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Ycool blog History

云端大战
毛茸茸 @ 2009-11-03 23:27

译自 Economist
原文在这里 

云端大战

Windows7的发布,宣告了一个旧的计算科学时代的结束,也揭开了微软,谷歌,苹果和其它公司间一场史诗般战役的序幕。

你想好了吗?下个周末怎么过?如果还没拿定主意,别担心,也许你的一位老友10.22日会举行一个party,来庆祝windows7的发布,这是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他会帮助你安装程序、演示新功能,为了让你玩的更开心,你的朋友还会到Youtube上名为『定制你的派对』的视频中,或者专门的网站获取贴士,下载派对奖品和完成在线小测试(比如,微软一年一度的椒盐饼狩猎活动是在雷蒙德分校举行,对不对?)

这不是说风凉话,的确是微软为宣传自己的新产品炒作的一些小噱头,所幸这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在操作系统市场上,微软一直是一家独大,有了一个令人失望的Vista在先,windows7注定会取得成功。因为Vista的老前辈WinXP仍在广泛使用,潜在的用户需求非常多。尽管安装起来相当困难,市场上对windows7的评价大多是正面的积极的,甚至不乏溢美之词。

Windows7不仅仅是微软迈出的一大步,它还标志着一个旧的信息时代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大量的计算工作将不再是在家中或者办公室的个人电脑上发生,而是在『云端』:拥有大量存储装置和成百上千的服务器的大型数据中心,通过功能强大的设备从互联网上向客户端分发数据。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邮件 、社交网络、在线游戏都是这一日益蓬勃被称作『云服务』的范例。它们都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智能终端或者其它客户端设备访问。因为许多服务可以下载或者在线使用,所以windows7是微软发布的第一款新增功能很少的操作系统。

当一扇窗户关闭了(必有一扇门开启)

Windows7的发布,距微软反垄断案审结,超过十年了,十年前,微软因为滥用操作系统优势,强行推广自己的浏览器而在欧美地区陷己于水深火热。

10.7欧盟宣布,已经和微软达成大致的和解,微软同意给欧洲版用户一个『可选择的屏幕』--欧盟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微软竞争对手的浏览器取代微软的IE。

视窗操作系统不会那么快消失的,但云计算的应用意味着它不再那么重要了,秋季发行的其它一些产品,虽没有像windows7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却代表了微软的未来方向。上个月,微软启用了两个大型数据中心,其中服务器达50多万台,本月,微软发布了新版的手机操作系统。下个月,将会发布Azure,一个供开发人员开发、运行云服务的平台。

云计算的兴起不仅转变了微软的重心,也正在改变计算机工业竞争的本质。目前为止, 科技发展一直致力于推动计算能力远离中央枢纽:起初从大型机转向微机,然后到个人电脑。 现在,集合了更廉价更快捷的处理器, 和随处可得的更快的网络,某些方面,正在把计算能力重新拉回中央处理,某些方面甚至拉回的更多。事实上,『云』的数据中心比公共的大型机还要大。 同时, 个人电脑正在被一些较小的主机通常是些无线设备排挤,例如智能手机、上网本(小型笔记本电脑),也许不久,还有平板电脑(书本大小的触摸屏电脑)。

尽管Windows仍然运行在90%以上的PC机上,但PC机地位的衰落也意味着微软不再是全能的垄断者。其他人也在造『云』,包括网络巨人谷歌,著名的硬件制造商苹果,它的市值已经超过谷歌和夙敌IBM(见上图). 

