发智商的活动。这样,导致了我翻译时追求准确有点过火,进度也变得缓慢,原稿拿到手后,工作也忽然繁忙起来,现在回首,真是狼狈不堪的一个月,我戒掉了twitter等一切网上活动,一有时间就埋头翻译,饶是如此,还是跟不上进度,丁卡比我的速度快很多,但她工作也更忙一些。我们把章节按1、3、5、2、4、6的分好,各自翻完后再互相核对确认,这样我们对整体内容就都比较明确了。


我们翻译的章节恰好和媒体与广告有关,这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领域,其中的事例多少也有耳闻,比如解救贝当古的新闻,我看到过电视新闻报道,所以,总的来说,虽然很忙碌,但翻译它们是个愉快的经历。


翻译之前大致通读了一下这部分书稿,不禁感慨万千,我们可以copy Ffaacceebbook的网站设计甚至商业模式,但我们copy不了创意,更copy不了领袖素质和网民素质,我们一直被目为『山寨大国』,并非空穴来风。仅扎克伯格对待公司的态度,对下属的信任,耳闻目见之内,中国不曾有。网民在Ffaacceebbook的所做所为,中国不曾有。他可以放心的把公司交给自己挖来的CEO,然后洒脱的背包旅行去也,而新任CEO,也绝不会因为老板是个20出头的毛头小伙就吃定他一把。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人类科技创新和进步,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共同目标:尽量多的赚钱。


这样的案例在美国比比皆是,前几天我看了《植物大战僵尸》出品公司的老板访谈,他也是个30出头的年轻人,创业时才19岁,也是几个同龄的辍学年轻人创业,等到公司初具规模,也不惜高薪挖一个经验丰富的CEO来经营。


看他们对自己的事业侃侃而谈,我像是在听童话故事一般,为何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一例也没有,我想中国的年轻人不乏创意,更不乏热情,起初我觉得我们缺缺乏的只是体枳的支持,现在我觉得,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土壤是很重要的,体枳可以很快的改变,而这个培育土壤的养成却绝非朝夕之功,换言之,我们的企业文化,网民素质,独特的中国人心态,加上畸形的体枳,扼杀和阻碍了年轻人的发展。如此下去,我们能看到的最好前景也就是山寨大国了。而这种以追求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简单复制,于人类进步毫无帮助,也注定无法长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本书的翻译完成了,我收到样书,发这样的感慨也许有点不搭调,相信就算从赚钱目的出发,扎克伯格的故事也会有颇多的人感兴趣,会有人兴致勃勃的去读这本书,找出他年纪轻轻就荣登富豪榜的秘密所在。而我更想看到的是,大家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一种人类最纯真最朴素的情感:创造力,热情,成就事业,也改变世界。


谢谢丁卡让我有机会参与这样一个项目,否则,恐怕我自己也不会如此精细阅读一本讲述我根本无法访问的网站的书。

...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生活的意义 旅行的意义

美罗城的五番街开幕了,上周末去逛了一下。尽管日语专业的GF说五番是个好意思,我直觉上还是觉得这是把日本当『番邦』的意思,哈哈。
里面新开了MUJI(无印良品)一间,还有一些卖日货的大小店铺,真是琳琅满目,就是不买进去看一看,也很开心
其实,我是个喜欢逛街的人,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从农村到了城市,虽然是个很小很小的城市,但仍觉得很新鲜,于是大家常常看到我戳着玉米棒子或者拿着糖葫芦,一个人斜挎着一个廉价小布包在尘土飞扬的西门口兴高采烈的走着,现在想想,那真是快乐的时光呀,见书店了进去看看翻翻,见游戏厅也进去看看买几个币玩玩,看到吹糖人儿的围观一阵,看到当街撒泼吵架的,使劲儿往里挤。。。。。。。
以至于同学们说,我比女生还爱逛街。
是的,但那时真的很穷,真是为了逛街而逛街的。
工作后我也喜欢逛街,因为忙,频度大为降低,一周一次甚至一个月一次,但那种感觉仍然很享受。到上海后,常常陪GF逛街,我从没疲惫过,也不像大部分男士,一进店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掏出自己的。。。。机机来玩。因为我真的喜欢逛街呀,我就这样乐呵呵的爱逛街,直到这几天我才感到其中的意义。
我回想起第一次在沃尔玛看到剥蒜器时的震惊,我记得当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后来我还在沃尔玛发现了很多功能奇特的『厨房用具』,光是猜测它们的功能,就让我乐不可支了。那天在五番街的店铺里,我看到了许多精致好玩的家居物品,每一件都代表着一种对生活的创造。虽然现在我仍然是用刀背暴拍的方式剥蒜,但我知道,世界上的确是有人用剥蒜器来操作的。看到这些物品之前,我并不知道原来有这样一种生活。
虽然中华民族以及我本人都是个崇尚节俭的物种,但这些创造的确拓展了生活本身,让它变得可以更加丰富多彩,让人更加燃起热望,更加热爱生活。这正如媒介理论怪才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是信息 一样,生活的延伸,正是这些千奇百怪的小玩意儿,当你有一套不错的音响,你的生活中会多出欣赏音乐或者电影的选项--你会更乐意去做这件事,你有一套精美的茶具,于是开始养成喝茶的习惯,当你有一个相知相爱的女友,你会爱上婚姻生活考虑结婚。这和一张凳子让你坐着苍老,一双鞋子让你走个不停一样,创造者的灵感拓展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人与物的探索之心,让人一步步见识生活的不同。
我想,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当你见识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你不再是井底之蛙,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些地方,人们不会随地吐痰,不闯红灯,见了陌生人也会友善的微笑,热诚的帮忙,而你在酒店饭店真的可以得到体贴周到的服务。你会觉得你身边的一切并不是那么的完美。当你知道,真的有些地方,政斧是的确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就会对大国撅起有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些地方,让你觉得的确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等着我们丫的去解放。
陶杰在光明顶里说,旅行不是到每个地方都去寻唐人街,吃叉烧和炒粉,在不同的风景胜地打麻将,按摩推油蒸桑拿。
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却不知道旅行的意义。旅行令人心胸开阔,便在于此,逛街亦如此,我觉得,如果真心喜欢、投入,逛街也算是微型的旅行。
最后,我们在MUJI逗留了很久,我拿了一盒肉色的连裤袜走了,陷入这样的思索中,竟然忘了付款,就这样堂皇的走掉了,我可一点也不BT哦,不要人肉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

最灿烂的青春

国庆假期,又看了一遍《阳光灿烂的日子》,陪GF看的。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已经是10年前了,在兰州铁道学院的网吧--那时还不叫网吧,叫电脑教室。和好友准备通宵,不自量力租了四部碟,看了两部就睡死过去。
  
  后来,关于这部电影的八卦,一点一点的读到,听到,看到。姜文沉寂下来,野心勃勃的准备做个导演时,找到王朔,要改编他的《动物凶猛》,众所周知,这一个中篇,是王朔老师的心肝宝贝儿,用丫的话说:写给自己的,青史留名的,证明自己的确是个作家不是个通俗言情作家的---作品。是丫的《情人》,连开头都很像:
  我已经很老了,但又看到米兰锥子般的眼光。。。。。。
  
  王朔老师表示,最近写剧本写到吐,你要喜欢,拿去改吧,姜文就在王朔家对面的宾馆,开了个房,用了半个月,把《动物凶猛》重写了一遍,是为《阳光灿烂的日子》,然后就开始海选小姜文,海选米兰。后来拍拍停停的三年时间,中间资金断了,原来HK的投资人联系不上了(后来,我考证出来,此人为现金像奖主席文隽),王朔在《无知者无畏 之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写道,HK投资人撤了,后来找到他,正在HK拍三级片。然后王老师笔锋一转就不往下写了。后来的后来,我考证出来,姜文同学的一生挚爱,富姐(93年,还是姐姐吧。。。)刘晓庆慷慨解囊,资助了几百万,才得以完成拍摄和后期,然后就送去拿了一堆的奖,版权卖至除中国外的好多个国家,赚了不少钱。同时,这部电影也一举捧红了许多新演员:夏雨,陶虹,耿乐,甚至宁静,那时应该都还崭露头角或者是第一次。
  
  八卦就不聊了,说正经的吧。
  这次看,又有颇多感触,儿童时代的尾巴,青春期的前奏,这段时间,表达的可真是淋漓尽致,这时候,不想被别人说成小孩子,又不知道大人是什么样的,硬充成熟,什么傻事儿都敢做。表面上佯装叛逆不羁,其实内心怯懦单纯。那是多么美好无忧的一段时间啊。这就是恒久不变的人性,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导演抓到了,表达充分了,这电影,必定名留青史。
  
  这部电影的基调是阳光灿烂的,文革期间,大人忙于斗争和自保,大院里的小孩儿是最快乐和自由的,他们不用像别的小孩儿一样担心冻馁,不用正经的上学考试,于是拉帮结派,学着大人斗争。电影灿烂但是又泛黄的基调,让人犹如看老照片一样怀旧,加上高亢的革命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既是表达年轻生命的激情飞扬,又略带那个年代的全民癫狂,其中的拿捏,恰到好处,让它看上去不像是个纯粹的青春期电影而略带一点点的政治色彩,增加了内涵。这也是我最欣赏这部电影之处,事后姜文和王朔谈起当时之情景,说,以为那时我们很威武呢,谁知找来那时照片一看,又瘦又土,穿着宽大的军装,灰头土脸的,一点也不英武,然后,他们就还原了彼时之情景,后来我们看到更多表现那个时代的电影电视剧,却失去了最基本的真实感,真的是演戏。而好的电影,就是能把人带回所要表达的年代,这样看电影才是丰富自己的人生。而姜文充满质感的磁性的旁白也为本片增色不少。
  
  其情节更是生动自然,妙趣横生,比如马小军独自在房间YY警察那段儿,真是淋漓尽致。可以作为YY教材,用来诠释什么叫做YY。
  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GF问我,你那时候是不是也这样啊?我真是汗颜不已,我没有经历那样的年代,但心情总是一样的,当人十五六岁时,世界在眼前展开,童年的单纯欢乐渐渐的离我远去了,再也不能以玻璃球或者纸烟皮的多寡来判断一个人的成败,又不知道什么才是可以得到这个世界承认的,就那样懵懵懂懂的,好好学习,希望成为世界的中心,好好打架被处分,希望成为世界的中心,整蛊作怪以为可以引起女孩的注意,可真注意了又不知道要干嘛。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懵懂岁月,青涩但热烈的岁月。
  
  小孩儿一个个的长大,当门口的傻子以『傻B』来回应他们的招呼时,每个人都知道,那美好的充满了欢乐和淡淡的嫉妒与哀愁的时光,从此一去不回了.
  
  PS:青春电影一览
  中国 《阳光灿烂的日子》
  台湾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韩国 《朋友
  美国 《美国往事
  日本 《坏孩子的天空
...

痛苦及其赠送的

庄雅婷的书都很会化用书名,而且还化的挺好的,比如: 化用 李银河王小波情书集的 :《爱你就像爱生命》-->《爱你就像爱生病》。 还有这本《那些 有伤的年轻人》,封面设计也很好玩儿。。。不买也看一看那!
  
  
  庄雅婷的专栏文字,有时候我觉得匠气太重。
  
  通俗点说就是写得多了就不真诚了,专栏作家很难避免这样,除非像李海鹏那样,少写一些专栏,我长期阅读陶杰的专栏,每天一篇,200-400字,很短,很犀利,但看的多了就觉得全是匠气,光看标题,还没看内容,已经知道他要写什么,已经知道他会怎样落笔,怎么结尾,短短的文章里用了什么段子等等,这样就索然无味。但于新读的人而言,一点也不觉得乏味。陶杰自己都说:我不是知识分子,不是大师,我只是个写稿匠,靠写稿赚钱养家。但匠人的作品未必就差,米开朗琪罗也是匠人。
  
  上个月,一时间找不到书看,我又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毫不夸张的说,我完完整整的看过十遍以上,实体书被我摸的翻的变了颜色了。大概是在04年,我将所有王小波的作品收起来,因为读的次数太多,伤了。和吃东西一样,再也不想吃这一类。
  
  这样过了好多年,我又看《沉默的大多数》,还是会很动容,因为尽管你非常的熟悉他,甚至比你熟悉自己还熟悉,你也知道他提笔要写什么,你也知道他爱用的语言和句式,但还是忍不住被打动,被感染,因为作者这些文章里包含了绝对的真诚,他在用心写这些文章,在和你对话,和自己对话,像个知心朋友一样,向你倾吐自己的心声,而不是如上帝一般,从高高的云端,俯视下来,看到你在ta的文字里转圈圈,ta在一旁开心,置身事外的开心。或者ta冷静的站在一边,看着众生的喜怒哀乐。
  
  人都会喜欢向超越自己的人看齐,但我不太喜欢这种态度。我也不喜欢情感信箱这样的栏目(连岳那种借鸡生蛋的除外)。
  
  这本书的前言写的很诚恳,这些天,我也在思索,人生的成长其实就是经历痛苦和磨难的过程,这是常态。如果一切顺利,几十岁了也还是小孩子,《快乐王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如果只为痛苦而活,还来人间干嘛呢?回忆一下大概就知道,痛苦后面总是跟着幸福,幸福之后也许还是幸福,也可能是突然又来的痛苦。这时去想老子那句: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多么有见地。
  
  人只有在痛苦度过之后才会回头看到痛苦,才会去想:哎呀,那时我真的好痛苦啊。在痛苦中的时候来不及想这些,因为你就在痛苦中啊。电影《刮痧》里,有个镜头,儿子跌伤了,父亲抱起孩子往医院跑,一边跑一边说,Don't worry,Don't cry,以后你会以此为荣的。对呀,以后会以此为荣的,那种光荣,犹如一个战后的英雄,亮出身上富有质感的伤疤。每一道印记,都诉说着自己的坚强与伟大:我战斗了,我经历了,我熬过来了!
  
