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十年一覺電影夢》,在他的《臥虎藏龍》獲獎時,看過一次的,現在已經完全不記得,於是重看。
先澄清幾個流傳已久的,大家想當然耳的謠傳--這種謠傳往往傳播的又快又廣,令真相自愧不如。
首先,李安賦閒在家的六年,其實一天也沒閒著,除了洗衣做飯帶孩子之外,一直在寫劇本,在接洽拍電影項目。他的前兩部電影劇本都是在這幾年中寫成的。中間接洽了很多電影項目--這都是因為他的畢業作品《分界線》拿了頭獎,只是最後都沒談成,有的是因為資方臨時變卦,有的則是他自己的堅持原則。
李安的成功完全符合一萬小時理論,他接手拍攝第一部電影《推手》前,在電影上的百分百高質量時間投入,在絕對超過一萬小時了,所以一遇風雲便化龍。
其次,李安的家庭關係。人們傾向於相信一個美好的故事--就如最近上映的《Life of Pi》,大家可能從內心,都願意接受第一個故事。事實上,李安沒有過多談論他的家庭生活,只是把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他有一個獨立堅強個性鮮明的太太。沒有她,他不會有今天。
但是,字裡行間還是能看到一點點並不十分美好的現實,他曾提到他沒事做時(接洽的項目都失敗,劇本寫完),比較消沉,太太也不想看到他這樣,於是他搬到紐約一個朋友處住了兩個月,這兩個月裡,寫了另一個劇本。他們有第二個孩子時,太太患了甲狀腺亢進疾病,脾氣暴躁,他還在拍《飲食男女》,家裡家外都是煎熬。後來孩子大了點兒,太太病也好了,才算一切又恢復正常。其實李安的家庭生活,和太太之間的關係,和每個平凡人一樣。
李安是個社麼樣的人?從這本他口述的自傳裡,可以看到他的一個側面,更多的了解他,則是從他的電影中,就如通過作品了解作家,通過電影,也可以了解導演,尤其是加上“拍攝手記”這樣的文字(十年一覺,就可以作為斷背山之前所有電影的拍攝手記看)。
簡單說,李安最大的特點就是“悶騷”,他是那種內心非常激越澎湃的人,但控制力又非常好,可以控制住這些激情,用藝術手段釋放出來。媒體上的李安溫文儒雅,其實他是那種現實中不會和人爆發衝突,把所有的衝突都放進作品裡的人。從這些拍攝手記裡可知,他就發過一次脾氣,在拍《飲食男女》最後一幕時,吳倩蓮一直講不好對白,結果做了六次那個羹還沒搞定,其它時間,他總是用自己的執著和耐心,重複重複再重複的要求演員或其它工作人員做到自己心中的完美。這就是為何他拍了十幾部電影,幾乎每一部都截然不同,他有太多衝突,可以,也需要在作品中釋放。所以,從不重複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實在是超過斯皮爾伯格太多--史匹堡幾乎一直在重複自己。
李安的電影,除了幾部西片(與魔鬼共騎,冰風暴,理智與情感,製造伍德斯托克)其它我全都看過,《斷背山》屬於沒看懂。《臥虎藏龍》是看了兩次才懂。其它都非常喜歡,尤其是那三部講中國父親和家庭倫理的電影,講出許多我等講不出的情懷,情感。看了他的拍攝手記,更加深以為然。
李安的父親一直不能理解兒子的選擇,但仍然出錢出力支持他,甚至臨終遺言也是讓他把《斷背山》繼續下去。《喜宴》中的大部分事實,都有所本,《喜宴》場面是他的婚禮和他參加過的海外台灣同學婚禮的混合,歸亞蕾掉著淚說的:我們李家對不起你,婚禮辦的這麼簡陋。是他媽媽對他太太說的原話。父親靠在凳子上睡著他去試探鼻息這個鏡頭也是真實發生過的。比較好玩的是,拍攝手記裡他說,最令他意外和難過的是,這部電影被大家認為有個Happy Ending(大團圓)結局。
他說,其實這根本不是happy ending,而是一個很悲劇的收場,中國的事往往如此,大家各退一步,各自妥協,日子照樣過下去。湊合著過下去。這就是中國人的上善若水,能以各種形態存在。
這時李安意識到他的中國意識已經不復存在,他其實是一個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貫徹的很好的導演,不止一次,他說,電影技術還是西方的靠譜,整個一個電影工業,分工合作的關係非常高效,高質,輔以中國文化的核,成就了今天的李安。
