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看文艺片的日子

 

Ella1224

因为女儿一直是母乳喂养,也很少生病,生病在HK去公立医院也不用太多钱,所以,我一直不觉得养小孩儿很贵,直到上周四,她一松手,叶卡同学的iPhone从18楼自由落体跌落平台,抱着她下去找,保安已经帮忙找到了,真是神速。

当我看到iPhone4S的惨状时,由衷的觉得,这个世界上,最耐摔的手机,不是Nokia,而是iPhone。如果是Nokia,十八楼跌下,早就肠穿肚烂到处都是了。iPhone只是裂开了后盖儿,侧边的钢条弯曲了一点点,整个玻璃屏幕完好无损。

迅速查了一下,还有一个月的保修期,我已经不指望可以保修了,拿到Apple Store,希望可以加钱换新机,旺角的授权维修点说要加4520,可以换新机,增加三个月保修,NMD,怎么不去抢?新机现在才4688!去到九龙塘新开的店,店员叫来了店长,店长直接说:这个不在保修范围哦。我艹。

后来拿到旺角著名的先达卖了700块,然后转到九龙塘买了部新4S,同样是黑色--就像一切都没发生。我还在庆幸,手机跌落时,没有伤到人。

女儿现在14个月,正是淘气的年纪,虽然越来越可爱,但也越来越淘气,但估计得从两岁起才会进入真正的天使期--好看,好玩,乖巧。每次被她的淘气折腾的筋疲力尽,我和她会猜测,这样的脾性像谁?继承自哪个?还打电话给各自的父母问:我小时候是不是这样啊?我小时候是不是特别乖?答案是:你小时候也那样。

小孩子嘛,如果天天规规矩矩,你反而会害怕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从她会直立行走的那天起,女儿就把家里变成了她第一个探索的目标。她把家里的一切都当作她的玩具--我给她买的玩具除外--我们的手机,钱包,我的书,本子,遥控器更不必说,见了就要按一按。高兴起来,什么都要丢到垃圾桶里。前几天,我怀疑她把我的钥匙扔进了垃圾桶,而我不小心扔掉了。因为我找遍了小小房子的所有角落都没找到。现在她还是喜欢拿着我新配的钥匙到处走。

我们俩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把所有电影都看成连续剧---一部120分钟的电影,我们可能要分三次才能看完,而且完全无法专注的看了,她在睡觉,我们的耳朵自然的处于警戒状态。刚开始没料到如此,我买了国家地理,discovery,HBO电影点播,以前会把HBO每个月出的新电影浏览一遍,过过干瘾,现在连浏览的时间和心情也都没有了。偶尔平静的时光,我们各自在电脑前,她在一旁安静的玩她的玩具,这种时刻不会超过5分钟,她就要走过来随便在我键盘上按几下,然后自以为得计,在我的目瞪口呆中,哈哈大笑着跑开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尽量避免对她大喊大叫,有时我声音稍微高一点点,叶卡同学都会提醒我。许多育儿书上都这么说,孩子会模仿父母的一切行为,如果你没耐心,她也没有耐心。于是我回忆起大学刚毕业时做过一年多的IT Support--我想这是地球上最让人崩溃的职业,因为有人甚至会打电话过来大惊小怪的问你为何他打出的字母全是大写,而事实是他按了大写键,这个经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耐心。

大约是一个月前,我觉得要把down的一堆电影看一看,硬盘没空间了,从邵氏旧片开始,上传iPad,在地铁上看,果然神速的看了不少,前天,我把基斯洛夫斯基的《十戒》和石挥导演、主演的《我这一辈子》传上去,发觉根本看不下去。

基斯洛夫斯基,曾是我最喜欢的文艺片导演,我把当时能找到的他的电影全都看了。还有许多沉闷到呕电的文艺片(像黑白的第七封印,云上的日子,所有的金基德,库布里克)这些电影和用来消遣的电影不同,消遣的电影是武侠言情悬疑小说,文艺片像看严肃小说一样,需要时间、心情、以及一种严肃的态度--这其实根本不是看电影而是在学习,每个文艺片导演都有一堆的美学、哲学、文化观要灌注给你,你要开动你的左右脑,用你平生所学去和他对话,尝试接住他传过来的球,很累,但正如学习也很累,文艺片的确给我很多启发,对电影体验,对人生体验。

我人生看过的第一部文艺片是岩井俊二的《情书》,在学校图书馆看的,纯粹是因为想看的别的电影都被人租走了,只好选了个封面还不错的,看完我完全不知所云,至今我仍不喜欢岩井俊二,但就是那天,我走出图书馆时醒觉,世上还有这一款电影。对白非常的少,节奏非常慢,仿佛什么情节都没有,又仿佛诉说了很多东西。就像我第一次听到郑钧的音乐,才知道世上还有种音乐叫摇滚。

又忆起那些黑夜,所有的灯都熄灭了,DVD闪烁着蓝光,文艺电影的不同色调明明灭灭映在我脸上,我通常靠在床上,戴着护住耳朵的大耳机,拖着长长的耳机线,确保听见了所有的声轨,对文艺电影来说,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都意有所指,都不能错过。很多个深夜,投入其中使我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或者忽然心脏急剧的跳动令我彻夜难眠,穿越时间和国界,我和他们同声同气,觉得我是中国人里唯一一个理解他们意图的影迷。

白天我睡眼惺忪的去上班,抽时间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生活令我短暂的跳出平凡,感受到自己并不是身着制服,营营役役的一只工蚁,而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存在,我没有想过找女朋友,组建自己的家庭,拓展自己的人生,即使只有一个人,我仍活得很充实,很开心。

如今,我再也没时间看文艺片,我知道这像种修行,即便有时间,也没有那时的心境。如果知道那些年就是我人生看电影最好的时光,我该再多啃几个文艺片导演,像侯麦、贾木许,法斯宾德(这个看过一部,很疯狂)神马的down了一堆,买了一些,却一部也没看。昨晚靠在床边,开心的看着女儿在床上欢喜的跑来跑去、唧唧喳喳,我觉得该珍惜眼前的一切,这种平静的幸福应当珍惜,就像当我奢侈的拥有那么多空闲时光的年代,也该珍惜。

童年的无忧无虑,青春期的纯情萌动,大学时奢侈的个人支配时间,热恋的每一次争吵翻脸,直到现在的每一次拥抱亲吻,所有这一切都并非理所当然。

圣诞假期即将来临,想一想有多少恋人在甜蜜的度假,在人生最美妙的时刻,再想想每天都有人发现恋人背叛,有人失去至亲,有人沉浸在沮丧的心境无法自拔。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大家唯一相同的是,人生是一条不可逆的河流,谁都无法假设,谁都无法重来。

EllaAndGoldenFish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Black Magic:降头

降頭58839

 

你爱的人不爱你,怎么办?这部电影里有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案:下降头,降头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叫“爱情降”,做法稍显恶心,但却无条件的有效。只不过中了降头的人,仿佛木偶一般,任人摆布--正所谓,就算能得到ta的肉体,也得不到ta的灵魂。如果愿意,可以试一试。

需要一个贪财好色无原则降头师(估计降头师和风水算命师一样,有祖训,不准作恶,不准贪财,不准害人),喜欢的那个人的头发和少量血液,降头师会把取到的头发血液,混入你的体液(血或者乳汁)一边加热一边念咒语,炼成降头油,想办法让那个人喝下,ta就会毫无征兆的突然爱上你。如果采用更恶心一点的做法,电影里,是女的demo的。把一包荷叶饭放在下体念一阵子咒语,喝下降头师提供的催奶饮品,很快就会有乳汁,挤出来和男方的头发血液混在一起炼。“想办法让他吃了这包饭,他这辈子都只会爱你一个”

15

 

死降就更恐怖了,被下降头的人会在三日内死去,以各种方法:把自己吓死,突然头痛倒地就此融化,只剩一堆白骨。。。医院查不出死因。

我很早听说过降头看到降头在电影里出现是周润发主演的一部《卫斯理与原振侠》,现在东南亚这种邪术变成一种时尚--在旺角油麻地可以买到一些据说是骨头雕刻的小人儿,用血来养,叫养小鬼。但这个小鬼,是不会像电影里说到的“小鬼降”一样,半夜出去害人的。

不能骗降头师--这好比求黑社会要帐不能欠手续费。他能帮你要帐,就一定能要到你的帐。片中的罗烈,信口开河答应了降头师一大笔酬金,自以为说出的话不用负责,处处小心,不拿降头师一针一线,不喝他一口水,不摸他家的任何东西。结果,还是被下了降。

降头师故意住在深山老林,要来寻他,走了很多路,爬了不少山,快到门口时,在泰国热带雨林里,走的口干舌燥,看到椰子树下有堆采摘好的,成熟的椰子,砸开喝了,很解渴,同时也就中了降头师的降,而且是死降。

他最后化成一堆白骨,降头师取走了头骨,这是邪恶降头师力量的源泉,最后他和正派降头师(说实在,我真不知道正派降头师可以用来做什么?赏善罚恶?)的决斗,就靠一颗颗他收集的头颅。

爱情降制作方法不同,片中展示了另一种更邪门儿的做法,同样是取了男方的头发和少量的血(片中是女主角抓伤男人的背指甲缝里带的血),不但要混合女方的乳汁,更要混入一种更恐怖的东西:

月黑风高的夜,他带着女主角来到一片坟地,找一个新坟,死者必须是女的,挖开,拿蜡烛烧她的下巴,持续烧,一边念动咒语,死人会突然睁开眼睛复活,嘴角流出白色汁液,降头师赶快用法器接住,整个过程也就十几秒时间,然后尸体倒下继续死。这种半生半死的物体流出的汁液作为降头油的一种重要材料。

 

Img253004165

当然,爱和不爱这种言情剧讨论的课题,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整部电影纯粹是满足大家对降头的猎奇心,所以整个施降的过程,要言不烦,细节都照顾到,爱情就没那么多,几场床戏一带而过。

最后,当然斗法的结果是,正义的降头师清理门户,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电影,加上桂治洪的《魔》,基本上完成了东南亚邪术降头的拼图,总之邪门儿的一方总是怎么恶心怎么来,我记得在《魔》里,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的三个降头师联手对付代表正义的佛教弟子清照大师,最后甚至要在尼泊尔神庙里解决恩怨。三个降头师施降的过程极其恶心,他们捉了一只鳄鱼回来,把内脏掏空(掏出来的肠子肚子也都没扔,放在一边等着变臭腐烂),把已经被清照念死的降头师放进鳄鱼尸体,缝起来。念咒七七四十九天,剖开鳄鱼,就出现一个前突后撅的裸女,他们开始轮流用嘴巴嚼烂肉,榴莲等腐烂的东西喂这个还闭着眼睛的裸女,所喂的最极品的一件是:抓来一只活蹦乱跳的老母鸡,活生生割下来鸡屁股,三人轮流咀嚼,吐出来给下一个,传到最后一个人喂入裸女口中。然后这个裸女就活过来,并且集中了三人的法力去斗金佛。

我觉得唯一不合逻辑的就是既然他们追腥逐臭,而且三个降头师都丑陋邋遢,为何要化身一个绝色美女,照他们的逻辑,越丑陋才越有杀伤力的嘛。

好吧,这些1970-80年代的电影,特技已经做到非常逼真,真不知道这几年大家都在惊艳好莱坞大片的什么,电脑特技又帮到了什么。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真实,是作家的伦理

z5v4h6dccl0r

高行健得奖时,我挺开心的,我挺喜欢他的作品(看过一部长篇,一个剧本,一篇中篇),他后来写的《灵山》自称为冷文学,卖的不好,读者反映也一般般。我更喜欢他那个中篇,刊在80年《收获》上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大约在他得奖前两到三年,我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暑假翻检家里的旧杂志时,看到这篇小说,反复看了两三遍,毫不夸张,那几天都沉浸在小说里,我想起老六在《关于读书的记忆碎片》写到:

【啊,我的勃兰兑斯,我的威廉.曼彻斯特,我的《流放者归来》,我的《伊甸园之门》,到买到十二本全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整整半年沉浸其中,看得手心冒汗体似筛糠时,这种探宝旅程达到了高潮。当看到拉斯柯尼科夫走在广场上,突然想俯下身亲吻那片肮脏土地的时候,正是深夜,我趴在被窝里,赤身裸体,泣不成声。】

我读到这部小说是,大概就是这种感觉,我趴在被窝里,赤身裸体,泣不成声--那时并不知何故。场景也许不同,但感觉相近。

人生苦难识字始,快乐也是识字始。从小时候读第一本童话开始(好像是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直到如今,这种如受电击的感觉,让我明白,文艺是伟大的事业,是无价的,是人和其它生物截然不同之处,正如《霸王别姬》里教戏师傅所说:猪啊狗啊,不听戏,那是人吗?那是畜生。

我大概是九九年读到这个长篇,2000年,他获得诺奖。当时没多少人知道他,只是流传一些流亡作家,政治异议等消息,并且,一贯的阴谋论为马悦然为了自己赚钱,推动大家把奖给了他。授奖评语说,他把母语做为自己的祖国,一直不曾离开。

他在演辞里讲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同样认为文学应该高于政治---莫言也这么说。
大家有机会可以找来两份演辞比较着看看,会很好玩。

他在演辞里说,真实,是作家的伦理,当然,这个真实不是让大家去写新闻,而是作家应该记录他所看到的真实,并真实的面对自己。他非常强调写作为个人服务,自我实现。

当年高获奖,很多人不舒服,我挺不理解。直到今年莫言获奖,我算是理解那些人的感受了。
在我看来,高行健和莫言,气质是截然相反的,作品的价值观也截然相反。代表着洋和土,高是个创新型作家,大半生都在不停的探索写作方法(他也是中国最早的先锋戏剧作者),而莫言则是沿袭(学习)已有的写作形式,将自己的精彩故事填进去。

我想这和二人成长背景有关,高行健出身书香门第,童年过着优渥的生活,在《一个人的圣经》里他写到小时候偷看妈妈洗澡的情形,他说,那一刻决定了他一生的审美。这种“教育”和塔可夫斯基回忆自己受的教育相似,他说:

【在我的孩提时代,母亲第一次建议我阅读《战争与和平》,而且于往后数年中,她常常援引书中的章节片断,向我指出托尔斯泰文章的精巧和细致。《战争与和平》于是成为我的一种艺术学派、一种品味和艺术深度的标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办法阅读垃圾,它们给我一种强烈的嫌恶感。】

高行健的文字干净、冷峻,抒情性很强的《有只》也是给人温情纯真的感觉,而不是煽情。莫言则稍显罗嗦,色情描写也没什么水准可言,相当于三级片流派。当然他不是这批人里最差的,最差的是贾平凹的《废都》,集意淫,猥琐,下流之大成,毫无美感可言,这本小说根本谈不上是文学。

莫言口口声声文学与政治无关--但殊不知,也许在世界其它地方可以这么大大大方方的说,在中国却不行。不是你想与政治无关,而是你走头无路,避无可避。高行健也想文学与政治无关,但在他下放期间,偷偷写下的文字,藏在花盆底,墙缝里,都一样被当时的妻子举报并销毁,他也因此被罚。那些销毁的文字,再也找不回来了。

中国,是个上厕所都是和政治有关的事,谁都逃不过去。
获奖之后,莫言的表现是令人失望的,就像很多名人上了微博就自毁了一样。他的作品,无论从文字还是情怀都谈不上是上品,尤其是那些色情描写,可算低劣。他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表达,但我觉得不懂的事不乱开口,应该是一个做人的常识,尤其当他是一位诺奖得主时。

英语里有句Don't argu success(不要质问成功者),过了海就是神仙,英雄不问出处。 但一年一度,媒体来做文学奖专题,都会帮大家回忆一次,××当年获奖,引发争议。就像一年又一年,媒体都会重复报道,当年赛珍珠的获奖,沦为笑谈。

每年正常的媒体也会报道,哪些人为了这个奖流亡,哪些人迫于恐惧拒绝领奖。

每次被这样拿来比时,得这个奖,到底是耻辱还是荣耀,就真的见仁见智吧。

 

延伸:

梁文道:莫言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今年最值得看的电影

6B4EFF7D7C2A2D5BD7334AB236962A4F

(平生不识字的阿娣-杨采妮饰--问阿泉,这个就是“爱”字啊,原来爱字是这么写的啊,然后笑着跑开….)

倪匡刚逃难到HK时,在码头扛包卸货,等活儿的时候就拿捡来的报纸看,看上面的连载小说,他觉得连载小说没什么,我也能写,于是就写了几篇投稿,从此就不用扛包,转职写稿写到享尽富贵荣华,淋漓尽致到如今。

黎智英偷渡辗转从广州到澳门再到HK,一上岸就做了童工,打工期间,一个老会计看他孺子可教,对他说,你要想做老板,不要一辈子打工,就一定得会“鸡肠”(英文),我可以教你。然后就从ABC开始学,后来果然发达,从做服装开始,到如今黎智英是HK第一的传媒大亨,英文自不必说,好到像母语一样。

这是两个HK梦的故事,这两个人,像我们口中美国梦里的美国人一样,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他们其实又都不是“香港人”--起码不是HK土著。如何定义HK人?答案比如何定义美国人简单多了。

《百年浮城》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本土HK人的故事--根据真人真事儿改编。这个叫布华泉的HK人,那时候应该生活在柴湾筲箕湾一代,是几乎一生都在海上度过的艇上人家,即他们自称的”疍家人“,那时候HK是个小鱼港,零零落落生活着一生都在海上漂漂浮浮的渔民,而新界,估计更加零落的分散着一些种田维生的农民。这些HK人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生活。然后,英国人耶律发现了这个深水港,改写了这个小岛以及它的岛民的命运,其后沧桑百年,人物辈出,布华泉,是其中之一。

发自内心觉得这是今年看过的最棒的一部电影--居然是港片,港片和好莱坞一样,时不时就会证明一下,自己不仅仅是精彩的”三俗“,也有深度,也有诗意。而总会有几个导演,成为为商业充斥的电影圈儿拔份的人物。

我一贯讨厌电影用画外音,认为是镜头语言功力不足的表现,这部电影用了不少。却非常贴切,将整部电影精炼了不少,原来,有的画外音显得做作不堪,而有的则恰如其分,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画外音恰如其分的电影,如果没有画外音,这部电影势必要拍150分钟以上。

其瑰丽壮观的画面,柔情似水的配乐,可谓水乳交融,足见导演功力非凡。
电影中展示的贫困交加但热气腾腾充满诗意的平民生活,小儿女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纯真浪漫,自然、淳朴、真实,令人怀念,尤其是中国人,唤起许多同感时刻,犹如读思无邪的《诗经》民歌、看山水画中茅屋炊烟升起的感觉,艇上小女孩儿一个笑容,一句”回来就结婚“的童言,以及小女孩儿妈妈随手拿条咸鱼轻打她的画面,都让人感受到中国人独有的气蕴--这不就是电影的终极意义吗?让你在100分钟里,去体验一种你梦寐以求的诗情画意,去感同身受别人的悲欢离合。而且,同时,它还很励志。一个十七八岁才开始认识第一个字,第一次穿鞋的人,靠自己的努力,40岁就达到人生顶峰,跻身上流社会,却未迷失于权钱美色,不忘自己根本,因而得享家庭天伦欢乐,可谓难得。这也是上一代HK人的人中龙凤。再看看如今这些被视为上流社会的马会会员,让人禁不住喟叹,时无英雄,让一群土鳖上位。

让我们来理一理影响布华泉人生的几股力量:
其一,我觉得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基督教的传教士,遍布全球的感人事迹,真让人觉得宗教的魅力为世人难挡。片中的牧师阿东,可谓影响了布华泉的一生,在他青春期时,就让他明白天堂与地狱,让他懂得感恩和知足。这种神奇的力量一次次的帮助他走过事业和人生的困境。牧师在艇户摇摇摆摆的船上传教,给他们信仰,帮他们做联络员,无意中他向十几岁的布华泉说:你可以出去读书识字的。而到影片最后,布的妈妈乐享天年,他主持了他的葬礼。

布华泉父亲出海死去后一家人走投无路时,是教会接收了他的三个妹妹。到后来,他短暂的迷失于Fion和阿娣之间时,也是这单纯的天堂与地狱的观念救了他(我不能成为阿娣的地狱),当他事业有成,出入社交场合,的确需要一个像Fion这样拿得出手的女人,而阿娣一方面也觉得自己帮不上忙,自惭形秽。另一方面却又害怕丈夫从此离自己而去,家庭破碎,郁郁寡欢。

这是很多靠自己奋斗成功的男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他,就倚靠最初的信仰,唤回了最初的爱情,当他再次拉起妻子的手,唱起那首咸水歌,不由得人不动容。这种处理顺理成章,所以打动人心。

其二,我觉得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的英国文化精神。从这部片子可以明确的看到,英国人,如何用等级社会来证明了自己无等级的公平。没错,英国是有上流社会和所谓蓝血贵族,但他并不排斥,甚至鼓励你通过努力跻身上流社会,并且他会从上流社会淘汰不是精英的人,这是个神奇的悖论,而大部分人往往只看到了英国的等级,没看到英国的公平。布华泉的独白中说东印度公司那个大班,是他的伯乐,这个英国人赏识他,一路提拔他,介绍他入马会,在他迷惑于自己身份时,给他申请英国国籍,像朋友一样和他交流97回归后自己的忧虑,最后把一切交托给他,退休回英国,病逝于一家养老院--也许他的一生没有布华泉这么传奇,但他诠释了英国的胸襟和英国文化的主要特质--这中特质就是英国殖民的秘密,他会令被殖民过的民族永远感怀其恩。

其三,就是并不太明显的“土共”(HK本土共产党)的影响,不知道何故,这部分拍的很隐晦,完全是春秋笔法,删削的令人费解。不会是为了照顾国内市场吧?这样的电影,配上普通话,就完全失去了味道。他得以免费识字,读书,小时候是教会的帮助,大了就是土共(表现为东印度公司里的华人工会)的功劳,教会是不会在班上给人看国旗的--老师说,你们的考试不重要,这个才重要:this is China。
然后67暴动闪了一下就语焉不详了。

电影没交代的,我大概可以补充完整。布华泉没有选择五星红旗,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择优而上,选择了英国文化,哪怕从office boy,端茶倒水扫地抹桌子做起。他的好友,选择了填写不识字的表格,去做技工,土共策划下,参与“生劏白皮猪,火烧黄皮狗”的六七暴动,被皇家警察抓走。如果运气好,拘留一下放出来,如果犯的事儿比较大,坐几年监狱再出来,识时务者(话说识时务者也不会去做土共了),改过自新,彻底忘记马列主义,可能还能混的不错。永怀共产主义理想的,在HK就会一世潦倒,最后流落在维多利亚公园变成一个神奇的族群:维园阿伯。最近还有一单新闻,一群曾高喊永远忠于毛主席,打倒港英的暴动份子,要求赔偿和平反。

在这三股力量中,布华泉毫不犹疑的选择耶教,选择英国--这种选择并非因为他是个”番仔“(混血儿,也即字幕中出现的洋杂),他一直感恩于养母,最后当母亲把他生母留下的耳环交给他时,他接过来,默默的给养母戴上,暗示他已经决定此生只有一个”阿奶“(疍家方言里母亲)。这种选择恰恰显示了他的天生不凡,正合于当时的时代大潮,于是顺流而上,成就自己的绚丽人生。

这部电影画面非常唯美,这也是严浩最擅长之处,内容异常丰富,小民风,大历史。短短100分钟(其实,我真希望能长一点儿)讲了HK几十年历史,当时英国人的好与不好,中国人警察(也就是所谓黄皮狗)对中国人的欺凌和对英国人的崇敬,也颇为真实--这些故事都离我们不远,你随便找几个五十岁以上的HK人,就可以验证。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罗罗嗦缩写了这么多往往就是我真的被一部电影感染的标志,我不知道如何精炼的表达,只好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全写下来,如果让我选一部今年看过的最值得推荐的电影,我一定会选择这一部,但我在港铁的广告牌上看到它上画,很快就看不到它的档期,票房也一般般,如今这个平庸的年代,配不上这部不平凡的史诗电影,知音少也在所难免,但这些演员,尤其是郭富城和刘心悠,演的非常入戏,令我对他们改观。

整部影片有两个地方让我想要落泪(终于还是没有哭),其一是一开头,老太太抱着布华泉交给阿萍(布的养母)时,生母的不舍,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在很多部电影里演奶奶,姥姥,演的非常好)说:卖仔莫摸头,摸头泪流流,其实我倒是觉得这里,和片尾的97回归呼应,英国就这样把HK又交给中国了,头都没摸一下就毅然决然走掉了。太Reasonable了。其二是头发花白的布华泉给发妻买了最好的助听器,帮她戴上,拉起她的手又唱起那首咸水歌:
买包金针随街撒,搵针容易搵妹难,阿妹呢~~~(翻译成国语,失了味道)

有人觉得这是关于身份认同困惑的电影,我不以为然,我觉得布华泉基本上没有困惑自己的身份,他对中国人身份的焦虑,刚刚浮现就消弭了,尤其是结尾安排的他和那个问路的东北游客的对话(他说英语,游客说普通话,他说普通话,游客又要改说英语和他看齐),也让他觉得释然。他半生寡言少语,做的多,说的少,不介意自己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不介意自己是上流社会还是普通人,但会永远记得,自己是疍家人,来自大海。

我曾经有机会乘游艇从尖沙咀出发一路向柴湾方向绕香港岛一周,在鲤鱼门那儿,仍可以看到不少泊船,只是已经不会再住人,不会再有艇户。自然,再也没有了布华泉这样的传奇人物。

UY4A2144YS1Q

(刘心悠演一个ABC建筑师,一口地道美语,十分惊艳)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观龙应台港大演讲记

62ea6299jw1dzeiixhn8rj

(观众之一,青霞,我离她最近时,只有零点零一公分)

昨天晚上,龙应台以中华民国第一任文化部长的身份来港大陆佑堂做演讲,演讲题目是《我的台湾,我的香港》。一星期前旺喜@我这个消息,推荐我去听,我读过龙应台的书,看过她《大江大海1949》的首发(也是在港大,陆佑堂)演讲,觉得女性政治家感性多于理性。加上我住的离港大很远,很可能不够时间去,有一天和爸爸提了一下,他说很欣赏龙应台,希望能去看看,刚好我也想带他游览一下港大。就向叶卡同学请了半日假和爸爸一起去了。

港大是我生平第一次到香港,游历的第一个地方,那天从入境处面谈结束,就从湾仔直接去了港大,港大校园不大,但是我见过的最立体的校园,当然我看的第一个“景点”是国殇之柱。今晚也带爸爸去看了,他没做什么评论,这个雕塑当年对我的震撼,至今仍记忆犹新,但这种前卫艺术,我爸不太理解我也不觉得奇怪。

大学毕业后就很少去校园,每次去校园,只剩下羡慕、渴望和伤感,羡慕大学生,渴望那个自己能够重新回到旧时光再读一次大学,羡慕和渴望之后,就计划着等老了,也要到大学里度过余生。从而伤感的想到,再进大学自己已经老了。

爸爸一路对港大赞不绝口,我想一所大学的气质,你去行走一圈儿,基本上就能感受个七七八八。后来演讲开始前,龙应台特别到我们这两个看录像的教室走了一圈儿,表示演讲人的礼貌,真是细心,妥帖,而前面领着她进来的,正是港大现任校长徐立之。爸爸忙着拿相机拍龙应台时,我忙着介绍:前面这个是徐立之,做了10年港大校长,今年做完就不做了。

后来在大屏幕上看到徐立之做致辞,爸爸说,这人一看就是个好人,所以今年那摊事儿,他绝对没有说谎。一个学校有这样的校长是难得的。不知道没有了徐立之的港大,会是什么样。

我无福气读这样的大学,羡慕嫉妒着大学生,但我知道大学生也有他们的烦恼。人生本就如此,排队入场时,我给爸爸简单的八了八龙应台的前半生(惭愧,资料大部分来自维基百科和我乱七八糟听来的小道消息),有一些他自己已经在网上看到了,最后我说,介绍她的维基百科里,用了“前夫”是德国汉堡大学.....爸爸说,嗯,她也有她家那本难念的经呀,我直接无语了。

台湾媒体查她的账时,因为她和前夫分居,没有取得二人共同财产的资料。她在大陆有约折合200万港币的中国国家债卷,后来她做出了解释,那是她在国内的版税收入,一直委托大陆朋友帮忙打理。

既然做了台湾公务员,国籍的问题就一定要说清楚,她在HK讲学写作凡九年,早已取得HK永居权,也拿了HK的身份证,但被台湾媒体轰炸时,她答道:我一生只拿一本中华民国护照。

演讲时她暗示道:来一次不容易(需要办理一些手续)。并多次强调中华民国,1912年成立,49年迁到台湾至今。这是从政人的担当,我很佩服她能这么明里暗里去强调这个身份。HK已经回归祖国,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拿了HK身份证的龙应台当然要秉持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而在身份表述上的另一个极端是吴小莉,她已经彻底被台湾(中华民国)开除国籍。说来好笑,她居然是广东省人大代表,定居香港,我对她素无好感,看了许多年节目也实在看不出此君有什么能耐。好在她嫁了个HK富商,和我党打的火热,和总理照相,和总书记握手,开会坐第一排。估计也不在乎是不是中华民国公民什么的啦。

第一次听说龙应台的名字,是在王小波的杂文里,王小波在杂文里说龙应台在新加坡住了几年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回来就写了篇《中国人,你怎么不生气》,龙在这篇杂文里被用作反例,王小波说,不一定非要表达,尤其是在傻子叫的最大声时,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沉默的大多数》,2008年,我在HK买了两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时我对龙的文章已经有点审美疲劳,简言之就是觉得有点煽情---这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变化。其实年轻时我应该挺喜欢看煽情的东西并为之触动,而如今,当我看到龙应台说她接下了中华民国第一任文化部长的职务后,和儿子在中环一家牛排馆吃饭,泪水滴在牛排上,泪水是咸的牛排是硬的“这充满感性的文字,已经不为所动反而觉得她要去从政,这么煽情可不行。(我真是越来心越硬,唉....)