  痛苦时,你在全力迎战痛苦,听不到自己蹭蹭蹭成长的声音。男人尤其如此,年纪越大,阅历越多你就越能理解『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尝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几乎是不值得一过的。没有痛苦的人生,连快乐也变得轻飘飘的,还能怎么Happy呢?没有痛苦作为节奏,人生的乐章多么乏味,甚至都不成乐章了。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上帝关了门,肯定留了窗。夺走你一个,肯定送给你一个。痛苦是磨练,让人成长,但也要一点一点来,一下子压垮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烧炭、跳楼、割脉.........
  
  还好,人是有理智善自控的动物,人是会学习的动物,只要死死牢牢的掌握几个最基本的常识,大致不会走上歧路,大致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翻山越岭,经历一件件大大小小的痛苦,人间之苦无非是: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变幻来去,就是这些,基本常识变幻来去,也就那么几条:爱,爱自己,爱生命,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宽容,不要简单的看问题,不要匆忙的下结论,不要囿于成见。理性,不要因为是爱情,就失去理智,永远不要丧失理智。
  
  但是,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知易行难。太多人都明白这些道理,但是真的临到自己头上,一样的手忙脚乱,一样的失魂落魄,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发明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话。读书,读的再多,不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是毫无意义的。而化的方法,大概只有一种:自己去经历。当有伤的年轻人的伤,都结了疤,沧桑、质感、高高低低的刻着昔日的荣光,这时候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可以从容那个的去面对了,所谓处变不惊,因为已经见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世间事在你眼中,已经开始重复循环,还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这个年轻人也就变成了中年。
...

推荐观看:××功、美瞳、建筑学、生物学中国大片与世界接轨

电影有两种,合于看电影的两种目的,其一是深刻型,其二是娱乐型,其一合于学习的需要,其二合于放松的需要。
  娱乐不一定非要笑,惊悚悲情,都是娱乐类型,它们能放松你的心情。像是一种按摩,深刻型的电影,通常沉闷,音乐少,情节平淡无奇,但生活的流水,平淡如深山里的小溪,波澜不惊有时也会看得人欲仙欲死,引领你去思考,这时,电影已经不仅仅是电影,可能是一本《存在与时间》可能是一本《爱与死》《幻与真》,我有过这样的经历,那还是我很年轻的时候,在大学宿舍,拉着大红的绒布窗帘,阳光透过它,把桌子墙壁和地面罩上一层绯红的薄雾,大家都去学习或者泡妞了,我一个人在宿舍静静的观看几乎是死寂一片的《东宫西宫》,感觉薄薄的皮肤下面,热血沸腾,热泪盈眶,这只是一种意识里的飞翔,肉身看上去无比正常,这种感觉,小资儿的说法叫:暗涌。通俗的说法是:闷骚。是的,这是种奇特的闷骚感。后来我再看这部电影,已经完全看不下去了。所以,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后来老了,懒得思考,大部分的观影体验是痛快淋漓的,骚就放开了骚,也没有暗涌了,有的就是大江大海,波涛汹涌。多么放松。
  我想说《通天帝国》近乎此。
  在网上看了一些评论,恶评居多,我跑电影院看了一下,出乎预料的好。它也有不足,后面我会说,但总体而言是部用心的作品。功劳不大,苦劳不小。
  
  电影一开始就神秘的要命,自燃啊,而且一连俩,我还以为是练了××功。接着刘德华就出现了,还戴了双华丽丽的美瞳,白色儿的。然后就是一阵子小弩,小弩是个美好的东西,箭雨的密度不亚于AK47一阵乱射,后来这种场面重复了两次,一次比一次猛烈。而那尊设计精美的大佛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梁家辉演的这个角色,是建筑师,讲科学,讲正气,讲正义,而且最后还是个悲剧结局,令人留有一丝遗憾,他也是为国为民,他也为国为民,两个好友,为了相同的目的,一生一死,一成一败。我很喜欢。
  
  鬼市的场景稍稍逊色了一点点,可以拍的更好更神秘的,情节一点点展开,如果没有剧透,也够得上扑朔迷离,大部分批评都是诟病它头重脚轻,仿佛大山临盆地裂天崩,生了个耗子。又好像央视的走近科学,(鼓上为什么会长毛呢?神秘了一小时,原来是因为天潮,长毛了)故弄玄虚,结局令人啼笑皆非。其实我挺意外的,不过用排除法也可以知道,那个人是梁家辉。女友说我智商下降,我不觉得,这样不动脑子跟着片子走不是很放松吗?情节上,导演和编剧都努力的让它逻辑完备,消灭可能产生的漏洞,虽然最后借助梁家辉的口解释了太多前面的玄妙之处,略显生硬,但你要不细想,也可以觉得天衣无缝了。
  
  它情节上的不足在于硬插入的爱情故事,我相信这是后期剪辑时没有处理好,冰冰姐和刘德华之前肯定是有几个镜头,8年前情愫暗生的。也许是后期剪掉了,这样搞的他俩的关系很突兀,虽然开始不到十分钟,冰冰姐就毅然脱了清光,但并不能表达这就是爱。尤其是伊临死前,武则天抱着她,喝退众人---众所周知,作为久经考验的坚定的××党员,摸兜儿交党费的时候到了,我以为她会幽怨又哀怜的问武则天:你难道只是在利用我么?谁知,她出口的却是:你爱过吗?此处,我承认,我听到一声惊雷。但如果前面稍加弥补(比如给个俩人对眼儿的镜头)也就可以顺理成章没那么雷人了。
  
  片中刘嘉玲演的武则天,我觉得也挺好的,造型虽怪了点儿,但英气勃勃,就算偶尔说上一句:他们就是看不惯女人当皇帝,也是撒娇多过女权主义。这是我见过最中庸之道的女皇,既没有刘晓庆的太过霸道,也不像潘迎紫那么柔弱。尤其是,她便装去见狄仁杰时,手攀梨枝,盈盈而笑,笑里藏着威风,很拉风。冰冰姐的角色比较幼稚,演的也没什么突破,华哥,唉。。。。5分我扣掉一份就是华哥,参见我很久很久以前写的一篇blog《一定是我的英俊害了我》,虽然我发自内心认为他真的很努力,但演什么,都让人无法入戏,觉得他是刘德华。我仍然很喜欢梁家辉的表演。泰迪.罗宾到老居然比年轻时更有味道了,演出这个角色,非常恰当。
  
  其实中国这样的『×公案』故事多如牛毛,只要用心,也能弄出不逊于《 福尔摩斯 》的东西,这部电影,挺让人放松的,这种影片总少不了打打杀杀的大场面,少不了催人泪下的爱情,少不了工作和情感的权衡,但这一部里,感情戏有点草率了。
  
  最令我不满的是用字幕来交待背景,我非常生气,当然啦,它比《山楂树》的字幕少多了,但我认为,在电影里,用字幕交代情节,交代背景是天下最最最傻B的做法,以前的电影不是这样搞的《鹿鼎记》《火烧红莲寺》《唐伯虎点秋香》《黄飞鸿》《东成西就》。。。。。都有一大堆的背景要交待,你会听到一个或者磁性或者沙哑,或者严肃或者戏谑的声音,在一片或者雄浑或者清脆的背景音乐中,激情四射的把字幕读出来。这才叫电影,我记得是从《风声》开始,国产电影开始玩字幕了,横着出,竖着出,飘着出。。。。。。这不是欺负文盲吗?如果碰巧不识字儿,看不懂字幕怎么办?就算识字儿,你丫字幕出这么快,我也很费眼睛呀,办公室坐了一天,都在看字幕,到电影院了,还得追着屏幕看字,真的很累,很烦。创新不一定都是好的,傻B创新多的很,这就是一例,希望以后电影导演别再跟这个傻B风了。
  
  出了电影院觉得挺过瘾的俩小时过去了,看着影城的海报,女友发现了一个巨大的Bug,海报上巨大的梁家辉,右手是个铁钩儿,而电影里,他伤残的是左手。我得承认,我智商是降低了。
...

乌托邦小说的寒意--读陈冠中《盛世中国2013》

如果你愿意读,读得下去,乌托邦小说会让你六月天里充满由心里涌起的凉意,尤其当你身处乌托邦之中,就降温而言,这比吃哈根达斯管用的多。我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读《1984》是在炎热的南方出奇炎热的夏季,我的房间没有空调,我光着膀子读得背脊发凉,那种寒意由内而外,盖因为它太真实,太合理,就像看鬼片,僵尸我不怕,生物异性我不怕,我就怕那种发生在医院的,发生在普通人家里的逼近真实的鬼片。
  
  到如今,我还会重读《1984》,在夏季。只有夏季的强光可以抵御巨大的寒意。
  
  《盛世》和1984不能比,草率,简单,而且充斥了大量的借小说人物之口的个人论断,仿佛鬼上身,来寄托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宏大政治观点。这和《Huang祸》很像,是小说忌讳的。也会破坏主题。然而,它还是一部紧张刺激的小说。仅仅因为它很真实,它记录了我们身边的世界---一个真实的世界。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触:好像生活在梦境中。好像生活在另外的世界。我是有过的,一瞬间,我会觉得身边的世界如母体,而我就是那个吃了红色药丸的人。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分为两种,一种是盛世的,一种是悲观的。而悲观者大多只是因为懂得翻墙或者热爱英文。至于我自己,我热爱英文,但从不翻墙,一阵子是盛世的人,一阵子是悲观的人。全看我选择哪个身份,哪种心情。
  
  《盛世》这部小说中,提到的许多现象是真实的,就在我们身边,写到的人物也很有代表性,例如告密出卖教授的大学生五毛,坚持理想的清醒者,互联网上的异见风景,三联书店,集结了Kindle和iphone于一身的山寨机天语,星巴克里卖红茶(这事儿已经成真),南方周末,亚洲周刊,明报。。。。这些都是真实的。瓮安事件,通钢改制,石首暴动。这些也都刚刚发生。这些细节方面采用真实的材料,让这部小说读起来更加像非虚构,也更让人不寒而栗。它的结局也是悲观的。
  
  小说从一种盛世状态写起:人人都是兴高采烈的,充满了幸福感,甚至幸福的想流泪,大部分人忘记了一个月,这个月丢失了。有人急急的寻找这丢失的一个月。有人感到周围的人都变化了,而自己还停在以前的状态,到处去求证。这样的几个人,加上『』老陈,组成了一个小组,来探寻盛世的秘密。这样的一一写来,颇具吸引力,虽然最终他们找到的答案令人恐惧---自来水和饮料里都加了迷幻剂,所以全国人民都很嗨,忘记了一切的不合理不公平,每天高兴的想要流泪。甚至外国友人住一段时间也充满了幸福感,回国反而不适应了----而且,太过牵强。但这种隐喻却不无道理,我觉得我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挺嗨的。幸福的很。
  
  其实贯穿始终的另一条线索是老陈的爱情,他爱上了小希,在爱情的驱使下,才从软弱的中庸者逐渐变成坚定的一员,进入清醒状态。这似乎也表达了爱情的伟大,可以超越一切的乌托邦政治,至于是否真会如此,是否有这样的爱情,看看最近的一个奖,一对夫妇就知道了。
  
  《1984》是上一代人的乌托邦,而《盛世》就在我们身边,是属于我们的乌托邦,人们在其中浑浑噩噩的活着快乐着,走向不可知的明天。
  
  对陈冠中的印象始终是长头发,鹰钩鼻子,瘦高瘦高的,出现在许多年前的旧片《棋王》里,演一个反角。如今他的长头发已经灰白。不知道是否也像书中的老陈一样,幸福,太幸福了,写不出东西,因此才焦虑,才去寻找。现在他写出了《盛世》可以稍稍心安了。
  
  摘抄书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中国式的理想主义者。
  
   【在中国,千千万万的人经历过理想狂飙的年代,受过理想主义的洗礼,就算后来理想变成噩梦而幻灭,整整几代许多人失去理想,却没有唾弃理想主义。
  
   方草地与韦希红就是成长在这样的年代。也学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不管时代、环境怎么变,他们身上仍然保留着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强烈的理想主义人格特质。一个理想幻灭了,就算没有立即捡起另外一个现成的理想来替代,他们也会继续寻找、追求。他们不是现实主义者、不是机会主义者、不是事业主义者、不是享乐主义者、不是妥协主义者、不是虚无主义者、不是避世主义者。他们是难以言喻的中国式理想主义者。】
...

