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阳光空气和水

阳光空气和水
毛茸茸 @ 2009-02-13 00:06

今天收到了新年买的第一批书
质量出奇的整齐,无论从内容还是装帧具为上品
当然是因为我选的好呀,但是似乎今年新出版的书,装订、纸张和印刷的确比以往有了大的进步
上班第一天我就赶紧下单买书,因为去年底放假,积攒了许多要买的
搬到一个住处,无论是套房还是公寓,或者酒店房间改的出租房,它总会为我改变风格
慢慢的周围都堆满了书,桌上,床上,地上
我就心满意足,兴高采烈的站在坐在躺在它们中间
睡觉前和睁开眼就能望到它们,开始或结束忙碌的一整天。
按说,这不是我收到的第一批书,因为一上班就收到了《读库》以及读库赠送的包包
真是个好包包啊,作为一名包客,我包不离身,但这一只是我所有包里,最适合装书的。
按说,这也不算我收到的第二批书呢,昨天收到Jamie送的礼物
层层剥开后里面有一本加肥猫的《世界是我的床》,昨晚就忍不住看了大半
谢谢你,Jamie,它带给我的快乐,比一张舒服的大床还要多。
这一次买的书,几乎每本都是我想要立刻看的,但我知道我时间不够
只能一本本的打开,浏览,写上我的名字和日期
再把它们放在一堆书中间。
就目前情形而言,我的生活如此单纯,以至于我不需要感知我生活在哪里
是扰攘繁华的城市或者宁静悠远的乡村
外面的世界消退了,我在我的住处,随手可得书,随时可上网
就好象生活在任何地方。
其实,还可以再减,不能上网也无所谓
只有和人交流时,我才需要网络
其实,还可以再减,只剩阳光空气和水
可以冥想,发呆,回忆--终于可以说拥有一点点回忆了。
越来越觉得读书看电影都是私生活之一种,没有书写的欲望了。
有几家出版社,我特别钟意的
比如花城出版社,林贤治出了很多书,像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
他们还出版了王小波的 时代三部曲
比如华夏出版社,他们最早出版了《黄金时代》
还有中青社。。
前两者在王小波生前寂寂无名时就出版了他的作品
而后者在他去世后整理了出版了他最全的全集。
以下这一群书里,我最喜欢《上来透口气》的封面和装帧,简直爱不释手,
可惜我的相机不在手边
这本书稿也是校订过的第二版了,第一版和《1984》并在一起出的,封面可没这么素雅可爱。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是广西师范大学自己辑录的一本书也是我最想看的一本
我看了三遍《走向共和》,关于李鸿章的段落,看了无数遍,至今记得赴日本签城下之盟的李鸿章,在第一天的谈判桌上
夹着雪茄,精神奕奕的起身冷冷的看着对方,
骂了一句:豺狼之邦,蕞儿小国,
然后强硬的说:地,不能割。钱,最多赔一亿。
不再多谈,起身就走。
当时伊藤博文就震惊了,第一天的谈判就此结束。
当然,历史没有如此的戏剧化,不过李鸿章的谈判手段的确了得。
以前在孙仲旭GG(他也是《上来透口气》的译者)的blog上看到吴鲁芹采访E.B.White,
觉得特别好,
这次这本书就是吴鲁芹采访索尔.贝娄等欧美十六个重要小说家的全部稿件,
我原以为他是个女的^_^
<风雨读书声>是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的书评合集,
它的封面也出奇的好,几乎是吸引我买它的原因,因为这些书评平日买报纸都看过了
也是花城出版社出的。
我不喜欢村上春树,理由好像在若干年前的一篇blog里写过了。
这是我买的第二本他的书,我很喜欢跑步,也认同他在书中 说到的关于作家和创作的感怀。
写作也是种工作。
导演访谈的书,买了好多,本来,这些材料散乱的分布在网上,其实都可以找齐的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又买了,而且还那么贵。
高尔泰:寻找家园
道士下山
与魔鬼的谈话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张朋园: 梁启超与清季革命
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阿班回忆录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100个让人想破头的哲学问题
英美十六家/吴鲁芹作品系列
风雨读书声
人在故乡为异客--二十年后返乡手记/布莱森旅行随笔系列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
一岁就上常青藤
-------以上Joyo,以下当当,还有一些在路上--------
奥威尔:上来透口气
夜航船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哈哈,早点睡觉喽,明天修顿球场有书展,据说有一块钱一本的限购促销书,攒足精神去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