今天的演讲,让我又重新思考,她做的是文化部长---也许煽情一点,感性一点,恰如其分。她的演讲很不错,令我觉得不枉此行并打算再把大江大海读一读。

演讲和问答结束后已经差不多9点,回去的车上,我问爸爸观感如何,他说,比李敖郎咸平这样的,她技巧还是不行呀。我忍不住再次耻笑爸爸,李敖的演讲,我也去过现场,写了观感(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61723)。郎咸平,这个喷子,不用我多说了。这种职业演讲家,在演讲前做了很多技巧甚至排练,自然讲的引人入胜,高潮迭起,但是讲完你回味一下,他讲了什么呢?其实你可能就记住了几个黄色笑话,几个几乎路人皆知的段子。龙应台的演讲不是这样,如果你跟得住,听着想着,真是能有不少启示和收获。

她不是个演讲家,但是实干家。
她的演讲一开始和李敖在北大的演讲颇为相似,简短的介绍港大的历史,介绍几个关键人物,讲陆佑堂的来历,甚至和李敖一样,用了投影投出一个古老的剪报。但和李敖不同的是,龙应台讲这些故事时是怀着对这些人的钦佩以及对观众的尊重(讲的事无巨细)讲的,而李敖呢?他用的最多的是:你们知道吗?北大是×××××。今天李敖告诉你们×××××。。。好像北大没人知道北大是怎么回事儿,就他李敖一个人知道,而且仿佛天下人都应该知道,他爹是北大毕业生。

下面的近一个小时,龙应台讲了她的HK,她的台湾,以她一贯的抒情(好吧,我不用煽情了),然后,热情的推销了台湾的民主,并不无自豪的说,这是华人社会的唯一民主实践,她说的没有错。
她举了个很不错的例子,说在德国时,喝扎啤,一杯一升那种,倒啤酒时,你会看到上面的浮沫,而浮沫之下,是静静的啤酒深深的流淌。以此为例她说,你们从电视上看到台湾的政客吵架,骂娘,互相攻击,甚至在立法会上互相饱以老拳,以为这就是乱糟糟的民主吗?其实,这只是啤酒杯上的浮沫而已,你们看不到的结果是我作为文化部长拿到了用于发展文化的拨款。可以去实现我的想法,对社会有一些改变。

这个例子在HK举非常不错。前段时间HK国民教育教材说了,什么狗P民主?两党恶斗,人民当灾。哈哈,现在想起来,我还想笑。

她还引用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总结道:当你生活在一个威权之下,与之斗争,目标是明确的,你有一个看得很清楚的敌人,那就是威权,专zhi的政府。当你推翻了它,消灭这个敌人后,建立新世界,再发生问题,这个敌人是隐蔽的,模糊不清的,反而会有更大的困难,这就是破旧易而立新难的道理。我想这句话说出了台湾经验中最宝贵的部分,李敖失去敌人后的状态,我们都看到了,推翻一个独裁,自己变成独裁也是很多初行民主的教训。敌人没那么具体可见了,可能隐藏在社会的角角落落,合法程序带来的冗长、死板与守旧不前,地产霸权,经济间接温水煮青蛙的干预政治.....一个怪兽变成很多怪兽,五花八门。长期的,制度化的斗争在所难免。

她大致说了一下她做这九个月文化部长以来,做了哪些事,怎么做的。前面说到的拨款,她说会启动一个第一桶金计划,据统计台湾有很多个乡,甚至没有一家书店,她愿意成立这个基金,提供第一桶金给愿意回自己家乡开书店的年轻人,让他们去开第一家独立书店。已经有书店的乡会提供更多的资金用于举办文化沙龙请文化人来做讲座,把每个独立书店变成一个小型的文化中心。遍地开花。

听起来很不错吧?反正我觉得这个主意挺好的。而龙应台在台北文化局长位置上的作为足以证明她不止是这么浪漫的想想而已。

也是在这时候,我忽然觉得,一个文化部长,可能真的需要有点感性,有点文艺过头了的想法,如果只会和立法会议员吵架,抢预算,抢回来的钱不会用,还是白搭。可以想见一个台湾文化的未来。
她特别说了今年金马奖的事,这事儿我不评论了。

和所有演讲一样,精彩来自提问。
有个中年人提了个问题:你做文化部长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者说,主义是什么,核心价值是什么?你的民族情建立在哪儿?
龙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我完全赞同:建立在中国的方块儿字上,那些用方块字写成的唐诗晋字汉文章,这和高行健的理念一样:母语就是我的祖国。
对于第一个问题,她的回答和普通政治人物一样:没什么主义和指导思想,就是要对得起每一个受政策影响的人,比如原住民小朋友云云。

有个更直接的问题是,观众问,台湾有没有自杀抚慰机构,想自杀了可以打电话找谁。
这个问题问出来后,我爸在旁边幽幽的说:想自杀了找谁?这个问题很奇怪,想自杀了谁也不会找。就直接自杀了。找人就说明还不想死。

好吧,不扯淡了,这样的机构HK台湾都有很多。

回答HK是不是文化沙漠问题倒是对她的演讲做了个很好的延伸,她说问题在于你怎么定义文化,如果文化的范畴很大,HK的流行文化,俗文化,传统文化保留,都非常好,前者世人皆知,后者文化学者也颇为认同。如果你这么定义文化,HK绝不是文化沙漠,HK的文化有100个抽屉的话,现在只打开了10个。打开的力度不够,所以被人认为是文化沙漠。

有一个尖锐的问题她没有回答:如果你做HK文化部长,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写在她的《HK笔记》里,她做了不少批评,我还记得在RTHK的节目《想一想HK》里,她说,国民教育不是在你新闻节目前面加上升国旗唱国歌。

答问环节最后以一封可爱的读者来信结束,我想无论有没有人提这个问题,她也都会读出这封读者来信的。

演讲结束散场,她先行一步在学生会工作人员夹道开路下匆匆乘车离去。我出了教室正好看到青霞出来,旁边傍着马家辉--上次书展没见成,今晚算是补上吧,听讲座时,投影在大屏幕扫过一众名人时,我对爸爸说,这个是林青霞,他左看右看也没认出来向我打听了青霞的年纪,我说和龙应台差不多。今晚她穿一身黑色,风采依然,后面是一堆热情而节制的大学生粉丝追着要签名,她停下来一一回应。我跟在后面看了一会儿,距离最近的时候,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下一秒,我陪着爸爸去了港大正门拍了张照,就搭车回来了。

无论是不是部长,龙应台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公共知识分子,有时候陶杰说话尖酸刻薄,但仔细想想,话不糙,理更不糙,他曾经说过(此处略过话糙理不糙之话糙)女人50岁从政刚刚好,半生的历练,加上女性思维的柔和细腻,正是男性政客所缺乏的。离开台湾公司后,我对台湾的信息知道的很少了,但从龙应台身上可以看到台湾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现在看来至少比HK美好。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知识分子是不看电视的~~~

di-KZNB-600x337

最近我党在港活动猖獗,搞的HK一片乌烟瘴气,长此以往,HK估计比预想沦陷的快,本来想着不等HK沦陷,大陆就光复了。现在看,过于乐观。

HK 有两家免费电视台,曾经有过三家,倒闭了一家(股东自行决定结束,并不是因为亏损)。虽然自由市场里,大气电波免费,但仍属于公共资源,牌照仍由政府管理。政府每年审批,不高兴了可以收回发给第二家。壹传媒集团的老板黎智英就遇到这个问题,黯然卖掉自己的壹电视,离开台湾电视界。

免费电视台对观众而言,普通人都知道引入竞争才会有精彩的有创意的节目出现,是个人都明白,遥控器上多一个选择是好事,湖南卫视有了春晚后,湖南人起码可以在大年三十多个选择。如果有人认为会“滥发牌照”、电视台多了会“搞乱香港”,这人不是白痴就是流氓。

前几天ATV(亚洲电视)老板王征带领一班员工(员工已经偷偷向其它传媒朋友表示,是被逼无奈必须参加的)跑到政府总部反对再发免费电视牌照。并且说,现在TVB和ATV四六开的收视,再发是滥发牌照,势必导致HK电视台湾化。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且不说什么滥发不滥发的,说是担心“HK电视环境台湾化”大家都明白,这是耍流氓。台湾有50多个电视频道,出产了不少风行两岸三地的电视节目,从来也不是负面的代表。

王征是谁?就是去年夏天暗中干预新闻采编自由,长达半天滚动播出江已经去世,诅咒永远健康的core的幕后黑手,据说还是亲戚呢,搞得今年江总对人笑言:这个小赤佬,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嘛。

这个小赤佬两年前接管了ATV(亚洲电视)。

如果追溯亚视的历史,它是香港最早的一家电视台,曾经辉煌无限,但几经易手,每况愈下,到今天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有点儿破罐破摔的意思,TVB大家都熟悉,是邵逸夫在电影业夕阳时,转投资创办的(一个英文频道明珠台,一个中文频道翡翠台,分别是邵氏以前两个电影院:明珠戏院,翡翠戏院的名字),因为经营得法,善用以前电影资源(艺员,制作人,编导等等)一路蓬勃发展,到如今,已是HK一家独大的电视台和娱乐机构。

早年在广东时,我经常两个台都看看,2008年,做了个比较,不知道群众眼睛雪亮不雪亮,反正我的眼睛是雪亮的,那时候我还完全不知道背后的故事,单从前端表现就觉得有点问题。

不过那时ATV还没这么差,尤其是新闻节目,勉勉强强可以和无线新闻打个平手,但近一两年,经过一次次股权易手后,已经差到没法看。你问我现在如何,我又不是傻子,它那么烂了还天天坚持看。

以新闻为例子,无论电视新闻或者纸媒,都得遵循“公正客观”的基本新闻伦理,比如最近采访美国总统大选,采访一个支持奥巴马的,一定要同时采访一个支持罗姆尼的,否则就会对选举人造成不公。之前北京奥运时,TVB新闻队,采访完富丽堂皇的水立方,接着就采访了京城露宿拾荒者--因为奥运会他们被迫离开北京。而ATV则完全和CCTV一样除了歌功颂德就是“人民喜迎盛会”。这在内地也许没问题,大家已经接受共产主义新闻伦理,惯常认为新闻当然以正面报道为主。但在HK,新闻仍是个“扒粪”行业,是以监督任何权力机构和个人,报道揭露丑闻和负面为主的。

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媒体必然是批判的多,歌颂的少。陶杰说一个刚到英国的中国人,买几份儿英国报纸看看,一片骂声,××下台声,会觉得英国明天就要亡国了。到HK买份Apple daily看看,也会觉得HK明天就崩溃了。。。。。但有这样的媒体在,永远都不会亡国,永远都不会崩溃。

编审动用小小技俩,以图潜移默化给民众洗脑,但因为有两家电视台,同一条新闻比较之下,大家自然觉得ATV的新闻不全面,不客观,甚至不真实---片面的新闻可说是对事实的扭曲。深度新闻节目,新闻评论节目,ATV更是过分到只请持一方意见的嘉宾,完全没有交锋,俩人一味唱好---这在HK已经算违反广播条例了。收到不少投诉---这也是它一部分收视率的来源,人们为了投诉而特意去看某个节目。

那么其它节目呢?TVB的连续剧自不必说,大部分国内观众也都耳熟能详了,TVB有个电视城片场,有系统化的制作编剧班底,有一批又一批选美和竞赛出来的男女艺员,电视剧像流水线上的电子元件一样,哗啦哗啦的产出,议员导演们每天朝九晚五的在流水线上班,一出又一出的古装时装戏陆续出炉,甚至产品多到要排期上映(去年一部收视爆红的《天与地》,就是三年前已经制作好的)。而ATV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制作电视剧的能力,只能购买韩剧或者国内剧,配音播出。

除了这些家庭妇女爱看的电视剧,其它类节目,亚视也连TVB的项背都望不到。比如去年TVB受内地相亲节目启发制作的HK相亲节目《盛女爱作战》,甫一播出,就引发热议,一时间成全城话题,吸引了很多多年不看电视的年轻观众。而同类节目ATV制作的《挞著》(粤语,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勾搭上了”)比TVB要早,但收视一直不佳。这背后的原因当然是节目策划人和制作人的水准问题。过去几年ATV也曾不惜重金礼聘城中名嘴陶杰、刘天赐做了一个清谈节目《斑马在线》,因为二人的影响力收视一度不错,但播了几集之后,估计资金不足,无以为继。

收视率继续滑坡,直到现在,仅有的一点收视率也是人们为了去看他们又闹了什么笑话才特意看的。

ATV失败的原因是股权易手后染红的太快,HK观众还不适应这样一个天天唱祖国好的电视台--而且人之常情,人都是喜欢看负面新闻的,见到别人的麻烦,以彰显自己的生活尚算安稳满意,所谓”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大家开心一下“。歌功颂德的电视节目自然无人问津,“你那么幸福啦,自个儿幸福去吧,说出来在这儿显摆,不是气我嘛”。这大概是大部分观众的潜台词。

正因为如此,ATV对增发免费电视牌照如临大敌,因为可以预见,增加免费电视台后广告资源一定会被分薄,而ATV现在本来就没什么广告收入了,据说现在已经是在烧钱维持,月亏损3000万,未来战场上,第一家倒闭的必然是ATV无疑,这是优胜劣汰的铁律。

其实TVB也不想政府发多个牌照,它现在一家独大,广告收入丰厚,日子过的很开心。TVB已经变成一种文化,深入HK人生活的每个层面,你甚至无法拒绝收看,酒吧,饭店,甚至路边的排挡都会放部电视机播放的一定是TVB的某个台,它的连续剧,制作的广告,变成一代代人生活的记忆,但是自由经济下的垄断必然导致死气沉沉,近几年TVB制作的连续剧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同样的狗血剧情,古装来一部,换上时装又是一部,轮番轰炸之下,HK人已经被TVB“驯化”,接受弱智节目的下限一降再降,而TVB的艺员迫于公司压力,不得不低薪超时在TVB的“血汗工厂”死做活做,因为如果得罪这个大东家,极有可能出去也没戏做。这两年离开TVB的艺员,都是去了内地发展,因为在HK和TVB不欢而散的也找不到别的工作。

这就是垄断的害处,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电视台懒于创造,惯性运作,不愿冒险尝试创新,观众看不到好节目被迫接受白痴弱智节目。要改变这种僵局,必须引入新的投资人,引入新的竞争,才能令一台独大的TVB开始紧张,警醒,在竞争下搅动整个电视界,这样的结局是观众和电视台的双赢。过去HK曾以影视业雄冠亚洲,引入新的免费电视台对影视业也会有极大影响,甚至可以多少改变现在HK这种地产霸权下畸形的经济模式。制作电视节目始终是可持续的创意产业,改善经济结构的源头活水。

HK想投资电视行业的人不在少数,政府三年前考虑引入竞争,打算发多两个免费牌照出来,消息一放出,各大财团摩拳擦掌,城市电讯主席王维基不光是摩拳擦掌,甚至卖掉自己的电讯业务,投入几个亿开拍电视剧,制作节目,单等到牌照到位,立刻就开播。被称为“电讯魔童”的王维基向来善于险中求胜,可这次竟被政府耍了,申请交上去,三年仍未完成审核。以至于他声言不排除法律途径解决--也就是说要和政府打官司。

无论如何,电视台王维基是开定了,话说几年前他也曾被请去做过100多天ATV的运营总裁,突然间闪电被解雇,江湖人称百日维基,自那时起ATV就频繁的换人,越换越残,稍有操守有抱负的人,都离开了。其实王维基心里清楚迟迟不能发牌的原因,因为传媒改变人心,好的电视节目启发民智。但他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抗争,最近HK各大报章都刊登了影视业人士,学界人士200 多人的联署广告“开放天空,马上发放免费电视牌照”。

而在反对发放牌照的声音中,只有亚洲电视国际台的英文节目Newline的主持人Michael Chugani的意见值得参考,他在南华早报撰文说,亚洲电视倒闭了,就又少一个英文台,新增发的牌照,想投资的老板都不打算设英文台,因为英文台观众少,利润不高。既然香港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成为国际都会,减少英文太对公众是种损失。投资者应公开其投资计划,平衡中文台和英文台。甚至,政府应将此要求加入发牌照条款要求。
其实我自己的观感而言,英文台连广告都比中文台好看一些,节目更是不必说,我几部美剧都是在Pearl(明珠台)追看的。不过赚不赚钱我就不知道了。 说到底,免费电视台是靠广告赚钱的,TVB的节目质素决定了它就是个“师奶台”卖的都是洗衣粉,牙膏牙刷地拖为主,用陶杰的话说,“我最近发现卫生巾广告都减少了,说明长期看TVB的观众已经到了更年期。”英文台的广告大部分都是香水儿,咖啡机,珠宝钟表相机手机之类,而且拍的非常有意境。

HK始终是个自由市场,凡事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信免费电视牌照很快就会到位,HK电视界将会迎来一番日新月异的变革。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大逃港

前几天写《不愿再看第二遍的电影》,有人留言说到了《打蛇》,这部电影,我岂止看两遍,买到碟就连看了两遍,后来又看过一遍。我记得当时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彭浩翔提到,它是HK邪典电影中的经典,导演牟敦芾,他曾是胡茵梦的未婚夫,据说当时胡劝谕他别老拍这些不正经的电影,他一笑置之,胡因此毁婚,由此可知胡茵梦带眼不识人,错过真正有才华的人,却以李敖为偶像。

1173c92c8c3

(霸气及才华都外露的邪典导演牟敦芾)

《打蛇》是讲五六十年代大逃港潮的,当时中国一团乱,人饿的饿死,没饿死的被批斗死,广东的人近水楼台,争相逃往HK,因为是游水过去,所以叫做“人蛇”,哪知一上岸就被HK本地的小混混捉去关起来,像分猪肉一样赤身裸体的盖上章,然后打电话给人蛇在港的联系人拿钱来赎人,没钱的就送到工厂做苦力,女的,更悲惨,被他们强暴一轮后卖去做妓女,当时HK社会黑暗,这些事,根本无人管。打蛇就是讲述一群偷渡者的故事,场面相当暴力刺激,动不动就一群人脱光了用水冲,吊起来打,甚至男的都被强暴。

117476bbb8d 116f17cf4ab

(打蛇 剧照,人像猪肉一样被盖章)

至今已不太记得具体情节(碟片我还带在手边)只记得最后一群人中只有一个人成功逃脱,千辛万苦跑到了钻石山,一望满山的木屋,绝望的喊叫:呢度唔系钻石山!(这里不是钻石山!)因为逃往时,他们幻想中,耳口相传中,满地钻石。低头就能捡到。他们也是靠着这个信念,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跑到HK。

电影于此处定格,结束。相当震撼。牟敦芾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他还导过几部更加黑色的像《黑太阳731》,《南京大屠杀》。

11747690343

(打蛇 剧照,我记得这个男的说,MD,你有种把我也搞了? 这时小混混里走出来一个Gay,把他绑在凳子上做了。小伙子恼羞成怒,一口咬在Gay的脖子上,被打死都没放口,活生生把那个Gay咬死了)

上周日和本周日,TVB翡翠台在《星期日档案》中,以陈秉安的《大逃港》为蓝本,制作了两期节目《大逃港》,上集我没看。今天看了下集,我想是为了平衡吧,下集采访的几个人,都是在深圳的“成功人士”。

其中一个是“现行反革命分子”,在深圳时,天天被批斗,眼看着有的人批斗后一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就在群众汹涌的吼叫声中拉去枪毙了,他计划良久,和一个朋友一起游水十个小时,在HK上了岸,到HK后进工厂,日做夜做,后来自己开了公司直到现在,回忆往事,五十开外的人,至今情绪难平,他说游水十几个小时终于上岸后,他和朋友对视了一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说,夤夜离家告别妻子时,妻子身孕已7个月,此一去生死未卜,更不知道是否就是永别,他和妻子谁都没说话,怕一说话就不忍心逃走。幸运的时一年后他妻子也成功偷渡,一家人终于在港团聚。

他有四五个兄弟姐妹,最小的妹妹他也安排来港了。他的一个兄弟,当了兵,专业后做干部,是坚定的共产党员,斗争了半天,还是决定逃港,结果,计划失败被捕,普通人,也就拘留半个月就放了,他因为是党员,劳改足九个月,政治前尽毁,被人前人后拿来做笑柄“原来你们共产党员也要逃啊”。

然而,很快,改革春风吹醒万物。深圳变成了特区,这个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很快就找到发财的机会,从HK运了HK人废弃的木材来深圳销售,赚到第一桶金,大量的建厂房出租,现在也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富甲一方的小土财主了吧。

说起现在的事业,他眉飞色舞,说自己因祸得福,幸亏没有去HK,他说他现在的生活比在HK好一百倍,这都是托邓小平的福。他会去HK买金银珠宝,买房投资。他说我还是愿意住在深圳,香港的房子太旧了。

镜头切换到他哥哥,他说,我觉得在HK生活的很好,想当初逃过来我能靠自己养妻活儿,赚到钱,有自己的生意,我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我很幸福。至于有没有我弟弟过的好,我并不会拿来做比较。

另一个例子,更是好玩儿,一个老实巴交的福田村人,跟着大伙一起游水到了HK,呆了几年,觉得太苦了,听说家里分地,就赶快回来了,分了地,接着种地。不愿意去HK了(那时已经是70年代末,国内也好一些了)。很快周围就开起了工厂,他在家里开了个饭馆儿,因为是唯一一家,生意火爆。接着他用政府分给他的地盖了两栋8层高的楼收租,每月租金收入5-6万元。

他说,我当初回来后不再去HK是正确的选择,现在我妹妹在HK,居住环境狭小无比,五十多岁了还要工作,我去HK旅游,看到很多人五六十岁了还得工作,如果我在HK,我想我现在仍在工作。而在深圳的他现在住在豪华大宅,阳台上可以望到HK流浮山(也就是他偷渡上岸的地方)过的滋润无比。

陈秉安的这本书,我见过几次都没买,对于那段历史,很多电影中都有诠释,像省港旗兵系列,钟楚红万梓良演的《男与女》还有牟敦芾的《打蛇》,至于来港后的生活,冷暖自知,我有次搭的士,司机六十多岁,是多年前逃港的,也当过兵,至今广东话都带着乡音,可以说辛苦了一辈子,至今住在公屋,但说起当年逃港,却一点儿也不后悔,他说他要离开共产党越远越好--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如果不和它斗争,那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离他越远越好。

今日那个富甲一方的逃港失败者,我惊讶于我党洗脑的成功,一个被我党如此无礼折磨的人,发财了就回头来歌颂党的好,说中国不是小农社会,打死我都不信。中国人有什么信仰?无论富贵还是贫穷,小农思想就是主导思想。

人民币越来越值钱,HK人看着自由行的来港人士挥金如土,电视上报纸上诉说着一个个的财富
传奇,一贯比较短视的HK人,越来越坐不住了,兴冲冲的北上掘金,却大部分因为不懂潜规则被人当了“水鱼”任宰。铩羽而归。意兴阑珊之下,愤世嫉俗一番。于是自由行的销金客更加财大气粗,一边shopping,一边看笑话。真是扬眉吐气,双重享受。动不动来一句:“不用找了”,我为什么不能说话?我没给钱吗?你们有没有包间儿?
优越感爆棚。

十五年来,殖民地的余辉越来越弱,HK人越来越急,然而,据陈秉安的这本书言,当年陆续逃到HK的人,有一百万之多,这一百万人,刻骨铭心的保有两种制度的经历,只要这一百万人还活着,HK就不会相信共产党的鬼话。可这部分人已经五六十岁的年纪,且这十五年来,我党每天往HK送人,也送了差不多一百万了。HK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再见,Puppy Love