《臥虎藏龍》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我第一次看,也是在2000年,他剛拿奧斯卡,看完了,很失望,因為完全沒看懂。覺得假,覺得虛。十年後,我終於看懂了這出戲,因為十年後我也在社會這個江湖遊走了一番。
今年看了徐浩鋒對《臥虎藏龍》的理解,除了關於道家修仙的部分李安沒有提到,其它的,全都說中。李安是想拍一部與眾不同的武俠電影,他說他熱愛武俠片,熱愛武俠小說,但是覺得現在的武俠電影失之流俗。雖然每次都是懲惡揚善,淋漓盡致,但不夠美。他要拍一部有美感的武俠,做了幾年功課後發現原來真實的武俠世界本來就和武俠片不同,本來就挺美的。李安最喜歡“做功課”,醞釀一部電影時,就全情投入去研究,做功課,這是最快樂的過程。《臥虎藏龍》的拍攝過程頗多辛酸,也是李安做的最精疲力盡的一部。光對白部分,就糅合了李安,James(李安一直的合夥人),阿城,李安本人。
最終李安拿出一部無懈可擊的武俠電影,至今重看,還是經得起考驗。《臥虎藏龍》其實也是部成長電影,以玉嬌龍對成人世界失望而自殺為結尾,再也沒人說是happy ending了吧。武俠外衣下,玉嬌龍對愛與江湖的美麗理想破滅,原來成人的世界背後,總有殘缺。壓抑,虛偽,污濁不堪,這一切都是她不願面對的,不願面對一個美夢的破滅,她選擇自殺。
這本書沒有收錄《色戒》的拍攝手記,因為那時還在籌備階段。《色戒》是李安拍西片一段時間後,又轉來拍的中文電影,此時他已經名成利就,可以隨心所欲拍電影了。於是他用一整部電影詮釋我黨的可怖。他的電影裡主要人物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代表著他某一部分的性格,像玉嬌龍的桀驁不馴,蔑視禮法傳統,純真、絕對的理想化,王佳芝的單純與堅強,父親三部曲裡那些委曲卻求不了全的兒子。
一個人擁有這樣的機會,是令人羨慕的,幾時有人聽到過李安的緋聞?真正熱愛生活,參透人生真諦,追求理想的人,不會有緋聞,因為男女關係、肉慾物慾,在這些人看來,實在太渺小以至於根本不值得去嘗試。
這本書又被中信這個流氓買去重出了,我手上這個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其實我好想看到《色戒》《少年派》的拍攝手記。
有個管理大師說過一句話:不要去聽那些成功的人說什麼,因為成功的人可以任意解釋自己的成功。多去看看那些失敗的人,你才能學到東西。
事實的確如此,一個成功的人,可以把成功歸結於任何一個因素:運氣,堅持,自身努力,甚至是老婆比較旺夫等等。怎麼解釋都是通的,就好比打完一槍再去畫圈兒,沒有意義。
李安成功了,無論用世俗的眼光還是他自己的內心,他都走在成功的路上,但他並沒過多去解釋自己的成功,大部分的文字,在講自己的失敗和遺憾。這就是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和一個成功學大師的分別。
顯然李安和國內那幾個所謂名導,越來越遠了,因為那些人一開始就沒有那麼大的格局,能走到那個高度,已經是意外中的萬幸了,我說的是張藝謀的《活著》和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有人對此憤憤不平,說李安肯定拍不出《活著》,這種假設滑稽可笑。《活著》本身是部不錯的電影,但已經是張藝謀的人生頂峰了。在電影商業化這條路上,張藝謀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但都以失敗告終,這不是他的錯。但和李安相比,無論是天份、技術還是個人努力,他都差不小的距離。此生是追不上了。
網上流傳那幾個八卦都是真的,李安太太對他的獲獎並無驚喜,他獲得人生第一個獎時,打電話回去給太太,時差關係,正好是半夜,接到電話,林惠佳很平靜。
陪買菜的八卦也是真的。
李安做菜也很不錯,以至於他岳母去美國看他們時說李安你手藝這麼好,不如我們合資開間餐館吧。
李安說在美國十幾年了才第一次交稅,稅單是十六萬,他說,簽出這張支票時,手都在發抖。
光鲜的背后是一份静心的修养
回覆刪除写得真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