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美国的铁达尼,中国的山楂树

在影院看了《山楂树之恋》,非常失望,小说不好,电影居然可以更差。
  
  之前我写下关于小说的观感,这是个很私密很动人的爱情故事,我绝对相信它的真实性,但看完之后的感觉非常别扭,既为之感动,又觉得不值。电影拼命的弱化时代背景和小说里原有的『冲突』情节,企图将它改写成一个纯爱柏拉图故事,我想编剧和导演根本就没搞清楚,这个故事的曲折之处,传奇之处,不同寻常之处,正在于那个特殊年代里,某个魔鬼制造的种种障碍,令二人的感情发展一波三折,终以悲剧结束。回避了这一点,这个故事就完全平淡无奇了,其结果就是不伦不类,文艺剧情都想靠,两边却都没靠住,终成一个平淡乏味略显生硬的平庸之作。
  
  它没有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与情节相关的镜头语言,更无可以感染人心的真诚对白。电影音乐也弱到极点,情节发展毫无节奏感可言,人物性格和形象模糊不清,总之一句话:相当失败,失败中的失败。
  
  首先,静秋和老三的感情发展太突兀了,因为故事本就是真实的,原书还是展开的很不错的,有诸多的细节描写,你可以看到感情一步步增进的过程,那种小儿女初恋的猜测,忧伤,怀疑,热烈又惴惴不安,表达的非常好,看得出,编剧和导演也是拼命想找一些这样的细节,用镜头语言来铺陈二人的感情发展,但还是很生硬,好像只是帮她换了灯泡,换了钢笔,然后一排字幕,就把爱情关系建立了。就算在如今,看上去也有些荒诞之感。原作中的一起吃饭时老三帮她盛饭,把菜埋在碗里(大概写了一页多)就是很好的细节,还有那些深情的对视,静秋情窦初开时,也不成眠的少女情怀,这些都可以很好的用电影音乐和镜头语言表达出来的。我个人认为电影世界里,最笨最笨,蠢笨至极的方式,就是用一行字来推动情节发展---你以为我们还处于默片时代么?第二笨蛋的是用画外音。如果电影需要用字用画外音来推动情节,那还要电影语言干嘛?我们去看书,去听广播得了。这是我对本片最失望的地方---这也不是张艺谋的一贯风格。
  
  其次,老三这个形象在电影里完全塑造失败了。远远的偏离了原著,从而削弱了这段爱情故事的感染力。在原著里,老三是个爱情理想主义者,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罕有的保存了一点人性,他热情,无私,乐观,还有那个时代年轻人特有的浪漫情怀。因为母亲的自杀,对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是有所怀疑的。这些怀疑也是他和静秋交流的重要部分,静秋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本已脆弱的前程担惊受怕,因此收到老三表达这些疑惑的信件和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感到恐惧,矛盾,想要疏远他。每一次,静秋转动心思去试探揣测老三时,他都会很着急的辩解,急于表达自己的爱,从而面红耳赤,言不及义,手足无措,有时也会因为误解而忧伤,有种可爱的笨拙(这种感觉,想必经历过初恋的人,都不陌生),但电影里的老三,口甜舌滑,略显轻浮,除了和静秋的交流之外,他其它的戏份非常少,事实上静秋除了和老三之外,别的戏份也非常少,这样把两个人物剥离出来,干巴巴的,除了男女主角,其它的人甚至一句对白都没有(比如那些修操场的工人,老三的工友,大嫂,老二脱离了现实生活。人物塑造自然不可能成功。在原著里,除了二人交往之外,还有很多衬托二人交往的其它感情,在电影里,统统不见了,表现二人生活在二人世界,内心戏也严重匮乏,不是这样的搞法。
  
  然后,戏里忠字舞和游泳两节,拍的有种安迪.沃霍的波普感觉,而不是那个年代灰头土脸的感觉,《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对那个年代最好的还原,王朔曾说,以为那时自己很帅很英武呢,后来找来照片一看,原来那么灰头土脸啊,穿的衣服皱巴巴脏兮兮的,人也没什么神采。然后,姜文就千方百计还原了当时的情形,而那一幕忠字舞,拍的简直像是现代社会酒吧里的制服主题表演(估计是尹丽川同学设计的吧),游泳戏也拍的太过麻辣,遮住臀部的白衬衫,光洁的大腿---你以为这是在拍安吉丽娜.朱莉的《Mrs.史密斯》吗?另外,公共汽车也太新了。张艺谋的电影,抛开其它不论,仅就保留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活着》里大段的皮影戏演出,《我的父亲母亲》里锔粗瓷大碗的整个过程等,这些玩意儿,弥足珍贵,如果没有正式的纪录片去记录,电影里的片段就值得珍惜。
  
  当然,这电影也有其可取之处,我觉得女主角的演出可圈可点,一颦一笑,依稀仍可看出章子怡的影子,那几个老演员也都很出彩,对于儿童惧怕父母威权的刻画都不错,然而,坦白说,如今新一代人,真的无法理解这些小细节,以至电影院里传来一阵阵的笑声(还好,张艺谋没像冯小刚一样说看这片子笑场的不懂爱情),我拼命想它的好,也就只能想起这么多了。还是有人为真情所动而至于泪下,这个人就做在我身边,和我十指紧扣,泪点低的人大都善良、重感情,我会好好珍惜。但是,于我而言,这样的失败之作,我真的很难受到感染,我没有不合时宜的笑场,也无法入戏,无法感动。
  
  同等题材的《我的父亲母亲》要成功的多,也好看的多,我记得当年看的时候,颇为动容。话说回来,这种因受到非人体制无情的影响而产生的畸变的爱情悲剧令人深深的叹息,回来的路上,我想到《泰坦尼克号》,同样时屈从于社会阶层的限制,同样时地位悬殊的两个人展开的爱恋,那么热烈,那么迅速的就裸裎相见了,那么迅速就做爱了。同样,一方死去了,死前他们说了同样的话:你要好好活下去,你会有幸福家庭,儿孙满堂。前者就真的实现了。而后者却始终不能再开始另一段感情。如果说这部电影真对如今的爱情观念有所启示,也应该是负面教材,如我在本书读后感里所说,障碍产生美,产生思念,产生不同于寻常的激烈的感情,但任何时代,热烈大胆的爱,为爱犯禁,为爱痴狂,就算铸成悲剧也总是浪漫的,令人向往和钦佩。而如《山楂树》里所做的牺牲,真的不值得,令人感到压抑,无法同情,亦无法被感动。这样的情感在哈金的《等待》一书中,有了更好的表达和升华,看完这两本书,我的感觉都很坏,不是故事不好,也不是写的差,而是为过去中国人背负的枷锁深深的慨叹。这,不会是中国人的宿命吧?
  
  一点题外话,我写这些观感,并不代表我系统的了解电影理论,镜头语言种种,只是看的多了一点小小的个人意见而已,根据格拉德维尔在《异类》里阐述的1万小时理论,我想我在电影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万小时了,虽不说是专家,也多少有点经验了。每当评论者批评一部电影时,就有人跳出来说:你丫有本事,自己去拍一部呀。光在这儿得色逞什么能?
  
  以前我不屑这样的态度,因为说出狗屎臭的人,不一定要亲尝。但我在编剧里分明看到了顾小白的名字,依稀记得,他就是当年几乎是唯一的自费看《无极》并给出公允评价的影评人。如今,影评人参与到电影事业中,交出的作业,真的不比自己曾经批评过的好。实在是很令人无语呀。当然我相信,他只是编剧之一,种种荒谬的安排和毫不特色的对白,应该也不都是出自他手。倘若以后有机会,除非是自己可以是主宰,否则还是站在旁边冷眼旁观的好。
...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百年孤独

这本书的好,几乎无可争议,马尔克斯是作家中的作家,尤其是中国作家,几乎,我们可以这么说,老马是中国作家的奶妈。尤其是莫言,《丰乳肥臀》几乎是对《百年孤独》的全盘抄袭,只是将其中的故事换成了中国。叙述的方式,魔幻写实的笔调都是一模一样的。


然而,据说这本在中国卖了很多钱的书,老马一分钱也没收到,所以不知道老马骂了多少句『丢那妈』,然后气呼呼的宣布,自己的书永远不在中国出版。


中国的出版商们,因为彼时尚未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就肆无忌惮光明正大的剽窃了许多国外的作品---要我说,中国就是现在也别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就这几个中国作家写的东西,还指望在国外出版拿办税么?算了吧,回去算个帐,大家互相剽窃起来,占便宜的还是你自己。


因为这样,《百年孤独》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长大了亭亭玉立,弱骨丰肌。这家高兴了拿来卖一次,那家卖一次。就这么着卖来卖去。不信你到豆瓣读书去搜搜,几乎每个出版社都出过这本书,而且制作的良莠不齐,我是老马我也得骂娘。


我手上有三个正版一个盗版(妈的,我就是贱,见了就想买),昨天在广州红叶书店买的这本是南海出版社的,22块,一分钱的折扣都没有,想想我真是傻B,从广州把它背到上海干嘛呢?到处都有卖的。还好,它陪我度过了飞机误点误点再误点的荒谬时光。


这个版本制作的很粗糙,字体很怪异,而且,排版也有点混乱,常常一行还没完就强行换了行。居然,还有错别字--和我那本盗版的差不多嘛。然而因为老马的文风天马行空,犹如咒语一般,就算出现个错别字,估计也很难认出来,哈哈。


我手上还有一个漓江版,也是正版,这个和《洛丽塔》是一个书系的,我第一次看《百年孤独》就是这个版本。翻译者是三个人。而这个海南版,只列出了黄锦炎。


《百年孤独》在HK台湾出版时,翻译为《百年孤寂》,在英语里孤独和孤寂是两个不同的单词,从整部小说来看,在英文里,孤寂是最符合原文意思的。英文也翻译成『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这个就是制作粗糙的南海出版社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08724/



...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阳光打在脸上,冷雨漫过山梁

上周末,抓耳挠腮苦心孤诣了很久,惴惴不安的写了2000多字---自己都觉得罗嗦,也许是电脑感受到了我这种罗嗦,不小心,一个按键按错,全丢了。今天,暑热难当,心情却出奇的平静,一点点的回忆上次写的东西,觉得有失冷静,有些不当的夸大其辞。重写了一篇,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了。
信命吧,那一篇不该存在:)
=========================


副标题:写Essay的李海鹏




李海鹏的专栏,最接近Essay的定义,Essay是个不能翻译的词,散文?杂文?随笔?都不是,言语可以犀利可以温和,但一定不能空洞无物,不能一本正经,要幽默,要闲适,又要言不烦,绝不玩弄文字的花招去害了思想的表达。一言以蔽之,要有情怀。英人素有写essay的传统,概因老大帝国百年基业培养而来,连庶民百姓都有一副绅士情怀。而柔和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自觉剔除了糟粕)的李海鹏,就是个中西结合的英国绅士式的中国君子---这时,你就发现绅士情怀是和是否精通英语关系不大的。


绅士和君子还不太一样,绅士爱讲粗口,但是每次都讲的很恰当,绝不开不当的玩笑。绅士也会和人争执,也是刀光剑影,剑拔弩张。但飘然来去,每次都保持翩翩君子之风。绅士对社会有担当,宣讲常识,但从不拿腔捏调,也不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精英嘴脸,去俯瞰众生,仿佛大家都是傻B,唯他独醒,对大众摆出一种『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的鄙夷,诚如鹏总所言,其实试试就知道,认识到自己不是所谓精英只是一个小便池并没那么难。