人世间,爱情有很多种,没人能够尽数体验,珍惜属于你的那一种,然后还能被别的爱情感动,就是很美好的人生。
  之前我觉得《那些年》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不过是把打飞机由暧昧到明朗化,并普及给男生女生。今天看了一遍,确实还挺温暖的----青春的爱情正是如此,可能被窝里把王祖贤YY了千百遍,但想到自己喜欢的女生,永远都是穿着校服,扎着马尾,和另一名女生一起干干净净的从身边走过,路过的时候,你要假装看不见她,她也是。她是永远的女神,不曾被玷污,连想一想,都觉得自己无耻,要不好意思很多天,她借你的橡皮,写一句励志的话给你,不经意间的目光交投又惊慌的避开......这段恋情叫做Puppy Love。
  而人都会告别puppy love,大学的恋爱便不再如此。
  毕业时,我才体会人们常说的那句话:大一,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时候,你还牵挂着高中的同学,做最多的事,是写信,寄贺卡,排队打电话,约好了在网吧聊上一个上午,还有深深的,深深的,热切的思念,有时寒假甚至不能见面。便怀着期盼和孤独,度过漫长的20天。
  大二时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时候大概爱情已经战胜不了时空分隔,而且如《那些年》所说:女孩儿飞快的成熟了,男生永远赶不上,她开始觉得你幼稚,开始看着身边的学生会长成熟显赫,于是,吵架,分手,醉酒,由爱生恨,由恨而开始变得虚无,不再相信爱情,疗伤几个月开始喜欢身边的女生。
  大三大四没什么特别,不再一一作解了。
  沈佳宜说,表白了你就会觉得无聊,所以让你多追一下。表白后女神居然接受,会感到怅然若失。这是男生初恋的悖论,犹如柯腾和沈佳宜的第一次争吵,如果他回头道歉了,沈也会怅然若失,而他不回头,她就越喜欢他,虽然他不回头的结局是他们分手。这是女生初恋的悖论。
  这部片子票房这么好,是因为他带领大家集体YY了一下自己的青春--青春没这么美好,甚至有很多人没有过青春。但人总是会忘记自己的不快并且把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过去很辉煌--在记忆里,马小军爆啤酒瓶把刘忆苦捅了个稀巴烂。
  这部电影在台湾的共鸣更多些,因为台湾保持了传统,教育的传统,台湾有那么美的校园,校服,总有几个大家不喜欢的训导主任。在HK也刮起一阵怀旧风,也是因为HK的中学几十年来,没特别大的变化。这就叫传统,而我的中学----去年我坐着婚车经过我的中学去迎娶叶卡同学时,我几乎认不出她了,因为风水问题,改了校门。我记得门口的大马路宽阔平整,现在颠簸起伏,到处都是大坑小坑,接了新人回来时,我忍不住摇下车窗,于是闻到了十几年前那熟悉的饭堂潲水味道--这恐怕是唯一能引我回到青春的东西了。
  可能唯一比爱情更加耐人回味的,就只剩青春了。所以最喜欢的,仍是这些电影里中学和大一,沈佳宜和柯景腾那些蒙太奇镜头,原来校服真的很好看,哪怕是那种体育课时穿的服装。我翻出大一时穿着傻兮兮的校服照的一张相,那时我刚结束自己的高中,忽然不用学习后,正活在一拳打空的迷惘之中,那时的我,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眉宇间写满了不在乎。居然真的比现在的我好看。
  这部电影又是台湾电影基金会投资运作的结果,这个问题,值得HK借鉴,HK政府也成立了电影基金,但还没刘德华运作的青年导演基金成果出成果(疯狂的石头,得闲饮茶)。
  陈演戏,演的还挺好的,比如放榜那一幕,她就在那儿一直哭一直哭,哭的梨花带雨,肩膀不停的抖,我相信这一出是没有点眼药水儿的,而且这出戏给所有男生上一课:当一个女孩儿一直哭一直哭时,你什么都不用做,什么也不要说,就在她身边,陪着她,给她递手绢儿,如果她哭累了,借个肩膀靠一靠。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关于同性恋平权法案

上周末HK有一场关于同性恋要求平权的游行,同性恋团体希望政府通过立法让同性恋者享有同样权利,不受歧视。这场游行中,最大的亮点是何韵诗出柜。前段时间黄耀明在演唱会上当场“出柜”,说,是的,我是同性恋者,我是基佬。同时还有一个今年新扎立法会议员慢必(陈志全)也在当选后出柜--选议员时我就纳闷儿,他和港姐袁弥明搭档,怎么也没闹出点儿绯闻什么的。原来他喜欢男人呀。

事实上对HK大部分人而言,这是公开的秘密,自己承认一下,是种姿态,是种承担--这么说,就表明同性恋者还是特别的,没有获得平等权力,异性恋者就不必专门这么宣布一下。但即便如此,就同性恋者平权立法,仍有待商榷。

我支持同性恋者,支持同性婚姻,大学时读了王小波的剧本《东宫西宫》,看了张元导演的同名电影,也看了李银河的《他们的世界》,甚至一度觉得同性恋更伟大。现在我仍自然而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为何我觉得平权法案有待商榷?
今天和一个同事谈论这个游行,这个同事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据他说,每周都去教会,据我观察,每次吃饭前都做简短的祈祷。我问他怎么看,他是强烈反对的,他说,要求平权只是他们的第一步,然后就会要求同性婚姻合法化。我说,对阿,so what? 他说,这会败坏社会风气。这样下去成什么样?我大感诧异,继续说,我看过有关研究说有一部分Gay并非后天,而是天生的,自己无法改变。他说:荒唐,有这种事?我说当然,要不然,我怎么不是Gay?后天可以养成么?他答不出来,但看那意思,Gay仿佛是种道德选择。

我知道再争论下去无意义,他接着说了另一个顾虑,比如你去男厕时,Gay会跟着你偷看,我大笑了一通,其它同事也大笑了一通当是个玩笑过去了。

他说了另一个理由,如果立法,你再说一个人基佬,就会被起诉,甚至坐监,你雇佣人时,如果拒绝了一个Gay,就会被告歧视陪他一笔钱,这又何苦?

他这个顾虑是合理的,首先我觉得同性恋平权,立法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有时候过度立法也挺事儿逼的,老罗举过例子,洗发液瓶子上印着“勿吞服”,餐厅到处竖着牌子写:小心地滑。这都是为了避开不必要的法律责任而做的无聊事,因为曾经有人吞服洗发液然后告状索赔,因为曾经有人滑到索赔成功。

这样立法是有点儿过度的。
同性恋平权亦如是,其实平时的歧视我觉得在HK还是很少的,你看,同性恋并不影响黄耀明的歌唱事业,不影响何韵诗的演艺事业,甚至同性恋者选上了议员--参选前他是HK人网的总监,事业发展的很不错。因此要求这个平权其实并无必要。应该直接要求婚姻合法化,受到法律保护。

什么事儿都立法,以后你说一个人胖子也不行,如果他心情不好,告你歧视,你就得乖乖交罚款甚至坐监,如果胖子和同性恋者都这么敏感,那也太脆弱了。这就是最近十几年西方那帮所谓知识分子发明的所谓“政治正确”,什么都政治正确,这个世界就太没意思了。

东宫.西宫

有些电影,恐怕我一生都不会再看第二遍,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是我独自一人,深夜在电脑上看的,大概三个小时,看得我异常难过、压抑、绝望,哪怕最后那温暖动人的场景也无法洗去阴冷。这种电影,和《红太阳的陨落》这本书一样,用陶杰的话说,看完这本书,要特意到北海道去看看美景美女、浸下温泉才能逃出那种恐惧和阴影。

Sinderler list

(整部黑白电影里的唯一色彩,最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也被活埋了)

还有罗伯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尽管90%的内容灿烂无比,一派乐观,但也是令我伤感的不想看第二次。
这两部电影是同类型---打碎美丽的东西给人看,揭露人类灵魂中最阴暗的方面,令人感到世界是灰色的,用现在时兴的话说,散播负能量。

Beautiful life

还有一类电影,是所谓文艺片,我深知有生之年,自己不会看第二遍,是因为我知道我再也不会忍受那种缓慢、沉闷,再也不会有那种耐心去尝试理解导演和摄像的种种可能,李海鹏在一篇文章中说,他读过的最沉闷的书是《天象馆》,那种感觉“就像驾驶一辆每20米就熄一次火的老爷车。我拼了小命,竟把这辆车开到了世界尽头。”
年轻就是这样的,无所事事,世界是新的,我才刚刚开始认识它,不相信任何随时拿出来做判断的价值标准,没有成见,什么都愿意试试。那时无目的或者有目的的,看了很多这辈子都不会再看第二次的文艺片。

528031

(在这部电影中,尚未出道的赵薇演一个人人都能上的不良女学生“公共汽车”)
比如王小波编剧的《东宫.西宫》。
相信我如今再也忍受不了那种沉闷,但那天中午,我明确的感到,我理解了王小波想要在这部电影中表达的所有的意义,我们宿舍为了晚上偷电,特意买了深红色的窗帘,把窗子遮的严严实实。


那是个秋日的下午,很好的阳光,外面是天高气爽,阳光透过窗帘把宿舍映的一片枣红,温暖而明亮,萧瑟秋风时时掀起窗帘的一角,阳光在凌乱不堪的桌面上摇曳,照着我们的15寸CRT显示器,全宿舍的人都出去了,有的去学习,有的去踢球,有的去泡妞,我独自一人呆呆的在电脑前,看着这部几经周折下载的电影。


之前我看了王小波为写剧本而写的故事《似水柔情》,看了王小波写的剧本,以王小波的野心,这部电影不仅仅是想表达同性恋,其实更深一层,他想说的是SM的形成,是强权对弱势的合理欺凌,异见者的孤独感,一切的一切,在那个午后,我深深的刻在脑海里,这是我成长的印记。


东宫,西宫是北京两个同性恋聚集公园的厕所的代号,民工也好,教授也好,想搞基,就会到这地方寻找同类,那时不像现在,还没有更高级的Gay吧,片儿警们从心眼儿里看不起同性恋者,觉得他们比地底泥还要下贱,胡军出演的警察小史分管这个辖区,需要时时出警驱散或者抓捕同性恋者,有一次他抓到了阿兰(司汗出演),第一个令人震惊的镜头是,押送途中,阿兰突然亲吻了对他们骂骂咧咧的小史。


电影就此展开,夜班闲的无聊,小史把阿兰抓来聊天解闷儿,直到最后,小史收到阿兰的来信,在同事异样的眼光中,他将信锁进抽屉,走出办公室,抬头看着北京冬天的天空,苍凉遥远的天空下,他深深的理解了阿兰,理解了那种被视为“异端”的孤独感。他并没有变成同性恋者,但体会到了同性恋者的孤独,或者说,他艰难的完成了换位思考,卸下自己那点点儿特权,体会到弱者的无助和无处诉说。电影在此处结束了。


当然张元那时还很年轻,基于王小波这部野心勃勃的剧本,张元也做了不少尝试,穿插了不少朦朦胧胧的意识流镜头:女死囚爱刽子手,罪犯爱警察,强权专制下的人民爱上独裁政府的SM--不可理喻,不可理解,宛若宿命。


那天午后,我觉得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迈进了巨大的一步,回想起网络龟速的大学时代,我不知该庆幸还是惋惜,没有汹涌的网络潮流,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大学毕业后,尽管满脑子改变世界的梦想,我却并没有机会创业,和大部分人一样,老老实实南下,艰难的找一份薪资微薄的工作。没有泛滥而来的信息垃圾,我才能把日子过得那么悠闲,每一个白天和夜晚都拉的那么漫长,看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电影和小说。


几番冲击后,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受信息焦虑症的困扰,当我阅读的越多,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也越多越深,也越来越明白那许许多多的资讯,其实都可以视而不见。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年会侧记

好快就过了一年,又到了公司周年庆典,公司成立在这个时间倒是和我的生日差不多,算是天平座,我们公司老板很迷信,估计也看过日子的。搬了办公室之后搞了不少风水摆设,然后就是大裁员,裁掉了几乎一半儿人,今年年会零零落落,弄了两桌客户来撑场面也没去年多。我目测起码少了两桌。

年会就是这么一种东西,你想吃嘴里饭,可得等到八点以后了。
6点就开始,人陆陆续续的来,来了之后就唧唧喳喳的聊天,窜来窜去的social,而我们IT部众吊丝们,谁也不搭理,各自就坐自己位置上喝橙汁,玩游戏,看手机。7点,CEO才会姗姗来迟,以证明他“日李万姬”。

去年大头头来了,大家更惨,要等到8点他才姗姗迟来,以证明他足足比CEO多日一个小时李万姬。

总之,7点多,C×O们开始讲话,从CEO开始,blur blur讲完又讲,这时醒目仔们都眼神充满感激的目不转睛的望着,擦鞋仔们两手时刻准备着鼓掌,而我们IT这一桌屌丝们继续喝橙汁,玩游戏,看手机。

一直到听到一声Let's  stand up and Pray for.....我们才站起来,低头祈祷2分钟,听着一堆嘟嘟噜噜的祈祷词,从世界和平开始直到希望我们公司明年发大财结束。

第一年参加年会,我颇有点儿抵触,后来想起王小波说的美国式祈祷,你可以站起来,沉默,敬你自己心中的神。不一定是耶稣。今年再来这一套,我表现的自然多了。

一帮C×O得瑟完,Chief开始出来得瑟,当然不是每个Chief都能得瑟的,否则,还让不让兄弟们吃饭了?Chief得瑟时,饭菜已经上桌,我们一桌屌丝,放下手机,有秩序的吃光所有饭菜,干点儿红酒,然后继续低头玩手机。等着下一轮儿上菜。

酒过三巡就开始第一次抽奖了,大家都默默祈祷:千万别抽到我,千万别抽到我。因为最先抽的奖是最小的,其实当他们到最后空手而归时,就会想,其实抽个破表也好过没有啊!

第一轮抽奖完,第二道菜也上来了,继续吃,然后就开始看表演了。于是各种雷人,可以看到平时严肃的员工的各种闷骚。这个表演是每个部门强迫都要参加的,今年轮到我参加,我们十几个人编了武打设计和GangNan Style。结果,我们节目被排到最后,前面两个节目也都有GangNan Style.....于是,今晚其实是个GangNan Style之夜。

我们公司每年都固定请一个乐队,三男一女,打鼓,电吉他,唱歌,各种欧美经典,想不到今晚他们弹奏了一曲GangNan Style,而且主唱还把它给唱下来了。我一阵心酸。做歌手,做乐队真痛苦啊,什么流行就要学什么,让我想起《向左走,向右走》里金城武演的落魄小提琴手,到餐厅应聘,老板说,你给我拉一首《恭喜你!》,他拉的结结巴巴。听完,林雪演的老板说,明天来上班吧,年轻人,不要气馁,不要嫌弃这个音乐不高雅,我是个厨师,我是个有追求的厨师,也想做高高雅的有创意的餐。但开了餐馆有什么办法?圣诞时只能做圣诞大餐,过年又要做新年大餐...加油吧,小伙子。

今年年会的主题是Enjoy Diversity, 大家都要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我们公司说起来也是个Global Company,其实压根没冲出亚洲。于是见到各种民族服装,印度,菲律宾,泰国,南非,新疆,韩国....理所当然的,我们这桌儿IT屌丝们,牛仔裤,T恤,波鞋---我觉得这完全没有错,我一直认为香港Style就是牛仔T恤,波鞋,尤其是波鞋--HK人是我见过的地球上最喜欢波鞋的民族。他们会选择任何可以穿波鞋的机会穿波鞋,还很喜欢收藏限量版波鞋,并以之为荣,就像有人收藏邮票一样。

看完财务部段七八糟的武打,我觉得,起码我们不会拿最后一名了。然后上来了一波更雷人的南韩姑娘(也是财务部的),连声招呼也不打就跳起了《大长今》,天,太Out了吧,可能他们也觉得Out,于是跳了一半儿大长今之后,音乐一转开始GangnanStyle。我觉得南亚人真有舞蹈细胞,音乐一起,身上各个部件儿就扭起来了,很和谐,很好看。但很可惜,她们不懂得擦鞋,拍马屁,也没剧情,于是,我们拿了第一,奖金8K,每个人可以分8百块。

节目看完就开始第二次抽奖了,这时候大家就紧张起来,iPad,SamSung Galaxy SIII Note2,Xbox 陆续到来。

我有个同事,很介意抽奖,去年他没中,我走的早,但还是中了头奖(虽然因为我不在场,取消了)但我仍领受了这份儿运气。有次吃饭时,他说,这里面有猫腻,抽奖的人并没有把那张纸条公开,所以他想说谁的名字就说谁的,HR给他递mic时,把中奖者写在手心里让他念出来。你走了,所以念你的名字,这样他们就不用发奖。

我向来不介意抽奖中不中,而且,我一直觉得,其实我们这帮做底下等抽奖的,是一群屌丝。Chief级别的,就出去抽奖了,而且要出钱做奖品。很显然,他们已经按年薪出粮了,而且估计年薪过百万了,而我等一群屌丝还在为中不中奖介怀。

所以,我从不介意这个,而是想着有一天,我要上台去抽奖,我要拿自己的钱出来做奖品。

年会照例会发5年奖,十年奖。
当十年奖的同事们上台时,大屏幕播放出他们十年前的样子,我自辞去第一份工作后,就觉得,不会再在一个公司工作超过五年,除非是像Google这样的,可以作为职业终结地的公司。我很佩服他们可以在这一家公司做十年。而5年奖的我的一个同事,已经辞职,下周就离开公司去旅行了。他上台拿了五年奖,接着,又中了三等奖---我想这就足以粉碎中奖阴谋论--如果是HR内定的,绝不会内定一个就要离开公司的人吧,还有,我们公司端茶倒水的阿婶,中了Galaxy Note LTE手机--二等奖中的最重奖。如果是HR安排,也不会做此安排吧。我觉得这足以粉碎我同事的阴谋论---照例,他今年仍没中奖,所以估计他还会继续坚持HR有阴谋不让他中---这样也好,起码让自己相信抽不中奖不是运气差。

结束前,有一场半个小时的舞会,交谊舞,探戈,迪斯科,GangNan Style,全部跳了一遍,CEO看来没少去舞厅,没少蒲兰桂坊,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了,扭的非常不错,赏心悦目,在大家群魔乱舞时,我们这一桌IT屌丝们继续低头玩手机,拆了各自的奖品互相看。甚至,CEO 扭着屁股下来拉我们时,我们全都闪到一边儿,死也不下舞池(PS:我不用闪,因为我本来就坐在角落里),所以IT部就是屌丝命。但千万别得罪IT,刚才我在看《侏罗纪公园》一个不被重视的IT胖子,足以毁了许多科学家的全部心血,还写一段儿程序嘲笑大家~~~~

我观察了一下,能做到高层的,全是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英语说的顺溜,不怕事儿,喜欢说话,喜欢揽事儿上身。这就是所谓的管理人员Mindset。

可惜我对IT这个行业始终不能激情全赴。如果是我喜欢的职业,我肯定会思考,转换Mindset,不会永远做个技术屌丝。

年会开完已经11点。我和一个住的近的同事一起坐巴士回家,他是个很热心的同事,我的大部分同事都很热心,他也是我们节目的成员之一,Gangnan Style的音乐是他帮着剪辑的。我们没有专门排练时间,他凌晨还在家剪辑好了音乐上传到服务器给大家下载。我们排练时,他还帮忙录像,剪辑录像。

晚上一起坐车,他说你太太愿意跟着你离乡背井,真不简单啊,你在HK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帮忙的,就找我。我不知说什么好。我的大部分HK同事,也许都是平凡的人,没什么宏图伟愿,但都很善良,简单乐于助人。大家敬而远之(彼此尊敬,却又没有那么亲近,不会妨碍个人生活)维持着一种松散的人际关系,这种感觉真不错。这也是我喜欢在HK生活的原因之一,那天我看时尚先生上老罗对连岳的访谈,连岳说,他很难与人亲近,因为不喜欢抱团儿的感觉,对人也没耐心。我挺理解这种感觉的,因为我差不多也是这样,没有力量同时维持很多朋友,不喜欢抱团,对很多人也没有耐心。交朋友人天生的本领,我的本领比较小,我见过有的人可以维系很多很多朋友,而且获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年会结束了,感慨万端。来HK已经一年多。我喜欢现在的公司,现在的工作,一切都很安稳,很熟悉,是种安全的感觉。但其间我也动过几次换工作的念头,猎头找我时,我会认真的考虑是否离开这家公司,甚至去过两场面试。我觉得这样也挺不错的,自结婚有了女儿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时刻做好迎接变化和挑战的准备,千万别被一个位置的安全感,一点点的小成就感磨平了锐气,安于平淡安稳的工作。

今天一大早就收到同事凌晨三点多发出的邮件,看到我们表演的视频,跳的真欢乐啊。
我觉得跳GangNan Style挺锻炼身体的,而且如果你放得开的话,它的确是个很欢乐,很让人放松的舞蹈。
=======

重新思考被奴役的生活

看完《赛德克.巴莱》,去看了真实历史事件记录,八九不离十,真是悲壮动人,让生活在今天的我,心有戚戚,现在我该好好反思一下我曾有过的绝望,和莫纳.鲁道何其相似,生长在这样一个无赖统治下的国度,我何尝没有过殉道之心?

这部电影总体来说,是个殖民失败的故事,是文化之间的战争--别以为原住民没有文字就没文化。他们不但有文化,而且还有着很强大的文化,除了“出草”略嫌野蛮残暴,其它的渔猎生活简朴又充满生机。什么样的文化,出什么样的性格,生活在赛德克人的文化中,会产生热血汉子和有尊严的女人。而生活在中国的小农社会中,会产生自私、狭隘、贪婪、憎人富贵笑人无、枪打出头鸟、人家怎样我怎样、各人自扫门前雪这样毫无尊严感的中国人。

而日本文化孕育出来的是简单粗暴的文化精神。初期还好,赛德克人可以和日本人相安无事的各自生活,日本文明的确“驯化”了一批人,同时,没有冒犯到另一批人。后来,日本派来一些低素质人驻守,同时加剧了对当地资源的掠夺,才导致了后来的“雾社事件”。因为这时候日本那些低素质的住在所人员已经不再奉行日本的先进文化。

这部电影还令我想起大卫.里恩那部著名的《桂河大桥》,从这部电影,可以明确看到日本文化对英国文化的臣服,英国可以“日不落帝国”,其来有自。英国凡殖民一处,会做很多基建,帮助当地人有效利用资源,改善当地人的生活,使其“文明化,现代化”并扶持一些当地精英作为代理,数年之后,当地大改观,印度,埃及,HK,莫不如是。当然,英国人也不是活雷锋,他们取走自己需要的资源。这不叫侵略、殖民。这叫双赢,叫助人为乐。而且,英国文化中,总能诞生一些像《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样的人物,身世悲凉,希望远走他乡去做出一番事业。

时至今日,全世界为英美马首是瞻,还在向往英美的文明教化,中国泱泱大酱缸,只不过输出了几个全世界拿来取笑的奇技淫巧。莫言的诺贝尔奖也是如此---人们并不是敬畏仰慕这种文明,而是觉得新鲜好奇,拿来耍乐。

被英美殖民过的地区,犹如有处女情结的小女子,都在念念不忘这个带给自己疼痛和欢乐的Ex。现任有一点不如意,就更加怀念Ex.最近HK人打出米字龙旗,就是一例。

就连号称脱亚入欧的日本,在《桂河大桥》中也被英国的战俘“殖民”了,这说明,正常人类,都向往更高级的文明--这中高级不一定是蒸汽机、摩天大厦、大轮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包括“软实力”,人性中的光辉,善良、忠诚、严谨认真--被放大的民族,值得全体人类学习和尊重。

青山绿水间,一个个原住民死去了,或者战死,或者自尽,让人唏嘘不已,那两个归化了日本的“蝙蝠人”,令人叹息,他们归化日本并无错误,错在无力阻挡几个日本兵痞的愚蠢。

这部电影还有个值得称道之处就是并没有去美化原住民,他们互相的斗争,残杀自己部族兄弟的血腥场面触目惊心--这也是统治手段的一种,让自己人打自己人,而且这是中国统治者最喜欢用也最擅长用的方式,用了几千年,屡试不爽。
但这样的手段,令人不齿,就算胜利也让人胆寒。因为这是挑起人性最邪恶的一面。

看过后很久了,至今耳边还回响着赛德克人抑扬顿挫的语言,眼前还会浮现出莫纳.鲁道那张坚毅的面孔。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死了,而且,估计他们也不大会写字,所以整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但这又何妨,司马迁的列传也不都是信史,写下来就是历史,就有意义。

最后,大势已去头发花白的莫纳鲁道,再一次跳起出征舞,唱起雄壮的捕猎曲,歌声苍凉遥远,无尽的绝望与悲凉中,传递出不可侵犯的自尊。他杀死妻女后就此消失。直到三年后尸体被发现。

这是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他们的自尽一度令我心有戚戚,想起自己生活在国内的有些年,见到那些令人愤怒或者心酸的世事,怒气难平,却又无能为力,很多事,就像发生在雾社的故事,一次次的,你报以热情,它还以侮辱你一忍再忍,它得寸进尺。它很强大,你和它斗争无异以卵击石,但真的想去击石,然后死了算了。

许多年后,我有家有妻女,过着安稳的生活,似乎很少去关心那些事,这部电影,又唤起我不惧一死的回忆,提醒自己不要被身上的中国小农文化基因控制,变成一个胆小自私无尊严的人。中国能够走到这一天走到这个地步,大家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想想自己的处境。活在这样一个政权下,如果不思反抗,活着还有多大点儿意义呢?

