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中国人最需要的是民主

 

98541948_2

(张欣说,你们觉得中国社会主义决策快效率高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麻烦的很,又要参议院,众议院,又要咨询民意,好像没效率,其实你们不知道,中国人最需要的,不是吃饱穿暖,不是房子,是民#,每个中国人都渴望民#)


昨晚在TVB网站上看了《60 minutes》,再不看就循环掉了。
就是这一期,张欣毫无征兆的说出:其实,中国人最需要的不是吃饱穿暖,不是房子,是民×。连王石也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回答记者的问题,如果中国楼市崩溃,很可能引发一个“Arab Spring”, 人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同学们,知道了么?
这一期做的不错,虽然对张欣的背景介绍少了点儿,但用“建筑界的乔布斯”来形容她,还真是让我一头雾水,记者说,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正在设计北京,改变背景面貌,她说:有。对于一个尖锐的问题,张欣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问她:听说中国做生意很难,有很多潜规则,比如需要行贿才能拿到地,他们会问你要钱,怎么办?你怎么在中国做生意的?张欣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希望一个尽量透明的制度,比如竞标,拍卖,这样会更公平,也更高效,方便。
是的,这时候他们已经是坐拥50亿资产的地产王国了,当然就算竞标透明也可以很轻易的投到地,哈哈。问题是,在中国做生意的人,个个都带着原罪,而她没回答这个原罪。
张欣的父母都受过大学教育,于是文革时被上山下乡,后来回城,她在国内接受教育,到十四岁到HK做了血汗工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历时五年,记者问她你会不会觉得那五年是浪费了?她说不会,我会记得我潦倒苦难的日子。存够钱后,她飞赴英国,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一细节,她随身带着自己用的一口锅抵达希思罗机场。她回忆说,下了飞机她很害怕,因为从没见过这么多白人,语言不通。于是坐在行李上哭泣。
后来她在英国完成大学教育,进入高盛,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代表高盛回中国开拓市场,遇到潘石屹,二人相识三天就决定结婚。她说这是真事儿。当时她已经厌倦投资银行的工作,她说这些人是蛀虫,彼此妒忌,勾心斗角。现在仍是如此。
她说有天晚上潘石屹带她到北京看一个地盘,她很震惊,地上挖了个巨大的洞,她第一次见到地球上有这么大的洞(哈哈哈!),然后小潘指着黑乎乎的夜空中,黑漆漆状如怪兽的地盘,对她说:”我要把这儿打造成北京的曼哈顿“
当时我就笑了,张欣回忆说。他甚至没去过曼哈顿,哈哈哈。
然后呢? 然后,这就是那天晚上那个工地。张欣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对记者说。
她和潘石屹起初合作并不愉快,两人理念相左(其实我觉得通俗的说是因为海龟和土鳖....),后来搞得差点儿离婚,他和小潘育有一子,于是她辞职全职主妇。后来小潘说,不行,我一个人太忙,搞不定,你还是出山吧。拆分了公司,各管一块儿,小潘主内(盖房),张欣主外(投资)。于是风生水起。
张欣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并不乐观,但她强调写字楼没有泡沫,商场和民房都泡沫严重。
说到中国更需要民主时,记者顺势问了句,你觉得中国走向民主还需要多久?20年够不够?
Sooner~~
张欣微笑着回答。
记者把她和王石的故事,戏称为“地富反坏右”二代的逆袭。听人说话,看文章要看全,要听上下文,张欣在采访里还说,中国是实现梦想的地方。记者问她:do you know American dream?她告诉记者,中国白手起家而致富的人,比美国多。
这是个圆滑的答案。
这一期节目做的好,记者深入中国内地,还采访了几个HK投资顾问,最后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存在严重的泡沫。他们去了郑州,郑东新区,著名的“鬼城”,六十分的分析是,中国的资产无处去,于是全都投资在房子上--我看不是这么回事儿,这是HK的故事,不是中国的。中国之所以盖了这么多房子,完全是因为某些人要洗钱。跟风投资房产的所谓真的有闲钱的中产阶层,才是傻B。这一组数据是十分震惊的:
中国的GDP20-30%是靠房地产维持的。中国以每年12-24个的速度在造新城--当然,造成的同时,必须拆迁,很吊诡吧。把住的起房子的人赶走,盖一些他们永远也住不起的房。
中国的房价是很高,但是有价无市,泡沫很快就会爆破。
好玩的是,记者站在一个大牌林立的商场,问HK那个投资顾问,他说你看:星巴克,KFC,甚至苹果店都在这儿有铺,还有H&M,ZARA,这将会是个高端商场嘛。 投资顾问说:那都是假的。
看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了,那个顾问真冷静啊,居然可以憋住笑,一本正经的给记者解释。
我们在中山买房子时,楼下的店铺一溜:7-11,必胜客,太平洋咖啡,一茶一坐,干洗店,小型超市,一应俱全-----的牌子。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7-11用色和真的不痛,必胜客也故意拼错一个字母。原来这都是美好的愿望啊。现在五年过去,我上个月去看,楼底这一层,就开了几个杂货铺,其它的,都还没开始装修呢。
两个HK的地产顾问都说中国的地产泡沫严重,如果有一天爆了,受害最大的是建筑工人和用了三代的钱购房(投资,自住)的人。
然后他们采访了王石。
王石还是又老又帅的样子,但一张嘴就露馅了,他英语非常一般,但又一本正经的装的很熟练的要和记者英语对答,于是,全程只说了以下几个单词:yes,ya,big problem,that disaster。记者问他房价跌的时候是不是有已经买了房的业主回到你们售楼处去示威游行,他答:often。
这些对话虽然语法错误频出,但信息量还真大。
回到开头,春江水暖鸭先知。张欣这么说,可能出于她在国外受教育所获得的常识,王石也这么认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HK的房价高是供求关系和低息环境导致的,房源并不过剩。但国内的房子,绝对是过剩的,我平均半年回中山一次,沿着珠三角的高速公路,走过一片又一片的空城,在中山,我初步估算一下,就算把所有山旮旯里的人都搬出来,住进新楼,甚至连家里的猫猫狗狗都分一间,也住不完中山的新楼盘,更何况,本地人还有不少自己的居屋。
不光中山如此,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这是一个集权政府掠夺民间资源最后的疯狂,本期节目中还报道了上海附近的一个泰晤士小镇,空置至今,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作为拍婚纱照的场地。
在国内我一定不会买房,当初和叶卡同学在徐汇租房子,和HK相比,租金真是便宜(HK租金甚至高过供款买楼的金额)租房和买房差别很大。何必在这个高位,承担这个风险。HK的房子,和大白菜一样,随时可以买卖,只要不是在高位买的,随时可以卖掉不做房奴。手续简单,风险也降低不少。虽然如此HK现在的房价也在历史的新高上,我也买不起,买起也不会在这时候买,这就相当于击鼓传炸弹,快爆了,谁还敢接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梦的背后>是心酸

  看了马英力制作的纪录片《梦的背后》,讲了拍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全过程。非常精彩,看的很过瘾。 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娄烨的电影,氛围是第一的,但他营造氛围是扎扎实实的从声光电服装等着手,务求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简单讲就是打灯要打出没打灯的效果(片中娄烨和摄像的对话:你看,这打了...