2004年,在blogcn上看李海鹏的blog,他以yasocool为ID写了很多顽皮不羁的文章,每篇文章里都有个内裤外穿斗篷飘飘的小超人儿图标。彼时blog方兴未艾,媒体人士是主力军,但他的blog,连同事们都不知道,终于有天被同事偶然发现了,诧异的不得了,于是他写了篇题为《千万不要在自家的阳台上露咪咪》的blog,就冒一股青烟,遁掉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在blog上写书评,褒贬很鲜明,甚至霸道无比。他的blog始终读者不多,作为持续的订阅读者,我也因此得到了不少的互动机会,关于中国书,关于《国王的人马》,至今仍然记得。后来,连书评也停掉了。但已经写出的篇章就够我等学习一阵子了。


他其实是个疏于写作的人,有些人觉得写作很易,尤其是专栏,一扭屁股就是一篇,而在他看来,不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不能有益于社会,倒不如收声,保持沉默,还原一个清静世界。他的专栏,虽然频率很飘忽,但质量一直都很稳定。专栏文章不多,这本书几乎都收录了,先是南方周末的北京客专栏,话题大都和媒体有些关联,是一个呆在北京的特稿记者的过去,现在,观察,思索。有一些是在《GQ》上的栏目,比较长篇,倾向于书写自己的内心,非常典雅优美,时有令人心驰神往的抒情,自我表达含蓄但又非常充分,你可以窥见一个忧郁但慈悲的文艺男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一财周刊上的专栏,算是最持久量也最大的一批--比较广泛的影响力也是因随一财周刊的发行量而渐渐由圈内扩展到更大的外围,这批文章,与梁文道连岳做的事类同,讲常识。但他没那么端庄,没那么学院,没有太多的长篇大论和引经据典。语言运用也不同于大部分的专栏作家,独得中文之美。


他大概是阅读外国文学最多的人,却写出最精美优雅的中文。他也会引用,甚至大段的引用外国文学,但是总是那么得体的和自己的文字浑然一体,『我们不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却永远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这么一句小资儿至极的凯鲁亚克,被无数次的引用,都从未有见过如此妥帖的安排,可以说这句话,找到了它自诞生以来最合适的位置。而其它人的引用与之相比,总透着一股卖弄和做作之感。那种阅读感受正如他在一篇专栏里所言:恰似兰州拉面上淋番茄酱。仅就对汉语的贡献而言,这一本Essay集就善莫大焉。鹏总复活了许多旧词和句式,使整体的文章风格读来有民国之风---通常我们说到民国,是指一种未经谠派语言革命语言与西化语言污染的纯正汉语。我想不夸张的说,那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也是我们每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真正的祖国。要谈爱国,先爱上自己的母语吧。


就职业而言,他是个在这种梯制下,最成功的记者---我当然不是指什么长江新闻奖而言--他从小说处获得写作及结构技巧,能把普普通通的选题写的厚积薄发,意蕴深远(比如《满语消失的最后一瞬》),关于他的新闻作品,不多说了。等他新闻作品集出来再『吹捧』不迟,我曾经一篇篇的收集打印那些稿件反复阅读,我热爱他写的那些特稿,哪怕我并不以新闻为业。我还爱他为南周写的那些新年献辞,就像这样沉郁顿挫的句子,犹如杜甫的古诗,读来古风浩荡,仿佛上下五千年于今汇合与此,令人思绪万千,忍不住热泪满襟:


『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天我听到看到的一切:风过林梢,戏文在咿咿呀呀地唱,宛如细线在空中浮动;秋天的冷雨漫过了山梁,那恍若浮晃飘摇着的,正是我们百年多难的中原河山。』


去年末,豆瓣终于重开了建立小组的功能,我立刻申请建立了李海鹏小组,用于搜集关于鹏总的一切。我没有邀请过任何一个友邻,未做任何推广,而且设立了相对严苛的加入条件,迄今加入人数超过了600,鹏总本人偶尔也溜达过来和大家玩笑一番。其实喜欢李海鹏文字的人,并不在意同好有几多,质量又如何。


差不多也是在那段时间,鹏总辞去了《GQ》专题总监的工作,潜心写小说去了,说起小说,我们相视而笑,都记得脏话满篇文气充沛的《做天才》吧。我们按奈激动的心情,静待本世纪最佳中文小说的诞生。


我至今记得,当我从一个媒体高层口中得知这一消息时的震惊以及他说出此番话时不经意的语气和那副我无法准确描述的嘴脸,我也对邵忠在微博上对鹏总和其它几个汲汲于内容创作的记者们的评价不以为然,作为媒体经营者,纵使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媒体王国,纵使他们把媒体事业做成了一份成功的生意,他不会懂得,一个普通读者,我等芸芸众生,对于文字的看重,对于情怀的激赏。


许多年后,不会有人记得谁是媒体帝国的缔造者,不会记得谁平地起了高楼,不会记得谁高高在上,轻率的操控普通人的命运。而被书写为新闻的历史及其书写者,将会永久的被人阅读、记忆、怀念和感佩。


我买了一本《佛祖在一号线》,还恬着脸向策划机构讨要了一本免费赠书,我想推荐给亲爱的朋友们,让更多人见识,什么是优美的汉语,什么是真正的优雅。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读到美,读到一种如今弥足珍贵的襟怀。


...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为人民服务的冯小刚

三十周年时,我看了钱纲写的《唐山大地震》,当时这本书被列为HK中学通识教育的指定读物。整体的感觉,这本书前半部分,很灵异,地震前兆以及某些幸存者对事发时的描述,像极了美国大片《The Core》《2012》《彗星撞地球》等等,后半部分,讲救灾,很复杂,人性在灾难中并没有像大家想像中表现的那么好---这一点如今我已经彻底明白,安享太平时尚不能为善,更无论在哪种特殊情形之下了。这本书是钱刚老师的成名作,考虑他成书年代的报告文学和通讯的整体水平,你就知道,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这本书是多么弥足珍贵,借此机会,沿着这部电影引发的好奇心,没看过的同学,找来看看吧。


在农村,大家都说,那一年,他老人家去世啦,天塌地陷。可见斜恶的人气场强大到了一定程度,死去的时候,的确会有不寻常的自然灾害发生,一人入地狱,要那么多人殉葬,说来也令人悲伤。


唐山大地震,和中国其它的天灾一样,本来是天灾,后来酿成人祸。北京忙着窝里斗,哪管黎民百姓死活。


我对这部电影是带有成见的,其一,你去影院看看,齐刷刷的《唐山大地震》,几乎占满了所有的厅,所有的场次。这叫耍流氓,因为投资人之一是中影集团。其二,这么耍流氓丫还耍的理直气壮。强调大家要感恩,要感动,要哭,哈哈,就我这倔强脾气,你不搭理我,指不定我还真就感动了,你越这样,我越扛着。冯小刚喜欢耍流氓,比之张艺谋流氓的彻底。不信你看,在他拍《甲方乙方》时,拼命的辩解说,不要给我讲崇高,讲道德,讲正气,讲精神文明建设,我只是个可怜的商业片导演,想要努力为人民服务,博大家一乐。这部片子通过了,他也因此成名。如今,名成利就的冯导,努力往主流靠,同样是一个人,二十多年后,拿着话筒义正词严的如钟轩部发言人一样指责记者:有些人,他从我电影里看不到感恩,看不到感动,就看到毛病,就喜欢挑毛病。


这就是命途多舛的中国观众所要面对的中国导演---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流氓。我欣赏真正牛B的导演,无论观众理解还是不理解,他都不甩观众,一副高高在上的『你丫没文化』式的霸气,或者,无论大家夸还是赞,他都小心翼翼的迎合观众,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


冯小刚拿自己跟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比,算了吧,实在没法比,论才华,倒是可以比一比,论电影制度,人家拔一根小腿毛儿下来都比咱腰粗。


虽然带着成见,这部电影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对白写的颇有人味儿,像陈道明演的王叔叔说:考不上咱就不上了,好多人没上大学不也一样能建功立业,大学里不也出了很多废物吗?此话一出口,电影院一片笑声。还有,杨立新演的老头儿像元妮示爱失败后,她送他出门,二人对话如下:
他:跟我一起过吧
她:没可能
他:那还像从前一样吧
她:也没可能了


这段对话太强大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从这些细节上看,你会觉得这是个爱情片,元妮对前夫的爱博大深沉,30多年不能平复,也许再过三十年,也许终其一生,仍然绵长遥远,不可断绝---想想看,在最甜蜜幸福的时刻以那样的方式失去爱人,谁又能平复得了?王叔叔的革命爱情,在纪律和党性之下,也深埋于心--以至于那么帅又有权势的老头儿,也不愿再娶。很多人说陈道明演的不好,可这却是我最喜欢的他演的一个角色--如果我党我军多一些这样的开明人士,恐怕中国也不会是如今这样。
另外,演王阿姨那个女的,声音特别像王莱。听着很舒服。


这些老一代人,在示范自己的爱情,一个是在非常情况下,一个是在正常情况下。


哭点的确很多,甫一开始一个母亲两难的选择,当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幼小的心灵所受的创伤,的确是一辈子也难平复的。还有后来小孩儿的奶奶姑姑来抢夺抚养权,乡村公路上的送行,真是感人至深,令人不忍卒看。总体而言,对于哭点的设置和处理手法还是挺不错的,没有流于粗糙的刻意的煽情。所以,如果不是之前冯导逼迫,说不定我还真就看哭了呢。
而实际上,我怀着忧伤又复杂的心情,心软了一下,又恢复了正常。


最后,我觉得这样的电影,得到了社会上那么多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冯导还忍不住植入了那么多广告(尤其是宝马广告和中国人寿,中国人寿那句对白纯属多余。。。)实在是有点儿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意思。以至于大家酝酿好的情绪,被一瓶LOGO硕大的剑南春以及一辆又一辆英姿飒爽的不同型号的宝马车给破坏掉了不少。


这种天灾带来的苦痛,不是人类正常情感范围可处理的,那些幸运又不幸的人们,可能终生都要带着一些伤,一些债,走入新的轮回。


愿生者强大,逝者安息。

...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阿甘的奥卡姆剃刀

实用又著名的哲理:奥卡姆剃刀原理,只有一句话: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你看,这个原理真是贯彻的好,连表述自己都不愿多着一字。
  
  人类越来越进步,人生也就越来越复杂,所以,需要这个原理,常常剃一剃。如果有则故事,有个人,有部电影,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个表述太过简单而显得高深的原理,那么就是 阿甘正传。
  
  阿甘是个弱智儿童,却无意中把剃刀原理用到了出神入化,刀人合一。
  他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有很多被动的选择,但也有很多主动选择,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深思熟虑,百计营谋后,又何尝不是这个结果呢?
  