疾病的隐喻

长大成人后,我身体一直挺好的,加上大学时苦行般的锻炼,毕业后工作很忙,也很少生病。

毕业第一年,参加公司的年会,照例大吃大喝,在广东,聚会喜欢吃海鲜,我那时是新人,坐在角落,又不好意思起身夹菜,于是只好吃眼前的那盘,眼前放了一盘鲜的大虾,真的很鲜,竹签穿着还在张牙舞爪的动。我拿了一只在火锅里烫一会儿吃了,又拿一只烫了吃了,再拿一只烫了吃了,看着它在锅里还在动,只好像唐朝的小和尚一样:“心里念一声阿弥陀佛,熟了就不疼了。”

吃虾的同时,同事过来敬酒,其实说白了就是给新人一个下马威,我当时年少气盛,来了就干,喝了两三瓶啤酒。面红耳赤的回去宿舍--我第一份工作在类似富士康一样的工厂,其实和大学感觉差不多,四个人住一间宿舍。当晚放假,宿舍另外三个人都没回来住。整栋楼好像都没有很多人,我洗了澡,歪在床上看小说,看着看着睡着了,灯也没关。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醒来,肚子里翻江倒海一般,我站起身,头重脚轻,视线也模糊不清,拼命的想睁开眼却怎么也看不清东西,我跌跌撞撞到了洗手间一阵猛吐,胃部剧烈的痉挛,我整个人抱着马桶瘫坐在洗手间,花洒漏水滴滴答答,我觉得眼前一下一下的黑,耳朵轰轰响,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自己已经死了,飘飘然。

这还不算什么,等我吐干净,摇摇晃晃的走到床边,特别想喝口热水,但水瓶是空的,我没有力气去水房打水,找出“热得快”,接了冷水来烧,望着滋滋作响的暖瓶,我生平第一次感到寂寞的恐惧--那时我想,就算今晚我死在这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啊。

后来我常想起那晚的情形,我对叶卡说,现在我理解为何有些美女的恋人,大家看来一般般,在这样的时刻,人极度寂寞和虚弱的时刻,如果有人能端上杯热水,说不定就会爱上ta。有些爱情就此趁虚而入了。

后来爸妈来一起住了,我有了自己的房间,不用洗碗做饭,不用洗衣服,那几年考研考雅思每每下了班还看书做题到深夜,妈妈就给我冲一杯炼乳,热热的喝了,搓搓手,继续做题。有时她进来时,我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她就把杯子放在床头,我醒了都凉了。

我一个人住的最后一年,家里经历一些事情,让我情绪困扰,身体倒是没什么病,但整晚整晚失眠,很快就唤醒了年少时的抑郁症。我深知吃药是可以搞定的,但仍没有吃,失眠的夜晚,看了不少电影,看了不少书,写了不少东西(最近整理硬盘,看到那时写的东西,觉得很陌生,不像自己写的)白天尽管我没精神,困顿不堪,仍和同事们一起吃饭,出去钓鱼(尽管我不喜欢钓鱼)。就去了上海和叶卡在一起了。爱情也医好了我的抑郁症,没时间想不开心的事。结婚后,我就再也没失眠了。

听到陈绮贞唱“喜欢一个人孤独的时刻,但不能喜欢太多”,看东野圭吾的《白夜行》,我都会想起自己那些孤独无助的时刻,尽管我是男人,很少会对人提及这些绝望时刻,但它们的确在我的人生留下了印记,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

每当病时,就会格外珍惜健康,会心生悔恨,那天晚上,虽然我不是佛家,却也像佛家一样想到了报应,我饭桌上的残忍,受到了惩罚,有时我会胃不舒服,很难受时就会告诫自己等好了,再不吃生冷的东西。人常常生点儿小病,是好事,提醒你,健康的重要,让你珍惜看似平常的平凡的健康的日子。提醒你,别为了眼前的任何东西(工作,赚钱机会,看球玩游戏.....)忽略了自己的身体。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这部电影非常牛欢喜

虽然之前看到微博上低俗喜剧的宣传铺天盖地,部分看来夸大其辞,但看了整部电影后,发现还真是不错,3000万的票房,算是港片奇迹。
  说句低俗的东西人人都爱看,可能有人会反对,声称自己只钟意阳春白雪,看一眼,听一声下里巴人都要洗眼睛洗耳朵。
  我喜欢低俗作品,只要不庸俗,其实低俗又好看,很难。臭豆腐,猪大肠,杂碎面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好吃。把彭浩翔比作冯小刚--冯小刚低俗的还不够彻底,而且难掩圆滑的小聪明,没办法,生在中国,取笑自己娱乐大众都那么难。
  而生在HK长在HK的彭浩翔,就有这种先天优势。彭浩翔的重口味,我们在《维多利亚一号》里已经见识过了。与之相比,这部电影不算重口,感觉重口的观众,你们没看过《疯狂的店员》(这部电影里真的干了头驴)。
  除了重口之外,喜剧电影好看之处在于自嘲和对所有“政治正确”标签的挑衅,迄今为止,我看过最过瘾的stand commedy(脱口秀,栋笃笑)都遵循这个法则,挑战正常社会所有的禁忌:性、种族歧视、保护未成年人。嘲讽正常社会的所谓光明面:神圣的政治人物(或者明星),传统意义上的标志人物。这些取笑未必真实,但一定最过瘾,最好看。崔健曾经在访谈里说过: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毛主席是不会做爱和大便的。如果你给小时候的崔健看那个著名的毛主席大便陶瓷,他一定会被颠覆从而感到刺激。
  其实,中国人一直以来,何尝不是未长大的崔健?崔健长大了,知道毛主席会大便,也会做爱(甚至和各种人)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人永远活在“纯洁”的环境中,终其一生,无法接受这种“低俗”,如果有权力,还会不遗余力的禁止其它人欣赏。没权力的人,禁止不了也要腹诽几句,以彰显自己的高雅,与之划清界限,展示自己的品味不凡。
  而喜欢这类事物的人,绝不会抱怨别人不喜欢,最多取笑一下,你们那,真可怜,永远不明白猪大肠个臭豆腐的美味。而你们喜欢的,我也同样喜欢。
  《低俗喜剧》的情节,让我想起尔冬升的《色情男女》,两部电影都讲述了市场低迷之下苦逼的电影人。它其实是部低俗版的《色情男女》。一部电影的诞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而最苦逼的就是监制。
  虽然这部电影中的部分笑料(例如詹瑞文演的那段儿把自己手坐麻了打飞机)比较火星,但大部分的冲突还是很爆炸的--看的很过瘾。
  具体情节不必多讲,也无法表达,郑中基是个很不错的喜剧演员--绝对有接替周星星的可能,同时,他在《老左正传》里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可塑性很强。这部电影和《低俗喜剧》一样,一个HK导演嘲讽了HK人在大陆的遭遇。这种自嘲,好笑好玩,但也透着尊严,打自己一巴掌的同时打了大陆人十八掌不止。
  说点题外话,电影里薛凯琪演的“竹升女”(就是ABC的粤语名字),叫来了杨千桦演的平机会工作人员。HK96年成立平机会,担任主席的,都是德高望重并且办事能力强的人。平机会是一个社会成熟度的表现。我看过一辑RTHK拍摄的宣传短剧(每隔几年,RTHK都会拍摄一些短剧宣传这些机构),大致上,平机会可以保护弱势员工,但有时也会有些过度。本片让平机会出场,是为了嘲讽,但实际生活中这个机构真的可以维护社会的机会公平。
  话说,可以有这样重口味的喜剧存在,也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美国有《南方公园》,《阿森一族》《Happy Tree》(flash),我们有什么呢?
  那一桌极品菜式中,天妇罗田鼠的确是有的,不知道广西有没有,但东南亚那边这是一道传统名菜。
  彭浩翔的电影我全都看过,几乎每一部,戏路都是不同的,就作品而论,可以说部部都不错,而且,还没开始循环重复。看淡彭浩翔的人,有点言之过早,他仍在继续,不妨等他下部电影出来看看再说。如果仅就《低俗喜剧》就一棒子打死,请恕我直言,您们,可能不知不觉中,真的成了体制的一份子。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影镜头中的香港

前几天看了《夺命金》(当然是港版),HK电影照顾内地市场的结果肯定是把自己照顾死。杜琪峰的风格已经太圆熟,以至于看他的电影已经变成一种惯性,左手摸右手的感觉,虽然据说夺命金做了不少新尝试,可我一个也没看出来,尽管突然到来的结尾给人一种意外的感觉,但意外一分钟之后,回过神,仍是杜琪峰。
在我看来《枪火》和《文雀》反而更有风格一些。


杜琪峰镜头下的HK,是生活在HK的人最熟悉的,也是来港旅游过的人熟悉的HK,大部分时间拍旺角,有时拍中环,拍山和海。是HK最真实的反映,绝对写实主义。
而王家卫拍的是做梦时梦到的HK,晃的人头晕,留在人的记忆里,大概也只有王家卫迷们要顶礼膜拜的重庆大厦(BTW:远观即可,尽量别进去,危险)。
好莱坞电影自有其独特价值观,它会为了自己的价值观,重新定义一个城市,出现在他们的大片中的城市,都是标签化的,据萨伊德《东方主义》所言,这种标签代表落后、原始、野蛮、无尊严--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乡音无改,淳朴自然。哪怕是HK--这座有殖民地遗韵之地,《古墓丽影》取景是IFC--不是什么殖民地旧建筑。《谍中谍》里的上海更加滑稽可笑,晾晒在外面的内衣是他们最钟爱的取景。

anfeitaming
最近把云翔的电影全都看了,他镜头下的HK特别不一样。从《无野之城》开始至去年的《爱很烂》,几乎看不出是HK,他拍的海,拍的房子,拍的街道,非常洋气。不似HK。他喜欢用英文对白--非常标准的那种发音,不是港式英语。就算是不得不拍中环的旧楼,他也用一种由远及近迅速的对准一扇窗,窗外的轩尼诗道是模糊不清的。
陈果的电影里,出现过大量的公屋(廉租房),我第二次看到这种大规模的呈现中下层人的生活,是在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里。云翔镜头下的公屋是云雨交欢的地点。狭窄逼仄的电表房,长长的走廊栏杆,反而设计出了不同的体位。看花絮时发现一个公屋外栏杆上高难度的ML体位,在两部电影里都拍了,《安非他命》里没有出现,剪掉了,估计他还是觉得拍的好,于是用在《爱很烂》里。

gumuliying
这几年,我最喜欢的HK导演是尔冬升--就是因为他坚决不和内地合作,他是现任HK导演协会主席。他有部电影就叫《旺角黑夜》,他没有去拍旺角的繁华市井,而是将镜头从上压下来,压的很低,《旺角黑夜》绝对是部辱华影片,在这部电影里,来自中国内地的男女,应了最古老又恶毒的诅咒:男盗女娼---吴彦祖是个杀手,张柏芝是个妓女。尔冬升为人桀骜不驯,两眼望天,想让他屈服于票房去赚内地的人民币,是断不可能了,这在HK也算个异数,香港人有句口头禅:搵食嘛,何必认真。谁和钱有仇啊?他也是我所见的HK导演里,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旺角黑夜》拍出了旺角的压抑和绝望感。一对背井离乡的苦命鸳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杀手最后死在旺角黑夜,倒地多时,眼睛闭不上,手指还在抖动--这是不是吴彦祖的绝活?《偷窥无罪》里也这么抖了好几秒钟。


我看了这么多港片,还在追着看下去,我喜欢港片,但如果只看港片,生活又会是多么苍白。生活在HK看港片和生活在北京上海看国内的片,感觉差别相当大。国内的电影很少有可以还原那种现实感的,今年出的《神探亨特张》是比较出色的一部。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安非他命

说云翔的电影,是“观鸟团”最爱,大家不过是为了看男人露JJ,绝对是种误解。
 昨晚看了《安非他命》,曾经看《蓝宇》看到动容的我,觉得《蓝宇》和他相比还是差了一点点。

  这个片子,是个百分百的爱情片,《蓝宇》和它的共同处,就是拍出了爱情的感觉,让人忘记了性别,我记得看完《蓝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被爱情打动--虽然那是发生在刘烨和胡军身上的爱情--并且理解了同性之恋的深刻,然后才意识到,如果换成一男一女,不过是个世俗的琼瑶剧。

 
  而《安非他命》呢,就算换成一男一女,也是个不错的爱情片,同时,它还努力探索了命运主题,虽然走的不太稳当,但走出去很远,导演显然没有掩藏好,被人看出了这个野心,他要讲的,最后死掉的观其,想要成为Dennial一样的人--成功、显赫,去爱其它人,包容其它人。但命运却一再捉弄他,把他变成像他哥哥一样,终生与冰毒为伍,给人间带来危害的人,他不愿意,于是自杀。


  临近结尾处的一段粗口独白,是我看到的这片子的主题,观其和Dennial一起吸毒吸到神情恍惚,带着天使的翅膀,却有魔鬼的模样,身下的Dennial睡的迷迷糊糊,在豪宅顶层,他控诉道:
  你说你的钱是辛苦赚来的,我不辛苦吗?为什么会这样?
  你为什么要爱我,我不给你干,还干了你的女人。你为何还要爱我?


  命运就是如此不同,Dennial出身富贵,在澳洲读书,回HK做金融才俊,想买豪宅就买豪宅,想开跑车马上就买回来。而观其,出身荃湾旧区,父亲被警察枉死,母亲入住老人院,哥哥以制冰毒为业。他打三分工:送货,游泳教练,健身教练才勉强糊口。
  他自小被人欺负,学了武功以为能够抱打不平,怎料寡不敌众,被一群流氓轮奸。这种阴影,让他再也没有安全感,其实是有心理暗疾的。Dennial 是爱他的,或者因为他的躯壳,或者是出于一种拯救情结(就像男女之爱一样,千金小姐喜欢混混,伟光正男人喜欢风尘女),他从Dennial身上获得勇气、动力,最主要的,一种来自父兄之爱的安全感。好几个镜头里,观其小鸟依人在高大英俊的Dennial身边。
  他不是Gay,但为了Dennial,他愿意尝试转变--租同性恋电影来看,努力提升自己去迎合。但还是于事无补的,他自己说:我们的爱有什么分别?我喜欢穿衣服的你,而你喜欢我什么都不穿。我爱你,希望自己能变得像你一样。
  然后镜头就转到他和哥哥共处的家,他费力的查字典读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这也是他名字的出处),哥哥猥琐又不屑:做婊子了还要扮淑女。
  这一切可能都是令他自惭形秽,令他崩溃的原因,命该如此,什么也扭转不了。
  这部电影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导演有洁癖,连吸毒制毒都拍的那么唯美,部分失真,二人的邂逅一见钟情,太过戏剧化,缺少说服力。部分穿越剪接,过于意象化的模拟(模拟上帝之手拯救人间)有点做作。
  虽然有这些不足,但这部电影,连同云翔的另一部电影《爱很烂》拍出了另一个香港,令他的港片完全没有港片味道,一点儿都没有,完全割裂,港片的优点也丢掉,这样成就了一种新的风格。干净、唯美,却又不失真实,不信去看看他们在东莞被公安截查“通柜”的片段。
  云翔说自己不是Gay,我有点怀疑,他拍的全是Gay片,镜头扫过之处,男人的裸体美轮美奂,仿佛通过镜头抚摸了每一寸肌肤,而他电影里的女性,多以老女人形象出现,和男人争男人,看上去庸俗不堪。如果他不是Gay,就是个审美极高的艺术家。以我看过这两部论,云翔是个非常细致认真的导演,这两部电影,也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No Easy Day

book-title-no-easy-day

海豹突击队击杀本拉登的一位参与者写了本书《No Easy Day》,讲述了从确定情报到策划、训练、实施计划的整个过程。他说,读者不要企图从这本书找到什么秘密和阴谋,我只是想写出我所经历的事实,最好能给大家带来现场感。

《60分》采访了这位作者马克.奥云(当然,这是化名),算是长达半个小时的长书评,这本书应该现场感很强,书籍出版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他的描述和政府公布的版本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的描述中,拉登完全没有反抗就被击毙了。而政府发言人说,驳火,并击毙。

本书作者在击杀行动中,是第二个杀死本拉登的海豹突击队员,排在他前面的代号“志愿者”,他紧随其后。

他们收到情报后开始在阿富汗基地集训,模拟大宅内的情形,看本拉登的图片录像。制定了严密的作战计划。并不断练习。

但是,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世事往往如此,最后的过程,完全没有按照计划发生。这次行动能够成功,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巴基斯坦拉登藏身处停电了--不知道是美国特工策划了停电,还是碰巧停电了。

海豹突击队乘坐两架黑鹰直升机出发了,飞行大约一个半小时,决战关头,不得不说这帮精锐部队心理素质强大。大部分人居然都在飞机上睡着了,养精蓄锐。飞机需要低空飞行,避开巴基斯坦的雷达,悄悄接近目的地。

原定计划是,飞机盘旋,队员们沿着绳子做空降奇兵,结果,因为气流缘故,第一架黑鹰坠落了,奥云说多亏了机师,否则我觉得我已经死了。他大概50多岁,估计他开战机时,我还没出生。他经验非常丰富。最终迫降成功,部分是因为那个大宅墙体很坚固,承托了直升机后翼,这样一来,弄出了很大动静,而且停在了错误的位置--在大宅隔壁

大家一下机就立刻改变了训练成熟的计划,第二架机临时在房顶迫降,第一队人直接进攻大宅,门锁着,马上有队员用大锤砸锁,厚厚的实心金属板,砸不开,立刻采用炸药爆破,说是迟那是快,这些动作都是在2、3分钟内发生的。这时墙后传来枪声,子弹擦肩而过,奥云受伤了,但当时他完全不知道。

突击队员开枪,奥云说,完全是无目标的开枪还击,但打死了大宅的男主人--拉登的其中一个信使,就像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信使的老婆对美军也充满了敌意。美军看到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开门了,用阿拉伯语问,你丈夫呢?她说,被你们打死了。突击队员继续向内突击,清场。

奥云说,完全不是像你们看的电影一样,大叫着缴枪不杀冲锋的,一切都黑蒙蒙,静悄悄的进行,他们静悄悄的上了楼--当然,四周一片漆黑,突击队员都带着夜视镜。

在二楼撞到拉登的儿子奥力德,他探出头看了一下,走在最前面的志愿者对后面的奥云说,这是拉登的儿子。他再探头出来时,志愿者将其一枪击毙。对此,奥云的解释是:我们在门口已经交火,这是走到敌人的阵地,不需要等他开枪了我们才能开枪。

踏着拉登儿子的尸体,他们上了三楼,看到拉登也探了一下头,左右各有一个女人,拉登很高,看上去比照片年轻,胡子是黑色的,并非录像和照片上看到的灰白。一梭子过去,拉登应声倒地,志愿者上前把两个女人用力推向最远的墙角,主要是担心她们身上有炸弹。

如果她们身上有炸弹,这名突击队员肯定被炸死了,记着这样问道,“是的”,奥云回答,他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我们后面的队员。事实证明,没有炸弹,他们又冲还在抖动的尸体开了机枪。这时大家感到,可能任务成功了。

然后他们迅速确认了是拉登本人,接着拍照、取血液、毛发留作DNA取样,用随身携带的袋子把拉登房间的硬盘文件电脑装好,结果,大家的袋子都满了,不够装,就在房间临时找了个杂物袋,倒出里面的东西,又装了一袋儿--宅男的东西就是多啊。

奥云说,我的一个队友拿着这个大袋子出来,就像个圣诞老人一样。这时候,他们的预计结束时间还剩几分钟了。长官下命令说把黑鹰炸毁,免得巴基斯坦获得技术资料。结果放炸药的人听错了,以为要把拉登的大宅炸掉。开始在一楼安装炸药,幸亏及时澄清了,要不然里面的人就挂了,他们是分组行动的,听命令行事,根本不知道队员还没出来。

他们坐另一架飞鹰载着拉登的尸体离开,结果刚起飞就发现油不够了,还在巴基斯坦境内一处偷偷的加了油,加油飞机是阿富汗基地派来的。然后,拉登DNA样本、照片和尸体,分开运送,即便被巴方击落其中一架,还有个备份。

记者问了三次,你们有没有拥抱,握手,互拍肩膀?一次是在确认拉登死的时候,一次是在飞机真正离开巴基斯坦到达阿富汗境内的时候,记者在这两个点儿上,都问了同一个问题。但,都没有。一直到在基地降落,他们走出机舱,拥抱、欢呼、照相,美国史上最重大的任务之一,圆满完成。

行动结束后,长官说,你们可以放假了,奥云听见后就立刻拿着自己车钥匙离开部队回家了。很happy。六小时后,奥巴马宣布了消息。秘密接见了他们--估计是感谢一番吧,每个人都获颁银星勋章,并无人员死亡。

整个过程,奥云一直强调团队的重要,他说,谁打的第一枪,无所谓了,扣扳机也就几磅的力量,机师和情报员才是最伟大的,情报员是个FBI的女性,代号“百分百小姐”,她确定了拉登的藏身处,得知任务完成,真的杀死了拉登,她的情报无误,她激动的流泪了。

我喜欢《60分》就是他们的求真精神,访谈过程中,拉登倒地后,奥云说,我们走上前去,又进行了一番攻击。记者问:什么意思?他说,进行了一番袭击,记者问:什么意思?什么叫进行了一番攻击?
直到他说出:就是又开了几枪,因为还在动嘛。

一开始时,记者就咄咄逼人的问:你们收到的命令是直接击毙吗?奥云说:当然不是,这种任务当然是如果能生擒就抓活的啦。
记者进一步确认:也就是说你们的计划里,活捉是首选。奥云说,对。

为了确认拉登身份,奥云说,我们拍照前进行了处理。记者不失时机的问,什么处理?奥云说,他头部中枪了,我们用军用随身带的水袋给处理了一下。记者进一步确认:也就是说你们用喝的水给他洗了把脸,对吧?奥云说:是的。
记者再问,当时什么情形呢?
奥云:很恐怖。
记者:什么叫很恐怖?

这就是《六十分》的传统,你别想用抽象的词绕过去。
奥云接着回答:他头部中枪了,血肉模糊的,很恐怖。

为了做这期节目,六十分 搭建了拉登大宅的模型,并且给奥云做了四个小时的化妆,已经完全易容了,声音也做了处理,防止阿盖达报复。节目的结尾处,记者点名说:美国几家媒体,有线新闻和×××报,获得了作者的真实姓名,并且把他报道了出来。我们不会这么做。

我觉得说最后一句话时,六十分的记者时很气愤的。保护当事人,是媒体应尽的职责。CNN真无耻。这名队员说,我在911这天出版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也避开其它政治议题,比如总统选举,卖书所得会全部捐给美国战死在阿富汗的士兵的家人。

记者问他,为何拉登不反抗,他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一个策划了911的人,一个随便让人为他死的人,为什么在最后关头,没有拿起枪反抗。

庸俗生活的开始

前天下班,我路过百佳超市,看到积分换商品台上,摆了几个不错的家居用品--虽然不缺了,但看着挺喜欢的,于是顺便查了一下我的积分,天哪,才剩2000多分?我明明记得至少8000多分,我一直都没用来兑东西的!!然后,我就得知,积分可能是按季度清除的--过期作废。


大家都不陌生,这种过期作废的东西,还有很多,饭馆儿的优惠卡,买东西时的礼券,赠送小东西的小票等等。
骂一声shit后,我陷入思考,以至于差点儿走错楼层去敲了别家的门。


我想生活中的琐碎不外如此吧,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还有更多,更庞杂的琐碎,这些事情,就是把个人生活庸俗和破碎化的开始,也把一个年轻人塑造成一个没什么希望的社会人。


大学时期,我读了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这个小说,后来我又反复读了很多次,坦白说,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恐怖小说,不止一次的吓的我屁滚尿流。当然,我也用它自警,告诫自己不要被密密实实的生活鸡毛包围,再也不记得自己曾经的热血,曾经的好高骛远,曾经向往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小说是从一块儿馊了的豆腐开始的,因为忘了放进冰箱一块儿豆腐馊了,然后生活的大幕缓缓拉开各色人等一一登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北大毕业两夫妇,沉浸在生活的鸡毛中。为升迁送礼、送礼为子女选择幼儿园低三下四、因为没钱没关系,窘迫的面对来投奔治病的初中老师、农村的家人和城里的老婆的斗争。


整篇小说就是一个解剖课,剖开庸庸碌碌的小人物的生活,非常真实,不可避免的发生,阻挡不住的每日柴米油盐。生命不是在燃烧,而是在一天天腐朽中走向死亡。
当时我得出的结论是:计划经济真是害死人那!


今天我要修正自己的结论,这事儿和计划经济无关,计划经济只是减少了人们的选择而已。
我见过不少经济条件很不错的夫妇(和他们比,我们应该算是穷光蛋),不吝惜买名牌鞋袜衣帽名车名表,生活层面却过的精打细算,用优惠卷吃便宜的餐馆(走时候还要打包)


而我和叶卡同学,草莓来了吃草莓,樱桃来了吃樱桃,西瓜来的时候,每天抱两个回家切开直接勺子挖着吃完。水果不当季节时,买几罐冰激淋储着每晚吃。虽然叶卡同学偶尔抱怨一句“快一年没买新衣服了呀”,可真要买时又不买了,就在家附近转悠,等上班了再买吧。我更无所谓,公司要求穿正装,两套西装几件衬衫就搞定。(再说,像兄弟这么拉风的人,就是披个麻包片儿也是波希米亚风格啊~~)


好吧,几乎所有人都这么说:这就是他们经济条件不错而我们仍是穷光蛋的原因。因为善用每一张优惠卷,省了不少钱,甚至同时培养了理财情商,而名牌让他们看上去更像有钱人,有钱人结识有钱人,于是投资也总能获利,我觉得这个关联跨度有点大。这种发财故事,总令我想起《白鹿原》中舔碗的故事:


黑娃秋收时出去给一家地主“扛活儿”(打短工),该地主每天带着他们下地,吃在一起,干活在一起,吃饭时,喝完汤,地主一家老小都会舔碗,仔仔细细把碗添的干干净净,并且要求长工们也这么做,黑娃觉得恶心,不愿意甜,地主怒道:不要看不起舔碗,你娃知不知道,就是因为我们祖孙三代都舔碗,积累下来就是一囤一囤的粮食,我才有今天的基业,因为你们祖孙三代不舔碗,你才来给我打工。黑娃听了二话不说结算走人了。


当然,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当作一个励志理财故事来看,收获别的启示,让自己发达。我却是赞同黑娃的,如果赚钱、理财就是这样折堕,我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如果想不出(我不信想不出!),那我就不发达了,打一辈子工吧。只是打工我也不会打需要舔碗的工。
在我看来,这些举动都会令生活变得破碎而庸俗(PS:特别说明一下,理财并不俗)。


老六曾经在北京录下这样在我看来惊心动魄的一幕:
【有一次,我在北京一家人很多的饭馆等座。旁边一家三口也在等,爸爸妈妈和儿子,儿子都是上高中的样子了,个头比爸爸还高。这个爸爸来得晚了一会儿,一到场,妈妈就勃然大怒,说瞧你爸穿的衣服这么邋遢这么丢人。把这个父亲训得五迷三道的。从这一刻开始,接下来十几分钟,一直都是这个母亲在说话,声音很大,你想不听都不行。大概的意思是,你看你那个熊样,你爸是大学教授,人家穿这个是有风度,你穿这个给我丢死人了。你真是窝囊了一辈子,当时也就是我能看上你,我嫁给你之后,为了这个家辛苦操劳,大概还有什么忠贞不贰,对别的男人都不正眼瞧什么的。你太没本事了,前些年本来能分到一套房子,也让你给弄得没分上。整整十几分钟,就充满了这些话。他们的号牌快排到了,她又问,拿优惠券了吗?这个父亲说,忘带了。她就更怒,把老公一顿暴骂,说优惠券在家里哪个鞋盒里,你快去拿。她老公就赶快走了。”】


多少人结婚前是不知道有一天婚姻是会变成这个样子的?这种类似的极品夫妇其实我亲眼见过,否则,我也不敢相信。
这种变化是一天天发生的,就从惦记超市的积分卡开始,就从抱怨这张卡居然过期了开始。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我过了几十年才真正理解。古人的意思是,真朋友不会相交于利--简单说,真正的朋友,从不谈生意,有也不谈,谈也不会谈到清清楚楚,写个合同,按个手印儿。


这句话说到我心里了,我就是个最怕麻烦朋友的人。不光是不想谈生意,连别的人情也不想欠朋友的。朋友在一起,大家最好风花雪月,谈谈文艺,聊聊设计神马的。云淡风轻,不要彼此过问收入多少?升迁了没?孩子上的哪所幼儿园?买了哪支股票啊?