当然,就算没有上千也有上百家的公司提供云服务—基于互联网存在于在数据中心的应用,比如音乐站点和社交网络。但是,微软谷歌、苹果和他们不在一个领域。它们都有自己的全球网络和数据中心。它们不仅仅是试图提供一两项服务而是一整套,Email、通讯录、存储空间、协作工具和商务应用。它们还在争夺周边产品的主导权,或者为智能手机和其它小设备开发软件,或者干脆自己亲自去制造这些设备。

这三巨头(重要统计数字参看图表)已经准备好战斗了,七月,谷歌承诺将发布一款免费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Chrome OS,向Windows发出了正面进攻。小道消息说,一个简版Chrome OS将和Windows7同一天发布,或者稍后一点点。微软新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则代表了微软最近追赶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努力。10月12日,苹果和谷歌一刀两断,两家公司共同的董事会成员亚瑟·李文生(Arthur Levinson)从谷歌辞职。八月,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退出了苹果董事会,用那个家用电器厂老板史蒂夫·乔布斯的原话说『谷歌参与苹果的核心业务太多了』

巨头分类

尽管这三家公司越来越相似,但每一家公司都是只独特的猛兽,麻省理工大学史隆管理学院的教授迈克·库苏马诺(Michael Cusumano)认为,他们可以按照实现云计算的方式、盈利模式和对知识产权发展的开放程度来分类。

你可能会说,从1998年创建的时候谷歌就是云计算公司了。 它以搜索服务著称,现在也提供各种其它的产品和服务。据估计,谷歌建立了一个拥有30多个数据中心超过200万台服务器的全球网络。其中,谷歌还提供了一套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例如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最近,谷歌还涉足手机的Andriod系统、Chrome网页浏览器与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

建立伊始,谷歌颇费了些时日寻找盈利之路。终于找到了通过广告盈利的方法, 成为他们主要盈利模式。谷歌掌握美国市场超过75%的搜索类广告。全球的份额更高一些。谷歌也在试图通过出售服务来赚钱, 10月12日,谷歌宣布向害虫防治投递公司 Rentokil Initial(在中国的公司名称是:泰铭能多洁)的35,000员工推广使用谷歌的在线程序,是目前应用这些服务人数最多的公司。

谷歌对广告的依赖解释了其对知识产权的开放态度。将Android和Chrome OS都使用开源软件不仅使那些收费的竞争对手的日子更加难过,还会增加对谷歌服务的需求,从而也增加了谷歌自己的广告点击。但它的开放性也有界限:谷歌几乎从不谈论它的数据中心架构和搜索算法,因为这正是公司的竞争优势所在。谷歌研究和设计部门的组织方式是开放和分散的:大多数的新服务都是自主团队提出的创意。

如果说谷歌一生下来就在云端,那么微软的事业是从地上起步的。 个人电脑应用程序组合Office 是微软最畅销的软件,几乎有Windows的地方就有它。微软看起来好像不知云计算为何物,事实却非如此。它已经建立了数据中心,在错失亿计发展中的在线服务后,正在开始增加这方面的吸引力。微软的Xbox游戏终端有强大的在线特性,新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已经在市场份额中分到了一小块儿饼(尽管仍然与谷歌的市场份额相去甚远)。 微软甚至正在准备一个精简版的基于网页的Office, 甚至微软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其商业软件的在线版本。

虽然微软大部分的收入和总利润仍然来自于传统的盒装软件。微软却不甘把在线广告业务拱手让给谷歌,因为用户希望云服务是免费的,靠广告维持收支平衡, 因此微软努力说服另一家网络巨头雅虎(Yahoo!)整合搜索和部分广告业务。 一家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认为,这项七月签署的协议意味着微软将会掌握10%的市场份额,用以对抗谷歌的83%。

鉴于微软的发家史,它对知识产权处理方式与谷歌大为不同就不足为奇了。微软提供其他软件公司需要的技术资讯,他们能够借此写出可运行的软件,比如运行在windows平台。但是微软小心翼翼的保护其软件的底层技术细节,就是说微软目前支持很多开放标准,并且已经开始使用很少量的开源软件, 但是内部,微软的研发比谷歌更加中央集权,至少是它的网络部门是这样:团队更大、更多的协作,需要遵循更多自上而下的规范。