  有人说,那不一样,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也想相信这个结论,像贝多芬所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问题是,命运是很飘忽的一股青烟,你抓不住,摸不着。所以,无论从过程到结果,阿甘的人生和我们的人生差别不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和白痴差别不大。
  
  但不是人人都能当白痴,你有一副正常发育的大脑,就真的不可避免的堕入营营役役的轮回,辗转反侧的失眠,踌躇满志的选择,沮丧,兴奋,斗志昂扬,垂头丧气。。。。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小说比电影更增加了荒谬和反讽的程度,内容也更丰富了一些,增加了阿甘和玛丽莲.梦露一同演戏,阿甘上太空,阿甘到原始部落食人族流浪的情节,没有约翰.列侬的故事。
  
  小说写于美国『反智时期』,关于这个时期,有许多人深深的误解了它,在此,以我的理解做个澄清,所谓反智运动,并不是反对智慧,而是反对BT的学校教育,比如马克吐温写于同时期的《哈克贝利分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都表达了这一思想:在学校里上过学的小孩儿,没有在大自然田间野地里长大的小孩儿聪明机智,有生存能力,儿童的天性被教育扼杀了。这种思潮虽然一晃而过,但自有它的道理,连中国孟子不也说过:人,不能失其本心么?本心,就是赤子之心,就是刚落地光屁股时的孩童之心。就是善良纯真,天然的明辨是非能力。
  
  阿甘的故事为人熟知,他一直在靠本能生活,虽然,进入某种生活都是被动的,但当他讨厌某种生活时,也会非常主动坚决的飞快的逃开。阿甘的幸运经历不可复制,但在这一点上,颇值得我们参考。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先生,受不了生活的压抑,也轻快的跑掉了,所不同的是,最后他又回来了,又回来,又跑掉,再回来再跑掉,看上去和阿甘差不多,但阿甘每次都跑到不同的地方,而他,每次都是跑回原地了。
  
  电影《阿甘正传》我不知看过多少遍了,每一次看,看到阿甘在珍妮.可兰墓前的喃喃自语,都还是会大哭。小说的结局却很不同,珍妮.柯兰嫁了人,生活幸福,有一个儿子,是阿甘的。阿甘做虾生意发达后,喜欢在街边吹口琴,自得其乐。
  
  与这样的结尾相比,电影的结尾是多么震撼,轻松的就把我击毁,大哭起来。
  
  PS:精彩段落节选。
  阿甘竞选议员时,协助他竞选的公司花钱请了不少托儿来听他演讲,也许是巧合吧,每个托儿5毛。
  
  阿甘在中国时,很开心的送给路边一个小孩一个乒乓球,大家玩的很开心,把球扔来扔去,但新华社的同学们只拍了一个镜头,小孩把球扔向阿甘的后脑,图片说明是:中国儿童表露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哈哈
  
  阿甘在中国时,不会用筷子,吃东西吃的一身都是,然后引发他哲学式的思考:难怪中国人都这么瘦,都到了这个时代了,他们应该用叉子才是。
  
  阿甘一共有两句名言:狗屎的战争,我想尿尿。
...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令人愉悦的忧伤

男人挑战世界,女人战胜男人的世界观,为了挑战自己,我颇费心机读了《莲花》,像年轻时看三毛一样,因为大部分都是在地铁上读的,为此我羞愧难当,几乎想要给它包个书皮,但我还是读完了,感觉还不赖。但不合我。
  
  因为吃苦比较多,又是男性,于是我变成那种善于苦中作乐的乐天派性格,长得不够帅(这一点也是有女友后才发现的),但足够阳光、快乐。我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比如情人节时,有人发短信说:唉。。。。情人节又是一个人过。我回:我更惨,要和男人一起过。在我的确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现在改成一年俩了)时,说这样的笑话,我内心其实是酸楚的,但说出来的同时,就开心起来了。
  
  仅举此一例,就知道,我是多么的不适合读安妮宝贝,我无法和作者对话,无法和作者笔下的人物(通常是作者的裂变体)对话,无法理解她,无法走进作者或者人物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故事吸引,无法被感染,因此,只剩下一项:文笔。但诸位看我写的东西就知道,我不会喜欢这样的文笔的。我自认细腻,但不是那种细腻,偶尔我也特别的小华丽一把玩玩,但也不是那种华丽。一开始,我想把『矫揉造作』这样的词加诸其上,但我已经三十岁,这样不好。用安妮宝贝的语气:我亦不喜欢如此的文笔。
  
  我也有过属于一个人的忧伤,但我已经越过,并且不愿回头,诸多经历都在电影《昨天》里了,那时我为这部电影热泪盈眶,五内俱焚,而旁边一起看的人却一个劲儿的说:傻B,傻B,傻B。我想,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就是旁边坐的那个人。但我不讲脏话的。这是题外话,不多谈。
  
  现在,我来谈谈自己完全站在作品之外(没办法,如前所述,我实在是进不去,只能站在外面)谈谈这部作品,我会努力做到客观,否则,我还挑战自己的成见干嘛呢?
  
  听过老罗语录的人也许还记得一个叫做《令人愉悦的忧伤》的段子,我读《莲花》的初步感受就是如此,人生苦短,人人都难免忧伤,有人选择积极正面的去应对--哪怕是种黑色幽默的精神,有人选择呆在忧伤里面,并且自怨自怜,把忧伤放大,放大,放大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最好,后面这种情形只在作品里发生,不要投射到真正的人生,否则,真不划算。
  
  因为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往往是呆在自己的忧伤里--很久,(经验告诉我们,呆在自己的快乐里,并不会很久)就会无限留恋,不愿出来,眼前的世界发生了改变,高楼大厦也改变了它的形状,如老罗所言,这种忧伤毕竟比平庸的生活好了那么一点点,看上去似乎也颇值得留恋,但是,用某大师的话说:这是负能量。会令人逐渐枯萎下去的。
  
  《莲花》这部作品,近乎完美的诠释了一句话:他人即地狱。因此,我觉得这种作品,更应该作为抽屉文学,写下自己的喃喃自语,放进抽屉,不是很好吗?写出来,释放了若干负能量,令看到的人觉得,世界很灰,人生很灰,充满了一种绝望、濒死的怪异华丽的气息。连我这样强大阳光的人,看完也觉得不舒服。也许有人会说,你懂个p啊,这是病友之间的交流,你别跟着瞎掺和了。那么我就闭嘴,不再掺和,挑战成见,不过是想丰富一下阅读的种类罢了,让你得知世界上的小说有此一种。
  
  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列出了不幸福的种种因素,其一,也是最大的一种,就是自我专注,我花了很多时间、阅历,才懂得了拥有一副宽广的胸怀会很幸福,罗素举例说:一根香肠最开心的是口味不错,被人吃掉。而专注于自己生产过程的香肠是不开心的香肠。
  
  然而,人不可能不关注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人人必经的阶段,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懂得,在某个地点,停下来,再钻研下去会变成一根不幸的香肠。幸福的人生是外向的,关注世界和外物,热情、友谊、爱情、家庭、专注于技术性的工作,都能令人幸福。而它们的反面:自恋,自我专注,负罪感,对舆论和世界的恐惧,只会导致不幸。而且,这个方向是走向狭窄的,是无源之水,也无越来越开阔的空间。如果一直如此,相信很快她就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
  
  关于结构和人物,我觉得和菜头分析的很充分,我的阅读观很简单:小说尽量模拟生活,尽量逼近真实,我才会喜欢。或者,就走向另一面,充满了基于现实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去创造生活,但是让人觉得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是种智慧的享受,就算是大量的抒情,基于以上两个奠基,也更能动人,不信,去看看鲁迅写的抒情小说《伤逝》,那种不同于他的杂文和别的小说的缓慢节奏,长句,不乏华丽的场景及情绪流露的描写,虽然成于30年代,至今仍能引人共鸣。
  
  《莲花》里的人物,性格单薄如纸片儿般不真实,是最大的败笔,结构上对现代小说技巧的使用也因此而显得蹩脚----话说,我从没喜欢过偏要这样副线主线同时并进的搞法。人物的语言因为脱离现实而做作不堪,我相信《独唱团》里那篇250文,就是这种风格的,里面甚至用到了『记得来看桃花』^_^,尤其喜欢用『这样的男子,那样的女子』,姓名喜欢用一个字来称。这样的写法,我真的很反感。
  
  其实我有点沮丧,我想我应该摒弃成见去读这个长篇小说的,但事实证明,摒弃成见是多么的困难,之所以写下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自己:摒弃成见多么的难。打开胸怀去接受一种自己一直抵制的东西,多么的难。不可不时时警惕。让我们记住乔布斯大爷的话: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独唱团 读后---一本正常的文艺杂志


想象中,一本正常的文艺杂志就应该是这样的:包装朴素,纸质色泽凝重有质感,质量很轻便于携带,然后密密匝匝的都是字---优秀的文字,无论是杂文散文小说诗歌。有图,也是好玩的图,新奇的图,富有创造性的图。


只是,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这样的杂志,是常态,大家不会经历如此心路去迎接它的好消息,坏消息,没消息,直到诞生。


所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也有轻微的失落感,拿到手里,翻开,读完一篇一篇又一篇,并不是都喜欢,但没有特别讨厌的(这样不好,据说应该有一篇奇烂无比的文字的呀)。


整个过程,就像当初老罗放出话要办一个网站一样,很快网站开张了,媒体很是追了一阵子,然后就沉寂了。鉴于生出来就已经这么难,估计关于它畅销的新闻,关于这本杂志的报道,还没生出来,就已经死了吧。


但是又能如何呢?没有媒体一样有网络的狂欢。
初识印象,这就是一本毫不做作,不装深沉,不在外表华丽,让你能读下去,可能会喜欢读的杂志,本来,这样的杂志应该有很多,应该分类很细致,应该有各自的精彩,此起彼伏的精彩。比如某些人读《纽约客》,某些人读《纽约时报周刊》。


也许,我们忘了一个现代社会正常人类应有的正常生活应该是什么,或者,我们根本不曾这样生活过,甚至,不曾见识过。我们是这样可怜的人类。可以因为小小的收获而欢欣雀跃,心满意足。


当年,阿城的父亲钟惦斐获瓶饭,获得了自油和名分,拿到了补偿,阿城对他说,如果你因此欣喜若狂,这三十年就白过了。每当有一些开心的事,念及此,就冷静下来。抬头看看四方的天空。低头想着翻蔷的事儿。比如买到春运火车票,比如看到某些罪有应德恶观满盈的人终于被枪决。


它的内容,就是我平时喜欢的内容,就是我平时到处找着阅读的内容,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新,有什么特别。就是我自己如常的生活而已。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它,希望喜欢它的人不必被贴上另类、孤单的标签、不必总是显得那么又穷又傻呵呵。


所谓殊途同归就是,当你懂得什么是美好的东西--哪怕是被众人认为生活中最不重要的:文艺--你就会触类旁通,你就知道什么是虚假丑陋空洞矫揉造作无病呻吟。高型舰在《一个人的圣经》中写到,有性别意识后,第一次看到的裸体女性,是自己的母亲,是那么的美艳,因此长大后无法像全国人民一样接受绿军装或者白头巾式的『半边天』。不能欣赏那种不爱红妆爱武装的美。建立了最初的审美观。


而且,文艺可能是人心最薄弱的那一块儿吧,一只小小的雕刻锤,就可以击穿它,可以让那些貌似强大固若金汤的城墙轰然倒塌吧。就像第一期扉页那个用文字镶嵌出来的,安迪.杜弗伦用来逃出肖申克的精致的小锤子。


最后,希望可以正正常常的看到第二期。

...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其实,我爱的是语文课本

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
我至今随身携带着从初中到高中毕业的所有语文课本,上面有我的涂涂画画,有我的汗水和口水,如果不是年代久远,我甚至希望把小学语文课本也带在身边。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这是我记忆中的小学课本,还有著名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有『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我有这个怪癖是因为我的记忆附着在第一次上,我第一次,从某处学到某个东西---无论有多难,只要我又回到当时的介质,我就可以立刻穿越回去,例如英语语法我都是在初中和高中学会的。某些单词第一时间出现在某一课。。。。。只要我拿到课本,所有的记忆就都回来了。这一特质同样适用于数学物理化学课目。

告诉你吧,在那些只能皓首穷经读课本的年代,我喜欢的游戏是从语文课文的注释里找到许多的蛛丝马迹,仅凭记忆,我就可以告诉你,在鲁迅的某一篇文章里(也可能是纪念鲁迅的谋篇文章里),课后注释有一个《神异经》,终南山中产异兽,食之,言不真矣。。。。
我最喜欢的游戏是找一个人,随口读一篇课文,十个字即可,无论是读课文本身,还是读注释,甚至读课后习题,我就可以马上说出,出自某一课,作者是谁,选自哪里。当然,这是很BT的搞法,不推荐大家使用和学习,但我真的从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填补了我枯燥的青春。

仅凭记忆,我认为不该存在于语文课本里的篇目应该是:《金杯之光》《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毛的老三篇,以及什么秦牧杨朔的狗P散文们。而所有的古文都应该保留。

他们拿掉了鲁迅的文章,实不应该,年轻人需要有点叛逆之气,激愤之气,甚至乖张暴虐之气,鲁迅是最好的样板,冷嘲热讽高手。如果一个人,年轻时都不愤怒,还有什么时候会愤怒?