我有一堆网友,全是这样没心没肺的朋友。大家从来都是只谈风月,谈国际关系,谈八卦,谈谈书籍电影,在一起也是买书买碟吃喝玩乐。很happy。
然而生活不会总遂人意,慢慢的大家风流云散,各自奔忙。

豆瓣上曾经流传一个装B浓度极高的帖子,好像女的写的,大意是,就算有一天结婚生子,堕入滚滚红尘嘈杂人间,每天面对缪子愚夫,也不能忘了自己曾经的小清新之梦:穿纯棉衣裤,早上起来喝牛奶,坐窗边看书,草地上野餐等等。


很多人狂喷这篇帖子装B,不切实际,我不以为然,装B固然有点儿,但并非不切实际。
过这样的生活并不难,在中国不敢说,在别的地方,有钱就行了。
对的,钱。这就是摆脱庸俗生活的最强大武器。
当你日复一日,走到超市的积分卡机前刷一刷,看看自己的积分儿能换点儿什么,以免它过期作废,当你把优惠卷小心的收好,惦记着哪天用掉,当你为了一点小小的优惠排队抢货和人争的面红耳赤,当你在夜晚的灯下忙碌的计算着本月的收入支出。。。。


皱纹爬上面颊,天平慢慢开了顶,两鬓慢慢染了霜....一个理想文艺青年变成一个中年颓唐大叔,一个文艺小清新姑娘变成一个愁云惨雾充满抱怨的“师奶”。
如果有钱,你就不必考虑这些。可以继续风花雪月,思考天下大势,发挥自己所长为人类做贡献,像罗素,维特根斯坦这种高智商又生在富贵之家的人,只要不把毕生精力都花在泡妞上,对人类整体而言,都是好事儿。


(罗素爱记账,好数钱这个纯属爱好,不要和我争论了,起码他不用炒股票炒房地产。)
既然我写到要有钱,总会有人跳出来说:所以,必须忍受种种令生活破碎庸俗的现实,挣到钱,财务自由了,一切才有可能。
这个可以争论一下,我个人认为,忍受总要有个底线的,过了那条底线,就算有钱,生活习惯也扭转不了了。


《一地鸡毛》中写到,小林之前睡觉前总是看看书,写写笔记,后来也不看了,也不写了,因为忙完一天,已经累死。他感到老婆也没大学时可爱了--然后内心马上愧疚的不行,觉得对不起老婆,把一朵鲜花摧残成这样儿。其实,这不是他的错,他这颗嫩草,不也体无完肤了吗?
小说结尾小林喝着啤酒,吃着烧鸡,沉浸在一个美丽的梦中,一堆鸡毛厚厚的将他覆盖。在梦中他感到了幸福。


到现在,我每天晚上睡觉前还看书,还记笔记,还会像现在一样,回顾一下这本“恐怖”小说。我深信,我的生活自己摆脱了那些纠缠的鸡毛,我忘记了那张积分卡,或许我该记得它提醒我。我的生活正义无反顾的走向自己理想的方向。
好啦,我要去挣钱了。
PS:写这篇东西另一个目的,是参考余光中先生这篇文章,测试一下我的中文被污染度有多高。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蛇斋饼粽和配票

11ls1p101new

(民主党选败,表情凝重)

昨天下午点票完毕,HK新一届立法会选举结果出炉。因为反对国教这个议题发酵,今年投票人数达183万人,超过一半(53%)。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HK没有投票权的人不少,学生、持单程证的人,还有像我这样用其它计划移民未够七年的。
2.有投票权,而未登记做选民的,更多。

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民主社会的艰难,居然有这么多人不登记做选民,或者登记了也不投票,行使自己的职责。我记得有一年台湾的投票率达67%,全世界都叫好。那一年,看到国民党的铁票老兵,挨家挨户动员大家出来投连宋。

据我观察,政府对投票这件事可谓费尽心机,提前一年就开始宣传,新的立法会换届选举就要开始了,HK我有份,快点登记做选民--电视广告不停播放。选举前则更加密集的播放,请明星做代言,拍一些吸引人看的广告(甚至噱头)来提醒大家,直至选举当天,还在电视广告中看到袁咏仪提醒大家:还在看电视?快去投票啦!!关于投票流程的解释也非常详细,投票日放在周六,早上7:30到晚上10:30,就算过时间了,如果有人排队,还可以投。票站安排非常便利,我住的地方,下楼走几步就可以到票站。其它各区,票站也都安排在居民密集的学校或者会堂。真可谓举手之劳就可践行民主。前天投票日我到附近的票站看了下,投票的还是挺多的,夫妻拉手来的,一家老小来的,年轻人带着篮球,投完票就去运动的。最后一天,各个政党,独立候选人,还在楼下路上锣鼓喧天的利用最后时间,争取选票。

但还是有这么多人不投票,这些人为何不投票,如此冷漠,对自己的命运不负责任?原因可能很多,政治冷感,Cynical认为个个候选人都不好,或者仅仅是因为心情不佳,或者当日外出游玩。我问了几个同事,都没投票,倒不是因为政治冷感,而是搬家了,住址没有更新,没收到选票,他说把新地址传真给选举事务处了,但未获处理,我在HK认识的不多几个朋友中,淡雪同学也曾遇到过这个问题,不过作为一个有承担的公民她打电话到选举事务处投诉了一番,获得处理。这一点选举事务处做的真不好。传真是无法获知是否收到的。

为何搬家又要登记新地址,每搬家一次,就要更新一次资料--这是为了防止种票。关于种票,去年区议会选举时,我搞明白了。

所以,你看,民主,其实是件挺麻烦的事儿,有很多环节,任何的疏漏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只能说它是个最不坏的制度,绝不是最好的制度。人可以用来控制私欲私心贪婪狡诈的最不坏的方法。

去年我搞清楚什么是种票,今年算是开了眼,原来民主选举也是可以配票的,这就是政治啊。
今年的选举,泛民高票输掉了选举,而亲政府的那些马屁精们居然低票赢得高席位。

从结果可以看到近乎完美的配票,马屁精们个个都是刚刚够票当选的。而民主党个个都是高票当选,高到不得了,可高有什么用呢?你的总人数在整个议席里是少数派,刚够否决权人数,如果连关键少数都守不住,议会也不用开了。

乐观一点看,说明HK大部分人还是向往民主的,所以总票数上,是赢了。
输在策略,输在不团结。
我观察民主党这些年,也一年年的令人失望,总体的印象,他们是个高高在上的政党,天天强调自己理念的优越,他们的铁票在港岛区,是个所谓的中产支持的政党,但今年,他们连港岛也失陷了,你见过一个党每次失败了都说:对不起选民,我们地区工作做的不好。

大哥,每次都说地区工作做的不好,为何不去做好呢?你看马屁精DAB,帮街坊换货,请老人家蛇斋饼粽。

一个社会始终是20、80,20%的人是经营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是理智的,有一定的知识和政治智慧,当然有独立思考,不会因为一顿饭,一点蝇头小利,就拿走他们的选票,他们通常目光长远,知道政治对自己的影响深远,会比较深入的看问题,因此多半会投民主派。

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大部分人,无论谁当领导,谁当议员,他们都无所谓,看不到即时的影响,看得到的是有人帮他一点小忙,给他一点小利--不能否认,每个社会,即便如美国,这也是大部分的选民基础。

所以,DAB以大量的经费支持(钱曲曲折折的来自我党)赢得了基层选民。进了议会,为虎作伥。

而民主党呢?高高在上是一,还有就是这个政党领导阶层不行。从之前的李柱铭,到现在的何俊仁,都不是个好的政党管理人才,李柱铭可算HK真正的清流,人格魅力光芒万丈,过去多年为了HK的民主事业鞠躬尽瘁,承担汉奸卖国贼的骂名,何俊仁也差不多,甚至曾被黑社会打断鼻梁。但我看不出这两个人有管理才能。

政党和公司一样(现在HK的政党都是以公司注册的),不是光靠几个光芒万丈的大佬就可以支撑的,长远之计一定要发展中层,给新人机会,不断为公司注入新血。可这些年来他们做了什么呢?第二梯队的人等白了头发也没机会进入权利核心(比如议会)。多年来议题单一:平凡六四,实现双普选。

我觉得他们之所以得到选民支持,完全是因为有个马屁精DAB存在,大家不投敌人,他们便成了朋友,如果没有DAB这个对手,这个党自己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估计很快就得解散倒闭。

政治本来就充满算计和策略,而民主党的领导阶层过于清高。清高的人,不要玩政治。

反观DAB,不断的推新人出来,给他们机会去战斗,经历战斗才能培养新人,如果一个年轻人想从政,你说他是会去DAB立刻投入轰轰烈烈的战争,还是会去民主党端茶倒水,直到头发白了才能出选?

从民主党分裂出来的几个泛民,没有再走民主党的路线。
就连街头战士党人民力量,都很落力的培养新人,袁弥明,陈志全,我第一次听说,这俩人都是30出头岁,政治新人,一击就中,当选了。

从这几次选举就可以看出,泛民配票不如马屁精们厉害--当然,这是因为马屁精们上面有同一个主子,背后运筹帷幄。

其实配票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是件“尽人事,听天命”的活。
首先,对于自己党的铁票区,可以派新人出选。比如港岛之于民主党,比如台南之于民进党,陈水扁的老家,一定会投民进党,你就算派一只民进党的猪去参选,他们都会投那只猪的。这就是铁杆儿粉丝。这样的区派新人去出选,不用费多大力,给新人锻炼机会,又可以推出新人。

对于对方的铁票区,一定要派高手空降过去打硬仗,最好多派几个,就算打不过,起码分薄票源。宁可大家都败,让第三方收渔翁之利。

整个过程如田忌赛马,是很好的博弈范例,当然如何估计选民心态,如何估量自己党派的力量,是很难的。

选举尘埃落定了,失败者承担了后果,没投票的人,和投票的公民,都将承担自己做出的选择。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平凡人的史诗

 

 



(看了这个图片我才知道为啥HK超市里卖的红苹果叫蛇果)

昨天,终于看完了《靓太不易做》(Desperate Houswives)的大结局,女儿一直坐立不安,一会儿要求下地跑一阵儿,一扶着饭桌拿筷子拨弄饭菜。这种生活,是不是和剧情有点像?

由第一季的自杀开始,以一个婚礼和小孩儿的诞生而大结局。期间生生死死,分分合合,大部分都挺好看的,偶尔也有几集编的比较水,找不到焦点儿乱掉,你总得给实习生机会吧~~为了看到更好的剧集。

Suzie 第一个搬离紫藤里,最后开车兜了一圈儿,每家门口立着信箱,门上挂着圣诞节的花圈,那些死去的亡灵,一一出现在自己的位置,望着人间。

从第一季开播到如今,凡不知几年,我在电视上追看,度过了从单身,到成家有儿女的日子。断断续续,一直都在追,这也是我看过最多的一个美剧,但仍没有看全。除了这个,就是南方公园了。

一直都是在TVB的Pearl台看的,这是个HK免费的全英文频道,说句实话,这个频道,连广告都好看过TVB的翡翠台(中文频道),电视节目制作的也非常不错,对知识分子的诛心之论是:知识分子都是不看电视的。电视节目的受众多为家庭妇女,这个通过广告投放就可以看出,以家居用品广告居多。Pearl的广告就华丽的多:啤酒,表,相机,手机。

说这么多是想表达,Pearl的《DH》是购买自ABC (American Broadcast Corporation),ABC在美国是什么情况?应该就是美国的TVB吧,换句话说,《DH》是美国人看的肥皂剧,肥皂剧都做的这么好,根据江前主席理论,美国才是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而我们只有TVB,国内的狗血剧,就不必扯了吧。

追看电视剧是很辛苦的,还好《DH》一周才一集,周二8:30,之前我记得更晚,是9:30档,也是因此我才可以追看,到上海后,看不到TVB,断了档,买碟补回来了。
《DH》第一季的编剧说,灵感来自老妈,老妈告诉他,那时候每天都有杀人的念头,他大吃一惊,还以为家庭主妇生活很happy。于是第一季的海报,四个风姿绰约的师奶背对镜头,背后各自手持利刃。家庭主妇在国外是种职业--而且是相当受人尊敬的职业,这不是开玩笑,填写表格,职业一栏,填家庭主妇和填IT工程师一样,是有法律效力的。盖因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家庭,家庭主妇,孩子的成长,是第一要务。

结婚前我和家人住在一个中档小区,见过一些家庭主妇,说实话,这些家庭主妇一度让我断了结婚的念头。我记得其中一对儿夫妇每次早晨搭电梯都要在电梯里吃东西,男的抽烟,女的吃东西,有一次,伊居然吃鸡腿儿,一点不夸张,满嘴满手都流油.....还有一个一结婚就理所当然脱离生产线作业员的苦海,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出去打麻将--据说比老公挣的还多。他们有个女儿,长的像妈妈一样可爱漂亮,三四岁年纪,日夜浸淫,长大想必定是麻坛高手。

当然还有一些因为习惯于精打细算过日子,老公日进斗金仍然整天忧虑重重的焦虑症患者,每天都要嚷嚷一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怀着无比的热情,不把孩子折腾傻,绝不停手。

仔细想想这些我见过的家庭主妇,我终于明白,为何我看不到TVB拍出《DH》这样水准的剧目,有什么样的观众,就得迎合什么样的胃口,戏剧虽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高不了多少。高的太多,就脱离生活了。我们被迫过着庸俗不堪的生活,所以,休想看到超凡但不脱俗的肥皂剧。

美国大片,美剧都在不停的输出价值观。而且很不幸,这种价值观,正是某些人既怕又恨的普世价值。
看看普通美国中产的生活,这些人自私,虚荣,爱占便宜,有时候忍不住损人利己,放荡不羁背叛婚姻家庭,但同时,她们心地善良,单纯,坦率,热情,正直无私,乐于助人,谦卑,有原罪精神,宗教情结。这些形容词,好的坏的,黑的白的,都可以用在她们身上,她们追求人生精彩,追求爱情幸福美满,悉心抚育子女,不停止的让感情保持新鲜,学习和对方相处。

我没去过美国,没有在那儿生活过。但电视剧总不会离开生活很远,无非是将生活典型化,从TVB剧里,可以看到80%真实的HK生活,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可能唯一大家相同的,就是好人必然会在大结局时死去。比如《DH》中的Mike,他的一生也许平平无奇,但在紫藤里,大家可不这么看,以至于结局时,女儿问她会不会再嫁时,Suzie说,当一个人的记忆比未来更精彩时,她已经老了。尽管她看上去仍然年轻漂亮,风韵犹存。

这四个女人,剧中的每一个人的人生,展示完毕了,这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推动过科技进步,不曾留下史诗巨著,更不会青史留名。他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紫藤里这个小镇度过的,但他们的人生如此精彩纷呈,让人觉得不枉一世为人。这就是平凡人的史诗。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刘晓波传

 

lxbz

每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该有本像样的传记,我看了余杰趁热写的刘晓波传。先说不好的地方:虽然余杰说准备很久了,但这仍是本急就章,在晓波获奖之后的应景书。

全书从刘晓波童年起,直到如今,梳理了他的成长,学习,思想演变、成熟的过程前半部分写的中规中矩,像一本好的传记。直至天安门事件结束,我觉得也是客观的写实的。

全书从刘晓波童年起,直到如今,梳理了他的成长,学习,思想演变、成熟的过程前半部分写的中规中矩,像一本好的传记。直至天安门事件结束,我觉得也是客观的写实的。后面部分就加了太多议论,不够专业。

天安门事件部分,对我而言收获最大,之前断断续续,左左右右,隐隐约约,看了不少书、纪录片、文集。这次刘晓波传,以刘为主线,重新梳理了一次,更加明朗化了。这部分,着墨最重,也是最有料的部分,这些料以前散见于不同地方,现在汇集一起,对六四有了新的认识。

总体感觉,这本书不如《中国影帝温家宝》写的好;《影帝》这本书,珍贵之处是发现了共产党的Paradox,他们总是在撒谎,但因为是撒谎,所以谎言之间产生了Paradox,为了掩饰A,暴露了B,为了掩饰B,暴露了A和C。最后,就是个筛子。明眼人能看到这个筛子,下笨功夫的人,可以将资料收集好比对,推出这个筛子。

余杰抓住共匪的Paradox,写了《影帝》一书,所引材料全是共产党的党报,党刊,正规出版物。《刘晓波传》延续了这种写作方式,旁征博引,不过因为传主是刘晓波,所以资料90%来自海外中文网站。

六四发生时,我刚9岁,全村儿只有一两部电视机,跑去看,记得烧的车,烧的人,记得圆木,吾尔开希,完全不记得刘晓波了。之后的事,更是不得而知。刘晓波的文字,我仅看过王朔意气相赠的《美人赠我蒙汗药》;那时,我是王朔的粉丝,将王朔全集看了三四遍。一出新的,立刻买来看。

《美人赠我蒙汗药》,看得我非常震惊,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时我并不知老侠是谁,但他对中国文艺文坛的分析评论,让我心有戚戚。最后,我把功劳归到王朔头上了。

这本书里,刘霞列出了如果可以去领诺奖,希望邀请的100人名单,知名异己见人士如莫大先生自不必说,王朔,姜文,王石,柳传志赫然在列。当然最终未能成行,但这份名单也可以作为部分中国人,人性尚存的证据之一。

写作方式、语言来看,这书并不成熟,余杰的文风一贯如此,毕竟是中文系毕业,有点儿腐朽文人之气息,简单的说就是不够镇定,我最欣赏的作品大都贯彻王小波所谓“举重若轻”,因为事实本身已够惨烈,根本无需渲染,直陈之,有种冷静和泰然,感染力更强。

比如张戎写《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我前后看了两遍,以后还会再看。写了三代中国女人经历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军阀混战,抗日,国共内战,共匪三反五反,文革,惨烈的不得了,但她写的很冷静,也是组织材料,纳入自己的故事,但结构和语言都是一流,是完美的非虚构写作样本。
我也很佩服余杰,尤其他在《影帝》的后记里写被国保折磨的经历,让我看到信仰的强大力量。虽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很佩服他那种把命运交托上帝的大无畏精神和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知识分子风骨。

书中提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人,比如王小山,他是刘晓波的学生(北师大的,并不是直接教他)。有次他请晓波吃饭,门外有四个国宝,晓波说,有一个是你同学,他出去一看,真的!好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居然在监视自己的老师,好不好意思的说,混口饭吃,没办法。这是工作。

昨天把书交给黄阿狗他也说理解国宝,各为其主云云。而我是坚决不能理解的,工作,责任,养家,各为其主,这都不是借口。人世间有很多方法可以养家糊口,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去做国宝其实是在协助作恶,不是一份工作,是一份压迫。是在间接做恶,这是不能容忍的,要受到审判。

国宝里有一些稍微人性未泯的,就被开除了。负筛选后剩下的,全是些王八蛋。这个不用怀疑。刘晓波在监狱里可以看书,看电视和官方报纸。他很少看电视(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基本素养),喜欢看球赛。

虽然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文治武功,见了这么多的人间悲喜,我已经麻木不堪,但看到刘晓波庭审过程的记录,还是热血上涌,不能自已。二次开庭,大约持续了15分钟,宣布了终审判决,整个过程,只有刘晓波大声说了句:我无罪!

余杰说他的书是客观的,写了刘晓波的缺点,比如对家庭没有尽责,花心。六四时,山雨欲来,妻子哭求他不要再去参与,他仍走去广场,还和女记者,女学生崇拜者调情,以至于一起绝食的侯德健觉得自己当大灯泡不爽要投诉。

刘晓波的前妻陶力,婉约动人,是他们中学时期的校花,出身书香门第,学习也好。刘晓波是坏孩子,和所有平凡的故事一样,坏孩子追到校花,令她对自己改观。因为爱情,刘晓波考了北师大的研究生,终于可以将户口调到北京,二人翌年结婚,不胜甜蜜。

但婚后的刘晓波和普通男人一样,很快就过了蜜月期,醉心功名,频频发炮,哗众取宠。但那时的学问,是真学问,刘晓波的博士论文答辩,请来的都是业界名家,从上海请来王元化。整个答辩会,几乎万人空巷,改到大教室举行。顺利通过答辩。

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刘晓波和妻子越行越远。我觉得陶力的一番话颇有道理,她说:晓波,你口口声声说和现在的世界格格不入,不合作,其实我才是最不合作的,我根本漠视这个世界。不去参与他,而你这么热情,恰恰证明你非常想拥抱这个眼前的世界。“可惜这么好的妻子,刘晓波没有珍惜。

天安门事件后,妻子陶力带着儿子刘陶远走美国,从此隐姓埋名,直到今天刘晓波获奖,没有任何媒体能找到她,采访到她。她是做儿童文学研究的,自小父母都是外国文学教授,欧风美雨。她能做到这样,令人佩服。实在是诺奖获得者妻子中的典范。

刘晓波对六四的反思也是着墨比较重的章节,所谓海外民运人士言语纷纷中,他坚持自己的反思,写出自己经历的真实。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恐惧(在时代周刊记者协助下进入外交公寓和出来被抓,惊心动魄),真实的反思,这才是毛泽东所说的自我批评。整个事件是中国人之痛,痛在中国人的劣根性。

余杰加了不少自己的评论在这个传记里,这是不专业的写法,但有些评论也切中肯綮,例如六四时所谓民主派是用共产党的方法反共产党,流亡海外后,也和共产党嘴脸差不多。包括余杰这本书,都带有深深的,共产党语言的印记,没办法,我们都是这样被教育大的。耳濡目染,已经中了毒。

哈维尔说,共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邪恶的政权,更是一种强大的文化,毁灭了人类文明中优秀的部分,植入恶俗低劣的种子,推翻政权只是革命的第一步,洗脱这种恶俗文化,则需要几代人的光阴。捷克的作家们,觉得共产主义最大的危害,是破坏了语言文化。

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和获得奥斯卡奖一样,这是个外国人的奖,中国人先天的自卑心,觉得外国的奖含金量高一些。那些终日嚷嚷着自己要获奖,被提名的,想诺贝尔奖想的行诸梦的,往往拿不到,看淡一切,已经无心争奖,忠于自己内心的人,往往能获奖,这就是人类永恒的Paradox。

刘晓波反思了自己,涤尽污垢,获得新生,在他自己已经从心灵上最不需要名利的时候,诺奖来了。这就是人类永恒的Paradox: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时,木有;等到终于已经看淡,蓦然回首,正在灯火阑珊处。

全书500多页,注释完备,最后附了个完整的刘晓波年谱。颇值得收藏。这本书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国人的另一面,有些你觉得挺坏的人,其实挺不错的,有些你觉得头顶上有光环的人,其实是个人渣。刘晓波已经修炼成仙,余杰何时能有刘的淡然,这本书可以写的更好.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精神中产

 

EllaMum

 

 

 

 

 

 

 

 

 

 

 

 

 

 

(@必胜客,photo by Me)

周末我在厨房乒乒乓乓热火朝天的做饭,女儿蹒跚学步,在叶卡同学扶助下逛到厨房,对我笑笑,一边流口水,一边发出一声惊讶的:呀,呀,呀?

叶卡同学说,昨天起床后豆浆机又有问题,半天打不好,我也没时间吃东西,她很气人,不好好玩儿,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打她屁股,但转念一想,只是因为事情不顺利,我自己沮丧,她那么小,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怪罪到她身上。

听她这么说,我有种冲动,想放下手中的菜刀,抱一抱她,但女儿好像又有了新主意,扯着她咿咿呀呀的,溜溜达达又去客厅了。

虽然我们高中就一个学校,但认识她已经是差不多十年之后的事,我已经有点习惯一个人的生活,自以为看透人生,几乎算是个爱情上的Cynical了,我记得那时曾在连岳blog上看到有一对儿恋人因为争论x藏问题分手了,啼笑皆非之际,暗下决心,如果一定要有女友,要结婚,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聪明、通情达理,如果每天对着抵制日货的人,叫嚣收回台湾的人,毫无常识可言,就算是美女,我也会疯的。

那时我并没想到,通情达理如此简单,又如此重要,身边有个聪明的女人或者有个糊涂的女人,男人的人生会有很大不同。

话说叶卡一个人在家诸事不顺的周六,我在公司参加一个义工培训,走到地铁站时,我还在犹豫是否打给人事,报称有急事呆在家照顾她们俩。过去的一个月,我们俩几乎每天都是在精疲力尽中度过的。下了班我就急急的赶回去照看着女儿,叶卡才可以开始做饭,喂她吃饭,吃完饭带她出去散步,回来给她洗澡,洗完澡还要陪她玩儿,等她睡着时,往往已经过了12点。

后来还是去了--既然已经报了名还是不要食言吧,也可以多了解一下HK。
我将要去做的义工工作,是辅导一个学校的中学生,据培训我们的义工所说,学校位于东涌,该区住的是低收入人士,许多新移民家庭,拿失业综援(救济),因为交通费昂贵,他们很少有机会出来工作,他们的孩子也很少有机会离开东涌,当地没什么工作机会,也没有好的商场,公共设施有限,当地的青少年甚至十几岁了没有电脑用,没到过铜锣湾,没见过名牌商铺云云。总之,这里充满了负面的情绪,是个被遗忘的市镇,我们要帮助他们。
热情、充满爱心的社工讲解完这些基本情况后,开始培训我们社工基本知识,沟通交流等等。

这样的家庭在HK的确存在,我在RTHK上看到过不少短片,或者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伦常惨剧发生在这样的社区。贫穷烂赌的父母,暴力的少年,男盗女娼,自杀事件,风化事件层出不穷,有悲情城市,有罪恶之城。

为什么会这样?
我在农村长大,二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家(大学都是在附近读的),我少年时期也没见过火车,没用过电脑,没见过任何名牌商铺,没见过世面。
我没有标榜自己成功之意,只是在想,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恐怕不是地理位置偏僻,公共设施不足,而且,恐怕我们短期的义工工作,起不到多大作用。

重点是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父母。
HK这个社会,太像卓别林的《镀金时代》了,把每个人逼成大机器上繁忙的螺丝钉,每年都会有研究报告发布:HK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少的城市,HK是亚洲做爱最少的城市,HK是剩女最多的城市........
在这样繁忙的社会里,最大的成本,最宝贵的东西,其实是时间。

所谓的“低收入家庭“最大的特点是父母无暇关心子女,拼命工作赚钱,努力为子女提供好的教育机会,可是从未去了解过儿女的心事,上周看的一个短片里有下面的场景,一个高中生,热爱摄影,不想上大学了,想高中毕业就工作,给父母减少点儿负担,但妈妈一直想他考上大学,兼职三份工作,为他赚到了补习班的学费,他却不愿去补习,吃饭时又说起补习的事,父亲把筷子一摔说:
你就是懒,你看你妈多辛苦才为你挣到补习班的钱!少给我扯那么多,明天赶紧去上补习班,将来考不上,别回来见我!

这可能就是许多家庭的写照,尤其是在父母诸事不顺的时候,迁怒于唯一比他弱势的目标,发泄在子女身上是自然而然的--所谓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孩子就是这样长大,薛涌在《一岁就上常青藤》里观察到美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子女,父母陪孩子多一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从小就会和孩子协商很多事。而一些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黑人家庭,父母无暇陪孩子,给孩子命令多一些:不准摸,不准买,不准去。。。。。
这两种小孩儿长大后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人生路也大大不同。

在中国,在HK,就算收入已经中产甚至更高的父母,又是如何呢?
有多少父母会从呱呱坠地一刻开始,一直陪伴子女成长,爱心,耐心,真正的交流,我们见得最多的无外乎以下模式:
双方都出去工作,把小孩儿扔给自己的父母,每年回去看一两次;
双方都出去工作,请个保姆帮忙(这个是HK的主要模式);
一方工作,另一方照顾子女到上学。

起码我有不少同事前同事都迫不得已选择第一种,或者第三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中,通常是全职妈妈,这个算是最不坏的选择了。但有多少父亲以工作繁忙为由,天天不着家,偶尔在家也不怎么陪孩子而是在忙自己的私事儿的?