苹果和微软一样,起初也是云计算的门外汉。苹果公司对在线服务一直都有点后知后觉,其擅长的领域是昂贵但极富创意的软硬件捆绑销售,最近的例子就是iPhone。苹果的在线服务--iTunes 商店出售音乐、视频;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出售移动应用程序和MobileMe---一套原本打算推动苹果硬件需求的在线服务,苹果对云计算的兴趣增加了,正耗资10亿美金在北卡罗来纳州建造一座数据中心,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中心。

不过迄今为止苹果的财务状况主要依靠硬件销售。销售一些小玩意儿是该公司绝大部分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苹果没有透露单单来自出售服务的收入,但这部分收入不容轻视。一个市场研究公司NPD的统计,在美国,苹果公司占有在线音乐销售额的69%,占有所有消费品销售额的35%,比沃尔玛还多。 到目前为止,苹果公司放弃捆绑广告收入,它的服务都是无广告的,但大多数都是收费服务。苹果公司的服务是面向的是消费者而不是企业。

谈到开放,苹果也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苹果的词典里面没有开放这个词。它不允许任何其他硬件制造商制造的设备使用其操作系统,它封锁Iphone应用,不允许安装一切不获批准进入App Store出售的应用程序,很显然,大部分都是乔布斯做最后决定。但有知情人说其实有一个系统化的团队对他游说各种项目,争取获批。

三路诸侯混战,究竟鹿死谁手?上一场类似的撕杀发生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苹果IBM和微软争夺PC机的主导权。烽烟散尽,微软胜出。仰仗经济学家们所谓的『网络扩散传播效应』,微软攻城略地,几乎完胜,杀的竞争对手在操作系统市场仅余寸土,为企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这次不太可能产生这种悬殊的结果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影响云计算的经济因素可能与个人电脑的不同。 网络传播效应不是那么强劲, 大部分云计算是基于开放的标准,应该更容易在不同的提供商之间转换。为强调这一点,并反驳谷歌试图绑住用户的流言,谷歌已经建立了一个叫做『数据解放阵线』的工程师团队,他们的工作就是制定方案,让人们的数据可以自由转换、传输。

不幸的是,谷歌同样不确定最开放的选手能否赢得就像微软上次那样的胜利, 很多谷歌的新服务,未能如期上马。掌控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终端设备软件应用的微软,反而可以更容易地建立所谓的『无缝体验』, 例如,同步用户的通讯录和其他个人信息。尽管苹果强加诸多限制,消费者也仍然喜欢苹果那种紧密集成、易于使用的设备和服务,虽然很难在其他设备上播放这些购买的歌曲,很多人仍然购买iPod并从iTunes下载音乐。

其次,三巨头都拥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以维持生计。供职微软趋势 的马特罗索夫(Matt Rosoff)认为, Windows可能会遭受冲击,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廉价上网本,迫使微软降低Windows的售价。即便如此,操作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保持出售。微软还有其他强大的部门,包括商业和服务器软件。因为必应(Bing)和雅虎(Yahoo!)的联合,谷歌可能在搜索引擎业务上会丢失部分市场份额(和一些广告),但不太可能被挤垮。苹果也仍然能够卖出高昂的价格,尽管其他厂家的硬件一样运行流畅.

充足的军费

这意味着三方都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主战场: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周边。数据中心方面,谷歌一马当先,但微软正在规模和深度方面奋起直追。.苹果需要学习的最多,但是这似乎也仅仅是时间和金钱问题。 正如许多硬件已经成为一种家用电器,长远来看,知道如何建立庞大的数据中心也许不会是一个大的竞争优势。 并且数据中心扩大到了一定程度,其规模也就不再是优势了。

在服务方面,遥遥领先的仍是谷歌.。但是微软起码已经建立起来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必应(Bing)。一个微软称为『决策引擎』的新项目,的确在帮助人们选择一个新的相机或预订假期方面表现出色。最大的问题是苹果公司是否可以迎头赶上。 其iTunes商店和应用程序商店的成功不容置疑,但现在它们是高度专业化的,而其广泛一点点的云服务套装软件MobileMe则毫无惊喜可言。