他们拿掉《背影》实不应该(拿掉《荷塘月色》我绝不反对,要嘛换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我曾用《背影》骂过人,有人问我最近如何,我就调皮的说:唉,最近还好,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而我真正懂得《背影》是在许多年后了,这是一篇不坏的文章。虽然也谈不上多好。至于《荷塘月 色》,我觉得删掉也不错,毕竟那篇文章太做作了。

后来,我看过新版语文课本,一点也不好看,但是它有一个阅读材料作为副本,就非常牛B了---但牛B有什么用?高考不考的,高考考的是课本。我记得课本选了贾平凹的美文,甚至,选了余秋雨的文章,其实选余含泪大师的文章也不错,我不无羞愧的说,高中时,我还挺迷恋《文化苦旅》这样的调调呢,用这样的调调写作文,总能得高分。保持了很久才甩掉。

语文是教什么呢?我觉得,教鉴赏力,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美好的母语,汉语可以写的好到什么程度,至于那些意识形态强烈的垃圾,是中文之毒,只会让中文慢慢中毒,让大家变得越来越不会说母语,写母语。这也是阶级统治的方式之一。这一点,敏感尖锐一针见血如奥威尔者,早在一九三几年就写出了《政治和语言》这样高瞻远瞩见微知著的雄文。

所以,珍爱母语,远离语文课本中的垃圾。初中到高中,一个人见识自己的母语用于书面可以达到的高度。用高考这样的杠杆,强行让人认为老三篇是好,《背影》 应该拿掉,真是丧尽天良,愧对列祖列宗,生孩子没JJ没PY。

败笔

贾樟柯同学,你想干嘛?
  我,是一名资深贾樟柯迷,由此上溯到十年前,我在学校一个充满大学小资儿味儿的书吧---好好的图书馆不用,用书吧,是因为书吧里的书比较集中,比较好找---看别人观看了一部充满后现代主义写实气息的电影《小武》,然后,我在北大FTP上搞到它,看之,震撼ing.那时我正在梳理一大堆浓的化不开的中国地下电影,《小武》堪称上品,而且我尤喜欢王宏伟的河南话。为此,我考证了影片开始时,城际巴士上的黄色二人转,歌词如下:
  
  俩眼儿王八瞅(cou)绿豆啊
  双手按你滴腚后头啊。。。。
  
  
  若干年后,我看了三遍片长几乎达4小时的《站台》,它几乎就是我所知道的生活本身,几乎就是我所看到的同龄人的生活本身。
  
  到《三峡好人》和《》时,我忽然看不懂贾樟柯了,但《三峡好人》所弥漫的独有的中国人的麻木,迷惘,绝望感仍令人念念不忘。他的捕捉是很准确的。也因此我看到日本影人对它的推崇,以及看到《三峡好人》后的激动之情。
  
  侯孝贤的电影,让我明白了,什么叫『长镜头』,我不止一次在所谓专业影评人的文字中看到他们对此名词的误解。贾樟柯的电影,我最喜爱的还是真实和叙事。
  
  我带着《银元时代生活史》的背景,一大堆民国时期野史信史的背景仍然对《海上风云》感到失望,更无须说对个中人物毫无所知的观众,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有人中途退场。本来上座就不多,还有人中途退场。GF在旁边投以幽怨的眼神---是滴,我错了,我应该订《决战刹马镇》的票,再不济也应该订《功夫梦》呀。而我,怀着对小贾同学的一贯支持和仰慕,怀着『在大屏幕上看看文艺片』的实验心理,入场了。
  
  也许影片结束后,唯一让人觉得不虚此行的,仅仅是最后五分钟,韩寒讲的那个冷笑话吧。对杜美如,韦伟,潘迪华的访问,还没有一个三流小报做得好。而镜头选景几乎是《三峡好人》的翻版,我特别想告诉小贾,工地,无论哪里的工地都差不多。别这么折腾了。
  
  中间用到了《苏州河》的镜头,模拟了周迅站在苏州河桥上跳河的镜头。而苏州河就是我看过的娄烨电影里最不喜欢的一部,有致敬的必要么?
  
  总之,一句话,我没有发现它的好,它的价值,它存在的理由,更加离谱的是,赵涛在戏里是干嘛的?这儿立立,那儿站站,《三峡好人》里,她还拿着矿泉水瓶子,到处找水喝,这里就直接是什么也不干,就是走啊,走啊,走啊,愁眉苦脸的走啊,走啊,走啊,请问,是何用意,是何居心?收了她多少钱才植入这么大块个儿一个广告?
  
  另外,那个生活困顿,辞了工作炒股发了才的杨怀定,究竟怎么搞到了2W块现金,跑去买了2W块的国库券?
  
  也许,他的意义,仅仅是记录吧,若干年后,官方记录缺席的情况下,民间记录变得弥足珍贵。但是这价值,要在百年之后才得体现了。
  
  作为一个贾樟柯迷,诸多疑问,希望看懂的人行行好,给兄弟讲讲。不胜感激。
...

论 非诚勿扰 的死法


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非诚勿扰将会以自杀的方式告别舞台。

自从裆员大妈入驻以后,乐嘉和孟非就如霜打的茄子,再也提不起精神了。孟非同学,只有在报出那一大套:如果您想联系女嘉宾,可以到我们的首页。。。。时,才略略提高了声音。其它的时间,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再也没有了往期的犀利和幽默。乐嘉,则只能努力的见缝插一针,插完之后,看看旁边的党员大妈,别提多别扭啦。

昨天,我没看完就关了电视机--再次证明,但凡是劳动人民喜欢的,就是他们要封杀的。这个节目,既没有像超级女声一样,被一群貌似知识分子的人YY成民主制度在中国的试验场,也没像某些娱乐节目一样屎尿屁一起来的恶俗。它只是一档普普通通的再正常不过的娱乐节目而已,表现一点现实的荒谬感,不是以强硬逼人的方式,让大家笑笑而已。

我看过几期,很快乐。有时候这快乐是幸灾乐祸的,比如看好多自以为是的富二代被打的满地找牙,比如一些自认为搞怪幽默生活有品的雷人男嘉宾,在此刻,我允许自己幸灾乐祸,憎人富贵笑人无,这样很放松,人性之恶爆发的时候,往往都很快乐,我允许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偷偷的爆发这样的快乐。也许它真的促成了许多美满姻缘,但我并不是因此才喜欢它,我喜欢的是娱乐,正正常常的娱乐,发笑的权利,就像地球上其它人一样,发笑。放松。而不是被逼迫去看姜昆的相声黄宏的小品发笑。仅此而已。

笑,是犯法的。是犯禁的。丫们怎能容你如此开心?
超级女声被YY成民主试验场时,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惊恐万状的老大哥,站在高高的云端,脸色铁青的说:你,知道的太多了!然后下令,封杀。

到非常勿扰,除了它是个健康的娱乐节目外,丫找不到任何理由了。于是,丫打算让它自己掐着自己的脖子,把自己掐死。

昨晚,女嘉宾们和评委裆元大妈,不顾屏幕前的劳动人民,一身一身的起鸡皮疙瘩,以肉麻到令人发指的口吻,齐齐的对一位广州警察表达了无限的敬意。(此处不针对该男选手)

前面若干期,你已经可以感到,它,渐渐的改变了味道。开始上来一些男嘉宾,无论贵贱高低,都齐齐声明:我的理想是做中国最大的慈善事业。。。。

到了现在,变得更加赤裸。我只能愤怒的关掉电视机,和一个还看得过去的娱乐节目说bye bye
你夸警察可以,但不能夸广州的警察---据我所知,大概广州的警察,是全国打死人最多的警察吧。

你夸一个广州的警察也可以,但你不能以这么赤裸裸的睁眼说瞎话的方式(你当我们都和你一样是傻B啊,脑残啊?),兄弟愿意在此征集一下,有谁见过这样的派出所和警察: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小偷抢了钱包,民警同志一下子就按翻了小偷和我,我跟着他们到警察局录口供,我看到他们的办公环境很差,很小的空间,没有空调,只有风扇,他们都在忙碌的工作着。。。。。』
天哪,我以为我到了HK(HK公务员的办公环境的确很局促,公务员都在忙碌的工作着,一般也开空调,但辅以风扇,本人亲眼所见,如假包换),我以为我到了英国。(英国的110,可以耐心的帮一位老奶奶掉进马路边下水道的一分硬币拣出来,如假包换)

有人在中国(不含HK澳门)见到过这样的派出所,请和我联络,我愿意输给你一百块钱。
我见过的派出所往往是:房间很大,修建的无比牛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吸烟


吸烟是什么呢?有此习惯的人,鲜有人能够说清,它不仅仅是种口腔依赖,于我而言,有时,它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分开了两段独立的时间,比如,吸烟之前,我在乱七八糟的看东西,把脑袋看的乱七八糟,到吸烟室吸根烟,看看窗外的雨,手里的烟,进行一通乱七八糟的情绪整理。一脸肃穆,一身正气的回来,开始干正事儿。也可能是,干完了正事儿,去抽根烟,做个了结,一身轻松的回来,开始看乱七八糟的东西。

很多时候,这项行为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分野,分开了两件互不相干的事----当然,一件持续很长的任务之中,如果能抽着烟,那就TMD更好,至今一些难忘的幸福场景之一就是抽着烟打超级马里奥,一坐一个上午,烟灰撒落在键盘上,烟屁聚集在一个废弃的茶缸里。或者,蜡烛下,排出十根烟,拿出一本上了封皮的冯尔康著《雍正传》,心里默默的说,抽完它们,看完它。然后,打了无数呵欠,天就蒙蒙亮了,这是一个人的Romantic。

烟,是时间最好的填充物。我一直觉得Ashes Of time(《东邪西毒》的英文译名)最好的诠释,就是一根搭在长剑上的烟蒂,有长长的将断未断的烟灰。

毕业之后,我就斩钉截铁的戒了一切电脑游戏,也不再有秉『』夜读这样的装B事件发生。脏乱充满活力的居处再也不会有了,整齐干净的书架,宽敞的书桌,柔和的金属色的台灯和考究的烟缸。然而,还是会看书会写字会抽烟,这是一个人的Romantic。

有时候,抽烟是种自虐---绝望之际,对自己说,就这样抽死吧,或者就这样一步步的向死亡再迈进一步再迈进一步。但又有何用?有人说吸烟有害健康,立刻就有人举出无数的反例,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Commen Sense

我觉得,所有现实主义作品都是在重申常识,而最基本的常识可以概括为:爱心,正义,善良。看上去挺简单,但我敢说,人生短暂,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搞清楚这三件常识。恐怕有史以来打着正义旗号的恶行罄竹难书—谁会大声宣布自己是在作恶呢?而愚蠢的善行也给世界带来许多麻烦,让人既哀其不幸更忍不住怒其不争。至于爱心泛滥也未必都是温暖感人,因爱之名做出的荒谬事怕也不少。
  
  文明社会肇端于西方,尤其是英法美这些民主化较早的国家,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披荆斩棘,不断的试错,终于才有脆弱的现代文明,一将功成,化为炮灰者有恒河沙数那么多。今天我们开来无比民主开放的美国,也曾有过不堪回首的历史,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
  
  南北战争之后,黑人命运有了改观,但直到1955年,公共汽车上黑人还要坐指定的位置,黑人进入大学校园仍然令大众感到不可理喻。仍要马丁路德.金以及更多的人无畏的奋斗抗争甚至付出生命,才有了今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这短短的不到一百年间,关于黑人的悲惨故事,这本书里如实记录了一些,但更多的人间惨剧淹没在滚滚的密西西比河。
  
  明辨是非善恶,向来是最艰难的,这本书里也无坏人,就算那些冷漠无情,歧视黑人佣工的太太小姐,不也在积极做事来帮助非洲难民吗?她们不过是某种观念和制度的受害者,因此更见常识的重要,我想尽管在任何时期常识都捉摸不定,但掌握它们的方法也很简单:独立思考。成见、习俗、观念,这些可怕的东西,都可以从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分辨正误。比如,从爱出发,有一颗善良的心,很难对从小把自己带大的黑人女佣呼来喝去,吹毛求疵。然而习俗不是这样,她们从小被灌输的观念是:黑人不是人,是物件。甚至比一件工具还不如。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像蚂蚁蟑螂的感情一样是无足轻重。因为他们和白人不一样,天生就是奴隶,因为酗酒懒惰笨拙,所以才为白人做佣人。然后,天真的白人小朋友就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种对他们而言无比优越的观念。而同样天真的黑人小朋友就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对他们而言注定悲惨的命运。在此处,人性被扭曲。
  
  然而,再强大的固若金汤的观念,仍然经不起常识+独立思考的考验,所以任何时代都会人性未泯的异端站出来,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和以针挖井式的耐心,再一次宣讲常识:All the humans are created equal! 她们的故事不该被埋没。
  
  在我看来这本书,和这本书里的人物,便是那个黑暗压抑的时代里,新鲜独立的勇士。它令我再次看到一时的习俗和观念是多么恐怖,我们常在美国电影里看到,那些善良又保守的美国白人,他们大多是虔诚的基督徒,家有良田美眷,金碧辉煌的大屋,庄严刻板的厚木桌椅,亮铮铮的银器,他们严格的按照传统习俗进餐时甚少说话,戴好洁白的餐巾,播放高雅音乐,喝少量的红酒,偶尔抽根雪茄。这样的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隐忍坚毅,凭借自己的努力专注,创造了大部分的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然而,他们思想保守,毫无生活情调,几乎所有的幸福感都来自他们内心所坚信的救世主,他们对自己的权力固执的令人心惊。一如《死亡诗社》中的父亲,用他的爱,害死了自己亲生儿子,又如《爱情故事》中的父亲,用自己的爱拆散了本该幸福美满的儿子的婚姻。而在这部小说里,母亲们用爱来告诉下一代黑人不是人。父亲用爱来告诉儿子提倡种族平等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简直荒唐透顶,必将毁掉议员儿子的一生的事业。虽然被视为异端怪行,雯小姐,艾碧莲,明尼,还是抵抗了重重压力,努力完成了这件事,出版了这本书。整个过程也令她们重拾勇气,开始新生。
  