所以这些根本算不上是中产。中产其实应该定义为父母有时间陪孩子的家庭。父母有时间陪孩子,有一定的情商,起码有耐心、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将自己的坏心情宣泄在孩子身上--这其实挺难的。

所以,我觉得物质的贫困并不算什么弱势,在山田洋次的电影《黄昏清兵卫》中,我们看到一个落魄至极的穷武士,他大半生平平无奇,几乎是默默无闻生活在最低阶层,而且妻子病逝,留下一对幼年的女儿,但他乐观,善良,充满爱与责任心。言传身教给后代以尊严,荣誉,他自己不识字,但告诉女儿,读书是好的。虽然他收入低微,但精神上却是个中产。

反观那些日进斗金,号称为了事业,名与利,忙到无暇照顾家庭的成功人士,那些自以为牛B哄哄,到哪儿都耀武扬威的暴发户,给自己的儿女,做了个多么坏的榜样。

钱早晚都可以赚到,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经不会饿死人。但精神上的中产,错过投资时机,补救也没可能了。

这就是我想停下来,抱一抱叶卡同学的原因,有时我们会争吵,有时我们会非常疲惫,但我们从未彼此抱怨,从未将自己的不如意,投射在女儿身上,将来也不会。
我们彼此支持,从女儿身上获得快乐与满足,度过我们每天的生活,也许将来,我们所怀抱的理想,虽孜孜以求,仍不能实现,至少还有快乐活泼的女儿,是为最大的成就。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Ex

180928.86951962

你能不能接受另一半有前度?可以接受到多少?什么程度?开始我以为这部电影是准备探索这个问题,谁知道,看着看着,跑偏了,又跑到爱情上去,变成一个速食小品而不是文艺片,这个新生代80后小说家导演麦曦茵,导演和剪辑的手法非常成熟,整个电影干净、时尚、美不胜收,但又非常家常,想必这是个熟悉的故事,也会引起不少共鸣。

李敖曾经说过,前妻,是地球上最恐怖的动物,令很多曾经离婚再娶再嫁过的人,感慨万千。
不过我觉得李敖这句话,胡茵梦说最恰当,作为前夫,李敖是地球上最恐怖的,有谁见过和人离婚后,开电视节目每天开骂骂一年的前夫吗?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就算不是前妻前夫,单单是Ex,前度,杀伤力已经非同小可了。
在本片中,不仅探讨了恋情的终结,还探讨了男人的转变,陈均平,是个文艺青年,Designer,大学毕业,因为底线设置比较高,郁郁不得志,和女友周怡蜗居新界的村儿里,两人的爱恋,温馨满屋,浪漫满怀,但有时也不免吵吵闹闹,许多次,女方都会赌气提出分手,而南方就会苦苦挽留,但陈均平有个特点,苦苦挽留,只会进行两次,如果女方执意分手,他就会沉默下来,let it be....
每一次都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事不过三?
当然,一个高傲的文艺青年,未经沧桑怀才不遇自我期许颇高的艺术家,挽留两次已经颇为不易了,然而,女孩子要人疼惜,一万次都不够。

所以,虽然同居六年,但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若干年后再见,已经物是人非,机缘巧合之下,不得不共处一室一段时间。电影也是从此处开始的,真是个精巧的结构。

再次相处的几天中,两人都从彼此身上发现了自己的成长(或者堕落),最后开开心心的分开了,这一刻开始,他们才真正的将“Ex” 放下,开始新的生活。

男人的成长,是从底线降低开始的,陈均平现在是Producer,不再是designer,这是个转型,看到他在海边BBQ,一边对着手机另一端讲同样的话:艺术家也要吃饭的嘛,你想清楚,签了这份约.....周怡想到他们在一起时,他还在电话的另一端,彬彬有礼但斩钉截铁的回复Producer:多谢您照顾,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啦。

从手机的另一端走到这一端,就是分手之后,男孩故事的全部。
而女孩的故事更简单:她只不过想找个人,带她去旅行。

电影结尾时,又旁逸斜出一个主题:妇女要解放,女性要独立。周怡的妈妈--一个酷爱旅行,青春不老的中年妇女,告诉女儿:不用找人带你去旅行,你可以自己去旅行的。
然后,她就自己去旅行了,开心的像只小鸟,仿佛换了个人。

吃饱饭后的人类,在这个世界上追求的第一个事情就是爱情,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是不停学习的过程,在此问题上,人人都该理性一点,找到对的另一半,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而不明白这个道理,放不下完美爱情的执念,就会像片中陈均平的现女友阿诗一样,聪明,美丽,大方,但最后被伤的一塌糊涂,不知所措。因为她也缺少一种必需的修炼:独立。

爱情最残忍最动人处就在于可以单方宣布死亡,爱情死去的那一刻,正确的态度是放下执念,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不仅仅关乎爱情,也关乎人生。不知道是不是生理结构不同的缘故,疑惑是基因问题,这个功能,男人更容易掌握,“经历了很多,感觉不会再爱了”,移情事业,做一个再不相信纯粹爱情的cynical,往往是男人成长的标志之一,而大部分女生,往往拿得起放不下。

阿娇演这种历尽波折追求爱的小女生再合适不过(同类角色,邓丽欣演技非常差,假的不得了),《公主复仇记》也是这么一个角色,这部电影把她拍的很天真,很傻,很美,很纯--虽然在片中,她换过三四个男友。

22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大地惊雷告诉我的。。。

既然你们都在赞叹牛仔大叔多么粗狂,勇敢,粗中有细,小萝莉多么聪明能干,那么我就来说说改编后比较真实的部分。
考本带着小姑娘去保留地找钱尼时,途径一个印第安家庭,这个家庭,就是他口中的杂货铺,钱尼把金币卖给他,把那匹马栓在门口,门口坐着两个小孩儿,一男一女,无辜无聊又有点惊恐的望着这个醉醺醺的白人--他们不是第一次见他了。老头上去把栓在门口的马放跑了,然后一脚把其中一个小孩儿从栏杆上踹下来,跌了个狗啃泥。小孩惊恐的爬起来,拍拍身上土又坐好,木呆呆的。接着,醉汉进了屋,屋里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极有可能,他直接开枪击毙了小孩儿的父母,或者,至少把他们吓的屁滚尿流,交出了金币。但这金币是他们从另一个强盗手上买到的。


因为没问到信息,他气冲冲的出来了,看到小孩儿,再次把他踹了个狗啃泥。
而这一幕,小萝莉远远在马上看着,这俩小孩儿和他年纪相若,只是长着黑色眼睛,黑色的头发。他们是印第安人---美洲大陆原本的主人。
然后,老头带着小萝莉继续前进,吹牛自己过去的光辉经历,并对小萝莉灌输意识形态: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老婆孩子没地方睡。然后遇到了尸体,遇到了带狗熊头像的兽医加人医,最后,那个印第安人居然还给他开枪报信儿说有人跟踪他去了----这就是所有被压迫民族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然后,他们来到了一所房子外,当然,老头对这里很熟悉,和里面的人喊了两句话,就对着里面乱开枪,打中了其中一个,我还记得屋里人的回答:这里只有两个××教信徒。妈的,其中一个被你打伤了,然后他进去,大吃大喝,用恫吓的方法逼出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被他打中的人快死之前,祈祷,并请求他帮忙将自己埋葬,否则便会被野狗吃掉--他也是个逃离自己家乡的可怜的罪犯。他还很年轻。小萝莉说,你答应过埋他的,老头说:屌,地太硬了,挖不动。这狗娘养的应该死在夏天。


就这样,又两个人死了,虽然他们是个团伙,但这俩是底层的不能再底的人,生活所迫而已,而且已经表示了悔意,提供了情报。
老头很无辜的说,他用刀插你,我帮你把他打死了。你还想我怎么样?


后来独眼龙双枪歼四悍匪当然很英勇,有仇必报也真君子,小萝莉的坚强,聪慧,精明亦可谓深入人心。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简约但不简单。三人之间的那种戏剧张力,像一场话剧。靠对白,布景推动剧情发展。和《正午》一样,它是部微言大义的电影,正午讲述的是多数人的懦弱,与独行侠的机智勇敢,这部电影讲”勇气“和”经历“对一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小萝莉终生未婚,也没有和这两位大侠再相见,一个多么饱含凄美和遗憾的动人故事。


再回到电影开头,三名罪犯被处决,头两个,都发布了一番悔改讲话,声泪俱下(我真TMD怀疑,人死之前--还是绞死,哪有那么多话要说!)等到第三个,是印第安人,他刚一开口,也许是要祈祷,也许是要申冤,没人给他机会,套上麻袋直接松板,执行了绞刑。


这就是美国人对待印第安人的方式,他们从未把土著当人看--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翻拍最成功之处。


碰巧看完这部电影第二天,我在RTHK看了一个纪录片《华人移民史》,讲了一段差点儿被历史忘记的故事---天使岛,美国的排华法案。这是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如今那批在天使岛呆过的华人(他们必须在天使岛等候移民局的逐个审查才能拿到本来可以合法拿到的美国身份),已经90多岁,100多岁,有的做了历史学家,有一个去了好莱坞做动画师,代表做是小鹿斑比,他自由,但也永不会忘记那段历史。法律是公正的,第一修正案为基础的移民法,但执行的是人,他们一样收黑钱,歧视华人。


美国人牛B之处在于,他们愿正视自己曾经犯的错误,大家都是从猴子变过来的,谁还没点儿坏毛病,谁不曾恃强凌弱,丧失人性。自信的民族不回避过失,改过自新,正式道歉,永不再犯。而又的民族就遮遮掩掩,谋夺人的记忆,试图抹去自己曾犯下的错。并且继续固步自封,自高自大。


这就是这部电影留给我的,许多年后,关于这部电影,也许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仍回记得两个小孩儿被踢下栏杆摔个狗啃泥的镜头。
我非常喜欢这部翻拍旧片,虽然科恩兄弟的电影,我收藏了不少,最喜欢还是这一部。

媒体的作用---再谈苹果日报

媒体的作用---再谈苹果~

2012-08-17 10:58:37

(风月版时常有三级片、A、片的影评紧贴裆下风潮)
10年前,我大三,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选修女性文学.我很少缺课,枯燥的课堂上,乱七八糟读了很多书,然后觉得我应该去做记者--引用《东方红时空》的对白:不遗余力讴歌真善美,奋不顾身打击假恶丑,循循善诱,把无耻之徒们问的无地自容,然后披星戴月,彻夜写稿,看着它们排版印刷出刊,迎着第一缕晨曦,去通宵营业的大排档吃一碗猪骨粥.....许多年前我对自己想象的描述比这还要抒情、浪漫、不切实际,不信可以拔冗看看我给连岳写的长信。
如今十年过去了,我始终没做成一名民之喉舌(哪怕是党之喉舌,也没做成啊),也放弃了这种幻想。
更为悲哀的是,我甚至没看到其它人做成我理想中的事业。这真TMD令人感到悲哀。
然而我还是觉得,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除了三权分立外,需要媒体作为第四权存在.监察政府,就算有议员,司法独立,媒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为了吸引读者,获得长期支持,就算有自己立场,媒体也总会站在读者立场--这个立场有些关键时刻和那三权的都不同.
来HK前,经中国民间陶杰研究专家旺喜同学介绍,我看了几年<苹果日报>,在网上看的,关于苹果日报我写了不少东西,比如他的”扒粪“新闻观他的三俗.从负面出发写新闻的一贯风格.
这几天新特首梁振英的团队闹的人仰马翻,回首去看,居然全是苹果日报爆的料.
竞选时,苹果日报爆出唐英年违规建筑事件,甚至拿到了房子的图则(设计底稿),重挫唐的选情.最后唐败选。
梁振英的团队刚成立,苹果日报就把各个局长一一起底,起出发展局长麦齐光20多年前(也就是港英年代)骗领租金津贴的丑闻--虽然,这种小便宜,九成公务员都占过,属于执法不严的漏洞.但作为局长,就不得不下台了,苹果日报拿出了二人互租单位的租约,和授权可以卖房的协定.直接引发廉政公署介入.
麦齐光下台了,陈茂波顶上,记者问他你怕不怕有人爆你的黑材料,他说我想过,我没有黑材料.然后,话音未落,第二天一早苹果日报头版爆出他涉嫌购买工厦,改成板间房出租,他出来开记者会,矢口否认,说自己已经和那个公司没有关系.而且,不清楚物业出租情况.
好,你说不清楚是吧.苹果马上又出了头条,把他购买工厦时的合同登出来,证明买的时候就是连租一起买的.这下,全港都看到,又是一个大话精.但此人脸皮比城墙厚,况且这也不算犯罪,顶多是为人太过凉薄丫死活不愿下台.
因为这件事,我想起2003年梁锦松(也就是伏明霞老公)"偷步买车"道歉下台的事,一查,又是苹果爆的料.
那些八卦十足的娱乐新闻暂且不提,光这些政治新闻连起来看,让我禁不住思考,苹果究竟是如何运作的?
记者可以拿到如此私密的文件,这绝不简单。
我想差不多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媒体运作了,肥佬黎肯定有套方法,广布眼线,很可能政府这些官僚们,每一个,都有记者跟,一跟跟几年,去哪儿吃饭了,有没有包二奶,和谁谈了点什么,正面侧面打听,估计门儿清,个个都有个档案在报馆,(犹如清朝的《百官行述》),一旦发迹,做了要员,想坑蒙拐骗捞取政治资本,这些东西就被摊上桌儿,上头条,轻则下台辞职走人,重则罚款坐牢吃官司.
如果不是这样,我实在想不出报纸可以反应这么迅速\准确(比CIA,ICAC还牛B),这么多年来,苹果不是没有失手过,陈健康事件就在头版道过歉.它的免费报爽报也曾错登唐英年私生女照片.它的新闻角度,陈述方式也是颇有点偏激的但我不觉得这是什么错失,媒体当然应有自己立场,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写报道.问题只有一个:不要捏造事实.总体来说,监察政府做的非常好.
记者做到这份儿上,才有点儿意思,像侦探,像推理小说家(但又不能乱推理),比如年初时,有报纸报道梁振英DTZ(戴德梁行)股票”一铺清袋“,连自己持股的公司都经营不好,怎么能当好特首,梁不服输,说股票有赚有赔,并没有赔光。好了,现在申报利益时,他又说自己已经不再持有DTZ股份了,两相对照,真相大白。在这样的社会,撒谎成本太高了。
看这些新闻你才会发现,文笔,结构神马的,都是浮云,看的时候你直接就忽略掉了,新闻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事实!粤语叫:料,有没有料?坚定系流?(真还是假)如果事实足够震惊,只要文从句顺写出来就可以了。水门事件,有人关注过两名记者的文笔吗?
苹果日报鲜有正面报道,正面新闻,我觉得这才是媒体应该做的事,正如肥佬黎所说,政府做的对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政府做错了,如果不说,可能就没人知道,说政府的好,只有政府的人看了爽,对那一小撮儿人有好处,说他的不好,则是对大部分人有益的事。
这一年多,我每周打车一次去南区公干,一路和的士司机聊天,会聊HK的事,聊起苹果日报肥佬黎,每一个说他不好的。虽然会说他负面,有“风月版”,黄色新闻有伤风化,但主流民意仍是觉得这份报纸才是HK的良心,不可缺。

(这是政府公职人员利益申报情况,官方公布的,存入报馆资料库)
说说黄色新闻和咸湿版,苹果的娱乐版八卦的不得了、风月版则赤裸裸是色情小说连载,北上寻春指南,甚至有青楼妓馆(当然现在叫夜总会了)的广告(详情请去观摩一部港片《豪情》,包你不会后悔)、社会版那些绘影绘形的黄色或者暴力新闻,的确有点儿过。但是,一张报纸,如果登的全是社论专栏,全是国计民生,谁会有心思看完?这个我不是假设的,之前HK革马盟(还有人知道这个组织么?革命马克思主义研究联盟)的传人长毛也办过报纸,说的可都是伟光正的马克思主义,最后没人看收场。
一张报纸就好比一部长篇小说,一支交响乐,有高潮有铺垫,你打开它各取所需就是。
最近苹果日报头版刊登了前运动员,HK足球名匠,退役后生计艰难,靠推销色情场所消费套票维生,标题是:前港脚拉皮条!这就是苹果的风格了,负面、稍稍夸张。
结果,收到一堆投诉说,人家那也是一份工作,而且并不是扯皮条,扯皮条是犯法的。应该尊重每个工作的人。
于是主编第二天在专栏里道歉说不该说扯皮条---但是,为何不能找个正面健康一点的工作,做保安做司机都可以月入过万,为何一定要去做那个推销。
然后,又收到一堆投诉说,什么叫健康正面的工作?你们报纸里写咸湿小说的,你们的风月版的人难道就很高尚么?
今天,主编(陈剑虹)在专栏里说,是时候思考风月版了~~~
我猜,他这么一说,肯定又会有很多人去信要求,千万不要取消风月版。
===================
这里看看吧,也许现在用不着,将来总会用到^_^

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中国的冯唐和美国的乔布斯

美国好奇号登陆火星后,开了个新闻发布会,工程师们坐成一排,兴高采烈的接受记者采访,主发言的那位,牛仔T恤,头发蓬松,还有唏嘘性感的胡渣子,就那么轻松自如的回答提问---当然,某些人也可以认为随随便便,不修边幅,但我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自由的感觉,我现在努力学习、工作、赚钱,都是为了有一天,可以自由自在,做一些创造性工作,逃避掉一切重复性的机械的劳动。


自恋的人都是互相鄙视的,乔布斯死之前,我是个果黑--虽然,我和太太都用Mac Book,iPod,iPhone,iPad.但我一直对这些产品骂骂咧咧:导文件太麻烦,太封闭,华而不实......后来这样的抱怨越来越少,我越来越“苹果化”,然后,忽然有一天,乔帮主归天了。那天一大早得知这个消息,还是突入起来的颇为伤感了一阵子,自恋的人都是互相鄙视的,直到一方死去的时候。


满大街都在谈论《乔布斯传》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很少有人谈论该书第一章之后(有的甚至没超过前100页)的内容,和菜头杜撰了几条读后感甚至获得了成百上千心有戚戚感同身受的转发,不能不觉得这世界上充满了自恋而虚荣的人。


乔布斯就是个自恋而虚荣的人,同时也符合了另一定理:偏执狂才能牛B到底。把自恋和虚荣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升上天国供人敬仰,千百年后,让人怀念。而其它自恋而虚荣的人,已经忙着去追新出的iPhone5.。。。


看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前,我想先看看这本搞笑的秘密日记,翻开这本书的扉页,2010年4月买的,全书假借乔布斯自述而成,读的时候假定这些话从乔帮主口中说出,即觉得合情合理,又令人忍俊不禁,是非常愉快的阅读历程,一个星期,地铁上的时间,轻松的读完了。


一开始就来了这么一段:
“再重申一下:我英俊潇洒,名震寰宇,才华横溢,我还用钞票擦屁股,我现在明白了,难怪人们都嫉妒我,连我自己都对自己羡慕不已。”
全书围绕乔布斯曾面临的一场官司,写了乔布斯的生活,思考,怪癖,同时,牵出来许多名人:乔布斯的密友Oracle的总裁埃里森,U2 主唱波诺,小野洋子,斯皮尔伯格,布兰森,迈克.杰克逊等等,顺便连这些名人也涮了一把。


玩笑归玩笑,虽然笔法戏谑,作者还是写出了不少“内幕”,毕竟,概述作者是有十几年经验的科技记者。大致上一些事实是存在的:政客和大公司总裁之间微妙的关系,乔布斯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乔布斯神神叨叨的禅与修行。


关于修行那一段儿,真是笑死了,据说,乔布斯远走印度跟随一个已经得到成佛的高僧修炼,该高僧其实是美国一个心理学教授,忽然有一天抛家别业去了印度,并修成正果,引得美国众精英跑去追随,丫们每天在一堆石头上坐着,高僧开始胡说八道,有时一句都不说,总之无论如何,大家都似乎领悟了的样子,终于三个月过去了,乔布斯跟着上师去了他的家,结果上师的家雍容华贵,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完全不吃素,在诧异中吃过饭,导师就着一盆清水,给乔布斯剃度,当时小乔热泪盈眶的问:师傅,我明白了,我有慧根,我被选中了,是吧?


老和尚哈哈大笑说:屁~,因为你头上生虱子了,我不能让你带着一头虱子回美国。小乔恼羞成怒说:我早看透你个老骗子了,这就出去揭发你。
上师说:你读过尼采没有?小乔说,我读过了,
读过你来这儿扯啥那?你可以揭发我,不过你去试试,谁会信你?
小乔无语了,接着禅师就告诉他其实你已经学到了你 要的东西,他说,
你学到的,就是人们渴望得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会不惜一切去得到它,你看看自己是怎么来的就知道了,看看你经历的磨难吧,看看你周围的美国人吧,这是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最富有的国家,但同时也是经历最多苦难的国家,没有人感到幸福。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人么开着豪华轿车,住着宽敞的房子,吃着珍馐美味。但这些都没用,人们还是要去教堂,还是要去看心理医生,还是要酗酒,还是要吸毒。还有一些像你一样的人,他们抛家舍业来到了印度。然而这里也没有他们要找的答案,你今天已经发现了这一点。
这很好,这是学到真谛的第一步。让我来告诉你一点。美国是靠商业发展起来的,这也是美国所擅长的。有人想要通过某种方式创造出物质的东西,并赋予它宗教的意义。我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一点,但这将会实现,并且需要实现。

左手是信仰,右手是物质,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什么都能成功。
这段上师的长篇大论又何尝不是一语中的?


还有他对其它几个科技公司的嘲讽:
每次我来洛杉矶都有这种感觉,这些人就像比尔.盖茨,即便你当场揭穿他们的骗人技俩,他们也不会向你道歉。相反,他们会想别的法子继续行骗他们干这个的确拿手,因为过去几十年,他们一直在干这个。但是他们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他们的狡猾和聪明,而在于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厚颜无耻。他们就像是那些偷老太太钱包的败类。这件事根本不难做,关键在于谁肯去做。在音乐界和电影界,他们已经横行霸道了多年,以至于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做法。


好了,这些一针见血的论断,假借乔布斯的口讲出,更有说服力,就是本书除了看热闹之外的”门道“,在本书中还有很多,不再一一摘抄了。
接近真实的乔布斯可能要等看了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才能知晓,本书中的乔布斯,是他诸多精神幻像中的几个:自恋狂,天才设计师,多愁善感的老文青,爱搞恶作剧的理科男。看上去他甚至有点令人讨厌,但我还是那句话:作品说明一切,正如本书中的乔布斯见人就说的那句对白:你难道不知道我是谁吗?告诉你,iPod是我发明的哦。
有这么一件艺术和工业完美结合的产品,一家信仰和物质结合的公司,老乔的确有资本如此吹嘘--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没有讲出口的”秘密日记“,这也是我喜欢美国人之处:因为他们足够自信,所以从不介意自嘲,哪怕是那种最阴损的自嘲。


然而,看完这本书后一星期,我惊奇的发现,有个中国人也写了这样的日记,只不过不是秘密日记,也不是由他人杜撰,而是传主本人,严肃认真,面不改色的亲自书写的,请大家记住他的名字,冯唐。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转 如果共和党想胜选

美國與世界:如果共和黨人想勝選 367

要跟奧巴馬競選有兩種做法,較量治國之道或較量意識形態。對手可以批判他的政績,要不就批評他的理念。
批政績可以單刀直入:他創下美國最糟的復蘇紀錄,失業率連續四十二個月超過百分之八,經濟成長減緩,導致美國負債又增加五萬億美元。
要批奧巴馬的意識形態也不難,只要挑他在羅阿諾克市對小企業主的發言即可:「那不是你建立的。」奧巴馬用嘲弄的語氣反問聽眾,你以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血汗是事業成功的原因?經營有成不是你的功勞,應該歸功於興建公共建設的政府,如果沒有基礎建設,你將一無所有。
這就是美國想要的治國哲學嗎?
美國是中間偏右的國家,保守派約為自由派的兩倍,從意識形態來競爭,不但能吸引選票,還能解釋政府失職。奧巴馬的意識形態及其施政,充份說明這四年來的失敗。
甚麼施政方案呢?奧巴馬上台之初列出大膽的施政方針,他宣稱美國危機有系統的肇因,需要從根本改變,他來當總統就是為了要推動改革,因此簽署了諸多法案。
首先是八千三百一十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號稱能「再投資」美國,並把失業率壓到百分之六以下,我們清楚現在的失業率,至於投資呢?甚麼都沒有。
第二是健保制度大改革,目標要削減暴增的健保支出。他說:「簡單來說,健保問題就是財政問題。」然而美國國會預算處卻指出,奧巴馬健保改革會在未來十年內額外增加一萬六千八百億美元的支出。可能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讓企業更不想僱用員工或進一步擴張,並使數萬億美元原本能用來投資的民間資金閒置。
奧巴馬承諾改革的第三部份是能源。他想用減碳方案,擴增聯邦政府權限,包括駁回興建從加拿大油砂產地進口石油的基斯頓( Keystone)輸油管,讓中國人去用這些油砂資源,以及全面喊停墨西哥灣鑽油計劃,結果聯邦法官都看不下去,認為嚴重違法。
這些就是奧巴馬的施政,因為不得民心,他自己都很少提及。
理念很重要。二○一○年的中期選舉是一九八○年以來美國最具意識形態爭議的選舉,而選民用選票否決民主黨,不准他們繼續擴張政府權限、政府支出與政府干預。
現在變得更糟。努力建立家族事業、開個小餐廳,想要行醫的人,顯然不樂意聽到居然有人宣稱他們的成就,都是政府造橋鋪路的功勞。
前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杜卡基思曾在一九八八年說過一句名言:「選舉重點不在意識形態,而是能力。」杜卡基思輸掉了選戰。如果共和黨人想勝選,奧巴馬那句「你的事業成就不是你的功勞」,必須牢牢掛在奧巴馬的脖子上,直到投票那天。保守派想要獲得連續第三次的夏季大復興,不只要攻擊奧巴馬的無能之處,也要攻擊奧巴馬腦袋裏的東西。正是這些「政府優先」的理念造成了這些經濟與政治的政策。
打擊這一點,就能贏回白宮。
柯翰默 Charles 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转 李怡社论

七月中旬,廣州出版的《新周刊》以全本篇幅,出了一個台灣專號,總題是:《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主線是介紹台灣的人情味和對人的友善,他們談到在台灣問路得到善意的感動,總編輯封新城說「在說國語的街頭,我們很少能有這樣卸下防備的時候。」說國語的街頭,自然指大陸。
早兩個月,大陸青年作家韓寒台灣行之後,在他的博文中談到台灣人的友善和為他人着想,使在大陸生活慣的他甚至一度懷疑他們的動機。他說他感到「非常失落」,失落於「在我生存的環境裏,前幾十年教人兇殘和鬥爭,後幾十年使人貪婪和自私,於是我們很多人骨子裏埋下了這些種子;我失落在我們的前輩們摧毀了文化,摧毀了傳統的美德,摧毀了人與人間的信任」。
《新周刊》副主編蔣方舟說,很多大陸人讚揚台灣,台灣人都自覺承受不起。她說,大陸人對台灣愛之深,有多少是對自己的恨之切?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相對來說,大陸最醜的風景也是人。
《新周刊》總主筆蕭鋒今年一月在他的網誌記台灣行,在讚美台灣社會的人文風景之餘,他談到台灣人越來越不認同做中國人,是因為「中國把中國人這塊招牌給弄臭了」,小悅悅被車撞倒而18途人視而不見絕非個別事件,「各種道德淪喪的事情在中國早已層出不窮,如包二奶、公器私用、扶摔倒老人被告。還有地溝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等眾多食品安全問題,相信你已經充耳不聞了。」開放大陸人到台灣旅遊後,大陸人的人文風景也在台灣展現,「台北故宮博物院變成了吵鬧的夜市;大陸旅客無視禁煙的標示在禁煙區吸煙;……為了搶奪阿里山小火車座位,兩團大陸旅行團在車站月台大打出手。」
台灣與大陸的人文風景不同,相信香港去過兩地旅遊的人都有印象,毋須細說了。筆者想說的是,二三十年前,情況並不是這樣的。那時台灣剛開放人民可去大陸探親旅遊,相對大陸當時的窮困,台灣經濟好太多了,許多台灣人去大陸,不僅有優越感,還擺出財大氣粗的架勢。有報道說,台灣人在大陸車站禁煙區的「吸煙罰款五元」的牌子下,一邊抽煙一邊說,「我拿一百塊出來就可以抽二十次啦」,情況一如現在大陸暴發戶遊客在台灣的所為。那時台北的交通也無序,筆者1988年初訪台北,在斑馬線前都不知道怎麼過馬路,因為所有車子都不會在斑馬線前停下來。那時興起的國會打架更是聞名世界。
為甚麼那時會這樣?而現在又有這麼大的改變?
因為那時的台灣還沒有脫離威權時代,從五十年代起,台灣小學所有作業本的封底都印有兩行字:「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國民黨的黨國教育大舉宣傳愛國(中華民國)、反共、台灣人是中國人,使一般人認為這些觀念「天經地義」,是品德中第一性的,公民道德從屬於愛國。當他們以中國人的身份到大陸,在貧苦大陸人民面前自然有優越感。