但是,在云计算的周边产品方面, 苹果公司占据强有力的地位,这要感谢iPhone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卖出3000多万部,仅第二季度(截至六月末)就卖出520万部。美国市场的份额逼近14%。 AppStore自称现拥有总计85,000个应用程序和超过20亿的总下载量。但是最近谷歌的Android风头正健。目前几家手机制造商或者已经发布,或者会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发布基于此系统的智能手机,10月初,谷歌获得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的支持,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的预测,2012年末,Android手机将占有比iPhone手机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是微软的移动战略目前仍处于混乱之中,这可能会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弱点,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来获得在线服务。自行研制智能手机的计划似乎也陷入僵局。其音乐播放器Zune,仍将维持原状。 微软的老板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最近说。  Pink,一个基于Danger(微软2008初启动收购的一家公司)技术开发的手机项目,可能会因为收购取消无疾而终,很有可能是由于这个月初Danger丢失了数以千计的用户信息,微软打算取消收购,而且最新版的Windows Mobile也根本不是Iphone和Android的对手,一些手机制造商包括摩托罗拉,已放弃该软件。

然而,就像对待必应(Bing)一样,微软最近开始认真对待Windows Mobile。改组了Windows Mobile 的管理层。下一个新版本预计要到2010年底。一些分析家们看好微软这次的机会。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称, 『Windows Mobile的死亡报告太夸张了点。』

那有没有谁会破坏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反垄断机构最有可能。现在微软已经讲和了,其他两家是更有可能成为新的目标。 大多数观察家认为谷歌会首当其冲,因为谷歌与图书出版商签订合约,准备创建一个巨大的数字图书馆,此举引发非议,但是,苹果可能会比谷歌抢先一步进入被告席,在其市场份额很小的领域中(在个人电脑中, 它的市场份额仅仅有7.2%).苹果公司严格控制其技术可能没有问题, 但是,,在移动应用程序和数字音乐发行领域,它是市场的领头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在调查其拒绝加载谷歌语音(Google Voice)作为iPhone的电话和通讯短信程序。禁止竞争对手的设备连接到iTunes, 有可能会惹麻烦. 引人关注的是, 苹果最近聘请了具反垄断经验的律师: 布鲁斯.休厄尔(Bruce Sewell),  他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法律总顾问, 欧盟委员会打算控其滥用垄断地位,开一张超过10亿欧元(约15亿美元)的罚单给英特尔。

然后就是市场的力量. 三家中可能有一家想出了某些『举世无双的传奇』, 就像当年苹果公司称呼它的麦金塔(Macintosh)电脑那样。 苹果自己可能会用平板电脑来再现传奇。据传早在一月就有谣传说它们已经准备好发布了,其它几家也一直致力打造这样一个梦幻产品, 但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克服输入的问题: 在屏幕上打字是困难的,手写识别则从来没有真正好用过. 如果苹果破解了它,它就能够把个人电脑产业搅个天翻地覆,就像曾在手机市场上呼风唤雨的Iphone那样。如果平板电脑还能成为很好的纸张替代品,报纸出版产业可能会有更大的波澜。博客界也议论纷纷,充斥着关于苹果的各种小道消息:苹果正在和出版商讨论为它的设备提供内容。

最后的可能性是其他竞争者的出现。显而易见,最有可能的选手是世界上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Amazon)和社交网络的领先者Facebook。.亚马逊已经具备某种形式的云计算应用了。它为其它在线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并且开发出了电子阅读器Kindle,这款产品将于10月19日全球发行。 Facebook可以说是运行最成功的云服务了,用有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它提供了人们沟通,、共享信息和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所有这些也是企业想做的事情。

关于数字天空的未来,看来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将来主宰云科技的一家或者或者几家公司会是美国公司。欧洲或亚洲企业在云计算方面还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表现。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试图用它那套叫做Ovi的在线服务造一小朵云彩,但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美国之外的各国政府正雄心勃勃的着手准备国家资助的云计划。其实还不如让国民们充分利用美国巨头的云计算大战坐收渔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