  整部小说长达428页,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出密西西比河畔小镇的长篇生活画卷,充满一个个令人心酸落泪的悲惨故事,虽然如今我已经心如铁石,仍不免为之感慨,同时也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叫做《美茜》的电视剧,主要讲述了黑奴的解放,算是这部小说的前传吧。在电视剧中,农场主的女儿美茜小姐和未婚夫一起说服父亲,解放了农场的黑人奴隶。其后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林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一个自由平等正义的美利坚渐具雏形。而本书中的雯小姐,就没那么幸运,因为同情黑人女佣的遭遇而失去了男友和世俗意义上美满的婚姻。
  
  本书成于细节也失之琐屑,虽然细节丰富增加了故事的完整性,但应在叙事上有所取舍和结构,现在看到的版本略有拖沓之嫌。而且转换人称的叙述方式并无特别必要。这些瑕疵都不重要,我们读到这些故事,应生出更多的戒心,扪心自问,自己一贯坚信的观念是否有违人性,不合于常识呢?是否一句“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就可令自己良心安稳,继续闷声大发财?
...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常识就是那些常常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的东西


以前在TVB看过一则新闻。
某大医院没有按流程把一个死婴当作普通垃圾丢弃。

案发时垃圾已经在填埋区填埋掉了。结果,警方动用大量警力,挖开填埋区,人工搜索,每天几十个身穿严密防护服的警员翻检挖出来的垃圾,寻找遗骸。挖了半个月,费用高达千万(因为需要严密防护,费用很高)预算严重超标才罢手,此案也宣告结案,对医院作出了严惩。

对医院的惩罚理由是没有严格按照自己已经制定好的流程做事。这次的事本无关宏旨,没有人遭受损失(因为婴儿是个患病亡故的弃婴),但如果不加严惩,难免哪天就作出丢弃活婴或者其它非法处理婴儿尸体的事。

这件事反应了流程的重要。
我写过数量巨大的流程文件,打印出来估计也有半人高,大部分时候,我觉得写流程简直是人间最痛苦的经历---尤其是当我已经把一件事熟练敏捷的做好之后,再让我写流程,我就很崩溃。而且,我深知写出来后的文件,不过是放在一个八百年不会有人去到的地方,静静的沉睡而已。

然而,流程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当一件事已经做的很熟练时,越熟练就越会大意,越容易忽略常识,越容易做错。阿城在《闲话闲说》里提到,一个著名的铁匠,临终前留给弟子的人生真言传世秘诀是:热铁别摸。是的,没有任何隐喻,就是字面意思,这是个常识。而如果人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心情之下都能毫不怀疑的坚守常识,这个世界大概不会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不会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离奇曲折。

昨天晚上,我在做饭,GF喊我去看她的MAC Book---我上个月帮她装了Win7,一直运行的很好,该打的补丁也都能成功安装。可是,昨晚居然鼠标点什么都没反应了。窗口不能关闭,不能最大化。点了左键右键,一点反应没有。
我第一个反应是:虽然已经变得越来越像Mac OS,但Windowns还是这么调皮啊,安了个补丁就完蛋。
然后,我的反应是:盗版系统还真是靠不住,不如装回正版的WinXP吧。

然后,我继续忧心忡忡的去做饭了。考虑着如何备份和重装,今晚是别想正常用电脑了。
吃完饭洗完碗,我再坐在电脑旁,忽然灵机一动,把我的USB鼠标插上去试试。然后,问题解决了:原来是苹果的蓝牙鼠标该换电池了--而我差点为了这两块多钱的事儿重装了系统。

而就我目前见过的流程而言,几乎每个检查电脑故障的流程第一条都是:检查电源。
先前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屁话,网上也流传着这样的客服笑话:
我按什么按钮都没反应』,客服问来问去半天之后,才问到:你插电源了吗?

但如果客服每次都按照流程先问一句:你电源接通了吗?
报修投诉的人又会觉得客服简直是在鄙视自己的智商和常识。

事实上,作为一个专门『解决麻烦』的人,这样的经历我还遇到过很多,以至于我有种错觉,越是复杂的无头绪的问题,到最后的解决方案越简单--简单到就是常识而已。

经验越丰富的专家越容易忽略常识,这也是我深有感悟的一条常识。

...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旧时风物不再,今之瘪三犹存

以现在的标准来看,陈存仁是个文青,但在那时,他不过是个以专业立世过着普通生活的普通人罢了,我敬慕这样以专业立世,却又能超越专业人士,以兴趣爱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足迹的人,如今世道越来越怪,如果你做的是理工科的职业,平时喜欢读点书看点电影写点东西(陈存仁最大的爱好和花费是读书、看电影,尤其搜书,可以一掷千金),会被略带嘲讽的称为『文青』,直欲与小资儿并列,我并不抵制这种称谓,只是觉得别扭,难道读书生活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人,在一个正常社会里,应有的日常生活么?何以变得如此特别以至于要以一个标签名之?
  
  依依不舍中,《银元时代生活史》看完了,这是本专栏结集,也是我看过最好的专栏集,连续,而且每一期都写的一丝不苟,没有灌水。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在上海地铁9号线和2号线上,以来回各一个小时的车程,读完了这本书,除了仍然沿用着的古老的地名,作者笔下的上海好像和我现在生活其中的上海,好像是两个地方。我时常觉得,那个上海漂浮在空中,而我现在乘地铁经过的,是沉沦地下的上海。
  
  关于清末和民国,杂七杂八看过的书不少了,破碎之中,大概也可以还原一点那个时代的吉光片羽,流年碎影。这一本是普通人的观察,视角果然不同,比如我特地又翻《中国男》里写到的吴稚晖,如果不看名字,光看内容,你会觉得,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陈存仁笔下,吴是个可爱的老头,有真本领,但不张扬,藏而不露,天性乐观豁达,善良天真。而余世存笔下的吴稚晖却只是个『闯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余世存好像是把装傻当成了真傻。
  
  陈存仁还详细的写了许多民国人物,商界政界银行界实业界的都有:章太炎 于右任 蔡元培 汪精卫 杜月笙 黄金荣 黄楚久 荣氏兄弟。。。我羡慕的想,做医生真是好,可以结识很多人。
  
  陈是民国时代的谦谦君子,十里洋场的彬彬绅士,在他笔下,没有坏人,他广交天下朋友,黑道白道、三教九流,因此人脉广布,做事总是很顺利。然而,身为中医,他对因果报应之说,深信不疑,专辟一小节写了因果报应,列举十数上海滩风云一时的『白相人』无一得善终。他小心的掌握着与这些人交往的分寸:既不同流,亦不疏远。如果得罪了这些人,他在上海滩无法执业,如果和这些人沆瀣一气,又过不了自己做人这一关。他的做法是,敬而远之,严守职业操守,遇到大佬请客,礼到人不到。
  
  从整本书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从一个家道中落的贫寒人家在当时的十里洋场上海滩立足的,他有书生气,但不迂腐,精明强干却又正直,且深明圆滑变通之道。他初出茅庐时,锋芒尽显,惹来同僚妒忌,他便诚心邀请他们吃饭游玩,以息众怨--就这一点,我是做不来的。记得当初我在这个年纪,只识得自己一味向前,完全不顾他人感受;而后来上海沦陷后,日本的一家医疗研究机构厚礼厚遇找他做事,他又坚持不做。深爱自己的名节,不愿担当汉奸之名,当日本老板再三诚邀,并直言相告说,我们搞科研的也不想打仗。他也心动,想要利用日本的资源,为自己将来编撰药典背书,最后他的做法是:只做兼职,可以用标本和仪器,但不收薪金。到八.一三之战后,中日关系恶化,虽然可惜那么多标本未曾拍照存留,他还是忍痛连这样的工作也不做了。
  
  他的一生都很顺利,一生多得朋友襄助,就算偶有小厄,总能化险为夷,这和他的为人和自己用功分不开,而且,他自己是医生,非常注重心理健康,所以许多看上去很糟糕的事,他也就举重若轻的度过了,轻描淡写出来,也就变得轻飘飘的不算什么了,比如他写自己的爱情,他喜欢一个女孩,双方都有意,但因为家人反对,他当时刚刚执业,只算中产,而女方却是大家族,豪门闺秀,后来女方屈于家庭压力,和他分手,赴美留学,失恋之后他也茶饭不思好长时间,而他关于爱情的总结是这样的:
  
  『这一次我受了爱丽丝的刺激后,再去磅了一下,竟然体重减轻了十八磅之多,这时我体会到心理卫生的重要,婚姻不能全仗爱情,财富是决定一切的力量,我的财富不如人,只有知难而退。』
  
  虽然,我总是认为爱情太过理智没什么意义。但现在想来,这种结论自有其道理,况且他那时还只20出头,就能如此解脱,未尝不是个好结局。顺便说,后来这位女生命运可没那么好啦。
  
  他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经历了许多大事,无意之中结识了许多光华熠熠的人物,他是个专业人士,精于专业,爱好读书,编辑出版药物辞典,皇汉医典,成为中医界珍贵的资料,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几乎做到了顶峰,他精于理财,却又严守自己做人准则,不冒险,不发不义之财。因此即便身处乱世却也能左右逢源。
  
  虽然他没有特别去写,但我觉得就连1949年,他对形势的判断也是精准的,他选择了离开,从上海到HK,继续自己的事业,因此可以在旧金山安度晚年,如果那时,他像抗战时代一样爱国,几乎可以肯定,他过不了那个全民皆疯的火红年代!
  
  他的专栏是根据日记修订而成,其实他的日记,大部分内容和『银元』有关,几乎每一篇都有明细的账单,某年月日,在哪里吃饭,点了什么菜式,几个人,耗费几多?不厌其烦。这份儿耐心和细致,我真是望尘莫及,他从老师处学到的理财明训,和如今大家奉行的那一套,区别不大,无非是以钱生钱,最容易。自立业后,他便很少再为钱所苦。更加有趣的是,他对北京印象奇好,人热情,服务周到专业,消费比上海低了近十倍。
  
  他记录中的『银元时代』的中国,虽然不发达,但真是讲究仁义礼智信的礼仪之邦,尤其是诚信一项,真是令我无限追怀,那时候,商业往来,只一句话就可以,不用签任何文件,没有人会反口,即便破产也总要想办法还清所有亏欠,钱庄的庄票类似现在的信用卡,是可以透支的。但是,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办到庄票,而且,要预先存一大笔钱在钱庄。
  
  整部书读完,我的感觉是,他笔下的时代,尽管也有蝇营狗苟、坑蒙拐骗,也有恃强凌弱,明欺暗诈,但这些是为人所不齿的,不是主流,基本上银元时代,是个明亮的商业世界,是个公平自由的时代,只要有志气,有智慧,肯埋头苦干,咸鱼可以翻生,机会属于每个阶级。这样的时代曾经存在于中国这块土地上,我在许多文字记载中读到过。我在许多认真制作的影像资料中看到过。
  
  而今之世界,瘪三依旧、白相人依旧,而且诸多恶行都包装的理直气壮,成为主流,诚信之人,守节之人是越来越少了,彼时之人不是今天之中国人,彼时之中国,也不是今天之中国。看这样的记录,只有追怀,曾有那样的中国在,曾有那样的中国人。
  
  另外,这本书中关于那些知名民国人物的八卦,浓度也很高,强烈推荐各位八卦爱好者一读!
...

推荐:全文Feed 解决方案 兼谈将要过去的web2.0时代


阮一峰在blog上推荐了一个全文Feed解决方案,昨天我进去试了一下,产生全文feed时很慢,我一度以为停止了。后来喝了水,上了厕所,又喝了水,又上了厕所,然后吃了东西开了会之后。
全文Feed产生了。

但是,我放进我的御用RSS订阅器(众人所不知的Sharpreader啦~~)之后,胶住了。。。不动,一直处于刷新状态,当时我就绝望了。
谁知道,今天一大早,当我又打开Sharpreader时,丫开始工作了,果然很好用呀:全文输出了!!!
但是,因为我没有募捐,于是只能显示前四项最新blog~~

题外话:
1.我自己的实地调研,身边还有许多人从不用订阅器,甚至不知订阅器为何物者,大大的有之
感想:web2.0时代都快结束了耶。。。。就算你不知道我这一款私密小众御用的订阅器,那Google reader总知道吧,Blogline总知道吧,抓虾总知道吧,就算您是吃素的,鲜果总知道吧?