接下來是台灣二十多年的民主化,這一脫胎換骨的改變,使台灣人的公民意識漸漸取代了國民意識。對一個公民的權利義務、對所生活的土地的關愛、對個人的社會責任的認知自然增長,取代了威權時代愛國即愛政權的觀念,一個與人為善的社會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中共建政初期,黨的絕對權力還沒有真正樹立,社會的公民道德、人文風景也是不差的。今天大陸社會的道德淪喪,正是前30年的唯權是尚及後33年唯權加唯錢是尚所造成的惡果,而唯權與唯錢的價值觀又是以愛國的名義包裝起來的。
在中國極權政治的國民教育下,孩子不是快快樂樂地學習,而是被教導「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自小就學習革命和流血。為了國家,為了領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都是正確的,父母子女夫妻等天性都服從權錢鬥爭的需要。曾參加過六七暴動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在接受《六七暴動》一書作者張家偉訪問說:「六七事件是愛國抗爭,歷史應該作這樣評價」。因此,如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所說,這是在愛國的名義下殺人放火。對接受極權主義國民教育的人來說,為愛國而殺人放火是理所當然的。
大陸有見識的年輕一代,如韓寒、蕭鋒或《新周刊》一群,已看透極權政治之下的國民教育造成的社會惡果了,香港還要推行這種教育嗎?
李怡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黄书阅读指南

冯唐的<不二>出版后,我买了本来看,其差无比,原来他喷完青春/大学那点儿所谓残酷物语后,就再也没啥货了,人过四十开始顾影自怜.而且,最令人气愤的是,他居然号称自己在写黄书----这也太侮辱"黄书"了.兄弟百忙之中拔冗为大家写这个黄书欣赏指南,实在是忍无可忍,不写对不起天地良心.
在本文中,我将尽力少发议论,让事实说话.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黄书,以及如何鉴别一本优秀的黄书,如何从作者遮遮掩掩中发现一颗荷尔蒙迸发的永葆年轻的春心.
其一,和真枪实战一样,最重要的是前戏,一场完美的性爱,从早晨约会的一通电话已经开始了,接下来的晚餐气氛,晚餐后的电影是否合适,房间的灯光,一颦一笑,每一句话,每一口呼吸,都是为达高潮的重重铺垫,缺一不可.黄书也是如此.用葛优的话说:别以为光不要脸就行了.A片没有三级片好看,也是同样道理,情节是很重要的.到达那些露骨动作之前,是否做了足够的前戏,事情的发生是否是发乎情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其二,黄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为黄而黄,这种黄书写出来就是为了挑动情欲性欲,让读的人"鸡巴为之一颤",两眼冒火.恨不能****(此处少儿不宜,略去);
我看过的大部分黄书,都不是这种,涉黄,大部分情况下黄书只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必然,或者寄托了作者重重不可告人的其它目的,例如<1984>和王小波的小说,无论用来写统治与被统治,用来写政治隐喻,性爱,都是一把利器.因为孔子和耶稣都说过:食色性也~因为吃太过普通,所以大部作家采用性来表达人性---任何人性.
以下是小弟二十年来,看过的黄书,或者涉黄书,阅多天下黄书,胸中自然坦荡.让文字说话,什么是坦荡,什么是猥琐,那些是湿漉漉的饱满的感情,那些是沾沾自喜的无聊炫耀.大家自己判断.
<白鹿原>
这是我个人认为中国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小说,具体的观感,我已经写过.今天抽出这一段,这是非常长的一个段落,一气呵成,陈忠实大大曾经很谦虚的说,不会写女人,可他在白鹿原里写的女人,个个活灵活现.涉黄段落也写的非常有水准,同类作品还有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书中写了不少男人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洋溢着粗野原生态气息的偷情,乱伦,自渎(女性).但我必须强调,这是本伟大的小说,穿插其中的这些场面,作用是令它更丰富,真实.
<雍正皇帝>
二月河老师和陈忠实老师说过同样的话:我不会写女人.
不过二老师说的是实话,整个帝王三部曲,写了不少女人,但千篇一律,连说的话都差不多.但二老师写帝王正事儿的同时,插了不少当时的青楼妓馆,瓦舍勾栏,这些描写差强人意,大都是从明清那一大批黄书里化用而来的,没什么新意,下面这两段,一是才子佳人,二是团体群P描写,这类书籍,如果想看这些描写,有一本清朝禁毁小说,如<僧尼孽海><灯草和尚><春染秀塌>等,比这露骨也比这多,当然,他们都是化的<金瓶梅>,鉴于这些书并未正式出版,我就不截屏了:

<为人民服务>是个黄色中篇,也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好的黄书,写过读后感的.
这篇文章最能体现政治与性的结合,在那个年代里,二人以毁坏毛像作为爱的誓言和忠贞表现.其性描写也惟妙惟肖,作者好像荒木经惟,拎着个相机近距离拍摄了酣畅淋漓的情形.和荒木经惟相比,你要相信你的想象力是大师中的大师.给个福利,全文这里:
(http://www.sb945.com/wz/115/a115938/)
王小波写的性,是最干净无邪的,例子我也不会再举,他写的性,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反抗,如他接受访问时所说,挑战禁忌,性爱是禁忌的,智慧是禁忌的,有趣是不被接纳的,于是我就努力去写这三类东西.李银河问他你为何不写爱情,这么美好的东西.王小波是写过美好爱情的<地久天长>就是一个美好的柏拉图式的纯美之爱.我至今还记得伤心过去,那强而有力的结尾,我们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小红的房间,走向自己的生活.
把王小波的书当黄书看的人,实在是抱着金碗却去要饭.
同类的书还有奥威尔的<1984>,我看第三遍时,才注意到其中的爱情描写(前两遍完全被那种可怕的气氛给镇住了,心惊胆战的看完.),奥威尔虽然写了这部反乌托邦式,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作品,但他对女人的了解非常细腻入微,在他笔下,的确是自由女性,引领人类飞升.
把奥威尔列在这儿,纯粹是举例说明,这件事在任何作品中基本上都是不能缺席的.

高行健的作品中,性描写和思想表达是纠缠在一起的,结合的非常紧密,当他获诺贝尔奖时,2000年,我还看不懂他的作品,后来我买了一套<一个人的圣经><灵山>来看,<一个人>已经完全能看明白了,灵山,我现在也没看懂.高行健的写法是直来直去的,他在诺奖演讲时的标题是<真实,是一个作家的伦理>,我就是根据这篇讲词,看懂了一个人的圣经.

好了,高级货差不多讲完了.
低俗的,大家应该去请教,<陈皮皮的斗争>总顾问,泡澡时都不忘用tt包着手机看书的黄阿狗大师.我就不再截屏,权且存目吧,江湖流传这么久,能看的大概也就:
<曼娜回忆录>(又名 少女之心)
<性启蒙女老师>
<东北大炕>
<陈皮皮的斗争>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王朔老师,慕容雪村老师.冯唐老师属于两头不到岸,既不黄,也木啥思想.硬装着有思想,硬充黄书.不截图,不举例,简单说,当他在文中写出"J8"二字时,基本上已经宣告了全书的失败,你看以上各个名家,哪个用了这个词?
写这么长一篇,我想说的是以上我截图的这些书,我全都看过,而且不止一遍,就算你是想看点儿黄的,也要保持阅读习惯,并且要有耐心,一本通篇咸湿的小说,不值一看,想必如天天大鱼大肉一般,你也无法消受日复一日.
鲁迅说看红楼梦,年轻人看到爱情,猥琐人看到淫荡,毛主席看到阶级斗争,著名的古代书评家东吴弄珠客(魏子云考证说就是冯梦龙)在《金瓶梅序》中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禽兽也。”
读了我这篇导航,大家该干啥干啥吧.

======

以上作品均为正常出版物,在网上大概也都能找到电子版,这里不是下载地址,是我的广告位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诗意生活,职业倦怠,中年危机

豆瓣上前几天有篇文章《穷B就别去古镇》了,有点儿针对喜欢拍照远足的文艺青年,不过我觉得最后那段电台DJ和call in听众的对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主持人说,你应该多去逛逛商场,别一有时间就去名山大川拍照了。

我有过几年的蛰伏时光,那时我在东莞,03、04年时,东莞非常混乱,每天都有同事被打劫,我一个宅男偶尔出去都看到过好几起光天化日按翻抢劫的活生生场景。每个月都能看到枪毙人的告示。但东莞每天的惊心动魄好像和我无关,我生活在电脑和一架书里。我还记得那时我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状态,写Email给朋友说,我生活在我愿意生活的任何地方。

我也不是完全不出门,周末也会骑着自行车出去,但一般都是直奔唯一的两家书店,买了书就回来了,猪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神马的,我全不关心。

这样的日子颇有几年,然后因为叶卡同学,去了上海,在上海呆了一年多,来HK。
在上海时我已经很少逛书店了,也很少再呆在电脑前看呀看,写呀写,经常陪叶卡同学逛街,逛商场,看电影,吃饭,有段时间,我完全没上班,呆在家买菜做饭,等女友下班,那段时间我反思了自己过去的生活---那的确是一种生活,可能还是一种看上去很牛B的生活,但我想,除非是卡夫卡,佩索阿这样的天才,这种生活貌似很自洽,但会越走越窄并无法持续的。连岳最早在南周开我是鸡汤专栏时,发现书信问答是活的可以永远持续下去的创作。决定辞职做自由撰稿时,一直保留了这种方式,像是一扇窗,开启整个世界。

我觉得自己不是孤独的天才,更热爱真实的生活,而且不过一过还真不知道,我有种能力可以把柴米油盐什么的琐碎烦恼化为无形,而把生活中更富诗意的事件(比如一起聊天散步,一起读书看电影)突出出来,以至于给自己和对方都造成一种错觉: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烦恼是不存在的。这种我现在称为”错觉“的,不过是参照普通生活而言,于我们而言,我希望这不是错觉,而是正确的感觉--生活本该如此,现实再坚硬,人也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这种诗意的世界并不等同于去远足,去拍照,去各种小清新,而是一种达观开放的生活态度。
各种看上去颇具诗意的生活,实际上可能就好象汪国真的诗,貌似很有诗意,其实”表情做作,略嫌浮夸“,骗骗别人,骗不了自己。

找不到生活的诗意是很可怕的,人生,事业,没有源头活水,也许忙忙碌碌,营营役役,一时间没什么感觉。但我觉得职业倦怠和中年危机都是这么诞生的。

职业倦怠大家都不陌生,我觉得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工作没有了开放性,没有了挑战,开始重复。

中年危机也是生活越走越窄所致,生活开始重复的时候,觉得缺乏诗意--其实这时候很可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诗意了,觉得找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调调情睡睡觉,和老婆玩玩猫鼠游戏就挺刺激的,好过平淡如水的日复一日。看上去丰富,未必就开阔,夜店、名牌、各种伙伴热热闹闹,未必不存在危机。

事业亦是如此,我前面写过判断自己喜欢一个行业的方法--看自己想不想做到高层。前同事和我争论说,他不想做到高层,但不能因此就说他不喜欢写程序,他喜欢写程序,并愿意写一辈子。

我说,你现在才写了几年,离一辈子还很远,向前发展写个四五年就自然有新的想法,会想去创造,自己做个新产品出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你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钱,需要管理统筹,也许你仍喜欢写程序,像Bill Gates,做到总裁也可以每天写一小段程序,但你会发现只有做到高层你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

像那个故事里主持人和call in听众的对话,安于现状,旅游拍照,看看书,写写东西,与世隔绝,也是种生活方式,貌似远离了金钱铜臭;沉溺于某种热爱以为可以安度一生,我现在不敢确定,这或者不是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更像是一种惰性使然,而且人们总有一天会发现这种停止生长的生活是过不下去的。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真实的诗意

2000年,我在学校一个号称很先锋的“书吧”观摩了贾樟柯的《小武》,那时的我,正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年纪,这部DV电影那粗粝的感觉,原生态的长镜头深深的震撼了我,当影片去到结局,小武因为失恋于一个洗头房的姑娘而心烦意乱,终于失手被擒,绑在街头电线杆儿上供人观摩,恍惚间,我以为回到了家乡那个小县城。


那时的感觉恍恍惚惚,觉得这样的电影好,又觉得木啥求意思,不就是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嘛,不就是我们的生活,有啥求好拍的,值得搬上荧幕?后来看了贾老师的《站台》,三个多小时,漫长又惆怅,结束时非常伤感,虽然一样镜头写实粗糙,但北方的天空下,一群带着乡土气质和艺术气息的小镇青年,一出出街头表演,自然流淌出了诗意,真实中自有诗意。


《神探亨特张》也是这种感觉,尽管有些对白略显做作,但考虑到北京是一个的士司机一出口都是公知范儿的地方,这也就很自然了。电影在镜头晃动中结束了,抛开片中这些票友们不谈,这部电影也流淌出真实的诗意,让人伤感。


这部电影令我想起去年看的一本新时代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也是展示真实的,真实的农村,是一个互害社会,想不到真实的北京也是,回头想想,这部电影里那些小偷骗子,个个都很可恶,专拣“弱势群体”下手。但当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又个个都可怜。表面上,电影似乎是主旋律的(也因此通过了审查?),但表现出的北京是如此的真实,令人感到压抑和焦虑。可能我们见惯了一个灯火阑珊,窗明几净的北京,山寨的硅谷,山寨的CBD,山寨的小资儿。如今,真实的北京浮现眼前。当第一缕阳光照在CBD时,一群年轻人像插秧一样娴熟的把小广告贴满了地面。当夕阳西下,一群清洁工又艰难的喷上清洁剂将它们铲除,冲洗干净地面。


这让我想起陈果的电影(回归三部曲,《去年的烟花特别多》《香港制造》,《细路祥》,《香港有个好莱坞》),在HK生活这一年,我觉得陈果镜头下的HK才是最丰富的,最真实的。而我们看到的警匪片儿,三级片儿,搞笑时装片,根本就不是HK。陈果抓住了这种感觉,许鞍华并不是上海人,却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抓住了上海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这种电影不必去高档的院线看,越是简陋越有感觉,就像你听周旋的《天涯歌女》,不用什么高级音响,略带干扰噪音的收音机感觉是最适合的。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大话西游,解构,后现代主义,咪蒙

 

看完这本书,我忽然想起初中时背过一篇古文《冯谖客孟尝君》,依稀记得几句:长铗归来兮,食无鱼。然后就有了鱼,长铗归来兮,出无车。于是就有了车。
现在我想起这段,觉得好搞笑啊。
一个穷鬼,人家请你来,管你吃,管你住,你还要吃鱼,要配车。


当然《冯谖客孟尝君》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样的人都得储备一些,人一生难免要用到鸡鸣狗盗之徒。不过想起这个场景,还是觉得搞笑。
这种搞笑的感觉是真实的,因为这件事很荒谬,装B才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被人发现。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是在《独唱团》上看到咪蒙的第一篇做品的,那一期独唱团,我能记住的,只有这一篇了。几经辗转从深圳带回这本书,叶卡同学翻了几篇说,你为啥要买这本书啊,这些段子,你平时不也能讲嘛。我暗爽了一秒钟,然后故做谦虚的说,还是有一些我不是很了解的嘛。


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因为和人聊起,我平时也是这么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不是我有什么“后现代主义”思想,不是我懂得什么“解构,重构”,只是我觉得这样讲更容易明白,更有趣,甚至,可能更接近真实,甚至,这就是我读历史,读古文时不可告人的真实想法。
我们用这本书带给我们的视角去看一看历史,究竟哪个更真实?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冯谖客孟尝君》,迄今为止,存有的记录就是那一篇文章,读一读,想象那个场景,把那些宏大和“以史为鉴”放一边儿,这难道不是一个装B犯成功上位的励志故事吗?

想一想李白,他那些拍马屁的文章写的也很优美,这又如何?人不止一面,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教育却要把所有历史人物都压成纸片儿,并贴上忠奸。
通常我们把《大话西游》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为打开“恶搞”、“穿越”的钥匙,它解构了《西游记》,把齐天大圣、唐僧八戒全部“卸妆”,请下神台,给了很多人一种新启蒙:用游戏的心态去看沉重的历史。其实这在HK几乎可算是传统--港片的唯一特点大概就是“解构”,解构一切经典。


然后,就出了很多跟风派(像爆笑三国Flash之类),坦白讲,这种跟风派很Cheap,直白的说就是下贱,拿庸俗充通俗。无可观处。
解构不是易事,摧毁经典甚至难过创造,需要有和比经典更深的功力。(所以,我花了不少时间看本书后面的参考书目,直至看到了《王小波全集》赫然在列)
咪蒙做得很漂亮,在这部充斥着“花美男”,“装13”,“跨省”,“人肉”,“文化超女”,“你懂的”。。。等网络热词的背后,是对史料扎实的掌握以及一颗快乐的心--谁说这不是史观之一种?有人看了三观碎一地,有人却可以建立起更完整的史观。


世界上有很多好书,有些书告诉你事实,使人增长知识,有些书给你启发,让人情感更加丰富,而咪蒙的书,让人快乐,单纯的快乐和思考的快乐都有。现在好像很少有人写书是为了让人快乐了(我记得2010年巫昂写了本《星期一是礼拜几》就是为了逗人笑,效果也达到了)


咪蒙写的这些人物,有些大家耳熟能详,有些则纯粹是因为该人物的确是个“有故事的人”才写的,所以,整体上看来,撷取其中一面,对有些人物,比如李渔,嵇康,阮籍,有些太过草草了。


还有,就是我在《世间的盐》读后感中慨叹过的,网络已经污染了一代人的语言,为什么读这本书可以很happy,因为我们习惯了读网,比如《好疼的金圣叹》,完全就是“天涯体”,这种书和网络的错位本身就能带来一种荒诞的幽默感。但时光飞逝,如今谁还记得“纸箱包子”,“俯卧撑”呢?既是热词,就有冷却被人忘却的时候,以咪蒙之强大,将这些“热词”和各种网络体凝固于纸上,对那些并不熟悉网络的人来说,可能就完全找不到笑点了。
顺便说,这几天我在看《乔布斯的秘密日记》,每每在地铁上笑出声,堪称美国版《圣人请卸妆》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占有你肉体,蹂躏你灵魂

(这是个参与游行的内地人自制的标语)

昨天下午HK,9万人上街游行反对国民教育,大人小孩儿,还在肚子里的小孩,一起上阵,天气挺热的,太阳很大,不过海边有风,空气潮湿,不算太难熬。因为有小孩儿,警察再也不好意思动用胡椒喷雾。有人觉得带小孩儿出来“受罪”的父母太狠心,这就是没见过是世面的土鳖,这叫言传身教,用脚投票,况且以服务质素高著称的HK,这几年也积累了不少游行经验,一路上有休息站,有哺乳室,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给孩子喂奶,换尿片。

最近这几个月,HK人一直在谈一个词“洗脑”,这是真正令人恐惧的东西,比自由行,内地炒房扫货团可怕的多。HK的人,无论教育程度高低,无论品行如何,职业如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致上精神健康,人格健全。就算是坐台女东莞扫黄扫出来的港人嫖客,也会比我党党性极高的干部人格健全。

这是因为没有被“洗脑”,人不是生下来就傻的,是被教育傻的,在此观点上我相信性善论。人生而有赤子之心也,贤者能勿丧尔。美国反智主义运动也认为,如果教育不得其法,还不如交给大自然去教育,保持赤子之心,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也是讲这样的故事,一个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孩儿,和一个在城市里读书上学的小孩儿,遇到意外时,后者更像个傻B。

HK新一届特首一上台,我就觉得他是共产党,虽然他赌咒发誓说不是,但其言,大而空洞,不着边际,其行专断无耻,太像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了,简直就是个说广东话的×××。据说他有三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推行国民教育。

至今没有一个高官敢出来回答这个问题:为啥要在学校推行国民教育?大家上学上的好好的,为什么忽然增加一科?而且除了中国朝鲜,估计地球上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开这个课。这是为什么?没人敢回答,大家纠缠在如何开展,以及反对开展的问题上。

我来替他回答吧,引用那几个从来都没人买的爱国报纸的一贯强调,是这样的:HK已经回归十五年,人心尚未回归,需要好好教育。

这就是我党的良苦用心,不但蹂躏你的肉体,还要占有你的灵魂。然而,HK已经琵琶别抱一百多年,基因改造了一点点,现在在硬上攻,已经迟了。

我党暗地里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大把大把的扔钱搞统战,弄出一堆没人看的报纸,电视台,派出大量线人安插在各个行业,包括教育行业,不推行这个政策还好,一推,媒体挖出原来很多左校已经带学生北上爱国很多年了。

政府高官一边努力硬推国民教育,一边把自己子女早早送到英国寄宿学校,如何面对媒体?就像70年代一帮爱国人士天天在HK歌颂人民公社好,有人质问一句:人民公社这么好,你怎么不去国内住,呆在殖民地干嘛?就立刻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

爱国教育的遗毒,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儿,这是个观念,很虚的,摸不着的东西,只要你肯动脑子想一想,就能一口一口呕出饮下的狼奶。

比如说西藏独立问题,我是非常赞同西藏独立的---因为它从来也没有属于所谓的“中国”,只要你别只看新闻联播,环球时报,多去了解一点历史,多去看点儿书,这个道理并不难想明白,她有自己的宗教,语言,生活习惯,甚至有自己的“国王”和宗教领袖,为何不能成为一个国家,你凭什么把她收服,这难道不是一种侵略?

这都是很简单的问题,但如果你是爱国的,肯定会义愤填膺---我很难想象,你对达赖喇嘛的义愤从哪里来的?除了我党的宣传,你有没有看过其它他说的话,他写的书?

老毛都说过,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每个人都该问问自己,为何要爱国?
我问过自己,也回答过自己了。

连岳在饭否说:可惜我不能卖国,如果能卖,一分钱不收,中国分成三块,一块送给美国,一块送给日本,一块送给台湾。
爱国者看了肯定火冒三丈,话说现在三十好几,有一天去了大学时的qq群,一帮以前的同窗还在好找大家投票保卫钓鱼岛。

这就是爱国主义的遗毒,就像让人喝了迷药,一辈子活在糊涂中。HK人也在问这个问题,为何回归十五年,人心未回归?他们问了,而且用脚回答了,先是97回归前,移民了一大批,后是回归后的十五年,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游行。

这就像一个如花似玉的花姑娘,跟着西门庆过了几年后被迫卖给了武大郎,好好哄着供着,这日子还凑合能过,非要让她向下和你看齐,常年不穿袜子不洗脚,说两句话唾沫星乱喷,过你的生活,那就是痴心妄想,早晚预备好戴绿帽子的那一天吧。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给你一个读书的理由

a0001658876

看完了风行水上老师的书,读的非常快乐的一星期,封面太可爱了,令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许多期《故事会》(对那时候的我而言,那时候的故事会真的很好看)中的插图,如果每一篇都能配个这样的插图就更好了。

读完,沉浸其中,想起许多往事,我也曾在野外看过庄稼,吃过那入口即化的沙瓤西瓜,在大别山深处睡过一觉,见过听过各种个样平凡人间的传奇人物,一面回味一面心想这样的风情,这样的世界,以后不会有了。

这就是这本书存在的最大意义。他写下了某种生活,这种生活凝固在纸上,但正在消失,已经消失的再也没有了,90后的小朋友们,风老师的生活里有盐。品砸这个滋味儿,说给你们听,你们的生活里再也吃不到这种纯粹天然的盐,你们将不得不去熟悉味精鸡精的味道。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仍在使用未经网络污染的语言,当然这大部分是因为他仍然过着未经污染的生活,这种生活如今是稀缺品,这种语言也是。

一种文化能够延续,主要还靠语言文字,画画能有多少人看懂,能传递的信息也有限。所以,若要毁掉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毁掉它的语言就大功告成,我党和希特勒一样,都很了解这一点,让你一开口就是“五讲四美,斗私批修”,说不成句人话,自然也过不了人的生活。

后来,快要被整死的人话又活过来,奥威尔笔下的《1984》终究没实现,但人们自发的发明了“新话”--就是网络语言,这也不稀奇,因为现在大家过着肤浅的快餐式的生活,因此用肤浅的快餐式的语言承载。(当然,如果将网络流行语去到尽,仍不失为另一种不错的可能--这个我下次再说)

比如风老师写吃西瓜,就算那个西瓜穿越到现在,人们吃了,一口下去会怎么说:
哇~~这个西瓜碉堡了~~
哇~~吃了这个西瓜才知道神马都是浮云~~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用来表达生活的语言,失去了优雅,诗意,剩下直白浅陋快速。

这本书的语言和意境都颇近阿城、汪曾祺,但这种表达,这种故事,多了同样令人倦怠,人间就算有奇人轶事,多了也就不稀奇,你看阿城见好就收《遍地风流》后,没有再写,转而去写了一批科普《常识与通识》(这是我最喜欢的科普),《世间的盐》读到最后我也略微有一丝倦怠。

这个时代,看上去资讯繁荣,出版繁荣,其实结果是我们不得不在垃圾的海洋中,苦苦寻觅一两本值得一看的书,有些人的书,我见到就买,不用再试读和考虑,外国作家中的伍迪.艾伦,艾柯;中国作家中的刀尔登,李海鹏;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仍在用未经污染的语言写作,写的都很有特点,又不会让人感到重复。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又是一年书展时