2.我2006年开始用订阅器,全部用来订阅blog,没有订阅过门户网站或者其它非blog站点,2006年的时候,我一用之下,大为惊叹,惊为神物,一下子治愈了我滴信息焦虑症~~候群,一度我心血来潮,曾经想写一篇图文并茂的使用介绍,后来不知为何又退潮了,到如今,再也潮不起来。
我热爱新技术,但称不上Geeker(有没有拼错?),总是随遇而安,然后敝帚自珍,不到无法忍受不会自己动手。

3.我一共用过两三款订阅器,测试过六七款,我用过的最好的订阅器,其实是Outlook2007上的RSS订阅器,其一,它是本地的。其二,他的格式是邮件格式,可以和你OUtlook设置一致(字体啦,风格啦。。。。)看起来很舒服,又可以保存为pst文件,可以用任何一个Outlook打开,并且可以方便的分类和查询。但是,离开上一家公司后,我就只能用Outlook2003啦~~

4.我私密珍藏不离不弃深深所爱着的一款订阅器是Sharpreader,这是一个美国程序员开发的试验性程序,一直都是测试版(估计如今丫已经忘了这回事儿了),可能是我开始长久使用订阅器的第一次吧,所以一直念念不忘。到现在还在用它。

5.其实,FeedDemo是一款比Sharpreader好很多很多的订阅器,它具备了Sharpreader的全部功能,还比它更加细腻可人,但是,我始终若即若离的喜欢不起来,用之,乱之,弃之,又重投Sharpreader怀抱,可见习惯之顽固,不是常人能改的呀。

6.我所爱过的订阅器,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支持本地阅读,也就是说,它会把网络内容扒拉到我本机,这样我就不怕『你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者某些早上发的blog晚上就不见了的情况。所以,我喜欢Google所有的产品,Google reader除外。Blogline,抓虾,鲜果,都无此功能。

7.我讨厌不给全文输出的BSP,订阅率难道不比点击率更有说服力吗?为何,总是想通吃呢?要订阅率,还要点击率。Donews是完全没有这个功能的。其它BSP则可以设定,我见有些博主设定了非全文输出,很不爽。

牢骚完毕,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滴不完美,所以大家才一天天的努力让它更美好。

PS:推荐TED上,Twitter的创办人的演讲,演讲结束,大会主席上来说,不要走,然后Twitter山搜索了一下丫的名字,读了几条:史上最烂的演讲~~说不出来了吧。。等等冷嘲热讽 。哈哈。。。

每当此刻总是觉得,创造一个新的互联网玩意儿,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呀!

再BTW一下,忘了炫耀啦,鼎盛时期,兄弟曾经订阅过500多个Blog,且每天2.5小时左右全部翻阅一遍。增增减减,如今剩200多每天1小时矣~~~

...

杜拉拉升职记的票房居然过亿了,我汗。。。

这部电影,多给几剪子,就能卖得更多--因为它根本就是个广告片集成。
  
  我并不反对在电影里植入广告,我深信,这将会是未来的营销的大势所趋,《天下无贼》和《手机》就做的很好,技法纯熟的导演植入了广告仍能令人看得开心,而尚未明白导演是怎么回事儿就急急的忙着做marketing捞钱,就是这么个下场,老徐的前几部片,都是文艺片,一路以来,仰仗几位圈中大佬,走的也还算顺利,文艺片是小众,看懂看不懂的闭闭眼也就过去了。在这部商业味道浓的化不开的电影上,一直以知性、文艺、内涵著称的才女,一条又粗又长的花瓶尾巴露出来了。
  
  我去年看了这部小说,以通俗文学的标准度之,相当不错,有俊男美女,职场斗争,阴谋与爱情,事业和人生,情节跌宕起伏,叙述流畅紧凑,堪称五星。疲累的时候看看这种精彩的通俗小说,就像看港片和台湾娱乐节目,是很好的放松,倘若看过之后还能有点余味,就更为难得。当然,这不是文学,谈不上有多大的因欣赏而产生的感官享受--这个话题,以后再谈。
  
  我毕业后一直在做HR的行业软件,对公司运作和人力资源理论多有参与,我记得看得时候回想真实情形,还挺入戏的,她写到的那些职场生存体验,完全可以直接付诸行动并能取得预期效果。所以,初入职场的人,的确是可以作为指南的。小说描摹的杜拉拉,是个善良可爱,脚踏实地,有上进心,有职业和人生追求的公司人,也许许多职场白领,刚开始也都是这样的,但走着走着路子就斜了,像杜拉拉这样坚定不移的守着做人底线走到底的,据我所见,不多。
  
  我记得读完这本书,我怅然若失,杜拉拉左冲右突,豪情万丈,让自己每天都精神抖擞的,一点点的积累,买了自己的小房子和小车子,小心翼翼的平衡着工作与生活,职业与男友,而这就是公司人的无奈人生,而且还是成功的公司人。忙碌光鲜的生活中看不到一点诗意。回头看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不想说,人人都是杜拉拉,若人生真如此,倒真令人绝望。
  
  全书中,我最不满意的就是爱情的缺席,关于爱情的章节,太少了---也许,真实情况也大多如此。这个光怪陆离的商业世界,爱情和理想一样,是不能希望的太多拥有的太多,享受的太多的。她什么都好,就是在爱情上,也太理智了。仿佛,这既是杜拉拉的性格缺陷,也是这部小说的缺陷。
  
  然而,上述成败,在电影里,全都不见了。这部电影可以作为一个导演系的反面教材,彰显了导演的几大致命伤。
  
  其一,故事讲的很差,情节没有呼应和起伏,没有细节,没有铺垫和发展,也许这样说太理论化了,但安排得当的电影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它时时抓着你的眼球,给你意料之中的意外。小说中对办公室政治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看起来很过瘾,而电影里几个闪回的广告画面biu的一声就过去了,你根本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人物关系、事件发展在这轻飘飘的广告画面中轻飘飘的飘走了;其二,人物性格模糊,她还是多少有点自知之明的,将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做了压缩,从而把关系更加简单化,这样的恶果就是剧情单薄,情节发展苍白无力。本来原著就对爱情着墨不多,但还是写到了杜拉拉在爱情面前的两难选择,和一点点感性软弱,追求完美爱情的性格,令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完满。我还指望电影可以用画面再弥补一下,结果在电影里,连原来的那点韵味也失掉了,整个爱情让人看起来更顺理成章的解释是:睡了一个高管,然后,升职了。
  
  我总是会提起《教父》,2个小时,几十个重要人物,一一出场,是外国人,但看的时候,你不会记错。几大帮会之间的恩怨纠葛交待得清清楚楚,有细节又有全景,完全没有打打杀杀而让人时刻提心吊胆。这就是功力,靠天份和汗水。
  
  电影把故事讲的支离破碎,故事背景和几个主要人物也面目模糊,比起小说,大大的失真,也就失去了感染力。于是整个电影给我们的只有一个个推近拉远的硬生生的广告片段和远远的脱离真实的职场人物以及一个蹩脚至极的爱情故事。既不像职场片,又不像爱情片,不是集而优之,而是兼具两者之不足。
  
  我个人觉得,这个小说拍成电视剧(好像已经在拍了),一定会比《蜗居》更真实,更好看。
  
  至于片中的植入广告,太硬,太假,不再提了,我只是想说,一个美资公司里,那么多人端着晶莹剔透的高级玻璃杯,津津有味的品着立顿,这个场面,太诡异了!
  
  虽然老徐不用裸替,不惜一脱,但是脱了一看,比我还黑.....汗死。不过她的声音还是一如十年前那样好听,所以有段时间我是闭着眼睛的。如果这部电影真的是她导的,如果她真的不想做演员了,我看她还是去做广告导演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吧。
  
  杜拉拉的作者李可,一直搞得挺神秘的,八来八去也八不到什么猛料,谁知得来全不费功夫,今天偶然得知原来竟是我新同事的一个网友。哈哈~~
...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回望来时路,有些寂寞呀~~


周末去看了《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度过了轻松愉快的两个小时,感受到一点点的现场感。整个剧场有种欢乐的气氛,大家都在这种强大的气场中,非常Happy~话剧的票价,可以同时看到相声、模仿秀、摇滚音乐会.....两个演员发挥的特别好,随机应变,收放自如--我相信这种即兴性很强的剧,和演员的现场发挥关系极大,很多台词或者桥段或增或减,全靠当时的气氛。开心之后,亦有所得,这是幽默和滑稽的区别。和《恋爱的犀牛》不同,这出戏似乎没有成为经典的潜质,却是个常演常新轻松活泼的优良产品。

两只狗性格不同,哥哥心怀理想却软弱油滑,表弟天真未凿、淳朴可爱,更习惯随遇而安,哥哥就像大部分病态少少的理想主义的叶公好龙式的理想主义者一样,当其失落无奈时,就以理想主义者自居,端着卡普奇诺沉思牢骚一番,自恋自满一番,真刀真枪面对理想,却又比谁都软弱,妥协的一塌糊涂。两只狗,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欢欣和无奈,终点又回到起点,正如每个人的一生。

中间串场的段子有点火星,都是看过听过许多遍的了,正本的内容都很精彩,而且,我被时机刚刚好的两首插曲:崔健的《花房姑娘》Beatles的《Yellow submarine》感动了。登时有种入戏的感觉,腾云驾雾的,眼睛有点潮。廖一梅的话剧节奏就是,在你眼睛刚开始潮的时候,她马上开始戏谑了。当你正笑的不知所以的时候,她忽然又开始用崇高的严肃的深沉的情绪来感染你,一切都是点到为止,收放自如,在这种揉搓之下,看一出戏自然五味杂陈,无比过瘾。

廖几近狂热的喜欢小学课本和苏联文学,在她编剧的电影和话剧里,其苏联文学是其灵魂,小学课本是其皮肉,前者表达理想和崇高,后者表达怀旧和嘲讽。因为我也是小学课本的狂热爱好者(而且,和廖曾习过的课本是同一版),所以,也很喜欢这种调调。

在《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中,孟京辉借剧中人之口,对自己的先锋戏剧进行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嘲讽,当陈建斌口齿伶俐的喷薄而出:在舞台上砌水池子,摆几个破箱子破电视机,搞得废品站不像废品站收购站不像收购站,完全是现实主义功力不够的哗众取宠~~~自嘲到这份儿上,说绝了,别人也就不好意思再批评。我觉得先锋话剧,多少吸收了点京剧的舞台艺术,四个人代表千军万马,一张桌子可以是城门,可以是中军帐,舞台上走两圈儿就是跋山涉水千里万里。只是先锋戏剧的舞台布景,更加抽象更加解构(后现代)主义一些。《两只狗》的布景,亦非常简单,一张白布,用水墨画了两个歪歪扭扭的人形。舞台上照例有个二人乐队,现场伴奏拟音。《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马上就要上演了,也是这样的格局。先锋戏剧还非常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十年前的《恋爱的犀牛》甚至满剧场跑,《切格瓦拉》也在二楼三楼的看台上往下洒钞票。《两只狗》里,演员从前排艰难穿过,当成穿过一片沼泽,现场抢观众的东西,对观众迟到早退作出即时的反应,非常好玩。这种互动,也更容易令人因参与感而入戏,可以尽兴忘我的欣赏。

看话剧看电影都一样,编剧导演的用心,大家未必可以全部领略,但无论多少,都会很开心,例如此剧中模仿秀一节,模仿刘欢莎拉布莱曼大家都知道,模仿花儿乐队和宋祖德,知道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多。比如,来福的名字里,阿里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高尔基的原名(这也是在中学课本的注释里有的),这些小小的细节因为人们了解的多或者少而感触不同,不过对整体的效果,影响不大。

由此我也想到,看点正经的幽默是如此的难,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幽默感缺失的民族,我所见的中国式的嘲讽,嘲笑的多讽刺的少,看到的大部分号称令人发笑的玩意儿,低俗而浅薄,有时候,面对火星段子云集,自我感觉良好的表演(就像周立波)我真的笑不出来,而笑,不过是正常人一点正常的需求。大笑是保持心理健康很强大的武器,为此我感谢这场让我从头笑到尾的话剧。

标题这句话,是剧中语,来福穿过前排座位,从右侧上台时,一回头说:回望来时路,有些寂寞呀~~我很喜欢这句极其小资儿的独白。

...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