回忆了一下,原来这几年的书展,我都去凑了下热闹呢。
在HK逛书店
在HK逛书展
观李敖大师表演记 (或者这里

taojieYangfan

(书展上的陶杰与老花美男杨凡)
陶杰吹捧人真是不遗余力,以下是对话摘录,不过我绝对同意杨凡比王家卫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主持陶傑(左)讚楊凡是唯美大師,發掘過吳彥祖、馮德倫和張國榮(哥哥)等靚仔,楊凡謙說哥哥不是他發掘,陶傑說:「佢要透過你鏡頭,由醜小鴨變成鳳凰。」楊凡笑說:「你咁講,我今晚個微博俾人炮轟呀。」陶傑繼續大膽言論:「睇過你嘅電影,再睇王家衛真係令人莫名其妙。」楊凡即緊張說:「哎呀,唔好咁講。」
==========好啦,下面是我写的==========
这个月末,一年一度的HK书展就开幕了,每年这时候,媒体都争相做读书专题,每一年,大部分媒体都得出大致相当的结论:HK很少有人读书了。新的统计数字说,40%的人过去一年,没完整的读过一本书。我一看就不相信,如果漫画也算书的话,HK人读的书真不少呢。
我常常看到有人在地铁上读书--虽然读的大部分是投资理财和心灵鸡汤,但那也是书啊,还是畅销书呢,另外见的最多的就是漫画了--32开,16开,Kindle上,iPad上,Galaxy Note 手机上,iphone上,小学生,中学生,西装革履的中环精英,已经谢顶,双鬓染霜风尘仆仆的中年大叔,他们都在看漫画,各种风格都有,日本学生妹,本地龙虎门......
在这个连140字都嫌长的互联网时代。说HK人读书少了,哪里的人读书多呢?然而我还是想强调,不读书的人不知道读书的乐趣,无论时代多么进步,互联网多么繁荣,不读书的一代,终将是浅薄一代,人们最终会回到阅读世界,重新做人,而不是做电子生物。
在HK保持读书习惯的确不易,虽然,无论是中文出版物还是英文出版物,HK可谓应有尽有,洋洋大观,HK不仅是LV,PRADA的集散地,世界各地图书也汇集于此,这些书籍设计精良,制作精美,理所当然的价格不菲,每每进去书店翻翻,爱不释手,再看看定价,需要狠狠心才会下手,大部分时间摸摸就走了,单从投资回报看,一本书定价一二百港币,不算贵了,在HK随便吃个盖浇饭都要四五十,吃的像样一点点一定会超过人均一百块。且不说用来造纸的小树苗,想想看,一本书的诞生,作家花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但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宁可100多块吃顿饭,也不会100多块买本书。而内地的书可就便宜多了,虽然质量和装帧都“麻麻地”。
国内很多独立书店倒闭了或者正在倒闭,HK 书店的命运也差不多,先是被逼成了“二楼书店”,然后一间间的倒闭,现在还在开的,大都是用自己的物业,爱开书店,赚不赚钱无所谓了,饶是如此,倒闭仍是大势所趋,每年不见新开的,只见关门的,像铜锣湾这样的地方,开一间书店绝对没有卖云吞面卖“波鞋”赚钱。文艺青年来HK,到旺角,扫完一轮单反镜头别忘了逛逛HK的“书店街”--西洋菜街,有不少“二楼书店”,二楼不过是个指称,没有临街的铺面,有的甚至在六楼七楼,开在民居中,小而丰富,相信每个内地自由行旅客,第一次进“二楼书店”,最大的冲击就是一面墙放满了“禁书”--当然,不光是《足本金瓶梅》《灯草和尚》《肉蒲团》之流,还有许多大家心照不宣不需再提名字的禁书,就算是译介的外国文学,港台的翻译大部分都质素有保障,不像国内翻译的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HK台湾出版的中文书,大多还采用竖排,这个初看时,还真不习惯,老是看岔行,眼都花了。但一本书结结实实看下来,也就习惯了。
在HK,就算你爱书,买得起书,但你买回来搁哪儿呢?在这个寸金尺土房价几乎冠绝全球的地方,房子大部分都精致的很,转换成平方米,以40-60平方米为主流,光是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经塞的满满当当,还要挖空心思利用空间才能做到。哪里有书柜的位置?在国内时,无论租房还是自己的房子,我的房间再小,都能放下一两个书架,最多时候,我住在一个小小的阁楼里,有六架书,每个都一人多高,琳琅满目的排在我床前,每天早上醒来,我睁开眼,翻个身,挨着看书脊都能看一阵子,每天被书籍包围的感觉,很不错。现在住在HK,我床头连个窄窄的柜子都挤不进去,我的那些书,唉......伤心往事不再提,自从我离开广东,它们就成了这美丽世界的孤儿,总是生活在别处。
到HK后,我的买书记录直线下降,不得不爱上了Kindle,iPad这样的玩意儿,没办法,想先睹为快,买又不方便买(国内的书,在HK买是很麻烦的),放又无处放。但中文书电子版压根儿是跟不上的,我还是辗转在深圳书城买了些书(我敢说是我买原价不打折图书最多的一年),就堆在床头,看完塞茶几抽屉里完事儿。我常常想,是不是因为没有空间,所以HK人无法培养很多雅致但需要空间的爱好,比如读书,写书法,画画。HK人尤其喜欢打电玩,从小打到老(三四十岁还每天都要打电玩的港男,比比皆是),是不是因为在所谓的人生乐趣中,这个最省空间。
所以,在HK,书籍做为知识财富和货币财富一样,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部分人,因为没有时间空间,无从染指---和其它专业人士一样,HK有专业文化人,大概两只手伸出来,最多算上一只脚,就够数了,陶杰,马家辉,刘天赐,蔡东豪,张五常,黄霑,潘国森,李怡,黄碧云,李碧华,梁文道等,这些人撑起了HK的文化事业,电视上,广播里,报纸副刊专栏,文化活动上,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这是些以读书为业的人,因为少而专,所以有市场,不像内地,个个都可以蹦出来充公知发表意见,反而缺乏大家普遍信得过的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
买不起书,没地方放书,可以去图书馆借阅,HK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非常不错,藏书丰富,最新的报纸杂志,港产的国际的,应有尽有,借阅归还方便--用电子身份证就可以借六本,可以网上续借,大的地铁站就有自动还书点,上班时路过丢进去就可以了。每个生活区附近都有公共图书馆,很像大学里的图书馆,设有自修室,免费WIFI,甚至有几部电脑可以自由使用。如果有你想看而没有的书,你可以开单给工作人员,他们会借调,或者买一本新的借给你,而你只需要付2块钱就可以了。图书馆里安静清幽,书都做了处理,全部包了硬皮。
但是,HK人的时间宝贵异常,除了学生,和一些有读书爱好的老人,谁有时间天天泡图书馆呢?初来乍到,因为住的地方步行十分钟就到图书馆,我还兴奋了老半天,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去,借了几次书,统统超时罚款了---我才发现原来两周那么快,原来一本书放两周而不看好正常啊,我还是自己买书看吧,放俩月也不会超时。
后来我就很少借书了,但偶尔去一次,还是看到不少人借书还书,什么门类都有,武侠小说是被借阅最多的,其次就是一些历史类书籍--这是HK的得天独厚,很多在内地和台湾都出版不了的中文书,关于我党历史的,关于国民党史的,都能在HK出版,转卖到台湾和内地,曲线救国。
我知道还是有不少人读书的,民间自有高人,在公开论坛上,在广播的烽烟节目(phone in节目)里,偶尔就能见识一些民间高手,打进来纠正主持人的硬伤。有次我搭的士,就遇到一个民间中共史专家,给我讲了一路我党的野史八卦,虽然大部分我都已经知道,但还是暗暗佩服,读书,读史,能让自己活得更踏实,更清醒,鉴往事,知今朝。
除了投资理财书,据我所知,HK人通读《圣经》的也不少,不少人都是基督徒或者天主教徒,有一次我和一个同事聊天问他晚上看不看书,他说看,我问看什么,答:圣经 以及和解释圣经的书。
我有本《圣经》,是某年在武汉大学毕业大甩卖市场上“请”(讲到宗教的东西,一定不能用买,要用请呀)的,镶了金边,中英对照,发了几次宏愿要读完,结果《创世纪》读了好几次,最远一次到《巴别塔》,再也没有进步过,据连岳所言,精读一遍英文版要两三年的时间,人名地名多的很,大部分章节都是枯燥的流水帐,读完非常考验毅力。
因此据自身粗浅的经验,以为人人都半途而废,我大言不惭的问他:看完了吗?
他平静的答:看了两三遍吧。
新约旧约都有?
当然。
我无语了,肃然起敬。
我想这样的天主教徒基督徒还有很多,起码这本重要的文化典籍,理解西方文化的金钥匙--圣经,不少人是日日读,天天读的。就像我们那时喊的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
每一年的书展都大同小异:前面提到那些作家,趁机出一批专栏结集,搞个签售,座谈什么的,请几个文化人,国外的国内的来做个演讲,顺便卖卖自己的书,最后一天,各个摊位减价大甩卖,HK人拖着小车进去,像扫其它货物一样疯狂血拼一番--大部分都是旅游,食谱,健身美容,投资理财书。拖着小车心满意足的回去并心情愉快的觉得又一次占到了便宜。10年是唯一不同的一年,多了不少“口靓模”卖写真集,这些宅男女神们穿的很清凉的到书展去搞现场签售,引发了不少骚动和口水,最后大家大致统一了意见:卖书的地方,不能卖肉,于是去年前年,就没这个艳福了。
HK人感叹读书人越来越少,内地人叫HK做文化沙漠,还是颇令人伤心的,想想看,这是什么地方?是个报纸上连载过《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的地方,是个外省来的文人,凭一支笔和一腔热情,就可以创建一个媒介王国的地方。如今报纸上只剩一些直白裸露毫无文学味道的风月版咸湿小说在连载。就连咸湿小说,现在的也没有过去《今夜报》上的好。这个世界越来越直白简单,也越来越少乐趣。
其实今年主打的是这样的书,不知道罗湖口岸有没有加大力度。

hk120719

===============
欢迎新手爸妈,准爸妈,光临我们的店,轻触这里,进入奇妙世界;想要什么书也可以告诉我看是否能够帮忙。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三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drama-yigewuzhengfuzhuyizhedeyiwaishenwang-poster-mask9

上个月底,像叶卡同学请了2小时假去看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港版)至此,这个剧中港台就看全了,我很喜欢达.里奥福的这部戏,买了书,搬了几次家都带着,现在还在手边。综合来看,台湾版(表演工作坊)最丰富,最忠于原著,本土化也做的最好。北京版(孟京辉导演+陈建斌主演)最好玩儿,也最有力度。港版则完全偏离了原著,把一部寓意深远,深入浅出的好戏变成了一场政治脱口秀式的骂街、发泄。


达.里奥弗的戏,属于街头表演类,故事简单,但入木三分,比如这部戏,情节很简单,在意大利风起云涌闹革命的年代里(我想大概是左派很凶猛的那个年代,嬉皮士运动,法国大学生崇拜萨特毛泽东的年代),意大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在警局坠楼“自杀”,当然,估计是被自杀的,当局为了掩盖真相,从监狱里提了个疯子出来帮忙想办法,整个戏就是在排练掩盖真相的故事,涉及许多宏大话题:无政府主义,媒体,政治,民主运动与自由,当权者与弱势群体等等,用这些话题,产生了无数笑料,极尽讽刺。
这个戏港版演不好,无政府主义HK是有的,但意外死亡,就从来没有过,警察私设刑场,更是完全没可能,对付游行示威民众时用了大的胡椒喷雾就已经被骂的找不着北,还在接受调查,可能要负上刑事责任,简言之,HK没有产生这部戏的土壤,自然,观众也很难共鸣。


换在北京,可就大大不同了,我看的是2000年的版本,我记得那一年被自杀的现象已经风起云涌了,俯卧撑死,做梦死,躲猫猫死......已经风行网络。看到这个故事,谁会不会心一笑?但如果真照着达里奥福的剧本演,估计就算是小剧场也出不了,孟京辉也别想再搞先锋戏剧了。


所以,老孟很聪明的删去了大段大段关于政府媒体政治体制的剧情,加了不少关于排练的剧情,还非常大度的自嘲了一把“你们这些搞先锋戏剧的,有的在舞台摆几个旧轮胎,有的在舞台砌水池子,搞得舞台不像舞台,废品收购站不像废品站,完全就是现实主义功力不够而哗众取宠!”陈建斌一口气把这一大段独白喷薄而出时,台下掌声雷动,笑声震屋瓦。


人,要有自嘲精神。孟京辉做的多漂亮,陈凯歌不让人家嘲笑他又是多么可笑。
他们还复排了《茶馆》里的一个情节,算是对传统话剧的挑战,几个年轻演员,演的有模有样,这段也堪称神来之笔。
虽然删掉了一些敏感剧情对白,但孟并没有把这个戏做成一个搞笑小品,保留了警察的自我剖白,关于贫富,强权和弱势的辩论--这些非常契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十几年过去了,至今想起我仍很怀念这部剧,仍想要翻出vcd来重温一下,那时陈建斌还没这么胖,是个身无分文心有天下的理想主义文艺青年,漂在北京,孟京辉也还是个风风火火,热情洋溢的愤怒的先锋戏剧导演。那几年,《无》,《恋爱的犀牛》上演了。


十几年后,作为恋爱必做的事之一,我和叶卡一起在上海看了重新编排的《恋爱的犀牛》,非常失望(链接);后来我看到《无》也复排了,但已经彻底沦为一个轻松的小品,充满了网络流行语---虽然这些年过去,中国越来越像《无》的剧情。


台湾导演很聪明,因为这种事在台湾也是没有土壤的,台湾不会有“意外死亡”这种事,但是台湾的政客是天下最会演戏,脸皮最厚的政客,台湾人是最关心政治的黄种人,所以,导演兼走偏锋,把媒体-->政治-->自由和正义作为表现的主题,把这个戏搞的非常深沉,但绝不沉闷。大段大段的台词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至今记得戏中的疯子长篇独白对媒体监督、人民舆论压力、政治作秀的剖析,让我醍醐灌顶。台湾版老老实实扎扎实实的把达.里奥福的原本表演出来了,虽然改变了侧重点,但仍然是很不错的兼顾深度和欣赏性的好话剧。


我充满期待的去看了港版,地点是演艺学院,上演时间发生在六四集会后,七一游行前,铺天盖地的海报,打正了政治剧的旗号,结果却看到一场融合了近几个月政治新闻词汇的脱口秀表演,基本上毫无主题可言,编剧恨不能把最近立法会上的丑闻,特首选举中的小插曲产生的热词,全部塞进去。连上演前两天发生的立法会“返来就郁”(回来就动手)都塞到结尾处。(这个估计是开始前才加的吧,应该不是排练版本),整体表现上未及达里奥福剧本的十分之一。但大部分人看话剧就是看热闹(尤其是HK人),大家在粗口横飞中,爽上了天,非常happy。


HK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是不能讲粗口的,所以当台上演员平均两句话三个粗口爆出来时,台下的人像性压抑太久的人突然间可以看毛片一样兴奋的要命,这也成了这部戏最大的亮点,就这样,去掉了大量情节,加上很多HK政治花边新闻的戏,也演了两个小时,综合来看就是热情有余,实力不足。


进场时,工作人员说,全长两小时,没安排时间去厕所。果然,整个过程,没人走来走去,没人接电话打电话,没人拍照(禁止拍照的),表演结束后,大家依序退场,演员们从后台出来,握手,交谈,感谢大家来看,并希望多多在facebook推广,然后目送大家离开剧场,离开演艺学院。


因为一路赶来,没吃晚饭,我坐在一楼吃一碗进门时被工作人员友好的没收退场时还给我的公仔面,是咖喱味儿的出前一丁,一面吃一面想,咖喱是印度的,出前一丁是日本的,却是7-11里HK人最爱吃的美食,都说中国文化是个大熔炉,我看HK文化才是,无论南来北往,西风东渐,到了HK,全都变成一盘速食美味的公仔面,看看港版《本能》,港版《变相怪杰》,港版《007》,还有这个港版的《无》,都是一个套路,后现代主义,解构,然后浅薄化,大众化。本来《无》已经够现代主义的了,到HK,还能被再次解构。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不属于HK,不符合这个城市的风貌和文化,如果真是想引进国外好的戏剧,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契合HK这座城市的话剧,梦露的某任老公,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写小说是闷骚人的事业

因为至今还约略记得《除非灵魂拍手做歌》中的情绪,我又买了苗老师的新小说《黑夜飞行》,从翻开第一页到今天,四天时间,爱不释手的看完了,看完的那一刻,有种阅读优秀作品后的惆怅感:怎么就没了呢?为何不能多写点儿?

与《除非》相比,这部小说集的质素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回想《除非》,又会觉得,其实在第一部里,端倪已露,这就是好的小说家写的好的小说,从第一篇开始,一以贯之。封底有句挺矫情的话(算推荐语吧)但后半句多少总结了这部小说集:写了城市人的梦幻。


苗老师的这本小说有几个所有优秀小说都有的特征:从容,简洁,举重若轻。甚至故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冲突,全是平凡的生活,也没有像《除非》一样有着太多深沉的抒情,华丽的句式,让人一读就反复吟咏,拿去做QQ签名儿的名句,用的全是小学三年级毕业就能读懂的文字(英语作家不会超过3000常用词)。


当你读伊恩.麦克尤恩,读雷蒙德.卡佛,都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小说穿透复杂纷繁,眼花缭乱的生活,硬硬的干净利索的写出来。作者看到了人生的本质,因此也具有世界性,人生的本质这种东西,一旦你发现了一个,你就能发现更多,这是可以流传下去成为经典,不会因为翻译而变味儿的小说的共同特征。


整本书包括五篇中篇小说,讲述的基本上都是都市人的生活,都是白日梦,但每一篇又各有侧重,每一篇读后,感觉都差不多,平淡,惆怅,一点淡淡的忧伤。阅读过程中每一篇又都有那么一两段,平静的文字叙述下面,隐藏了激越的情感,让人觉得无奈,伤感,几欲落泪。


《警察与外星人》里,小伙子对老头说,你天天研究外星人,我都没说你疯,我不过是想打劫银行,你却说我疯了,这篇小说最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烙印。
人人都想超越平淡的生活,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幸福大酒店》里的刘大鹏,亦是如此,在他看似完美,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生活下面是巨大的无法摆脱的无聊无奈与不满意,与之相比,《除非》中同样素材的《一块儿肉的觉悟》就写的差了少少。


《星期天早上的远足》也是一篇讲梦想的美好与生活之无奈的故事,而且,这一篇,在这五篇当中,罕有的来了一段极其克制的抒情,在结尾处,”我“怀着爱与羞怯,将季阳的故事写了下来。


《黑夜飞行》是最长的一篇,故事也更离奇一些,但内核还是现代人的爱与怕。《你知道的太多了》之前在苗师傅blog上看过了,算是这些篇章里最轻松的一篇(也是个人体验作为故事主题的唯一一篇,“我”是个记者),这个故事再读还是觉得轻松,好玩,Coco李这样的女孩儿,我在上海见过不少,觉得苗老师写的栩栩如生。


这些小说和其他小说一样,写了不少人物,不少事件(北京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啊),最后组成了一幅真实又荒诞的生活图景,这种想象力和那些天马行空的大起大落不同,和那些政治寓言不同,看上去更像是真实而非虚构。


不记得是哪一年了,苗炜老师在blog上淡淡的说,写了篇小说(发表在收获还是人民文学,不记得了),过了一段时间,《除非》就出版了。我印象中,这些小说如作者一样低调平静,从容不迫,作者没有满世界的通知:我,要写小说啦!我要写出最牛B的小说啦!小说集本身也没有这样去宣称自己的不朽,但这真的是可以不朽的小说。
我读过几篇卡佛的小说,还有伊凡.克里马的几篇(是不是这个名字?),伊恩.麦克尤恩的《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后者读的津津有味,但卡佛和克里马,是我无福消受的,我想不是因为我的欣赏水平,也不是因为我的人生经验还不够丰富,而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苗老师的这部小说集中,我获得了这种享受。


我想不同年纪的人读到这部小说集,会有不同的感触,我现在三十多岁,工作了快十年了,这些小说简单清澈的流过我每一个细胞,让我看到平凡生活之下的有趣幻想,生活中如此多的无奈和伤感,刹那的温暖,悲欣交集。


苗老师差不多四十才开始写第一篇小说,正所谓繁华落尽,一出手就没有年轻作家那种哗众取宠。从《除非》开始就沉稳从容,出手不凡,记得韩寒办《独唱团》时,满城都在炒作每个字一块钱,尊重作家,好的作者应该给独唱团写稿云云,唯有苗炜说了句“那得爷乐意。”


现在再看众多的文字工作者中,苗老师还真是当得起这句话,冯唐说韩寒的小说未入门,并不为过,韩寒的小说,轻松愉快,不过是些段子的集合体,到后期才有了一点不同,就连冯金线本人,小说也一直处于没断奶的阶段,写来写去都脱离不了个人体验,太多的时间在追求表面的语感--坦白说,这种语感像是用声音压倒一切的音乐,而不是真正令人回味悠长的乐章。


所以,归根结底,写小说是闷骚人的事业,就算有充沛的才气,也是开始的越晚写的越好。期待苗老师下一本小说集。
两点吐槽:《黑夜飞行》的男猪脚叫陈皮,女主角叫余毛毛,这个有点儿干扰,我看的时候一直想着陈皮皮。哈哈~~~
整个书的设计,保持了粗粝的感觉,但有点儿太像盗版书了。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解剖一只左仔--谈谈中国的王佩们

2010年,在杭州和小钟老师吃了顿饭,看到王佩老师的照片,于是聊了聊左派。

在我看来左派有两种,正如萧伯纳老师在剧本中所写--一种是恶棍,一种是傻瓜。

这些年来,恶棍类左派,我们见的太多了,简言之,所有打着“为人民服务”口号,其实是为了大把的票子,体面的位子,数不清的小妹子的我党公务员,就是恶棍左派,不要忘了我们的国体“共产党的领导”,国际共产主义成立时候就是以左派自居的,也不要觉得奇怪,这是从延安开始,甚至从共产主义诞生,就一脉相承的一种左派,那时候他们宣讲平等,讲均贫富,批判特权,批判虚伪,其实自己最虚伪,最会使用特权。

大家对傻瓜类左派所知甚少,其实这一类也有不少名人,比如著名的腰封小王子梁文道即是其中之一,如果有人看过《读库》,某一期有一篇文章就叫《左派》写的是《No Logo》的作者,纳奥米.克莱恩。我见过梁文道不止在一个场合感叹过,纳奥米.克莱恩和我差不多同岁,却已经写出了《No Logo》这样的巨作,而我....(梁兄只写了一堆免费书评)。

这一派左派天真,热情,追求人间处处幸福共享,雨露均撒,批判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所有的,在他们看来的“恃强凌弱”,这种左派相信人性的美好,并拒绝相信人性的自私与罪恶。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梁文道对黎智英的访谈,非常经典的左派对话自由派,大致上,我看到了左派在自由派面前相形见绌,丢盔弃甲。因为本来左派信奉的就是一种站不住脚的理论。

奉切.格瓦拉为偶像的王佩,黄纪苏,张广天,亦差可属于此类,只不过中国太封闭,太土鳖,梁文道兄在做着反对“全球一体化”的左派事业,而中国的这一派左仔,没有这样的全球眼光,还在一心一意的怀念格瓦拉甚至令人发指的怀念老毛---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我毕生的事业之一就是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将毛“批倒批臭”。(比如这里这里)所以看到这样的毛粉复燃,忍了不是一两天了。

左翼思想就像天花,每个人都要出一出的,人年轻的时候一派天真,热情无限,头脑简单的觉得世界好不公平,有人吃香的喝辣的,有人却要冻死饿死在街头,因此产生平权均富的想法,就开始出“左翼”这个天花,有人一直出到老,比如西方那几个像乔姆斯基这样的真左派。他们真的相信有人间天国,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人会为了需要而不是报酬而工作,资产共享。大部分人成年之后就变得理智,所经事渐多,转趋理性。比如贝托鲁奇(戏梦巴黎《the Dreamers》),自有共产主义就有句名言,二十多岁时不相信共产主义,没有人性,三十几岁还相信共产主义,没有大脑。

我自己也出过这个天花,大2时,张广天带领切格瓦拉剧组来学校免费演出,免费的票发了三天,宿舍的人都无动于衷,不知道切格瓦拉为何物(那时也还没有Google),我受不了人家的热情跑去看了一场,看罢那种心情,只能用“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我操”来形容,如受电击,热泪盈眶,我脚下踩着棉花,飘飘然走出1911年兴建的大礼堂,头脑热的可以煎鸡蛋,我想对着广场和夜空欢呼:
是谁点燃天边的朝霞
千年的黑暗今天要融化
…...

要说中国的这一流左派,黄纪苏绝对是个大神,切.格瓦拉也由他和张广天联合编剧(我相信张只创作了音乐部分,大部分台词都是黄写的),许多年后,我已经出完左派天花,变成一个理性自由主义者,《色戒》上映时,黄写了一篇檄文式的《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李安还跪着》,我一看之下,觉得全篇皆谬误,浑身不舒服,但楞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反驳,至今郁郁于心,耿耿于怀,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他说的有道理。

张广天也是个神奇人物--他是美国左派的传人,凯鲁亚克《在路上》一派,他们流浪,他们歌唱,他们热爱自由平等。但在中国,很不幸,这只天花病毒发生了变异,和毛结合在一起,这本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当年法国青年学生也将毛的语录传来传去,奉为神人。问题是,人家在法国,在美国,不曾飘洋过海来看过,你身在期间还这么糊涂。

王佩就是这样一个糊涂人,在中国,几乎人人都要中“左派胎毒”,只是有人长大后,知识渐多,经历渐多,学会独立思考,就能祛除这种毒素,变成一个和别的世界的人一样的正常人,但也有人因为种种文治武功,停止了持续学习,亦没学会独立思考,只懂得趋利避害,而在中国趋利避害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王佩给人最多的感觉是:天真。因为有信仰(耶稣)他并不坏,或者说不是存心要这么干,他只是太糊涂了。

别的事情容日后慢慢讲,我先来举一个例子说明左派的荒唐可笑,王佩曾说任何剥夺人生命的行为都是可恶的,包括因为愤愤不平,母亲带着儿子去引爆炸弹自杀的事件,后来他看到有个人虐待自己养的狗,又心痛发狠的说:这样的人自己已经这么低贱了还要去欺负比自己更低贱的狗,我恨不能杀了这样可恶的人。

这就是很典型的左派的逻辑,一方面觉得人人平等,但在自己内心又生出了贵贱。在他们心中有个很鲜明的对与错,并且,要抹去所有他们认为的错。如果王佩做了中国的首领,他就是另一个毛,首先所有虐待狗狗的人,会被他一声令下,人头落地。他的偶像毛已经这么做了。

王佩还说过他理想的中国应该“对外强大,对内民主,人民安居乐业,敌人闻风丧胆”,这也是典型的左派式虚伪,一方面他们认为天下应该人人得享欢乐,一方面他们又总少不了敌人,没有敌人也要弄出来一个”假想敌“,要“自己人安居乐业”,和自己理念不同的,就是敌人,要打或者吓,总之让他们闻风丧胆。

这种逻辑不清,前后矛盾的想法,在左派的脑袋里比比皆是,出口成章,并且摒弃了以理服人的可能,他们从不与人争论,他们只有一种方法令人信服那就是铁与血---他们的偶像毛已经做了----我敢说,这是唯一的一种方法,所以每个左派得势掌权,都将是全人类的灾难。还好如今天下左派式微到了极点,只能去搞搞反对全球一体化,富士康血汗工厂等等,逻辑不清,造成的危害已经降到最低。

王佩对毛的推崇,并非完全无知的结果,除了胎毒所致,便是对事实视而不见,左派就是有这种本领。可以对自己不想见到的事实视而不见,或者认为“那只是太阳黑子,一小部分不好的地方”。

电影《巴别塔》是个值得研究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非常丰富,种族冲突,”西方霸权主义“,人和人之间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小事化大的种种“蝴蝶效应”。整部片子里没一个坏人,借助那个墨西哥保姆的话说:我不坏,我真的不是坏人,我只是一时愚蠢。

是啊,一时愚蠢,如今世界,哪里还有大奸大恶之徒呢?愚蠢就是最大的罪。

我有个小时候的玩伴,我们都是五六岁时,他来找我玩,告诉我天下最好的人是毛主席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我去过他家,他家里正门挂着毛的画像,上着香,他爸爸吃饭前还要先深情的看着那画像说感谢毛主席。这是因为他们家三代贫农,猫主席帮他们翻了身。

而我则受了完全不同的教育,我爸从没让我感谢过猫主席,只是偶尔走在田间,爸爸会指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漫不经心的对我说,以前这些地,都是我们家的。

是的,我爷爷是地主,靠自己的努力赚下了田产家业,我党一句话就给分了,还差点要了他的命还有我爸的命,我爸因此逃亡二十年,如今七十好几,还热情似火的跑去参加HK七1大游行。然而看完这篇文章诸位应该明白,这不是我反对毛的唯一原因。

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我的小学同学不再感谢毛主席,只认印着毛头像的人民币,南下北上,一心投入轰轰烈烈的打工之中。

我有个小侄女,我天天带着她玩,5岁时她上了幼儿园,回来我让她给我唱老师教的儿歌,她唱了一首英文歌,发音非常标准,我很高兴,接着她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也是我小时候唱过的歌,我严肃的打断她说,这样的烂歌,以后别再唱了,然后我教她《捉泥鳅》,甚至教她陈绮贞唱的《西风的话》,这才是儿童应该唱的歌。

写这篇文章,还因为王佩也做了父亲,我爸常教训我:国家(其实是政权)决定人民的命运,父母决定儿女的命运。想到有一天王佩的儿子会像我那个儿时玩伴一样感谢毛主席(估计还得一起感谢基督耶稣)这俩他根本不认识的人,就有点悲从中来。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